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2节 分析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小学

发表时间:2021-02-15

第2节 分析综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2节 分析综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节 分析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核心提示:中国茶道源远流长
茶 道
邸永君
饮茶、嗜茶,是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喜好,是炎黄子孙绵延千载的雅趣。古语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道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茶还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基于此念,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赋予了饮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已不局限于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的层次,日益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所谓茶道,是以通过饮茶而修道、悟道并力求最终证道的一种生活艺术,是饮茶健体与修身证道的统一。无茶,道则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也;而无道,用茶则不啻蛙吞牛饮,了无情趣。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茶道之大要有四:曰茶艺、茶礼、茶境、修道。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整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而所谓修道,就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以求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至美意境。
茶道中所修何道?到底是儒家之道,道家、道教之道,还是禅宗及佛教之道,会因饮者旨趣不同而各有偏重。一般而言,应为各家之道的综合融会,概括起来有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四大层次。而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目标,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既可诠释为儒家之“尽精微而致广大”,又可体味出道家之“无为而无不为”,还可领悟到佛家之“一尘不染万虑不生”。
回顾国人饮茶历史,饮茶之法有一个演变过程。最初多用煮茶之法,后来逐渐摸索出煎、点、泡等3种方法。而茶艺便是依煎、点、泡三法而成,中国茶道也就先后出现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等3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而茶道之形成必然要以饮茶的普及为前提。唐代以前虽已有饮茶习俗,但普及程度尚低。东晋时,士大夫之间饮茶之风渐盛,已有茶艺的雏形,然而远未完善。由晋至唐,属于中国茶道的萌芽时期。
中唐以后,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国中人士多“比屋之饮”,且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甚至已流于塞外。至肃宗、代宗两朝,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推动、增润和完善,形成“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形成“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又形成“泡茶道”。所以可以说,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而盛于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但由于近代世事无凭,人心浮动,泥沙俱下,玉石皆焚,无数优良的传统、风俗、技艺、习惯被遗弃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有一线生机。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节)
1.下列不属于茶道形成条件的一项是(★)( A )
A.茶道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
B.一整套饮茶技艺的形成。
C.人们饮茶习惯的普及。
D.《茶经》等理论著作的出现。
解析A项内容不属于茶道形成条件。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茶被人们视为生活享受,治病良药,提神佳品,友谊纽带,文明象征,因而人们给饮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B.在古代,饮茶的方法被称为茶艺,它是茶道的基础,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等几个环节。
C.茶道萌芽于东晋时期,到唐代通过陆羽、经皎然等人的发展和推动逐渐形成,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到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D.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在中国只有泡茶道留传下来,而技艺更为优良的煎茶道和点茶道反而被人们遗弃殆尽。
解析A项“人们给饮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基于“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
的观念。B项“饮茶的方法被称为茶艺”,说法错误。D项煎茶道和点茶道技艺更为优
良,说法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5题。
核心提示:众说纷纭话“乌鹊”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
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3.对文中“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
A.为下文的议论树立批驳的靶子。
B.表明下面议论的必要性。
C.提示议论这个问题的背景。
D.引出作者所持的观点。
解析本文不是驳论文,“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只是说明情况,作用如B、C、D三项所示,所以A项表述不当。
4.下列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 )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解析“历来多认为……”一句指明历来多数人的观点,并不是作者立论的依据。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
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C.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
解析“完全一致”错误。作者的观点在文中以“曹操这里所慨叹的……”一句显示,
苏轼等人的观点在文末以“他们都有……是明显的”一句表明,只能说基本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核心提示:散文名家的个人笔调
散文中的闲话笔调
吴永福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含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的,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
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之说。此
种谈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许多文章中反复申说。林语堂因甚为欣赏谈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洁,就不足为训了。用谈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谈话。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得拉杂,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就要明智得多。呼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但又格外地张扬了幽默。幽默可为行文增添风趣,但若过分大张旗鼓地提倡,则本身可能成为一个幽默。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如此即可展开交流。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不过,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而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但不妨假定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如此即可达成沟通。此种笔调虽说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谈论,并非千人一面,可各有面目。比如周作人的创作以闲适为主,从而讲求所谓生活的艺术。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苦闷,于是于闲适中渗出一股苦味来。林语堂虽说倾心幽默,倒也率意而谈,不无名士作风。至于以幽默见长的,或许要算梁实秋。但梁实秋也是心存雅致,幽默只不过是用来抵斥种种不雅的,所谓相反相成是也。而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则并不见佳。他显然是过于着重幽默了,并以之作为作文的主旨,却有可能落入油滑。其实,幽默表现于文中,多是一种点缀,可为行文增添谐趣,但若要从头到尾地幽默下来,就往往吃力不讨好。
因而即便同是闲话笔调,也可各有不同的,这才是真正的个人笔调。但个人应当以自我说话,而自我又处于大我与小我之间,这就得把握其中的分寸。比如周作人将载道与言志对立起来,从而将写作完全地由载道转为言志,却又囿于个人的性情,所得就小了,因此小品文也就沦为小摆设。其实,言志与载道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各种观念,也可谓各有其道。文中若尽是载道口吻,实则就是充当了各种观念的传声筒,这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但若想将自我完全游离于各种观念之外,恐怕也不现实,正如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一样,各种观念或道对人也有一种约束作用。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
