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一年级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2-12-09

一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也许"一年级语文教案(篇五)"就是你要找的,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利用听读识字把字读准确。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指导朗读,感受诗歌。

4.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感受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介绍作者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夜空。

一闪一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师:多美呀!快看看,是谁来了?

生:丁丁来了。

师:哦,丁丁乘着美丽的月亮船来了。今天他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

板书:小小的船

师:谁愿意大声的读读课题?

全班齐读课题

意图:课的开头,成功地创设了美丽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自己练着读一读。

3.谁想试着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4.讨论: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试着画一画。

意图:画一画,学生很愿意,起到了比较好的调节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物投影打示学生图画)

师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在蓝蓝的夜空中,月亮有时是圆圆的,有时又是弯弯的`,如弯弯的小船。

三、认读生字

师:这首小儿歌大家都会读了,现在看看你都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了?快把它们请出来。

生:(拿出生字卡片)

师:把你认识的字摆在上面,不太认识的摆在下面。

生:(动手摆)

师:谁想把你不认识的字拿上来,请同学帮帮你?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他们?

生:(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师:……(适时指导。)

重点:“只”的读音

课件:

(1)我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一只小鸟飞来了。

师:看看你摆在下排的卡片,

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2》,来自网!

现在是不是都认识了?快叫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放在上排吧!现在让你的字朋友到铅笔盒里休息吧!

生:(收卡片)

师:不认识的字没有了,它们都变成了闪闪的星星在夜空中跳舞呢!让我们也和它们一起活动活动!

四、课中休息

五、游戏巩固词语

师:活动完了,真精神!继续努力!快来看,这几颗淘气的星星跑到这儿来了。(指黑板)每颗星下面都藏着一个词呢!谁读对了,星星就跟你回家。

意图:满天的星星既为学习儿歌创设了情境,又可作为评价的实物奖励,使课堂气氛更轻松、热烈。

学生参与游戏,巩固词语。

六、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看

1.观察。

2.看老师写,纠正笔画

3.书空,找关键笔画。

4.自己动笔写。

5.实物投影,互相评价。

七、练习朗读

师:现在我们和丁丁再一起回到美丽的夜空。四人一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在组里读读这首小诗。一会读给大家听。

小组汇报读。

评读。

再练练,能背更好。

配乐背诵。

七、课外延伸

师:唐朝有位大诗人李白,他也写了一首有关月亮的诗。

(投影)

1.自己练读。

2.齐读。

3.指名读。

师:课下,请同学们再去找一找关于月亮的诗或文章?下节课来读给同学听,好吗?

附:板书设计

小小的

弯弯的

闪闪的 尖尖的

蓝蓝的

延伸阅读

[热门]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7篇)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7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一】

课题(i u ü (第 1 课时)

课 时教 学目 标

1、认识i u ü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认读四个声调。

3、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i u ü。

课时教学重 难 点重点: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i u ü。难点:正确认读带调 i u ü

教学媒体准 备卡片 教学投影片

时间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

一 看图激趣 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2、谈话导入:这农家小院真美。你看,小朋友住的房子多漂亮啊!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在河边给鲤鱼喂食呢!院子的周围种着树,乌鸦飞来树上做窝。小朋友的妈妈多勤劳呀!她在做什么呢

二、学习单韵母i

1、教师示范发音,请学生仔细观察。

2、请学生齐读,指明个别读,检查发音情况。

3、让学生试着自己给I戴上四顶帽子在读一读。

4、打乱i的四个声调,指明几个学生认读。

5、请学生用i的四个声调组词。

三、学习单韵母u ü

1、指导学习韵母u和ü的读音。(方法同I)提示:注意区分i和ü的读音 扁扁嘴巴iii 圆圆嘴巴üüü

2、请学生认清韵母i u ü的形。四人小组看图讨论如何记住i u ü

3、指导书写i u ü。

(1)请学生同桌讨论i u ü这三个单韵母在拼音格中所占的位置。

(2)教师在拼音格中板演i u ü,请学生边看笔画笔顺边书空。

四、复习巩固

1、出示a o e i u ü的卡片,请学生认读。

2、指明认读a o e i u ü的四个声调:ǎ ǘ è ó à ǖ ā ò ǘ ǐ í ē看图说话。看教师口型,学习发音方法。自由读i的四个声调。认读i的四个声调。听教师发音,注意区别i和ü的读音。念一念顺口溜来区别两个韵母的发音。想方法记住i u ü。讨论i u ü的书写位置。看教师示范,书空笔顺。认读a o e i u ü及其四个声调。

教后录

1、i、u的发音较准确,ü的发音有的学生不够稳,嘴型容易变化。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发音方法的指导,这样发音才能更加准确。

2、四个声调中的第二声和第四声学生出错率较高,应加强指导和训练。

3、中优美的情境图能让枯燥的拼音学习变得生动而又有趣,也使学习更贴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在课文插图上多花a一点心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认识新部件,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第书写4个生字,感受汉字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展示的美好意境,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诗文画面)、朗读录音带。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与背诵课文。

四、建议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就请大家一起看动画片!(播放江南荷塘美景)

2、观察表达,你看到了什么地方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二)初读全诗,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初读全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相互比赛读生字。

3、教师检测掌握生字情况。

4、齐读全诗。

(三)再读全诗,了解诗意。

1、抽学生读诗句,采取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2、请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画面,心情怎么样。

(四)指导朗读、背诵。

1、自由练习读诗,一边练习读一边想画面。

2、采用多种形式比赛读。

3、背诵诗歌。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特别指导学生写好“采”和“鱼”两个字。

六、板书。

12、江南

莲叶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三)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使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2、学会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并逐步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下课了,下面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再去玩。

