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2-3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语文教案。
一个接一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单耳旁(卩)";掌握笔画"横折折撇()";掌握多音字"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在朗读中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3.知道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学会转换角度看待问题。
4.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培养朗读诗歌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的感情。
2.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
3.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4.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学会转换角度看待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会写的生字,认识"单耳旁(卩)";掌握笔画"横折折撇()";掌握多音字"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学难点
感知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童年的乐趣,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都会不一样。人生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正面,有背面;有快乐,有忧伤;有希望,有失望……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那么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那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样看待问题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jAb88.COM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过、各、种、样、伙、伴、这"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或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里认识。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各"的上边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的左边"禾"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样"的左边"木"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伙"的右边"火"字在写时要先写两点。
易错提示:
"过"的走之旁是三笔,第二笔是横折折撇,不能和平捺写成一笔。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寸:过(过去)--讨(讨厌)--付(付出)
中:种(种类)--冲(冲动)--忠(忠心)
羊:样(样子)--洋(海洋)--佯(佯装)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几个小节?
(2)每个小节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1)全文共有4个小节。(2)第1小节写想多玩一会儿踩影子的游戏的"我"被大人喊回家睡觉,但"我"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梦;第2小节写正做着好梦、不想去上学的"我"被叫醒去上学,但想到能见到小伙伴就很开心;第3节写下课和伙伴们正玩游戏的"我"被上课铃声提醒去上课,但想到能听老师讲故事就觉得有趣;第4小节写"我"提出疑问:其他孩子也会这么想问题吗?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大致知道了这首儿歌告诉了我们:"我"每做一件事正高兴时被打断,却想到下一件事同样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课后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看看对待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看待。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过去各位种类样子伙伴这个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诗歌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这首儿歌的韵律美,看看你平时看待问题和儿歌中的小朋友一样吗。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小节。
(1)齐读第1小节。朗读指导:"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要读出"我"不能继续玩游戏的无奈。"不过"后面的内容要读出"我"的无限遐想。
(2)这个小节一共有几句话?
明确:3句。
(3)这一小节里面,"我"在做什么事情?
明确:玩踩影子的游戏。
(4)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的心情怎么样?从哪句话能够看出来?"我"后来又是怎么想的?
明确:不情愿,从"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可看出。"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词语理解:
各种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运用:我有各种各样的玩具。
(5)体会"不过"一词的意思,说说这个词语表明什么?
明确:"不过"一词表示转折,说明"我"能很快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表明了"我"的积极和乐观。
(6)词语拓展。
ABAC式词语:
各种各样各就各位自由自在
多才多艺一心一意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绘声绘色无法无天
不卑不亢人山人海不屈不挠
(7)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提示:引导启发学生换角度看待问题,对生活和学习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2.学习第2小节。
(1)齐读第2小节。朗读指导:"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要读出"我"被叫醒后的无奈。"不过"后面的内容要读出"我"对学校生活的无限向往,读出期待见到小伙伴的心情。
(2)这个小节有几句话?
明确:3句。
(3)正睡觉做好梦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又是怎么想的?
明确:①大人叫"我"起床上学。"我"想"要是不上学就好了",但又想能见到小伙伴,就很开心。
(4)词语搭配拓展。
多么开心 多么善良 多么美丽
多么可爱 多么难忘 多么动听
3.学习第3小节。
(1)齐读第3小节。朗读指导:"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要读出孩子们因为上课铃响后不能继续游戏的无奈。"不过"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们对课堂的喜爱。
(2)这个小节有几句话?
明确:3句。
(3)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想的?
