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高中微格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学习目标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2.北宋早期婉约词的特点及评价
二、学习过程设计
导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
请打开课本P61。
(一)阅读鉴赏晏殊《破阵子春景》
齐读:《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何选写柳花?
春社在春分前后,据花信(花期)风,五日一信,春分依次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三信,依次为桐花、麦花、柳花。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的特征。
“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还是虚写?
看似实写,实为虚写。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
“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这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
下阕省略了那些内容?
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内容,“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文笔简洁,手法巧妙。
笑何以从“双脸”生?
“巧笑”的是东邻女,“斗草赢”的也是东邻女,所以,理当东邻女笑“笑从双脸生”。“双脸”的理解确实是问题。
“脸”这个字《说文》里未收,见于《集韵》《广韵》,“脸”即颊,“双脸”即双颊,“脸”也可解释为睑,双脸即双眼。笑从双眼生,表现东邻女确实发自内心地笑了。
也可以将前句看作东邻女与西邻女之间的对话,这样,就解释为两个少女的笑。
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作者有什么关系?
这首词是三首词里唯一一首有题目的词,题目概括了全词的主要内容。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的背景,青春少女增添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凭借文本,可以作出大致准确的解读。
通过描写美好的春景,表现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小结:阅读鉴赏应依据文本
如何体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特点?
“格高韵远”即格调高远,指北宋词的内容和形式在唐五代词基础上的发展。写女子是承袭唐五代词“艳词”之风,写清新活泼的采桑女是发展创新,体现格高韵远。
(二)阅读鉴赏欧阳修《踏莎行》
齐读:欧阳修《踏莎行》。
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
①选写残梅细柳有交代时令、描写路上所见景色的作用。
②“残梅”暗用《荆州记》的典故:“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而眼前梅已残,无法寄赠家人;“细柳”也暗用折柳送别的典故,想到家人送别情景。表明行人思念家人的意思。
“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以乐景写哀愁,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
“摇”形象写出行人不忍速行,时时勒紧缰绳,眷顾美好景色的情态。
“离愁渐远”怎么会“渐无穷”?
常理离愁越远越淡,然而这里离愁越远越多,原因是离家,离思念自己的女子越远。生动形象地表现行人的悲伤之情。
“春水”的比喻好在何处?
“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也是以乐写哀。“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为比喻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
叠词的效果
起强调作用,强调是指全部的、所有的、满满的柔情、思念以及哀怨。
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的写法?
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水已经无情的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
“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视角的探讨
上阕写行人,由景到情再到景,下阕写闺人,由近及远。全词到底是从行人的角度写还是从闺人的角度写呢?这里存在一个视点的问题。
关键在下阕的“楼高莫近危阑倚”一句,这是远行人对闺中人的劝告,“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其原因的解释。全词是从行人的角度写的,下阕是行人推想家中女子思念的情景。前人常常用这种虚想模拟的写法,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小结:整体把握。
首先从全词上下两阕整体把握,理清相互关系,判断出行人是主,闺中人是宾,从而水落石出,豁然开朗。
再从作者创作的整体考虑,欧阳修同期诗《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shā,长,路长)。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chá,竹排)。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这首诗写自己春日在南方旅途中思念家中的情感,与我们对《踏莎行》的解读一致。
行人是主,体现出北宋词的发展创新,是“格高韵远”的表现;闺中人是宾,承袭唐五代艳词之风。jAB88.cOM

(三)阅读鉴赏欧阳修《蝶恋花》
齐读:欧阳修《蝶恋花》。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
“游冶处”就是“章台路”。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春”字如何理解?
“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小结:就时代论文
王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
内容基本承袭唐五代艳词,艺术手法高超,意境深远,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发展创新。
(四)三首词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
齐读三首词。
三首词都描写春天景色,时间有些差别:《踏莎行》时令略早一些,《破阵子》《蝶恋花》略晚一点,是暮春景色。
都写到落花:《破阵子》纯粹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踏莎行》既交代时令,也表现别情;《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踏莎行》是反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五)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
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三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2、艺术形式:
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踏莎行》两组精巧的对偶句,还有句中的对偶,如“草熏风暖”“雨横风狂”等,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
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
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
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
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六)布置作业:
教材“阅读提示”里认为,晏殊词“理深旨远”,有同学在预习时提出不同看法。请你再选读几首晏殊词,谈谈自己的看法?
背诵三首词。

