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下物理机械效率(第1课时)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足球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8-01

八年级下物理机械效率(第1课时)导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下物理机械效率(第1课时)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识链接】我国古代的简单机械(三)

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我国在公 元前1100年以前就发明了辘 轳,根据《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解放前在我国的北方缺水地区,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现在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以供人们饮用。

【温故知新】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 作用,二是物体要在 方向上通过一定的 。

2.功等于 与 的乘积。用公式 表示。

3.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越平缓越______(省力或费力)。

【探究新知】

一、自主预习

认真阅读课本P85-86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有用功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 表示;额外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 表示;

总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 表示。

三者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字母 ___________表示。

公式:η=_______________ __,η_____1或100% 。

3.有一机械做的总功为500J,有用功为400J,机械效率是

二、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按 课本P85进行实验,请设计一个数据记录表格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点击此处免费下载本资源//本站所有资源免费下载不收取任何费用,欢迎您下次再来。

相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2机械效率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12.3.2机械效率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夯实基础

1.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公式求?

2.人使用斜面时,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射是什么?如何求其大小?

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

(2)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3)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简述一下实验步骤。

三、能力提升

滑轮组以及斜面的机械效率

问题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问题二:斜面的机械效率: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重、难点)

问题: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如下表所示为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2-3-4所示装置在完成“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后的数据记录,请你根据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四、知识梳理

效率的计算公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

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点击此处免费下载本资源//本站所有资源免费下载不收取任何费用,欢迎您下次再来。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1机械效率导学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年级物理下册12.3.1机械效率导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一、目标解读

1.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能理解机械效率且会计算简单的机械效率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能正确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提高实验能力。

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难点:应用机械效率分析问题。

二、夯实基础

学前反馈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功的计算公式: 。

3.为了工作的方便,人们通常要借助于机械来完成某些任务,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都是有用的吗?

新知学习

1.有用功和额外功

(1)结合教材P85图12.3-1,阅读有关内容。以动滑轮提升重物为例,说明对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理解。

(2)比较大小:W有 W总,W额 W总。(均填“>”或“

2.机械效率

(1)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 , ?= 。

(2)机械效率?是个 ,一定 100%,没有单位。

(3)从效率这个角度讲,人们使用机械做功中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 越好,物理学上用来表示 。

(4)判断题:机械性能较好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可大于1( )

点击此处免费下载本资源//本站所有资源免费下载不收取任何费用,欢迎您下次再来。

机械效率导学案八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机械效率导学案八”,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前反馈】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 作用,二是物体要在 方向上通过一定的 。

2.功等于 与 的乘积。用公式 表示。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

4、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5、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新知探究】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演示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实验数据:G=5N,h=0.5m,F=3N,s=1m。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

W动=F·S=3N×1m=3J,

提高重物,动滑轮克服阻力做的功:

W阻=G·h=5N×0.5m=2.5J

2、可能的猜想:

由实验可以看到W动>W阻,这是为什么?

3、我来归纳:

①在用动滑轮提高重物的实验中,用来提高物体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必须做的,这样的功叫做 。

②本实验中,用来克服摩擦做的功、把动滑轮提升0.5m做的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 。使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③本实验中,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 。

点击此处免费下载本资源//本站所有资源免费下载不收取任何费用,欢迎您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