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党红英《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小学全英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8

党红英《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党红英《故都的秋》课堂实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延伸阅读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故都的秋》教学实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的名篇,抓住故都的秋的三个方面的特点:清,净,悲凉,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的秋的情景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了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从结构上是总分总的结构体系,分为总起,分写,总结三部分.总起部分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分写部分先记后议,从两个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总结部分与开头照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整篇文章很好地抓住了使情和景结合的有特征的对象,借景抒情,以景显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
二,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目标设计: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当中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故都的秋》是一篇语言优美,典雅的美文.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品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学生散文鉴赏中的审美情趣.
方法设计:本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需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如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生2: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生3:柳永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师: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文学作品,常常是情与景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故都的秋》,体会作者郁达夫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介绍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那一句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师:哪些段落来描写北国的秋
生:3------11自然段.
师:是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生: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生: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师: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生: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师: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生:慢,润,淡.
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江南的秋
生: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四,)精读课文分析鉴赏
1,齐读第3段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生:租来的一椽破屋,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师:回答很好,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写了哪些秋色
生:碧绿,青天,蓝朵,
师::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生: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师: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
生怎样的感受
生:冷清.
师: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又写了哪些秋声呢
生: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师:写了秋声,可我们还说它静,这是什么写法
生: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
师:回答很好,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谁能再举些例子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生:课文《荷塘月色》中,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师:很好,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更加孤独,凄冷.
师:在这样的清冷寂静的声色环境中,作者做了些什么
生: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生: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
师:回答很好,这幅画面作者正是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还有些须凄冷,孤独.
2,指名学生读第4段
师:这四个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
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师:突出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静.
师:最后一句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绦,给人以清闲,落寞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生:清
师: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二个字概括.
生:悲凉.
师: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思是什么
生: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师:非常准确,是啊,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秋徐再思在《水仙子》中的感受与作者竟是这样的相似.
3,读第3——8段,品味秋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灰尘尘的天气,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生:干净利索,而不是南方的混混沌沌.
师:很好.这幅画面出现了两个都市闲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师:透露出怎样的心境
生:悠闲中透露出一种感伤寂寞.
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下这句对话,让我们体味一下故都的秋的秋味.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读得怎么样
生:太快,太平淡,没有微叹的语气.
师:再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这次比上次好多了,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很好,的确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秋味,
4,读第5,9段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谁能描绘一下剩下的两幅图
生:第5段描绘的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第9段描绘的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文中的形是什么神又是什么形神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生: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师:很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什么原因会让作者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生:这肯定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师:回答很准确,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
5,品读第12段,
师: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生:这一段采用议论,中心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回答很准确,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6,品读第13,14段,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作者自己.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哪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句话
生: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师:很好,文章最后的议论,是点睛之笔.作者愿意以生命为代价,与北国之秋同在,这足见他对北国之秋所倾注的深情.
四,案例评析
本课体现了语文新课改的精神:第一,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第二,注重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四,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第五,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6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实录6,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陈">陈老师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感受到了地道的重庆话,我非常喜欢。我想请两位同学用重庆话分别有感情地朗读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故都的秋》的第一个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哪两位同学愿意试一下?也让陈">陈老师开心开心。(生踊跃举手)

师:请前面这位男生和后面那位女生,分别试一下,好吗?(生鼓掌)(男生开始第一自然段,大家笑。)

师:看来,笑声是最好的赞美!

师:刚才这位男同学声音非常洪亮,感觉到用重庆话朗读别有一番味道。下面请女生代表来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更投入一点,可以吗?(女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好!(掌声,大笑)

师:刚才我们两位同学深情并茂地朗读,让老师深深感受到了重庆话的魅力,也轻松了一下课前氛围,同时也把我们带进了故都浓浓的秋意中。好,咱们下面正式走进课堂。

【展示PPT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读“悲秋”文化

师:郁达夫">郁达夫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按照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老师一般都会带着同学们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今天,老师在这里,想换另一种方法,和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其中的“悲秋”文化。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展示PPT:教学目标:品味“悲秋”文化】

师: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叫“悲秋”文化。

【展示PPT:一、解读“悲秋”文化】

师:既然不走寻常路,那我们就从第12段开始吧。在12段当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生齐读该段文字)

师:这里面说到很多的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我们会想到哪些跟秋天有关的文字呢?

生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是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非常经典的《秋思》(马致远),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背《秋思》)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位同学想起哪些诗歌?

