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语文教案:《美丽而奇妙的语言》教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1-28

高三语文教案:《美丽而奇妙的语言》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三语文教案:《美丽而奇妙的语言》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外国人学汉语故事两则

有一次,约瑟夫觉得枕头很硬,想去商店买个软一点的。约瑟夫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个针头(枕头)。”售货员说:“我们的商店不卖针头。”这下可把约瑟夫弄糊涂了。约瑟夫明明看见货架上放着一堆枕头,售货员怎么说没有呢?于是约瑟夫慢慢地重复说:“我要买一个针头(枕头)。”售货员也慢慢地回答:“我们这儿没有针头。”眼看自己是说不明白了,约瑟夫连忙指着售货员的身后说:“那是什么?”售货员笑了:“哦,那是枕头,不是针头。”

约瑟夫遇到的最尴尬的事情是理发。有一天,约瑟夫去理发店,告诉理发师:“我要剪半寸。”理发师说,没问题。他让约瑟夫坐下,开始理发。剪头的时候,约瑟夫睡着了。睡着睡着,有人在约瑟夫肩上拍了一下,原来是理发师。理发师说:“成了,照照镜子吧。”约瑟夫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原意是剪掉半寸头发,可是理发师给约瑟夫剪了个板寸,头发只有半寸长。

名句有约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素材积累

约翰逊博士的忏悔

约翰逊博士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书摊不远处有个活动,大家都去看热闹。这天正下着雨,父亲想要约翰逊帮忙把书籍运到搞活动的地方去贩卖,接连呼唤约翰逊三次,可是约翰逊那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独自去了。那时候,约翰逊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约翰逊跪在街心,约翰逊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选自《欧美故事小集》)

精选阅读

高三语文教案:《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语言文字应用总结》教学设计


第三节 每年一部“新词典”

——新词语

人文掌故

超女亮相,小吃登场

2005年,“超级女声”可能是这个夏天最令少男少女们怦然心动的字眼了,各大媒体“海陆空”式的极力炒作,着实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超女热”。随之,“玉米、凉粉、盒饭”这些表示小吃的词语也闪亮登场,频频见于各大媒体。请看:

上海的“玉米”包了场内VIP位置的20排,有近400名“玉米”身着统一的“玉米”服,组成了壮观的“玉米”方阵。

(资料来源:新浪网2005年10月8日)

在2005年曾经震撼无数人灵魂的歌手张靓颖将登上工体超女巡演舞台,把她的歌声带给北京的“凉粉”。

(资料来源:新浪伊人风采2005年10月8日)

说起超女,陈先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喜爱,说得眉飞色舞。他说他喜欢超女何洁,是个标准的“盒饭”。

(资料来源:《成都晚报》2005年10月6日)

三人从成都海选一路走来——三人的歌迷又联合起来,组成了威震江湖的“成都小吃团”。

(资料来源:《东方体育日报》2005年8月26日)

这里的“玉米、凉粉、盒饭”分别代表了三位超女的歌迷们,又因三位选手来自成都,她们的歌迷又合称“成都小吃团”。具体名词解释如下:玉米=宇迷=李宇春的歌迷;凉粉=靓迷=张靓颖的歌迷;盒饭=何迷=何洁的歌迷。词语的意义出现别解,使产生了新词。

名句有约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

素材积累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才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1.按要求举例子。

(1)已经不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词语: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新词语: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1)①样板戏 ②人民公社 ③互助组

(2)①禽流感 ②和谐社会 ③问责

2.请你到网上去查找资料,看看“下海”一词的词义是如何演变的?

