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7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
18专题《综合总复习》
学员姓名科目:数学年级:
课题综合总复习
教学
目标1、综合总复习算术、图形、应用等基础与提升
2、学会读题、分析问题、尝试思考问题、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重点
难点
考点1、重点是综合复习算术、图形、应用等基础方式方法及提升
2、难点是读题能力、勇敢尝试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3、考查加减填空、旋转、计算、图形、应用等
数学核心
数字古诗
一帆(fān)一浆(jiānɡ)一渔(yú)舟(zhōu),一个(ɡè)渔(yú)翁(wēnɡ)一钓(diào)钩(ɡōu)
一俯(fǔ)一仰(yǎnɡ)一顿(dùn)笑(xiào),一江(jiānɡ)明(mínɡ)月(yuè)一江(jiānɡ)秋(qiū)
图形总结复习、说一说认识的图形,进行分类计数
□○□○□
有三个角封闭图形叫做(),上面有()个
上面长方形有()个
这是()体,上面有()个
这是()体,上面有()个
上面正方形有()个
上面梯形有()个
这是()形,上面有()个
球体上面有()个
圆形上面有()个
五角星有()个
四角星有()个
从不同角度看物体、互相思考,解答,集体交流,连线
算术总结复习、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请在下面所有数位上画上珠子,总共4颗
问、1、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100里面有()个十;2个十是()。
3、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4、与7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由8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算术计算、加法注意先从个位算起,个位加个位,满十进一,不能忘记
25
+15
36
+46
27
+47
48
+37
29
+59
44
+35
减法注意,先从个位算起,个位减个位,不够减,必须借,借位之后要退一,不能忘
90
-41
42
-14
66
-28
练、口算
20+60=92-10=25+28=97-60=
57+16=82-15=58-29=39+40=
应用、福娃娃
(1)左边有个,右边有个,全部多少个?
(2)右边增加多少个能达到16个?
巩固提升
1、请试一试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正方体
2、思考
()7()4
+7()-2()
8455
3、递等式计算
26+30+22
=+22
=75-13+10
=+10
=46-6-10
=-10
=26+8-18
=-18
=
39
-8
+57
64
+16
-26
4、竖式计算
77
25
-4
40
35
+16
98
35
-14
5、应用
自行车杂技表演。每辆自行车上有16个人,3辆自行车共有多少人?
答:
有26朵小红花。分给一班同学8朵,二班10朵,还剩几朵?
答:
课后操练
1、图形分类计数
长方体有()个正方形有()个正方体有()个
长方形有()个圆柱有()个三角形有()个
球有()个圆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个
2、观察题,连一连
3、计算
8
14
+72
89
39
-33
44
33
+22
99
-44
+25
46
+37
-50
4、鸡有12只,鹅有10只,鸭比鸡多21只,鸭有多少只?鸡鸭鹅一共多少只?
5、食堂吃了12袋大米,还有8袋,原来有多少袋?若又购买回18袋,则剩下多少?
()8()8
+1()-3()
7664
6、思考
()个()个
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练习题
1.7.1认识时间(例1)
课型新授课学校使用教师
时间
教学内容:
认识时间
教材第81页例1及练习十五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2.直观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2.直观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钟表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用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
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1)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2)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1)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对。(钟表模型演示1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为什么?(5分。)
(2)现在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3)小组交流后,汇报是几分。(模型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学生想办法记住。)
(4)钟表模型演示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3.认识1时=60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钟表模型显示。)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时=60分。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了。
5.学习读写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刚才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你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
师: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个时间记下来?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用两种方法表示,3时5分,10时28分。
再出示:认识3个时间并说说认的方法。
6.拨时间练习。
(1)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
生:想。
师: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能。)请小朋友们拿出表准备好。(投影显示。)
我上午8时10分上第一节课,11∶40下班。下午2∶30上班,5时55分下班。
师说,生拨。拨完一个就集体订正,或同位互相检查。
(2)同位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十三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
第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刷牙。钟面上,时针所指的位置在7时多一点儿,分针指向刻度1,刻度1对应的是5分。钟面上的时间是7时5分。电子表示法表示为7:05。
第二幅图:图上的小朋友正在教室里上课。钟面上,时针所指的位置在9和10之间,确定是9时多,分针指向刻度6,刻度6对应的是30分钟面上的时间是9时30分,用电子表示法表示为9:30。
第三幅图: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家里看电视。钟面上,时针指在6和7之间,确定是6时多。分针指向刻度8,刻度8对应的是40分。钟面上的时间是6时40分。用电子表示法表示为6:40。
第四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已经睡觉了。钟面上,时针指在8和9之间,确定是8时多,的是35分。钟面上的时间是8时35分。用电子表示法表示为8:35。
