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第一朵杏花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1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同学们,在上册书中,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1848年欧洲革命,那么它们同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一国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第一国际(板书)

1.第一国际产生的条件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页第一部分的小字内容,使学生得知如此众多的工人斗争,形式多样,遍布几乎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日益要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加强国际合作。

在此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为工人阶级运动国际组织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活动,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同时在火热的国际斗争中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奠定了基础。

2.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年9月为支援波兰人民起义,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举行大会,马克思接受大会筹委会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大会一致同意建立国际工人组织,即后来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3.第一国际的作用

第一国际成立后,成为各国工人运动斗争的领导中心,它不仅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指出:第一国际把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这一光辉的顶点就是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二、巴黎公社(板书)

1.背景

1870年夏,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爆发了战争,9月色当一战,法军惨败,消息传到巴黎,人民愤怒至极,发动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政权却被资产阶级所窃取

2.经过

①从3月18日革命到巴黎公社的成立

1871年3月18日清晨,政府军偷袭巴黎的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奋起反击,起义开始了(请同学们观察《夺回大炮》图,并阅读相关的小字内容,感受战斗的场面,体会巴黎人民的战斗热情和彻底的革命精神)。3月18日革命迫使资产阶级政府逃往凡尔赛,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型

公社成立后,在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革命首创精神,创造了巨大的业绩。

②公社措施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简要概括措施内容,但应着重启发学生从措施中理解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这些措施体现了公社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因此,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3.失败(保卫公社的战斗)

5月21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中,巴黎公社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这首以巴黎无产阶级鲜血谱写的歌曲,在一个多世纪以来,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投身革命的号角。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今天的我们能从当时巴黎人民身上学习到什么?同时,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为何失败了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总结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彻底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巴黎公社的历史功勋永载史册,光耀万丈。

(让学生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巴黎公社是用革命的动力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后建立起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结果虽然失败了,它的精神和气概永远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斗争,正如马克思所预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

作业: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板书设计

第1课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二、巴黎公社(1871年)

①条件 ①背景

②成立 ②经过

③作用 ③失败

④意义

相关知识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内容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要求学生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如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发河西、西南夷、东胡等地区,铸五铢钱,兴修水利工程,弘扬儒学,举办太学等基础知识;
②了解年号和古代纪年的换算方法。
2.能力培养
①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归纳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局面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和军事力量强大基础上取得的,战争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生产得到发展。
②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强盛既要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教学要点〗
1.重点 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2.难点 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教学建议〗
1.稳固大一统局面
①帮助学生认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稳固,对边疆的开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北击匈奴,河西屯垦,西南开边,东北势在拓展,西汉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与管辖,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也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小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处读物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古人居功不傲的优秀品质,受到为国忘私的传统美德教育。
③基础较好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评价西汉同匈奴的战争?从战争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战争。但必须向学生说明,西汉同匈奴的关系,是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尽管汉匈两族统治者间有较大的战争,但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是十分频繁的,如通过“通关节”互相交换货物,匈奴的牲畜和皮毛注入汉朝,汉朝的丝绸和食物注入匈奴。为此民族融合、各民族间友好相处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④应向学生说明,河西走廊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流通道,汉武帝是关键的历史人物。为击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中原王朝首次在河西设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西汉对西域的经营,是古代中国开发大西北的第一步。
⑤如条件允许,可将秦汉时期的匈奴关系进行如下梳理:
时期政策具体内容
(略)
⑥关于西汉同“西南夷”的关系,应向学生介绍汉朝西南夷所指称的地区和对象。并提问:“夜郎自大”成语的由来,在讲述西汉王朝开发西南的同时,可联系现实向学生简介西部大开发。

措施北击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

内容(略)
2.经济与文化措施
①结合课文插图,向学生说明王铢钱的铸造是国家铸币的开始。学习基础好的学校,可适当补充五铢钱的由来,以加深学生对五铢钱的认识。
②在地图上指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著名的水利工程,并列表说明:
水利工程名称水利工程地点水利工程功效
都江堰成都以北,灌县境内防洪、灌溉田地300多万亩
郑国渠咸阳附近灌溉田地400多万亩
六辅渠郑国渠上游南岸灌溉高地田亩
白 渠郑国渠的南面灌溉田地
黄 河以后80多年中,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可适当介绍《史记河渠书》中有关汉武帝兴农治水的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利建设是国家的百年大计。
③如条件许可,讲述汉武帝弘扬儒学、举办太学时,可行当补充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等知识以及长安太学和规模和教学方式等,让学生对古代教育略知一二。
④讲完“轮台罪已诏”后,引导学生回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结合汉武帝的政绩,再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秦始皇汉武的比较讨论,还可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与汉武帝进行比较,让学生懂行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的原因,从而对汉武帝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⑤引导学生比较秦朝与西汉疆域的四至,说明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措施铸造钱币兴修水利重视经书建立太学
内容下令废半两钱,必铸五铢钱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重视经书的重写,鼓励各献书设置五经博士,给博士配置弟子,办太学