生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秋辞》。还有《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师:嗯,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跟秋天有关的诗词,看来同学们的积累挺不错的。除了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这些,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些写秋天的诗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读的时候留意一下,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展示ppt: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4.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7.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9.秋风吹白波,秋雨呜白荷。(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齐读)

师: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秋风(西风)、秋雨、秋声、黄叶、黄花、霜、寒蝉、大雁……

师: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诗句从感情上来看,有什么倾向?

生:悲凉、萧瑟……

师:(引导学生做简要的分析)

师: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写秋天的诗词大多都有着“悲凉”的感情色彩?

生1:古代实行科举制,很多学士文人年轻时候不得志,就像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一样,所以他们就在秋天看到带有萧瑟的景物的时候就发表感慨。

生2:过去交通不方便,出远门的人一走就是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都能不回家。这个时候如果看到萧瑟的秋景,看到一年一度南飞的大雁,自然而然就伤感惆怅了:大雁尚且能够回去,而我们却不能……这个时候就自然勾起了很多的人生感慨。

生3:有时候,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却做不好的时候,看见一些秋天的景物,看到树叶掉的时候,也会有那么一种特别的感情。

……

师:很好,引起了共鸣啦!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郁达夫">郁达夫先生是怎么说的。在文章的第12段还有这么一句话,大家读一遍。

【展示ppt: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关于“秋士”这个词,课文是有注解的,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生:古时指到了暮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师:这个注解表明,所谓秋士,包含了几个要素?

生:暮年、不得志、知识分子。

师:很好!秋天,草木枯萎了,树叶掉下来了,大雁南飞准备过冬了,西风吹过,带来了阵阵凉意……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仕途不得志、到了老年仍然难以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很自然的就会产生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感。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悲秋”的文化元素。

【展示ppt:“悲秋”文化元素

秋天景物:秋风、秋雨、黄叶、枯草、残蝉、归雁……繁华落尽,满目萧瑟

秋士情怀:时光流逝、年华易老、迟暮不遇、经年漂泊……】

师:当这样的景与这样的情一结合,诗和词就出来了。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大家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师: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春秋四时往复更替,冷暖季节景物变化,让人心旌摇动,受到感染,感情随景物而变化,而文章的辞句又凭借感情抒发出来。而把“悲秋”的景和情表现到极致的应该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登高》了,大家齐读一遍。

【展示ppt: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

(生齐读)

师: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

生1:猿啸哀、无边落木

生2:风急天高

生3:我看出了一点。诗歌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就是说他们整天在外面漂泊。

生4“百年多病独登台”也是写出了悲秋的感觉。因为杜甫晚年是比较痛苦的,他小孩是饿死的,他是多病独自一个人登上楼台,所以当时他是孤独寂寥的。

师:有没有人生易老这样一种感情在里面呢?

生:应该说也有吧。“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百年”也是有那么一种人生孤寂在里面。

师:更清晰地表达人生易老这个概念的还有哪些句子呢?

生:繁霜鬓。

师:好!非常棒!请坐!应该说这首《登高》是悲秋的典范之作。它把悲秋的景和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刚才我们说到的这节课的任务是品“悲秋”文化,那么,“悲秋”能不能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来理解呢?老师在百度上看了一下文化的概念,我们来读一下蓝色的字。【展示ppt: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生齐读“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师:如果某种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仅仅在古代的人之中才能理解和交流,我们现代人读不懂,还能称之为文化吗?

生:不能

师:如果它只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之中才有的情感,后面的人不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那也不能称之为文化。我们之所以能把“悲秋”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来理解,是因为除了古代,现、当代也还有很多文人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一种悲秋情怀。所以,接下去我们要进行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回到我们的课本中来,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展示ppt: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师:老师不要求大家一下子把文章的内容解读完,只要你看出了刚才我们所讲的悲秋文化元素(秋景、秋情),都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看书寻找答案,师巡逻)

生1:第7页最后一句“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里所说的落叶就是表达悲秋的情感。

师:很好。哪位同学再来?

生2:第1自然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那么你觉得“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跟我们的悲秋文化联系最紧密的是哪一个呢?

生2:悲凉。

生3:第7页的第3自然段“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的牵牛花是冷色调,写出了秋的清净和悲凉的特点。

生4:“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通过细致地描写槐树的落蕊来写出秋的静和淡的特点,也描写出了作者内心细腻的感受以及当时的心情。

师:心无尘埃,才能看到满目尘埃。只有内心够清净,才能感受到一些很细微的东西。那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找到找到更明显的句子?