最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
2.连线。
做练习十五的第2题。
让学生做一做,连一连,再同桌交流,看自己做对了没有。
四、老师小结,邀请“时光老人”来做客。
1.“我是时光老人,小朋友们天天都和我打交道,我喜欢一个劲儿地向前走,从不肯停止,更不愿回头,会利用时间的小朋友抓紧每一分,学习就会有进步,不珍惜时间的小朋友,我就会从他身边悄悄溜走。今天,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好,我送给你们一首儿歌,请你们记住它。”
小朋友,请记住,钟面数字有十二。两数之间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个。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对应就是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2.师: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实物投影仪上的手表。)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3时5分3:05
10时28分10:28
1时=60分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空
(1)钟面上共有()个大格,有()个小格;分针走10小格的时间是();
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分针正好走()小格。
(2)分针走一圈是()小时,时针走一圈是()小时。
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请划出来,再改正。
(1)一般情况下,钟面上的分针比时针长。()
(2)6时半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正好都指向“6”()
(3)8时5分的时候,分针刚好指向“5”。()
(4)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60分钟。()
综合:
3.读出下面钟面所表示的时刻,用两种方式表示。
———————————————————————
———————————————————————
4.连一连。
拓展练习:
5、按照给出的时刻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二)教案及练习题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二)教案及练习题”,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7.2认识时间(二)
课型新授学校使用教师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准备:
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回忆复习,引入探究
老师直接在钟面上拨时间,让学生把它读出来。
师问: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钟面上时针从一个数字转到下一个数字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
指名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82页的例2
(1)学生能运用例1的方法读一下时刻4时15分。
(2)分针继续转过了4格,是几时几分呢?
学生自己认读时间,组内交流方法。
(3)全班交流。可能出现:
A.学生1分1分地数下去,依次数出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
B.学生读出4时20分,再往回数1分是4时19分。
(4)演示分针出现在7分、23分、39分、58分等,请学生说出是几分并说出认读的方法。
2.时针分针同时出现
刚才我们分别和时针、分针玩游戏,如果时针分针一起出现你能很快说出所表示的时间。
出示7:38,先让学生试读,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确定时间的。
3.小结方法:确定时间时,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刻度几,想刻度几对应的是多少分?就可以读出时间几时几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基本练习
1.做一做(教科书82页例2下的做一做)
让学生巩固时间的读取方法,并写出时间,学生可以采用“几时几分”的计时方法,也可以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来写。
2.练习十五第1题。
提高练习
3.练习十五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时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学会认识时间,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随着我们认识时间的不断熟练,我们就会看到钟表直接说出几时几分。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二)几时几分
4时15分4时19分
4:154:19
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作业设计
基础:
1.写出下列钟面表示的时刻。
时分时分时分
:::
综合:
2.按时间给下面的钟表画上时针与分针。
拓展练习:
3.过3.再过1小时是几时几分?
4.
过1分是:过5分是:过20分是:
时分时分时分
________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5-8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7)=1515-8=7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总数-运走的=没运走的
总数-吹灭的=没灭的(亮着的)
总数-下来的=树上的
总数-已经浇的=没浇的
原有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剩下的=卖出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
总数-借走的=剩下的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用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用一个正方体画出的正方形都一样。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4个长方形,或4个正方形或4个三角形。
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29添上1是30,39添上1是(),49添上1是(),59添上1是(),99添上1是()。
100少1是()。40比()多1,比()少1.
10根10根的数,从10数到100.(10、20、30、40、50、60、70、80、90、100)
10个十是一百100个一是100.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几个十是几十,几个一是几。
十位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是几表示几个一。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一个地数,相邻数是指这个数的前一个数(比这个数小的)和后一个数(比这个数大的)。
一共要搬的数-已经搬的=还要搬的。
筐外的+筐里的=总数
百数表中横着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竖着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
同一行(除第一行)中前9个数十位相同;同一列中的数个位相同。
100以内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11、22、33、44、55、66、77、88、99。
100以内个位是6的数有:6、16、26、36、46、56、66、76、86、96.
