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5课离骚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24

第5课离骚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5课离骚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离骚
【教学目标】
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
3.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教具】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毛泽东诗词导入。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
结合注释了解屈原,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屈原作品
2.关于楚辞
三、结合背景知识释题
“离骚”二字,古来数种解释:
1.司马迁: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班固亦同)
2.王逸:离别的忧愁。“离,别也。骚,愁也。”
——因司马迁距屈原年代未久,故司马迁的说法最可信。
另外还有认为“离骚”二字当释为“牢骚”的。
又有认为《离骚》和《劳商》“同实而异名”,是楚地歌曲名称。(游国恩)。
还有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钱钟书)
四、诵读
1.播放录音范读,正音;
2.学生朗读,要求:
把握诗的节奏:《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离骚》知识点梳理:(多媒体展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句子)
1.重点词语2.通假字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古今异义的词6.句式7.难句翻译
六、阅读理解
1.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2.了解“香草美人”的象征方法
香草、美人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美人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美人香草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
七、总结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楚辞影响深远,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离骚》“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对《离骚》予以高度评价:“惊采绝艳,难于并能。”
八、布置作业
1.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2.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3.《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一、屈原、“楚辞”与《楚辞》
二、离骚
1.司马迁:遭受忧患的意思。
2.王逸:离别的忧愁。
3.其他
三、要点
1.表现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诗句
2.“香草美人”象征方法