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换言之,重个性,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若抹去个性,从而充当某种观念的传声筒,仍又是载道之文了。在散文中,笔调确乎是个人的。而所谓的个人笔调,就是要在散文中形成独具个性的言说方式。
(选自《阅读与写作》,有删改)
6.下列关于“闲话笔调”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闲话笔调深受林语堂的喜爱,但他的文章过于拉杂,有话题游移的缺点,不及梁实秋先生的行文简练。
B.闲话笔调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采用谈话的方式和读者进行心灵或性情等方面的交流。
C.闲话笔调是现代散文创作中非常流行的,是由周作人、林语堂、胡适等作家提倡的一种创作风格。
D.闲话笔调散文的言说方式是比较自然的,所写的都是身边平凡的小事,却包含着丰富的意蕴。
解析A项所述缺点属无中生有。C项胡适提倡无依据。D项题材并没有限定。
7.以下关于各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周作人以闲适为主,但在闲适中也带有书斋的苦闷。
B.林语堂追求幽默,但是率意而谈,体现出名士作风。
C.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刻意为之,适得其反,有一股油滑之风。
D.梁实秋行文简练,文章雅致,用幽默来抵斥种种不雅。
解析是容易落入油滑。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用平淡的谈话方式来包藏深刻的意味是我国现代散文的一大特点,这是白话散文最重要的进步。
B.一个作家是否成熟,关键是看他是否形成了真正的个人笔调,这种笔调的表现各有
不同。
C.因为用谈话的方式来写,便没有古文那样简洁,所以闲话笔调的散文篇幅往往都
很长。
D.文中如果都是载道口吻,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所以写作应该由载道转为言志,表现作者个性。
解析A项不是所有的现代散文。C项“篇幅往往都很长”的表述属无中生有。D项不
能完全转为言志。
1.筛选信息要有目标意识。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题干要求。
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2)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
(3)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如2001年高考试题中的《铜奔马正名》一文的开头几句话:“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这几句话就隐含着下面这些意思:为具有这样“身份”的文物命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有根据,切合其特点,又要文雅,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据云”“无奈之下”,即表明很多人对当时的命名并不认可。这些意思原文都没有明示,但将其整合后却能表明为铜奔马命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又是另一个问题。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本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①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②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
一般论述类文本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到高考选择题中,多数试题的选项是对文章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判断这些转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须要考生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信息,下一番分析综合、概括提炼的功夫。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花鸟画创作在汉语修辞中的意义
花鸟画的原始符号造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殷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壁画及画像石等中就已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花鸟画却始于唐宋。尤其在宋代,由于赵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一个由专业画家参与的宫廷画院应运而生,花鸟画创作开始有了一个长足发展。在文人画的推动下,这些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花鸟画创作,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纯粹的赏心悦目,而是开启了一个把艺术形象从属和服务于某种观念和文化的新时代。诚如苏东坡评文同画竹所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宋元时代的花鸟画是通过对具有隐喻和拟人化手法及具有象征意义绘画对象的承继和拓展,使花鸟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了比人物画和山水画更为广阔的天地,花鸟画也因而开始了与自然、与社会、与人性和伦理道德的巧妙融合。
就大多数人而言,一些有着基本温饱的市民阶层依然执著地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和希望。于是,画家们将诸如“大吉大利”“荣华富贵”“富寿延年”这类含有民俗性文化的美好字眼儿,融入汉语修辞方式中去,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许许多多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
从汉语修辞学角度来看,花鸟画的许多优秀作品,大多与艺术语言的修辞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自古就有“书画同源”“诗画一体”之说。从汉字的发生、发展的进程看,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按许慎的说法,其形成的基础是“观象取象”。由“观象取象”生成意象,再由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意象无疑是汉民族语言文字符号生成的必要条件。而意象也正是中国诗、书、画创作的基础。人们所熟知的“胸有成竹”的“竹”即为意象,就是“以象示意”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汉语修辞学,其中包括拟人、隐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也是在前人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最早的表意文字是象形文字,是通过意象转化为抽象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其意义的。汉字中又存在着大量形声字,它兼有表意和表声的双重使命。同音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的汉字,以及由此而组成的词和词组,无疑是花鸟画在表达观念上的极好文字载体,也给汉语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提供了无限空间和可能。以大家所熟悉的齐白石的一幅画作为例,画面构成是一只盛满青果的木桶,题名却是“祖国万岁”,这其实就是“一统万年”的谐音,即同音不同字、不同义双关。花鸟画的观念性、象征性以及对各种物质符号的选择和运用,其主要媒介是汉民族语言文字。花鸟画创作中所融合的各种修辞方式及由这些修辞方式产生的各种修辞风格,无论从造型的稳定性,还是从主题的鲜明性上看,总是与语言的稳定性、语言的实用性相关联。
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花鸟画创作表达了画家的思想观念,也很好地体现了文字的修辞方式。
B.文字的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中时,文字成了画家表达观念的极佳手段。
C.花鸟画借助文字形、音、义不同特点,很好地表达了画家的观念和思想。
D.文字有表意和表音的特征,这为花鸟画表达观念提供了修辞上的依据。
解析 A项答非所问,与题干内容无关。C项是借助“同音不同义、同音不同形的汉字”表达观念。D项除犯C项之错外,“提供依据”与“极好”的“文字载体”不相关。
答案 B
2.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花鸟画运用隐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与自然、社会、人性和伦理道德融合,能体现出修辞特征。
B.一些花鸟画借助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题材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常常融合了汉语修辞方式。
C.宋元时期的花鸟画继承和发展了象征等手法,因此有着比人物画、山水画更广阔的天地。
D.“意象”是汉字生成的必要条件,因为汉字开始是象形文字,它靠抽象事物的特征而产生。
解析 继承发扬的不是“象征手法”,而是具有某种手法的绘画对象。
答案 C
3.下列依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修辞方式,“前程万里”“冰清玉洁”等美好字眼可转化为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花鸟画。
B.花鸟画借助汉语修辞方式来表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应是花鸟画长足发展的标志。
C.中国的文字、书法、诗歌、绘画都以“以象示意”为基础,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意”。
D.花鸟画融修辞方式和自然、社会、人性、伦理等于一体,使花鸟画有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解析 因果混淆。
答案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漫议中国“鼎”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问鼎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型,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4.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解析 鼎作为重要的礼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答案 D
5.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解析 表明“鼎”是一种传国重器。
答案 A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解析 A项原文是“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后来“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C项不是因“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而“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无因果关系。D项造型没有“象征意义”。