100以内十位是6的数有:60、61、62、63、64、65、66、67、68、69。
1-100中个位上是0数有0、10、20、30、40、50、60、70、80、90、100
2个2个的数数(略)5个5个数数(略)
比大小;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两位数比一位数大);位数相同,最高位大的数就大(两位数比较中十位数大的数就大);两位数中十位相同,就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两数比较,较为接近叫差不多,也可叫多一些或少一些;相差较大,叫多得多或少得多。
个位是1、3、5、7、9的数是单数(奇数),个位是2、4、6、8、0的数中双数(偶数)
第四、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0+30=70想: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45+30=75想:先算40+30=70再算70+5=75
45+3=48想:先算5+3=8再算40+8=48
24+9=30想:先算4+9=13再算20+13=33
个位和个位加,十位和十位加(相同数位相加)
个位满十,十位多1;个位不满十,十位不变
原有的+跑来的=现有的原有的-跑走的=现在的
求总数
第一次的+第二次的=两次有的
已经摘的+没摘的=原有的
已经拼好的+没拼好的=一共要拼的
已经收的+没收的=一共要收的
没吃的+已经吃的=一共买的
易错:原有的+送来的=现有的原有的+送走的=现在的
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
45-30=15想:先算40-30=10再算10+5=15
28-7=21想:先算8-7=1再算20+1=21
34-8=26想:先算14-8=6再算6+20=26
个位和个位减,十位和十位减(相同数位相减)
个位不够减,十位少1;个位够减,十位不变。
车的座位总数-已经上车的=空座位数
求去掉部分:
总数-剩下的=已经吃的
总数-剩下的=划走的。
总数-剩下的=借走的
总数-没栽的=已经栽的
上午飞走的+下午飞走的=一共飞走的
总数-飞走的=剩下没飞走的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甲比乙多多少?乙比甲少多少?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
第五单元角分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1元=10角=100分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按规律填数
6、12、18、()、()、()、()、()、()。
7、14、21、()、()、()、()、()、()。
8、16、24、()、()、()、()、()、()。
9、18、27、()、()、()、()、()、()。
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及答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及答案:吃水不忘挖井人练习题1.
一、在正确读音后面打"√"。
二、给下列字加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亡______()元_______()
寸______()今_______()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沙洲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关心人民群众。
3._______________带领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不忘挖井人"的是沙洲坝人民。
2.这句话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3.这句话赞美了毛主席饮水思源的良好品质。
参考答案:
一、lǐngdǎo(√)xiǎngniàn(√)gémìng(√)
二、忘忘记远远处时时间念想念
三、1.小村子2.毛主席3.老师我们去春游
四、3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练习题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一张2角可以换()张1角。
(3)一张5角可以换()张1角,还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4)10元可以换()1元,可以换()2元,可以换()张5元。
2、各种人民币的认识
86.00元=()元()角15.90元=()元()角0.05元=()分
12.50元=()元()角0.25元=()角()分1.50元=()元()角
54.32元=()元()角()分100.55元=()元()角()分
3、元角分单位的换算:
1元=()角3元4角=()角2元3角=()角4元5角=()角
1角=()分75角=()元()角3角5分=()分84角=()元()角
1元=()分47角=()分5元6角=()角52分=()角()分
4、简单的计算
9分-4分=()分8角-3角=()角20元-10元=()元
1角5分-5分=()角1角3分-5分=()分1元—5角=()角
7元5角-1元5角=()元()角1元2角+2元=()元()角
4角+9角=()角4元5角+4角=()元()角
5、选用合适的人民币单位。
铅笔盒10()橡皮8()衣服50()铅笔5()
6、写出下面的总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元
(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元()角
(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元
(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元()角
认识人民币2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角=()分1元=()角30分=()角
20角=()元30角=()元5元=()角
70角=()元80分=()角1元1角=()角
13角=()元()角5角4分=()分8角5分=()分
25角=()元()角90角=()元2元7角=()角
49分=()角()分23.45元=()元()角()分
二、计算。
3角+7角=()角9角-5角=()角1元-8角=()角
23分-10分=()分14分+7分=()分15分-5分=()角
3元7角-4角=()元()角2元1角+3元=()元()角
6元5角+6角=()元()角10元—4元5角=()元()角
8元—4元7角=()元()角4元—1元2角=()元()角
三、在()填上“>、<、=”。
9角()1元2元()1元5角4元5角()5元
10角()1元5元()50角20分()3角
四、选用合适的人民币单位。(填“元”“角”“分”)
铅笔盒10()橡皮8()衣服50()铅笔5()
一把尺子1()一个书包35()一个篮球25()一瓶饮料3()5()
三、看标签,写价钱
18.00元2.00元2.40元
()元()角()元()角()元()角
9.30元37.00元0.50元
()元()角()元()角()元()角
认识人民币3
班级姓名
1、填空:
2元=()角39分=()角()分4元2角=()角
30分=()角78角=()元()角2角7分=()分
1元=()角0.65元=()角()分0.80元=()角
