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三)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10-1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三)。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能会计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长方体实物模型两个(其中一个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长方体的框架一个。

五、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和一把尺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了几位老朋友,同学们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屏幕上显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逐个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前面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现在你们再看这些图形,和前面那些图形一样吗?(屏幕上显示: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指着图)像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一块来研究立体图形中的一种图形(屏幕上显示: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面的认识:

师:根据同学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谁能说说长方体的大概样子呢?

生:它的大概样子是长长的,方方的。

师:请同学们在这些图中,找出长方体(出示课件)第几个是长方体?

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生甲:烟盒,牙膏盒,药盒等。

生乙:电冰箱,收音机,微波炉等。

生丙:砖,床,衣柜,教室等。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是长方体,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很多.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跟着老师一块儿摸一摸(教师拿着长方体教具引导学生摸长方体的面)你摸到了什么?

生:我摸到了长方体的面。

师:它的面是怎样的?

生:是平平的。

师:这样平平的面到底有多少呢?请同学们注意观看屏幕(出示课件)。

生:6个面。

师:你们手中的学具也是6个面吗?数一数。

生:6个面。

师:对,这是我们对长方体的第一个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板书:6个面。)这6个面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再注意观看屏幕(逐个出示:上下两面重合,左右两面重合,前后两面重合。)

师:现在,你看到长方体哪两个面怎么样了呢?

生:上下两个面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师:说明这两个面怎么样呢?

生:说明这两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师:现在哪两个面又重合在了一起?

生:左右两个面完全重合到了一起。

师:说明左右两个面怎么样呢?

生:说明左右两个面大小完全一样。

师:接下来哪两个面会重合到一起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想出来了请举手。

生:前后两个面会重合到一起。

师:这位同学到底猜想的对不对呢?咱们一块来看大屏幕(显示:前后两个面重合。)这位同学猜想的对吗?

生:对。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长方体6个面都是什么形?

生:6个面都是长方形。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仔细观察一下。

生甲:我的长方体学具6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乙:我的长方体学具4个面是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一般情况下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及电脑演示,我们就可以得到长方体面的特征。(师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同.现在请同学们齐读长方体面的特征。jAb88.COm

生:齐读。

2、棱的认识:

师:(拿出教具边指边说)两个面相交的一条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学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你有什么感觉?

生:有割手的感觉。

师:看着棱,你发现了什么?

生: 棱把相邻的两个面分开了。

师: 长方体的棱有多少条呢?数一数你的学具。

生:12条。

师:(拿出长方体棱长框架,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依次数出长方体棱长.)12条。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发现,长方体有12条棱。(板书:12条棱)

师:现在,大家一块来研究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边观察边用直尺测量,思考一个问题:1、长方体12条棱按长短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带着这个问题,四个人为一小组,边讨论边分。(师巡视)

师:讨论好的小组请举手。

生甲:我们小组把12条棱分成了三组,最长的4条分成了一组,较长的4条分成了一组,最短的4条分成了一组.每组棱长度相等。

生乙:我们小组分成了两组:最长的4条分成一组,剩下的8条分成一组。

(师:到底这两组同学分的对不对呢?请同学观看大屏幕,显示1:最长4条分成一组,最短4条分成一组,剩下4条分成一组。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分成。显示2:最长的4条分成一组,剩下的8条分成一组。)这两组同学分的对吗?

生:都对。

师:12条棱一般情况下分成3组,每组有4条棱长度相等.特殊情况下分成2组,一组有4条棱长度相等,另一组有8条棱长度相等。相等的棱是相对的,也可以说成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的特征我们就可以总结为(师边说边板书: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3、顶点的认识:

师:(拿出教具边说边指)三条棱相交的这一个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拿出你们的学具,摸摸长方体的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有扎手的感觉。

师:这样的顶点有多少个呢?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屏幕(显示:长方体的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8个顶点。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都有8个顶点呢?拿出你们的学具数一数。

生:8个顶点。

师:对,第三个发现,长方体有8个顶点。(师板书:8个顶点)

师:(出示课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边说边用鼠标指三条棱)

生:不相等。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边说边用鼠标指长、宽、高)。

师: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出示学具边说边用手指)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 ,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的学具,老师用手指,同学们说出它的长、宽、高。(师把教具竖放、横放、侧放、让学生说出长、宽、高)

师: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是根据长方体所放的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的。现在咱们来做一些练习题.(电脑出示:练习题1)

三、课堂巩固

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面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8个)顶点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扩展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二十)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二十)》,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二十)

课题:研究长方体 课型:新知探究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探索出长方体的具体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我有信心学会本节所学内容,我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 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从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体、圆柱、圆等图形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然后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

2、孩子们,你能找出长方体吗?