相关知识

考点1北宋时期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识记北宋的建立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从目的、措施(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科举制等)、影响(正面积极作用和负面消极作用))等方面掌握、理解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分析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表现;掌握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措施(内容)、结果;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与失败的原因。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1)历史背景:①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演变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②北宋建立之初,国家尚未统一,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北宋政府实力。③宋太祖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为防止兵变历史重演,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北宋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君弱臣强”的局面和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重演,北宋政府采取分权的方法,从“权”、“钱”、“兵”三个方面人手,把政权、财权和兵权收归中央,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影响:积极影响: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宋以后直到清代社会,中原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五代那样的军阀割据、朝代更替频繁的局面。消极影响:①为了剥夺朝中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政府大量赐田宅,又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快土地的集中。地主官僚肆元忌惮地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北宋初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不断。②官僚机构膨胀,机构臃肿重叠,官吏日益颓废,办事效率低下。俸禄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③过分的集中地方财权,造成地方上财政困难,地方官吏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搜刮。④过分的集中军权,“强干弱枝”,削弱了地方的武装力量;为了防止军人跋扈,实行兵将分离政策,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状况,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使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斗争中,连连战败。⑤由于加强中央集权,又形成了庞大的军事集团和官僚集团,国家要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官俸开支,加之每年给予辽和西夏大量的岁币,造成国家严重财政危机,国家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现象,是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出现的重要原因。

2.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作用

(1)发展: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严格考试程序,使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称“天子门生”;考试科目减少,进士为最主要的科目;考试方法上实施糊名制,防止舞弊;录取名额比唐大增,宋太宗在位二十余年,科举取士近万人。

(2)作用:科举考试经过宋代改革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限制了世家子弟对科场的控制与垄断,削弱了门第血缘关系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扩大了寒俊庶士及第仕进的机会,使科举取士向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布衣草泽”敞开了大门。这样,唐代那种“朝廷选官,须公卿子弟为之”的情形,到宋代便转化为“取士不问家世”的趋势,为地主阶级各阶层通过平等的考试跻身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

3.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王安石变法和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

(1)王安石变法: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②变法的内容,主要是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富国强兵,为富国,王安石广辟财源。它虽使封建国家收入有所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加,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地缓和严重的统治危机。③变法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的。这一危机是由于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导致的。变法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在封建保守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被废除。

(2)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王朝初期改革比较容易成功,中后期则常常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碎了旧王朝的国家机器,猛烈冲击陈章旧制,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政治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②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3)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②革除社会弊端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③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④改革必然涉及某些阶层的特权与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两宋时期,先后面临哪些主要社会问题?统治者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1)北宋初期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国家分裂,南方割据政权的存在威胁着北宋的统治;第二,武将大权在手,拥兵自重,中央集权不巩固;第三,辽占据幽云等地。

解决的措施及结果:第一,宋太祖和其弟宋太宗用了十几年时间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果:于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第二,宋太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等措施,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和节度使权力;分割宰相权,加强君权;各州设知州和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结果:使五代以来重臣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冗兵冗官现象,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第三,为了收回幽云地区,多次对辽用兵。结果:宋辽议和,达成了“澶渊之盟”。(2)北宋中期的三大问题:第一,冗兵、冗官、冗费现象,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第二,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第三,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解决措施和结果:统治集团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进行了两次改革,即“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但最终都失败了。

(3)北宋后期:政治腐败和面临金的进攻两大问题。

解决措施和结果:进行抗金,多次打退金兵进攻,1127年被金灭亡。(4)南宋:第一,偏安于中国南部;第二,前期面临金的威胁;后期面临蒙古与元的威胁。

解决措施和结果:第一,前期进行抗金,多次打退金兵进攻,但也妥协苟安,在1141年签订绍兴和议,此后,双方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状态;第二,后期抗元,但实力不敌,1276年被元灭亡。

4.如何全面认识宋朝的历史地位?

大多数国人一提到宋朝,便想到偏安,便想到和谈纳贡。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其历史地位:

政治方面:宋代典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其突出现象就是藩镇割据消除,进一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大国,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元明清继承。

农业方面:宋代人口过亿,不汉唐两倍,垦田也是汉唐两倍,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手工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突出,其中商品货币关系进步明显,海上贸易空前发达。

在文化科技方面,三大发明的完善或发明于宋代,对世界影响巨大。文学、史学、哲学都取得突出成就。

总之,宋朝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例1.(2004年高考上海卷,6)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

本题答案是D。本题实质是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通过材料中的内容和所学历史知识可知:A是不可能出现的,B项只是统治危机的表现而非根源,C项明显与史实不符。如此只有D项的叙述能够正确解释题干的要求。

例2.(2004年全国文综卷,18)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回答: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

本题答案是C。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点,这类题要求平时对教材基础知识有一个牢固的掌握。知州是北宋中央派到地方的行政长官,北宋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布政使是明朝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的长官。

例3.(2005年高考北京春招卷,13)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本题答案是A。虽然四项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但仔细分析每条措施的影响可知只有“青苗法”符合题意。因为它是便于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受到政府的帮助,进而不需要借地主钱庄的高利贷。

例4.(2005年高考广东单科卷,3)下列各项中造成国家财政负担的是()

A.市易法B.岁币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本题答案是B。该题考查对历史上几种经济现象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北宋市易法由官府管理市场贸易、唐后期两税法扩大了税源和明朝一条鞭法根据田亩多寡征收役银,均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北宋通过岁币,维持了宋辽和宋夏边境的和平局面,但每年向辽和西夏输送大量的银绢,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B符合题意。