1元=()分2.40元=()元()角19.00元=()元
30角=()元35.50元=()元()角()分
2、计算:
2元+6元=()元5角6分+2角7分=()角()分
1元2角+8角=()元10元—4元6角=()元()角
3元—6角=()角20元—8元=()元7元—8角=()角
3、应用:
牛奶2元5角面包3元矿泉水9角饼干2元8角
(1)买一瓶牛奶和一块面包一共要多少钱?
(2)买一包饼干和一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钱?
(3)买一块面包和一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钱?
(4)用10元钱去买一块面包可以找回多少钱?
(5)用5元钱去买一包饼干可以找回多少钱?
(7)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认识人民币4
班级姓名
1、我们买东西要用(),它的单位有()、()、()。
2、1元=()角1角=()分1元=()分
3、1元=()个1角1元=()个2角1元=()个5角
4、一张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5、一张1元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一张1元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一张1元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一张1元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6、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2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2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2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2元。
7、认一认价格。
5.30元0.50元3.50元
()元()角()角()元()角
35.00元3.59元37.90元
()元()元()角()分()元()角
8、1元-5角=()角1角-3分=()分()角+()角=1元
9、一块橡皮5(),一枝玩具汽车25()。
10、6元=()角38角=()元()角2元3角=()角
5角=()分49分=()角()分72角=()元()角
1元3角+7角=()元6元4角+7角=()元()角
5元4角+3角=()元()角5角+8角=()角=()元()角
10、哥哥有14元钱,弟弟有10元钱。哥哥给弟弟()元后,两个人的钱就一样多。
11、操作题:一本书7.6元,可以怎样付钱?
一件衣服56元,可以怎样付钱?
一辆自行车237元,可以怎样付钱?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
复习100以内的数。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统计,100以内加、减法口算;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用学到的加、减、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重点:1、100以内加、减法口算。
2、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用口诀求积。
关键:1、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2、正确地解答加、减、乘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倍”的含义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进一步的理解,巩固本学期教学的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表内乘法等计算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计算正确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意识和思维的能力。
课时划分:(4课时)
复习100以内的数,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统计(1课时)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课时)
复习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1课时)
用学到的加、减、乘法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期末复习1~5。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98页复习题1。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98页复习题2。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复习题3,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图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好
第二课时: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99~100期末~复习0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
第100页第八题的教具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
1、完成期末复习6。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4)老师小结:
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不惟一,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自习7。
(1)教师说明题意“不计算,你能说出哪几道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
(2)学生独立估计,集体交流说说估计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比能很快地看出来?(同一组的上下两题也可以比一比)
3、完成期末复习8。
(1)出示第8题的教具图,全班同学集体练几遍。
(2)同桌同不合作,朴互算,相互评。
4、完成期末复习9。
15题口算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做完后请学生自查一遍,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订正时统计全对人数,了解学生错题情况,及时订正。
5、完成期末复习10。
(1)出示第9题看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男孩有8张邮票,小女孩有12张邮票,求小女孩比小男孩多多少张?)
