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小学科学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04

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课标要求

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背景:

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说占统治地位,随着观测技术进步,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对传统解释不满。

2、哥白尼(波兰人):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发生在天文学领域;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日心说改变对宇宙的认识,动摇神学基础。

3、伽利略(意大利):

1632年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哥白尼日心说;推翻亚里士多德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的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就,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英国)

1、经典力学:

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其显著特征是注重实验、数学化,这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的成功范例;

牛顿力学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天文学、现代工程学等工程技术的基础;

2、微积分:与德国人莱布尼茨分别创立。

三、达尔文(英国)

1、背景:

基督教会垄断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宣扬世间万物,包括日月星辰、动植物和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统统被残酷迫害打击。

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基督教神学体系受到重创;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科技长足进步,人类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2、贡献:

1859年表现《物种起源》,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一切动植物,包括人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2、影响:

进化论沉重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化,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位置的认识;

进化论被运用到人文领域,形成“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新学说,对处于民族危亡时期的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震撼。

四、瓦特与蒸汽机:

1、改良:1769、1782、1784年三次成功改良蒸汽机,1785年瓦特的“万能蒸汽机”在纺纱厂投入使用,很快推广开来。

2、意义:

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新能源的采用为工业、交通运输发展铺平了道路。

五、爱迪生(美国)

1、电的发明: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用电磁力产生电流”现象;

1867年德意志的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的格拉姆也发明发电机;

到20世纪电力已经取代蒸汽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爱迪生:

发明电话、电报、电影等1300多项电器,1879年发明电灯,他被称为“发明大王”;电气技术的应用把人类社会带进电力时代。

延伸阅读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案
※目标与结构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产生分歧的根源;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识网络结构:

※精析与探究:
1.简析17—20世纪初,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四大成果及其标志和意义。
①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科学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电气时代。③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说”,将“发展”和“变化”等观念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促进了人类思想认识的飞跃。④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物理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质能转换原理成为研发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2.分析近代科学诞生诞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其次,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经过中世纪前期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最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随后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科学革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期间,地理大发现也有重要意义,它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用实践突破了所谓经典知识界限,使人的思维方式从权威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巩固与拓展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书”的科技著作是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B.《天体运行论》
C.《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
D.《物种起源》
2.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主要是因为他
A.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正确
B.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C.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D.进行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
3.“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是光明。”——蒲伯。为探索自然界和自然规律带来“光明”的科技成果是指
A.日心说B.经典力学
C.量子力学D.相对论
4.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对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思想冲击最大的是
A.近代天文学革命B.近代物理学革命
C.近代生物学革命D.近代数学的革命
5.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是
A.自由落体实验B.海王星的发现
C.天文望远镜的制造D.蒸汽机的应用
6.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认识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②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③优胜劣汰思想激励了被压迫民族的改革与斗争
④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蒸汽机的使用,开辟了陆路运输的新时代,这主要是指
A.火车机车发明意味着铁路运输的开始
B.汽船的发明意味着远洋航运的开始
C.汽车的发明意味着公路运输的开始
D.飞机的发明意味着航空运输的开始
8.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B.能量守恒与转化原理
C.电磁波原理D.电路集成原理

二、非选择题:
9.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否定了此前的地心说,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地球肯定不是行星轨道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意义及局限,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自地心说到日心说一直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0.简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理论的历史意义。

1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事例,简要谈谈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知识结构填充:
《天体运行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太阳中心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日心说实验科学近代科学之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
牛顿力学三《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源火车汽船电气时代电灯
电话电报

巩固与拓展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
答案BCBABDAA

二、非选择题:
9.意义:(1)推翻了“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2)哥白尼开启的天文学革命使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3)体现了反对愚昧、崇尚理性和客观地认识世界的精神。
局限:有局限性,因为宇宙是无限的,不是有限的,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启示:(1)认识是由浅入深、由不全面趋于全面的发展过程,认识不会终结。(2)认识受人们观察事物的手段和条件的制约。