例5.(2005高考广东、广西卷,26)(10分)阅读以下材料: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人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回答:

(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4分)

(2)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此题以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为中心内容来选取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解答时,必须抓住图片上的的效信息,如图一中的大明宫、朱雀街、坊市等,图二中的鱼市、夜市、晓市等,图三中的东京汴河沿岸的繁华的商业场景等,然后联系教材,进行作答。

(1)长安(2分)、唐朝(2分);突破了坊市格局空间限制(2分);突破坊市制的时间限制(2分);(2)出现专门市场(2分)(评分说明:如答商业活动繁盛,可加2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例6.(2005年高考广东单科卷,29)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请问,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体现有哪些?王安石变法涉及军事、财政、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请说出教育方面的措施,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12分)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有一个整体的掌握,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表现:第一,土地兼并严重;第二,农民起义不断;第三,冗兵、冗官、冗费;第四,辽和西夏的威胁。(8分)

教育方面的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2分)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2分)

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学案


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学案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北宋中期的财政困难
表现:“三冗”(_____、_____、_____)弊政
1、冗兵
冗兵的原因:主要在于_____、_____制的弊端。宋初大量编练禁军,后来为缓和____矛盾,采取“养兵”政策,政府在发生饥荒的地方“募兵”,这些措施导致北宋兵员剧增,到宋仁宗时,军队人数已达120多万。同时,由于兵员素质低下,操练不勤,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实行“_______________”的军事政策,结果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__________不强
2、冗官
冗官的原因:一方面统治者用“分化事权”(即__________)的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权,结果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另一方面_____制的改革,导致官吏人数激增。同时,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客还可以以“_____”受官。
3、冗费
冗费的原因:冗官、冗兵必然导致_____、_____开支增大,再加上每年送给_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的局面。
二、内忧外患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财政危机)
北宋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指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建立不起来)、“__________”(指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兼并不加干预)的土地政策,_____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因而北宋前期土地兼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到了北宋中期,更达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地步。变相增加__________,_____矛盾尖锐
2、农民的反抗斗争(政治危机)
北宋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__________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农民和士兵的_____不断,而且从以前北宋政府统治力量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发展到统治较强大的腹心地区,严重威胁着北宋的封建统治。

3、辽、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______防御的军事政策,在辽夏贵族集团的掠夺和讹诈面前显得卑躬屈膝,软弱无力,始终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威胁和进攻,面临严重的边患危机。
表现:
(1)宋辽战争
宋辽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对______的两次进攻,目的是把______势力驱逐出______。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是宋军遭到失败;第二阶段是辽军南下,不断威胁北宋,但最终未能打败北宋,双方议和,形成对峙局面。
(2)澶渊之盟(______年)
A、背景:澶渊之战(______年)
宋真宗景德元年(______年),辽大举南侵,到达______城下,逼近东京。宋军虽然打了胜仗,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B、内容
宋纳银绢:规定宋每岁向辽输纳银十万两作为军饷,绢________,叫“______”;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______之盟。
C、评价
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在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和约______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______困难。积极作用: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_____,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_____,保证了北宋社会______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__________。
(3)夏宋战争和议和
从1040年起,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战争的结果是宋朝连续______。夏、宋议和,宋每岁给夏“______”。我国西北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
思考:
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怎样?
2.辽和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何相同之处?它们与唐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
3.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民族之间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之争,但战争仍有______和__________之分;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____________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蕃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长期融合,互相学习,他们的发展对我国______地区特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____________创造的。
三、庆历新政
1、实施:时间:______年-1045年
基本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中心问题):___________