3.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①介绍年号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如条件允许,可适当补充介绍“谥号、庙号、尊号”等知识。()
②有关漏壶计时,可利用插图向学生介绍其原理及功能,并指出:课文插图中的漏壶是至今出土最完整而又有纪年的漏壶。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汉朝的历史,将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汉武帝(刘彻)
开拓北击匈奴河西西南夷东胡
卫青霍去病屯田夜郎、滇国乌桓、鲜卑
经济 铸造钱币 兴修水利
 五铢钱六辅渠、白渠、黄河
文化 献书 董仲舒五经博士太学
轮台罪已 
△布点小结
本课以汉武帝为主线,强调统一国家的巩固。经过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刘彻当政时期,人口增值,经济富庶,国家强盛,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奋发有为的汉武帝,积极开拓,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生述点都比较差,大部分的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卫青、霍去病两个人的故事上,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几乎就没有同学注意到)
〔分层推进〕(约20分钟)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阶段是谁在位时期?(汉武帝刘彻,指导学生课本中的图片:汉武帝像)
②有关汉武帝反击匈奴的问题
⑴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秦汉以来,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北部边郡不得安宁)
⑵汉武帝为反击匈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积蓄了足够的粮食、钱财和战马,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
⑶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几次对匈奴的战争?(三次)
⑷统帅是谁?(卫青、霍去病,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小字,补充有关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⑸结果怎样?(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北部边郡得以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⑹打败匈奴后,汉武帝为经营西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河西设郡、兴修边塞、续修长城、河西屯田)
⑺以上四项中,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开始的是什么?(河西屯田)
⑻河西屯田的目的是什么?(为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
⑼河西屯田的方法是什么?(迁徙内地的汉族人民前往河西。以上两点也是我们把河西屯田作为西汉王朝开始经营西域标志的原因)
③“西南夷”
⑴什么叫“西南夷”?(西汉时期,今四川西南、贵族、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文、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
⑵“西南夷”中较著名的有哪些?(夜郎、滇国。指导学生回忆成语“夜郎自大”,“滇”是现在哪个省的简称)
⑶西汉王朝对“西南夷”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顺西汉,接受朝廷的管辖;汉族官吏在西南地区举办学校;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到西南)
④“东胡”
⑴什么叫“东胡”?(汉初,东北地区居住着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称作“东胡”)
⑵汉武帝时,乌桓族被霍去病迁到哪里?(上谷、渔阳、辽东等地)
⑤经济措施
⑴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是什么?(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⑵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除半两钱,改铸什么?(五铢钱,700多年间成为我国标准铸币)
⑶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哪两条渠?(六辅渠、白渠)
⑷汉武帝时,经过大规模整治的黄河,在以后多少年中没有发生过大水灾?(80年)
⑥文化
⑴秦始皇焚书使儒家经书惨遭厄运,汉初诸帝采取了什么政策?(重视经书的重写,并鼓励各地献书)
⑵谁向汉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
⑶为大力发展儒学教育,汉武帝设置了什么职位,让其传授弟子?(五经博士)
⑷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太学)
⑸西汉末年,太学已经有多少人的规模?(一万多人)
⑦什么叫年号?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谁开始的?(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汉武帝。写出“庙号、谥号、尊号”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处理问题
①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迪?一人人怎样才能建功立业?
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这社会作贡献的志向。
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
②与秦始皇相比较,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一位帝王?
评价历史人物的四要素:⑴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⑵要注意历史人物实践活动和主要业绩;⑶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⑷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补允有关史料,让学生自由发言。

〔贯通评价〕(约3分钟)
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大一统”简单地说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资料:
《史记》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资治通鉴》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汉书食货志》
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
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他晚年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册)第四节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及其转机