10.观点: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意义: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
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亡。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蒸汽时代到来;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气时代”到来,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案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案
本课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西欧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历史也是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时代,思想上战胜宗教的黑暗愚昧走向理性光明,现实生活中从千年的黑夜走向灯火光明的科学时代。
(一)、从愚昧的黑暗走向科学的光明(科学与神学的较量)
师:(展示奴隶贸易、文艺复兴、造船、航海等生产技术提高、哥白尼、布鲁诺等图片,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近代科学?
生:(经老师提示学生总结得出)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科学条件——科学技术的推动、个人努力——科学家的努力。
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科学与神学在天文学的较量)
师:中世纪人们对地球地位的认识如何?
生:地心学说
师:接下来发生什么改变?产生怎样的作用?
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天文观察和长期测算创立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
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师:而哥白尼也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演示伽利略的相关历史图片)
师:伽利略的贡献有哪些?有何意义?
生:贡献:1、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学说找到确凿证据;2、自由落体实验(两个铁球同时落地);3、创制天文望远镜。
意义:1、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2、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总结)师指导生进行:随着日心学说的提出,给与天主教垄断的极大打击,伽利略用实验事实证明日心学说的正确,并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使近代科学产生,并从天文学方面战胜神学。“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科学与神学在物理学领域的战争)
演示牛顿图片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师:牛顿有何贡献?
生:物理上:经典力学;数学上:微积分。
师:牛顿的成就在科学上有何意义?(展示图片:牛顿成为神,在制定宇宙运行规则)
(学生自己讨论理解,老师指导总结):牛顿的贡献在于在思想上对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奠定基础;在生产力上是人们进入科学时代;在科学本身上使科学时代来临。最终的结果是科学在无生命的宇宙中战胜了神学。)
三、达尔文于进化论(科学与神学在生物学的战争)
(演示达尔文的相关历史图片并总结归纳)
师:19世纪以前人们对生物的起源是如何认识的?
生:神创论。
师:在生物学领域有哪些科学成就?有何意义?
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人猿同祖。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认识从古猿进化而来。
这样就使得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生物学界战胜神学。
(总结)师:在科学与神学的较量中科学最终得胜,人类进入到科学时代,科学指导着技术革命,人们在对科学的应用过程中,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从千年黑暗带入灯火辉煌光明时代。
(二)从千年的黑暗到灯火辉煌的新时代(科学的应用)
一、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时代)
(演示瓦特的图像和瓦特改良的蒸气机模型)
师:瓦特的贡献是什么?有何意义?
生:瓦特在前人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煤成为燃料;动力机采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二、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师:在电的发明和应用者里都有哪些人物作出了贡献?
生:伏特、奥斯特、安培、法拉第、格拉姆依、爱迪生等。
师:有何意义?
生: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优势;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进入灯火辉煌的新时代。
讨论:请结合课文内容,请分析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讨论总结出:思想解放为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总结:这节课讲述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一种是从思想上冲破黑暗的愚昧时代走向光明的科学时代;另一个在科学的应用中从千年以来的黑夜走向万家灯火的近代光明时代。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2课战后科学技术革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对于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有重要影响的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知道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理解科技革命的社会条件,理解科技革命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影响,理解科技发展的“双刃剑”作用。
2、技能:
利用多学科知识、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从社会学、伦理学等角度反思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困惑与挑战,使学生初步学习利用多学科知识与理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上台讲解战后科技革命的某一方面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既生动又清晰地阐述史实、归纳观点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人类战后科技发展的成就,使学生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认同,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钦佩人类文明创造力的美好情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的“双刃剑”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出现了哪些领域的高新技术?各举一项该领域的高新技术发明,并说说这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
答: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1)能源领域,如核能的利用;(2)信息技术领域,如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等;(3)空间技术领域,如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等;(4)化学材料领域,如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发明;(5)生物工程领域,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等。
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1)从席卷的国家和地区及技术革命涉及的领域等方面来看,规模都超过以往的科学技术革命;(2)各中学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3)开辟了用机器部分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时代;(4)科学技术日趋社会化,国家作为社会的总管理者,直接干预科学技术工作;(5)科学技术发展加速化,节奏很快。
2、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答: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世界的影响包括:(1)引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白领工人”阶层不断扩大;(2)高新技术的竞争与合作加强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加速全球化进程,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3)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全球问题日益严重,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
(二)探索与争鸣
20世纪的科技革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当我们尽情赞颂科技进步带来美好未来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困惑与挑战,比如:科学主义对人文精神的冲击,科技进步对现有道德规范的冲击,科技进步与战争的威胁等,选择一个视角,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引导建议:
这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做准备后进行课堂研讨,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进行这个栏目的探讨时,要注重提示中标注的“结合历史与现实”,以历史上的事件和时政事件相印证,也可以用历史经验和教训反思现实问题。在讨论或教师阐发过程中,注意以下观点的渗透:
1、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是中性的,人类的利用使它成为“双刃剑”。
2、人类解决科学技术发展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应当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非停滞不前。
3、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宗旨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科技进步需与人文发展相结合,才能保证科技进步为人类谋福祉。

第11课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11课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1、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兴起标志:以原子能技术(为首要标志)、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3、兴起条件(1)科学理论出现了重大突破,提供了适当的理论指导;(2)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3)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强大的动力;①二战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需要是新科技革命迅速到来的最重要原因;②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的影响;4、突出成就

项目

时间

新科技成就

国家

原子能

技术

1945年

原子弹爆炸成功;

美国

1954年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苏联

电子技术

1946年

电子计算机诞生;

美国

1947年

晶体管问世;

美国

1977年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光学武器

1960年

激光器出现;

美国

航天技术

1957年

第一颗和造卫星上天;

苏联

1969年

“阿波罗11号”登月;

美国

1981年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美国

分子生物

遗传工程

1972年

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美国

1996年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英国

1999年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美国

2000年

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美、日、法、

德、英、中;

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现代科技发展出现两种趋势:①科学高度分化——学科增多,分工更细,研究越深;②科学高度综合性发展——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渗透更深;三、第本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1)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①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②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③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2)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因为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发展);(3)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1)经济结构变化:造成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

项目

基本概况

点评

第一产业

农业

直接物质

生产领域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服务性行业、文教事业、信息行业等;

非物质生产领域

(2)阶级结构变化:白领扩大,蓝领下降;(3)生活结构变化:科技进步,使人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发生变革;(4)促使各国普遍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投入;①美国:里根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②美国: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③日本:采取“科学技术立国”战略;④西欧:制定“尤里卡”计划;⑤中国:制定“八六三”计划;(5)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①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现代国际竞争,特别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②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重要表现)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归纳总结:1、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项目

主要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首先从英国开始,逐渐向法美等国家扩展;②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③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

①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真正实现结合;②规模更加广泛,几乎是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④具有更强的经济和社会改造能力;

第三次

工业革命

①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作用越来越重要;②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③科学和技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2、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不同

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

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发明多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革命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

由英国扩展至其他国家;

开展具有多源性,几乎是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同①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①第一次导致两大阶级的直接对立;②第二次导致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③第三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③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①第一次,列强殖民扩张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②第二次,最终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③第三次,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④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认识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是第一生产力;③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