2、学习用品应当按规定的位置放好,动作要快。

3、预备铃声响,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进教室,等候老师上课。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一张课程表。

2、一张课桌平面图。

3、自制录音“听到上课铃”。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解放军叔叔在打仗前,总要把枪擦得亮亮的。火车司机在开火车前,总要检查一下每个轮子的螺丝钉有没有拧紧。农民伯伯在割稻前,总要把镰刀磨得快快的。同样,我们小学生,在学本领前,也要把学习用品准备好,这样蚕能顺利地学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2、演示明礼导行

(1)课间十分钟先做好课前准备。小朋友,下课铃响了,你想想,应该做什么?(讨论)

下课铃响了,这是告诉你:快快做好下一节的准备工作,再去小便和玩耍。你应该知道下一节是什么课,需要准备什么学习用品。你应当:A把上过的课本放进书包里。B把应该交的本子交上去。C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按老师的规定放整齐,然后离开教室去小便和玩耍。

(2)学习用品应当放在指定的地方。我们在做课前准备时,学习用品应当放在什么地方呢?

A出示:桌面平面图。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刨好,要不要在刨一下。B请一名学生演示。C请全体学生按上语文课的要求统一连练练。

3、巩固联系

(1)教师贴出日课表。按照要求训练。

(2)示范引路。A请一学生讲一下课前准备的三步;B再按课程表练连。

(3)集体训练。A同桌对讲:课前准备的三步。B按课程表的科目,提要求,逐一训练。

(4)比一比,练一连,同桌竞赛。

4、听录音明理导行。

(1)听录音“听到上课铃响”。

(2)讨论:听到上课铃,同学们怎么样?

归纳:上课铃响了,就是告诉你:上课啦!快进教室!同学们都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走进教室,赶快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学习用品有没有放整齐,静下心来,放好小手,等老师来上课。

(3)说说:“你该怎么办?”A你在排队滑滑梯,正要轮到上滑梯时,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B你在操场上踢球,正玩得高兴时,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C你想找二年级的一位同学借一样东西,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

1观察图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温暖、学的友爱,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学交谈的态度。

4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和执笔姿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互相自我介绍。

1、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小学生了。班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和你一块儿学习,一块儿玩,一块儿上学,一块儿放学,你们高兴吗?

2、学校里除了有同学,还有喜欢你们的老师呢,我呀,就是教你们语文课的老师.想知道我姓什么吗?认真看:”走赵”.谁知道这是什么字?对,我姓”赵”.你们叫我什么呢?

真聪明,咱们班有没有姓赵的同学呢?

3、老师介绍完自己了,谁再来介绍一下自己?注意介绍自己时,先起立,双手下垂,放裤缝两边.(示范.)

4、学生自我介绍.随即表扬回答好的学生。

二、参观校园.

随机对学生进行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公共设施的教育。

三、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教育。

你们喜欢咱们的学校吗?告诉你们,咱们学校叫“同幅西路小学”咱们学校是区一级学校,是一间不错的学校。你们作为本校的学生,感到幸福吗?自豪吗?

谁来说说刚才咱们参观校园时,你都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谁还记得我姓什么?

二、指导看图.(封面)

1、请大家拿出语文数.认识"语文"二字。

2、图上有什么呢?这个蘑菇房子是谁家的呢?你怎么知道的?两只小兔在干什么呢?兔妈妈会对小兔说些什么呢?

老师补充:兔妈妈可能告诉小兔,要爱惜这个课本,小朋友,你们也要爱惜这个课本,不要撕书,不要在书上乱画,要不,兔妈妈可不高兴了。

上面的小姑娘在干什么呢?看来,小姑娘也特别喜欢上学。

3、看后封面。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看,他们多喜欢读书呀,以后,我们也要向这些小动物学习,

做个爱读书的孩子。

三、看入学教育的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从哪儿看出这是学校呢?

2、图上的老师、同学、家长在干什么呢?

3、文明礼貌:

小朋友,进学校,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问声早,礼貌用语要用好。

四、进行路队和做游戏的训练。

1、路队:(快、静、齐)

站路队,快、静、齐,

走起路来真神气,

挺胸抬头甩开臂,

整整齐齐回家去。

2、做游戏。

做游戏,要注意,

安全第一要牢记。

讲文明,懂礼貌,

遵守秩序争第一。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五】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指导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过程性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一 、复习巩固

二、学习课文

三、朗读全文

背诵课文

四、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通过复习笔顺和课文,为学习下文打下伏笔。

通过看图和听歌,使学生对升国旗有庄严、神圣的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朗读课文。

从感知到体会,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通过想象小鸟会说些什么,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

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1、出示生字

2、请学生书空笔顺

3、齐读课文

学习第一句

1、自由读

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人的骄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一句?

4、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句

1、看图: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升起来了,你知道它是怎样升起来的吗?

2、听国歌

3、当国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起,你感觉怎样?谁能把它读好?

4、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句

1、看图,说说平时升国旗时你是怎样做的?

2、当你立正,向国旗敬礼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3、谁会读好第三句话 ?

4、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

2、听着雄壮的国歌声,看着小朋友整齐地敬礼,小鸟也向国旗飞来了,你知道它们在想些什么吗?会说些什么?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看。

3、练习背诵。

1、自学生字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逐个书写。

1、朗读背诵课文

2、抄写生字,师巡回指导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六】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读字母,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图文结合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拼音。

学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目标:

1.学会“z、c、s”,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2.学会“zi、ci、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3.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z、c、s与zi、ci、si。

学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用时:5分钟)

1.导入: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出示声母卡片,指名认读)有位小朋友想和小刺猬、蚕姑娘比一比谁最能干,让我们一起来当他们的评委好吗?