延伸阅读

第9课离骚节选教学案


第9课离骚(节选)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主要作品《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评价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二)人物轶事
屈原隐居花园洞
屈原遭到奸臣陷害被流放,从荆州过长江,渡洞庭,经常德,到汉寿,出十里柳溪到桃江羞山,寻访隐居在羞山的楚狂陆接舆遗踪,留下了“接舆髡首兮”的诗句。
进入桃花江后,屈原弃舟登岸,骑马沿着望浮古驿道的崎岖山路继续南行,“旦余济乎江湘”,“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在桃江停下流浪的脚步。
在今天的桃江花园洞村,留下了许多屈原隐居的传说和遗迹。村口的“下马坪”和“下马石”是客人拜访三闾大夫下马的地方,村后有为纪念屈原而取名的“端阳山”,村里有多处“三闾桥”。在杨家仑的山腰处有“屈女墓”,当地群众称“屈原小姐”墓,相传屈原的宝剑给爱女绣英陪葬,有四块金砖垫棺;墓在竹林中,竹叶盖满芳冢。据传还有“鸟嘴山”,是屈原养鸟的地方,“鸭嘴塘”是屈原养鸭的地方,“放牛冲”是屈原养牛耕作之地。
屈原酷爱兰花,读书写作之余,种了很多兰花,“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离骚》),相传“花家坪”就是他的花圃。屈原种下的兰花代代相传,如今,花家坪已成为兰花种植基地,所培育的兰花品种繁多,优雅芳香,闻名海内外。
屈原隐居在花园洞,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创作了不朽的诗篇。《离骚》中很多诗句直接描述了桃花江一带的风物。如“黄荣可以盈室兮”,“荣”音“绿”,就是桃花江山中到处都有的淡竹叶;还有“荪”,溪荪,就是溪边长的石菖蒲;“摘琮枝以为羞兮”,羞,通“修”,即腊肉;“户服艾以盈要兮”,则是典型的益阳、桃江风俗。楚地尚巫,千百年来在益阳民间都有“收魂”的风俗。屈原受这种风俗的影响,在去往汨罗投江明志之前,为自己写了《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一)背景链接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至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被放逐约九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和缠绵悱恻的情绪,这时的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楚 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
楚辞是发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造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创新和解放。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Ⅱ.文化常识
朕皇考曰伯庸
朕:本义为舟缝。引申为迹象、征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朕”成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虚词,把握文言句式。
2.了解楚辞的特点。
3.理解关键词语,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诵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帝高阳之苗裔兮 之:结构助词“的”
裔:名词,后代
(2)朕皇考曰伯庸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3)摄提贞于孟陬兮贞:副词,正,当
(4)惟庚寅吾以降惟: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5)皇览揆余初度兮揆:动词,思量
度:名词,时节
(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纷:形容词,众,很多,指美盛的样子
(7)又重之以修能重:再,加上
修:形容词,美好的
(8)纫秋兰以为佩纫:动词,联缀
佩: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9)夕揽洲之宿莽揽:动词,采
(10)日月忽其不淹兮忽:形容词,迅速的样子
淹:动词,久留
(11)惟草木之零落兮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不抚壮而弃秽兮抚:动词,循,握持
(13)何不改此度度:名词,法度
(14)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名词,骏马,比喻贤智之臣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给
(2)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僻,幽僻
(3)来吾道夫先路道同导,引导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2)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递相更替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3)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喻指君主;一说,美人是自喻
今义:美丽的女子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作动词,给……起名
(2)字余曰灵均字:名词作动词,给……表字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4)朝搴阰之木兰兮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5)夕揽洲之宿莽夕:名词作状语,在黄昏
(6)不抚壮而弃秽兮秽:形容词作名词,秽恶之行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肇锡余以嘉名。
译文: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状语后置句,状语“以嘉名”置于谓语“锡余”之后。)
(2)纫秋兰以为佩。
译文: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代词“之”。)
(3)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文:心忧岁月不等待我。(宾语前置句,宾语“吾”置于动词“与”之前。)
(4)来吾道夫先路!
译文: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省略句,“夫”后省略介词“于”。)
环节二:把握文意
6.下列各句不属于表现屈原“内美”的一项是()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B.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C.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D.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解析:选D D项,表现屈原的“修能”。
7.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述说自己的出身高贵,又降生在一个美好吉祥的时刻,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自爱。
B.“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表现了诗人的焦虑和迷惘。
C.诗末诗人想象驾着骏马奔向远方,他热情地回首,望着徘徊无路的楚王,高喊着“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D.作品表现了诗人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
解析:选B B项,这四句诗是说诗人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表达的是诗人的焦虑之情,“迷惘”看不出来。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尊严
1.从教材中积累
诗中屈原反复渲染自己身份的高贵,强调自己的“内美”,暗喻他与楚国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担当振兴家国的重大责任,体现了一种自我价值的发现。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他深恐努力向前仍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抓紧时间修养自己。这“精勤修能”体现了他自我意识的觉醒,更表明了他的人格追求。他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当仁不让,愿为君主做引路人,这表现了诗人虽遭厄运仍坚守高尚的品格、坚持真理的精神。屈原保持高洁的志向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如明灯,照亮了中国历史的漫漫长夜。
2.从历史中积累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却还是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不肯吃,最终饿死于路旁。
3.从名言中积累
(1)要人敬者,必先自敬。——陶行知
(2)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3)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普列姆昌德
(4)珍视思想的人,必然珍视自己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5)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思卡尔
(6)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4.从佳作中积累
有尊严的人,不奴颜媚骨;有尊严的人,不摇尾乞怜;有尊严的人,不妄自菲薄。有尊严的人,能够勇敢地说“不”,他为了心灵而活,绝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心;有尊严的人,在困境中不堕落,他永远看见希望,奋进不辍;有尊严的人,有血性,他能为人格的不污,而奋勇斗争;有尊严的人,有信仰,他可以为理想死去,而无怨无悔。
尊严是一种正气,它压倒一切妖风;尊严是一把神剑,它斩去所有虚荣。
尊严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有了它,无论走上什么样的旅程,你都可以用自信的臂膀,满怀热情地拥抱人生。
(二)这样运用素材
[精彩片段]
