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

我们的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1

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25课编辑历史小报——“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
——学习与探究之五
活动目标
掌握人民解放战争发屉的基本线索,加深对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相关性的理解。
了解历史资料的丰富性,知道收集历史资料有着多种途径,学习选择和初步整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阅读第22至24课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内容。
指导学生浏览多种报纸,了解各种报纸的特色,注意报纸的栏目、标题、图片、文字和版式,供编历史小报时参考。
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读物、图集。
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其他地方分头查找有关人民解放战争的课外读物、工具书;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互联网络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获取有关解放战争的知识,将其中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内容下载整理。
每组椎选一名同学负责,负责人的任务是按照本组成员的兴趣或特长进行适当分工。各组可再分为事件组、人物组、图集组、决策组、排版组。事件组负责收集有关战役、谈判等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组负责收集有关英雄人物或将军生平事迹;图集组负责收集有关图表,拍摄当地遗址与雕像的图片;决策组负责收集有关战役、谈判的意图、目的(如蒋介石举行重庆谈判的意图及中共参加谈判的目的,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意图,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目标及为何挺进中原,首选东北战场作为战略决战开始的原因);排版组负责将上述各组收集的材料进行排版、打印成小报。
对资料的收集不求完备,对资料的编写不限文体。体裁有社论、专题论文、大事记、小知识、统计表、诗歌、歌曲等。小报的呈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版面;报头可以叫(号外)快讯》(火凤凰)(拂晓》(神圣使命)、英文的(走向和平》等;在编排形式上,鼓励图文并茂,自由发挥。每一篇文字后署上编写者姓名,并注明资料来源。
在课堂展示时,每组负责人在班上简要介绍本组的编辑思路、报纸特色以及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各小组互相观摩,交流心得体会。
设立“最受欢迎的报纸”“最有创意的报纸”等奖项,全班同学共同推选奖项得主。推选时,主持人课代表把事先制定好的评分标准(分发给全班同学)。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优秀
良好
中等评价结果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栏目新颖特别有一定新意一般
标题特吸引人有较强吸引力一般
图片使用恰当较恰当一般
主题明确较明确一般
文字流畅较流畅一般
排版图文并茂形式多样一般

相关知识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反思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反思

这一学期的教学研讨课又结束了,通过本次教学研讨课的前期准备、上课、课后与领导和同事们的评课和交流,使我对初四中考教学的授课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本次的教学研讨课由于工作任务的变化,临时由初一改成了初四,所以准备时间比较仓促。我选择了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这一单元涉及了中考的六大考点,内容相对其他单元来说较少。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用一课时来完成。本节课存在以下的几个不足:

1、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不能放手相信学生,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对于考点的梳理虽然很细致,但是应该然学生能过明确的落实在教材上和提纲上,这样既解放了教师,又是学生感到轻松。

2、由于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相关的实事热点问题拓展的较少。这一点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己也想到了,但是觉得二轮复习的时候还会进行相关热点问题的专题复习,所以在这里就没有提。但是如果在一轮系统复习的时候就能将相关热点拿出来与学生交流的话,在二轮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并且也能尽快的让学生进入到中考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3、对于中考答题方法、技巧的传授还不够。应该在知识点传授的同时,就告诉学生每个考点可能会出现什么类型的考题,针对每种考题,学生应该怎样作答。

4、要注重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思想,这不仅是学生欠缺的,也是我本身欠缺的。

通过本次的教学研讨课,让我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这次研讨课上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和调整。争取让自己的教学不断的完善,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内战烽火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

掌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梳理教材分析时局通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刘邓果断插向大别山等史实,认识中共分析时局的准确性和作战方针方法的正确性

讨论探索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中共中央为了争取国家的光明前途,灵活机动地应对和处理复杂局势,显示了作为中国革命事业领导核心的风采,她是值得信赖的

思想意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必须发扬光大,青年学生必须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教学难点挺进大别山的正确性——战局发生变化、由守转攻时机成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中共七大的召开,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中共七大认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哪两种前途?(提示学生根据82页文献资料回答:黑暗的前途——老状态,光明的前途——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支持,想要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美国则希望通过支持蒋介石的统治来维护它在中国的利益。他们勾结起来,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中央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为了争取光明前途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历史上留下了值得细细品味的片段。(布置学生阅读88——9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事件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重庆谈判

1学生观察88页插图《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思考回答:

A.这幅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蒋介石运兵,准备进攻解放区。)

B.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2但是,蒋介石一边运兵,一边又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这是为了什么?(进一步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也为了制造舆论来欺骗人民。)

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不能。因为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的目的是要推翻这种反动统治。)

4根据91页“活动于探究”: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作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该不该亲自到重庆去谈判?(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不管说该或不该,都应给予鼓励。因为说不该的同学,至少还保持着对蒋介石的警惕,对毛泽东安全的顾虑。这种朴素的情感应该得到呵护。)