明确: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我"开始想"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后来又想"上课听老师讲故事很快乐很有趣"。
(4)词语搭配拓展。
很快乐很有趣很开心
很高兴很伤心很悲惨
4.学习第4小节。
(1)齐读第4小节。朗读指导:两个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提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多样化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示例:却印即卸
(2)选词填空。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换个角度单一地)看待问题,会让我们很快乐,生活和学习中都要保持____________(悲观失望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会让生活更美好。
明确:换个角度积极乐观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编辑推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与反思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设计说明
本
是
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
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
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
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
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
个接
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前准备
1.(1)配乐
文朗读。(2)踩影子、跳房子游戏的相关视频。(3)教学辅助
件。(教师)
2.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
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
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
个接
个》。(板书
题)
4.齐读
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设计意图:
堂伊始,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导入,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踩影子”游戏的有趣,揭示
文题目。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识记生字,初读
文
1.自由读
文。
(1)借助拼音,把
文读
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
文,教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
睡觉 再 做梦 各种各样 伙伴 不过 有趣 这么 却
(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指名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 )=梦羊+( )=样
中+( )=种 取+( )=趣
②结合“却”认识
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
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
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亻+火=伙,亻+半=伴。
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
个“女”字,组成“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
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
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
二笔从横中线起笔,
个折要短小
点,捺要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圈点,主要是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多问,增强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意识。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阅读
文的情况,灵活地教学,以至于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同时,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
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
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
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小学
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整体感知
文的基础上,通过这
环节,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
文的能力,进
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
文。
二
时
、复习旧知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
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记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
铃响了。)哦!这可真是——《
个接
个》(板书
题)。这节
,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2.开火车读
文、词语。
3.指名按小节朗读
文。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
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
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
文,巩固了对
文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精读内容
1.指导学习
小节。
(1)老师范读
小节,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
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
(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句话。)
(3)指导朗读
二和
三行诗。
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
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
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各种各样”。
【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带着感情指名读
小节。
2.学习
二小节。
(1)自由读
读,回答问题。
出示学习小提示:①正做着好梦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
②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
二小节。
3.自学
三小节。
(1)自由读
读,说
说你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跳房子怎么玩?(教师配合视频讲解跳房子游戏。)
(2)说
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
三小节。
4.齐读最后
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
文前三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
、二小节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
三小节的“模子”,因此,
、二小节的教学是关键所在,必须渗透相应的学法。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几个环节就体现了这
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
三小节时学有所依,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想
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
说,再讲给同学们听。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
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相似的事,让学生再次感受遇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所获得的快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把
内与
外,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个接
个》是
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
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
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
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
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级语文下册《
个接
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
文。
2、通过学习,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有哪些矛盾的想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
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小朋友的矛盾心理。
教学过程:
、从接引出题目
1、用小朋友排队理解接。
2、跟老师
起书空
题。
3、指导读好
题。
二、引导学习
小节,感受心情的变化
1、自由朗读
小节小诗,圈出
小节共几句话。
2、学习
句
(1)读诗歌,想画面。让学生说说,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想象心情,在黑板上画
个笑脸。朗读句子。
3、学习
二句
(1)借助插图,体会心情: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这时大人喊你回家睡觉,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画
张哭脸。
(3)朗读句子,指导读好唉、啊。
4、学习
三句
(1)教师引读
三句:不过学生接读: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2)创设情景用各种各样说话。
请学生说说自己做过的梦。
(3)根据体会到的心情,画
张笑脸。朗读句子。
5、回归整体朗读。
三、学生合作学习
二、三小节,体会心情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你有过
文中的小朋友那样的想法吗?说给同学听
听吧。
教学反思:
由于本
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很接近,所以学生能很快地从中体会到孩子的心情,同时和孩子实际相结合,更能教育孩子在今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第一课时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第一课时教案
一个接一个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课前准备
1.(1)配乐课文朗读。(2)踩影子、跳房子游戏的相关视频。(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导入,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踩影子"游戏的有趣,揭示课文题目。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
睡觉再做梦各种各样伙伴不过有趣这么却
(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指名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梦羊+()=样
中+()=种取+()=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亻+火=伙,亻+半=伴。
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圈点,主要是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多问,增强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意识。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阅读课文的情况,灵活地教学,以至于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同时,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课文。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第二课时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记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2.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3.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精读内容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老师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
(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三句话。)
(3)指导朗读第二和第三行诗。
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各种各样"。
【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一读,回答问题。
出示学习小提示:①正做着好梦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
②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第二小节。
3.自学第三小节。
(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你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跳房子怎么玩?(教师配合视频讲解跳房子游戏。)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第三小节。
4.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课文前三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第一、二小节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第三小节的"模子",因此,第一、二小节的教学是关键所在,必须渗透相应的学法。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几个环节就体现了这一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小节时学有所依,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讲给同学们听。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相似的事,让学生再次感受遇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所获得的快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把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个接一个》导学案
课题
一个接一个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以小见大,揭示了“我”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 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还有通过朗读体会“我”的心态变化,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因此,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将“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 的目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2.踩影子、跳房子等各种游戏的相关视频。(教师)
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猜测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孩子们玩各种游戏的视频,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指导理解课题中的“接”字。
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接一个”做什么呢?