面对连年征伐造成海内虚耗、社会动荡的局面,武帝晚年颁布了著名的轮台诏,“梅征伐之事”,承认自己的政策过失。时值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遣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击匈奴,又令开陵侯率楼兰等六国兵攻击依附于匈奴的车师,与马通军相配合,车师玉投降。于是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上奏,提出增派军卒到西域渠犁、轮台一带屯田,再“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蓄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田,以威西国,辅乌孙”。西域前线又传来贰师将军事广利以军降匈奴的消息,汉武帝折损大将和众多士卒。于是: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日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言仑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昙,力不能复至道上会汉军。汉军改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竞师,强者尽食畜产,赢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甚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丐若马’,又汉使久留不还,故兴师,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老卿大夫与谋,参以著龟,不吉不行。乃看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波,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由是不复出军。而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
“轮台诏”标志着武帝末年政策的转折点,改正自己的过失,停止连续三十二年的大事征伐。从此不复出军,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转变到重视生产、减轻民众负担、恢复民力上来,因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的转机。对此司马光评论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遵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董仲舒的思想和其之后的社会历史之中,“百家思想并没有真正绝迹,而是融入社会、融入儒家的理论之中。故有谓:《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中国哲学史二卷。65页董仲舒认为片面强调法制,任刑而不尚“德”所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必然会“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水”,是以仁德代替严刑、德刑并用,“限制豪强”“以赡不足”等等政治原则措施。

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
〖内容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要求学生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如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发河西、西南夷、东胡等地区,铸五铢钱,兴修水利工程,弘扬儒学,举办太学等基础知识;
②了解年号和古代纪年的换算方法。
2.能力培养
①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分析、归纳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局面以及发展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历史知识和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和军事力量强大基础上取得的,战争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生产得到发展。
②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强盛既要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教学要点〗
1.重点 汉武帝时期稳固大一统局面的努力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2.难点 如何正确、准确地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教学建议〗
1.稳固大一统局面
①帮助学生认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稳固,对边疆的开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北击匈奴,河西屯垦,西南开边,东北势在拓展,西汉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与管辖,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也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小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课处读物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古人居功不傲的优秀品质,受到为国忘私的传统美德教育。
③基础较好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评价西汉同匈奴的战争?从战争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战争。但必须向学生说明,西汉同匈奴的关系,是国内民族之间的关系,尽管汉匈两族统治者间有较大的战争,但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是十分频繁的,如通过“通关节”互相交换货物,匈奴的牲畜和皮毛注入汉朝,汉朝的丝绸和食物注入匈奴。为此民族融合、各民族间友好相处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④应向学生说明,河西走廊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流通道,汉武帝是关键的历史人物。为击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中原王朝首次在河西设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西汉对西域的经营,是古代中国开发大西北的第一步。
⑤如条件允许,可将秦汉时期的匈奴关系进行如下梳理:
时期政策具体内容
(略)
⑥关于西汉同“西南夷”的关系,应向学生介绍汉朝西南夷所指称的地区和对象。并提问:“夜郎自大”成语的由来,在讲述西汉王朝开发西南的同时,可联系现实向学生简介西部大开发。

措施北击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

内容(略)
2.经济与文化措施
①结合课文插图,向学生说明王铢钱的铸造是国家铸币的开始。学习基础好的学校,可适当补充五铢钱的由来,以加深学生对五铢钱的认识。
②在地图上指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著名的水利工程,并列表说明:
水利工程名称水利工程地点水利工程功效
都江堰成都以北,灌县境内防洪、灌溉田地300多万亩
郑国渠咸阳附近灌溉田地400多万亩
六辅渠郑国渠上游南岸灌溉高地田亩
白 渠郑国渠的南面灌溉田地
黄 河以后80多年中,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可适当介绍《史记河渠书》中有关汉武帝兴农治水的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利建设是国家的百年大计。
③如条件许可,讲述汉武帝弘扬儒学、举办太学时,可行当补充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等知识以及长安太学和规模和教学方式等,让学生对古代教育略知一二。
④讲完“轮台罪已诏”后,引导学生回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结合汉武帝的政绩,再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秦始皇汉武的比较讨论,还可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与汉武帝进行比较,让学生懂行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的原因,从而对汉武帝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⑤引导学生比较秦朝与西汉疆域的四至,说明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之一。
措施铸造钱币兴修水利重视经书建立太学
内容下令废半两钱,必铸五铢钱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重视经书的重写,鼓励各献书设置五经博士,给博士配置弟子,办太学