3、结果:庆历新政力图用政治改革扭转朝廷积贫积弱的状况,以整顿吏治为改革的中心,这势必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改革不到一年就失败了。尽管新政很快地失败了,但我们不必以成败论英雄。范仲淹敢于改革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气概,敢于限制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永远值得赞扬。揭开了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宋词四首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词四首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7.宋词四首教案
1、文本全解。
雨霖铃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柳永(约987—1053),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宋代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早年生活放浪,仕途长期不得志,多次应试进士不第。到了晚年才考上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又因其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柳永是北宋的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作创调之多,超过其他词人,而且大都为长调。从他开始,慢词始盛,打破了令词垄断词坛的局面,使词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柳永长期置身于歌楼妓馆,与歌妓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写男女风情、反映歌妓等下层市民生活的词作较多。
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
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2)基本解读。
词作分两阕。
告别恋人时
上阕叙别情别景,表达与恋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作开篇就交代了分别的时间、地点和景色,融情人景,以景衬情,造就离别的情调和气氛。日暮雨歇,京城郊外长亭,暮色苍茫,蝉声凄切,一对恋人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即将挥泪告别。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这里写饯别帐饮。郊外的饯别筵上,由于分别在即,离愁别绪尽在心头,吃不香,饮不畅,食欲、酒兴皆索然。虽然依依不舍,但又不得不走。“留恋”是主观情状,“催发”是客观形势,主客观的矛盾冲突,使别情达到高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虽欲留,却不能留,分别的时刻终于到来。此时此刻,二人竟然喉咙堵噎,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有泪眼相对,默默作别,恋人间的情爱,离别的无奈与哀伤,尽在不言中。这两句把离别之际,两人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难分难舍、缠绵悱侧的情景,描绘得相当生动细腻,如在目前。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虽然没有说话,但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其中想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分离后的孤凄:我这一走,只有孤单一人在千里烟波迷雾中前行,且与你距离越来越远。此去的南方,天空辽阔,却愁云密布,似乎也暗示着前程不容乐观,吉凶难料,更使人觉得抑郁和孤冷。这两句写想像中的行程和景物,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绪。一个“念”字,既紧扣上句的“无语”,又领出结句,由现实引向设想将来,由实人虚,且贯通下阕的描述,在手法上以情带景,在结构上有结有领。
下阕写想像中的别后相思。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过片两句紧承上阕的“念”字,由自身推展开去,泛写此情此恨自古皆然,自己与古人同;但;更那堪”句,又立即翻进一层:离愁别恨,本已不堪,离别的时刻,又恰恰在冷落凄清的秋季,就使人倍感忧伤,从这一点来说,他又比古人、他人更加不幸。这里是加倍形容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设想次日酒醒时的景况,虚景实写:在愁醉恍惚之中,兰舟夜发,忽然醒来,想必是已经拂晓时分,恐怕见到的只有杨柳岸边的晓风残月——意中人却不在身边了!“酒醒”遥接上片的“帐饮”,虽然“无绪”,但借酒浇愁,还是喝下了不少。“杨柳岸晓风残月”句用极简练的笔墨,勾画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中,景中含情。“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和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心情都非常恰当,耐人寻味,妙不可言。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既照应前面词意,又总结全词,设想别后相思的景况。此后将年复一年,孤处寡欢,意中人不在,纵有良辰美景,谁与为欢?纵有千种风情,可以向谁倾诉?由于意中人不在身边,即使良辰美景,也无心欣赏,其他平常日子,可想而知该是一种怎样的煎熬!设想细腻,出语辛酸,词人百无聊赖的心绪和执著缠绵的情思,溢于言表。
(3)精华鉴赏。
①本词善于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②词作在叙事上也很有特点。一是善于点染。点染本是中国传统画法之一,柳永词在铺叙时亦多用此法,把某种情绪、景致渲染得淋漓尽致,本篇即是一个范例。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概》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乃就上两句意染之。”二是善于转折。如上阒,c都门帐饮无绪”写情绪不佳,“方留恋处”与“兰舟催发”写俄延作别,是一转折,主客观的矛盾冲突借此表现;“执手相看泪眼两句写分别情状,“念去去”三句突然由眼前引向未来,由现实转向虚拟,又是一转折,把离情别绪与对前程的担忧熔作一炉,使别情达到高潮。
念奴娇赤壁怀古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具有文学传统的家庭,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宋代的著名散文作家,父子三人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文学史上称为“三苏”。苏轼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辙同榜中进土,后踏人仕途。由于他与当时的变法派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政治上屡遭挫折,分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湖州、黄州(今湖北黄冈)、惠州、儋州(今海南岛)等地。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的人世思想和佛老的出世思想,都兼而有之,但主导思想还是儒家的。苏轼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全能作家,诗、词、散文及书法,其成就都堪称第一流,是宋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宋神宗元丰三年(1079),苏轼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苏轼已47岁,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借古代英雄周瑜之少年有为,感叹事业无成,时不我待。
(2)基本解读。