2.板书课题。

二、学习声母z、c、s。(用时:10分钟)

1.学习声母z的读音和字形。

(1)课件出示画面,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2)出示字母卡片z,谈话:把写字的“字”读成第一声,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z的读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老师纠正读音。

(3)出示四线格,教师范写z。强调书写要点。

(4)引导学生自由练习书写z。

(5)组织展示。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c、s。

三、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拼音口诀。交流:z喜欢和哪些韵母交朋友?

2.组织学生自由拼读出示的音节。引导学生练习拼读zɑ、ze、zu、zuo。

3.组织学生开火车拼读 zɑ、ze、zu、zuo的四声。

4.组织学生自主拼读c、s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方法同上。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读准音。

(1)听老师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练读。

(3)引导学生自由练读四声,采用在学习小组中互读等多种形式读。

2.引导认清形。

(1)出示四线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范写。

(2)引导学生练习书写。

五、学习生字,朗读儿歌。(用时:7分钟)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出示词卡,引导学生朗读。

2.课件出示儿歌,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试读儿歌,要求圈出5个生字:字、词、语、句、子。

3.指名拼读红色的音节,适时点拨。

4.引导同桌互读、小组读、做动作表演读儿歌。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简单的话语就能鼓舞他半天,因此,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的赞赏。注重引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在学习音节的书写时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说要注意的地方等,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写的时候自然也就容易些。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篇七】

一、教材简说

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十二个生字中,“中、唱、树”是翘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绿油油”的“油”课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读时应读第一声。可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同桌互读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并鼓励学生相互纠错正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时,可先学习新偏旁“、、纟”,然后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中,提高识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树=+对

苗=+田

②比一比:雨—两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三个字,笔画都比较少。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三个字都有“口”这个部件,但形状不同。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口:认识新笔画“”。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教师可写一个方块与口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日:认识新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

中: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读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之间答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指导。可借助插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竹排”,可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动状况,让学生知道“顺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导学生看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懂得“密”是树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叶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绿油油”是形容禾苗颜色浓绿,而且有光泽,说明禾苗茁壮,长势喜人。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鱼米乡”。拉动投影片或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2、在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可读得轻快些,表达出喜悦、欢快的心情;“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读得缓慢些,以表达赞美的感情。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

(三)实践活动

1、课外收集有关介绍江南风光和物产的图片、照片,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观赏。

2、学生展示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向同学介绍旅游景点的美丽风光。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一)课题导入

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四)朗读感悟

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

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

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

(五)拓展说话

再创情境,练习说话。

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

例二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字音并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学生写字

(七)完成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

《画》一年级语文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画》一年级语文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要求

1毖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被崛5个字。

3闭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放大的插图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生字“色、春”和要求会认的字“近、声、惊”的音。

随生字“画、听、春”的学习,认识偏旁“”(凶字框)、“口”(口字旁)和“”(春字头)。

指导写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偏旁识记字形,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注意“画”字上面的部分与“”不能离得太远;“听”字的口字旁要写得略靠上;“春”字中“”(春字头)的“”(撇)和“”(捺)要舒展些,盖住下面的“日”。

(三)朗读、背诵指导

本课是韵文形式的谜语,诗句节奏鲜明,讲究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可让学生边读每一行诗边看图,通过读和看图,体会诗中的“山、水、花、鸟”有什么特点,从而猜出谜底。然后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读出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读一读。要求读的每一组词意思都是相对的,学生可以在读中巩固所学生字词。

(五)扩展活动

自己作一幅山水画。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20xx28]

《画》综合资料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儿歌,认读8个生字,学会带“包”的形声字。

2.掌握带口字旁的生字,懂得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3.正确区分并掌握“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4.读记四句歇后语,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再积累一些简单有趣的歇后语。

5.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探究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读8个生字,学会带“包”的形声字;掌握带口字旁的生字。

2.正确区分并掌握“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巩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读记四句歇后语,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2.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探究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教读生字和儿歌,学生跟读,教师注意纠正读音。

2.引导学生思考:读完这首儿歌,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点拨:儿歌由三句话组成,每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形近字,这些生字中都有同一个部件——“包”,这就是猜字谜识字。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其他的生字。在有趣的猜谜游戏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而这个字谜的谜底就是“包”。

3.拓展延伸:你能猜出下面这个字谜吗

有水能养鱼,有土能种地,

有马行千里,有人不是我和你。

(谜底:也)

二、我的发现

1.学生朗读教材上出示的12个字,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来源:Zxxk.Com]

2.教师提问引导:读完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点拨:这12个汉字分成三行,第一行的四个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嘴来完成,这就告诉我们,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嘴有关。第二行的四个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这几个动作都要用手完成,这也告诉我们,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第三行的四个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用腿、脚来完成,这也告诉我们,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腿、脚有关。

3.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带口字旁、提手旁和足字旁的生字

口字旁:呼、唤、喊、叶、叹、吐、吓、呱、喝、哄……

提手旁:打、扑、扒、扎、扔、抗、扛、扣、扫、扶……

足字旁:趴、蹬、踩、踏、跃、跌、跨、跟、跺、蹈……

三、字词句运用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先让学生朗读两组生字,思考两组生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师点拨:这两组生字都是同音字,每组的两个生字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第一组的后一个字是在前一个字的基础上加上了“氵”。第二组的两个字,音同字不同。这两组字因为字形不同,所以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要想填写正确,首先应该区分同音字的意思;然后读一读句子,看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最后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选填。