(2)学生自己解答第1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集体口答。
(3)第2题同桌同学先讨论,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巩固得好,感兴趣。
第三课时: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11~15。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
○○○○○○○○○○○○○○○
一共是()个()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有()个,□有()个()个。
□的个数是◎的()倍。
3、完成期末复习11。
沉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老师小结:
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式5×2。
三、复习乘法口诀。
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3、完成期末复习12。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口诀“对口令”的游戏,然后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复习13。
(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
(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
(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复习1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五、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巩固得好,感兴趣。
第四课时:复习加减、乘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期末复习16~19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学到加、减、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基本训练。
列式计算。
3个6相加是多少?3的6倍是多少?
3与6的和是多少?3比6少多少?
仔细审题,集体列式口答。
三、复习。
1、期末复习16。
(1)出示第16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你是怎样想的?
(求3人浇多少棵,也就是3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学生集体口答书中的三个问题。
2、期末复习7。
(1)出示第17题,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第1~4个问题,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选出你喜欢的两件玩具。算一算买这两件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
(4)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期末复习18。
(1)出示第18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收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3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期末复习19。
(1)出示第19题,看图说一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图中告诉我们“小松鼠采了5个椰子,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需要解决的是“猴子最少采了多少个,最多采了多少个”)
(2)提问:“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是什么意思?你会解答吗?”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学生课堂气氛好,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知识点复习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知识点复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1.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练习题
24+(8-4)=____23+(9-8)=____40-(2+8)=____
32-(4+6)=____72-(9-5)=____66-(4+6)=____
39-(4+5)=____89-(7-5)=____63+(3+7)=____
8+(50-6)=____4+(23+42)=____60+(30-7)=____
参考答案
24+(8-4)=_28_23+(9-8)=_24_40-(2+8)=_30_
32-(4+6)=_22_72-(9-5)=_68_66-(4+6)=_56_
39-(4+5)=_30_89-(7-5)=_86_63+(3+7)=_73_
8+(50-6)=_52_4+(23+42)=_69_60+(30-7)=_83_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一)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
、生字表
单元
春(春风)(春雨)(春天)风(风雨)(大风)(东风)
冬(冬天)(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花(开花)(花朵)(雪花)
