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1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知识梳理

一、先秦的王朝变迁

1、约公元前2070年,(填人物)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

2、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上朝。

3、公元前1046年,(填人物)灭商,建立西周。

二、分封制(内容、分封制的对象诸侯的权利、诸侯的义务、分封制的作用)

1、分封制的内容:土地及人们分封给诸侯

2、诸侯的主要成分:周王室成员、功臣和先朝旧贵族

3、诸侯的权利:世袭统治权、领地内再分封

4、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拱卫王室、提供军赋和力役

5、分封制的作用: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理;

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核心: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2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了解秦的统一;

(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

(3)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4)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一、秦的统一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二、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

1.来历: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的地位及权力: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治事务;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系统。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制的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jAB88.cOM

3.郡县制建立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对中国地方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积极: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2.有利于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

消极:

1.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农民起义)

2.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焚书坑儒)。

★考点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了解汉朝的郡囯并行制;

(2)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

(5)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一、汉朝的郡囯并制

1.背景:刘邦为吸取秦朝孤立之败,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

2.影响: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增强,割据一方,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

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

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

3、影响: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客观上减少了行政失误,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

1.行省的设置: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东、山西),以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此外还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行省的权力: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3.行省制度的意义:

(1)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用“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3、隋唐:科举制。

(1)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完善。

(2)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并被历朝沿用。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

(3)认识明清时期君主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废丞相、设内阁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始设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事务

2.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3.内阁性质:非法定的行政与决策机构,是皇帝的內侍机构。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特点:①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三、明清时期君主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复习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复习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2、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石刀,石斧,石犁(原始社会)——耒耜——青铜农具——铁农具(曲辕犁)
2、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曹魏时:翻车;唐朝:筒车;
宋朝:高速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3、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
(2)封建土地私有制: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古代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实行精耕细作
(3)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与不稳定性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
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唐朝:丝织技术高,吸收了波斯织法和图案;
宋代:品种繁多,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丝织业手工工场中出现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2、冶炼业:
①青铜: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商朝司母戊鼎。
②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人工冶铁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制瓷业:
唐代:制瓷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宋代:江西景德镇窑发展成名窑
清代:彩瓷工艺突出(如粉彩瓷)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3.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市的形成与发展
秦朝:秦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商业发展
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六朝时期:出现“草市”(农村集市)
宋代: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打破坊市分区规定
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1)主要商业城市:
汉代:长安、洛阳
唐代:长安、洛阳;广陵、益州(各为今天扬州和成都)
明清时期:出现苏州等一批名镇
(2)著名商帮:
①出现时间:明清时期②特点:按地域结成商人群体。③著名商帮:晋商和徽商
3.“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出现时间:战国商鞅变法中,最早确立“重农抑商”的政策;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
②基本含义:重视农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
③影响:
封建社会初期,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
(2)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①概况:
明朝初期,明太祖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下令实行“海禁”。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对外贸易。
清朝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厉行海禁,“无许片帆出海”。
康熙中期,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交往,危及封建统治,规定:禁止华商去南洋贸易;
乾隆年间,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留广州一口通商;并规定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对外贸易。
②含义:严格限制中外交流。
③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中国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的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1)背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

(2)政策(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基本方针:

①“另起炉灶”:

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国民党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意义: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③“一边倒”:

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意义: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过程: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新中国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

3、日内瓦会议 

(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时间:1954年

(3)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结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会议障碍:帝国主义对会议干扰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分歧。

(4)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

(5)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和更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中日建交

3.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壯大和要求

③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時間:1971年,第26届联大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背景:美国:(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3)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中国:(1)苏联威胁(2)为解决台湾问题

过程:(1)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3)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建交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

(2)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决定两国建交。1973年中日两国互派大使。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1)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局面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理解上海合作组织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1)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2)参加联合国的栽军

(3)2000年,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中国的倡议下,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2.“上海合作组织”

背景:(1)面对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区域合作步伐。

(2)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威胁各国安全与稳定。

目的:发展与周边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成立:2001年,中国提议成立。

成员国: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性质:欧亚大陆新型区域多边合作组织

宗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影响:(1)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重要作用。

(2)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3)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制定: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2)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3)意义: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初期政府的施政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制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2)内容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性质、意义:

①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继续存在,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建立依据:

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为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2)确立: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完善: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3)意义: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行了民族平等;

②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了解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

1.1982年,通过了全国人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较完整的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祖国统一大业

1.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

3.了解《告台湾同胞书》和“九二共识”以及海基会和海协会的交流情况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目的:为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

(3)含义:“一国”指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制”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指导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的回归

背景:a.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

b.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回归: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回归的意义

a.对港、澳: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b.对中国: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c.对世界: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为世界和平作出了新的贡献。

3.《告台湾同胞书》和“九二共识”以及海基会和海协会交流情况

(1)《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

(2)“九二共识”: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在香港达成坚持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3)1993年汪辜会谈。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戊戌变法专题复习教案


戊戌变法

标纲释读

课标要求

高考命题分析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分析其特点。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简要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2、剖析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3、概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4、探讨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5、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网观全局

变法宣传

资本输出

瓜分狂潮

《马关条约》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兴学堂、办报刊、立学会、论战

清政府

放松控制

民族资

本主义

初步

发展

兴起

公车上书

政治实践

高潮

政治运动

百日维新

失败

戊戌政变

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政治改革运动

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变革的尝试

洋务

运动

早期改

良思潮

促进民族觉醒的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释读与探究

考点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欧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与经济掠夺,民族危机的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洋务运动和“”思想的破产

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4、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

6、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考点二、戊戌变法的主要过程

一、理论宣传、制造舆论阶段——维新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1、维新派主要人物及思想

(1)康有为:

(2)梁启超:

(3)严复:

(4)谭嗣同:

2、宣传变法的主要方式:

(1)著书立说,论证变法:康有为编撰《》和《》;梁启超发表《》;严复翻译《》;谭嗣同发表《》。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的《》;严复在天津创办的《》。

(3)成立等政治团体,交流变法思想。

(4)兴办学堂,培养变法人才:典型是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和陈宝箴创办的。

(5)与顽固势力展开思想论战。

二、公车上书——日本逼签《》引起,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的政治运动。

三、政治实践——百日维新

1、开端: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宣布变法。

2、基本内容

(1)政治方面:鼓励官绅士民;谕令各省举荐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等。

(2)经济方面:设立,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奖励;鼓励商办铁路、矿业。

(3)文化教育方面:改革,废除;在设立大学堂;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

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4)军事方面:建立,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还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3、失败——。

康有为维新思想剖析。

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

考点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近代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