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精品教案

赛龙舟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精品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精品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2-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

了解国际联盟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认识它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及其主要内容;尔赛体系的内涵、作用的地域范围及体系背后潜藏矛盾的主要表现;国际联盟的由来、建立、主要宗旨、主要机构、核心部门、总部所在地、主要国家与它的关系以及控制国联的国家等史实。

2、了解凡尔赛体系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3、理解:战败国和苏联被拒绝参加国联的原因;美国提出建议的初衷以及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的原因;理解裁军、集体安全、委任统治等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归纳:通过对比归类,概括出《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特里亚农条约》和《色佛尔条约》之间的相似之处;结合这些相似之处,加深认识帝国主义的掠夺本质。

2、问题探究:通过剖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3、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具体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凡尔赛体系的作用;运用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揭示凡尔赛体系背后潜藏矛盾的成因。

4、运用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客观分析与评价国联的历史地位;揭示美国不参加国联的实际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刻认识协约国强迫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再一次验证了帝国主义通过条约掠夺战败国的本质。

2、在一场战争浩劫之后对国际关系进行新的整体安排,是必要的;充分认识其掠夺性和不稳定性;大国强权政治是造成不稳定的根源。

3、充分认识到一个由帝国主义控制的国际组织是不能确保广大中小国家免受侵略,甚至不能保护这个组织的控制者本身免受侵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与认识。

难点:由于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中涉及大量的欧洲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习和掌握比较困难;由于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中涉及大量的欧洲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习和掌握比较困难。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叙述。一是介绍了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二是说明了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并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还对凡尔赛体系背后的隐藏矛盾进行了揭示和成因的分析。三是介绍了国际联盟建立的相关情况。

建议本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叙述。一是介绍了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主要内容。二是说明了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并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还对凡尔赛体系背后的隐藏矛盾进行了揭示和成因的分析。三是介绍了国际联盟建立的相关情况。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提问导入法:

师:签署《凡尔赛和约》,仅是巴黎和会内容的一部分。对德国的制裁和掠夺,是否能够使帝国主义战胜国感到满足?

生1:掠夺是帝国主义的本性。

生2:帝国主义总是贪得无厌的,永远不会满足。……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凡尔赛和约》签字后,德国代表怀着遗恨走了,但是协约国的代表还没有走,他们留了下来继续商讨对其他战败国将要进行怎样的制裁和掠夺。

对战败国的首领况且如此狠心掠夺,而对较弱小的德国盟国就更不会放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协约国帝国主义是怎样通过所谓的“和约”,对其他战败国进行掠夺的。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国际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对其他战败国签订的条约:即《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特里亚农条约》和《色佛尔条约》。

条约名称对象国领土与边界军控赔款财政

《圣日耳曼条约》奥地利

(1919.9)确认捷和南独立及彼此与保、希、波、罗的疆界;德奥不得合并;奥之一部分领土分割意、捷、南和罗废除普遍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3万人;保留3艘军舰,不得拥有潜水艇和空军赔款总额由赔偿委员会决定由协约国监督

《纳伊条约》保加利亚

(1919.11)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部分地区划给南、罗废除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海军和空军,陆军不得超过2万人赔款总额为22.5亿金法郎,37年内换清

《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

(1920.6)重申对奥地利条约的主要条款;把部分地区划给南、罗和捷废除普遍兵役制;只允许保留陆军3.5万人和少量巡逻艇赔款总额为22亿金法郎

《色佛尔条约》土耳其

(1920.8)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亚洲部分仅剩下安纳托利亚高原;黑海海峡地区成为非军事区,由国际共管,对一切国家的军舰、商船和军用、民用飞机开放;陆军不得超过5万人,不得拥有空、炮所得的税收优先支付战争赔偿战胜国有权监督财政和关税

归纳:

(1)条约对各国领土的影响:

《圣日耳曼和约》使奥地利丧失了约75%的领土面积,还失去了出海口。

《纳伊和约》使保加利亚丧失了部分领土,特别是丧失了颇为重要的爱琴海出海口。促使保加利亚对协约国极为不满,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向轴心国的怀抱。

《特里亚农和约》虽然匈牙利实现了建立单独民族国家的愿望,但是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却由于在一战中跟随奥地利参加了同盟国而被当作战败国处置,使它丧失了应该拥有的大片领土,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小国,并埋下了它与邻国间的领土争端的种子,造成了匈牙利对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促使二战爆发后,匈牙利也加入了轴心国集团。

《色佛尔条约》不仅使土耳其丧失了全部属地,领土缩小了大约4/5,而且还丧失了对土耳其海峡的实际控制权。

(2)条约的相同点:

①都对这些战败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控制;②都要求它们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③都将它们的领土不同程度地分割给周边邻国,结果使这些战败国的领土面积不同程度地缩小;④对其中的一些国家,为了保证这些国家能顺利支付赔款,还对它们实行了财政监督(如对奥地利和土耳其)。

奥匈帝国的形成与解体

“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匈帝国”这一组历史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历史联系呢?