1.根据视频内容,说出游戏的名字,并根据引导说出课题。
2.齐读课题。
3.识记“接”字,并说说“接”在课题中是什么意思。
4.说出自己的猜测,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
1.照样子填空。
例:一个接一个(的快乐)
一个接一个(地说)
一个接一个( )
一个接一个( )
一个接一个(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指导学生自由学习生字,阅读全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引导识记“觉”“再”“过”“各”
“种”“样”“梦”几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觉”的正确读音,学习“夕字旁”。
3.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练习说话。
4.指读第二、三小节,识记“伙”“伴”“却”“趣”这四个字,学习“卩”这个部首。
5.训练说话:伙伴、有趣。
6.齐读最后一个小节,识记“这”。
1.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先独立学习,再同桌互读,交流学习情况。
(1)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拼不出来的请教同桌。
(2)学生找出难读的音,会读的学生当一当“小老师”领读。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样”和“种”可以利用偏旁帮助理解识记;“梦”“各”“觉”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也可采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再”可以用笔画法识记。
3.根据图画和各种情境练习说话。
4.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能组词。
5.尝试用“伙伴”和“有趣”这两个词语说话。
6.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这”。
2.读准下面生字的字音。
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过
梦 伙 伴 却
趣 这
3.组词。
梦( ) 却( )
过( ) 接( )
伙( ) 各( )
做( ) 趣( )
4.多音字组词。
jue?( )
觉
jia?o( )
5.用所给的词语练习说话。
各种各样:__________________。
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按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1.先标出小节,然后朗读。
2.分小节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我”的哪些经历。
6.读课文,填空。
(1)这篇课文一共有( )个小节。
(2)课文讲了( )。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过”“各”。
(1)帮助学生认识“横折折撇”这个新笔画。
(2)提醒学生注意“过”字的书写顺序。
(3)指导学生观察“各”字上半部分“折文”的写法。
2.指导书写“种”“样”。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4.巡视学生临写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反馈指导。
1.学生观察:
(1)“过”“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根据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①“过”的笔顺:先写里边的“寸”,再写外边的“辶”。
②“各”字的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下面的“口”不要写得太小,要保持字体的平稳。
2.“样”和“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而且禾和木做部首后,最后一笔捺都变成了点。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重点字和重点笔画。
4.学生写字。
7.我能写漂亮。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检查(用时:5分钟)
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师范读全文,导出课题及目标。
1.学生听写生字。
2.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接力 做伴 趣事
各自 这样 过去
大伙 各种各样
二、读悟结合(用时:25分钟)
1.引导学生找到能体现出“我”不太高兴,有些惋惜的句子。
2.引导学生找出“我”惋惜、不高兴的原因。
3.引导学生想象场景,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4.指导理解前三个小节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
(1)理解“不过”一词。
(2)体会三个感叹号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感悟“我”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6.指导学习最后一个小节,说说自己的经历。
7.指导学生男女生配合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画出课文中体现“我”的惋惜和无奈的句子。
2.思考并交流:“我”为什么不高兴?(玩踩影子,大人叫回家睡觉;做着好梦,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上课铃响了。)
3.学生交流读出感情。
(1)大人是怎么“叫”“我”的。
(2)读出惋惜和无奈之情。
4.学生通过前后联系理解句子。
(1)“不过”表示意思转折。
(2)三个感叹号说明“我”很高兴,很兴奋。
5.学生根据课文说出“我”是怎么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
6.配合朗读,读出感情。
9.用“……不过……”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写两句话,要用上感叹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伙”“伴”“这”。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这”字的写法。
(3)指导书写带“亻”的两个字:“伙”“伴”。
2.反馈评议。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辶”和“亻”的写法。
3.学生仿写。
4.评议展示的字。
5.继续练写一遍。
12.我会写。
伙 伴 这
教师批注
一年级语文下第3课一个接一个课堂教学实录(部编本新人教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下第3课一个接一个课堂教学实录(部编本新人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语文下第3课一个接一个课堂教学实录(部编本新人教版)◆深入角色,以读代讲(教学重点)
师: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一个凉爽的月夜里,正和小伙伴们玩踩影子游戏,妈妈却叫你回家睡觉,你的心情怎么样?心里会怎么想?
生1:我会不高兴,不想回去。
生2:我心里有些不情愿,想再玩一会儿。
师:课文中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读一读这一小节的前两句话。
师:要想读好,要注意读好哪些字或词。
生1:要重读“叫着”。
生2:“唉”这个字也要重读。
生3:“再”也应该重读。
师:你们真是小小朗诵家,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鼓掌。
下面,就请你们先自己练一练,然后,看一看谁读得最好。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你们读得太棒了!读出了孩子的不情愿和不高兴。
师:“我”真的就这样一直闷闷不乐了吗?
生:不是!
师:“我”又是怎么想的?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师:“不过”这个词在这里表示转折,是“我”转“忧”为乐的开始,读的时候要注意提高音量,重读。
生:朗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们读得不错!读出了“我”心态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一下,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是什么?
生:感叹号。
师:对了!那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语气上扬,读出高兴、兴奋的心情。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了你的兴奋。
师:谁能把这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儿。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儿。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遇事想得开的小孩儿。
生3:我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儿。
…………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就是一个爱玩,但又乐观、向上的可爱小孩儿。现在让我们来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孩子的顽皮、可爱。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赏析: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感悟,张扬学生个性。在阅读中体验,在入情中感悟。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本片段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里,激发了学生对“我”的喜爱之情。学生们在朗读“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这句话时,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一个接一个导学案(新人教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一个接一个导学案(新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一个接一个》导学案
课题
一个接一个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以小见大,揭示了“我”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还有通过朗读体会“我”的心态变化,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因此,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将“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2.踩影子、跳房子等各种游戏的相关视频。(教师)
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猜测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孩子们玩各种游戏的视频,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指导理解课题中的“接”字。
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接一个”做什么呢?