答案 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举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
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一根剪不断的脐带。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
(选自《中国的桃花文化》)
7.对本文第二段“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文化将贯穿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现代诗。
B.桃花文化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延不断。
C.桃花文化从《诗经》的“十五国”,逐渐遍布于赤县神州。
D.研究桃花文化,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国诗歌发展的线索。
解析 B项以两首作品的名字,写出桃花文化历史之悠久。A、D两项局限为“诗歌”。C项谈的是地域。
答案 B
8.对文中提到的“儒与庄禅互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世致用”的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矛盾统一。
B.“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C.“治国”时也寻求“逍遥”,失意时也苦苦追求。
D.既积极参与“治国”,于不得已时又寻求解脱。
解析 按“儒”的观点,“治国”应“身体力行”,“失意”才追求“逍遥”。从文中可理解出以上含义。
答案 C
9.下列不属于“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的一项是()
A.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
B.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C.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D.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这样说来,表现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情感意识就应该细致描写桃花。
解析 “表现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情感意识就应该细致描写桃花”不符合作者的观
点。
答案 D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人丑陋吗?
冯骥才
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士所写的见闻。传教士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的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受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太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来。一方面由于国门打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较。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是在于自身的缘故。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所以我一直钦佩柏杨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尤其是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激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始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内心膨胀。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杨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9年10月)
1.下列有关于“传教士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教士文学”是指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所写的见闻。
B.西方传教士在写“传教士文学”时,对中国抱着复杂的心态。
C.“传教士文学”在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时,多有批评,其中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的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
D.轻蔑和贬损的“传教士文学”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
解析 文不对题,旁及其他。
答案 D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眼中的国民性是一种集体性格,他们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待国民性。
B.中国作家们对中华民族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西方传教士的批判完全不同。
C.中国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与近代国门打开后,在中西交往中中国处于劣势有很大
关系。
D.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饱含着对民族的爱意,却又很容易被读者误解。
解析 “完全不同”不准确,因为有些传教士笔下的批评是善意的批评。
答案 B
3.下列关于鲁迅和柏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都凭着敏感与尖锐,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
B.两人的批判都并非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以至于有人无法接受。
C.两人都有着非凡的眼光、强烈的批判性和勇气,批判得又狠又痛。
D.柏杨主要用杂文进行批判,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批判的因素。
解析 “有人无法接受”是因为他们批评得“又狠又痛”。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人类目前已经给地面交通、海洋航运和空中飞行制定了合理的交通规则,以避免事故和混乱。面对太空混乱的交通现状,人类却缺乏有力措施。各种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几乎不受任何管制,对人类的航天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人类将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多数卫星和探测器进入地球轨道后只能发挥几年的作用,有的甚至一进入轨道就宣布失效了。科学家将人类航天活动留下的火箭、卫星等飞行器残骸在空间形成的垃圾统称为太空碎片,即太空垃圾。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各国卫星发射的高峰期,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星不下几百颗,而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制造太空垃圾的过程。欧洲宇航局的太空专家称,人类能从地面利用雷达和望远镜观测的太空碎片数量大概是13000多个。其中,地球轨道上至少漂浮着4000余个火箭以及卫星的残骸,它们目前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
太空碎片的平均运行速度是10公里/秒,其破坏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样的破坏力是航天器所无法抵御的。太空碎片的增多会对航天器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受到碎片的撞击,航天器就会解体;而解体之后的航天器就变成了更多的碎片,会危害其他的航天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地球轨道上已经发生过大约200次这样的爆炸了,而每一次爆炸的后果就是制造更多的太空垃圾,更多的太空“杀手”。
近日,国际航天安全促进协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航天安全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太空交通管制问题。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则是目前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美国安全世界基金会技术顾问布莱恩维登说:“到目前为止,航天安全还仅仅是军事领域的话题。促进航天安全对于太空的军事应用极端重要,但实际上民用太空领域也特别需要航天安全。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与航空领域的国际协作是同样的道理,但现在还是很少有公司或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相应的资源。”
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从科研机构到跨国公司,再到卫星观测站等各方参与者,已经搜集了大量的必要数据。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融合这些类型各异的资源使之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不同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一些具体负责地球通信卫星运行的商业公司也已经意识到了航天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所行动。美国防务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空间安全专家特丽莎赫金斯认为,民用航天安全体系可以向各方(国)提供安全数据,而且完全与政治利益无关,从而保证太空利用的透明度、缓解太空中的紧张关系。赫金斯说:“首先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之间以及公司与政府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现在,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还只是处于初步的专家呼吁阶段,究竟太空交通管制会在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国际上的公约法律,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共同遵守的法规呢?专家认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选自《北京科技报》2008年12月1日,有删改)