☆ 学海探秘 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是( )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长方体有( )条棱,指一指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 )个顶点。

4、你还能发现什么?

探究二: 制作长方体框架图我发现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探究三: 借助“产品”我能认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 )、( )和( )。

2、我能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 走进知识大本营 填一填

1、长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特殊情况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 )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3、长方体有( )顶点。

4、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 )和( )

辨一辨

1、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 )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 )

3、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 )

4 决定长方体的大小是长、宽、高。 ( )

☆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个美观的长方体玩具箱。

☆ 谈收获、写反思(梳理成数学日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四)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第18~1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比较有标志性建筑物的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图片)这些建筑物结构的形状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建筑物结构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出示课件中建筑物的轮廓)

师:不只是建筑物的形状,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了解了我们身边这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就来更加深入的研究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

(贴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并贴出画有长方体平面图的卡纸)

(过渡语)师:我知道同学们也带来了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拿出来给同桌展示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摸,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师:接下来跟着老师来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摸到了长方体的面,长方体的面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种感觉吗?没错像这样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部分就叫做长方体的面。(板书:面)

2.师:那除了面,我们还能摸到长方体的其他组成部分吗?

(预设1)生:我还摸到了长方体的棱。

师:那请问长方体的棱在哪里呢?(请生上台指出长方体的棱)

(预设2)生回答不出来

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接着让生在自己的长方体物品里找出长方体的棱指出来给同桌看看。

3.指导学生观察顶点。

师:同学们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板书: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4.师小结: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巩固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具体位置。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过渡语)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数一数,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请生朗读活动要求。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和面的数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互相平行)及相交的棱、相对(没有公共边的面)及相邻的面(有一条公共边的面)。

(2)若学生(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板书: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出示课件,并让生把长方体的定义齐读一遍)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过渡语)师:为了对长方体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大伙动动手来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如果我只给你细木条和橡皮泥,该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呢?

请个别生读活动要求。

小组讨论2-3分钟,请生回答。

(预设)生:我要用细木条来当长方体的棱,橡皮泥用来黏住细木条,同时橡皮泥充当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的想法怎么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师:我也非常赞同你的想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材料开始制作吧。

注意:请每组拿出一本书垫在下面再制作长方体框架。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制作)

(2)师:仔细观察长方体框架,你发现长方体用了几根细木条?

生:12根细木条

师:这些细木条其实就是长方体的12条棱,如果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生1:分为三组,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

(预设)生2:我想分为四组,每一组里有一长,一宽,一高。

2.认识长、宽、高。

(1)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过渡语)师:你们刚才都说到了长、宽、高,请问同学们谁愿意带上你们的作品上台给大家指一指长、宽、高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2)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

3.课堂小结: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生:我还知道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练习巩固

1.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相同,但形状不相同。(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2.想一想,做一做

书本第21面 练习五 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七)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七)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新知识学习课

学习目标:

1.组织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各自的特征。

2.引导学生结合长方体实物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各自的特征。

3.引导学生探究学会计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基本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灵活掌握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前准备:

学生:长方体纸盒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长方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复习平面图形--引入立体图形

(1)逐个出示学过的几种平面图形。

(2)引导学生简要回顾相关知识。

2.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图。

(2)引导学生比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3.谈话引入新课--“长方体的认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组织学生认识学习目标

2.组织学生带着自学问题结合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实物进行自学。

自学问题:

问题一: 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

问题二: 长方体共有几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棱的长度有什么特征?

问题三:长方体共有几个顶点?

问题四:分别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问题五:思考--怎样计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1)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结合长方体实物探究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组织学生对五个问题的学习交流情况逐题进行全班交流评析,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给予补充性小结。

3.教师结合五个问题和学生的学习交流情况进行知识点总结并完善板书。

即:长方体 --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相等。

--有12条棱(4条长、4条宽、4条高),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长宽高。

--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三、学习成果检测

1. 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让学生先自主完成再进行交流订正。

2.按要求看图回答问题

(1)长方体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2)长方体的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2)长方体的左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再指名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小结订正。

3. 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交流,师再小结。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

2.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五)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五)”,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五)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8例1、第1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时的内容,长方体、正方体作为最基本的立体图形,是学生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的起始。本课时内容主要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的观察,自主探索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例2通过搭建长方体框架,进一步探索长方体的棱的特点,并认识长、宽、高。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课堂上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生活经验引入,通过学生看、摸、量、数、推理等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能看得清、摸得着的现实东西,在观察与操作中,把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的观察、操作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具备数学素养的人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一年级时对长方体初步的感性认识及生活经验,可以很快初步说出(或猜出)长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大部分特征,但对这些特征缺乏理性的认识以及深入的理解,作为教师,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思考问题注意严谨,下结论前要经过严密的分析或验证,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并在验证中渗透推理、概括的数学思想。在对长方体的再认识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对特征的验证、搭建长方体框架、想象分别延长长方体的长或宽或高后的形状大小等等,将空间观念的培养目标贯穿始终,也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具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等。

学具准备:长方体实物、搭长方体框架的材料、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维度变化,引入新知

1、维度变化,揭示课题

(1)点动成线:这是一个点,如果它向左平移,可能形成什么?