奥地利原是多瑙河上游的一个公国,1414年起称大公国,成为德意志诸邦中最大的一个公国。1438年,奥地利的阿布勒喜特五世当选为德意志国王,此后德意志长期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

匈牙利原属于芬兰—乌格尔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共有7个部落,其中马札尔部落最强。906年,在马札尔部落酋长阿尔帕德率领下占据了斯洛伐克。10世纪中期,逐渐过渡到定居的农业生活。约于公元1000年,斯蒂芬一世经罗马教皇加冕称王,建立王国,此后不断向外扩张。1526年,大肆向外扩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摩哈赤战役中大败匈牙利和捷克联军,匈牙利灭亡并被瓜分,其西部地区并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

1848年,欧洲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也爆发革命,反对奥地利的殖民统治。起义大军顽强地抗击了奥地利军队的多次进攻,并于1849年4月14日正式宣布匈牙利独立。然而,在沙皇俄国的干涉下,8月13日,匈牙利革命被绞杀,匈牙利又重新沦为奥地利帝国的属国。

1866年,为了统一德意志,普鲁士王朝发动了第二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结果奥地利战败,被排挤出德意志。奥地利统治者为了保持自己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决定向匈牙利自由主义贵族妥协,提高匈牙利的地位,实现与它的合并。1867年,奥匈二元帝国建立,分别设立独立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一战期间,奥匈帝国的统治阶级加强了对匈牙利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并驱使他们去当炮灰。匈牙利全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1918年10月,匈牙利爆发了“秋玫瑰革命”,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奥匈帝国不复存在。在巴黎和会上,根据协约国与奥地利的和约,在奥匈帝国范围内,分别成立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独立国家。

2、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与《洛桑条约》:

(1)凯末尔革命:(1919~1923年)

背景:一战加深了土耳其的民族危机。执政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14年8月2日,同德国签订了秘密同盟条约,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一战。战争中土耳其的30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1918年10月30日协约国迫使土耳其签订了瓜分土耳其的《摩德洛斯协定》。1919年5月,希腊侵略军继英、法等国军事占领之后,侵占伊兹美尔。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

目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

领导人:凯末尔

凯末尔的故乡在巴尔干半岛南端、今属希腊的爱琴海城市法洛尼卡。1881年,他出生在一个木材商家庭,自幼酷爱军事的凯末尔,13岁时便进入当地的军事预备学校学习,先后就读摩拿斯提军事学院和伊斯坦布尔陆军大学。在军校学习时他参加秘密组织,抨击阿卜杜勒哈米德封建统治的弊政;青年时期又发起组织了祖国自由协会;土耳其革命时,为青年土耳其党人的联络和组织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16年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准将,获帕夏称号。1919年11月,他辞职从前线回到伊斯坦布尔。起初,他在议会和苏丹之间奔走游说,希望能成立一个强硬内阁、抵制协约国的压力。游说失败后,凯末尔开始认识到在外国控制下的伊斯坦布尔很难有所作为,便决心去安纳托利亚开展救国运动。恰好此时苏丹政府建议他出任安纳托利亚第9军督察使,凯末尔接受任命,被授予广泛的职权,于1919年5月19日到达黑海沿岸城市萨姆松。

遍及安纳托利亚各地的反抗占领军、保卫民族独立主权的群众自发斗争,使凯末尔看清了救国力量的源泉,增强了他拯救祖国的信念,凭借苏丹授予他的权力。凯末尔没有收缴军队的武器、解散民族主义组织,反而着手统一各地民族主义组织的活动。凯末尔利用一切场合向人民灌输“不独立、毋宁死”的思想,号召人民永远也不应失去希望,应该力图挽救国家,开展救亡运动。

经过凯末尔的积极工作,1919年7月23日,东部各省保护权利协会代表大会在埃尔祖鲁姆召开。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又于9月4日在锡瓦斯召开大会,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安纳托利亚和卢梅利亚保护权利协会,凯末尔当选为16人组成的代表委员会主席,负责领导全国的民族斗争。锡瓦斯大会明确宣布:不论何种情况,我们土耳其之独立自由决不能听受他人之限制,所以凡我土耳其人民所居各省,不论何地,吾人均不承认其脱离帝国而独立。大会闭幕当天,代表委员会宣布即日起断绝与伊斯坦布尔政府的一切联系,要求费里特政府引昝辞职。同年底,代表委员会驻地由锡瓦斯迁往安卡拉,从此安卡拉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

1920年4月23日,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召开,成立了以凯末尔为首的安卡拉政府。大国民议会通过决议,郑重宣布伊斯坦布尔苏丹政府3月16日以后与外国签定的一切条约法令无效。

1920年夏,协约国唆使希腊军队在安纳托利亚展开攻势。6月22日,希腊6个师的兵力越过希土军队之间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很快就攻占了布尔萨等大片地区。8月10日,巴黎和会通过了《色弗尔条约》,苏丹政府签署了这一剥夺土耳其民族生存权利的亡国条约。至此,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

结果:打败英国支持的素丹政府军和入侵的希腊军,迫使协约国改签了新的《洛桑条约》,成立土耳其共和国。

评价:凯末尔革命不仅把土耳其带入了一个独立、富强的发展道路,而且对当时的帝国主义不平等的新秩序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对凡尔赛体系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土耳其人民的行动,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际关系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由帝国主义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

(2)《洛桑条约》的签订:

时间:1923年7月

签约双方:凯末尔领导的新政府←→协约国集团

内容: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土耳其财政不受外国监督,关税自主;取消赔款;但也维持了《色佛尔条约》中海峡地区非军事化、国际共管以及对西亚等地区的“委任统治”等安排。

意义:基本上废除了《色佛尔条约》,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是凡尔赛体系中惟一的一个比较平等的和约。

过渡:在土耳其革命胜利之前,帝国主义通过对战败国的五个和约,构建了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对这个体系,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

二、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1、体系构成:《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匈、保、土的各项条约的总称,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作用范围:该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这里的“新秩序”是包括了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主要是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的分割与统治(以委任统治形式实现);对战败国领土的分割;与其相结合,对中、南欧新兴国家的领土进行的平衡安排(参见教材提供的一战前后欧洲格局变化图,增加形象认识);对奥斯曼帝国属地的分割与安排(主要在西亚和北非);对战败国的军备控制;以及对战败国赔款、财政监督等方面的规定与安排等。