1.根据视频内容,说出游戏的名字,并根据引导说出课题。
2.齐读课题。
3.识记“接”字,并说说“接”在课题中是什么意思。
4.说出自己的猜测,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
1.照样子填空。
例:一个接一个(的快乐)
一个接一个(地说)
一个接一个()
一个接一个()
一个接一个()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指导学生自由学习生字,阅读全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引导识记“觉”“再”“过”“各”
“种”“样”“梦”几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觉”的正确读音,学习“夕字旁”。
3.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练习说话。
4.指读第二、三小节,识记“伙”“伴”“却”“趣”这四个字,学习“卩”这个部首。
5.训练说话:伙伴、有趣。
6.齐读最后一个小节,识记“这”。
1.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先独立学习,再同桌互读,交流学习情况。
(1)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拼不出来的请教同桌。
(2)学生找出难读的音,会读的学生当一当“小老师”领读。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样”和“种”可以利用偏旁帮助理解识记;“梦”“各”“觉”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也可采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再”可以用笔画法识记。
3.根据图画和各种情境练习说话。
4.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能组词。
5.尝试用“伙伴”和“有趣”这两个词语说话。
6.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这”。
2.读准下面生字的字音。
接觉再做
各种样过
梦伙伴却
趣这
3.组词。
梦()却()
过()接()
伙()各()
做()趣()
4.多音字组词。
jué()
觉
jiào()
5.用所给的词语练习说话。
各种各样:__________________。
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按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1.先标出小节,然后朗读。
2.分小节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我”的哪些经历。
6.读课文,填空。
(1)这篇课文一共有()个小节。
(2)课文讲了()。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过”“各”。
(1)帮助学生认识“横折折撇”这个新笔画。
(2)提醒学生注意“过”字的书写顺序。
(3)指导学生观察“各”字上半部分“折文”的写法。
2.指导书写“种”“样”。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4.巡视学生临写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反馈指导。
1.学生观察:
(1)“过”“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根据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①“过”的笔顺:先写里边的“寸”,再写外边的“辶”。
②“各”字的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下面的“口”不要写得太小,要保持字体的平稳。
2.“样”和“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而且禾和木做部首后,最后一笔捺都变成了点。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重点字和重点笔画。
4.学生写字。
7.我能写漂亮。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检查(用时:5分钟)
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师范读全文,导出课题及目标。
1.学生听写生字。
2.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接力做伴趣事
各自这样过去
大伙各种各样
二、读悟结合(用时:25分钟)
1.引导学生找到能体现出“我”不太高兴,有些惋惜的句子。
2.引导学生找出“我”惋惜、不高兴的原因。
3.引导学生想象场景,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4.指导理解前三个小节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
(1)理解“不过”一词。
(2)体会三个感叹号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感悟“我”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6.指导学习最后一个小节,说说自己的经历。
7.指导学生男女生配合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画出课文中体现“我”的惋惜和无奈的句子。
2.思考并交流:“我”为什么不高兴?(玩踩影子,大人叫回家睡觉;做着好梦,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上课铃响了。)
3.学生交流读出感情。
(1)大人是怎么“叫”“我”的。
(2)读出惋惜和无奈之情。
4.学生通过前后联系理解句子。
(1)“不过”表示意思转折。
(2)三个感叹号说明“我”很高兴,很兴奋。
5.学生根据课文说出“我”是怎么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
6.配合朗读,读出感情。
9.用“……不过……”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写两句话,要用上感叹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伙”“伴”“这”。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这”字的写法。
(3)指导书写带“亻”的两个字:“伙”“伴”。
2.反馈评议。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辶”和“亻”的写法。
3.学生仿写。
4.评议展示的字。
5.继续练写一遍。
12.我会写。
伙伴这
教师批注
2025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单耳旁(卩)”;掌握笔画“横折折撇( )”;掌握多音字“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在朗读中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3.知道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学会转换角度看待问 题。
4.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培养朗读诗歌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的感情。
2.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
3.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4.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学会转换角度看待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会写的生字,认识“单耳旁(卩)”;掌握笔画“横折折撇( )”;掌握多音字“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学难点
感知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童年的乐趣,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都会不一样。人生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正面,有背面;有快乐,有忧伤;有希望,有失望……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 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那么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那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样看待问题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 组词造句。学习“过、各、种、样、伙、 伴、这”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或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里认识。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多音字:
觉
jiào:睡觉 午觉
jué:感觉 不知不觉
形近字示例:
各 ɡè 各位 各有所长
名 míng 名声 名不副实
伙 huǒ 伙伴 成群结伙
秋 qiū 秋天 秋高气爽
伴 bàn 伙伴 呼朋引伴
件 jiàn 文件 一件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各”的上边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的左边“禾”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样”的左边“木”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伙”的右边“火”字在写时要先写两点。
易错提示:
“过”的走之旁是三笔,第二笔是横折折撇,不能和平捺写成一笔。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寸:过(过去)--讨(讨厌)--付(付出)
中:种(种类)--冲(冲动)--忠(忠心)
羊:样(样子)--洋(海洋)--佯(佯装)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几个小节?