(2)线动成面:再想一想,如果这条线沿着一个方向平移,可能形成什么?

(3)面动成体:如果长方形再沿着一个方向平移可能变成什么?

小结:研究一个立体图形时,往往从点、线、面这三个方面入手。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体。

2、联系生活,找长方体

同学们,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这样的长方体的实物(课件演示长方体实物)。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点、线、面、体逐一呈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由此为引出长方体中的顶点、棱、面作铺垫。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观察讨论,认识名称

1、触摸实物,认识各部分名称

提问:长方体有点、线、面吗?我们一起来摸一摸,找一找。

点拨:长方体光滑的表面,叫做“面”。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棱和棱的交点,叫做顶点。【板书:面 棱 顶点】

2、引导思考,明确研究方向

研究一个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时,一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呢?

【板书:数量 形状 大小】

(二)动手实践,探究特征

1、搭建框架,理解“棱”的特征

根据对长方体的已有认识,大家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一个长方体?

(1)小组活动,搭建框架

(2)汇报交流,总结特征

① 汇报成功方案,归纳长方体棱和顶点的数量。

板书:长方体的棱有12条,顶点有8个。

② 出示失败方案,归纳棱的特征。

(12条棱分成了3组,每组位置都是相对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再次研究,巩固特征

出示:

提问:从上图中你能数到几条棱?(9条)另外的三条在哪里?

【设计意图】搭建长方体框架的活动中,基于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选取材料前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同桌交流,唤起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多感官参与学习,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

2、 由棱想面,探究面的特征。

(1)提出问题:通过搭建框架,我们知道了棱的特征。那么“面”在数量、形状和大小上又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先跟同桌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点拨交流:你是怎样数出6个面的?“完全相同”是指什么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呢?

(3)小结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长方体棱的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此推导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验证,归纳出长方体面的特征,在验证中渗透推理、概括的数学思想。

3、 逐步抽象,认识长、宽、高

(1)变动框架,观察想象:把一个长方体框架的一些棱擦掉,让学生想像原长方体的形状。

提问:至少要保留几条棱,你才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

归纳: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可以确定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2)对应练习,巩固概念

①出示长方体框架,找到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把这个框架倒置,你能指出它的长、宽、高吗?

②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小结: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它们的长度分别相等。

(3)引导思考,再次想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长方体变大?

相机点拨:

①只延长长方体的长,这个图形会怎样变化?你发现哪些面的大小变化了?哪些面没有变?

②只延长长方体的宽或只延长长方体的高呢?

③若一起延长长方体的长、宽、高呢?

(4)转换角度,拓宽思维

思考:从棱的角度思考,只要确定了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就能确定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那么如果从面的角度思考,至少需要几个面能确定长方体的大小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3个面。老师可以给予肯定。(课件演示)

提问:因为我们考量的是至少需要几个面的情况,那2个面行吗?

结论:相邻的2个面可以确定长方体的大小。其实就是确定了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指导看书,新课小结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擦除长方体棱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从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随后分别从棱和面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长方体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基础练习 (改自课本第21页第1题)

2、综合练习

以下图形每种规格有2个,哪些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

追问:图1是正方形,选用6个这样的面可以围成什么图形呢?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为后续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同时把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始终,也为正方体的学习积累经验。

四、分享收获,总结评价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课本第19页“做一做”。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二)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准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并熟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六个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掌握两者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长方体的初步认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三维立体几何的初步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棱长特点,为以后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顶点。

2、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4,面积是12。

3、正方形的边长为5,它的面积是25。

二、新课引入

1、图示:自主比较。

2、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何特点?

3、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总结归纳。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观察这六个面,你能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吗?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①④⑤⑥⑦⑧ 它的长宽高分别是4、3、2。

6、练习。

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上下面近似认为一致,单位:cm)

(1)这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和它形状、大小都相同?左侧面呢?