飞(飞鸟)(飞天)(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姓(姓名)(姓李)(姓氏)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对么)双(双手)(双目)(双耳)
国(中国)(国家)(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方(对方)(大方)(东方)
青(青蛙)(青天)(青年)
清(清水)(清明)(清早)气(天气)(力气)(和气)
晴(晴天)(晴日)(晴空)
情(友情)(同情)(心情)请(请问)(请人)(请坐)
生(学生)(花生)(出生)
字(生字)(字画)(名字)左(左右)(左手)(左耳)
右(右手)(右耳)(左右)
红(红花)(火红)(红色)时(小时)(时间)(有时)
动(生动)(运动)(活动)
万(万里)(万年)(十万)
二单元
吃(吃水)(吃力)(好吃)叫(叫好)(大叫)(叫声)
主(主人)(主要)(公主)
江(江水)(长江)(江山)住(住口)(住手)(住人)
没(没有)(没人)(没用)
以(以后)(可以)(以上)会(学会)(开会)(大会)
走(走出)(不走)(走动)
北(北方)(东北)(北风)京(北京)(东京)(京口)
门(大门)(开门)(门口)
广(广大)(广东)(广西)过(不过)(过年)(过去)
各(各自)(各人)(各个)
种(种子)种田)(种花)样(同样)(
样)(样子)
伙(同伙)(入伙)(小伙子)
伴(伙伴)(同伴)(女伴)这(这样)(这儿)(这里)
太(太阳)(太子)(太太)
阳(阳光)(太阳)(阴阳)片(
片)(叶片)(动画片)
金(金光)(金子)(金秋)
秋(秋天)(秋风)(秋雨)因(因为)(因果)(主因)
为(为了)(为什么)(以为)
三单元
他(他们)(他的)(他人)河(小河)(江河)(河水)
说(说明)(不说)(小说)
也(也是)(也好)(也对)地(种地)(大地)(地方)
听(听见)(听说)(动听)
哥(哥哥)(大哥)(二哥)单(单人)(单手)(单元)
居(居住)(同居)(居然)
招(招手)(招生)(招工)呼(招呼)(呼叫)(呼气)
快(飞快)(快门)(快马)
乐(快乐)(乐土)(乐趣)玩(好玩)(玩乐)(玩火)
很(很好)(很多)(很大)
当(当心)(当年)(当时)音(音乐)(观音)(拼音)
讲(讲
)(听讲)(主讲)
行(行为)(行人)(行动)许(许多)(也许)(许可)
四单元
思(思想)(心思)(秋思)
床(木床)(床头)(床单)
前(前后)(以前)(从前)光(月光)(阳光)(光头)
低(低头)(低音)(低下)
故(故乡)(故国)(故人)乡(同乡)(思乡)(水乡)
色(红色)(白色)(春色)
外(里外)(外头)(门外)看(看见)(好看)(看书)
爸(爸爸)(我爸)(爸妈)
晚(晚上)(早晚)(晚会)笑(大笑)(玩笑)(好笑)
再(再见)(再会)(再来)
午(上午)(中午)(下午)节(春节)(过节)(节日)
叶(红叶)(竹叶)(叶片)
米(大米)(小米)(玉米)真(真是)(真正)(天真)
分(分开)(分手)(春分)
豆(红豆)(土豆)(大豆)那(那样)(那里)(那么)
着(看着)(笑着)(玩着)
到(来到)(看到)(到来)高(高低)(高大)(高中)
兴(高兴)(兴奋)(兴趣)
千(秋千)(千米)(千金)成(成为)(成长)(成果)
五单元
间(花间)(中间)(人间)迷(入迷)(迷人)(书迷)
造(造句)(再造)(打造)
运(运动)(运气)(运用)池(小池)(水池)(池子)
欢(欢乐)(欢快)(欢笑)
(上
)(
吧)(电
)古(古今)(千古)(古文)
凉(秋凉)(清凉)(凉风)
细(细雨)(细长)(细叶)夕(夕阳)(前夕)(除夕)
李(李子)(姓李)(瓜田李下)
语(语文)(成语)(外语)香(香水)(香气)(清香)
打(打工)(打开)(单打)
拍(拍手)(拍打)(节拍)跑(长跑)(飞跑)(快跑)
足(双足)(手足)(不足)
声(声音)(风声)(高声)身(身后)(全身)(自身)
体(身体)(字体)(全体)
之(之前)(之后)(
走了之)相(相近)(相对)(相反)
近(远近)(近处)(从近到远)
习(学习)(自习)(习字)远(远方)(远古)(远大)
玉(玉石)(玉米)(宝玉)
义(同义)(近义)(义工)
六单元
首(两首)(首相)(首先)采(采白莲)(采茶)(采药)
无(无声)(无敌)(无论)
次(
次)(初次)(几次)找(寻找)(找人)(找钱)
平(平平安安)(平地)(平整)
办(办公)(办事)(办法)让(让他)(让步)(礼让)
包(书包)(背包)(皮包)
钟(钟表)(闹钟)(挂钟)元(元首)(元旦)(元帅)
洗(洗脸)(洗澡)(洗牌)
共(公共)(共同)(共性)已(已经)(已往)(而已)
经(已经)(经常)(经费)
坐(坐下)(坐飞机)(坐车)要(将要)(快要)(重要)
连(
连)(连日)(连夜)
百(
百)(百元)(百姓)还(还是)(还要)(还有)
舌(舌头)(口舌)(舌尖)
点(八点)(终点)(点滴)块(
块)(土块)(石块)
非(非常)(非法)(是非)
常(非常)(常识)(常年)往(往前)(往返)(开往)
瓜(西瓜)(甜瓜)(冬瓜)
进(前进)(进军)(进步)空(空手)(空军)(天空)
八单元
病(生病)(疾病)(病痛)医(医生)(医士)(医治)
别(别人)(分别)(别名)
干(树干)(干线)(实干)奇(惊奇)(奇怪)(奇观)
七(七颗星)(七个)(七人)
星(星星)(星球)(行星)吓(吓
跳)(吓唬)(吓人)
怕(可怕)(害怕)(生怕)
跟(跟着)(跟随)(跟从)家(大家)(家庭)(家里)
羊(山羊)(绵羊)(羊肉)
象(大象)(象牙)(景象)都(都说)(都是)(都要)
捉(捉蚊子)(捕捉)(捉拿)
条(
条)(分条)(枝条)爬(爬到)(爬行)(爬虫)
姐(姐姐)(姐弟)(姐妹)
您(您好)(您早)(您请)草(吃草)(青草)(草地)
房(房檐)(房屋)(房子)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总复习
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复习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复习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复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师:这节课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了,你们高兴吗?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题目:14-5=16-9=13-4=
12-8=11-6=9-6=
3+5=7+4=5+8=
学生口答完,师: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啦!