尊严是什么?尊严是做人的高贵,尊严是生命的价值。从不食嗟来之食者身上,我们曾仰慕“贫贱不能移”的高风;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我们赞颂过“威武不能屈”的亮节;从伟大的人民总理身上,我们景仰着“富贵不能淫”的贞操。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做人的尊严。尊严是不容玷污的白璧,尊严是不可尘蔽的珠光。尊严植根于绵亘千古人文精神的圣殿,它只属于大写的“人”。它是人类不可亵渎的理性、正义与良知。
[领悟] 文段的论点是“尊严是做人的高贵,尊严是生命的价值”,为了证明此论点,作者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者、文天祥、人民总理的例子。这些事例切合论点,内容丰富,很有说服力。
[精彩范文]
①又是一年端午节,自然让我想起汨罗江畔的玉笥山,想到三闾大夫投江的河伯潭。其实,我没有到过汨罗江,也从未泛舟于洞庭湖,虽然神往已久。可我在断断续续的残梦中,曾无数次梦到过披发行吟泽畔的屈原。
②屈原是一座丰碑,他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并不单纯是因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发自内心的那些咏叹汇聚成一篇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文章,在《诗经》之后闪烁着五彩光华,照耀着华夏的天空。凝聚着无数心血的《离骚》字字含泪,句句泣血,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③屈原是一种精神。在战国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他想在楚国施展开自己经天纬地的才华和济世救国的理想抱负。他以为,只要忠君,只要爱国,他就永远可以立于楚国的朝堂,站在楚王的身边,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然而听惯了甜言蜜语的楚王哪里真正会听逆耳忠言。
④流放的屈原对楚王仍然抱着幻想,幻想楚国能在危难之际转危为安,幻想着楚王能在沉沉的酣梦中想到志虑忠存的自己,幻想自己能站在伤痕累累的楚国朝堂再次力挽狂澜……然而,这只是黎明前的残梦,浓重的黑暗后还是黑暗,佞臣当道的楚国没有曙光,没有一丝希望。
⑤风景秀丽的玉笥山,碧水荡漾的洞庭湖,悠悠的岁月,焦虑的心境,此时的屈原正在痛苦和忧虑中挣扎。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呐喊,摇摇欲坠的楚国已是风烛残年。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流着眼泪,投入那片澄澈莹碧的水面。
⑥屈原选择了以身殉国,那是怎样的一种悲苦和无奈!生在楚国,他注定要遭受前所未有的磨难。行吟中的屈子容颜憔悴,心如死灰。在江畔,他无数次地思索着国家的命运。经受不住绝望的折磨,选择死是唯一的出路。与其行尸走肉般地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生,要伟大;死,也要得其所。这就是一种高贵的品格,这种精神可与天地并存,可与日月争辉。
⑦屈原的死没有任何的诗意,不像醉意的李白失足于水中,怀抱明月而终;不像才华横溢的王勃,一不留神沉入江中,惊悸而死;也不像忧心忡忡的贾谊,因梁王坠马,抑郁而终。屈原本可以有另外的选择,沿着老子和庄子的路,消失在茫茫苍苍的丛林间,与奔跑于山间的麋鹿为伍,与诗意的清风明月相伴,饮甘露,食松果,泛舟洞庭。他还可以转身而回,在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面前极尽吹捧谄媚之能事。可屈原,铮铮铁骨立于天地间,他不媚俗,不从众,宁愿一朝离世,也绝不向权贵低头。
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不会跳江,他宁愿在失意无奈中饮酒赋诗;那个“臣心一片磁针石”的文天祥不会刎颈,他要留有青山以图东山再起。死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这种选择有时却无比高贵。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朝代的更替之时,经受不住时代的狂风摇撼,自沉昆明湖,他殉的是一种精神。现代作家老舍,经受不住文化的侵袭和肉体的折磨,跳入太平湖,他殉的是一种品格。屈原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他向世人奉献了最震撼人心的灵魂。
⑨我没有到过翠竹掩映着的玉笥山,也没有到过碧波荡漾、千帆竞发的洞庭湖,但我断断续续的梦中时时浮现出披发行吟、憔悴幽思的屈子……
(有删改)?佳作赏析
文章以“汨罗江边寻残梦”为线索,叙写了屈原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虽遭奸佞谗害,流放汨罗,但仍心系故国,不忘存君兴国,忠贞不渝的一生。行文中作者还写到屈原的品格对后人的影响,从屈原到王国维到老舍,中国知识分子以死殉道,追求人格的独立,捍卫生命的尊严。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屈原高贵品质的赞美之情。
?写作借鉴
1.学拟题
“汨罗江边寻残梦”这个题目既富有诗意,又点明了写作的线索。文章是在想象中去追寻屈原的一生,去触摸屈原那高贵的灵魂。
2.学用词
第②段,写读《离骚》的感受时,作者用了成语“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肝肠寸断”,四字词语“字字含泪”“句句泣血”等,突出了屈原作品感人的力量。大量成语的使用,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
3.学比较
第⑦段,作者把屈原的死和李白、王勃、贾谊的死进行了比较,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壮志难酬的人,屈原却选择了轰轰烈烈地死,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
4.学联想
第⑧段,写到屈原品格时,联想到王国维、老舍,他们都以死明志,以死殉道,捍卫了人格和尊严,这就突出了屈原投江的文化意义,他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追求。
5.学结尾
文章以在残梦中梦到屈原开头,又以“断断续续的梦中时时浮现出披发行吟、憔悴幽思的屈子”结尾,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
注释:①社稷:土神和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古时君主都祭祀的神主,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翻译] 百姓最为宝贵,国家次要,君主为轻。
[明理知义] 这充分体现了孟子的重要思想——以民为本。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主放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
苏武牧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①单于。单于愈益②欲降③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⑤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注] ①白:告诉。②益:更加。③降:使……投降。④羝:公羊。⑤廪食:公家供应的粮食。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译文:
参考答案:就把苏武囚禁起来,关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参考译文: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更加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关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躺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收藏野果子来吃。他拄着汉廷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节上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
郎平1978年入选女排国家队,多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20世纪80年代,她是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赢得“铁榔头”绰号。上世纪末,她和队友创下五连冠的佳绩,女排精神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2002年郎平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第一人。2010年7月,郎平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郎平退役后,赴国外进修、打球,2013年4月25日,郎平重掌中国女排帅印,2014年带队获得了女排世锦赛亚军。2015年8月22日-9月6日,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战绩,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2016年率领中国女排征战里约奥运会,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使中国女排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奥运冠军。
[人生教益] 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朕皇考曰伯庸(皇帝的自称)
②皇览揆余初度兮(思量)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忽然)
④惟草木之零落兮(思)
⑤不抚壮而弃秽兮(握持)
⑥又重之以修能(美好的)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解析:选B ①朕: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③忽:迅速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肇锡余以嘉名B.扈江离与辟芷兮
C.朝搴阰之木兰兮D.来吾道夫先路
解析:选C A项,锡,同“赐”;B项,辟,同“僻”;D项,道,同“导”。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恐美人之迟暮B.乘骐骥以驰骋兮
C.惟草木之零落兮D.恐年岁之不吾与
解析:选A A项,“美人”喻指君主,一说是诗人自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名余曰正则兮B.朝搴阰之木兰兮
C.夕揽洲之宿莽D.旦余济乎江湘