(2)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

(1)长方形 长和宽各是36cm和28cm 下面

左侧面:长方形 长和宽各是28cm和10cm 右侧面

(2)前面和后面

三、例与练

例1: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单位:cm)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面积cm2323240402020

例2:选择哪些小棒可以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单位:cm)

答:4、6和8

练习: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灯笼框架,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单位:cm)

30 X 4 + 20 X 4 + 20 X 4 = 280cm

答: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280cm长的木条。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用一根28cm长的铁丝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可能是多少厘米?想一想,填一填。

序号长/cm宽/cm高/cm(1)1031(2)932(3)842(4)743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七)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七)”,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认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解决简单问题

学生准备:利用附页做一个长方体、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吗?生:长方体,那咱们这节课就一起学习《长方体的认识》。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2)。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大家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8、19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完成目标。请看自学指导,学生齐读:(课件3)

认真看书18页-19页,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看例1,重点填写19面上面红框内的内容。

2.看例2,思考: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3.识记: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 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19页做一做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观察中知道名称

(1)同学们都准备了长方体物品,老师没有带来长方体物品,带来一个土豆,我要把它变成一个长方体。

(2)切一刀

你发现什么了?(出现一个面,平平的。)(板书:面)

(3)(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

你发现增加了什么?(一个平面,两面相交于一条线段,这条线段 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

(4)(将某一平面朝下,垂直两平面再切一刀)出现了几条棱?(三条棱)这三条棱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顶点)

摸摸顶点,有什么感觉?

(5)继续切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体。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等各部分名称,体会感受面、棱、顶点的产生过程。从中发现长方体中面棱顶点的相互关系。

3、游戏中掌握特征---突出重点环节

(1)出示“魔袋”,你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物体吗?

举一举:将你摸的长方体的物体高高的举起。

说一说:把你的感觉或是成功的经验,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感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对边都相等

摸得时候有八个角

直上直下一边儿粗的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依托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认识的第一次抽象过程,在观察中感知虚线含义,在对比中认识长方体,初步感知长方体特征。

4、通过以上活动,抽一名学生说说例1中表格里填写的内容。(课件4)

长方体有_________个面,

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_________________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

长方体有_________条棱,

哪些棱长度相等?_________________

顶点

长方体有___________个顶点。

(课件5)

总结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总结2: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课件6)

总结3:这12条棱的总长度叫做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因为它们分成3组(分别是:长、宽、高),每组有4条,所以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课件7)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五:1、2题

选做题:练习五:3、5、6题。

板书设计

总结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总结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后反思: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九)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九)”,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能从不同角度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长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长短不同的三种小棒若干、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盒子,剪刀,尺子,彩色笔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下面我们这个游戏就是考考大家的见识广不广。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叫一、二,你们睁开眼,立马喊出这些建筑物的名称。(课件出示各张图片)

一、激趣导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许多有名的建筑,老师还藏了一个。它是2008年的焦点建筑,它通体透明,非常漂亮,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水立方)

课件出示水立方图

从外观看,水立方是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如果工人叔叔现在要给水立方的这些地方(课件闪动顶点部分)安上射灯,给这些地方(课件闪动棱部分)装上彩条,对四周墙面进行装饰,需要运用长方体的哪些知识来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含义

请同学们拿出你身边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手平拖起长方体)

摸一摸这平平的部分,叫什么,你知道吗?(板书:面)

孩子们,再看,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什么?(板书:棱)

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顶点(板书:顶点)

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我来考考大家,我说什么,你就指什么?

2、要帮工人叔叔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学习长方体面、棱、顶点等各部分的特征。那下面我们就合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在探究之前,注意老师的要求,请看大屏幕:

(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

(2)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剪一剪,说一说,找出长方体的特征。

(3)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填好表格。

(4)各组选派一到二名同学进行交流汇报。

面1、长方体有()个面

2、每个面都是()形

3、特殊情况下有()个面是()形棱1、长方体有()条棱

2、可以分成()组,每组有()条棱顶点长方体有()个顶点

3、学生汇报交流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大小、形状相同。(你们同意他的研究结果吗?板书特征)

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有4条,每组的棱长度相等(你们同意吗?板书)

有8个顶点(是这样吗?板书)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可以吗?你凭什么说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同?

你们所研究的棱是分成哪三组的,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证明每组棱长度相等的?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长方体的特征,我们用大屏幕演示一下。(出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课件)

4、长方体长、宽、高的认识

指着黑板上的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它们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会随着其摆放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展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效果测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找到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清楚了吗?那我考考大家。

出示题一:连线题:长方体有几条棱,有几个顶点,有几个面

出示题二:填图题:根据长方体图形分别填出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出示题三:判断题:

1、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相等()

2、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总共是四六二十四条棱()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四、课堂小结

带着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你都知道了长方体的什么知识呢?请学生拿着长方体上台边指着长方体,边说自己的收获。

这些就是教材P27-P29页的内容,请大家打开数学书,迅速浏览。

五、拓展提高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那好,我相信大家一定学得很不错了,现在能解决刚才提出的水立方的问题了吗?

出示水立方及问题图

1、要给水立方的各个顶点装上射灯,一共需要多少个?

2、给水立方的每条棱(底面除外)都拉上彩条,至少需要多长的彩条?