4.下列各项中,对“太空交通现状”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太空交通秩序混乱,太空垃圾威胁巨大。各种高速运转的卫星和航天器等的残骸几乎不受任何管制。
B.人类发射一次卫星就制造一次太空垃圾。世界各国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星不下几百颗。
C.太空碎片直接威胁到太空航天器的安全。航天器的速度与太空碎片成正比时会解体成更多的碎片。
D.航天器爆炸就会制造太空垃圾和太空“杀手”。到目前为止,太空已发生大约200次这样危险的爆炸。
解析 B项以偏赅全,“世界各国每年向太空发射的不同用途的卫星不下几百颗”,原文特指“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每年”。C项理解偏离,原文是“太空碎片的增多会对航天器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受到碎片的撞击,航天器就会解体;而解体之后的航天器就变成了更多的碎片,会危害其他的航天器”。D项偷换概念,“地球轨道上”与“太空”是两个概念,原文的信息是“地球轨道上已经发生过大约200次这样的爆炸了”。
答案 A
5.下列有关“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避免航天事故和混乱,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迫在眉睫。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则是现在实现太空交通管制的重要途径。
B.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求全球各卫星通信公司之间以及公司
与政府之间能够建立航天安全数据共享机制。
C.为了促进这一系统的形成,除各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卫星观测站等参与者外,一些相关的商业公司也因航天安全而有所行动。
D.建立这一促进系统需要一个国际环境,世界各国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体系提供安全数据,从而缓解太空中紧张的政治关系。
解析 理解混淆,错将“民用航天安全体系可以向各方(国)提供安全数据,而且完全与政治利益无关,从而保证太空利用的透明度、缓解太空中的紧张关系”表述为“世界各国都可以向民用航天安全体系提供安全数据,从而缓解太空中紧张的政治关系”;其他各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其正确的依据。
答案 D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大国一旦达成共识来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就不仅可使世界各航天大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还可以维护各国利益。
B.解决了如何融合各类型资源并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的难题,同时兼顾到各类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航天安全促进系统有望形成。
C.从进入太空领域到今天的50年来,人类遗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13000个,它们大多正高速绕地球运行,从而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
D.鉴于太空垃圾对航天安全的巨大威胁,专家们已经在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实施太空交通管制和加强太空垃圾研究就能避免太空灾难。
解析 A项据“制定合理的太空交通规则还只是处于初步的专家呼吁阶段,究竟太空交通管制会在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国际上的公约法律,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共同遵守的法规呢?专家认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知,“一旦达成共识来建立航天安全促进系统”就“可使航天大国之间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缺乏依据。B项根据原文“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融合这些类型各异的资源使之形成一致的可用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到各种不同资源的版权和商业机密”,可知此推断正确。C项原文不支持“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的推断,应是“对人类的航天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且“人类遗留在太空的垃圾至少有13000个”的说法错误,原文只说到“人类能从地面利用雷达和望远镜观测的太空碎片数量大概是13000多个”。D项“实施太空交通管制和加强太空垃圾研究”与“避免太空灾难”之间是强加因果和夸大事实。
答案 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疫苗是使用病原体的一部分刺激机体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因而它不像抗生素那样引起病原体的抗药性和致使病原体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更强的菌株来对抗药物疗法,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疫苗也不像DDT一类的杀虫剂对环境中无论是有害还是有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从而破坏环境和造成生态链的断裂,因此疫苗是值得提倡的最为有效的但又最为温和的抗击疾病的免疫方法。
免疫分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也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主要是指针对所有病毒和致病物质的抵抗力。二是获得性,也是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获得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无论是自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都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
自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力是通过染病而获得的,当然是人和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有力选择,比如在早期患鼠疫、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欧洲人把天花带到新大陆时,土著人,如印第安人,因为没有免疫力而死亡过半,但后来一部分人获得了免疫力,便顽强地生存下来了。这是没有使用疫苗和药物而自然获得的免疫力。普遍的评论是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力最好。因为体内的免疫印记最深,持续时间最长,因而对人的保护最为有效。自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就是注射或服用人工疫苗,这是人工诱导的也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战果最为辉煌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而这种方法正是一些人所怀疑的把病毒赶尽杀绝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免疫力被视为低于染病后获得的自然免疫力。被动免疫也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前者指婴儿通过血液和哺乳被动获得的免疫力,后者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的免疫力。这种输入同种抗体以抗御疾病的免疫方法,有一定风险。
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前者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人工再怎么天衣无缝也不可能做到与自然所形成的鬼斧神功之功力相媲美。所以,相当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患病后自然获得的免疫力,即使在现代医学的发源地和发达地区,如欧美,人类推崇的也是自然免疫。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抗御流感的免疫方式就产生过这样的讨论或争论。有人认为对人尤其是儿童注射流感疫苗,还不如让他们患病后获得自然免疫力。
既然自然免疫优于人工免疫,人类是否可以放弃人工免疫而只靠自然免疫来获取最强有力的抵抗力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离不开人工免疫,尽管它逊色于自然免疫。
(节选自《百科知识》第10期)
7.SARS流行期间,有的医生注射病愈后病人的血清以抗御疾病,这种免疫方式是()
A.自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
B.自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
C.被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
D.被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
解析 根据原文可知,被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是由“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病人的血清”为同种抗体。
答案 D
8.对天花疫苗的免疫原理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使天花病毒无法进攻人体。
B.即使天花病毒进入人体也无法对人体造成损害。
C.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抵御天花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
D.对进入人体内的天花病毒赶尽杀绝。
解析 原文:“疫苗也不……对环境中无论是有害还是有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
答案 D
9.对“人类离不开人工免疫”的理由,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工免疫不会破坏环境,是目前人类所能利用的最有效、最温和的防病方法。
B.有些疾病不可能给人以自然获取免疫力的机会,因为在获取之前,大量的人便会丧失生命,如天花、鼠疫等。
C.人工免疫不会使病原体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更强的菌株来对抗药物疗法,造成传染病的卷土重来。
D.许多人愿意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获得对流行性感冒的免疫力。
解析 原文是“相当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患病后自然获得的免疫力”。
答案 D