答案:(1)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2)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教师点拨:(1)“青”指蓝色或绿色,只能搭配“山”;“清”形容(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只能搭配“泉”。(2)“在”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应当用在“教室门口”前,表处所;“再”表示又一次,“再见”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只能用“再”字。

(二)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1.此题可以按照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来进行:(1)先正确读出要查找汉字的音节,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字母。(2)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所查字的音节,看清并记住这个音节后面的页码。(3)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中找到音节,再按照音节的声调依次查找就可以找到所要查找的汉字了。

2.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音序查字法的口诀进行查找。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来源:Zxxk.Com]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四、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教材上的四句歇后语。

2.教师讲解:什么是“歇后语”

教师点拨:观察这四句歇后语,会发现它们是由破折号前面、后面的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两部分组合起来表意,十分自然贴切。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让听的人领会并猜想出它的本意。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四句歇后语的意思,教师点评。

(1)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意思: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喻十分清白,也比喻非常清楚。因为小葱拌豆腐这道菜,绿色的葱和白色的豆腐分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

(2)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意思: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因为竹篮子有缝隙,存不住水,所以任凭怎么努力打水,都留不住一滴,最后只有一个空空的湿篮子。

(3)芝麻开花——节节高

意思:因为芝麻总是从下往上开花的,所以用它来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

(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意思:用十五个桶打水,七个装满的提上去,八个空的放下来。比喻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战战兢兢。

4.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歇后语说一句话。

示例:(1)这学期,我的成绩进步很快,妈妈说我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刚才,我不小心把爸爸的手机摔坏了,爸爸这会儿还没回家,我的心里就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真怕爸爸责怪我。

五、和大人一起读

1.词语理解

①狐狸: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狐狸本性机警,行动诡秘,被追逐时能放出怪味。童话中常把它写成刁滑、狡诈的坏家伙。②叼:用嘴夹住(物体一部分)。③直流口水:口水因某种刺激,一直往下流。④赔着笑脸:以笑脸对人,使人息怒或愉快。⑤得意: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⑥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2.主要内容

本文是根据著名的《伊索寓言》改编的,讲述了一只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奉承乌鸦,使乌鸦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骗走了乌鸦的肉。

3.读后感悟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别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冷静地思考,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话,更不可盲目行动,否则就会吃亏上当,落入别人的圈套。[

4.推荐阅读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都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件及反思精选3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案可以把学生从广泛的教材中解放出来,教案它是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大致的思路如何在设计教案中让内容更直观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件及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件及反思 篇1

[案例1]

师: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

生:因为他在鞠躬呀。

师:可是,不鞠躬的时候他也是弯的呀。

生:因为风吹过来了。

师:可是风不吹的时候他也是弯的。

生:因为谷穗成熟了。

师:对呀!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

学生做恍然大悟状,教学进入下一个环节。

[反思]

成人都知道谷穗弯弯是稻谷熟了的表现。老师心目中早已对这个问题有了既定答案。学生的回答即使偏离轨道,也被老师的指引拉回到预定位置。答案是正确的,但正确的背后忽略的却是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孩子的思想、情感

[案例二]

那么,在孩子眼里,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呢?

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的处理方法──

师: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

生:因为他在鞠躬呀,

师:他在向谁鞠躬呢?

生:他在向大地鞠躬,表示感谢。

师:还有不一样的答案吗?

生:因为风吹过来了。

师:对呀,调皮的风在和他做游戏呢!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因为谷穗成熟了。

师:真聪明!知道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别的同学呢?

生:我认为谷穗在跳舞。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我想他是在沉思,回忆春天的故事。(老师作沉思状)

生:也许他在等待,等农民伯伯来收割吧!

生:我觉得谷穗很谦虚,不管见了谁都低着头。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反思]

尽管新课程理念一再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尊重有时并没有真正落实。原因之一是,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老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教师谋生第一,修行靠后,文学素养缺失,本身就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至于对学生的童心童言不够敏感,而且又缺乏一颗宽容之心去小心呵护。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件及反思 篇2

课前透视

《草》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学习《草》。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练习

1、填空。

离离,一岁一。野火,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

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

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注重了三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对词义的理解到对诗句整个意思的领会,从启发体会到组织表演,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2.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喜玩好动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表演练背古诗的情境,寓知识教学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

3.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注意了提问形式的多样性。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件及反思 篇3

一、教学片段。

我在教学第三册语文第19课《学画》时,设计了这样的程序:

生:读课题。(课件显示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及课题)

师:读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生:谁学画?

生:画什么?

生:为什么要学画?

生:怎么样学画的?

生:最后画得怎么样?

师:请小朋友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文录音。(大屏幕显示以上问题)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荷花、荷叶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学生纷纷发言)

师:请你们再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师:你觉得这些荷花怎么样?生:哇,荷花好美啊!(教师课件显示美丽的荷花。)

师:你能说说这荷花美在哪里吗?

生:多个学生说(略)

师:荷花确实美得让人百看不厌,作者用优美的词句把它描写出来,请你找找,书上描写荷花美丽的是哪一段?

生:第2段。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2段。边读边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师: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生: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微笑点头)你找得真准!(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画面。)

师生:品读句子。

生: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师:你真能干!(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写的画面。)

师生:品词析句,理解文意。

师:你能把这些美景画下来吗?