3、如果对水立方的四周进行墙面装饰,需要装饰的墙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如果改变水立方长、宽、高,它会有什么变化呢?

课件演示整个变化过程

看来这些图形之间也有着内在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这就是学习几何图形有趣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去解决诸如水立方的实际问题。对吗??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六)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六)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主题:《长方体的认识》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课程标准要求】

1.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了解一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2.课程内容: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按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但让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表述发现的特征,学生往往有一种心已知、口难述的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进行引导点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会看长方体直观图。(CS)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会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长方体的特征。(CS)

3.能运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积累图形和几何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数学思考。(CS)

【评价任务】

1.能识别长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会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DO1)

2.会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长方体的特征。(DO2)

3.能运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DO3)

【资源与建议】

1.对教材的简单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这部分内容是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本课时内容主要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2.设计思路

根据本节课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设计学习过程是,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新课的引入顾及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诱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矛盾的焦点上迅速展开。学会不仅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整个学习过程力求在老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中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孩子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发现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人。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3.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1)学生:本班34名学生,按学生的学业质量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是10名,第四组4名。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检验目标达成度。

(2)座位:将第三组和第四组待优生的14名学生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优生排成同位,方便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3)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施、长方体实物两个,其中一个是两面是正方形的。

(4)学生准备:自带生活中的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5)学习单:有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有效保障学生自主、合作的经历学习过程;有效实施对不同学生的分层指导。

4.学习流程: 温故引新 揭示课题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深化认识

课堂小结 引发思考

5.学习重点: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全过程,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长方体的长、宽、高,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课件动画展示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

环节一 温故引新 揭示课题(3分钟)

活动一:温故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

活动二:引新

课件出示主题图:这些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课题)

活动三:举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

环节二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20分钟)

活动一:研究面

1.摸一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2.面有什么特征?

3.你能给每个面取个名字吗?

4.围成长方体的这些面可以分成几组?

活动二:研究棱

1.摸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一条边,这条边是长方体的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

3.这些棱有什么特征?

4.你能给这些棱分分组吗?

活动三:研究顶点

1.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什么?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PO)

环节三 巩固练习 深化认识(15分钟)

活动一:判一判

活动二:说一说

活动三:填一填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引发思考(2分钟)

活动一: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二:引发思考

关于长方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6个 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棱: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十)

教学内容:教科书18.、9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猜想、操作、推理和探究等活动,发现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2.探究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3.在探究长方体特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提高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长方体的面与棱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教科书、教科书附页纸、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3.1长方体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在学习新课前,老师与同学们简单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看课件,老师展示出了六个几何图形。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梯形。”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

这些图形都是由线围成的图形,所以称之为平面图形。接下来,我们看下一组几何图形。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

看图中所示,它们是由面围成的,并且占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的图形称之为立体图形。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走进一个立体图形的世界--学习新课,长方体的认识(板书标题)

二、探索新知

长方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老师将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物体拿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一下它们是什么几何体。看图中,如果汁盒、微波炉、冰箱、牙膏盒等都属于长方体范畴。下面请同学们将你准备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看你眼中的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展示道具。

看表格,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同学们共同思考:

1.长方体有_______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_______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有_______个顶点?

深入剖析,根据课件展示,老师拿来一个长方体,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长方体的面。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长方体的棱。棱和棱的交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接下来我们开始解决问题,看一下长方体有上下、左右、前后,为了研究方便,根据面所在的位置给长方体的面命名。左侧的面称之为左面,右面的面称之为右面,上面、底面、前面、后面。我们共同观察一下,长方体有六个面,哪些面是相同的?看课件上面和底面是完全重合的,证明了老师的猜想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老师用比一比的方法接着验证。左面和右面、前面和后面。接下来,我们看老师给出了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有什么不同吗?你有什么发现?

师:“第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生:“第一个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师:“好!请坐,回答的非常正确。”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个长方体,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一下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有六个面,其中四个面是长方形,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所以得到结论,长方体的每个面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探讨下一个问题。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看课件展示,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细心的同学可以观察出来,每种颜色的棱都是4条且相对平行的。所以,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都是相对平行的。通过演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同学们注意看课件,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同学们认识了长方体。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什么是长方体。

概念:长方体就是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加深理解。

生齐读。

师:长方体的概念同学们都理解了,接下来我们看几道选择题,加深我们对长方体的认识。看课件展示。

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不符合长方体概念。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长度相等。(×)

师:根据判断题的第三题,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一下,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吗?看图中老师展示出的两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课件提示,同学们找出长、宽、高并标出来。

师: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生: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3组。

师:请坐。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清晰可见,而且相交于同一点的3条棱不相等得到了验证。

师:通过讲解,同学们对长方体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哪些面完全相同,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怎么样,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等。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做一做习题,对我们所学内容有一个小结。

将书中附页123页剪下来,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颜色。用图样做一个长方体。量一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观察这个长方体,最多能看见几个面?