二、知识整理。
师: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美丽,好不好?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们能把它们算出来。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3题,把它们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师:这些题目都是属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
(学生自主分类)
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每一类相同的地方,即分类标准。
可能有两种答案:
(1)加、减
(2)两位数与一位数两位数与整十数
2、把每部分进行再分类。
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师: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75-6=□974-20=□4
54+9=□337-8=□935+30=□5
一、综合练习。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玩。
连线。
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标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如果正确,就能把球射中。小射手的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学生做题)
3、飞上太空。
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
4、踩地鼠。
(1)54+6=50()
(2)73-20=71()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4)23+30﹥53()
5、智慧果。
师: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
()+62=68
()-40=53
76-()=70
54-()>50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第二课时:元角分的复习
一、填空题:
1.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和()张1角的人民币.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张1角的人民币.
3.5=()-5()-6=3+6()+6=5+9
4.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张?
5.一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
4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20元的,也可以换()张10元的。
6.26角=()元()角100分=()元3元6角=()角
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8.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
表示()个()。
9.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二、选择题:
1.一个篮球的价格为()A:68分B:68元C:68角
2.一本字典的价格为()A:8元2角B:8角2分C:82分
3.2角可以兑换成()个5分。A:1B:2C:4
三、解决问题:
1.小亮买了一个练习本用去6角,他付出1元,应找回的钱是多少钱?
2.小红买文具用去9角,还剩1元1角,她原来有多少钱。
3.小兰有2元5角,买学具用去1元2角,还剩下的钱数是多少?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的复习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第三课时:统计复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复习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复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练习题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参考答案
1、长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2、用(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圆)的。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二)
二、背诵与默写
1、春晓2、静夜思
(唐)孟浩然(唐)李白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寻隐者不遇4、池上
(唐)贾岛(唐)白居易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解藏踪迹,浮萍
道开。
5、小池6、画鸡
(宋)杨万里(明)唐寅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平生不敢轻言语,
叫千门万户开。
日积月累:
、小葱拌豆腐——
清(青)二白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竹篮子打水——
场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芝麻开花——节节高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四)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四)
