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6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位似》学案分析。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位似》学案分析”,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位似》学案分析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思考活动认识位似图;2.会利用位似图原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基础学习】
一、情境创设
公安人员在侦破案件中,有时会从一枚指纹来确定罪犯的身份,最终破案.借助放大镜可以将它放大,保持形状不变.再如微型胶卷所拍摄的照片就是把实物缩小,保持形状不变.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例子吗?
二、自主探究
1.已知点O和ΔABC,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1)画射线OA、OB、OC,分别在OA、OB、OC上取点A1、B1、C1,使《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画ΔA1B1C1.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2)分别在OA、OB、O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2'、B2、C2,使《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画ΔA2B2C2.
(3)思考:ΔABC、ΔA1B1C1、ΔA2B2C2是否相似?为什么?
2.归纳概括:
(1)位似形:在上图中,两个多边形不仅,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对应边互相.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位似.
3.位似形的有关性质:(1)两个位似形一定是相似形;(2)各对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3)各对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的比等于相似比.(4)利用位似形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三、应用新知
1.关于对位似图形的表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只填序号)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2.如图,《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与《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是位似图形,点《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是位似中心,若《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则《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3.如图,已知图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若△ABC
与△《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
【达标检测】
1.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将四边形ABCD放大为原来的2倍.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2.如图,以A为位似中心,将五角星缩小为原来的《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课外学习】
1.如图,在12×12的正方形网格中,△TAB的顶点坐标分别为T(1,1)、A(2,3)、B(4,2).
(1)以点T(1,1)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TA′∶TA)3∶1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将△TAB放大为△TA′B′,放大后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画出△TA′B′,并写出点A′、B′的坐标;
(2)在(1)中,若C(a,b)为线段AB上任一点,写出变化后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2.如图,《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与《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是《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若AB=2cm,则《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cm,并在图中画出位似中心O.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精选阅读
图形的位似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图形的位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寄语】数学能使人聪明,也能给人快乐
【学习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能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作图。
3.能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指导】
1、位似图形的定义:
2、位似图形的性质:
3、预习疑难摘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64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做位似图形、位似中心?
2.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吗?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吗?
3.图2-27中的不同的位似图形有什么区别?
(提示:从两个图形与位似中心的位置来考虑)
二、合作探究
1、在图2-27中,指出各对应点和对应边;
2、在各图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对应边的比有什么关系?再换一对对应点试一试。
3、由此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与同伴交流。
三、典型例题
例1(课本65页例1)请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索:
1.要确定△A′B′C′的位置,需要确定哪些元素?
2.如何确定点A′、B′、C′的位置?你有几种方法?试分别画出图形。
3.你能用定义说明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吗?
4.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所画图形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通过本例你有什么收获?
例2(课本66页例2)
问题1:两个矩形的面积比是多少?对应边的比试多少?为什么?
问题2:仿照例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所要画的图形,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问题3:观察各对对应点的坐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所画的矩形的面积是矩形OABC的4倍,对应点的坐标又有什么规律?
四、拓展延伸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2)、B(-2,3)、C(-1,0),把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点A′、B′、C′
(1)作出△A′B′C′
(2)△A′B′C′与△ABC是位似图形吗?如果是,位似中心是哪个点?对应边的比试多少?
五、巩固练习
1、课本66页1、2题
2、课本68页1、2题
六、自我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七、当堂检测
1、如果两个位似图形的每组________所在的直线都_________,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________,这时的相似比又叫做________。
2、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位似图形的对应角__________,对应线段__________(填:“相等”、“平行”、“相交”、“在一条直线上”等)
3、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有的在对应点连线上,有的在___________的延长线上。
4、如果两个位似图形成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__________(填“一定”、“不”或“可能”等)
5、如图D,E分别是AB,AC上的点。(1)如果DE∥BC,那么△ADE和△ABC位似图形吗?为什么?(2)如果△ADE和△ABC是位似图形,那么DE∥BC吗?为什么?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3,0)、(5,0)和(0,4),试画出以点O为位似中心与△ABC位似的图形,使它与
△ABC的对应边的比为3:2,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九年级数学上3.6位似(湘教版2份)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九年级数学上3.6位似(湘教版2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3.6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1.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重点)
2.会画位似图形,并能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
阅读教材P95~97,自学“议一议”,理解位似的概念,会找出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并能按要求将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的位似变换.
(一)知识探究
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________,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________,对应边________或________,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作位似图形,这个点叫作________,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________.
(二)自学反馈
请画出如图所示两个图形的位似中心.
正确地作出位似中心,是解决位似图形问题的关键,可以根据位似中心的定义:位似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
活动1小组讨论
例如图,作出一个新图形,使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的比为2∶1.