解析:选A B、C、D三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是名词作动词。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称自己与楚王同姓同宗,目的不仅在于表明他有高贵的血统和身世,而且也表明他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B.诗人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美人”等香花名草来比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
C.大量使用“兮”字,使语气舒缓有致,朗读时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引出楚王不举贤任能则将灭亡的道理,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选B B项中“美人”不属于香花名草,且这里的“香花名草”不比喻远大志向。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译文: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译文: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译文:
参考答案:(1)披着江离和幽香的白芷,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
(2)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春天与秋天自然地依次替代。
(3)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二、阅读理解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10题。
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修姱:修洁而美好,实指美行美德。
B.怨灵修之浩荡兮
灵修:神圣,指代君王,具体指楚王。
C.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众女:众多女子,指楚王身边受宠幸的众多女子。
D.何方圜之能周兮
方圜:方枘和圆凿,即方榫头和圆榫眼。
解析:选C C项中,“众女”喻指国君左右的小人。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 B.余不忍为此态也忍尤而攘诟
C.亦余心之所善兮谣诼谓余以善淫D.竞周容以为度何方圜之能周兮
解析:选B A项,“替”均为“贬黜”的意思;B项,“忍”,忍心/忍受;C项,“善”均为“爱好”之意;D项,“周”均为“相合”之意。
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开头两句承上外,是从自述遭贬黜写起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了自己面对遭贬黜的巨大打击,决不放弃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
B.第二段以一个“怨”字领起,揭示了遭贬黜的诸多原因,由此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激奋,也可以看出诗人在逆境中的清醒与冷静。
C.第三段表达了自己于失意与困窘中,宁死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而要发扬前圣所推重的“伏清白以死直”的献身精神。
D.作者想象丰富,善于比喻,他以“蕙”“揽茝”比喻美行美德,以“鸷鸟”喻自己如同搏击长空的雄鹰一般的斗争精神,以“方圜”比喻自己不会与不同道者相安。
解析:选D D项,“鸷鸟”是指雄鹰与凡鸟。作者以此比喻自己不会同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译文: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文: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文:
参考答案:(1)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呀,我哀伤人民生活是如此多灾多难。
(2)这是我心所向往(或“爱好”“崇尚”)的美德啊,纵然(或“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3)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我也决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参考译文:
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呀,我哀伤人民生活是如此多灾多难。我只是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啊,想不到早上进谏晚上就遭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做佩带而将我贬黜啊,又因为我采集芳芷而给我加上罪名。这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的蛾眉啊,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本来世俗就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法则而任意改变措施。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奉承、取悦于人奉作法度。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地在这个时候陷入困窘。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我也决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却能够相安的?承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而蒙受耻辱。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就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3题。
涉 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①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②游兮瑶之圃③。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④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⑤余车兮方林⑥。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⑦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⑧。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⑨。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注] ①陆离:长的样子。②重华:舜的名字。③瑶之圃: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的盛产美玉的花园。④欸(ǎi):叹息声。⑤邸:同“抵”,抵达。⑥方林:地名。⑦容与:缓慢,舒缓。⑧淹:滞留。回水:旋涡。疑滞:停滞不前。⑨枉渚(zhǔ):地名。辰阳:地名。枉渚与辰阳都在沅江北岸。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被子
B.旦余济乎江湘济:救济
C.乘鄂渚而反顾兮乘:乘坐
D.苟余心之端直兮苟:假如
解析:选D A项,被:通假字,同“披”。B项,济:过河。C项,乘:登上。
12.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冠切云之崔嵬
B.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C.欸秋冬之绪风
D.帝高阳之苗裔兮
解析:选A A项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他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译文:
(2)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译文:
参考答案:(1)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大步驰骋义无反顾。
(2)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冈,让我的车来到方林。
参考译文:
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年纪老了这种爱好仍然没有衰减。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之冠。披挂着夜晚发光的明珠,佩带着珍贵的美玉。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大步驰骋义无反顾。用青龙驾车,两边配上白龙,我同舜一道去游玉树的园圃。登上昆仑山吃那玉树的花,我要跟天地一样长寿,跟日月一样光华。我为楚国没有人了解我而悲伤,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在秋冬余下的寒风中叹息惆怅。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冈,让我的车来到方林。我乘着蓬窗船上溯沅水,船夫们一齐摇桨击水前行。船慢腾腾地不肯向前,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进。清晨从枉渚出发,晚上歇宿在辰阳。只要我心地正直,放逐在僻远的地方又何妨?
三、语言表达专练
14.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文段题旨。
阅读屈原,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
这些思想、文化的传承也铸就了中国文化,也正是这种吸收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参考答案:阅读李白,就是在阅读一种傲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激励着一代代人书写正直人生;阅读苏轼,就是在阅读一种豪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激励着一代代人继往开来。
15.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学校准备于端午节晚上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参考答案: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屈原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