(2)每个小节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
(1)全文共有4个小节。
(2)第1小节写想多玩一会儿踩影子 的游戏的“我”被大人喊回家睡觉,但“我”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梦;第2小节写正做着好梦、不想去上学的“我”被叫醒去上学,但想到能见到小伙伴就很开心;第3节写下课和伙伴们正玩游戏的“我”被上课铃声提醒去上课,但想到能听老师讲故事就觉得有趣;第4小节写“我”提出疑问:其他孩子也会这么想问题吗?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大致知道了这首儿歌告诉了我们:“我”每做一件事正高兴时被打断,却想到下一件事同样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课后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看看对待同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看待。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2025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过去 各位 种类 样子 伙伴 这个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诗歌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 感受这首儿歌的韵律美,看看你平时看待问题和儿歌中的小朋友一样吗。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小节。
(1)齐读第1小节。朗读指导:“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要读出“我”不能继续玩游戏的无奈。“不过”后面的内容要读出“我”的无限遐想。
(2)这个小节一共有几句话?
明确:3句。
( 3) 这一小节里面,“我”在做什么事情?
明确:玩踩影子的游戏。
(4)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的心情怎么样?从哪句话能够看出来?“我”后来又是怎么想的?
明确:不情愿,从“唉, 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可看出。“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词语理解:
各种各样:许 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运用:我有各种各样的玩具。
(5)体会“不过”一词 的意思,说说这个词语表明什么?
明确:“不过”一词表示转折,说明“我”能很快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表明了“我”的积极和乐观。
(6)词语拓展。
ABAC式词语:
各种各样 各就各位 自由自在
多才多艺 一心一意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绘声绘色 无法无天
不卑不亢 人山人海 不屈不挠
(7)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你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呢?
提示:引导启发学生换角度看待问题,对生活和学习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2.学习第2小节。
(1)齐读第2小节。朗读指导:“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要读出“我”被叫醒后的无奈。“不过”后面的内容要读出“我”对学校生活的无限向往,读出期待见到小伙伴的心情。
(2)这个小节有几句话?
明确:3句。
(3)正睡觉做好梦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又是怎么想的?
明确:
①大人叫“我”起床上学。“我”想“要是不上学就好了”,但又想能见到小伙伴,就很开心。
(4)词语搭配拓展。
多么开心 多么善良 多么美丽
多么可爱 多么难忘 多么动听
3.学习第3小节。
(1)齐读第3小节。朗读指导:“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要读出孩子们因为上课铃响后不能继续游戏的无奈。“不过”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们对课堂的喜爱。
(2)这个小节有几句话?
明确:3句。
(3)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 ?“我”是怎样想的?
明确: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我”开始想“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后来又想“上课听老师讲故事很快乐很有趣”。
(4)词语搭配拓展。
很快乐 很有趣 很开心
很高兴 很伤心 很悲惨
4.学习第4小节。
(1)齐读第4小节。朗读指导:两个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提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多样化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卩: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明确:示例:却 印 即 卸
(2)选词填空。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换个角度 单一地)看待问题,会让我们很快乐,生活和学习中都要保持____________(悲观失望 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会让生活更美好。
明确:换个角度 积极乐观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小学一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课前引导]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是深圳市福田区岗厦小学的语文老师。你们叫我什么?
生:陈老师。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想考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现在在哪里?
生:学校的礼堂里。
师:(摇头)思路不够开阔。
生:在深圳。
生:在中国。
生:在地球上。
师:是呀,我们在深圳、在中国、也在地球上。请全体起立,跺一跺脚:我们的脚下是什么?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起叫一声:地球。
生;(齐)地球——
师:地球听到了没有呀,怎么没有反应?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地球,你好!假如地球听到了,她会热烈地鼓掌的。开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学生身后响起听课教师们的热烈掌声)
师:地球听到了我们的呼唤。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师: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生:地球,你真美呀!
生:地球,你好伟大!我喜欢你!
师: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请充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透)
师: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读给大家听,第一个请谁读?
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的同学愿意读。好,我请班长推荐一个。
(班长推荐学生甲)
师:(对班长)请你说说为什么推荐她?
班长:她读书水平高,胆子大,声音特别响亮。
师:请你读1、2两段,要把班长夸奖你的那些特点读出来。
(学生甲读课文)
师:确实如班长所说的那样,读书的水平高。下面请谁读?现在请你(对学生甲)推荐一位。
(学生甲推荐学生乙)
师:(对学生甲)你为什么要推荐他?