(1)3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戏曲界业余演员搭班正式成为职业演员”。

(2)流行在港台的“下海”泛指“女子沦落风尘”,而在内地,“下海”指一闪消失了。

(3)指“科技人员离开研究单位自己去办公司,搞实业”,具有“冒风险,赚大钱”的含义。

(4)引申为“各行各业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

3.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语层出不穷,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出现了2 000多个,比如多媒体、炒鱿鱼、追星族等。老师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搜集新词语。

(1)你们小组将通过哪些渠道搜集新词语呢?(至少答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新词语,请你给它们分分类。

①麦当劳 ②亲子鉴定 ③网虫 ④肯德基 ⑤试管婴儿 ⑥美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学过的语文知识和对语言的感悟,简要概括其中一类新词语某一方面的特点。

答案:(1)示例:图书馆、资料室、网络。

(2)①④为一类,②⑤为一类,③⑥为一类。

(3)示例:①④为外来词或音译词;②⑤都是偏正短语;③⑥生动活泼。(任选一类即可)

4.下面几个词语是当今在中学生中颇为流行的旧词赋新义的例子,你认为这样的语言现象好不好?

①呕象(呕吐的对象) ②耐看(忍耐地看) ③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现象不好。这属于恶作剧式地窜改词语的意义,是对祖国文字语言很不严肃、很不负责的态度,应予以纠正,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不能盲目追风,而应用严肃、正确的态度对待我们的语言文字。

5.联系实际谈一谈新造词语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试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新造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反映新事物的词语,如“经济特区”“航天飞机”“信用卡”“三个代表”等。

②反映新认识的词语,如“下岗”“灰色消费”“白色污染”“婚外恋”等。

③新造的专业词语,包括科学术语和行业词语,前者如“纳米科技”“星际分子”“气象能源”等,后者如“广告媒体”“保险销售”等。

6.走进餐馆,你如何称呼食客?如何称呼服务员?如果让你给餐馆起一个名字,可以选哪些名称?

(1)称呼食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称呼服务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餐馆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顾客、先生、女士、大哥、大姐 (2)小姐、小妹、服务生、服务员、翠花 (3)食府、大排档、美食城

7.很多食品都与外来词有关,请在下面的“菜单”上再添加一些“外来词”食品。

菜单:布丁、曲奇、巧克力、沙拉、派、白兰地、苏打、新地、士多啤梨、克力架、芝士、可可、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答案:①比萨饼 ②百事可乐 ③热狗 ④沙丁鱼 ⑤汉堡包

8.解释下列新词语的意思。

(1)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前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泛指信息、消息、反映等返回。

(2)一是喻指国际上爆发武装冲突或矛盾激烈的地区;二是喻指在一定时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或议论的问题。

(3)对某种发展趋势具有走在时代之前进行思考的意识。

(4)传播媒介,即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手段和形式,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

9.给下列外来词语归类。

(1)麦当劳(Macdonald’s)。

(2)皇家马德里(Real Madrid)。

(3)高露洁(Colgate)。

(4)微软(Microsoft)。

(5)雀巢(Nestle)。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答案:(1)音译 (2)半音译半意译 (3)音译兼意译

(4)仿译 (5)意译

10.你认为下面的词语哪些是新词语,哪些是生造词。

追捧 热销 持平 滥肆 爆满 迷你 沸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新词语:追捧、热销、持平、爆满、迷你。

生造词:滥肆、沸辣。

11.查一查新词语词典,解释下面的新词语。

(1)跳水 (2)核心家庭 (3)音乐电视 (4)转基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股票、国债等的价格暴跌。

(2)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3)由电视台或其他机构制作的有艺术画面、有演唱(或演奏)、有伴奏电视等媒体上播放的音乐。

(4)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将来源于其他生物的基因转送到另一组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特征。

12.说说下面这些外来词都是怎么翻译过来的。

厄尔尼诺(一种自然现象) 霓虹灯 克隆 乌托邦

酒吧 托福 新西兰 香波 高尔夫球 拷贝 咖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音译: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 Ni?o”)、克隆(英语“clone”)、拷贝(英语“copy”)、咖啡(英语“coffee”)

(2)半音译半意译:霓虹灯(英语“neon lamp”)、酒吧(英语“bar”)、新西兰(英语“New Zealand”)、高尔夫球(英语“golf”)

(3)音译兼意译:乌托邦(英语“Utopia”)、托福(英语“TOEFL”)、香波(英语“shampoo”)