5 离骚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 离骚”,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5 离骚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首诗本身找证据是好办法。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放逐之后所作,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作者想象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大忠实于史实,是有可能的。
2.主要内容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又申之以揽茝”,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对此,作者坚定地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写群小对自己的诬陷以及周围风气的败坏。“众女”“时俗”两词,说明当时社会环境一团糟,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面对如此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作者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忧闷之深。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这一句是整首诗中最长的诗句,作者似乎将胸中郁积已久的愁闷尽情倾吐出来,震动人心。然而,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他声明:“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接下来,“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对自己之所以不见容于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向平稳,并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表现作者以前贤为榜样,同时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离骚》里也称引了不少诗史或传说材料,可见作者对历史很熟悉,前世的明君贤臣就是引导他追求进步政治理想的活生生的例子。
痛定思痛,作者对此前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后悔当初没有认清形势,选准道路,那么现在赶紧抽身退出还来得及吧!当然,由进到退是要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斗争的。“延伫”“步”“止息”等语,让我们看到一位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兰皋”“椒丘”的意味,正如唐代吕延济说:“行止依兰椒,不忘芳香以自洁也。”终于,诗人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这一句既含有让步,又带着倔强。只求洁身自好,这是碰壁之后的让步;“复修”“初服”,全然不顾自己获咎之由正是自己太“好修”了,这是不计功利得失的倔强。以下“制芰荷以为衣兮,……芳菲菲其弥章”从各方面写自己衣饰的高洁。作者不惮繁复地描述种种衣饰,意在表明他修身之严。读起来,这几句诗给人无限郑重的感觉。其中,“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和前面的“复路”是相应的。最后,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独好修以为常”。“独”字表现出作者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的自觉态度,带有一点自豪的味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坚信自己,至死不变。
对于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①屈原和楚怀王的矛盾。楚怀王贤愚不分,没有主见,轻易听信周围群小的挑拨。有关诗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②屈原和群臣(主要指楚国旧贵族)的矛盾。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取巧,毫无原则。有关诗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
③屈原和楚王、群臣产生矛盾的根源。屈原的“美政”理想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是导致他在现实中碰壁的根本原因。“举贤授能”就是要任人惟才,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完善法度,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这极大地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他一心为国家的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楚怀王昏庸浅薄,经不起小人挑拨,不能采纳他的主张,疏远了他。
④屈原的品格与精神。屈原洁身自好,决不与周围群小同流合污,并誓死坚持真理,捍卫理想。有关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岂余心之可惩。”“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亦余心之所善兮,……固前圣之所厚。”
二、问题探究
1.节选的这部分里第一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前后是否有矛盾?
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第二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进退来说的,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①押韵。根据上古音韵系统,《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里,“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里,“错”“度”是韵脚。
②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在这首诗里,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③大量使用对偶句。可参见“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所举的对偶句。
④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
关于练习
一 疏通课文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设题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己解决大部分疑难词句,减少教师讲解的分量;重视朗读、背诵在体会诗歌感情、理解诗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
二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说说诗里写了哪些内容。
设题意图:抓住关键语句,较为深入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写小人们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不吾知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写自己虽然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为此遭受极刑也决不改变。)
三 《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设题意图:注意这首诗句式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2.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构成对偶,这种对偶形式也叫错综对。
3.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4.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5.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四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设题意图:初步了解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参考答案: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指君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拟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
教学建议
一、学生对于屈原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已经是常识。可是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学生可能就不很清楚了。《离骚》是一首伟大的爱国抒情长诗,只有体会到其中浓浓的爱国热情,才能对这首诗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感受、认识得深,否则就会浅尝辄止,不能深知其中滋味。因此,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屈原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屈原要求“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符合当时楚国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国家富强;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是非常正确的路线;他劝阻楚怀王入秦,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也完全是对的。可见屈原心系国家的安危存亡,并且审时度势,很有政治见地。他受到周围群臣的排挤、打击,君王疏远了他,他的忧愤是由国家前途晦暗不明引起的,而不是一己的私愤。
