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结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31

《中国石拱桥》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石拱桥》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wWw.JaB88.cOM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桥墩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
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桥
(2)8、9段分别写了()()
4、总结(板书)
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打比方外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内
二、(3--9)赵州桥特点历史结构外形、设计者整体-局部
卢沟桥特点外形历史意义
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单元一:复习梳理
1、本文共分几部分?中国石拱桥有何特点?
2、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单元二:小结全文
一、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二、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列数字3、作比较打比方4、作引用
三、分析本文说明语言:
1、简朴(精练)语句短明快,读来自然。
2、用词准确严密
例:(1)桥拱桥石拱桥
(2)说“旅人桥”时用“可能”表估计,用‘有记载”表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条理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严密且又全面。(4)生动且富有文采,恰当运用比喻、引用,必要时描写。
单元三:巩固练习
练习册中的“随堂反馈”

相关推荐

《中国石拱桥》学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国石拱桥》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石拱桥》学案

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著名的桥梁专家,同时也是一位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行家。该文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石拱桥的“雄姿”,一直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课文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该如何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呢?部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二学生阅读说明文提出了“体会语言准确性”的要求,省颁《各科教学指导纲要》对阅读说明文也提出了“体会说明性语言的特点”的要求。据此结合学生刚学说明文的实际及本文语言特点,应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目标不宜多,而应明确集中,可把“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列为本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为使此教学目标和重点落到实处,可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
一、对照比较法
比较是判别事物特征的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对照,借以揭示事物的异同,优劣与高下,从而帮助人们准确地区别事物,认识事物。为让学生认识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可进行以下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两个片断,综合对照比较,完成以下练习:
甲文:(见课文第4、5节),略
乙文: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我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隋开皇大业年间(590-608)李春创建。桥单孔,全长五十点八二米,桥面宽约十米,跨径三十七点零二米,拱圈矢高七点二三米,孤形平缓,拱圈由二十八条并列的石条组成,上设四个小拱,既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观。在世界桥梁史上,其设计与工艺之新为石拱桥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大在当时亦属创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解放后,于1953年至1958年按最初桥样进行了修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下面几个语句均摘自甲文。请分别从乙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语句,并分析它们的异同:
(1)甲文:赵州桥横跨在浚河上……
乙文: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
同:介绍赵州桥地理位置
异:甲文生动说明;乙文属平实说明
(2)甲文: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乙文:宽约十米
同:介绍赵州桥的宽
异:甲文介绍赵州桥宽较详尽;乙文较简洁。
(3)甲文: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乙文:其设计与工艺之新为石拱桥的卓越典范。
同:桥的设计与建造
异:甲文从设计一直到施工;乙文着重设计和工艺。
(4)甲文: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乙文:上设四个小拱。
同:介绍大拱上的小拱。
异:甲文准确写出小拱位置;乙文就不太清楚。
2.乙文中说拱圈“弧形平缓”,其优点用甲文中的话来说是: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3.甲文中说赵州桥的大拱“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乙文中说赵州桥的“跨度之大在当时亦属创举”,这两句中的“在当时”指的是:公元605年左右。它们不能去掉的原因是:去掉“在当时”就会误认为赵州桥的大拱现在也是最长的,这与事实不符。
4.下列两个句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A、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象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B、拱圈由二十八条并列的石条组成。
答:A句表达效果好,形象、准确、生动地说明拱圈拼成的样子。
二、归类分析法
只有用最准确的语言对说明对象作精确的说明,才能使读者对事物有明晰准确的印象。《中国石拱桥》的语言特点还在于使用了一些语意模糊、不确定的词语进行说明,以使说明更切合实际。为让学生认识这种模糊说明的艺术,可进行以下归类训练:
体会下边几句话中加点词语的作用,把它们分别归类到后面的表格里。
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2.赵州桥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最长的石拱。
5.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6.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
7.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8.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10.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表示估计表示限制表示程度
大约二百来
可算左右可能有些完全
不完全几乎充分
最十分
“几乎、大约、可能、可算”是一组语意内含量大、模糊而不确切的词语,使用它们,似乎很难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而茅以升就是巧用它们,反映客观实际,避免了说明的武断。在中国,石拱桥分布确实广泛,但是否已广泛到自古到今无处不在的情况呢?很难断定,因为事实上不可能进行一次从古到今的全国各地的石拱桥的调查,用“几乎”这个表程度的副词,在强调石拱桥分布广泛的同时,避免了说明的绝对化,否则难以令人信服。同时由于时间久远,掌握的资料不可能齐全,对一千多年前的史实记载更不可能断言,于是作者恰当地选用了“大约、可能”这两个表示估计的词,以对历史情况作客观的反映。表估计的副词“可算”更是经作者再三推敲后而选用的。茅以升在关于《中国石拱桥》的一封信中说:“赵州桥大拱的长度,根据我个人掌握的资料,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但个人的见闻毕竟有限,这是有所保留的提法。对于不能绝对肯定的东西,不敢率然下结论,于是使用‘可算’表示不作肯定的意思。”“几乎”、“可能”等不能表示明确肯定的词语,看似含糊,而一旦将它们从句中去掉,说明则可能与实际相悖。用这些模糊语言来说明,倒更切合实际。这些模糊语言的选用,不仅是作者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的表现,而且是作者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的显现。
上述语言分析的归类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学过的词类知识的复习巩固。
三、误读体会法
《中国石拱桥》语言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在使用了一些恰当的模糊语,而且体现在准确地运用一些动词、形容词等作简洁确切地说明。这些词既不是生字,也不是难词,学生往往领悟不到,看不出其中的妙处,针对此种情况,采用有意误读的方法,让学生听说辨别,也不失为良策。下文节选的是课文的第3节,教师朗读时,要求学生认真听,并记下老师读错的地方(文中加点的词有意不读;需要故意读错的词,在该词后的括号内表明)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长久)的历史。《水径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建造)于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骇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有名)的当推(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悠悠”和“长久”,“建成”和“建造”,“著名”和“有名”,“惊人”和“骇人”;这些词的含义和区别均可让学生讨论发言,以领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和简明。对于省略不读的词,也可放手让学生辨析,讲用与不用的差别及不用可能会引起的歧义。有意误读,会成功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发热烈的讨论,这既是一种语言听说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语言思维训练,较形象深刻地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四、定义诠释法
用简洁的语言,把事物所包含的确定意义概括起来,成为唯一正确的解释,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通常说的下定义,也是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例如:“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是从语文的性质和作用给语文下定义。课文第六节为说明卢沟桥的特点用了这样一段话“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为培养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据此给联拱石桥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可限定字数)以加深对卢沟桥最本质的特点──联拱的认识。
由多个石拱联接而成的桥,叫联拱石桥。同样为加深对赵州桥最本质的特点──独拱的认识,也可让学生对独拱石桥进行下定义的语言思维训练。
五、判断正误法
可选用课文中若干个句子,或原句,或省略个别字词,或改动若干词语,请学生注意听并判断正确与否,这种练习拟放在课前或课后进行,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课文的熟悉程度,最终目的还在于体会、领悟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落实教学。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的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洨(Xiǎo)匀称(yun chen) 鷟(zhuo) 佥(qiān)河堤(di)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 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总结课文。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小结: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分析。
修饰语: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9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10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这个句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第3、4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种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说:“‘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几十年来,我国的双曲拱桥有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星罗棋布,遍及城乡。据1991年3月份资料介绍,全国已建双曲拱桥20多万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推广。(见《新华日报》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赵州桥后新创造》)
(3)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一般)