二、实践反思。

(一)上面的教学片段,体现了以下特色:

1、学生成了大问好。

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问与思考。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动脑、动口、动手,从而克服困难,才是真正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被动地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地学。

我在教学《学画》时,先让学生读题目,再让他们谈谈读题目后产生的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谁学画?画什么?为什么要学画?怎么样学画的?最后学得怎么样?我利用多媒体把问题一一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自己解决。由于问题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并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学生学习的情绪极佳,探究得非常主动,学生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能从境中悟。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涵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声的立体画面。学生便能运用形象思维,使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再现在眼前。

我在教学《学画》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的课件,并能适时、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上课伊始,我就在大屏幕上展示许多碧绿的大圆盘似的荷叶和各种姿态的美丽荷花,让学生一上课,就能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让他们犹如置身在美丽的荷花池旁,对荷花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以境入情。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能恰当的再现图画,图文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意境,提供形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中去感受,进入作者所写的景色之中去体验,把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再现眼前。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理解,才能对不易把握的形象有较强的感受。如: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在理解重点句子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时,我运用多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功能,再现了文中所描述的美丽荷花,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荷花的美。又如: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满湖通红这个词语学生很难理解,凭空想象是不行的,这时,我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再现了雨后的晴天,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湖里的荷花、荷叶,甚至连蜻蜓都红了的景象。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亲眼目睹了荷花的色彩美,这样,化难为易,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进而感悟了句意。这样,不仅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且大大增强了课堂学习效果,使这堂课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3、师生和谐乐中得。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在教学《学画》时,我放手让学生找找、划划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请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当学生把精彩的语句读出来时,我点头微笑。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我给予表扬和激励,如:你找得真准!你真能干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我更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这个乐园里汲取知识,得到发展。

(二)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1、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会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的导,如何更好地表现在自身的投入上?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锻炼对部首的认识,学会用部首给汉字分类。

3.学会区分容易混淆的读音相近的字,着重分清“鼻音”和“边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

4.学习古诗《悯农(其二)》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习惯。

5.学会阅读比较长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要求认读的生字的掌握和书写,比较观察形近字,提高认字的能力。

难点:分清读音相近的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展示ppt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试读生字“午、晚、昨、今、年”五个字,指名学生读。

2、组词,教师结合实际生活讲解词语。

二、学习“我的发现”

1、让学生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作答,教师讲解。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汉字。

3、总结“花、草、莲、萍”都是“艹”字头的字,“树、林、桃、桥”都是“木”字旁的字。

4、引导学生加深对部首的认识,提问:“和”木“字旁有关的很多汉字是不是都和树木有关?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教师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读词语。

2、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让读的最好的学生带读一遍所有的词语。

3、教师着重强调要注意区分这些近音字的不同,带读三遍。

4、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举例相近的近音字。

四、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板书先左后右的字的笔顺:儿、林。学生跟写。

2、教师指名让学生上台书写先撇后捺的字的笔顺:本、天。

五、课堂总结

1、学生将汉字以部首分类,加深对部首的认识。

2、准确区分读音相近的汉字,练习”鼻音“和”边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词语发音。

六、课后作业

1、我会读一读

上午、下午、晚上、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上个月、这个月、下个月

2、我会读

家里 男生 写字 上山 报纸

3、我会填

“木”字旁的字有:桃、柳、棋

“艹”字旁的字有:花、草、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悯农(其二)》,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2、锻炼阅读较长文章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学习“日积月累”

1、让学生读出认识的字。

2、朗读古诗。

(1)教师展示《悯农(其二)》的情境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味,为朗读打下基础。

(2)教师带读,让学生说说又认识了哪些生字。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通过同桌对读、自由读、评读,让学生熟练课文。

3、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前两句表明广种和丰收都洒满了农夫的汗水,又以“汗滴”与米粒相似为契机,引出后两句,以“盘中”对“田间”,以“粒粒饭”对“滴滴汗”,盘中的粒粒饭是来自农夫的汗滴,可是又有谁知道呢?

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不然就对不起辛辛苦苦在地里耕耘的农民伯伯。

4、指名让学生叙说感受。

二、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说一说萝卜长在哪里?引出课文。

2、让学生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通过同桌对读,自由读,评读,让学生熟悉课文。

4、续编故事。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课堂总结

1、通过学习《悯农(其二)》,理解其内容,使学生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编故事,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笋》一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笋》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重、难点:

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第二段),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2003年3月4日第三周星期二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小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认识“春笋”。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些补充。

3、(播放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的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安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

(2)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3)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4)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老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好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课文。

6、师生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

3、教学偏听偏旁。

声:上面是“士字头,士兵的声音真响亮,所以是”士字头“。

“电”:跟哪个字很相近?怎样区别它们?

4、看课后笔顺表,记忆这3个字的笔顺。

5、师查、反馈。

6、给这3个生字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

1、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2、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4、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5、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教学后记: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景色。笑会写成少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画


一、教材简说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时,可以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本课11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近、春、人”是前鼻音,“听、声、惊”是后鼻音,“远、无”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学生读准。可让学生互相认读生字、正音。

(2)在学会新偏旁“辶、忄”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交流识记的方法。以下方法供参考。

①偏旁归类。如,“远、近、还”都有“辶”。

②换一换。用给熟字换笔画或偏旁的方法来记,如,“天”变成“无”,“入”变成“人”,“听”变成“近”。

③编字谜。如,“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2.写字。

指导写字,除继续巩固“撇、捺”的写法外,重点是练写“点”。要区分短“撇”和“点”。这四个字笔画不多,要注意笔画的位置,把字写匀称。教师可在田字格中范写,作具体指导。

人: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

火:要指导学生掌握它的笔顺,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六: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根据记忆,说说他们看到的春天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再次感受大自然的美。