词作分两阕。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就像东流的江水,后浪推前浪,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不仅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而且点出了词作“怀古”的旨意。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两句马上点出怀古的内容:西边的旧时营垒,人们说它是三国时,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的古战场。用“人道是”三字,表明这种说法只是传闻,作者也并未相信,仅是借以发思古之幽情而已。此处的“周郎”,既是沿用吴中人对周瑜的敬称,暗寓对周瑜的赞赏和敬意,又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这也为下阕专咏周瑜埋下了伏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正面描摹赤壁的景色。“乱石穿空”是写山奇峭高峻,直插霄汉;“惊涛拍岸”是写江水汹涌澎湃,滔天巨浪令人惊心动魄;“卷起千堆雪”是写江水撞击岸边,翻卷出一堆堆雪白的浪花。宋代诗人范成大说:“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蠼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吴船录》卷下)很显然,这里的景物描写,是经过夸张的,也或者是想像的,即把古战场的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的景物赋予了眼前的赤壁矶。这样写,目的在于渲染气氛,烘托英雄人物的气概和精神。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对前面描写的壮丽河山,词人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在这如画的江河大地上,当年龙争虎斗,大显身手,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这些英雄豪杰,不仅指少年英俊的周瑜,也包括曹操、刘备、诸葛亮和孙权等一批人。因为这些人,不管是胜利的,还是失败的,都在这里书写了历史,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这两句与开首两句一样,也是江山、人物合写,交代江山与人物的关系。但首两句是“千古”,这两句是“一时”,前者是泛写,后者是具体写,视野由远至近,笔墨由放到收,最后集中到一点上来,为下阕咏周瑜作了很好的铺垫。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过片开头用“遥想”两字,把人们引向古代,引向赤壁大战的“当年”,从而进入了更具体的怀古。这几句主要写周瑜年少风流,英姿俊美。小乔是江东的著名美女,“小乔初嫁”与赤壁大战没有任何关系,在写周瑜的时候带出小乔,作者意在用美女来衬托英雄,咏叹这英雄美人的完美组合。赤壁大战时,周瑜与小乔已经结婚十年,这里仍说“初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英姿勃发。总而言之,当年的周瑜充满青春活力,事业、爱情两得意,令人羡慕!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几句写周瑜在赤壁大战中,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谈笑风生中打败了强大的敌人。“羽扇纶巾”,是写他身为主帅,且大战当前,却不着戎装而穿便服,足见其风度闲雅;“谈笑”,是写他从容自若,气度非凡;“强虏灰飞烟灭”,表明他韬略过人,出敌不意,用火攻打败号称八十万、兵力数十倍于自己的强敌。这几句概括力非常强,周瑜的气度及在大战中的表现、敌我力量的对比、战争的特点和结局,都在十来字中一一交代清楚。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以上几句是怀古,这几句从历史回到了现实,由怀古转入自抒怀抱。作者临古战场而思豪杰,引出了对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自己的联想。周瑜的丰功伟业令人向往但又无法企及,自己谪居边地,抱负难以舒展,想忘情世事,又不可能,在渴望、惆怅和无奈中,过早地衰老(作者时年47岁),“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又作“人间”。由于在现实中不断地遭受打击和挫折,沉浮不定,自己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功业未成,人已先衰,面对这滔滔大江、如大浪淘沙般的历史长河,咀嚼着人生的苦楚,作者不由得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但自己的这种人生况昧,恐怕只有江边的明月能解,在伤感之中,唯有邀江边明月,以酒浇愁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达观与消极的交织,尽在字里行间。
(3)精华鉴赏。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它脍炙人口,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铸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在具体描写时,又有几个结合,如“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与“周郎”,是概括与特写相结合;写周瑜“雄姿英发”和“羽扇纶巾”、“谈笑间.”是概貌与细节相结合;再就是虚实结合,“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是实处虚写,而“遥想公瑾当年”则是虚处实写,等等。此外,联想、夸张的手法也运用得很娴熟。
声声慢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李清照(1084—11557),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亦工文章,李清照自小就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18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一位金石专家,夫妻两人志同道合,一方面进行文学创作,一方面从事学术研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曾合著《金石录》。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南下,辗转江南。后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孤苦零丁,在杭州、金华一带漂泊,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离情别绪,反映她少女、少妇优越闲适的生活和闺房相思的情怀;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词作多写故土之思与身世之感,风格也变得低回婉转,凄苦深沉。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李清照集》、《漱玉词》辑本传世。
这首词又题为“秋情”,是李清照后期的名篇之一,也是历来人们所公认的她的代表作。从词意上看,作品当写于丈夫赵明诚死后,这时候,词人孤苦无依,晚景极为凄凉。作品通篇都写哀愁,但这与早期的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不同,这里所写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哀愁。情调哀伤凄苦,千古之下,读之仍催人泪下。
(2)基本解读。
词作分两阕。
上阕写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片用七组迭字渲染愁苦之情。这样的开端,在宋词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是词人在艺术上大胆新奇的创造,为历来的批评家所激赏。“寻寻觅觅”是写女主人公想把失去的东西寻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惘失落的心态。此处并非实写,只是表现一种心态,作者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便赋无形于有形,把心理活动刻画得格外形象生动。女主人公要寻找的东西很多:爱情、婚姻、家庭、故乡、和平、幸福……但寻觅的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这种结果,使她感到“冷冷清清”——冷落凄清,一片肃杀。这既是周围的客观环境,也是她内心感觉的写照。“凄凄惨惨戚戚”句直接表白内心的情感,哀伤愁苦更深了一层。开头三句,由浅人深,层层深入,把词人国破家亡、漂泊他乡、晚景凄凉的愁苦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真是“其情哀,其词苦”。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这两句说秋季气候多变,忽暖忽冷,环境不佳,心情不好以致身体不适。表面上是写自然之秋,实际上也含蓄地包含了国家、世道的多事之秋,以及词人自己黯然伤悲的人生之秋。这种“气候”,正是她哀愁的根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寒秋季节,想借酒御寒、消愁,但是,几杯薄酒,如何抵挡那强劲的秋风冷雨呢!这表明主人公在主观上想抵御客观环境的伤害,想排除心中的忧愁,但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只好忍受着恶劣气候的蹂躏。在哀愁中,又有几分无奈。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在伤心的时候,一群南飞的大雁闯进了她的视野。作者以北人流寓南方,大雁也从北方来,从沦陷的家乡飞来,所以说“旧时相识”。但更深的一层含义是,当年丈夫数度任职在外,夫妻俩常常鸿雁传书,互表情意,正所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些雁儿,不就是当年给她夫妻俩捎书寄信的吗!然而,旧时相识的大雁飞来了,家乡的音信却不可复得,特别是“寄锦书”的那人,也不能再见了。国破家亡之悲,亡夫之痛,如潮涌来,悲苦之情,到了极点。