特殊词语:
AABB的词有: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欢欢喜喜、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来来往往、匆匆忙忙、
急急忙忙、红红火火、花花绿绿、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三三两两、反反复复、清清白白、里里外外、
日日夜夜、安安静静、口口声声、原原本本、多多少少、是是非非、明明白白、吞吞吐吐、世世代代、
家家户户、马马虎虎、
ABB的词有:
胖乎乎、黑乎乎、红彤彤、红通通、金灿灿、绿油油、白花花、亮晶晶、气冲冲、兴冲冲、笑哈哈、
乐呵呵、懒洋洋、慢吞吞、冷冰冰、香飘飘、
ABAB的词有:
雪白雪白、碧绿碧绿、学习学习、通红通红、研究研究、商量商量、暖和暖和、打听打听、
ABAC的词有:
人来人往、百发百中、百战百胜、
心
意、跑上跑下、忙前忙后、有头有尾、不三不四、
模(mu)
样、自由自在、自言自语、十全十美、人山人海、
又()又()的词有:
又大又圆、又高又大、又白又胖、又细又长、又香又甜、又粗又壮、又唱又跳、又黑又亮、又说又笑、又长又软、又宽有远、
越()越()的词有:
越来越高、越来越好、越来越慢、越来越快、越来越美、
越飞越高、越长越大、越走越远、越做越大、
()来()去的词有:
飞来飞去、跳来跳去、跑来跑去、爬来爬去、说来说去、游来游去、走来走去、转来转去、直来直去、
含有数字的词语:
心
意
鸣惊人
念之差
干二净
刀两断
目十行
石二鸟两面三刀两全其美
三心二意三言两语 三长两短
四通八达四书五经
五湖四海 五体投地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六亲不认
七上八下 七零八落 七嘴八舌
八面威风 八仙过海
九九归
九死
生九牛
毛
十全十美十拿九稳
百顺百依百发百中百战百胜
千军万马千方百计千变万化
万念俱灰 万人空巷万紫千红
碧绿碧绿的(叶子、荷叶、小草、菜地)
雪白雪白的(棉花、雪花、梨花、贝壳)
火红火红的(太阳、花儿、朝霞、高粱)
金黄金黄的(落叶、麦田、稻田、油菜花)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三)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三)》,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三)
必背
文:
《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古对今》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
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三、多音字
种zhng(种子)zhòng(种田)乐lè(快乐)yuè(音乐)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地dì(地上)de(慢慢地)为wéi(以为)wèi(因为)行xíng(行动)háng(银行)
长cháng(长短)zhng(长大)中zhng(中心)zhòng(中奖)
好ho(好人)hào(好奇)兴xng(兴旺)xìng(高兴)
分fn(十分)fèn(分外)空kng(太空)kòng(空白)
间jin(中间)jiàn(黑白相间)朝zho(朝阳)cháo(朝向)
教jio(教书)jiào(请教)当dng(当天)dàng(上当)
只zh(
只)zh(只要)要yo(要求)yào(需要)
干gn(干净)gàn(干活)着zhe(听着)zháo(着急)
都d(首都)du(都要)闷mn(闷热)mèn(沉闷)
得di(得亏)dé(得到)会huì(大会)kuài(会计)
落luò(落后)là(丢三落四)降jiàng(下降)xiáng(投降)
了le(好了)lio(了解)转zhun(转身)zhuàn(转笔刀)
角jio(
角)jué(角色)和hé(和平)huó(暖和)
相xing(相互)xiàng(照相)没méi(没有)mò(沉没)
挑tio(挑水)tio(挑战)看kn(看护)kàn(看见)
四、熟记下列偏旁的生字
月:腰、肚、背、朋:跑、跳、趴、目:眼、睛、睁、眠虫:蚂、蜻、蚁、蝴
扌:打、扫、把、拉饣:饭、饼、饺、饮犭:狗、猪、猫、狮氵:江、河、海、活
辶:过、远、近、边阝:队、阳、阴、阵心:想、念、忘、意纟:红、绿、经、级
讠:说、话、讲、语口:听、吗、吹、吧忄:怕、快、情、忙刂:别、到、刚、
艹:花、草、节、苗女:妈、奶、她、姐走:赶、起、越、亻:你、他、们、伙
彳:行、往、得、很门:问、间、闭、闪冫:冷、净、凉、冰禾:种、秀、香、秋
囗:园、因、国、团攵:放、收、改、故灬:点、照、热、煮木:林、桃、树、机
五、近义词
喊——叫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洁白——雪白睡觉——睡眠
到处——处处开心——快乐忽然——突然 飞快——急速忽然——突然
孤单——孤独后来——以后独自——单独正好——恰好 许多——很多
快乐——高兴从前——以前 原来——本来从此——此后 纪念——怀念
美丽——漂亮 如果——假如连忙——马上盼望——希望高兴——开心
仔细——认真知道——明白帮忙——帮助惊奇——惊讶
六、反义词
北—南这—那快—慢单—双低—高前—后晚—早外—里笑—哭
总—分远—近弯—直古—今晨—暮圆—方沉—浮是—非忙—闲
快—慢好—坏高--低(矮)胖(肥)--瘦开--关开--谢开--闭出—入(进)
降—升小—大好—坏来—去无—有左—右多--少老--少对--错粗--细
里--外脱--穿早--晚男--女亮--黑黑--白长--短去--来进--出香--臭
送--迎借--还直--弯真--假干--湿动--静
--旧重--轻苦--甜收--放
前--后左--右快--慢死--活生--死生--熟是--非沉--浮美--丑明--暗
天--地这--那爱--恨冷--热输--赢淡--浓饱--饿问--答
想念——忘记清凉——炎热保护——破坏广大——窄小温暖——寒冷
洁白——乌黑许多——很少飞快——缓慢 独自——结伴快乐——难过
从前——以后 美丽——丑陋 勇敢——胆小严寒——酷暑热闹——冷清
专心——马虎仔细——马虎喜欢——讨厌热闹——安静高兴——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