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功和能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功和能。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功和能”,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35讲功和能经典精讲
主讲教师:孟卫东北京市物理特级教师
开心自测
题一: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3JB.3JC.30JD.300J

题二: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题三:如图,一长为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的小球。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于杆的中点,使杆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当杆与水平方向成60°时,拉力的功率为()
A.B.C.D.
考点梳理与金题精讲
一、功
(1)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功是标量。
(3)功有正负,其正负由cosα决定。当0°≤α<90°时,力对物体做正功;当90°<α≤18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通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当α=90°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题四: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恒力F1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l,如果拉力改为和水平面成30的恒力F2,移动的距离为2l,已知拉力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F1和F2的大小的比为()
A.2:1B.:1C.3:1D.:1wwW.Jab88.com

二、功率
(1)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公式P=W/t,表示对物体做功的力F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W。功率为标量。结合W=Flcosα,功率的表达式也可写成P=Fvcosα。
(2)机械的额定功率指机械持续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机械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一般小于或等于其额定功率,机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指P出=P实=F牵v(F牵为发动机牵引力)。
题五: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0=60kW,汽车的质量m=5.0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0倍,试问:
(1)汽车保持以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起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三、动能定理
(1)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总=,内容是: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题六: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做的功为()
A.mglcosθB.FlsinθC.mgl(1-cosθ)D.Flθ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1)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因此可以定义由位置决定的能量——重力势能。重力势能EP=mgh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共有(我们可以简称“物体的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对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其大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伸长(或压缩)量有关。
(2)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不变,Ek1+EP1=Ek2+EP2。

题七:在高度h=0.8m的水平光滑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质量为m=1.0kg的小球在外力作用下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弹簧具有4.5J的弹性势能时,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小球水平弹出,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

五、功和能的关系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由大量粒子构成的系统具有内能。另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如化学能、电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等等不同形式的能。
(3)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不变,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题八:如图所示,一个小滑块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开始向上滑行,向上滑行过程中经过某一点P时,滑块的动能减少了80J,此时其重力势能增加了60J,已知斜面足够长。小滑块向上滑行一段后又返回底端,求返回到底端时,小滑块的动能多大?已知滑行过程中滑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第35讲功和能经典精讲
题一:A题二:ABC题三:C题四:D题五:(1)vm=12m/s;(2)t=16s
题六:C题七:vC=5.0m/s题八:50J

延伸阅读

20xx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功和能


20xx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功和能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机械能教案


第12讲机械能

题一:如图所示,第一次用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它沿粗糙斜面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若物体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力F做的功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B.两次力F做功一样多
C.两次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一样多
D.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大

题二: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地面上,上端用一根弹簧连着,如图所示,现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弹簧的上端,并使物体离开地面,如果力的作用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h,则()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Fh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为Fh
C.拉力F做的功为Fh
D.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Fh

题三:如图所示,一直角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右边斜面倾角60°,左边斜面倾角30°,A、B两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置于斜面上,两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且位于同一高度并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一切摩擦不计,绳子均与斜面平行,若剪断绳,让两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速率相等
B.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机械能相等
C.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重力的功率相等
D.两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相等

题四: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题五: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第12讲机械能
题一:BD题二:CD题三:AC题四:BCD题五:

高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功和能


20xx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功和能

一、功的定义
是力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功是与每一个力相对应的,每一个施加于物体上的力都有对物体做功的可能,功代表一种力的作用效果,最终物体所承受的功应是各力做功的和。由于功等于力和位移两个矢量相乘,根据向量四则运算规则,功是标量,各力所做的功实际上都排在与位移的平行线上,有正有负,按数轴叠加得出总功,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二、功的单向性。
不同于力的成对出现,功是不对称的。
三、力与位移的夹角
物体实际受力方向经常与位移方向构成一个夹角θ,无论是力线向位移线转还是位移线向力线转都是旋转θ角,之间的关系都是cosθ,当θ=0,cosθ=+1,力对物体做最大正功。当θ=π,cosθ=-1,力对物体做最大负功。当θ=π/2时,cosθ=0,力对物体不做功。但合外力必然与位移方向相同。
四、两种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它们的概念
五、能量研究的体系的概念。
能量是在体系内进行研究的,只有在一个特定完整的体系中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理,既然是体系,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物体。
六、能量研究的适用范围
优势是可以解决一些变力情况,缺点是不能解决有关加速度的研究。
七、搞清功和能的关系。确定什么时候用机械能守恒,什么时候用动能定理。
1功和能的关系
能量的转换通过做功来实现,换句话说,做功产生能量(做正功),或做功损失能量(做负功),功有三种含义:一是等于物体单一能量的改变,如动能增加或减少。二是可以看作不同能量转换的传递中介物,如增加或减少的动能通过做功可以转化为势能,从而实现机械能守恒。三是可以表示出机械能以外的能量,从而可以传递给电能、热能、光能等。
2动能定理
应该这样描述: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该物体动能的变化。这里有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A必须是合外力做功,即所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总和,也只有用合外力,动能定理才能成立。单个力可以对物体做功,但无法计算其贡献的动能。由于合外力与位移方向永远相同,所以没有cosθ。
B因为功是以研究对象为范围,与前面相同,即只针对一个物体,当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叠加时,需要像前面一样根据需要进行整体和隔离,必须分开讨论。
3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应该这样描述,体系内各物体运动前总机械能等于运动后总机械能。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这里同样有两个关键问题,
A能量的研究范围是体系,既然称为体系,应包括所有参与的物体(包括地球),以及整个的变化过程。既然所有物体都参与研究,因为能量是标量,多个物体的能量就可以进行累加,形成系统内总动能和总势能,进而形成总机械能。
B这里不采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公式描述是因为它只适用于一个物体,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优势,由于动能定理解决多个物体问题比较复杂,因此这个问题显得比较重要。
第八部分功率
这部分详见另一篇专题《功率小品》。
第九部分物理的七窍,即能、力、数、率、度、量、衡
深刻理解这七窍,能够把物理知识贯通。

20xx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功和能转化


20xx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功和能转化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
(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
(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