练习题:

、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

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2.禁止吸烟! 3.快一点! 4.站住!

5.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6.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

解析:区分主谓句与非主谓句,关键在于要深入领会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定义,因为它是区分的根据。所谓主谓句,就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1、6都是主谓句;所谓非主谓句,就是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2、3、4、5都是非主谓句,它们依次由动宾短语、形补短语、单个词、偏正短语构成。

另外,要细心区别非主谓句和省略句。例如:“①下雨了,②雨点很大,③落到地上劈叭作响”。这个例子中共有3个句子,①句中没有主语部分,也补不出(或无需补)主语部分,所以是非主谓句。②句是主谓句。③句省略了主语“雨点”,能够补出主语,如果离开了这一语言环境,句子意思就不清楚,所以是省略句。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

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成语的识记能力。仔细辨析,可知B项中“言简意该”应为“言简意赅”;C项中“性命悠关”应为“性命攸关”,D项中“潜然泪下”应为“潸然泪下”。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成分。

我推了他,一下。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宾语和补语的辨析。正确答案为补语。宾语和补语都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宾语是谓语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内容,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的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一下”是补充谓语动词“推”的数量,因而是补语。“他”是“推”的对象,做宾语。

五、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表达方式一共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叙述,指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把人物和事件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指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抒情即作者在文中针对某事物抒发感情;议论是作者在文中对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议论;说明是对事物的解说和对事理的阐释,这其中叙述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常常伴生。答案:1.说明2.议论3.叙述 4.描写 5.抒情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指出并改正。

A.别据一格 小家碧玉 流连潺潺( ) B.挑拔离间 风流人物 矗立拱桥( )

C.无与伦比 河水爆涨 倾听西谚( ) D.绿岛卧波 倒映流水 缎带新颍()

二、用动宾短语作主语的一项是()。

A.研制模仿人的动作和智能的自动机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B.他倒了一杯茶,悠闲地品尝着。

C.提心吊胆的日子真不好过。 D.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大革命。

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相似) 窥(从缝隙里看)见 孩提(六、七岁时) 匝(遮蔽)道

B.风格迥(完全)异 俨然(很像真的)惬意(称心舒适) 情愫(感情)

C.美轮美奂(有光彩的样子) 昭苏(苏醒)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偃旗息鼓(倒下)

D.姹紫嫣(娇艳)红 并行不悖(相反)豁(开阔)亮 鸟瞰(向下看)

四、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拱(gǒng)桥 桥礅(dūn) 艰(jiān)固 优(yōu)久

B.陡(dǒu)坡 匀称(chēn) 和协(xie) 疏浚(jun)

C.翌(yi)日 湍(tuān)急 铺砌(qi) 并行不悖(bei)

D.鸟瞰(kān) 老妪(yu) 迥(jiǒnɡ)异 窥(kūi)见

五、找出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近台的河里一乌黑的是看戏人家的船蓬。

B.住足那一道道长虹之畔,倘徉于桥区的草坪园景之中,你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造型。

C.即使在发达国家,这样的速度也不多见。

D.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园形,而是像一张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