3、实质:凡尔赛体系是在帝国主义战败国与战胜国矛盾暂时缓和、战胜国之间利益暂时平衡基础上确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4、矛盾:凡尔赛体系下的四对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以及全部的殖民地。而严厉的军控,使德国军备还不及周围小国的水平。如此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对于一个经济和军事能量都很大的资本主义强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一旦它从战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它必然要寻找借口突破和约对它的束缚,而对德国这样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来说,战争是其最惯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秩序,如同建立在火山口上。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英国不满法国得到的赔款太多(因为在战争支出方面,英国的付出要比法国多;只不过法国遭受的战争破坏比英国大),英国还不满法国借制裁德国和防御德国(指组建小协约国)趁机扩大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法国不满美国和英国阻止它对德国严厉制裁的计划;不满英国和美国未对其安全做出可靠的保证。

意大利因为没有完全实现英法在一战中鼓动意大利倒戈时在领土方面所作的许诺,中途一度退出会议,以表示抗议。虽然意大利最后批准了《凡尔赛和约》,但是对英法的欺骗行为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墨索里尼政府在德国纳粹党取得政权后,将意大利的遭遇与德国的复仇主义联系在一起,与德国结成法西斯轴心国,要找回在巴黎和会上不得志的平衡。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种种野心,由于英法的阻挠,大多数都没有实现,以至于雄心勃勃的威尔逊灰溜溜地返回美国,给了美国孤立主义者掌握的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以充分的口实,结果还使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联。后来,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美国对英法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直到罗斯福上任后,随着法西斯的扩张已威胁到全世界安全的地步,这种局面才开始有所好转。

(3)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十月革命使苏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惹怒了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首先拒绝苏俄参加大会;其次形成反苏战争司令部。会后,协约国多次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从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成为水火不相容的两大敌对势力。

(4)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在对中东欧地区的战败国和新兴国家的领土进行安排时,表面上考虑了民族自决的原则,实际上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削弱战败国和如何实现自己在这一地区政治利益之间的相互平衡。所以,给这些国家造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情况。这就必然会造成这些国家间无休止的民族与领土争端。这种争端,要么会引发地区战争,要么会给某个大国发动侵略战争造成借口。从后来的事实上看,希特勒就是利用了苏台德问题和但泽问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同时,一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给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战后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如印度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爆发了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对战后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新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5、不稳定性:凡尔赛体系虽然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这就决定了这一体系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

(1)德国:对德国过分的处置,引发不满。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成为30年代纳粹党得以上台的重要原因。

(2)中东欧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的国家诞生出现了新的民族矛盾,为以后德国等国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挑战新的国际争端,创造了条件。

(3)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革命、五四运动等对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4)美国: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但仍然在欧洲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与日本展开争夺。

总之,随着各种矛盾的发展,由《凡尔赛和约》等条约构筑的凡尔赛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冲击与挑战。

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回答:如何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提示:凡尔赛体系的制造者们宣称这是一个和平的体系,但是由于它们建立这个体系的目的是要宰割战败国,而在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使这个体系实际上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在掠夺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矛盾相对缓和基础上,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国际体系。

这个体系的制造者们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充满了对战败国的掠夺,对弱小国家利益的出卖和它们之间利益的激烈争夺,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使战败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国家,以及新兴民族国家之间,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都是无法靠这个体系下的所谓新秩序加以解决的,因此,它是极不稳定的。

三、国际联盟的建立:

1、由来:首先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原则”中正式提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人们不得不对战争进行思考,许多人看到正是战前没有一个国际协调机构,协调大国之间的各种矛盾,才促使它们通过结盟以使自己利益得以保证,其结果反而加剧了对抗,直至战争。所以在战争还未结束时,很多人就意识到建立一个国际权威组织的必要性。许多国家还成立了民间促进组织,一些著名政治家也发表了支持的声明。随着战争就要结束,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而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第一次以政府的对外政策形式正式明确地提出。而且美国把建立起这个组织、并领导这个组织当成在巴黎和会上要争取实现的最重要的政治目标。

2、成立:

①1919年4月,盟约在巴黎和会上获通过,并被列为《凡尔赛和约》及对其他战败国和约的第一部分;

②1920年1月,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3、盟约:

(1)“维护和平”: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裁减军备。

(2)“集体安全”:任何侵略,视为对所有会员国的行为,会员国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

集体安全(collectivesecurity)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一种安全模式,所谓集体安全,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国际体系,在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承认其他国家的安全就是所有国家的安全,他们同意并且愿意对侵略者做出集体反应。”由此可见,集体安全指的是若干国家共同努力以预防或制止战争的一种方式。集体安全是伴随理想主义的兴起产生的,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建立国联,用“集体安全”的设计来反对战争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盟约》第11条明确宣告:“任何战争或战争威胁,不论立即影响任何联盟会员国与否,兹特宣告其为与联盟全体有关之事,联盟应采取其认为明智有效之然后行动,借以确保国际和平。”第16条更具体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即应视为对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因此国联是“集体安全”的第一次实践和尝试。