师:请同学们汇报结果。

三、巩固应用

1、师: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

师: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生:长24cm,宽9cm。

师:和正面相同的面是哪个?

生:后面。

2、师:这个纸巾盒的右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

师: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生:长12cm,宽9cm。

师:和长方体右面完全相同的面是哪个?

生:长方体左面。

3、师:哪几个面的长是24cm,宽是12cm?

生:上下两面。

师:看起来同学们对长方体的性质有了深刻的了解。深入认识了长方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下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生活,长方体的认识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帮助。接下来我们看一道习题,请两位同学到板前来做一下。

习题: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周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长90m,宽55m,高22m,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师:提示同学们要想求出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首先明确表示长的棱有几条,表示宽的棱有几条,表示高的棱有几条。找出几条之后,代入数值列式子进行计算。

下面请两位同学板前演练,其他同学在下面做。

(90+55)×2+22×4

=378(m)

答:工人叔叔至少需要378m长的彩灯线。

师: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习题,你有什么收获?找同学说一下感想。

生:我对长方体有了基本的认识,了解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哪些面是相同的。

生:我会用所学的长方体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掌握长方体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活学活用。

作业:教材21页练习题2、3、8。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八)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八)”,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八)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长方体的模型,搭长方体的小棒学具和橡皮泥、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题目:准备长方体的模型

观察长方体模型,说说为什么它是长方体?

找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事物。

二、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师:我这里有些图形,谁来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按照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分类

师:你们分的非常好,请在你们的本子上画一个平面图形摸一摸,然后摸一摸你的书、铅笔盒等立体图形。

生开始操作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可能说:平面图形平平的,立体图形有边,有角,有点、有面……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立体图形--长方体。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呢?

生举例

师:你们都拿着长方体模型,是怎么判断的呢?

生可能说:它有6个面,12条边,8个点,它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师纠正边、点,我们来认识一下面、棱、顶点的含义

生可能用语言描述不了,用手摸得方式来解释这三个概念。

师给出规范的语言:面就是平平的部分,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就是棱,三条边的交点就是长方体的顶点。媒体演示,并闪烁一个面、一个点、一条棱。

三、小组探究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长方体的特点,但不够全面,接下来我们就以4人小组为单位活动。

出示活动要求,1、一人组织发言,一人记录,他生补充

2、利用好学具

3、全组要统一意见。

4、汇报时,一人汇报,一人演示

师出示活动提纲

图 形顶点 面 棱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长方体

生开始活动,师巡视

师:大家基本完成了任务,我们现在来汇报一下

师:我们按照表格提示来汇报,好吗?汇报时,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同意见举手补充。

学生汇报:有8个顶点. 一生数八个顶点。(拿着用橡皮泥和小棒组合成的长方体演示)全班赞同

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几生介绍验证过程)分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一生补充: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完全相同。

师说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前后左右上下面的名称也不同。

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验证用小棒和橡皮泥组合时,相对的棱不相等就组合不成长方体,)还发现:12条棱,分成3组。

生介绍完后媒体出示完整表格

师: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小组的合作,对长方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桌拿着长方体模型互相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生活动

四、抽象图形

1、按照要求看长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

①只看一个面 ② 只看一条棱 ③ 只看一个顶点

生操作,汇报。

师,媒体出示:一个小兔子把看到的面画了下来,你认为哪个最能代表长方体。

生赞同第三个

师:我们在画平面图时,要画出长方体的三个面,才能代表长方体

2、观察从一个顶点看到的三个面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后发现:看到的是三个相邻的面,前面、上面、一个侧面,它们分别相对的面是看不到的

3、观察长方体平面图的面得形状,有什么发现?

是平行四边形

师:平面图形中虽把上面、一个侧面画成了平行四边形,实际上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五、认识长、宽、高

利用自己的学具阅读课本29页内容。

师摆放一个长方体盒子,让生分别说出长、宽、高,

说明:同学们说的真好,每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长、宽、高

同桌摆放长方体,互说长、宽、高

六、课堂总结

1、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利用145页纸,做一个长方体。

七、课堂延伸

师拿着一个魔方,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我们研究了长方体,请你们运用本堂课学习知识的方法,研究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二)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9-20页例1、例2及有关的练习。

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

2.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通过操作、观察、想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实物及长方体框架。

学具准备:足量的长方体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比较分类,引出新知。

1.教师投影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墨水瓶盒、粉笔盒、铅笔盒、排球、牙膏的实物图,引导学生按照平面上的图形(平面图形)和占据一定空间的图形(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分类。