学生甲:他读书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师:(对学生乙)请你读3、4两段,要把流利、有感情的特点读出来。
(学生乙读课文)
师:很有感情。好,下面请谁读?有毛遂自荐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对学生丙)请你读5、6、7三段。你先说说你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我虽然读书没他们好,但我进步很大。我的特点也是有感情。
(学生丙读课文,且发挥很好)
师:掌声鼓励。谁读最后两段?(举手的学生特别多)好,全班一起读。
(全班齐读课文)
师:下面我还要检查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看屏幕。
先理解带点的字,再解释词语: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生:渺,是细小。渺小,就是小的意思。
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居住 遨游 扁舟 枯竭
师:请同学们相互说说。
(学生相互说词语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理解这些词语时,有没有规律可寻?
生:这些词语前后两个字的意思相近,我们在解释这些词时,可以用其中的一个字的意思来解释它。
师:再看下一个词。
举例解释词语:
自然资源
师:请迅速地读课文,举例说说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生: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师:现在将这些自然资源分两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
矿物资源 (不可再生)
水资源、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可以再生)
生:前一类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后一类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师:再看下面的一组词。
朗读理解词语:
……不是……而是……甚至……
师:请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要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出来。(学生练习后,教师请一学生读,表达得不是太好)
师:“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怎么才能把“几百万年”和“几亿年”读得区别开来?
(学生再读,理解得比较好)
师:课文中还有几组关联词,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读读。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师:对词语的理解就到这。这篇课文是科学知识说明文,下面请同学们迅速的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地球的科学知识?
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地球很美,但是也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课文还告诉我们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我们看课题,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做题目?请把下面的一句话补充完整: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
生: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师: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以最快的速度背熟。
(学生读书,背书)
师:请同学们一起背最后一段。
(学生集体背诵后,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一起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全班集体背诵最后一段)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的消息。
布什抛弃《东京议定书》
布什总统于去年3月,宣布美国退出《东京议定书》。布什称这个协议,一旦付诸实施,将令美国丧失几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经济将会受到影响。《东京议定书》要求世界40多个主要工业国家,在10年之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
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
今年9月,世界各国首脑在南非召开“拯救地球”会议,为人类的前途和地球的命运,共商大计。美国总统布什拒绝出席这次会议,引起代表们的一致质疑。一名代表说:“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贫困,作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级大国,总统不来参加会议,却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总统。”
师:读完这两条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心情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先不讲,请你们做一个表情,通过这个表情,要让我知道你们的真实感受。
(学生做出各种表情)
师:有的是气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样子;有的很激动;还有的显得特别不解……现在请你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生:布什,你真是一个很糟糕的总统!
生:布什你太自私了。
生:美国的这个总统应该马上下台。
生:布什,你一个大国的总统怎么会这样呢?
师: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们要想办法让布什转变态度,改变注意。假如布什就在我们面前,我想请同学们来劝他。请你先写好劝说稿。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到课文里找说服布什的理由,还可以将课外书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进去。要注意劝说的方法,劝说的技巧,劝说的态度。
(生写劝说稿,教师巡回指导)
师:(模仿布什的口气)我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布什,我的信念是:美国的利业高于一切。听说有几个中国的小朋友对我的环保政策有意见,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过我很忙,得抓紧时间。
生1:布什总统,你太不应该了……
布什:你是谁?你怎么这样和我说话?
生1:布什总统,你好。我是中国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网上知道你不愿参加“拯救地球会议”,我很失望。布什先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我们都应该倍加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上的矿产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大气资源、水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也不能随意的破坏。现在地球上60%以上的地区缺水,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经常下酸雨,南极上空大气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工业污染的后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最多。因此,你必须改变态度,重视地球的保护工作。我们强烈要求你签署《东京议定书》。
布什: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但是我认为没那么严重。我们美国的科学技术这么先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我们还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嘛。好了,再见。
生2:布什,你不要走!
布什:你是谁?你要干什么?
生2:我是正义的化身,我要控诉你!
布什:控诉我?凭什么?
生2:你听着!你们美国是全世界排放废气最多的国家,是核试验最多的国家,是消耗石油最多的过家……你是大国的总统,应该有责任感!你不能只顾自己的利业。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你们美国人也没处逃生。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到时,你的总统的位子也不保了,你必须认真考虑!
布什:啊,好厉害的中国小姑娘。虽然,态度很严厉,但讲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看来我是要考虑考虑。再听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生3:(作海豚游水的动作)布什先生你好,很高兴能见到你。
布什:你是谁?怎么这样?
生3:我是海洋的精灵——海豚,我代表海洋中的所有动物向您求助。海水的污染太严重了,我们简直无法生存。过去,我们在海洋中生活得自由自在。可是后来大量的污水流入海洋,我们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海洋中的同伴死伤惨重呀……(作流泪状)
布什:我很同情。你要我做什么呢?