二、注意对诵读的指导。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句,给句子划分停顿。还要让学生注意句首语气词、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等,读这些词的时候,可长可短,可断可连,全看表达感情的需要。
有关资料
一、楚辞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如萧统《文选》中的“骚”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篇,就是对整个楚辞而言。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地早有歌谣,据刘向《说苑》记载,约公元前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论语》载孔子曾听到《接舆歌》,《孟子》中也有《孺子歌》等等。可是这些楚地歌谣仅一鳞半爪地存于历史记载中,只是到了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见《宋文鉴》卷九十二)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二、关于作者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赞助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齐、伍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辞语。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同上)
三、《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则当作于放逐以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世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大致说来,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最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忽临睨夫旧乡”,终于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最后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上)
四、《离骚》赏析(褚斌杰)
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它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以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是的,多少年来人们读《离骚》,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是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是他对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谗远逝。他满怀“存君兴国”之志,却唤不醒昏庸之主,眼看楚国兵挫地削,危亡无日,自己却竟被疏失位,救国无门。这对于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来说,能无怨乎?诗中有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云:“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最后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摧肝裂胆,撼人心魄。
《离骚》一诗素称难读,这除了南楚的方言、历史、神话、风物带来的某些理解上的障碍之外,主要由于全诗感情回环激荡,反反复复,脉络不易掌握。诚然,《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长诗,凡二千四百七十七言,三百七十三句(从洪氏说删去“曰黄昏以为期,恙中道而改路”二句),它既是一首自叙传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而又带有某些神话色彩和事件叙写以及情节因素。因此,对于《离骚》一诗,我们只有首先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才有可能深入到它的思想、艺术深处,发掘出它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艺术创造。
长诗《离骚》,叙写了诗人自己的某些生平经历,从而说它带有自叙传的性质,但它又具有大量的超现实的描写,在自我形象中渗入了浓重的神话因素。诗中的构思,具有某些情节性,但也并非是客观的、真实生活经历的叙写,而完全是主观想象的飞腾。这一切都说明长诗《离骚》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抒情之作,而不像有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也就是说我们读长诗《离骚》,特别应该把握的是它的“情”,是诗人内心世界活动的起伏,以至由此而展开的全部丰富性和贯穿于全诗的艺术特质。
贯穿于《离骚》长诗中的“情”,即司马迁所说的“怨”情,更确切地说就是一股忠怨之情。诗人身处战国时期新旧交替的激烈变化时代,他的父母之邦,他所热爱的祖国,原本是一个强大富庶的国家,在群雄并峙之中,曾居于盟主地位,有着统一天下的诸多条件。但自楚悼王变法失败以后,国政受旧贵族的把持,日非一日。至屈原所生活的怀王时期,由于内政不修,外有强秦压境,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屈原是一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政治家,是一位有理想、有远见和刚正不阿的爱国志士。他出于对祖国命运的担忧,满怀忠贞之志,企图革新政治,振兴楚国。但他的一片赤忠之心,却得不到理解。最初他曾一度受到楚王的信任,担任左徒要职,推行新政;谁料正当他忠心耿耿,报效祖国之际,却因为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谣诼蜂起。“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群小逞技,而楚王不察,竟遭谗见疏。他怨忿楚王之“数化”,“不寤”;怨忿“党人”之“贪婪”、“工巧”,怨忿“众芳”之“芜秽”、变节、堕落。最使他感到哀伤怨忿的,是他目睹祖国的日趋危亡,而自己却被剥夺了报效祖国的机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做为一个“忠而被谤”,爱国获罪,眼看祖国濒临险境而又“救国无门”的人,该是有怎样的一种激怨之情啊!于是诗人的感情犹如火山爆发,迸射而出,铸就这篇积忿幽深、摧人肝胆的长篇诗作──《离骚》。
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艺术夸张,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象,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掌握了长诗《离骚》这一结构层次,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它的内在逻辑,亦即诗篇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轨迹,以及起伏于全诗中的细微的心理描写。
长诗《离骚》的开端就是很奇特的。诗人首先以十分庄重而自矜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由于父亲对自己莫大期望而赐予的“美名”。前人分析说:“首溯其本及始生之月日而命名命字,郑重之体也。”(清顾天成《离骚解》)诚然,开篇起始的八句,感情是很肃穆的,含蕴是深邃的。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帝高阳之苗裔”),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的至死不能去国埋下了伏线。他自道奇异的生辰,美好的名字,也正是在表现他的尊贵不凡和具有崇高的理想。“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始的八句,就为他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表白了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并以万分急迫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献身君国的愿望。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这是对自己的。他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因此他不满足于先天的“内美”,还“重之以修能”,朝夕充实、提高自己,以便奉献于祖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是对楚王(“美人”)。他担心楚王不能及时奋进,耽误了楚国的前途。两个“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他寄希望于楚王,他劝导楚王“抚壮而弃秽”,愿为楚王“导夫先路”,希望日益衰败的楚国,重新振兴,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但诗人的这一片赤忠之心,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相反的却因触犯了守旧贵族的利益,而招来了重重的打击和迫害。诗篇展现了楚国社会的一片令人窒息,令人愤慨的图景。楚王昏庸不察,信谗多变(“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群芳”(培植的人才)随风转舵,堕落变质(“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朝廷群小“贪婪”、“嫉妒”,蔽美称恶,无所不为。黑暗的现实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诗人的爱国理想“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的冲突。诗人于是感到苦闷、孤独、愤懑,以至强烈的失望。但诗人是坚决不屈服的,在诗篇中他反复申说了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格操守至死而不悔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是要誓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誓死保持自己人格的清白的。
但长诗并未就此结束,黑暗的现实,巨大的苦闷,迫使诗人由现实进入幻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而全诗转入了第二部分。