2.师生共同概括:像粉笔盒等长方体或正方体和排球等球体等等,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把它们的形状称为立体图形。

3.请同学们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4.引出新知: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长方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评析: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出示多个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为学生创设了进行比较分类的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对“比较分类”这一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具体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智力准备,学生拿长方体跟随教师初步感知。

教师演示:

①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

②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的棱。

③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

[评析:学生跟随教师初步感知,初步建立表象,为下面的自己探究和学习打下基础。]

(2)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宫和学习用具,探究讨论面、棱、顶点的知识,小组内完成下面表格。(每小组1一张表) 我们的发现 面 棱 顶点

(3)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如下:

①数面、棱、顶点时,如何数比较科学。

②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测量、计算、比较及用身体某个部分去接触面、棱、顶点等)

(4)各小组根据所填表格汇报自己的发现。

[评析:学生在测量、计算、比较、想象、观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是本节课的关键和精彩之处。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模仿与记忆在内的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学生根据小组内的长方体框架,分小组观察、测量并讨论:长方体的棱有什特点?

(2) 师生共同归纳:

①按棱的长度可分为3组,每组内4条棱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

②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3条,长度不一定相等。

③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④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的。

[评析:运用学习例1时的学习方法,对长方体的长、宽、高(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方法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巩固发展

l.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2)一个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3)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形状都相同。

(4)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

[评析:学生在辨析性练习中,进一步巩固了对长方体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四、师生共同课堂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略)

总评:

①本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②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数一数、量一量、摸一模、算一算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③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传统的教师命令学生枯燥地、被动地记忆数学知识结论的过程,变成教师依据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成由学生重复前人探究这些结论的“再发现”、“再创造”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活动,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一)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一)

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各部分名称。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教具、计算机及软件、油漆桶、魔方、牙膏盒等。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你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电脑出示:)

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把长方体从屏幕上慢慢托起来)

问: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平面图形,而现在屏幕上所显示的长方体则是立体图形,因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

二、实物感知、形成表象、引入新课。

(出示油漆桶、魔方玩具、球、牙膏盒等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其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请大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出示一个不规则木块)它的形状是长方体吗?

大家都认为这个木块不是长方体,而刚才举的那些例子大家认为是长方体?是不是长方体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具备了什么样的特征,就是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三、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1.整体观察,认识面、棱、顶点。

(1)认识面:

请大家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体,你看到了什么?并用手摸一摸。(汇报时板书:面。并让学生用手摸摸哪些是长方体的面)

(2)认识棱:

长方体除了有面外,你还摸到了什么?这条边是哪个面的边?还是哪个面的边?

(电脑演示:两面移动相交,再闪烁相交的边)

师指出:像这样,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

(3)认识角:

继续摸一摸长方体,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角)你们听说的角,实际上是一个点,同学们看看它是几条棱相交的点?

(电脑演示:三条棱相交,闪烁顶点)像这样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板书)

师:以上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了长方体的外貌,知道了长方体有面、棱、顶点三个要素,下面我们还要去深入地去研究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具有哪些特征。

四、指导观察,总结特征。

结合你手中的长方体学具,自学讨论: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汇报时电脑演示: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板书)

(电脑演示:每组相对的面抽出重合,再返回围成一个长方体。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棱长度相等。(板书)

(电脑演示:分别闪烁3组相对的棱,再分别把3组相对的棱移出,返回。)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电脑演示:依次闪烁8个顶点,再全部闪烁。)

师:以上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一步观察、研究、概括,得出了长方体的具体特征。谁能完整的给大家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生回答后,看书。

练习:

(一)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3)长方体至少有()个面是长方形。

(二)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就是长方体。

(2)长方体6个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

(3)做一个其中四个面是正方形的,而另两个面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4)做一个12条棱各不相等的长方体。

(三)判断下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使学生明确: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只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来判断就可以了。

五、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接触长方体实物外,还经常会看到画在纸上的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出示长方体立体图形)我们知识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但我们在画立体图时,为什么只有3个面?并且有些面画成平等四边形呢?

(1)教师放一个长方体实物投影仪上,让处于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能看到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出示透明的长方体,引导观察,由一透视原理,有些面看上去象平行四边形

(3)因为观察长方体实物时,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所以画图时只能画出看得见的3个面,如果要表示出长方体的6个面,看不到的棱要画成虚线。(画出虚线)并指出:这里所画长方体的前、后面,上、下面虽然是平行四边形,但表示的却是长方形。

练习:看图摆火柴盒:

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画出的立体图也不一样。

六、认识长、宽、高。

刚才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每组相对的棱长相等,那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电脑闪烁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我们把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电脑分别演示出长、宽、高)。然后教师将长方体竖放、侧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电脑演示)。启发学生发现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这个长方体的不同放法而改变。