(3)“委任统治”:殖民地不能由旧主统治,应由国联委托某些“先进国家”进行统治。

委任统治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标志着帝国主义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压力下,改变了原有的殖民主义统治形式,建立了隐蔽的统治形式。长期以来,对委任统治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人称它是“国际法和国际政策的一个新起点”。某些史学著作将该体系视作协约国之间瓜分前敌领地的“妥协的成果”,是“很有利于受任国而不利于委任地居民的利益的一种监督体系”。列宁则更尖锐地指出:委任统治制度是委托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实行“盗窃和抢劫的权利”。总之,委任统治制度作为一个历史事实,标志着一战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总政策的一种新动向,即国际化地解决殖民地统治问题。过去那种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方式,逐渐由在国际性组织监督下、按国际法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国际冲突的方式所取代。然而,列强之间的固有矛盾并未因委任统治制度的建立而消除。到30年代,以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提出了新的法西斯殖民理论:德国渴望争得“生存空间”;意大利计划建立“大帝国”;日本则致力于“共荣圈”的实现。法西斯国家为了扩张领土,打的都是“反殖民主义”的口号。

4、机构: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其中,最高机构是全体大会,常设执行机构是行政院,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是秘书处。

5、实质:由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6、会员国:初为23个,到1920年增加到42个。其中,未接纳苏俄和德奥等战败国;美国未加入国联;国联被英法两国所控制。

关于拒绝德苏等国加入问题:美国主张允许德国加入,以此来拉拢德国,再配合德国战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使德国以后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但英法并不想让美国的企图得逞,特别是法国对此断然拒绝,担心如果让德国进入国联,会使受到它们掠夺的德国阻挠国联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作。关于阻止苏俄:主要是苏俄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扩张政策,这一政策得到广大弱小国家的支持,如果苏俄进入国联,以其强大的国力和对弱小国家的号召力,将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1926年9月8日,德国在改变国际罪人这一角色而成为国际社会受尊敬的一员的过程中又迈进一步。中午,国联大会一致通过,同意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国联内部存在不同意见,这大大削减了日内瓦的热情。先是巴西退出,西班牙也威胁要退出国联。因为他们没有获得永久席位。一些外交官怀疑如果英国和苏联不加入国联,国联是否会具有多大的能量和权威。苏联于1934年9月18日加入。

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正式以国际宣言的形式提出来的。但美国最后没有加入国联,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未能实现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而掌握世界领导权的目标,所以,美国国会未批准《凡尔赛和约》,从而也就无法参加国际联盟。

★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分别同战败的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条约总称为“巴黎和约”。和约所确立的欧洲和亚洲新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不可能、也无法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因而决定了这一和平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血腥性,促使人们反思战争的行为,和平与民主呼之欲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倡导的“国际联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点,虽然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它倡导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做法,继承了维也纳体系的精髓,成为20世纪20年代国际短暂的20年和平的主要原因。

教学中要把握好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的实质,即凡尔赛体系是在帝国主义战败国与战胜国矛盾暂时缓和、战胜国之间利益暂时平衡基础上确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国际联盟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与旧人教相比,本课有以下新增的内容:

(1)战胜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如对奥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的《纳伊条约》、对匈的《特里亚农条约》和对土的《色佛尔条约》。教师可以通过列表对其内容加以比较、理解。

(2)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原因,教材分析比较透彻,教师可按“凡尔赛体系下隐藏的四对矛盾”逐一分析讲解。因涉及的内容多、关系复杂,这也是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3)国际联盟盟约中倡导的“三原则”中,“集体安全”原则是新增的,教师要讲清其含义,剖析其影响。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与对德国签订的和约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提示:这些和约与对德国的和约的相似之处主要包括:都对它们的领土进行了分割或重新安排,以削弱它们的实力和抑制它们的发展;都要求它们支付巨额的赔款,以战利品的形式加以瓜分;都对它们的军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削弱它们的军事实力,防止它们再度制造战争。

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保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提示:由于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为了掠夺战败国和争夺战利品,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会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由于它是靠帝国主义的强力单方面建立起来的,是在战胜国之间交易和妥协实现了平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只能维持国际秩序的暂时稳定。一旦被压制的国家要求突破压制,或战胜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国际秩序就会失去稳定,所以,凡尔赛体系不可能维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学习延伸:

1、(材料略)结合上述资料,说明其中的“修正主义”指的是什么?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和日本、意大利是否相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在这里,“修正主义”指的是德、日、意三国,要求对当时现存的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对它们不利的内容进行修正或改变。但德国与日本和意大利成为修正主义者的历史原因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德国是一个战败国,它的修正要求是由于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而日本与意大利是战胜国,它们的修正要求是由于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而以上的不同又决定了它们要求修正的目标不同。德国所要求的修正,实际上是将体系彻底地修正,即推翻凡尔赛体系对它的所有束缚与制约。而日本和意大利并不要求推翻全部体系,只是要求打破体系中有损于它们利益或没有满足它们利益的那些束缚与制约。

延伸阅读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主要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它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结果,不能维护世界和平。②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世界统治秩序的工具。

3.能力培养:通过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教学方法讲述法,辅以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与学生共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说明战胜国集团企图根据变化了的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他们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

(讲授新课)

一、战后的“新秩序”(板书)

1919年1月,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27个国家参加会议,实际最后决定权操纵在和会的“三巨头”手中。(请学生看教材《巴黎和会“三巨头”》图和小字内容,了解各大国争霸图谋和矛盾,然后补充讲解)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门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请学生阅读教材凡尔赛和约内容,概括成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5个方面,教师讲解与组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领土问题,请同学们对比教材战前与战后欧洲地图中德国疆域变动情况,德国丧失了近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这样残酷的规定对德意志民族心理上会造成什么影响?军事方面,请同学们联系德国十一月革命这个背景,考虑“只准保留陆军10万人”这项规定的双重目的--既防止德国军事力量威胁协约国,又为德国保留镇压国内革命力量的相当兵力。殖民地方面,“委任统治”权规定的实质是什么?(使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披上"合法"外衣。)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但是,我们怎样看待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规定?(帝国主义大国漠视弱小国家正当的民族权益)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并为后来希特勒所利用。和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便喊出“打倒凡尔赛和约”口号。