下阕紧承上文,从眼前景物着眼,进一步抒写她处境寂寞,内心痛苦。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是写菊花凋谢零落的情景。地上一丛丛的菊花,都已枯萎憔悴,还有谁会摘取呢!“黄花”既是眼前景物,也是词人自喻。看到这些曾经盛开过、如今憔悴无人怜惜的菊花,她想到了自己。这里通过无人惜花的叙写,表达了词人自叹自怜的悲愁情感。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写时日难熬。自己孤单单地坐在窗前,怎么挨得到天黑呢!“守着窗儿”是无所事事,内心空虚;“独自”是说孤苦冷清;“怎生得黑”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熬到天黑都不容易,由此可见无聊寂寞到什么程度。在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没有明说:即使熬到了天黑,那漫漫长夜又如何挨过呢?这两句用语平易,但意味深长。彭孙柔遹《金粟词话》云:“李易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两句与上阕的“晚来风急”相呼应,暗用白居易“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诗意。黄昏时分,沥沥秋雨夹着秋风洒在梧桐叶上,却点点滴滴在诗人的心头。“细雨”的“点点滴滴”,正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守着窗儿”才听得到,对于一个伤心孤寂的人来说,与其说是用耳朵听这种微弱凄凉的声音,还不如说是用心灵来感受。对秋风秋雨的描述,都寓着主人公的情怀,更突出了一个“愁”字。
秋雨“点点滴滴”,何时是尽头呢?难道就这样到天黑,甚至天黑以后,还一直这样滴下去吗?这就逼出了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情况,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这次第”是宋代口语,犹言“这种情况”、“这般光景”,指前文的一连串情况。全词的文意,都归结在“愁”字上面,结句却说“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巧妙,既概括了文意,点明题旨,最后千言万语又正是在这个“愁”字上刹住,现得突兀,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3)精华鉴赏。
①本词是李清照后期最著名的代表作,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开头连下七组叠字,声情并茂,堪称创举。十四字分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外在动作,第二层写所处环境气氛,第三层写内心感受。这样的开头,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惘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真切地反映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给全词定了基调,而且铿锵有力,如珠走玉盘。真是别出心裁,出奇制胜。
②语言浅俗自然,也是本词作的一个特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这次第”,是宋代口语。以家常语,写心中事、身边景,发肺腑情,似是信手拈来,但语浅意深,显得非常自然真挚。
③本词以抒情为主,在情与景的关系上,能够融情人景,情景交融。作者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作为秋(愁)情的衬托,情景映衬,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在宋代词坛上,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被金人占领,他从小就立下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21岁时组织了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起义抗金,后率众加入耿京的起义军,并任“掌书记”。辛弃疾建议耿京主动与南宋联系,在奉命去南宋期间,叛徒张安国杀害了耿京挟众降金。辛弃疾北归以后,率众勇闯敌营,活捉张安国,并号召了上万名士兵一起投归南宋。归南宋后,辛弃疾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安抚使。在任上,实施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措施,但屡遭当权者疑忌打击,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近二十年。晚年曾任知镇江府,在此期间,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反对轻举冒进,因与当权者不合而落职,1207年病逝。据说临终时,还大呼“杀贼”。
辛弃疾的词作数量居两宋词人之冠,留存至今仍有六百余首。他的词风以豪放见长,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是宋代词人、特别是豪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题材广泛,其中抒写抗金复土、倾诉壮志未酬的愤慨的作品,是其精华部分。
本词作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此前,他已被闲置了近二十年,本以为终于有机会一层抱负,实现雪耻复国的愿望,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各人心怀鬼胎,对辛弃疾的正确主张不予采纳。作者对此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北固亭下临长江天堑,拔地而起,登临纵目,满眼风光。作者登亭怀古,忧虑当前局势,感慨自己到老还不能施展才略为国效力,字里行间充满着抑郁不平的苦闷和愤慨。
2)基本解读。
词的上阕赞扬了孙权、刘裕两位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慨叹千古英雄难再,包含了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几句是说,江山千古依旧,但是,像孙仲谋那样称雄江东的英雄却找不到了。“江山”之前冠以“千古”二字,点明了这首词是要怀古,把读者带人历史兴亡的意境当中。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大破黄祖,抗衡曹(操)、刘(备),终于成就帝业。当今国事多艰,多么需要孙权这样有作为的英雄啊!可是,眼下却是无处寻觅。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人物是无处寻觅了,作为他们英雄业绩的象征一歌台舞榭,以及他们的流风余韵——积极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也都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消逝磨灭掉了。一个“总”字,表明英雄业绩的葬送,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大宋王朝的衰落,也包括在其中。
“总”字寄寓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的深沉的慨叹。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几句是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当年住过的地方,今已杂草丛生,夕阳斜照,成了偏僻荒芜的普通陋巷。刘裕小字寄奴,是南朝宋代的开国皇帝,他在京口起事,取代了东晋政权,后又兴师北伐,先后灭掉了南燕和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等地,显赫一时。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回想刘裕当年金戈铁马,驰骋中原,所向披靡,真是气吞山河,势猛如虎!作者在这里歌颂刘裕,既是对刘裕业绩的向往,对自己报国壮志的一种含蓄表达,也是对英雄难再的不满和无奈。当年刘裕就是在京口起事而成大业,现在自己正好也在京口镇守,天时地利,皆为我备,挥师北伐,光复中原,正当其时,但现实与愿望却相距甚远。