13.请你举一些流行于校园的“生造词”或“流行语”,然后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看法。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举例:①巨酷 ②呕象(令人呕吐的对象) ③酱紫(这样子)

④粉丝(fans音译) ⑤晕菜 ⑥偶(我)

看法:这些流行语,不符合汉语原有的构词规律,表意也不清晰,不应提倡使用。

14.“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

答案:(1)搁置不用 (2)有意隐藏 (3)隐没无闻

15.用一个词语更换句中的“腔调”。

(1)这时,希拉里又重新用自由派的腔调猛烈攻击布什政府在堕胎问题上的政策。(《世界新闻报》2005.4.15) ()

(2)身边都是有腔调的男人……是最讲究腔调的,平时只穿全棉衬衫,都要熨好了才穿出来。(《新民晚报》2005.6.10)()

(3)追梦五千年,期盼国人充满“中华腔调”(《兰州晚报》2006.11.15) ()

答案:(1)立场、态度 (2)品位 (3)意蕴、精神

作文中的语言

由2014年考试说明可知,语文不考繁难字,写作时如果使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

高考作文的标志性意义远远大于其本身。如:一考生用文言文写成《赤兔之死》,被评为满分作文,经过媒体报道后,一度成为考生模仿的对象。可以想象,如果用网络语言写成的一篇作文得了满分,肯定会受到追捧、模仿,这无疑会让那些对母语有伤害和污染的网络语言因此更加兴风作浪。

让人们接受健康、持久的网络语言,并因此丰富我们的母语,当然没有错,但这个责任不应由高考作文来承担,高考作文不是承载语言更新的载体。语言发展、规范,应该由语言研究者,运用辞海、词典等工具书来推动,而且,也不过是对现实网络语言的一个提升而已,真正的更新、优选在民间。

上海世博,寻找中国价值观

于2010年5月1日开幕、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展示自己的过程。纵览世博会159年历史,不难发现,世博会留下的精神遗产,远远大于物质遗产。对于主办国来说,举办世博会的真正目的,在于启迪整整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尽管世博会的交流是双向的,但是让本国人打开眼界,触摸世界,寻找和世界的差距,进一步提升自己,显然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随着中国国际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交替出现。面对压力和疑惑,我们第一次不得不对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发展起来后将如何与国际社会相处等问题作出回答。

“价值观”一词进入外交词汇的时间不出百年。国与国的关系从赤裸裸的利益诉求到涉及是否善恶的价值判断,这在政治伦理上是一个重大进步。作为一个大国,如果不能更多依靠国家的制度创新与价值观上的吸引力自然地吸引外部国家的靠拢,而是完全依靠经济手段或提供援助的方式,这样的对外关系必将成为沉重的负担。有了不移不易的核心价值观,与世界相处就有了原则和标准,自身形象清晰可辨。倘若不是这样,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了永恒的价值追求,在处理与他国、他民族事务时没有基本的原则,仅仅以一时的利益需求和好恶作为取舍标准,将很难得到世界的尊重。

中国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之大,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相提并论。急剧的变革导致传统与现代价值的激烈冲突,国家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视线已然模糊。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对自身的定位很明确,我们是属于第三世界的共产党国家,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行为准则也很明确,那么我们今天似乎已没有这种清晰的自我判断,故而时常处于某种犹疑、彷徨甚至自相矛盾的状态,很难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对外形象,而更多是实用主义的权宜之计。

显然,重建国家核心价值观和外交价值观以适应全球化潮流和中国自身的变革,刻不容缓。国家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反映在政治文化与制度层面,还必须体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建构及其社会凝聚与秩序整饬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基于广泛的社会共识,有赖于政治领袖、社会精英与全体国民长期的共同努力,不可能单靠国家权力或少数人的意志强行灌注而毕其功于一役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首先必须依托自身的文化传统。倘若完全抛弃传统,只是对西方现有价值观的重述的话,中国仍然很难在价值竞争中突围。只要我们还处在全面学习别人的阶段,我们就不是真正的强大。中国的国家价值观,是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充分吸纳合理的现代普世价值,既能够反映自身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又能够适应世界基本潮流,反映人类共同的需要。