5事实是——毛泽东冒险去了,结果怎样?(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同反动派在政治上进行了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教师小结、过渡:后来蒋介石很快就撕毁协定、发动进攻,但也很快地走向失败。

转战陕北

1当堂完成91页“练一练”:应选B(中原解放区)。

2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够粉碎敌人的进攻?(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蘑菇”战术——拖垮敌人;引进“口袋”——全歼敌军。)

3这个历史事实说明什么道理?(中共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粉碎敌人的进攻。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蒋介石的主要兵力同时也在山东进行“重点进攻”,毛泽东说他这种兵力部署“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只要攻其薄弱,从中间突破,就可以直接威胁敌人的心脏地区。承担这项战略任务的是刘邓大军,他们进攻的方向是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3根据91页“动脑筋”: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当时战局已经发生变化,敌军的进攻被粉碎,我军具备了反攻条件。刘邓大军这个军事行动采取的是进攻态势,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并带动了其他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按照新学案63页梳理知识:

A.地名:重庆、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延安、山东西南、黄河、大别山、南京、武汉

B.时间:1945.8.28—10.10;1946.6;1947.3;1947年夏

C.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91页“练一练”:应选B(中原解放区)。

3布置课后完成的作业:新学案第64页[自我测评]以及101-103页“一、单项选择”1-6题(必答题);“三、读史有感”(选答题)。

4提醒学生预习第18课《战略大决战》。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理解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使用图表从课文和插图中掌握三大战役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和练习使用图表的方法

分析比较整合教材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从装备优劣、兵力众寡、战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对比国共双方军力的发展演变,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活动探究“以史带论”,讨论、列举共产党以弱胜强,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决心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环保文保意识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军民避免了伤亡,大家都能比较安定地迎来新生活,保护了许多文物,保护了人文环境,有利于此后北京的发展

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

教学难点对渡江战役历史作用和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并用动态板书演绎解放战争发展形势: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3.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当时战局已经发生变化,敌军的进攻被粉碎,我军具备了反攻条件。刘邓大军这个军事行动采取的是进攻态势,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并带动了其他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消灭的数字达到200多万。他们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布置学生阅读93——9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三大战役

1学生根据94页《三大战役示意图》与教师在黑板上手书的草图比对,通过认识地理范围加深理解各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在书上做标记:

A.东北——辽沈战役——“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

B.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猛虎掏心”——奠定解放江南的基础

C.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平津战役——“分而取之”——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组织小组探讨: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B.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C.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D.战局延伸: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3修改95页“动脑筋”,让学生讨论回答:陈毅的话说明了什么?(人民群众的支持[直接参军、组织民兵、踊跃支前等]是解放战争胜利原因之一。)

4继续探讨: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继续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5组织学生完成97页“练一练”:填《三大战役》表

战役名称发起时间共计歼敌人数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平津战役1948.11~1949.1

教师补充、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于是,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1学生阅读97页“文献资料”,即时回答: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彻底消灭敌军,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提醒学生联系98页“自由阅读卡邓小平走进原总统府”回答:

A.反动势力方面: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B.革命力量方面: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3根据98页“活动与探究”,小组讨论: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从五个层面进行启发:

第一层面:力量对比[如表格所列数字,这是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的];

第二层面:军队士气、人心向背[如书上原因A和D];

第三层面:政权性质、国家职能[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第四层面:战争指挥者的素质[如书上原因B和C];

第五层面:历史发展趋势[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

上述第二、五层面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根据新学案67页[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线索。

2.布置课后完成的作业:新学案第69页[自我测评]以及101——102页“一、单项选择”7、8、9、10题(必答题);“二、配伍选择”(必答题);“四、想一想”和“五、史海拾贝”(选答题)。

3.提醒学生预习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重庆谈判、内战爆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基本历史史实。

2.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公然挑起内战;三大战役的胜利,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学习过程请认真阅读课文,并完成下述问题

情景导入:抗日战争从年到年,经历了年,但是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却挑起了反党反人民的。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了。

(一)自学导航

1.复习22.23.24三课的重点知识,能用重点词语简练的表达出来吗?

2.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3.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

始转入战略进攻。

4.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合作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诗歌赏析: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这首诗歌颂的是什么战役?

(2)“大江”指什么?“钟山”指什么?

(3)结果如何?

(4)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三、分层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基础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西安事变

2.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

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西安“兵谏”的开始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D、红军接受改编

4.挺进大别山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朱德B、刘伯承邓小平C、朱德陈D、邓小平陈毅

5.近代史上台湾回归祖国是在()

A、1662年B、1945年C、1895年D、1949年

6.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的办法,其中“门”是指()。

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

7.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是在哪次战役之后?()

A.挺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8.统治中国长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渡江战役

C.三大战役的胜利D.南京解放

(二)中等题

请你以表格的形式列举解放战争中的四次重大战役。

开始时间战役名称主要成果

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

国民党政权覆灭

(三)提高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二: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摘自毛泽东1946年与斯特朗的谈话

请回答:①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

②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③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四、作业:请你写出下面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影响,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进行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