下阕借古讽今,表达自己不被重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几句写历史典故:宋文帝刘义隆(刘裕子)元嘉年间,派王玄谟出兵北伐,也想学汉代名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封山而还,但由于准备不足,草草出兵,结果大败而归,北魏大将乘胜追击,兵临宋都建安,宋文帝君臣恐惧,登烽火楼北望,对北伐表示忏悔。辛弃疾借这个故事警告轻举妄动,企图草率北伐的宰相韩侂胄。但此时的韩侂胄急于提高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地位,又妒贤嫉能,对辛弃疾的警告置若罔闻,在辛弃疾离开京口的第二年,便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事实证明辛弃疾并非杞人忧天。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几句由今忆昔,感慨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绍兴三十二年(1162)辛弃疾南归,至京口任上写此词,已经四十三年。当年扬州以北地区的抗金斗争如火如荼,烽火弥漫,至今仍历历在目,但由于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使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几十年来报国无门。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三句是从上文追忆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令人惊心:侵略者在我们的国土上修庙祭神,香火缭绕,神鸦飞舞,社鼓阵阵,好不热闹!这里既有山河非我的感慨,也有对统治者不图北伐,置沦陷的国土、人民于不顾的不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最后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虽然老了,但为国效力之心、抗敌复国之志不衰。然而统治者不思进取,朝廷权奸当道,又有谁来过问自己,器重忠勇爱国之士呢?作者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精华鉴赏。
①这首词作于辛弃疾的晚年,其时词人已经66岁高龄。它反映出作者对国事无能为力、忧心如焚的情绪,词中激昂之言少,沉郁之言多,因而风格显得抑郁低沉。
②词作借咏史而言现实,故词中用典故较多。前人对此有所批评,认为作品有“掉书袋”的嫌疑。其实本词用典,能与主题紧密结合,虽多而不滥,灵脱自如,增加了作品的内涵,故用典还算贴切。
③全篇借古言今,亦史亦论,在结构上有事事相连、环环相扣的特点。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通过背诵学习古典诗词。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比较具体地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从而对古代词的两大流派有初步的认识。
参考答案:豪放词以阳刚之美为审美特征,写景抒情视野开阔,气象恢弘雄放。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叙写的景物从大处着笔,不是具体描摹景物的形状、外在特征,而是着眼于它的神韵和气象,显得大气磅礴,声势雄壮;抒情慷慨激昂,直抒胸臆,一泻千里。婉约词以阴柔之美为审美特征,写景抒情细腻委婉。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对景物的描写都比较具体细腻,生动柔美,以景衬情,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情感的抒发含蓄婉转,意味深长。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格、内容都相似,本题的意图是要学生了解两人、二作的同中之异,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苏轼《念奴娇》的怀古之情,主要是对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自己的联想。作者赞美周瑜的丰功伟业,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向往,但现实中的自己谪居边地,抱负难以舒展,古人的业绩无法企及,想忘情世事又不可能。所以苏轼的怀古之情,较多地表现为惆怅和无奈。辛弃疾《永遇乐》借古讽今,追怀刘裕驰骋中原,所向披靡,而刘义隆草率北伐、溃不成军的史实,痛感山河沦陷,南宋统治者无北伐复国之志,有苟且偷安、弄权谋私之实;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报国无门。因此:辛弃疾的怀古之情,更多地表现为悲愤不平和忧心如焚。
(4)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名句、佳句,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第1小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设想作者与爱人分手次日酒醒的景况。词句勾画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中。“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和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心情,都非常恰当。景物的凄清、寂寥,正好烘托出人物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因此,这两句的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辅相成,耐人寻味,妙不可言,历来被广为传诵。
第2小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在情感表达上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寻寻觅觅”)通过写外在动作,表现作者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第二层(“冷冷清清”)通过写所处环境气氛,表现作者孤单寂寞的处境和心境,由此反映出作者的晚景凄凉;第三层(“凄凄惨惨戚戚”)直接写内心感受,表达作者的忧愁苦闷。这样把诗人惆怅迷惘、凄清寂寞、哀愁忧伤的内心感受层层揭示,逐层加深,真切地反映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
3.相关资料。
(1)《雨霖铃》相关资料。
①(柳永)“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宋仁宗。本书编者注)日:‘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日:‘然。上日:‘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猿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
检约。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苕溪渔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艺苑雌黄》)
②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
③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是唐玄宗令乐人张野狐所制。相传唐玄宗入蜀时,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玄宗悼念杨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由梨园子弟张野狐用筚篥吹奏,于是传世。
(2)《念奴娇赤壁怀古》相关资料。
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开口“大江东去”二句,叹浪淘人物,是自己与周郎俱在也。“故垒”句至次阕“灰飞烟灭”句,俱就赤壁写周郎之事,“故国”三句,是就周郎拍到自己,“人间如梦”二句,总结以应起二句。总而言之,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清黄苏《蓼园词选》)