精选阅读

第2节群落的动态-


第2节群落的动态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群落的演替属于理解层次水平,即在知道的基础上,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能对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解释。教科书首先从火灾破坏原有群落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群落是变化的观点之中,并以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让学生理解群落演替的动态规律。通过对群落的动态规律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目标

1.分析群落的动态演替的过程,学会运用系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作出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探究“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初步学会应用现实生活理解理论知识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正确理解科学、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三:重难点

1.阐明群落的演替的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2.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群落演替有关的录象,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增强直接感受,领悟群落的动态变化及稳态调节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先结合火灾后的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的变化,引入“群落是变化的”的观点,得到群落演替的概念,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材料。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不同阶段生物的变化,从而深刻理解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及控制因素五:具体教学过程(一课时)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有关群落演替图片或录象或播放教科书美国黄石公园同一地点大伙前后照片,引出群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进而得出群落演替的观念

群落演替问题导入“既然群落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演替,那么演替如何进行?其过程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和控制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云杉林群落的演替”解决这些问题。

探究之前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得出“生物即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并以此为线理解探究活动。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图中文字总结归纳成图解形式:

云杉林

云杉定居阶段

(云杉、杨、桦混交群落)

小叶树种阶段

(桦树、小叶杨群落)

杂草群落

采伐迹地分析讨论:

1。云杉林被采伐后所发生变化的速度和方向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内外两个因素:①各种外界环境气候条件主要是光照,水分,温度等其他环境因素

②与自身有关,即有机体本身的活动有一定关系)

2。成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是否一样?说明理由

(不一样。群落时刻处于一种动态演替中,随时间变化,相同地点的环境条件发生不同

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和其他若干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生物竞争生态位,导致群落发生变化)

综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演替是群落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它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3)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通过探究活动及多媒体播放生态问题,让学生总结出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三类:

一类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等

二类是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大规模的地壳运动等

三类是人类活动。并引导学生得出人类活动是影响最大的(举例人工顶极群落)

(4)群落的稳定性强调一点: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不再进行,此时,群落的结构最复杂,最稳定,既而得出群落稳定性的概念(举例强调理解稳定性的两方面)六:本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尽量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个演替的过程,让学生看图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中应广泛联系观察生活,列举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如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治理沙漠,封山育林等,使学生理解我国政府提出的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政策,树立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第2节生物固氮


第2节生物固氮
知识方面
(1)知道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固氮过程。
(2)识记生物固氮的意义。
(3)了解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
1.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固氮的意义。
重点生物固氮的基本过程
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氮元素。在活细胞内,氮是所有氨基酸、核酸(DNA和RNA)及其他许多重要分子的主要成分,大部分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仅能利用氮的某种形式的化合物。形成这些化合物的过程统称为“固氮”,这时氮与其他元素结合,被“固定”在含氮的化合物中。某些豆科植物含氮元素较丰富,氮素如何获得?(根瘤中的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固定”供给植物。)
如果小麦、水稻也能固氮,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每年,大气中被固定下来的氮,大都是由微生物“固定”的,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成为生物体内所需要的含氮有机物。什么是生物固氮?哪些生物可完成生物固氮?生物固氮如何完成?
一、生物固氮的概念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分子态氮还原为氨的过程。
二、固氮微生物种类
1.什么是共生固氮微生物?以根瘤菌为例研究:(1)了解根瘤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点、某些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且具一定专一性的关系以及根瘤菌的代谢类型。(2)根瘤的形成及作用。(3)共生固氮微生物概念。
2.什么是自生固氮微生物?(1)自生固氮菌的形态特点。(2)实例:圆褐固氮菌介绍其生活环境,分析其代谢类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三、生物固氮过程简介。提出问题:为什么固氮微生物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固氮”有关反应?(酶的作用)固氮酶:由固氮基因编码控制。固氮过程简介。
1.比较: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非固氮微生物的特点,思考:如何将自生固氮微生物与土壤中的其他细菌等微生物分离?
2.练习题:(略)
氮元素是生命所必需的。分子态氮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丰富,约占79%(v/v),但绝大多数生物无法直接利用。只有当游离氮被“固定”成为含氮化合物后,才能被这些生物吸收利用,氮成为活细胞的一部分并进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概念和特点)。
氮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涉及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大多是由微生物调节的。
一、自然界氮循环过程的分析。
1.大气中的氮气可通过三条途径被“固定”。2.生物群落中的氮素传递是以有机氮形式通过生物的同化作用实现的。3.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如尿素等)、残落物中的有机氮是通过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转变成为植物再度利用的形式。4.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氨则返回到大气中。
二、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比较分析工业固氮与生物固氮过程。
区别:工业固氮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生物固氮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完成,对大气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分析原因:氮气分子中的氮—氮三键是很强的,要将此三键拆开并转化为氨,需要相当大的能量。因此,化学固氮必须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使H2与N2反应。工业固氮需高温(500℃)和高压(20000—30000kPa)条件,而生物固氮在固氮酶作用下消耗生物自身能量,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大大节约了能源,对环境无污染。
3.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0世纪初以来,全球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氮素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作物依赖于施用氮素化肥所获得的增产实际上是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在现代化农业中,生物固氮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2.土壤获得氮素消耗和补充的途径。3.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拌种、绿肥。4.人类自从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现象以来,对生物固氮研究己有一百多年之久,我国对生物的共生固氮现象也进行了长达六十余年的探索性研究。围绕着培育新的固氮植物,通过生物技术改造固氮微生物和现有的农作物,使新的固氮菌与新的农作物更容易形成共生固氮关系。可以肯定,生物固氮工程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扩大生物间共生固氮范围和将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转移到非豆科植物中的研究已呈现出希望之光。随着生物固氮研究地不断深入,将逐步实现禾本科农作物与固氮微生物共生结瘤固氮的美好愿望。