生5:“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师:这里有没有写秋天的一些代表性的景物呢?

生5:在人海之中,租一间屋子住着。有那么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师:好,这是属于你的解读。那还有没有同学找到能够很明显地表现秋天的悲凉的句子呢?

生6:第3段最后一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疏疏落落的秋草”有一种孤单寂寞的感觉。

师:很好!

生7:第5段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也体现了秋天的悲凉。

生8:第8自然段“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本来秋天的雨给人的感觉是朦朦胧胧的,特别得细特别的静,而这里却说是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只有在一个人心凉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师:好,同学们基本上把文章各段涉及到的有关景物都讲到了,但是还没有同学提到第11段中关于的“秋天的果树”的描写。这段能不能体现秋天的悲凉?

生9:能。“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枣树叶落尽了,西北风刮起来了,体现了秋的悲凉。

师:很好!这一段景物描写虽然难得出现了几抹暖色(淡绿微黄的颜色,成熟的枣子、柿子、葡萄),但很快的,枣树叶落尽了,西北风刮起来了……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繁华落尽,便是无尽的悲凉了。

那么,郁达夫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悲凉感呢?在他身上,是不是可以看到“秋士”的身影呢?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写作背景。

【展示ppt: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

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师:同学们,透过这段写作背景,我们有没有看到“秋士”的影子呢?

生1:思想苦闷,创作枯竭。

生2: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师:把握得很到位!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郁达夫和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才华没办法舒展,饱受愁苦之痛……逢秋悲寂寥,于是就有了这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

师:从刚才对《故都的秋》的品读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悲秋文化在古代杜甫《登高》里有;到了现代,我们依然可以在郁达夫《故都的秋》感受到……它是有传承性的,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够共同地去读懂它。

让我们再回到第12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ppt展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生齐读)

师:那么我们学了这个“悲秋”文化有什么用呢?

【展示ppt:四、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词,大家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八声甘州》柳永

对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这是一首写秋天词(一番洗清秋),比较长,但如果我们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关于悲秋文化的知识,就可以快速把握它所表达的情感。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悲秋”的元素,我们一起来找找。

首先,我们看它所写的景,有哪些?

生1:潇潇暮雨

生2:霜风凄紧

生3: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师:这句能理解吗?

生:大概是说草木凋零

师:非常正确!红的是花,绿的是叶,用了借代手法。那么,作者情感呢?

生1::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生2:想念亲人(想佳人,妆楼颙望)

生3:漂泊无依(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师:非常好!“悲秋”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当我们掌握一定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读懂很多的古典诗词文。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回去找到课文中提到的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五、作业布置

【展示ppt:课外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六、结束语

师:最后">后老师想用一首打油诗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好吗?

【展示ppt:《品秋》

品秋(陈丽茹)

