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堂导学

米芾学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11

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堂导学。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4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堂导学”,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4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有的人有的人
行尸走肉——活——精神不死
精神已死——死——人离开人世
2语言特色:
(1)语言直硬、冷峻,抒发出作者内心强烈的、压抑不住的火一样的感情。
(2)语言通俗、晓畅。茅盾评论作者的诗风时说,他的诗“只是用了朴素的字句写出了平凡的百姓的生活”。臧克家写的《有的人》巧妙地运用了大众的语言表达深沉的哲理。
(3)语言形象、生动。《有的人》所要告诉人们的是怎样对待生与死的人生观问题。作者并没有用哲学的方式,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表达重大主题。就是说,他把力量放在诗的艺术形象的表现力上。这无疑说明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4)这首诗富于节奏美、韵律美,格式严谨但又不刻意追求字句上的齐整,思想感情的表达自然、流畅。
3把握重点:
1.理解对比的写法。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一方面,作者灵活地运用鲁迅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伟大精神的整体概括,另一方面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一切反动派罪恶行径的形象概括,从人生意义、具体表现、不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褒贬鲜明,引人思考,给人以深刻印象。
2.理解这首诗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一开始就点明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后面紧紧围绕人应该怎样活、怎样对待死来展开,把问题升华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观的高度。鲁迅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情愿作野草”,人民就崇敬他,纪念他;反动派骑在人民头上,一心想流芳百世,人民就咒骂他们,唾弃他们。这首诗就是在生与死、荣与辱、善与恶、美与丑这些人生观的种种具体表现的激烈交锋中,深刻地揭示了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心目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一切危害人民的人,必将被人民唾弃;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则会得到人民永久的崇敬和怀念。
4攻克难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该怎样理解?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靠躯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5质询疑点:为什么说“把名字刻人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相关知识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有的人
一、字音字形
臧(zāng)俯(fǔ)摔垮(kuǎ)
二、词语解释
不朽:(精神、功业等)不磨灭。
摔垮:推翻。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抬举:看中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诗人,山东诸城县人。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目睹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情,这奠定了他以后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除了新文学,开始新诗习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奔赴前方,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康扎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实施法西斯统治,臧克家写了大量讽刺诗,配合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压迫、争民主的斗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职务。诗人的代表性诗篇,已收入《臧克家诗选》,回忆自己创作的有《诗与生活》,谈自己诗歌创作的有《甘苦寸心知》,另有《臧克家散文小说》等。2000年臧克家获得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2.写作背景
《有的人》这首短诗,是作者1949年到北京之后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作者曾多次参加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的活动。作者凭借浓厚的生活经验和痛切的个人感受,酝蓄多年,接着纪念鲁迅逝世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一个出口,抒发心中的积愤,水到渠成,写下了这首诗。
四、内容分析
(一)题目解说
“有的人”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指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怎样?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
(二)结构分析
全诗共7个诗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对两种人的生死进行评价。
爹二部分(第2-4节)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不同的相反态度。
第2节: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诗篇摹写了两种人的动作和心理。
第3节:写两种人不同的生活目的。
第4节:进一步写两种人不同的生活目的,并指出不同的社会作用。
第三部分(第5-7节)谢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段落分析
第1段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有去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诗中第一个“火”字充满了作者的鄙视和轻蔑,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怀念之情,第二个“火”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2.重点语句点拨
(1)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理解:这是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的形象。他们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任意奴役、宰割人民群众,还无耻地自我标榜多么伟大。
(2)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理解: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的革命者形象,含蓄而形象地赞颂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
(3)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理解:充分表达了对鲁迅以及像鲁迅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敬、爱戴和热烈赞扬。
3.主题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结实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必然灭亡的真理。
4.写作特色
(1)对比的写法
诗的每一节都用对比手法来写,对比的不是个人,而是两个阶级、两种不同价值的人。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对比烘托,把真面的撑得更高,使正反两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从而使主题更突出。
(2)反复的手法
这首诗用词语的反复,句子的反复充分书写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从而加强了诗的感染力。
(3)议论用语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作家调口语入诗,收到了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艺术效果。
5.问题探究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
答:因为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
五.拓展体验
毛泽东同志称赞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而这首诗却说鲁迅“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应该怎样理解?
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小草”与这首诗里所说的“野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没有坚定立场的骑墙派,后者指愿与旧社会同归于尽,一起被革命烈火烧掉,为革命斗争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者。鲁迅说:“我憎恨这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黑暗的社会背景就是“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鲁迅先生以彻底革命的英雄气概,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回燃烧起来。
六.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1.有的人有所作为,一切都是为了个人、少数人的利益,而使得绝大多数人因为他而陷入痛苦和死亡;有的人,人生的理想就是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例略。
2.一心想流芳百世却不为人民谋利益的人,只能是遗臭万年,遭到人民的唾骂,而不求个人名利一心为人民谋福利的人,永远得到人民的爱戴,永远活人民的心中。例略。
第二题
第一个“活”轻读,第一个“死”重读,第二个“死”轻读,第二个“活”重读。
第三题
(1)共同的美德是一切为了别人,一切为了人民,从不追求名利,但人民却深深地爱戴他们;(2)课文把两种“有的人”进行对比,泰戈尔的诗是把“你”对自己的态度和诗人对“你”的态度进行对比。
第四题(略)

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跳动的火焰(yàn)映出几条汉子粗犷(kuàng)的脸。
B.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chún);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xián);像落花飘在水上。
C.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mú)仿,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ǒu)心沥血的创造。
D.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máng),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yàng)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2、默写(11分)
①表现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诗句是这是化用鲁迅《自嘲》中“,”的诗句。
①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诗句:
,。
③最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④表达对烈士敬仰、纪念的诗句是,