第2节基因的结构


第2节基因的结构
知识方面
原核细胞的基团结构、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识记);
人类基因组研究(知道)。
重点:
原、真核细胞的基团结构。
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以及基因结构中非编码区上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
1.基因的概念,何谓遗传效应?
2.基因的分子结构。
3.思考: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基因存在于人体的什么细胞中?为什么细胞含基本相同的基因,但只有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唾液淀粉酶、胃腺细胞中合成胃蛋白酶呢?
能明白基因的结构不仅包括能转录成信使RNA的片段,还应具有调控序列。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提供材料,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资料。
材料一: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全世界各国不分大小、不分强弱,所有科学家一起执行的科研项目。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伊始,发达国家具有远见的科学家即号召全球各个国家的政府都重视这一项目,并号召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参与,建议所有的进展、所有的数据、所有的实验资源应随时公布于众,让全世界所有国家兔费享用。在实施过程中,各国科学家精诚合作、共享材料、共享数据,共同攻关。这在人类自然科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另两个有全球性意义的项目,即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更显示了人类的谐同与进步,
材料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也称人类基因测序计划,主要目标是完成对人类的基因组的所有碱基序列的测定,阐明人体中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功能、表达、调控方式及致病突变的全部信息。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的人类疾病的“基因论”之说,无疑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思路。不仅疾病与基因有关,人类的生存、出生、生长都与基因有关,都与DNA的序列有关。正如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意大利的杜伯克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即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之中写的:人类的DNA序列是
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与之息息相关。……正如杜伯克说的:既然大家都知道基因的重要性,那我们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零敲碎打”,大家都去“个体作业”,去研究自己“喜欢”的,认为是重要的基因。而另一种选择呢?则是前所未有的大胆说法:从整体上来搞清楚人类的整个基因组,集中力量先认识人类的所有基因。
材料四:1989年美国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提出者沃森(J.waston)出任第一任主任。1990年,历经5年辩论之后,美国国会批准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启动。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总体规划是:拟在15年内至少投入30亿美元,进行对人类全基因组的分析。此计划在1993年作了修改,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图构建与序列分析;人类基因的鉴定;基因组研究技术的建立;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生物;信息系统的建立。此外,还有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社会、法律与伦理问题,交叉学科的技术训练,技术的转让,研究计划外延等共9方面的内容。
材料五:人类基因组草图也仅仅是草图。1990年首先在美国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为了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人类基因组大约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打个比方,就像是一部由30亿个由ATCG四个字母交替组成的大书。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这四个字母的排列顺序。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在测序之前,需要先把这本书撕成许多个片断分别阅读,然后再把这些片断拼接起来恢复成一本完整的书。所谓完成了“工作草图”,这仅仅指的是初步把这些片断拼凑了起来,里面还有空白和错误,并不是一本完整准确的书。
即使在两三年以后得到了完整的书,也绝不意味着就读懂了这本书。知道了基因组序列并不是就破译人类基因的奥秘。人类基因组绝大部分是没有功能意义的DNA序列,只有少部分是有意义的,包括了大约十万个基因。在获得基因组完整序列之后,下一步的工作,是把其中的全部基因找出来。只有找到了这十万个基因,了解了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以及基因调控的机制,才可以说初步破译了人类基因的奥秘,这是极其艰巨的工作,目前已从基因组序列找出来的人类基因已有三万多个,但是能跟被编码的蛋白质对上号的,也不过数千个。最乐观的估计,没有几十年的时间,不可能初步完成这项破译,而如果要把所有蛋白质的相互关系研究透彻,那要花上更长久的时间。
即使到了这个遥遥无期的时刻,也绝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掌握了人类遗传的奥秘。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源于一个并不恰当的观念,以为存在着一种典型的纯粹的人,可以用少数几个人(塞来拉公司用的是5个不同种族的人)的基因组来代表人类基因组。但是人类的遗传有着无限多的变异性。基因的变异远多于蛋白质的变异,并不存在一本单一的基因标准“密码本”。如果将某些个特定个体的遗传当成了人类遗传的标准而忽视了人类遗传的多样性,是极其危险的。
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序列,无疑能成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至少,它有助于我们更快速地鉴定、克隆人类基因,特别是那些已先在别的生物中发现的基因。但是,人类基因组序列所起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就像一张地图,它能给旅行者带来很大的便利,却不能保证就能达到目的地。何况还存在着无数不尽相同的地图。人类基因组序列的获得,只是全面破译人类遗传奥秘的起点,而不是结束。自《叩问基因时代的争论》方舟子著P35。
资料六:六国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细节研究成果。新华网华盛顿2月11日专电(记者吴伟农)人类基因计划、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继科学家去年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之后,他们又绘制出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对人类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发现:
一、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塞莱拉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万到3.9114万个之间。如果最终确定出的基因数在这个范围内,比如3万个左右,那么,人类只比果蝇多大约1.3万个基因。塞莱拉公司的科学家测出的序列准确地覆盖了基因组的95%,并已经确定了所有基因的2/3,平均测序精度为99.96%。
二、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大片“荒漠”,人类基因组序列中所谓的“荒漠”就是包含极少或根本不包含基因的部分,基因组上大约1/4的区域是长长的、没有基因的片段。基因密度在第17、第19和第22号染色体上最高,在X染色体,第4、第18号和Y染色体上相对贫瘠。
三、35.3%的基因组包含重复的序列。这意味着所有这些重复序列,即原来被认为的“垃圾DNA”应该被进一步研究。事实上,第19号染色体57%是重复的。除了重复片段,科学家还鉴定了210万个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基因序列,这些序列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它们通常是无害的。
四、地球上人与人之间99.99%的基因密码是相同的。研究发现,来自不同人种的人比来自同一人种的人在基因上更为相似。在整个基因组序列中,人与人之间的变异仅为万分之一。
在谈到这一发现的意义时,《科学》杂志总编肯尼迪说,塞莱拉科学家揭示的人类基因组面貌是一项出色的成就,它代表了所有迄今完成的最准确的人类基因组,也为人类医学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激动人心的前景。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阅读、讨论上述资料。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并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1.人类基因组计划于哪年启动?耗资多少?有哪些国家参与?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耗此巨资意义何在?我国有什么必要参与其中?4.2000年6月26日宣布的“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的是什么?是不是如同《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27日)所言“人类基因密码破译”?5.某报道说,当某科学家被记者问到,以后是否可能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从事特殊服务的“新人类”,如不吃不拉埋头苦干的转基因奴隶时,他断言“这是可能的!”(《南方周未》2000年7月7日)你的意见呢?6.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某科学家预言:“不久的几年内,人们将看到一份描述人类自身的说明书,它是一本完整地讲述人体构造和运转情况的指南,届时危害人类健康的5000种遗传病以及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等,都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你同意此种说法吗?