上海世博会作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是中国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我们有理由感到骄傲,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在各个层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奋起直追。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让世界认同和向往的价值观,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

(选自“价值中国网”,文章有删节)

高三语文教案:《语言的演变》教案设计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三语文教案:《语言的演变》教案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课文——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差异。

2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促进文言文的学习。

3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1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

2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的变化。

3古今汉语在语音方面的变化。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媒体设计

教师可将语言演变各种具体情况的实例、素材提前准备在powerpoint幻灯片中,以便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学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特殊读音多,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情况复杂,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等等。这是为什么呢?语言从古至今经历了哪些变化呢?我们来听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是如何破解这些问题的。

(解说:从学生的亲身体会入手,更容易使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再者,吕叔湘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是用学生学过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开篇的。)

二、解题

吕叔湘,1904年生,江苏丹阳人,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汉语语法论文集》等。

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原题为《古今言殊》。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查阅工具书,消除阅读障碍,熟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与形式。

(解说: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鉴于课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且篇幅较长,学习时,学生在头脑中先搭一个架子,是很有必要的,架子搭好了才能往里面填充具体的东西。)

2具体研习。

(1)全文由三部分组成,能不能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学生回答,师生讨论,共同确认。)

明确:

①语言是变化的。

②语汇的变化。

③语音、语法的变化。

(2)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依然是议论文的范畴,对议论文而言,论证思路是很重要的。请大家结合课文题目、三个小标题和具体内容,分析这篇课文的论证思路。(学生思考作答,师生探讨,得出结论。)

明确:本文题目是《语言的演变》,作者先用一个大家很熟悉也相对浅显的素材证实了语言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前提,即我们先得确定“语言是演变的”,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讨“语言是如何演变的”,作者正是依照这个思路来谋篇布局的。

(解说:理清思路是当务之急,况且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很规范、很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老师要引导得法并适量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经过以上这两问两答,思路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3着重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列出结构提纲。

①默读课文,找出每一段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

(解说:第二部分的写作思路基本上是先指出语言变化的情况,然后列举大量的实例。因此,找出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对于列出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是很有帮助的。)

②依据这些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相互讨论,完善课后练习第二题的答案。

(解说:这一课时并没有直接告知课后练习答案,有三个原因:一是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二是养成学生严谨的作风,不断完善思维,三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③学生发表意见。

④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

(2)质疑答疑。

吕叔湘先生对语言演变的每一种情况都列举了大量实例,学生对不理解的例子提出质疑,可以由已理解的学生解答,也可以由教师解答。

(解说:吕叔湘先生举了很多例子,其含义学生未必都能准确理解。这个例子为什么能验证这种语言演变,有的学生会想不通,师生在课堂上相互探讨,是必要的,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民主。)

四、课堂小结

学生合上课本,教师结合板书中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回忆、大胆发言,逐个为语言演变的每一种情况举出实例。

(解说:学习一篇学术论文只搭架子、列提纲是不够的,特别是这篇学术论文对中学生的学习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作为例子的语言现象也要予以一定的关注。)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近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词语,有的是与新事物相伴而生,如“随身听”;有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如“作秀”,想必同学们都有体会。可是,语音的变化好像很难察觉,语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二、研习课文

1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2师生问答,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1)语音的变化似乎是不易察觉的,但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发现语音的变化,是哪三种情况?

明确:

①古诗不押韵了。

②古诗“平仄不调”。

③形声字的读音跟它的声旁并不相同。

(解说:结合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押韵、平仄、形声字的有关知识复习一下,以便下面的内容顺利进行。)

(2)语音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

明确:声母、韵母、声调。

(3)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分别体现了语音哪一部分的变化?