3.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①介绍年号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如条件允许,可适当补充介绍“谥号、庙号、尊号”等知识。()
②有关漏壶计时,可利用插图向学生介绍其原理及功能,并指出:课文插图中的漏壶是至今出土最完整而又有纪年的漏壶。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汉朝的历史,将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汉武帝(刘彻)
开拓北击匈奴河西西南夷东胡
卫青霍去病屯田夜郎、滇国乌桓、鲜卑
经济 铸造钱币 兴修水利
 五铢钱六辅渠、白渠、黄河
文化 献书 董仲舒五经博士太学
轮台罪已 
△布点小结
本课以汉武帝为主线,强调统一国家的巩固。经过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刘彻当政时期,人口增值,经济富庶,国家强盛,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奋发有为的汉武帝,积极开拓,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生述点都比较差,大部分的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卫青、霍去病两个人的故事上,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几乎就没有同学注意到)
〔分层推进〕(约20分钟)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繁荣阶段是谁在位时期?(汉武帝刘彻,指导学生课本中的图片:汉武帝像)
②有关汉武帝反击匈奴的问题
⑴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秦汉以来,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北部边郡不得安宁)
⑵汉武帝为反击匈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积蓄了足够的粮食、钱财和战马,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
⑶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几次对匈奴的战争?(三次)
⑷统帅是谁?(卫青、霍去病,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小字,补充有关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⑸结果怎样?(汉军取得了胜利,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北部边郡得以安宁,并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⑹打败匈奴后,汉武帝为经营西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河西设郡、兴修边塞、续修长城、河西屯田)
⑺以上四项中,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开始的是什么?(河西屯田)
⑻河西屯田的目的是什么?(为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
⑼河西屯田的方法是什么?(迁徙内地的汉族人民前往河西。以上两点也是我们把河西屯田作为西汉王朝开始经营西域标志的原因)
③“西南夷”
⑴什么叫“西南夷”?(西汉时期,今四川西南、贵族、云南等地居住着许多语文、风俗、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
⑵“西南夷”中较著名的有哪些?(夜郎、滇国。指导学生回忆成语“夜郎自大”,“滇”是现在哪个省的简称)
⑶西汉王朝对“西南夷”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顺西汉,接受朝廷的管辖;汉族官吏在西南地区举办学校;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到西南)
④“东胡”
⑴什么叫“东胡”?(汉初,东北地区居住着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称作“东胡”)
⑵汉武帝时,乌桓族被霍去病迁到哪里?(上谷、渔阳、辽东等地)
⑤经济措施
⑴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经济上的头等大事是什么?(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⑵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除半两钱,改铸什么?(五铢钱,700多年间成为我国标准铸币)
⑶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了哪两条渠?(六辅渠、白渠)
⑷汉武帝时,经过大规模整治的黄河,在以后多少年中没有发生过大水灾?(80年)
⑥文化
⑴秦始皇焚书使儒家经书惨遭厄运,汉初诸帝采取了什么政策?(重视经书的重写,并鼓励各地献书)
⑵谁向汉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
⑶为大力发展儒学教育,汉武帝设置了什么职位,让其传授弟子?(五经博士)
⑷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太学)
⑸西汉末年,太学已经有多少人的规模?(一万多人)
⑦什么叫年号?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是从谁开始的?(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汉武帝。写出“庙号、谥号、尊号”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处理问题
①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迪?一人人怎样才能建功立业?
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这社会作贡献的志向。
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
②与秦始皇相比较,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一位帝王?
评价历史人物的四要素:⑴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⑵要注意历史人物实践活动和主要业绩;⑶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⑷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补允有关史料,让学生自由发言。

〔贯通评价〕(约3分钟)
汉武帝年间由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大一统”简单地说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资料:
《史记》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资治通鉴》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汉书食货志》
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
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他晚年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册)第四节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及其转机

