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新人教版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高中

发表时间:2020-05-29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新人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新人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新人教版


幻灯片显示:
《史记·货殖列传》里面关于江南经济的情况,再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宋书》关于江南经济发展的描述。
材料一:
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书》
[提出问题]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南方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什么时间开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
让学生观看史书记载和诗歌描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比史料,感受历史情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第一目——南方农业的发展
[提出问题]学生看“南方农业的发展”一目的内容,结合以下材料,从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方人口南迁图
问题:对以上四则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说说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经济重心南移,首先知道原因,这一点是本课难点,非常重要,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初步了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古文献资料和地图,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知识,加深学生印象,牢固把握知识,同时训练使用历史地图能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农业发展的原因:
1.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2.这一时期自然条件南方要优于北方。
3.政府的鼓励提倡。
4.北方受战乱破坏,南北差距拉大。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看书,从课本上找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炼概括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初步掌握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扩。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2.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
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多媒体展示各种作物的图片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代、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表现有三点:(用多媒体表示)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片,结合课本上的文字,学会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耕获图》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耕获图》,想一想,图中的农民都进行了哪些劳作?
通过动脑筋问题的设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加强小组合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读图识图的方法,学会从图中汲取有效信息。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这张图里有牛耕、插秧、收获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再加以总结补充:这幅《耕获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宋代农民从耕作到从收获的情景。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许多短衣赤膊的人正紧张地劳作着,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舂米、入仓,还有人用龙骨车浇地和堆积稻草,都画得清清楚楚,也展现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与表现,作为第一部分的小结。
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提炼总结学习成果,善于发现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及时给予引导,梳理学习成果,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过渡]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代南方的手工业也非常的繁荣。下面我们主要从纺织业、陶瓷业和造船业三个方面来了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板书]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提出问题]教师多媒体展示:找一找南方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让学生从物产等方面更进一步的领会南方手工业的兴旺。联系现实,让学生对当今使用的一些服装、瓷器的历史有明确的认识,更加喜爱历史课堂,了解造船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纺织业方面:
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
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学生回答问题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蜀锦、江浙丝绸、景德镇瓷器等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达。)
展示瓷器时,教师补充讲解:同学们在投影中看到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品,高8.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9.2厘米,为宋代哥窑的代表作鱼耳瓷炉。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对哥窑的认识仅限于传世实物。哥窑的瓷器有两大特点:一是“开

片”,即冰裂纹。釉面裂纹是由于瓷器冷却时胎釉收缩率不同造成的,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第二个特点是“紫口铁足”,紫口是由于釉面流淌后在器物口部形成脱釉,露出胎色。铁足是在瓷器底部施一种酱色釉。紫口铁足上下辉映,金丝铁线布满器身,形成哥窑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看到的瓷炉造型古朴典雅,瓷身釉面布满大小开片,大开片裂纹处色深,小开片色浅。口沿微敞,腹底稍宽,鱼形双耳对称,是哥窑制作的精品之一。
南宋的制瓷业,在规模和技术上比北宋有进一步发展。景德镇已成为制瓷中心,窑区绵延数十里,有瓷窑300座。作坊内部分工很细,有土工、陶工、匣工、制坯、车坯、釉坯、印花、雕花、画花,“秩然规制,各不相紊”。各类产品数量很大,远销各地,有“饶玉”之称。以龙泉窑为主的两浙青瓷誉满海内外,福建和广东的瓷窑也应海外对瓷器的需求而迅速地增加。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幻灯片显示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图。
动脑筋:这是一艘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
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依据合作探究的题目,迅速地对探究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在合作探究中,注意力要集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启发,学习小组长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讨论的结果由小组长做好纪录并选出中心发言人。合作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这种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应在深海中航行。
教师补充讲解: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在泉州市后渚海港泥中挖出。船体甲板以上荡然无存,仅残留底部。船身残长24.2米,宽9.15米,平面近于椭圆形,尖底。船侧板以三层木板叠合,底板则以二层板叠合。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的木隔板,厚10~12厘米,隔板与船壳用扁铁紧紧相连,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这种舱在造船工艺上叫水密舱。据考证,该船系南宋晚期福建造的中型远洋货船,航行于东南亚一带。

参考宋代船舶文献记载与造船传统经验复原,该船的长度应为34米,宽11米,深四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海船出土时,舱内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此船可说明南宋造船事业的成就及海外交通、贸易的发达。

[教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繁荣,宋代的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


1.掌握两宋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史实
2.通过探究南方的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两宋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两宋以前,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多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相对来说发展缓慢,后来,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日益发展,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也是由于江南地区的条件优势,原来的经济重心也逐渐的由北向南发展。