明确:用普通话读古诗,有些已经不押韵了,说明从古至今韵母有了变化;有些“平仄不调”说明从古至今声调有了变化;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声旁不相同说明从古至今声母有了变化。

(解说: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教师在和同学们一起归纳时,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讲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可以发现,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不是没有目的的。语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的,只要证明这三部分都是变化的,也就证明了语音是变化的。而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恰好证明了声母、韵母、声调的变化,有的放矢,在看似不经意间说明了问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方案二(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同“方案一”)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同“方案一”)

2具体研习。(同“方案一”)

3课堂训练。

选择一段浅易文言文,让学生尝试使用吕叔湘先生在第一部分中的三种分类方法,亲自分析、体会语言的演变。

(解说:这一练习的难度稍大,耗时也会较多,教师也要作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以免归类有误。)

4重研习课文第二部分。(同“方案一”)

四、课堂小结(同“方案一”)

五、布置作业

这些年,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们的语言中又出现了哪些新词语,可以尝试写一篇小论文。

第二课时

(同“方案一”)

高三语文教案:《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三语文教案:《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

1.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

3.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针对一般学生的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南朝时期,刘勰写了本书叫《文心雕龙》,20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他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语言和文学》。

二、解题

怎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是文学的重大课题。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文学作品也是一刻也少不了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同样,没有语言,也决不会有文学作品。王力先生就是抓住语言进行了一生的研究。他于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就是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王力先生为大学生作的一次演讲,可以说是这两篇文章的概要。

三、研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从文中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解说:这一教学环节,是学生吸收知识、完成知识迁移的第一步,只有深入下去,耐心阅读,才能有热烈的讨论、深刻的理解。)

2.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解说: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小有大,有具体有抽象,都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瓶颈,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思维。这个环节能使学生相互激发,产生思维的飞跃。)

3.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整体构架。

(解说: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为知识迁移作准备。)

⑴在第一部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语言呢?

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第一”就突出强调了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作者说要从三方面学习语言:现代汉语、人民的语言、古代汉语。下文着重从古代汉语方面分析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⑵词汇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明确:文学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要靠具体形象来构思,而构思、表现都需要语言,具体说来,就是多用名词。不管是《诗经》的比兴,还是诗歌的意境,都需要名词来丰富其形象。

⑶语音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明确:语言先有口头语言,后有书面语言。语言主要是为了让人交流,特别是诗,是为了让人朗诵的。因而就有了声音的美,在中国诗中表现为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抑扬的美靠平仄,回环的美靠诗韵。

⑷语法和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在中国文学中,语言形式的美主要表现为整齐的美和用语的简洁。整齐的美靠汉语独有的对仗,用语简洁靠不完全句和使动用法的灵活运用。

四、拓展运用

(用多媒体展示,课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的语言美。)

从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的角度,分析杜甫的律诗《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明确:从抑扬美的角度说,这首诗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按照一定的规律相间,构成抑扬,每句三个音步,形成节奏。

从回环美的角度说,这首诗首句不入韵,隔句押韵,都押幽韵,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的音乐美。

从整齐美的角度说,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各自构成对仗,而且“星、月”是天文,“平野、大江”是地理,颔联应属工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是两个不完全句,每句包括三个名词,把作者漂泊无依的境遇,孤独寂寞的情怀,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五、课堂小结

知识和能力不是截然分开的。能力以知识为基础,要将知识向能力转化,还要进行训练。同学们课后可以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多分析几首古代诗歌,通过了解诗歌的语言形式美,达到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梳理课文内容,学会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内容。)

2.将文中的古文古诗进行摘录。(记忆优美的古诗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课文

解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用多媒体展示),这些问题可以由同学们回答,老师作补充说明。

1.什么是形象思维?