继凡尔赛和约后,协约国又先后同战败的奥、保、匈、土签订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维护这个"新秩序"的工具就是国际联盟。

二、国际联盟(板书)

创设国际联盟的主张是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来的。它曲折地反映了饱经战祸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愿望。盟约中有维护和平、制裁侵略的漂亮辞句,但这不过是战胜大国争霸世界的障眼法。特别是关于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规定,暴露了这一机构的帝国主义性质。威尔逊原本指望利用国际联盟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但创设国联的主张一经列为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国联就成为推行英、法意志的工具。所以,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三、华盛顿会议(板书)

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争霸关系,在美国倡议下,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和《九国公约》(板书)

早在1902年英日缔结同盟条约,相约互相维护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这成为战后美国在这一地区扩张的极大障碍。在美国的压力下,英、法、日、美缔结《四国条约》,取代了英日同盟。

争夺海军优势的斗争近乎于疯狂,最终达成的妥协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请学生看《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的限额》表,讨论分析这种规定对英、美、日的不同影响。教师归纳讲解)英国丧失了传统海上优势;美国取得与英国平等的海军军备权;日本海上强国地位得到欧美列强承认。

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忙于“一战”厮杀的有利时机,侵华势力急剧膨胀,独霸中国态势日趋明朗。这直接损害了美国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原则,引起美英等国的忌恨和不安。中国问题成为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重头戏。在美英的压力下,经中日双方交涉,日本被迫同意放弃一部分侵略中国的权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相应内容。提问:中国收回山东等部分主权,能否仅仅看作是美英压力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的反帝救国斗争。)

1922年2月,与会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放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等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华盛顿会议是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削弱了英国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的扩张势头,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主宰的局面。它与巴黎和会共同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爪分世界的安排。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请同学们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哪些重大矛盾,说明这一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原因。(归纳学生分析并讲解)首先,这个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帝国主义列强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础上,随着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激化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必然动摇这一体系的基础。其次,各战胜国的扩张野心并未得到、也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特别是日本和意大利认为自己所获甚少,美国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和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已经使这个体系出现了解体的裂痕。

第4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4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巴黎和会的召开(1)历史背景:帝国主义战胜国急于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来安排战后世界;(2)和会召开:

项目

基本概况

时间地点1919年初;巴黎近郊凡尔赛宫;

参加国

27个协约国(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

操纵国

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孟梭;美国:威尔逊;

中心问题

对德和约问题;

目的

①重新瓜分世界;贪:贪婪殖民地和赔款;②建立国际新秩序恨:怀恨战败的同盟国,建立协约国为首的世界秩序;③反苏;惧: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性质

帝国主义的分脏会议;

大国重

新瓜分

世界的

企图

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实质是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领导权的纲领;

英国

①削弱德国海军,维护海上优势实质是维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维护英国霸权地位;②剥夺德国殖民地,要求获取赔款③防范德国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法国

①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实质是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②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③肢解德国,缩小德国领土;

意大利

企图扩大领土,建立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霸权;

企图使一战中从德国手里夺取的太平洋岛屿与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巴黎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

(3)《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项目

基本概况

时间地点

1919年6月28日;巴黎凡尔赛宫;

主要目的

惩罚和削弱德国;

主要内容

领土

问题

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①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②萨尔煤矿由国联代管15年,再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④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与之合并;⑤承认波兰独立,基本上归还其领土。

军事

问题

严格限制德国军备①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准拥有空军;②海军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只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

赔款问题

德国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殖民地

问题

①以委任统治形式由英、法、日等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掠夺性;②英、法占有非洲和中东,日本占有太平洋上大多数岛屿;

中国问题

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苏俄问题

对苏俄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

国际组织

决定成立国际联盟;※《凡尔赛和约》未签字国及原因:①中国:巴黎和会,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反对和约签字;②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简评《凡尔赛和约》:在牺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和约,反映了巴黎和会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脏性质和强权性质。2、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基本含义: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地利和约》、《对保加利亚和约》、《对匈牙利和约》、《对土耳其和约》,构成战后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国际体系。(2)凡尔赛体系下欧洲、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

项目

基本概况

备注

德意志帝国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详见《凡尔赛和约》

——

凡尔赛体系下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独立,体现了一定的民族自决精神。

奥匈帝国

解体

①匈牙利分立;

奥匈

帝国

版图

变化

最大

②新建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③奥地利南部一些领土让给意大利;④巴尔干部分领土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⑤归还波兰领土;

俄罗斯帝国

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脱离俄国而独立;

——

奥斯曼

帝国解体

①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属地;

——

②欧洲仅保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

——

波兰复国

————————————

——

(3)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

主要矛盾

基本概况

基本认识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①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①矛盾起源于对战败国的掠夺;②矛盾尖锐无法维持持久和平;②法德矛盾是这组矛盾的主要体现;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①英美争夺世界霸权;起源于战胜国之间分脏的不均;②英法争夺欧洲霸权;③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①突出表现为中国与列强的矛盾②源于列强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源于列强反苏反共为目的;(4)凡尔赛体系的作用: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①惩治了战败国,重新瓜分了殖民地;②改变了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3、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国际机构:国际联盟(1)国际联盟的成立

项目

基本概况

由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最先提出,目的是利用国际联盟图谋世界霸权;建立1920年初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宗旨《国际联盟盟约》宣称: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实质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解散1946年;(2)美国最先提出建立国联,却最终没有参加国联,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项目

基本概况

主要原因

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①美国霸权图谋遭到英、法、日的反对;②巴黎和会重新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巩固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