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㈠.阅读教材56页-57页,:“南方农业的发展”,回答问题
1.江南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
①南方较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
③南方自然条件。
2.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
3.农业产量的提高:①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有“,”的谚语。
②______居粮食产量首位。
③______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的种植也有很大发展。
㈡.阅读教材57页-58页,“南方手工业的发展”,回答问题
1.南方的业和业有很大发展。
2.制瓷业:浙江哥窑烧制的瓷器。著名的瓷都是镇。
3.造船业:东南沿海的____、____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㈢.阅读教材,57页-60页“南方商业的发展”,回答问题
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______和______。
2.海外贸易的发展:①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设立_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
3.货币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前期在地区出现的。
4.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朝中后期,到完成。
标志: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______特别是______地区。
二、展示提升、深度研习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三、反馈训练、巩固提高
1.今天我们餐桌上进口的泰国米饭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我国早在宋朝时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
A.泰国B、朝鲜C、越南D、印度
2.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是在()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
3.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它兴起的时间是()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4.假如你是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官员,你的职务是()
A.节度使B、盐运使C、市舶使D、宣政使
5、著名的冰裂纹瓷器是下列哪个窑生产的()
A:越窑B:邢窑C:哥窑D:弟窑
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于()
A:西汉B:东汉C:北宋D:南宋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分析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分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2、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之时

3、引导学生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归纳经济成就的能力

4、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让学生根据知识提炼进行自学,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1、巡回指导学生自问和互问

2、教师准备提问以下重点知识: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技术和劳力,自然条件变化,引进新品种占城稻等)

(2)南方手工业中,哪三种行业很兴旺?(纺织、制瓷、造船)

(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哪一座?(临安)宋朝时,有哪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广州)

(4)当时政府在商港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市舶司)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何时何地?(北宋初期,四川)

三、质疑释疑

1、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2、与学生一起探讨以下问题

(1)到了哪个朝代,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来了?(南宋)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让学生小结知识并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一、自学: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书,填写本节课的自学提纲,填完后,小组成员共同交流。注意要提高效率。(自学提纲见区下发的学案中的知识提炼)

二、自问:

1、合上课本自问自己掌握了知识提炼中的哪些知识,没记住的抓紧记住。

2、小组内同学相互问答,有选择性地提问知识提炼上的问题

3、回答教师的提问

三、质疑释疑

1、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示

2、小组间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示

3、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师准备的问题并展示

4、随时记要点。

四、反思与巩固

1、小结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点。

2、做当堂练习,巩固知识。

系列训练

见区下发学案中的随堂训练

板书设计

经济重心的南移

农业:原因、表现

手工业:纺织业、瓷器、造船业

商业:城市、海外贸易、货币

教后体会

本课内容较为繁杂,要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同时,要注意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可让学生多找几个答案,以开阔学生思维。

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

一、明确目标

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前置自学

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______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______、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_______。棉花的种植,由____、______扩展到长江流域。

2、宋时,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________。宋时棉织业由发展到东南沿海。

3、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______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_______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宋时,地区已成为制瓷业重心。

4、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和。出现了和。

5、宋朝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宋朝的海外贸易,近至和,远达和。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管理对外贸易。

6、前期,地区出现的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纸币的产生。

7、从_________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__________最后完成。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1、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网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3)网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五、达标拓展

1、宋朝时,优良品种占城稻是从哪里引进的?()A、日本B、越南C、朝鲜D、阿拉伯

2、如果你回到了北宋东京,可能会遇到下列哪几种情况?()①使用交子买东西②吃上太湖流域的大米③用上景德镇的瓷器④晚上盖棉被睡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广州C、临安D、泉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的四川地区B.南宋的四川地区C.北宋的汴梁地区D.南宋的临安地区

5、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A、杭州B、苏州C、景德镇D、明州

6、经济中心南移到何时最后完成()A、唐朝中后期B、北宋C、南宋D、元朝

7、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办理有关手续应到

A.蕃市B.市舶司C.蕃学D.蕃坊

8、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它应该出自()A.越窑B.哥窑C.邢窑D.景德镇

9、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交子B.铁钱C.信用卡D.支票

六、构建知识网络:

类别

朝代

发展成就

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兴盛

纺织业

1、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北宋

南宋

1、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2、浙江哥窑烧制瓷器;

造船业

1、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1、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2、出现了

对外贸易

1、广州、泉州是大商港;2、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3、设立,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1、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南宋,纸币与铜钱并行,叫。

2、“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1)w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2)为什么宋朝时期这个部门这么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