生3:希望你采取行动,拯救地球,揪揪我们海洋里的动物、植物。
布什:好,我一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
…………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非常出色,连一贯很自负的美国总统布什先生也被你们打动了。因为你们的理由很充分,讲话的态度也很诚恳。这也说明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很透彻。建议你们以班级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布什,希望真的能改变他的态度。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语文教案
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舌字旁(舌)"和"页字边(页)";掌握笔画"横撇弯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表达的心愿。
过程与方法
1.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的感情。
2.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
3.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4.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关爱他人,要富有爱心,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会写的生字,认识"舌字旁(舌)"和"页字边(页)";掌握笔画"横撇弯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
感知文中小作者的美好心灵,懂得关爱他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通通,晴天早早起,按时来做工。"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太阳)(板书"太阳")自古以来,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那题目中所说的"四个太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太、阳、校、金、秋、因、为"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或通过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识记。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谜语示例: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谜底:秋)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太"的那一点在竖中线左侧一边。
"阳"的左包耳要略比"日"字高一点。
"校"左窄右宽,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易错提示:
"为"的第一笔是点,不要写成了撇。(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日:阳(阳光)--旧(新旧)--旦(元旦)
交:校(学校)--胶(胶水)--饺(饺子)
火:秋(秋天)--伙(伙伴)--灭(灭火)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1)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2)第1自然段写"我"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让到处一片清凉;第2自然段写"我"画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送去丰收的瓜果香;第3自然段写"我"画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温暖小朋友;第4自然段写"我"画个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带去多彩的季节。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了"我"为四季画上不同颜色的太阳,表达了"我"期望人们在每个季节里都能快乐幸福的愿望。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太阳学校金色秋天因为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我"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送给春夏秋冬四季。那么具体的每个太阳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朗读指导:"绿绿""到处"要重读,"清凉"要读出凉爽舒服的感觉。注意停顿:"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2)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明确:2句。
(3)这一自然段里,"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送给了谁?
明确: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
(4)"我"为什么要给夏天画一个绿色的太阳?
明确:因为夏天的太阳晒得人们不敢出门,晒得地面好烫好烫,人们懒洋洋的,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画个绿绿的太阳,好让大地到处一片清凉。因为绿色能给人清凉的感觉,就像走进了大森林里,好凉爽啊!
词语理解:
清凉:凉而使人感觉爽快。运用:下雨了,大地一片清凉。
(5)体会"到处"一词的意思,说说这个词语表明什么。
明确:"到处"表示各处、处处,表明清凉的范围很大。
(6)引导学生体会夏天的炎热和绿色的含义,可以出示一些图片,增加印象。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夏天带给人们的炎热感觉,说说绿色或浓浓的绿荫带给人们的清凉的感觉。
与夏天相关的词语:
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汗如雨下 绿树成荫
2.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朗读指导:"金黄""秋天"要重读。后一句描写了果园里一派丰收景象,要读出内心的喜悦。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明确:3句。
(3)这一自然段里,"我"画了个什么颜色的太阳?送给了谁?
明确:金黄色的太阳,送给秋天。
(4)引导学生想象果子成熟的景象,可出示果园大丰收的图片和秋天的景色图,引导学生体会秋天是成熟的季节:金黄色的稻子、黄澄澄的梨子,还有满地金黄的落叶,"金黄色"代表着丰收,所以小作者画了金黄色的太阳送给秋天。
(5)词语搭配拓展。
金黄的太阳 金黄的稻子
金黄的落叶 金黄的鸡蛋
金黄的月饼 香甜的水果
香甜的米饭 香甜的蛋糕
香甜的粽子 香甜的零食
3.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第3自然段。
朗读指导:"红红""温暖""冻僵"要重读,突出冬天需要温暖。"冻僵"一句读得稍微慢一点,表现出就像真的冻僵了的感觉。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明确:2句。
(3)引导学生自学该段,鼓励学生交流学习。交流的重点是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冬天的寒冷感觉,可以出示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场景图,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火红的太阳"能给冬天的世界带来温暖。
(4)词语搭配拓展。
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脸蛋
红红的苹果 红红的嘴唇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朗读指导:"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这是作者在思考,朗读时要想象着自己在思考。"哦"读出突然明白的感觉。"画个彩色的"语气要有些得意,读出小主人公的成就感。
(2)该自然段有几句话?
明确:3句。
(3)为什么说"春天是多彩的季节"?