一战后国际政治的中心仍然在欧洲,欧洲的中心地位只是动摇而未完全丧失,英法在国际格局中仍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巴黎和会上获利最大的国家;4、凡尔赛体系的评价:(1)凡尔赛体系是一战后按大国意志建立的帝国主义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它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关系;(2)凡尔赛体系以大国实力为基础,具有暂时的稳定性,建立初期维持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秩序,促进了20年代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3)体系下建立的国际联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4)凡尔赛体系内部包含多种矛盾,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崩溃;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历史背景:①美、日、英三国在亚太地区争夺激烈;

美国

最大债权国

扩充海军

日本

在中国和太平洋扩大势力

英国

东亚地区的利益

美日矛盾成为一战后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

②美、英、日三国为争夺霸权,掀起了海军军备竞赛;(2)召开目的:缓和彼此矛盾和重新分割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3)召开概况①发起国:美国;(目的是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②时间地点:1921年至1922年;美国华盛顿;③参会国:美国、英国、日本、中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④中心议题:中国问题;(4)主要内容:通过了一系列协议;

条约名称

签订国

主要内容

影响

四国

条约

(1921年)

美、英、法、日

互相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①以体面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联合对美国的威胁②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扫清了障碍;中止《英日同盟》

五国海军

条约

(1922年)

美、英、日、法、意

规定了各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美、英、日、法、意为:5:5:3:1.75:1.75;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②标志英国的海上优势从此动摇,并且使日本受到限制;

九国公约

(1922年)

参与会议的九个国家

①声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针对日本①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②为美国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②遵守在中国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针对列强※提示:华盛顿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5)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项目

基本概况

主要

条约

《中日

协定》

中国与日本在会外签订;山东主权归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主要

原因

①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②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压力;2、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基本含义: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在承认美国在亚太地区占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2)华盛顿体系下的矛盾:①美日矛盾加剧;②英日分歧扩大;③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深;3、华盛顿体系的作用与评价:(1)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提示:美国以实力为后盾,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原因:①美国海军力量同巩固并驾齐驱;②抑制了日本势力在亚太地区的膨胀;(2)遏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3)中国又成为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是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4)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从而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总体评价1、凡-华体系巩固了帝国主义大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暂时的和平;2、凡-华体系实质上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3、凡-体系从根本上讲,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整个世界依然是帝国主义列强剥削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4、凡-华体系的最大问题是: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链接材料:法军元帅福煦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代的休战。”

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一课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考纲: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不稳定性。
考点:⑴巴黎和会召开概况;⑵通过对各大国图谋的了解,认识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⑶通过对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关系的了解、对《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的理解,认识巴黎和会的性质;⑷理解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并分析体系的不稳定性。⑸知道国联的相关内容。
一、巴黎和会(年月日)
背景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操纵国英、法、美:英国首相、美国总统、法国总理



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美国主导的,进而。
2英国奉行“”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
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
4日本的目的是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问题对德问题(中心、焦点)、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性质帝国主义的会议
《对德和约》即《》时间1919年6月28日
内容1.领土(重划疆界):德国将和归还法国,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由协约国占领15年。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独立。
2.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以“”方式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
3.限制军备:德国废除,只保留10万陆军和轻型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50公里以内划为非军事区
4.赔款:规定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为200亿金马克。
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影响1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建立一战后的体

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二、凡尔赛体系
含义对德和约签订后,协约国集团陆续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条约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协约国列强建立的后以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构成

(阅读)1919年6月28日,对德和约《》
1919年9月11日,对奥和约《》
1919年11月27日,对保和约《》
1920年6月4日,对匈和约《》
1920年8月10日,对土和约《》,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后,1923年7月24日签订《》

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和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不稳定性):
(1)和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
(2)列强之间:分赃不均
(3)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爱国运动、土耳其革命、印度甘地领导的“运动”。
(4)新的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
(5)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实质是帝国主义掠夺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维护工具

背景1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2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时间年月日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
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总部瑞士的
主要
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秘书处
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操纵两国。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实质控制下的维护的。
性质后由建立的世界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
评价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2.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没有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选修3单元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学案
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2.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和《九国公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种子,是极不稳定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召开了,在会议上起主导作用的是英、法、美三大帝国主义强国。参加大会的强国巨头有美国的总统、法国总理和英国的首相。
2、1919年6月28日签订了对德和约,历史上叫做“”,战胜的协约国又同德国的同盟国分别签订了和约,总称“”,这一条构成了帝国主义在战后的国际格局“”。
3、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建议”,要建立国际组织。该组织于年成立。国际联盟的主要使命,由、、等机构组成。
4、凡尔赛体系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争夺,但是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政治秩序没有建立,美国提议召开会议,会议上签订的《》拆散了英国和日本的联盟,《》提高了美国的海军实力,《》削弱了日本在华的势力。中国政府提出取消、归还以及等要求却并没有采纳。
二、限时训练:
1.“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
A.由德法矛盾到美日矛盾B.由英德矛盾到美日矛盾
C.由英美矛盾到美俄矛盾D.由英德矛盾到英美矛盾
2.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3.对签订《凡尔赛和约》目的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
C.惩罚和削弱德国D.惩罚和削弱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4.“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5.《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
A.维护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6.《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是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A.领土问题B.军事问题C.殖民地问题D.赔款问题
7.“一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
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B.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C.促进国际和平合作与安全的组织D.国际间经济化交流的组织
8.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抑制了日本,但日本认为自己也有收获,主要是
A.日本建立了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B.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列强的承认
C.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独占权D.日本通过此条约获得了更多的权益
9.《五国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美、英海军力量并驾并驱B.暴露了美国力图取代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野心
C.平息了海军军备竞争D.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打击
10.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参与签订B.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精神
C.日本在华的侵略权益受到打击D.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完整受到尊重
11.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12.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14.下面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彻底改变
B.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凭借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产物
C.从法律上确认了帝国主义奴役、压迫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D.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
15.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主要原因是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17.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18.“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摘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德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卵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摘自《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他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摘自《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种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克利孟梭的话?试结合材料1.2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征。