3、《有的人》通过对比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理?(5分)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人?你还能举出像鲁迅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吗?(4分)
5、这两节诗选自,是诗人为纪念鲁迅逝世
周年而写的,诗的副标题是。(4分)
6.修改病句。(3分)
(1)早晨,灿烂的阳光从地平线冉冉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长们就学生的升学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已是一个体育大国,这是大家共同公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同步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7、“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的含义是( )(2分)
A、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任劳任怨地工作。
C、心甘情愿地给人民做牛做马。 D、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8、“不朽”上的引号的作用是()(2分)
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着重强调D、表示反语否定
9、这两节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2分)
A、排比 对偶 对比 B、对比 反复 比喻
C、反复 比喻 拟人 D、排比 对比 拟人

三、拓展练习(14分)
阅读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太阳
艾青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脑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0.这首诗的第一节的中心句是________。(2分)
11.对最后一节中的“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这几句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12.“太阳”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3分)

13.从诗的节奏上看,这首诗显得( )(3分)
A.轻快B.拖沓C.紧迫D.舒缓
14.从诗的风格上看,这首诗显得( )(3分)
A.雄浑B.细腻C.清新D.含蓄
四、延伸练习(20分)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1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总得()咽()垂()下
16.这首诗押大致相同的韵,请写出两节诗的韵脚和韵母。(4分)
第一节的韵脚是,它们的韵母是。
第二节的韵脚是,它们的韵母是。
17.试以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为例,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3分)

18.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这首诗中的老马这一形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认为哪一个成语最恰当,在括号里打勾。(3分)
A.吃苦耐劳()B.任劳任怨()C.忍辱负重()D.忍气吞声()
19.联系作者的写作年代及其背景,结合自己的理解,试写出老马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4分)

20.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
A、这首诗借老马的形象,抒写了自己不堪重负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的不平。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既有鲜明的形象,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D、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五、片段作文(30分)
21.学习了《有的人》后,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以“我与鲁迅先生”的对话写一段文字。

参考答案
1.B
2、【解析】结合课文和题目要求默写。
【答案】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3、【解析】仔细阅读课文,抓住两种人的对比,得出蕴含的哲理。
【答案】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 
4【解析】结合自己实际谈谈。第二问要说清楚事迹。【答案】略
5、【解析】识记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
【答案】有的人 臧克家 13 纪念鲁迅有感
6.(1)“灿烂的阳光”改为“太阳”(2)“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3)“共同”去掉。综合练习
7.C
8.D
9.C
10.太阳向我滚来。
11.太阳的光芒照亮了诗人的心扉,使诗人消除了悲观情绪,萌生了坚强信念。
12.象征了光明,象征了永生,象征了未来。
13.C
14.A
15.děiyànchuí
16.话,下,ua,ia;咽,面,an,ian
17.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扣,以被动动作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肉体上的负担之沉重与心情之悲苦以及老马主人的凶狠毒辣。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这句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18.C
19.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揭示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和黑暗反动的国民党统治。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象征着旧中国倍受奴役的忍辱负重的劳苦大众。
20.A

第9课《家》课堂导学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9课《家》课堂导学”,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家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2语言特色:

语言生动,内涵深刻。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家比作“船”“港湾”和“岸”,并赋予家以新的含义。作者写出了以“船”为家的漂流与温馨,以“港湾”为家的温暖与安宁,以“岸”为家的牵挂与归宿,表达了自己对“家”的深深眷恋之情。

3把握重点:理解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和“岸”的前提,是三个比喻的基础。同时,三个比喻之间又构成了递进的关系。由“船”引出“港湾”,进而引出“岸”,层层深入,突出了作者对家的哲学思考,抒发了作者对“家”的眷恋和热爱。如第一个比喻“家是一只船”,其本体是“家”,喻体是“船”。这个比喻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所以需要“船”这个载体,而这个比喻又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

4攻克难点:“家是永远的岸”这个比喻句应如何理解?

这个比喻句,其本体是“家”,喻体是“岸”。它比文中第二个比喻“家是温暖的港湾”更进了一步,是三个比喻所表达的思想的极致,又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说明了“家”,不仅仅是船和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点来看,“家”是永远的岸。也可以说“家”既是人生起始之岸,也是人生离别的终点。

5质询疑点:文章设立三个小标题,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从结构上看,文章设立三个小标题,分别领起三小节内容,再加上第一段的引子,文章分为四部分,结构清晰匀称;从内容上看,三个小标题分别概括三小节内容,是递进关系,直接阐明了作者对家的认识和思考。

第24课《师说》课堂导学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24课《师说》课堂导学”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4师说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2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散句中,“圣益圣,愚益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个对比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用的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后,“吾未见其明也。”用的是否定、责备语气;第三个对比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用慨叹语气表示对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讽刺和鄙视。
3.创造性地采用接句法。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第二句句首的“师”字和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紧接着。其他的句子还有:“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种句法,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急转直下,不可抑止。
3把握重点: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相长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等。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指“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也暴露了当时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4攻克难点:
《师说》是一篇说理透彻、结构严谨的典范的议论文。
文章开始就托古立论,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又从三个方面层层推进。第二段联系现实,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于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也论证了中心论点。
作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师说》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例证法、引证法等。
(1)对比论证。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学于师的对比;第三组对比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于学习与士大夫耻于从师的对比。这三组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有力地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2)例证法和引证法。除了第二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事例外,作者在第三段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通过典型的事例和名言进一步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5质询疑点: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这一句话有哪几种断句方法?
有以下三种断句方法:
①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字后没有引号。)
②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字后有引号,下引号在“道相似也”之后。此种断法则将“位卑”句作为作者的分析,也可通。)
③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字后有引号,下引号在“官盛则近谀”之后。课本选用这种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