明确:因为春天的色彩很多:树木发出嫩绿的芽儿;小草长出来了,绿油油的;各种花儿开了,红的、粉的、白的、黄的,颜色太多了,所以说春天是多彩的。
(4)抓住"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这句话,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大自然里五颜六色的美丽画面,可出示图片:桃红柳绿、小河解冻、绿草铺满大地、鲜花盛开,万紫千红。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感受春天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要把春天的太阳画成彩色的原因。
(5)词语拓展。
描写春天的词语拓展: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春雨如油 春光明媚 百花争艳
百花齐放 桃红柳绿 鸟语花香
万物复苏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①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示例:①甜乱辞刮敌②颜顺须顶项顽领顾
(2)结合课文内容,仿照例句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例:因为绿色可以带给人们清凉,所以"我"为夏天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
因为__________,所以"我"为秋天画了一个金黄色的太阳。
因为__________,所以"我"为冬天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
因为__________,所以"我"为春天画了一个彩色的太阳。
明确:金黄色可以带给人们丰收红色可以带给人们温暖彩色可以带给人们万紫千红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学案
教学内容: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鈥溓笠桓鍪攘硪桓鍪嗉福ㄉ偌福┾€澋奈侍庾赦€溓蠹副燃付嗉福ㄉ偌福┾€澋墓蹋芨惺茏氖枷搿?/p>
教学重点:
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结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
第二行摆圆,要求是和三角形同样多。同学们,边摆边想,怎样摆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圆和三角形同样多呢?(一一对应)
咦,我一眼就发现甲摆的是同样多,不用数就发现了,甲,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好吗?
2、看大屏幕,是这样摆的吗?你们发现圆形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怎么样呀?(圆形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
3、再摆2个三角形,现在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三角形比圆形多)谁少?我们可以怎么说呢?(板书:圆形的比三角形少)
4、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就能看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摆一摆的活动先进行到这里,赶快把学具盒收起来。看哪一组的同学最能干,收得最快。
同学们,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例6)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了几个?小华和小雪一共多少朵?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好,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怎么列算式呢?(12-7)
确定吗?有多确定,非常有把握能做对吧,胸有成竹吧。那好,老师还没想清楚呢,你们这么明白,告诉我,凭什么非得用12-7 ,
讨论:7表示什么?
顺着学生的说法,演示:7表示的是小雪套中的个数,那12减7就是拿走小雪套中的个数,好,咱们把小雪套中的个数拿走,能得到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5个?
刚才还夸大家像数学家呢,像数学家那样思考,7除了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还表示什么?(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
把同样多的部分减掉,剩下的就是什么?(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小结: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掉的其实是什么部分?(就是去掉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2、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还能表示什么?
学生会说出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
咦,这是刚才谁提的问题的答案呀?这两个问题从问法上来说,一样吗?但答案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说法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那么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也就是求什么?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其实也是求什么?
怎么列式?12-7=5(朵)那这里的7表示什么呢?也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
哦,求甲比乙多几和乙比甲少几,其实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减掉的部分都是哪一的部分?
太好了,今天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起搞明白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减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21页做一做
提示:兔比羊多几只其实就是问羊比兔少几只?
2、23页第5题
3、23页第7题
4、老师还有一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一杯奶茶6元,一瓶水2元,奶茶比水贵多少元?一棵大树高8米,一棵小树高3米,小树比大树矮几米,怎么列算式?妈妈重 100斤,女儿重50斤,妈妈比女儿重多少斤,怎么列算式?生活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把书轻轻合上。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都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一个微笑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一次难忘的月考中,自己考得很糟很糟
我被语文老师请到了办公室,怎么才考了六十几分呢,自己可从来没这样过啊!强忍着在眼眶中打转
儿的泪花,带着满心的懊悔,迈着沉重的步伐,我走出了办公室。我显得无地自容,这仿佛是晴天霹雳,也使充满信心的月考变得伤心而又痛楚。
真是祸不单行,第二天再传噩耗:数学才考了75分,比以往远不如自己的同桌还要少十几分。这两科无疑将使自己的总成绩一落千丈,我这学习小标兵的脸面可往哪儿搁呀!那时真恨不得找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天晴得很,同学们都在为自己似乎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而祝贺。教师里没有几个人只有我和同桌。我似乎感觉到什么我缓缓地抬起头。啊!那一个真诚的微笑多么有魅力,粉扑扑的脸蛋儿上嵌着一对浅浅的小酒窝,连两颗像小玉米粒的门牙都在冲着我微笑。时间虽然很短很短,可它却拨开了我心中沉沉的云雾,一丝阳光照射了进来,自己心中也顿时豁然开朗。来到校园里,春光是那样的灿烂,同学们又是那样的快乐,我霎时间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一张笑脸说明了一切。
一次打破历史纪录的糟糕成绩,却让我感受到了微笑的重要,它使我重新捡回了失落的自信。谁都渴望微笑,而忘记微笑的人最渴望得到微笑。不妨给别人一个真诚的微笑吧!一个微笑,解开心结;一个微笑,抛去烦恼。何不慷慨地献出自己一个真诚的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