明确:形象思维既是文学的思维活动,又是思维方式,文学艺术工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都要用到形象思维。它要经过联想、想像,形成完整的审美意象。这个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形象,不能抛弃事物的现象情态。形象思维的过程,总有语言的参与。(《辞海》)

2.作者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刘勰(465-520),字彦和。他的主要著作是《文心雕龙》,共50篇,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神思》是第26篇,属创作论部分,“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其意思是:构思的妙处,是作家的精神与外物的形象密切结合,融会贯通。这里初步总结了形象思维的特点,作家的联想和想像离不开事物的形象。《比兴》是第36篇,也属创作论部分。“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其意思是:作者运用比兴方法,是对事物进行了全面观察;作者的思想和比拟的事物,虽然像胡、越两地那样距离极远,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像肝胆那样密切。《物色》是第46篇,属批评论部分。“山沓水,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其意思是:高山重叠,流水环绕,众树错杂,云霞郁起,作者反复地观察这些事物,内心就有所抒发。春光舒畅柔和,秋风萧瑟愁人;像投赠一样,作者以情接物,像回答一样,景物又引起作者创作的灵感。

以上三段文字,都说明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形象思维,离不开具体的形象。

3.什么是平上去入?它大体上是怎么演变的?怎么划分平仄?明确: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只能大体上说说。平上去入,是中古的汉语声调,这一学说起源于南朝,沈约著的《四声谱》认为:声调问题“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这说明古代汉语的声调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古代韵书的记载,中古汉语语音的声调一直是四声。每个声调中又有不同的韵部。到了元代,北方话的声调起了重大变化,“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平声分成了阴阳两声,入声字被分解到了其他三声中。古人把平声类作为一类,把上去入三声作为一类,归为仄声。用普通话读古诗有的已经不押韵了,就是因为入声韵消失了。

4.什么叫“辙"?

明确:中古音韵最常用的是106韵部,宋代以后,称之为平水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古代各个时期的各类韵文,取韵读相同或相近的字,依照一定的韵例而重复出现,造成语音上的和谐美,就是押韵。上古韵文按上古音韵部来押,中古以下韵文则按诗韵、词韵、曲韵来押。戏曲专用的韵分十三大类,叫十三辙。每一韵被称为一辙。如文中提到的“灰堆辙”、“怀来辙”,“乜邪辙”又叫“迭雪辙”,“发花辙”又叫“麻沙辙”。词语“合辙押韵”指的就是诗词曲的押韵情况。

5.整齐的美是汉语独有的吗?为什么?

明确:对偶和排比是语言形式整齐美的两种形式。排比作为修辞手段是人类共有的,但对偶是汉语独有的,就因为中国的文字是方块字。

6.“散文化的韵文”和“韵文化的散文”有什么区别?

明确:用韵的文体就称为韵文,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用韵的颂赞铭诔等都是韵文。六朝以来,把凡是不重排偶不押韵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称作散文。骈体文是韵文中的重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在语句上,讲究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至篇末,而且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这叫骈偶和“四六";在语音上讲究平仄相对;在用词上讲究用典和藻饰。在高一学的《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就是骈体文。《赤壁赋》是加入了散文句子的骈体文,被作者称为散文化的韵文。而《岳阳楼记》是在文中加入了“韵文句子的散文”,被作者称为“韵文化的散文”。

7.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又与平仄相配,怎么学?

明确:先熟读成诵,再试着理解意思,有条件的查查原书。

(解说:解决文中的潜在问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解决学生思维的瓶颈。)

三、朗读文中引用的古诗文

(解说:视时间而定,若无时间,则不读或少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解决了一些知识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堂课,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同学们可以根据手中的学习资源,逐步将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学会用“三美”分析作品的语言美。)

方案二(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教学方案设计)

一、导语(同“方案一”)

二、自读课文

总结作者分析语言形式美的方法。

(解说:设计本步骤的目的有三:一是把握课文内容,二是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三是总结出分析作品语言形式美的方法。)

三、交流学到的方法

(解说:既是对读书结果的检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总结,同时是对思维混乱的同学的指导。)

四、补充古诗的平仄规则(一)五律的平仄。

五律的平仄,共有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两种基本格式为: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方法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1)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布置作业

从下列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用从本文中学到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写成小论文,下节课交流。(用研究法学习。)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