2.读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如,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

3.表演想象,感悟诗意。在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明白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山水画。

4.诗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意思。如,“远”和“近”意思相反,是比较而言的。可以举例说明,如,“教室里,第一排座位离黑板近,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远。”“来”和“去”可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5.指导背诵。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基本能背诵。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课文的方法,如,抓住“山、水、花、鸟”四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三)课后练习

把“我会说”中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

(四)实践活动

1.从自己认识的字中找一找意思相反的,看谁找得多,记得多。

2.课外收集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引发记忆,谈话导入

春天有哪些景物让你们觉得很美?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引导质疑

(四)朗读感悟,揭示课题

1.通过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来朗读,让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意,弄清诗句说的是画中的山、水、花、鸟,明白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画的谜语诗,谜底是“画”。

2.创设情境,配上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如,远远地看画中的山,念第一句;贴近画侧耳听,念第二句;想象春天过去了,夏天、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但这画中的花儿还是开着的,念第三句;到画前驱赶鸟儿,念第四句。指导背诵。

(五)巩固识字

先分组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再用开火车读、指名读、做游戏的形式复习要认的生字。

(六)认识反义词

先找出课文中意思相反的词,再通过做“找朋友”的游戏,完成“我会说”的练习。

(七)指导写字

(八)布置课外实践

课外收集谜语,读读背背,看谁记得多;举行猜谜竞赛活动。

五、资料袋

古诗谜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歌谣谜

头戴小红帽,

身穿大白袍。

走路摇摇摆,

游泳稳又快。

(鹅)

千条线,

万条线,

落在水里看不见。

(雨)

[课件必备]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篇五)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件必备]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篇五)”,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优点:

1.本次练习课认识了数量词及其他一些生字新词,复习了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了《春晓》。

2.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不足之处:

由于是练习,应该多给学生训练的时间,少讲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影子(人教版一年级上)


影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仿照课文试编儿歌。

3、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4、能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拼读音节自读课文,感受自主读书的乐趣。

通过看、听、读、议、练、编,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儿歌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利用课文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

2、培养初步的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1、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六、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一组。

七、课前准备:

1、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

2、在家长的指导下,温习自己念过的儿歌。

八、教学过程:

1、儿歌竞赛,激趣参与。(4分钟)

①(孩子们:在幼儿园、在学校、在家里、在婆婆**的怀抱里,你们一定听到了,学会了很多很多动听的、有趣的儿歌。现在咱们来比赛一下,看谁念的儿歌多,听谁念的儿歌有趣动听。)

2、利用拼音,自读儿歌。(8分钟)

①(孩子们:今天我们又要学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板书:【影子】首先请孩子们利用音节自读课文,一边读儿歌,一边动笔对生字、生词或不理解的地方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拼拼。)

②(请孩子们把自己画出的字、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让组员一起想办法帮帮、比比、记记,看谁的记字办法好。)

3、运用游戏,巩固生字。

(孩子们: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组的火车开得快。火车没停的小组可得一颗小红星。)

4、朗读竞赛,评价交流。(4分30秒钟)

①(孩子们:下面我们来进行朗读竞赛。凡是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了轻声和停顿的,都可以得到一枚小五星。凡是能认真听,积极评,特别是能找出朗读同伴值得学习的地方的,也可以得到一枚小五星。)

5、利用课件,游戏中学。(4分钟)

①(孩子们: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跟着屏幕中的小矮人跳个舞:踩影子。【播放课件F1】)

②(孩子们:老师都跳得累了。你们看到了影子还真不好踩到,太顽皮了,一会儿前,一会儿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把小矮人也累坏了。孩子们:让我们认真看看图,影子怎么会这样呢?)

6、利用课件,形象总结。(5分钟)

①(【播放课件F2】孩子们:原来是光的作用。太阳在前,影子在……?太阳在后,影子在……?太阳在左,影子在……?太阳在右,影子在……?)

②(孩子们:让我们练一练"我会说"。)

7、利用课件,激疑诱悟。(5分钟)

①(【播放课件F3】孩子们:请想一想,第一段中的"跟着我"与第二段中的"陪着我"能互相换个位置吗?为什么?)

②(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首儿歌的叙述规律。"前、后"接什么?"跟着"的是什么?所以"左、右"接……?"陪着"的是……?)

③(孩子们:大家能不能利用这首儿歌的叙述规律背一背这首儿歌呢?)

8、利用课件,试编儿歌。(5分钟)

①(孩子们:下面大家仔细观察屏幕上的事物,用换词的方法来试编儿歌。孩子们认为谁编得好,老师就给谁奖励一枚小五星。【播放课件F4】)

9、指导书写、巩固笔画。(4分钟)

①(【播放课件F5】孩子们还认识屏幕上的两个笔画吗?知道它们的写法吗。请大家跟着屏幕书空。)

②(【播放课件F6】认读要写的字。根椐课件书空。在作业本上书写。)

10、总结学法,朗读全文。(30秒)

(孩子们:儿歌唱的就是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幻想,你们眼中的世界。学儿歌就要大胆地看看、听听、读读、议议、练练、编编。这样,儿歌中就有你,你就有了儿歌。)

课件策划方案

技术要求:

1、层次化非线性组织结构,采用树状结构,以体现知识的逻辑层次关系,

内部采用超文本链接技术集成相关知识信息。

2、采用Authorware6.0多媒体着作系统进行开发集成,用Flash制作动画。

【课件F1】踢踏舞音乐,节奏鲜明。动画依音乐节奏出现为儿童乐见的小矮人。太阳、电灯、月亮、探照灯依次从前、后、左、右照射他。色彩明快,太阳、电灯、月亮、探照灯亮度有层次,影子着色深浅有变化。他随音乐节奏及太阳、电灯、月亮、探照灯照射的变化角度追踩他自己的影子。