选修3单元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DDCBD6-10CABCD11-15ADBAD16-18BCC
习题答案
19(1)实质: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和法国过于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
(2)经济崩溃的德国无力偿还美国的战债和投资;同时法国强大不利于美国的世界霸权计划。
(3)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的旗号,实质—上和劳合乔治—样想竭力控制欧洲。英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边分削弱德国使法国强大。
(4)英美联合反对法阻过分削弱德国妄图称霸欧洲大陆计划;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的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华盛顿会议
长兴中学许爱华
考纲: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考点:了解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理解《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的内容及作用。了解“中国山东问题”,认识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基础知识:
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1.美国企图在巴黎和会上称霸世界目的没有实现,把注意力转向地区。
2.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主要原因)
3.美英日军备竞赛特别是军备竞赛日趋激烈,都希望通过谈判限制军备竞赛。
4.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二、华盛顿会议
1.召开
(1)目的:缓和列强在地区的矛盾,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新秩序。
(2)时间:年11月12日。地点:华盛顿。发起国:。
(3)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等九国。
(4)议程:①亚太地区问题;②问题;③问题。
2.华盛顿体系的构成
(1)《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①内容:相互尊重在区域既得利益,遇有侵略解决。条约生效后,终止。
②影响:对美国,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地区争霸的一个障
碍。对日本,一方面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另一方面它在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
对英国,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由于自身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政策。
(2)《五国海军条约》
①内容: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的比例固定为5:5:3:1.75:1.75。
②影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协议。美国外交胜利,取得了与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海军的扩张。英美失去了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作战基地的可能性,实际占有优势。暂时了列强海军军备竞赛,但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3)《九国公约》
①内容:声称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但要求中国对帝国主义“”和“机会均等”。
②评价:对日本,打破了日本中国的局面,不利于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扩张。
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对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共同支配的局面。
③实质: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又回复到的局面。
3.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1)问题由来及解决
①1879年德国强占胶州湾。②一战爆发后,日本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③1915年《二十一条》使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④和会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⑤华盛顿会议期间,归还中国山东的主权,签订。
(2)解决原因:①坚持斗争的结果。②和日本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
三、华盛顿体系
1.形成:在华盛顿会议签订的等一系列条约的基础上,列强建立起在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的基础上,确立了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作用: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标志着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4.不稳定性(局限):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力图冲破华盛顿体系,埋下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祸根。
5.瓦解:1931年,日本发动“”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年12月,日本挑起战争,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概念: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及会议上,重新分割世界、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及其他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2.作用: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②使欧洲和亚太地区暂时处于和平稳定状态,军备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局限:(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是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宰割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体系下矛盾重重,特别是和不断寻求突破该体系。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发展,它必将走向瓦解。
4.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问题思考:
1、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帝义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和利益相互争夺,为共同利益又相互勾结,试举例说明。
3、《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签定后,美国获得了哪些利益?
拓展延伸:
1、英日同盟问题:
英日同盟缔结于1902年,最初以反俄为目标,后来转变为反德和部分反美,引起美国统治集团不安。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5年。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1921年12月13日宣告失效。
2、美国是如何逐步扫除障碍而称霸亚太地区?

练习巩固:
1、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激烈竞争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日本⑤意大利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④
2、一战后东亚问题的关键是
A.中国问题B.印度问题C.朝鲜问题D.日本问题
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对日本的影响不包括
A.与英国的同盟被拆散B.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他国的正式承认
C.首次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D.独霸中国的局面就此被打破
4、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条约》规定了有关舰只的比例或限额,包括①巡洋舰②航空母舰③主力舰④潜水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
5、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九国公约》D.《非战公约》
6、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将其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给中国,其
真实的意图是:A.维护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B.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分割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D.抑制日本,打破其独霸中国的局面
7、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的主要利益有①分得了大量殖民地②控制了国际联盟③海军力量得以与英国并驾齐驱④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是惩办战败国的会议B.英、法、美三国都参加了会议
C.是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组成部分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9.下面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彻底改变
B.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凭借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产物
C.从法律上确认了帝国主义奴役、压迫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D.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
(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
——摘自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替换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000吨,英帝国525000吨,法国175000吨,意大利175000吨,日本315000吨。
——摘自《五国条约》
请回答:
(1)“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
(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
(3)举出与所谓“绝对公正的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
附:练习巩固参考答案
1、选择题:CADDBDDAA
2、材料题:
(1)以“委任统治”的形成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归英法,太平洋上岛屿归日本。
(2)各国主力航吨位即实力大小,实际上决定了各国制海权和海上航行权利的大小,实力弱小的国家绝不可能和实力强大国家有相同的领海及海上的绝对自由。
(3)凡尔赛和约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竞规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转让给日本。

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初步把握入世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二、预习内容
l.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_________,成立于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于____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_____。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____。
4.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提高。
5、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____、____、___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6.在新形势下,“引进来”要求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的原则
(2)说出入世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说明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学习重难点:说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含义及关系。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材料展示: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9月11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中国商务部随即对美方采取这一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方此举不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了美国政府在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的有关承诺,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危机背景下开了极坏的先例,中方将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一切权利,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材料说明了什么?