解:①在原图形上取A,B,C,D,E,F,G,在图形外任取一点P;
②作射线AP,BP,CP,DP,EP,FP,GP;
③在这些射线上依次取A′,B′,C′,D′,E′,F′,G′,使PA′=2PA,PB′=2PB,PC′=2PC,PD′=2PD,PE′=2PE,PF′=2PF,PG′=2PG;
④顺次连接点A′,B′,C′,D′,E′,F′,G′,A′.
所得到的图形就是符合要求的图形.
在作位似图形时,按要求作出各点的对应点后,注意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不要错连.
活动2跟踪训练
1.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是位似中心,若OA=2AA′,S△ABC=8,则S△A′B′C′=________.
2.如图,△OAB和△OCD是位似图形,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3.如图,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1B1C1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是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点O;
(2)求出△ABC与△A1B1C1的相似比;
(3)以点O为位似中心,再画一个△A2B2C2,使它与△ABC的相似比等于1.5.
活动3课堂小结
1.位似的相关概念及位似的性质.
2.画已知图形的位似图形.
【预习导学】
知识探究
相似相交于一点互相平行在同一直线上位似中心
位似比2.(1)必定不一定(2)一(5)位似比
自学反馈
略.
【合作探究】
活动2跟踪训练
1.22.平行,因为位似的两个图形的对应边平行.3.(1)略.(2)12.(3)略.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位似图形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位似图形”,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位似图形
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
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掌握位似图形概念,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
(3)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4)两个位似图形的主要特征是: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
(5)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其步骤见下面例题.作图时要注意: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似的两个五边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B.两个大小不同的正三角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C.两个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D.所有的正方形都是位似图形
考查目的:考查位似图形的概念.
答案:C.
解析: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例,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故答案应选择C.
2.两个位似多边形一对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比为1∶2,且它们面积和为80,则较小的多边形的面积是()
A.16B.32C.48D.64
考查目的:考查位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答案:A.
解析:位似图形必定相似,具备相似形的性质,其相似比等于一对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比.相似比为1∶2,则面积比为1∶4,由面积和为80,得到它们的面积分别为16,64.故答案应选择A.
3.如图,以点A为位似中心,将△ADE放大2倍后,得位似图形△ABC,若S1表示△ADE的面积,S2表示四边形DBCE的面积,则S1∶S2=()
A.1∶2B.1∶3C.1∶4D.2∶3
考查目的:考查位似图形的性质和画法.
答案:B.
解析:位似图形必定相似,具备相似形的性质,△ADE与△ABC相似比为1∶2,则面积比为1∶4,所以△ADE与四边形DBCE的面积比为1∶3,故答案应选择B.
二、填空题
4.如图,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1:2.若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17cm2,周长为20cm,那么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________cm2,周长为________cm.
考查目的:考查位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答案:68;40.
解析:位似图形必定相似,相似比是1∶2,则面积比是1∶4,故五边形A′B′C′D′E′的面积应是68cm2;周长是40cm.
5.如果两个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长分别为3cm和5cm,且较小图形周长为30cm,则较大图形周长为________cm.
考查目的:考查位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答案:50.
解析: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具备相似图形的性质,其相似比等于一组对应边的比,相似比是3∶5,则周长比是3∶5,故答案应是50.
三、解答题
6.利用位似的方法把下图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要求所作的图形在原图内部.
考查目的:考查位似图形的画法.
答案:
解析:利用位似的方法作图,要求所作图要位于原图内部,关键是确定位似中心,本题的位似中心取在原图内部,(1)在五边形ABCDE内部任取一点O.
(2)以点O为端点作射线OA、OB、OC、OD、OE.
(3)分别在射线OA、OB、OC、OD、OE上取点A′、B′、C′、D′,使OA∶OA′=OB∶OB′=OC∶OC′=OD∶OD′=OE∶OE′=2∶1.
(4)连接A′B′、B′C′、C′D′、D′E′、E′A′.得到所要画的多边形A′B′C′D′E′.
7.如图,小明欲测量一座古塔的高度,他站在该塔的影子上前后移动,直到他本身影子的顶端正好与塔的影子的顶端重叠,此时他距离该塔18m,已知小明的身高是1.6m,他的影长是2m.
(1)图中△ABC与△ADE是否位似?为什么?
(2)求古塔的高度.
考查目的:考查位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答案:△ABC与△ADE位似;古塔的高度为16m.
解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概念,△ABC与△ADE中,BC与DE平行,两个三角形相似,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所以△ABC与△ADE位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DE的长,故古塔的高度是1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