【课件F2】轻而节奏鲜明的音乐。色彩鲜明活泼。小矮人形象。动态。小矮人欢快地跑动。太阳做成老公公形态。太阳公公一会儿在小矮人前,太阳公公一会儿在小矮人后,太阳公公一会儿在小矮人左,太阳公公一会儿在小矮人右。光源夸张。影子夸张。影子形态:①小狗形。②小人形。

【课件F3】①音乐:滑稽。色彩明快随音乐变化产生对比度。动画:影子、小狗在太阳照射下一会儿前一会儿后;②音乐:找呀找呀找朋友。动画:影子朋友在太阳照射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

【课件F4】实景抓取。轻快欢乐音乐。①男孩踢球:足球在他脚下一会儿前一会儿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②虚拟场景。轻快欢乐音乐。小树上山:前、后、左、右出现他的影子。③实景抓取。轻快欢乐音乐。女孩上学:奶奶一会儿前一会儿后;同学一会儿左一会儿右。

【课件F5】出现红色"横析弯勾"与"竖折折勾"。出现两种笔画的黑色慢速依笔画顺序填充。

【课件F6】出现红色"飞、马、鸟"在田字格上的笔顺笔画依顺序填充。

评价量规

1、能通过拼读音节自读课文,感受自主读书的乐趣的。(2分)

2、能主动对不理解的地方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拼拼的。(2分)

3、能把自己画出的字、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让组员一起想办法帮帮、比比、记记,看谁的记字办法好。(2分)

4、能积极参与朗读竞赛及参与试编儿歌有较强的参与冲动的。(2分)

5、能认真听,积极评,特别是能找出同伴值得学习的地方的。(2分)

【课件收藏】 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收藏】 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2、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语: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文学常识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

二、读

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蜀州,在今四川省。

四、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辅:辅卫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地点。)风烟:风尘烟雾(点出送别时间:早晨)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

2、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城阙三秦风烟五津。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3、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4、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不能。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离别意:离别的情意;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名句)——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比:靠近,挨着。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无为:不要,不需要歧路:分别得路口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8、回顾全诗: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达尔文浇花》一年级语文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达尔文浇花》一年级语文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用下列词语中的任意两个词语口头造句:世界、议论、七嘴八舌、解答、强大、胸有成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达尔文敢于提问、探索,不断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学习达尔文敢于提问、探索,不断学习的精神。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达尔文敢于提问、探索,不断地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

学习达尔文敢于提问、探索,不断地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见过花吗?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花?

2、你们见过的花真多呀!可是你们有没有问过:为什么花会有颜色呢?

3、教师导入: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和你们一样年纪的时候就问过这样的问题,那么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达尔文浇花》。

4、指导读好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录音,听录音读课文。

2、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小组内读书,互相帮助。

4、大家一起读。

三、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小时候的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理解什么是好奇心很强?

(2)你们对什么比较好奇,想弄个明白?

(3)指导感情朗读。

3、有一次,和伙伴在花园里玩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花儿为什么是金色的?”、“它的颜色能改变吗?”达尔文是怎样回答的?

5、指导学生用肯定的语气一读课文这一句子。

6、讨论:达尔文为什么会那么肯定地说?

7、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表示达尔文都在想什么呢?

8、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可没有乱说话,他是经过他的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可他的想法对吗?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9、学生反馈。

10、达尔文的想法虽然错了,但是他的想法在大胆的,也敢于

试一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1、从这段话中,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四、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认识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的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用下列词语中的任意两个词语口头造句:世界、议论、七嘴八舌、解答、强大、胸有成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巩固认读。

4、朗读课文。

5、指导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总结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呢?

3、再读课文感知。

三、语文实践

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自由读一读。

2、同桌互相指读,检查对方,谁也不准打“电话”。

3、简单地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学生选两个词语口头造句。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汉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学生小组内讨论该怎样写好这些汉字。

3、学生集体交流、反馈。

4、教师强调、指导。

5、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雨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教学设想:

《雨点》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雨点一起来体验池水的平静、溪流的缓慢、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感悟品味,美读移情,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直觉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直接地、全方位地、整体触摸语言现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师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研究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中的某些必须理解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雨点》时,可以安排一个迁移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它在这些地方又是什么样儿的?学生在这方面有较多的生活积累,通过教师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并能以课文为例,说出雨点落到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态或带来的变化。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从而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自己的内部语言体系,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我想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一则谜语,看谁听的认真,猜的准确。(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谜底:雨)

2、提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小雨、大雨、暴雨)

3、小朋友们平时观察可真仔细,知道那么多的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科学童话。(板书课题:雨点

板画小雨点)

4、看,多么可爱的小雨点,你们能把它读的可爱些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是学生喜欢的游戏,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生字

1、过渡:

雨点儿可爱旅行了,今天它就邀请小朋友们跟它一起去作一次有趣的旅行,想去吗?(想去)那就打开课本到第21页去读一读吧!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用笔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可爱的小雨点见大家读得这么带劲,他们迫不及待的赶来了。(幻灯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它们说谁能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谁就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谁想?都想!那就先同桌合作一起读读吧,一个指,一个读,然后再交换过来。

3、学习生字

谁来和它们交朋友?不过小雨点又提出一个要求:小朋友叫出它们的名字后,还要带着其他小朋友再读两遍。

(设计意图:把学习课文当做一次旅行,更容易使学生尽快投如学习。)

(三)理解课文

小朋友真聪明!雨点儿也越来越喜欢大家了,这不,它马上就要去旅行了,咱们一起跟她出发吧!