北国天高胜南方,风霜落蕊唱寒蝉。

古都落寞千古意,一清一静一悲凉。

诗词河流非寂寞,炽热文心有蟹黄。

聚奎学子逢盛会,悲秋文化意绵长。】

(生齐读)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非常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生:谢谢">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劝学》课堂实录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劝学》课堂实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劝学》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大家认真品读这段文字,注意它表达上的特点。
投影显示:平淡是一枚青橄榄,初尝时,似没什么滋味,细细咀嚼,却回味悠长。
平淡是一本冗长却富含哲理的大百科全书,每天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而用心读它越多,心灵的幽潭就越是充盈多彩。
这段文字读起来感觉如何?生1:很形象,生动。生2:意味深长。
师:说得很好。但是,平淡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应该是比较抽象难以表述的,但这两段话却没有这个感觉。原因何在?注意表达上的特点。
生3:用了比喻修辞。把平淡比成青橄榄,比成一本大百科全书。
师:非常正确。意义因比喻而精警,文段因比喻而连贯有势,可谓文采焕发。假如,用比喻来证明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会有什么效果呢?好,我们言归正传。
大家考虑:《劝学》是一篇什么性质的文字?生4:说理性散文。
师:好。这类文驾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但这篇文却形象清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不衰。比喻的论证方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把比喻论证作为解读此问的一把钥匙。
板书:学习重点:1、理解思想内容。2、学习论证方法,突破比喻论证。
大家先齐读课文。注意节奏。比如: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齐读课文。)
师:这篇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大声齐答)学不可以已。师:是作者直接提出的吗?
生5:不是,是借“君子”之口提出的。师:有什么好处呢?
生5:(迟疑地)好象更有点说服力吧。师:不是“好象”,而是“就是”,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么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呢?当然如此。
师:同学们再考虑,“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哪些意思呢?(一分钟考虑,找一个中等学生回答。)
生6:学习很重要。生7: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谈的都对,如果把他们的回答结合起来就更完整了。这个观点里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意义很大,所以不可以已,一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可以已。
师:再考虑,课文有几个分论点?
生:(齐答)三个。一是学习的意义,一是学习的作用,一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同时板书: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课文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这些分论点的。找同学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生大声背诵。)师:大家说她背的好不好?生:(很高兴地)好!
师:字正腔圆,声音洪亮。熟读成诵对我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背诵名篇的习惯。下面我们看这段都用了哪些比喻?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生9:青,冰,轮,木,金等五个比喻。
师:这五个比喻是不是从同一个方面论证的?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9:青和冰的比喻之间用了分号,它们两个之间是并列关系,说的是一个方面。
师:(鼓励地)好,那你看看讲的是什么问题?
生9:青和冰经过一定的变化都比原来有了提高。
生10: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之后,比原来有了提高,有了发展。
师: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它比喻学习中的哪个问题呢?生6:人经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师:讲中要害。(板书:提高自己)轮、木、金的比喻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注意它们前后的变化。
生11:(急不可待地)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高兴地)很好,这个同学由前一个推论的得出马上就能联系到这个推论的得出,触类旁通,很不错。对,这三个比喻谈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轮、木、金──改变自己)下面结论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了。大家齐读。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荀子认为人的知识品德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改造获得的。表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同学们齐背第三自然段,看看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预备起──(生齐背,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背诵。)
师:看来同学们都下了一番功夫。背得不错。不过个别同学明显地信心不足,课下还要下功夫。
同学们看,这段文字句子形式有何特点?
生12:结构差不多相同,(有点犹豫),两两相对。老师,你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他生皆笑了。)
师:你看,有理有据,答得很好,大家鼓励一下。(生齐鼓掌。)
我们句子形式着手,看看,此段用了几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论证了同一个观点?
(给一分钟时间。)
生6:五个比喻。“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3:我觉得第一个比喻好象与其它四个不太相同。和它对称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很细致。其它四个比喻两两相对,只有这个与众不同。这个比喻是和前句话联系紧密的。
生5:是比喻证明第一句的吧?
师:非常正确。“望不如登高,终日思不如须臾学”,从形式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写“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四个比喻为什么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生沉默,思考。)
师:(提示)这四种做法取得了什么效果?生:(齐答)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师:教师出示投影: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师:臂、声、足、水属于哪方面的因素?生:(恍然大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部分。
生13:否定它们是想说明这些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人的本质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凭借外界客观条件。
师:概括得非常好。外界客观条件弥补了人某方面的不足。由此得出结论──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这“物”至关重要。这“物”是什么?
生:(齐)学习!
投影显示:人──物
学习──君子
师:人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还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对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
(生齐背第四自然段。)师:这段讲了几层意思?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
生14:三层。讲的是学习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可以用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来概括。
师:答得很棒。其他同学能不能再举几个成语?生4:第二个还可以用持之以恒来概括。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生15:第二层还可以用坚持不懈来概括。
师:很好。看来第二层的很好概括是不是?我给同学们推荐几个,第一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第三层可以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过我觉得还是上位同学“专心致志”最好,有比较才有优劣嘛。
这个讨论就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查查词典,多了解几个。时间关系不再多列举。
下面思考: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生:逐层深入。
师:积是基础,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是日积月累,就是坚持,还要始终如一,不可浮躁,层层推进。看看这段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3:“积累”一层用了四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反对比,得出了一个小推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生14:用了四个比喻证明“学习要坚持”,骐骥和驽马相对,朽木和金石对比。
师:用骐骥和朽木论证了如果一暴十寒,那么──生:(齐)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
生15:驽马和金石的比喻则说明了如果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生14:蚓和蟹的比喻说明了专心的重要。学习要专心。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段在比喻中还有正反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生12:正确的观点鲜明。
师:对。对比中见真伪,使正确的观点显得更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
我们看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比喻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大家填空:(板书:化为,化为)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生16: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师: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综观全文,此文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课文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登高》课堂实录


《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语调表情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