(3)《声声慢》相关资料。
练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又使叠宇,俱无斧凿痕。(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日:“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易安作也。(《琅壤记》卷中引《外传》)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观)、黄九(庭坚)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夸梦窗(吴文英)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指周邦彦词)之班,盖不徙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雨村词话》)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关资料。
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稼轩词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为最。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2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诗宋词选读教案2”,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设想: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寄李儋元锡》
1、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
3、问题研讨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抒写鹏有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4、背诵全诗
二、学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结合注释了解作泽及写作背景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3、问题研讨
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4、归纳小结
“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纷乱飐”“密雨斜侵”“岭树重遮”“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三、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一、学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解放注释了解作泽及背景。
2、指导阅读、感悟体会。
3、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4、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5、课文小结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
二、自学《西塞山怀古》
1、结合注视了解作者及背景
2、鉴赏提示
诗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东长江南岸)旧时的战垒之上,面对滚滚长江,并没有直接描写当地风光,而是引西(益州──今四川成都)接东(金陵──今江苏南京),贯今通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一开篇就以苍凉辽远的意境将读者深深吸引。让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气”,在晋国大将王浚沿江东下的浩浩大军面前,却黯然失色,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历尽艰辛所创基业一朝化为乌有,东吴政权的垮败转眼间成了历史。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不情愿地沉入江底,吴军望风而逃,石头城上投降的旗幡早已高高挂起。“沉”和“出”二字分别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垮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用的传神精道。东吴败亡虽是由兴盛走向衰亡的特例,但有了后面“人世几回伤往事”的照应,便有了普遍意义:不论是什么样的人掌权,若不按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办事,失去民心这个最根本的东西,都会由兴盛走向衰亡,这是不可抗拒的铁的法则。
“人世几回伤往事”与“从今四海为家日”相互映照,看似平常之语的交汇,却如天顶之上炸响的惊雷,在遥远的天际久久回响:尽管现今河山一统,四海一家,可是有谁又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
“山形依旧枕寒流”从字面上看是冷峻无情,实则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王朝“四海为家日”表面繁荣所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思。
“故垒萧萧芦荻秋”与“山形依旧枕寒流”相叠,让人们仿佛听到看到了诗人面对浩浩江天发出的浩浩慨叹:人世真的就不能长治久安,走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怪圈和周期吗?一个“寒”字的嵌入,更是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冷静头脑和关注天下兴亡的赤子之情,使得纵论千古的豪放中回荡出一股感人至深的沉郁之气。故而,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本诗: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道,一生杰作,压倒元(稹)白(居易)。“人世几回伤往事”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尽收笔底。
4、课文小结诗:人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地方格局势力,怀故意在叹今,警告当权者别忘六朝覆灭的历史教训。
5、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第三课时
一、学习《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导入课文。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2、整体感知本诗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3、问题研讨:
诗人是如何表达“一夜乡心五处同”的兄弟之情的?
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二、自学《天上谣》
1、作者简介:李贺一生位卑职冷,病贫交迫,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纠结于心。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2、整体感知
(1)、诗作主要内容
这十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诗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2)、作者思路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主体部分四幅画面,说说诗仍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
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画面之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三、比较韩柳两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提示:结合创作背景谈。柳一贬再贬,愁思弥漫,凄苦无比,对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控诉;韩满腔忠诚,几遭杀身之祸,内心充满不平之气,然语虽凄切,却不哀飒,有种“忠犯人主之怒”的豪气。
四、作业
1、背诵本专题4首教读篇目
2、课后完成“积累与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