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图,读读课文,边读边与同桌说说你和小雨点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1、学生同桌边读边讨论。

2、交流讨论:你和小雨点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交流时师随机板书相应的画面内容)

(1)、板书:(小池塘——睡觉)

引导学生体会到池塘水的平静,从而指导读好“睡觉”一词。

师述:平静的池水,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像在睡觉。池塘在睡觉,小雨点也在里头睡觉。美读第一句。

(2)、板书:(小溪——散步)

引导学生体会到小溪水在缓缓地流着,指导读好“散步”。

师:是呀,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我们和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就好象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美读第二句。

(3)、板书:(江河——奔跑)

指名读第三句。(请其他同学评价他有没有读好这句,并谈谈听了朗读后的感受),在评议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想象江河水奔腾向前的景象,并指导读好“奔跑”。——美读句子。

(4)、板书:(海洋——跳跃)

引导体会海洋巨浪翻滚的气势,指导读好“跳跃”。

师:你们看,小雨点随着海浪跳跃,多高兴呀!——美读句子。

3、师:这样有趣的旅行,想再感受一次吗?让我们跟着小雨点动起来!配乐朗读课文。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这儿,教师让学生结合画面,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谈旅行感受,实质是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配乐表演读更是学生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

*音乐欣赏:小朋友,和小雨点一起旅行多有意思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小雨沙沙》

【一首《小雨沙沙》,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发开去,使他们随着小雨来到田野,共同倾听种子高兴的说话……共同畅游美丽的大自然,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

(四)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过渡:小朋友,小雨点可爱旅行啦,想想看它还去了哪些地方?

1、学生自由说。

2、提供一组画面:小朋友,你能说说小雨点来到这些地方时,它又是什么样儿的?(小组学习讨论)

3、交流说,相机指导学生把句子说正确。

(五)课后作业

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你写的句子配上美妙的插图。

【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图片把语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并充分利用文本这个范例,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

雨点

池塘睡觉

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

海洋跳跃

五、教学反思:

《雨点》是一首清新质朴的儿歌,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拟人化动态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雨点在不同地方不同形态,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第二课时教学难点是用简笔画、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并联系“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拟人化动态词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教学重点是结合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睡觉、散步、奔跑、条约”等词语,培养语感,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儿歌。在实际备课中我遇到了以下一些困惑和难题,并试图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去突破。

《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第一点要求便是“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多多。但就上述教学环节——一句一句的读,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教学第一句时,孩子们的注意力还能够集中,读书能够表现得兴趣盎然。教学到第三、四句时,孩子们就很难集中了,对读书的兴趣也可能就荡然无存了,是一种完全在教师命令下的读。当教学对孩子们失去吸引力时,便意味着教学的失败。笔者曾做过一次实验。在毫无提示语、暗示或强制状态下,要求学生将读一篇文章读三遍,第一遍要求是“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全班44个孩子全部认真参与。第一遍,文章本身对孩子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第二遍要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或提出不懂的地方。”这一遍只有不到26位孩子认真的读书。

第三遍要求“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谁。”结果这遍只有不到18

位同学去读书。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内心不愿意读,但害怕老师批评孩子。“一遍读要有一遍读的要求”,每遍读对孩子提出要求,这很简单。但是每遍读,都能让孩子兴趣盎然地读、身心投入地读、发自内心需要地去读、用自己生活经验去碰撞文本……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这一点却很难。如何将对这四句儿歌的感情朗读指导整和在一个情境中,运用何种手段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是我上好这节课首要解决的问题。

《小书架》一年级语文教案


,提供有关小学的相关知识要点,具体内容,如下述:

(一)教学目标:

《小书架》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

1、复习学过的六个单韵母。

2、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图画认识上、中、下的位置。并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导课部分

结合第四单元金钥匙的教学内容,以小伙伴丁丁导入本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回顾丁丁家爱读书的好习惯,将前后教学内容融汇贯通,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指导课题中“书”字的发音,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汉语拼音能帮助我们说好普通话,发挥拼音帮助正音的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听读识字

听读识字是适合新教材特点的一种识字方法,是由长期从事小学教学与研究的天津教育研究院谷锦屏老师首创,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一项创造性研究。它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汉字环境,通过反复接触,儿童自然产生学习汉字的动机,使儿童在自然接触和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身心获得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由文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通过自己试着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能正确朗读课文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由于本课内容易读易背,学生往往在熟知课文内容后,不愿意看书。为了把听读识字落到实处,使学生切实在读中认识生字的读音,我在听录音读、跟录音读两个环节中都设计了用手指读,旨在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文中的每一个字上,从而达到听、读、认的和谐统一。

熟字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动学生自己找,再读一读、认一认。并在复习熟字的同时,巩固六个单韵母,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充分运用学具,通过同位互相认读生字卡片,将本课十个生字从词语中单独提出来,再通过对口令、摘葡萄游戏加深印象,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生字读音。

识字过程穿插了比较“用”和“月”的异同以及“在”的说话训练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听读识字的基础上,联系比较形近字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及想象力。

3、最后,结合丁丁及学生自己读书的情况,引导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养成天天读书的好习惯

本课教学我注意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运用同位读、听口令游戏、摘葡萄游戏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生字掌握得较为扎实。听读识字注重实效,并运用指读将每个生字的识记落到实处。教学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由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语文教案(篇五)》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年级语文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