坚贞的灵魂需要战胜诱惑。与常人一样,在失败的极端痛苦中,诗人的内心矛盾也是激烈的。在自己的理想不被理解,而且惨遭迫害的情况下,还应不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永无反悔的态度?在不被自己的祖国所容的情况下,应不应出走远逝,到他国寻求知音,展示自己的才能抱负?诗人通过女媭、巫咸、灵氛这些虚构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劝说,把自己的内心冲突和抉择形象化了,从而向我们展示出了一颗经过炼狱的考验,而更加洁白无疵的伟大的灵魂。
女媭用“婞直以亡身”的历史悲剧来规劝他,劝他放弃执守,与世浮沉。这与诗人“依前圣以执中”的坚持真理的态度是矛盾的,实际也是对诗人既往斗争生活的否定。这一内心冲突是激烈的。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呢?他需要历史的反思,需要公平的仲裁。于是他借“就重华而陈词”,重温了夏、商、周历代的兴亡史,并以壮烈的心情回顾了前朝那些为正义而斗争者的命运。这种再认识不仅增强了他原有的信仰和信念,同时更激发起他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宁死不悔的壮烈胸怀: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战胜了世俗的诱惑,他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暂时的平衡。于是他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新的“求索”。这样,诗篇又展现了一个再生的灵魂为实现理想而顽强追求的动人情境。诗中写他不顾天高路远,驾飞龙,历昆仑,渡白水,登阆风,游春宫,上叩天门,下求佚女,他在求索什么呢?他要唤醒楚王,他要挽救国运,他要寻求再次能有献身于祖国事业的机会。但楚国的现实太黑暗了,他遭到了冷遇,受到了戏弄,结果以困顿、失望而告终: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诗人完全陷入到绝望的悲哀之中:“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诗人本是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与祖国贴在一起的,他赤忠为国,但却“方正而不容”,那么他还有什么出路呢?出路是有的,那就是去国远逝,去求得自身安全和前途。这无论从当时“楚材晋用”的风习上看,还是从诗人主观的才能和现实处境上看,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了。于是出现了第二、第三个诱惑。
“索藑茅以筳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占之的结果是告诉他在楚国已无出路可言,劝他离开是非颠倒的楚国,去寻求自己的前途。“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但做出这样抉择对诗人来说毕竟是太重大了,使他“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于是又出现了巫咸的劝说,巫咸不但同样劝他出走,而且还以历史上贤才得遇明主的事例,启发他趁年华未晚而急于成行:“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女媭的忠告,灵氛的劝说,巫咸的敦促,既代表了当时的世俗人情之见,无疑也是诗人在极度彷徨苦闷中内心冲突的外现,也就是坚定或动摇两种思想斗争的形象化。屈原要把自己思想感情考验得更坚定,就得通过这种种诱惑。于是在诗中诗人假设自己姑且听从灵氛的劝告,“吾将远逝以自疏”,决心去国远游。可是正当他驾飞龙,乘瑶车,奏《九歌》、舞《韶》舞,在天空翱翔行进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也就是看来一切矛盾、冲突行将结束的时候,一切又都重新开始:是就此远离开这黑暗的已无希望的祖国呢,抑是仍无希望地留下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志再次占了上风,“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诗人终于还是留了下来。他明知道楚国的现实是那么黑暗,政治风浪是那么险恶,实际上他也吃尽了苦头,但他不能离开他灾难深重的祖国,哪怕是出于幻想也不能离开。这样,诗人又从幻想被逼入现实,悲剧性的冲突不可逆转地引导出悲剧性的结局。他热爱楚国,但楚王误解他,不能用他,楚国的群小又凶狠地迫害他;他想离开楚国,这又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不能相容。最后,只能用死来殉他的理想了: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体现着“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光辉理想被扼杀了,这是诗人屈原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屈原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用自己生命所谱写的诗篇,如日月经天,光照后世,成为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而万世永存。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伟大的艺术是一个美的无尽藏,长诗《离骚》更确乎如此。我们读长诗《离骚》是感到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仰之弥高,它有着怎样的美的内含呢?
首先,就是它具有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悲壮的献身精神,这就构成了诗人无比崇高的美的人格,光辉耀目的美的形象。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是的,我们在长诗《离骚》中正是可以看到这种完美而崇高的形象,他的高尚的追求,洁白的人格,坚贞的操守,使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贪婪、偏私、庸俗,以致邪恶的人群,显得是那么渺小而又卑琐,而诗人的人格和形象却是峻洁而高大的: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诗人是孤独的、甚至是寂寞的。但他是圣洁的、高贵的,也是傲岸的。长诗《离骚》正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人格美的崇高典型形象。“余读《离骚》……悲其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刘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对于屈原《离骚》一诗所具有的崇高美这一特色,古今人正有着不二之词,同一感受。
其次,慷慨激昂的悲壮之美,是长诗《离骚》的另一鲜明美学特色。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有“存君兴国”之志,又有治国理乱之能。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胸怀“美政”理想,企图改善楚国的处境,振国兴邦。但却为黑暗势力所围困,从而引发出悲剧性的冲突。而最为感人的是,屈原始终是自己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所谓自觉地承担,是指他对坚持斗争下去的个人后果本有足够的估计,但他义无反顾,仍去自觉承担: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明知坚持下去会惨遭不幸,但他为了深刻的原则性,仍然选择了斗争以及把斗争坚持到底的道路,从而忍受了极大痛苦,罹得了人生的极大悲剧。“悲剧是人底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灭亡”(车尔尼雪夫斯基)。诗人屈原高标着“美政”的理想,怀着“九死不悔”的壮烈献身精神,经受着严酷的政治斗争和自我斗争的磨练。屈原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他蒙冤受屈,赴告无门,而最终以自沉结束了生命。但洋溢在长诗《离骚》中的整个感情却不是悲观,甚至也不单纯是悲哀。它表现的是正义压倒邪恶,庄严压倒恐怖,美压倒丑;它所表现的是“伏清白以死直”,“九死而不悔”的刚毅不屈精神;是探索,是苦苦地追求。我们读着《离骚》中那些发自肺腑的昂扬诗句,就会感受到一股不能自已的激越、崇高的感情和悲壮的英雄气概,这也正是长诗《离骚》的又一鲜明的美学特征。
与长诗《离骚》上述美学特征相联系的,是它的高超的、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诗人艾青在其《诗论》中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长诗《离骚》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段来完成其抒情主体的造型美和雕塑出一颗美的心灵的呢?诗人把炽烈的感情与奇丽的超现实想象相结合,把对现实的批判与历史的反思相结合,熔宇宙大自然、社会现实、人生经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一炉,结构出一个无比恢宏壮丽的抒情体系,这是诗人屈原在中国诗史上的奇异贡献,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园地的伟大开拓。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把它与古老的“诗三百篇”相比较,并对于它的特点与贡献做了这样的评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甚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屈原的创作,特别是长诗《离骚》为我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传统,成为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典范。
这是就长诗《离骚》总的创作方法和宏观结构而言的。而就其诸多的具体表现手法来看,长诗《离骚》也有着多方面的新颖创造。如他发展了《诗经》以来的“比兴之义”,以香花美草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情志节操的象征,令读者如睹其崇高圣洁之姿,如闻其道德之芳香。长诗《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但诗人却不时借用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屈原的悲剧是政治悲剧,但他对君国的忠诚哀怨眷恋之情,用爱情来比喻,用爱情心理来刻画,就更为曲折尽致,深微动人。诗人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美学内涵,来美化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从而也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奇丽,光彩照人了。