使学生明确:相交于每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七、小结: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两个面相交的边

三条棱相交的点

有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反思:学生刚刚接触立体图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课上实物的展示,还是能使大部分同学较好的掌握。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九)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九)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27~2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物观察和电脑演示,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小组合作,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各种有效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序的观察的能力,初步了解一些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2个(其中一个两面是一正方形的长方体)、尺子、报告单、制作好的灯笼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图形王国里开演唱会,下面该谁出场了呢,让我们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欢迎它。

生:长方体。

师:那长方体是不是平面图形,(不是)那是什么图形?(立体图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学生列举)

看来生活中的物体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发现

1、 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然后汇报摸的感受。)

生:有平平的面,还有边的角。

师:把你手中的长方体举起来,说一说什么地方是平平的?还有你说的边和角都在哪?

师小结:长方体上这种平平的面叫做长方体的面,把两个面相交的叫做长方体的棱,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师边摸边说)

电脑演示。

师:现在教师要考察一下你们这段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注意观察,我摸到长方体的哪个部分,你们就快速说出它人名称,好吗?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活动环节是让学生摸长方体,使他们对长方体的表象有所了解,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长方体的点滴认识充分激活。面对长方体的物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2、 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现在我们将要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大家可以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研究时可以利用桌上的材料,加上你的巧手,做出一个或两个长方体,在做的过程上,各小组要齐心协力,然后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精彩的发现?并将你们的发现填在报告单上。

附表

面棱顶点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个数长方体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环节我提供了大量的制作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制作长方体,让学生调用直观感知、生活经验、做中观察,做中模仿、做中探索、做中发现,做的过程将实物、表象、模型建立联系,对特征有浅表的认识。)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师:你想先说说面、棱、顶点,哪个部分的特征?

生: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数的吗?举起来数一数。(上、下、前、后、左、右)

大家对他的方法进行一下评价。数得好不好?

师:同学们在数图形的时候要做到有规律,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大家也一起来摸一摸,数一数。

师:你还发现有的长方体的面是正方形的。你能把这样的长方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吗?用手指出来哪个面是正方形?那这个长方体上有几个面是长方形、有几个面是正方形?

师:你有没有找到这样的长方体?举起来看看。(板书: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继续汇报。

生: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师:你能指一指哪两个面是相对的?

那你是怎样知道这两个相对的面面积是相等的?

生:我是用尺子量出来的,量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发现相等,说明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长方体有几组这样相对的面(3组)哪三组你能上台指出来吗?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板书: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及时表扬鼓励)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仔细观察,在同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呢?

它的前面是个什么形状?它的上面呢?也是一个长方形,由于观察角度的原因,使它看上去象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右面也是这样的。其实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呢?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般添加3条虚线,画出它的透视图。这样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长方体有六个面了。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面的特征,谁来继续汇报。

生:长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不相等。

师:都不相等吗?

生:是4条4条相等。

师:哪4条相等?(指名学生上台摸一摸)

师:这4条棱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生:互相平行。

师:他们组发现了这样一组互相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还有这样的和这样一组平行的4条棱相等。(师边说边摸)

(电脑演示)

师:你们认为他们小组的发现怎么样?还有哪些也有这样的发现,你们的发现真是太精彩,来,我们给自己一点掌声鼓励一下。那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1:用眼睛看出来的。

生2:用尺子量出来的。

师:有的小组是用眼睛观察出来的,而这个小组同学还对它进行测量,说明他们有很严谨的研究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再一次给他们鼓鼓掌。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的演示。

师:另外,顶点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8个顶点。(电脑演示)

(设计意图说明:这个环节是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交流中发现特征,沟通联系和区别,说的过程是数学名词,数学概念结合操作体验,通过汇报语言实现转化的过程,把感知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由感悟上升为理性认识。)

3、 认识长、宽、高。

师:每个顶点上都有几条棱相交?

生:每个顶点有3条棱相交 。

师:我们把相交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这是长方体的现下面也叫底面,我们通常把底面上较长的棱中做长方体的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长方体的宽,把垂直于底面上的棱叫做长方体的高。

(电脑演示)

师:下面长们来进行一个快速抢答,注意看老师摸到的是长方体的长、宽、还是高。

(注意纠正不对的同学)(学生纠正)

师:它也是长,因为它和长是相对的,互相平行的,属于同一组,所以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呢?

(交换位置再说一说)

师:长方体的长、宽、高会随关它摆放的位置不同发生改变。

(三)巩固应用:

1、 判断。(题略)

2、 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长和宽是多少。

3、做灯笼,把所需要的木条和纸的数记录下来。

(四)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长方体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长方体,注意留心生活,我们就会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面棱顶点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个数长方体6所有的面都是长方开,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12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教案(三)》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