第2节酶的特性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2节酶的特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2节酶的特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条件的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进行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难点: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3.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试管,量筒,小烧杯,大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火柴。

实验小问题、知识应用题及教学流程的演示文稿(PPT)。4.教学流程

4.1建构:酶具高效性

[教师活动]提问:通过Fe3+、H2O2酶催化H2O2分解速率比较的实验探究,同学们已经建构出酶具有什么特性?

[学生活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4.2探究活动1:酶具专一性。

[教师活动]提问:假如将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作如下更改,实验结果又将如何呢?①更换酶──将猪肝研磨液换成淀粉酶。②更换底物──将H2O2换成淀粉液。并请1、2两大组的同学实验探究①,3、4两大组的同学实验探究②。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观察学生实验,若学生有关实验操作不规范,如量取液体的方法不规范等,则予以纠正。同时启发:加底物的量为多少?加淀粉酶或猪肝研磨液的量为多少?如何检测淀粉是否分解?……用以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待学生实验结束后,提问:探究的结果如何?

[学生活动]1、2组“换成淀粉酶后不产生气泡”,3、4组“换成淀粉后变蓝色”。

[教师活动]提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活动]不同的酶不能催化同一底物反应,同一种酶不能催化不同底物反应。

[教师活动]总结: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就是酶的专一性。

[教师活动]提问:有关酶的催化作用,除刚刚探究的受底物的种类和酶的种类的影响外,同学们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呢?并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将问题写在纸上,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罗列问题,并推代表交流问题。如:“会不会受温度的影响”?“会不会受pH的影响”?“会不会受底物浓度的影响”?“会不会受酶浓度的影响”?……

[教师活动]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选择“酶的催化作用会不会受pH和温度的影响”两大问题作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4.3探究活动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师活动]提问:“酶的催化作用会不会受pH的影响”的假设是什么?

[学生活动]酶的催化作用受pH的影响。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协作,设计以H2O2为底物的验证实验方案,待方案完成后,请自告奋勇投影展示,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说明。

[学生活动]协作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并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将要控制哪几种pH”?“应选择几支试管”?并即时交待“为了使酶处于过酸、过碱的环境下,建议HCl、NaOH的使用量为1mL”。“一支试管加HCl,一支试管加NaOH,那么还有一支试管如何处理,才能既为中性,又符合对照实验的等量原则”?“能否在没有控制pH之前将猪肝研磨液滴入H2O2中”?……待学生设计基本完成后,让一学生主动上前将设计方案投影展示并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投影展示设计方案,并作必要的说明。

[教师活动]待学生展示、说明完毕后,提问全班学生对该同学的方案有无修正意见,若有,则请加入说明。若学生设计程序中出现“未调H2O2的pH就加入猪肝研磨液”,且没有学生能予以修正,教师则启发学生思考“在调pH之前,会不会发生反应”?从而纠正为先调H2O2的pH再滴加猪肝研磨液。通过全体师生共同点评,从中完善出如下的设计方案。

取三支试管编号

1

2

3

分别加入H2O2

2mL

2mL

2mL

分别加入1mL(摇匀)

蒸馏水

HCl

NaOH

分别加入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2滴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

[教师活动]巡回观察学生实验,并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如:分别量取2mLH2O2注入1、2、3三支试管,再量取1mLH2O注入1号试管摇匀,再量取1mLHCl注入2号试管摇匀,将量筒洗净,再量取1mLNaOH注入3号试管摇匀,最后向三支试管各滴入2滴猪肝研磨液摇匀,观察实验现象。待学生实验结束后,提问:实验探究的结果如何?