《离骚》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了解“楚辞体”的特征和《离骚》的历史地位。

2、反复诵读,鉴赏重点句子,理解并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背诵名句,感受屈原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的高尚节操。

【教学难点】

诗中的生字生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题解

1、关于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2、《楚辞》与《离骚》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离骚》《九歌》《天问》、宋玉《九辨》等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前部分追忆往事,表明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后两部分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遭遇,“离骚”即作者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4、写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前者的说法更可信。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kuāzhuóchàchìjíguòmiǎn

修姱谣诼侘傺岌岌攘诟偭规矩

2、齐诵

3、自由诵读

四、鉴赏第一段

1、两个学生朗诵。

2、重点字词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

忳郁邑侘傺兮忳,忧闷。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侘傺,失意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3、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内心苦闷,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德,至死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表现“九死未悔”的坚定节操。

4、小结:

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原因(洁身自好,小人诽谤,君王昏庸),

五、鉴赏第二段

1、齐诵

2、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行。使动用法。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不知吾”

高余冠……长余佩……高、长,用作动词。

唯昭质其犹未亏“唯……犹……”,唯独(只有)……还……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3、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不管别人怎么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以“好修”为乐,至死不变。

4、小结

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格。

六、问题探究:

1、节选的这部分里第一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其未远”,前后是否有矛盾?(讨论)

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而遭小人诬陷,君王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遭多方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不退缩。第二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远离政坛,并不意味着放弃操守,因此并不矛盾。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①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②大量使用对偶句。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③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郁邑”“侘傺”“陆离”是双声词,“岌岌”“菲菲”是叠音词。

3、比兴手法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此指君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比拟诗人,“鸟”比拟周围群小。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以衣服佩饰比拟诗人的美德。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品德高洁。

七、课堂演练:

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其效果。

答案:悔:追悔(反省),前一个“悔”是反悔;不矛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前者是表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后者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它是下文的开启之词。

2、赏析“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2)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这两个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其中有修辞、形象、情感的考查,考查点多,注意比较。

答案:(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坚定了走自己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选择。(3)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

3、“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中“忽”字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其效果。

答案:转折;从反省到进一步坚定意志。

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中“未变”的是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指代意义,注意从上下文筛选信息。

答案:追求“美政”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八、作业

1、反复诵读,背诵名句。

2、预习《孔雀东南飞》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⑸ 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⑹ 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
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⑴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⑵ 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⑴ 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⑵ 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