探究二:材料分析: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经过谈判通过了《部长宣言》,规定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2008年前向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产品提供免关税、免配额的市场准入;发达成员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补贴,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农产品出口补贴。
材料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哪些作用?

探究三:P97:A、这些图示,反映出我国利用外资哪些特点?。

B、能为我国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提出些建议吗?

探究四:材料展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全国居民每天消费总额达到37亿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相当于一个县级商品粮基地的全年产量;每天消耗猪肉6万吨,食油1万吨,糖1.6万吨,鲜蛋1.8万吨。每天购买杂志600多万册,报纸5000多万份,需要400量中型载货汽车才能装载。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在这种国情下发展对外关系,应注意什么?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009年9月11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具体体现。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美国行为()
①是严重的贸易保护行为 ②不仅损害了中美经贸关系,也损害了美国的自身利益 
③违反了WTO规则 ④不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如图“中国轮胎”拉“美国总统”去世贸组织
“评论”的充分理由之一是美国此番行为主要违背了
世贸组织的()
A.自由贸易原则B.公平竞争原则
C.国民待遇原则D.最惠国待遇原则
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坚持市场多元化
5.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①是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根本性措施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④可以保护民族工业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
年份进出口贸易总额外贸依存度(%)
1978年206.4亿美元9.7
1998年3239.5亿美元31.8
2008年25616亿美元69
注: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图一2008年我国月度进、出口值及增速走势图
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外部需求大幅放缓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
材料:受国际金融危机加深影响,一些国家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从欧盟和阿根廷的反倾销调查,到奥巴马政府的“买美国货”条款,再到印度的绿色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的魅影又一次笼罩着衰退中的全球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将成为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威胁最大的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1)表一与图一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8分)

课后练习与提高
1.(2009淮南调研)观察右图中数据的变化,
分析自2001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
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出口,以出口拉动进口
B.扩大进口,以进口带动出口
C.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D.加入世贸组织,深化改革开放
2.李克强副总理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把改革与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下列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有()
①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②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③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④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出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当前,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表明()
①我国已由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 ②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③我国的跨国公司遍布全球 ④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上述投资有利于()
A.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优势B.充分利用投资国的市场优势
C.充分利用投资国成本低的优势D.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品牌优势
5.2004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这表明
A.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B.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C.我国企业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D.我国的先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
6.继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后,2008年,中石化出资收购加拿大TYK公司,中钢对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成功进行收购。上述现象表明①我国鼓励和支持外资经济的发展②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④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同时倾销和反倾销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焦点问题之一。2002年,我国近50多家球轴生产企业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诉讼时,积极应诉,并使美方做出该倾销案不成立的结论。在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我国企业首先应该
A.勇于应诉,保护自己的正当经济权益B.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C.寻求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谈判解决争端D.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产品出口
8.(2010龙岩质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素以“价廉物美”著称。但现在,低价给贸易保护主义以口实,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商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对此,我国企业除了要积极应对,利用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外,还应该()
①提高商品价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②创造国际品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③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增强竞争力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

9.(2009苏州调研)截止到2009年9月22日,凤凰网一项调查数据如下:
您认为金融危机会造成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吗?总票数(1658)
选项比例票数
1会
874
2短期不会,长期会3.4%56
3不会
703
4不清楚1.5%25
应对可能出现的国际贸易摩擦,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 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2007年11月23日,正在为总统之梦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博客上写道:“如果我当上总统,我将立即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检查玩具;增派产品检察官的数量;对儿童产品立法……”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这警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做到
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质量
②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③增加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
④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市场选择方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0扬州月考)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
2009年9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声明指出,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是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错误做法。
2009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
请问:
(1)美国政府对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什么原则?
(2)上述材料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什么启示?

12、材料一:

注:2007年我国国有企业进出口额为4945亿美元,外资及其他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
为16793亿美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不足10%;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
比约为1∶9,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材料二:

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
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
材料三:近几年,因为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东盟等传统市场,所以引发了诸多的贸易摩擦。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此外,同期我国还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我国在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后,2007年又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问题:
(1)材料1材料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7分)

(2)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

(3)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几点建议。(8分)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当堂检测1——5DAACB
6答案:(1)表一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迅速上升,我国贸易开放程度明显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图一表明:2008年我国月度进、出口值及增速走势逐月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11~12月增速显著下滑。
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加深,导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加明显,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增速随着外部需求的大幅放缓而显著下滑。
(2)①贸易保护主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原则。②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非歧视原则,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③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阻碍世界经济发展。④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压力,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课后练习与提高
1——10DDDBBBACCB
11、答案 (1)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2)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和联系日趋加强,从而加剧了各国经济安全的敏感度。因此我国必须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我们要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首先,要坚持发展经济,努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没有发展,才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其次,还要提高抗击国际经济冲击的免疫力。我们要抓紧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机制,保障国家产业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要加快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充分利用反倾销
12(1)材料1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总额快速提升。近5年,是我国历史上外贸进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出口明显快于进口。(2分)但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国有企业进出口比重低于外资及其他企业;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品牌少,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比例不协调。总之,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目前仍较为粗放。(3分
材料2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快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2分)
(2)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拉动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也随之快速增长。近5年,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起到明显拉动作用,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3分)
(3)应对贸易摩擦的几点建议:
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分)
②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2分)
③企业要逐步增强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规范自身的竞争行为。(2分)
④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2分)
评分意见:考生回答第(3)个问题时,没有从多角度谈,而是选择一个角度作深入的论证,可酌情给分;答出其它要点且符合题意也可酌情给分。

文章来源:http://www.jab88.com/j/91341.html

上一篇:世界思想发展史 下一篇:40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