[学生活动]1号试管产生大量气泡,2号试管无气泡产生,3号试管无气泡产生。

[教师活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活动]酶的催化作用受pH的影响。4.4探究活动3:pH由过酸、过碱恢复到中性,酶的活性是否恢复?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处于过酸、过碱环境中的酶,在恢复到中性时,酶的活性是否能恢复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过酸或过碱环境下的酶恢复到中性,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教师活动]提问:验证实验方案如何?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学生回答的方案可能有如下两种:①将1试管与3试管混合。②往2试管中加1mLNaOH,往3号试管中加1mLHCl。

[教师活动]通过“这两种方案是否都可行呢?”的提问,引起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若学生能达成共识最好,若学生争执不休,教师则用如下问题加以启发:①方案如能恢复,能否说明是过酸下恢复,还是过碱下恢复,还是两者都恢复?

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最佳方案。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

[教师活动]提问:结果如何?

[学生活动]没有气泡产生。

[教师活动]由此探究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处于过酸或过碱环境下的酶恢复到中性,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教师活动]出示pH对酶影响的主体知识体系: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且不能恢复。4.5探究活动4: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师活动]出示“酶的催化作用会不会受温度的影响”的探究问题,并提问:假设是什么?

[学生活动]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教师活动]请学生参照pH探究方案设计格式,以小组为单位,协作设计以60℃为最佳温度的验证实验方案,完毕后,请学生主动上前投影展示并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协作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活动]巡视并通过如下问题进行引导:“能不能用H2O2作为底物”?“将控制几种温度”?“其中一组温度控制为60℃,其他两组温度应控制为多少℃”?“是在控制温度前将酶与底物混合,还是在控制温度后将酶与底物混合”?“为确保酶与底物混合后所控制的温度不发生变化,应如何控制温度”?“由此,应取的试管数和编号方法”?“混合以后要不要保温”?“用什么检测反应有没有进行”?……待学生设计完成后,让一学生主动投影展示设计方案并作说明。

[学生活动]边投影展示设计方案边进行说明。

[教师活动]待学生展示、说明完毕后,提问全班学生对该同学的方案有无修正意见,若有,则请加入说明。若学生设计程序中出现“未控制温度就将淀粉酶加入淀粉液中”和“没有分别控制淀粉酶、淀粉液的温度”,而其他学生又没有对此指出与修正,则启发学生思考“控制温度前就混合,会不会在控制温度前就已经发生反应”?“温度不同的酶与底物混合后,温度还能维持在所控制的温度吗”?从而纠正为先分别对酶与底物控制温度再混合。通过点评,完善出如下设计方案。

取六支试管编号

1

1’

2

2’

3

3’

分别加入1mL

淀粉

淀粉酶

淀粉

淀粉酶

淀粉

淀粉酶

分别保温5min

0℃

60℃

100℃

将两试管混合摇匀

1’加入1中

2’加入2中

3’加入3中

分别保温5min

0℃

60℃

100℃

取出冷却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至第一次保温。

[教师活动]巡回观察学生实验,并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如:先分别量取1mL的淀粉液加入1、2、3号试管,洗净量筒,再分别量取1mL的淀粉酶溶液加入1’、2’、3’试管中。待开始第一次保温后,出示知识应用之1、2题,让学生对前面已建构知识进行应用。

[学生活动]独立解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练习。待保温达5min时,提请进行下一步实验。

[学生活动]将1’加入1中,2’加入2中,3’加入3中,并进行第二次保温。

[教师活动]待开始第二次保温后,出示知识应用之3题,让学生对前面已建构知识进行应用。

[学生活动]独立解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练习。待保温达5min时,提请进行下一步实验。

[学生活动]取出试管,冷却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教师活动]提问:结果如何?

[学生活动]1号试管变蓝色,2号试管不变蓝色,3号试管变蓝色。

[教师活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活动]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4.6探究活动5:低温、高温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够恢复?

[教师活动]针对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同学们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呢?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将问题写在纸上,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

[学生活动]讨论并罗列问题。如,“将处于低温、高温环境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够恢复”?“控制其他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与0℃、100℃有无区别”?……

[教师活动]从学生的许多问题中选择“将处于低温、高温环境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够恢复?”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问“对于这个问题的假设是什么”?

[学生活动]将处于低温、高温环境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活性不能够恢复。

[教师活动]提请学生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将处于0℃、100℃环境下的试管在60℃下保温5min。”同时进行实验。

[教师活动]利用保温这段时间,出示知识应用之4。

[学生活动]独立解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练习。待保温达5min时,终止练习,并提问“结果如何?”。

[学生活动]1号试管蓝色褪去,3号试管蓝色不变。

[教师活动]由此探究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将处于低温环境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催化活性会恢复,将处于高温环境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教师活动]出示温度对酶影响的主体知识体系: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过高温度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且不能恢复。低温会使酶的催化活性显著降低,但不会失活,温度恢复,酶的催化活性会恢复。即酶特性的第三点“酶作用条件较温和”。

[教师活动]出示知识应用5。

[学生活动]独立练习。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练习。5.板书设计

(1)、酶具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酶具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作用条件较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4)、酶活性受温度、pH影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