面对连年征伐造成海内虚耗、社会动荡的局面,武帝晚年颁布了著名的轮台诏,“梅征伐之事”,承认自己的政策过失。时值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遣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击匈奴,又令开陵侯率楼兰等六国兵攻击依附于匈奴的车师,与马通军相配合,车师玉投降。于是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上奏,提出增派军卒到西域渠犁、轮台一带屯田,再“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蓄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田,以威西国,辅乌孙”。西域前线又传来贰师将军事广利以军降匈奴的消息,汉武帝折损大将和众多士卒。于是: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日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言仑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昙,力不能复至道上会汉军。汉军改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竞师,强者尽食畜产,赢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甚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丐若马’,又汉使久留不还,故兴师,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老卿大夫与谋,参以著龟,不吉不行。乃看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波,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由是不复出军。而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
“轮台诏”标志着武帝末年政策的转折点,改正自己的过失,停止连续三十二年的大事征伐。从此不复出军,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转变到重视生产、减轻民众负担、恢复民力上来,因而出现了社会安定的转机。对此司马光评论说:“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遵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董仲舒的思想和其之后的社会历史之中,“百家思想并没有真正绝迹,而是融入社会、融入儒家的理论之中。故有谓:《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中国哲学史二卷。65页董仲舒认为片面强调法制,任刑而不尚“德”所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必然会“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水”,是以仁德代替严刑、德刑并用,“限制豪强”“以赡不足”等等政治原则措施。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课程标准: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康乾盛世”、驻藏大臣、平定准尔部及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改土归流“的基本情况。
(2)了解清朝前期的疆域四至。
2、能力目标
(1)探寻“康乾盛世”形成的原因。
(2)通过填图,了解清代前期的疆域四至。
(3)比较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云贵地区统治的区别。
(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西藏、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奠定了疆域广阔、统一强盛的大国的格局。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清王朝加强对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和云贵地区统治的措施,不仅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教学重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西藏、新疆、云贵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措施。
教学难点:
1.康乾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控制的有关制度讲解时应把握好分寸。
2.“新疆”、“改土归流”、“金奔巴瓶掣签制”等历史名词的讲解。
教学过程
设问: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明清时期“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其中清朝时期加强对我国东南、东北地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
解答:郑成功收复台湾、清王朝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
导入新课:通过以上措施,清王朝加强了对我国东南地区、东北地区的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清王朝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统治,了解“康乾盛世”时期清王朝的统一概况。
一、“康乾盛世”
设问:汉朝、唐朝等建立初期,统治清明,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解答:“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清朝入关后,非常重视明亡教训,统治也很清明,出现了“康乾盛世”
设问:
1、什么是“康乾盛世”?
2、“康乾盛世”包括哪几个皇帝时期?
3、“康乾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找出以上问题,归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王朝的强盛时期,其原因是:吸取明亡教训,割除明朝弊政,无大战事,赋役有规,财政丰裕,休养生息。
二、清王朝加强对西藏、新疆、云贵的统一
(一)对西藏的统治
设问:前面学过的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友好交往的史实?
解答: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元朝设置宣政.院等,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到了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设问:(1)康熙、雍正时,西藏的情况怎样?
(2)清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意义如何?
(3)驻藏大臣的职责是什么?当时西藏的事务由哪些人管理?说明了什么?
解答以上问题的同时,通俗介绍西藏的宗教、“达赖”、“班禅”及“金奔巴瓶掣签制”。
(二)对新疆的统治
1、平定准葛尔部的叛乱
设问:(1)为什么要平叛?发生在哪位皇帝时?
(2)意义如何?
解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和插图,然后回答问题。“准葛尔部首领葛尔丹勾结沙俄阴谋割据,严重威胁边疆安全。康熙帝时亲率大军平叛,乾隆帝时彻底平定了准葛尔部。使整个蒙古地区,以及西藏、青海和天山北路的形势逐渐稳定。
2、平定大小和卓木的叛乱
设问:(1)叛乱发生在何时、何地?
(2)“新疆”指哪一地区?
(3)清朝派驻新疆的最高长官是什么?
解答:结合课本小字内容和图,讲解清军平叛的英勇壮举,教育学生要维护祖国的统一。
设问:请同学们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回答汉朝、唐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域即今新疆地区的统治措施?
解答:“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班超出使西域;东汉重建西域都护。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又采取了以上措施,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这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谁要想把其从中国领土上分割出去是绝对办不到的。
(三)对云贵的统治
设问:1、为加强对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雍正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乾隆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以上措施意义如何?
解答:“土”即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土司”,“流”即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改土归流”即撤销当地土司、土官,改任流官。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巩固和发展。
三、清朝前期的疆域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盛世之下,清朝疆域辽阔。
设问:请同学们结合正文,在图中找出清朝的疆域四至。
教学小结:
设问:
1、同学们阅读课文和笔记,简要叙述出清政府对西藏、新疆、云贵的统治措施。
2、比较以上措施有什么不同?
解答:1、对西藏:(1)中央册封达赖、班禅。
(2)平定内乱。
(3)设驻藏大臣。
对新疆:(1)平定准葛尔部的叛乱。
(2)平定大小和卓木的叛乱。
对云贵:(1)“改土归流”,改封国制为郡县制,变世袭制为任命制。
(2)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废除该地区土司制度,改流官管理。
2、驻藏大臣由清王朝直接派遣,代表清政府与达赖、班禅一起管西藏政务;伊利将军是清王朝设置在新疆的最高统治机构;“改土归流”是清王朝改革土司制度,设置流官管理。
结语:“康乾盛世”是清王朝最强盛的时期,经过康、雍、乾三朝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民族统一的斗争,形成一个疆域广阔的、统一的国家。
板书设计:
第14课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