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8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范文。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范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贯彻地教育理念: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人文渗透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这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地价值和魅力,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

学生学习收获

知识与能力:1、理解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抓住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4、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一、感知课文,诵读文段。二、明确课题,合作探究三、分析材料,扣题成文四、发言交流,完成结题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接受鲁迅地思想感情的陶冶,接受鲁迅先生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2:学生们常言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鲁迅的文章好,但也难品,有写作手法的原因,也有时代背景的原因,也有心理上先入为主的原因。这次教授《纪念刘和珍君》时我用了两个课时和一个早读的时间。

早读的重点布置了诵读,具体任务是:读熟、解决疑难字词句、把握人物的言行。

第一课时,分析刘和珍的形象,重点训练了概括事迹和提炼品质两个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第二课时,针对语言线索,词语移用和比喻说理三个写作特点进行了重点讲解,让学生在理解写作手法的基础上,明白手法是为内容,为中心服务的,而这些手法又可以学习借鉴,做到学以致用。

扩展阅读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2.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能力目标
1.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2.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呜呼三月一十八,养官本是为卫国!北京杀人如乱麻!谁知化作豺与蛇!
民贼大试毒辣手,高标廉价卖中华!半天黄尘翻血花!甘拜异种作爹妈!
晚来城郭啼寒鸦,愿枭其首籍其家!悲风带雪吹!死者今已矣,
地流赤血成血洼!生者肯放他?!死者血中躺,呜呼三月一十八!
伤者血中爬!北京杀人如乱麻!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乱如麻!

二、介绍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上,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续编》。
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天津大沽口的侵略行径,北京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五千余人集会在天安前游行示威,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女师大师生是由学生会组织上街的,领队的就是年仅22岁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行进在队伍前面的还有张静淑、畅德群等,都高举着纸旗,呼喊着口号。当来到铁狮子胡同附近时,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卫队向清愿队伍开枪射击,并用大刀、铁棍乱砍猛打。打死打伤200余人,刘和珍走在前头,首当其冲,中弹倒下。张静淑和杨德群先后前去搀扶,也相继中弹。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反动派“诱杀”青年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三、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分析每部分的思路
分析第一部分(一、二节)的思路
(1)学生齐渎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板书:奠烈士醒庸人
(2)学生讨论:从写作的缘由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
明确: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段政府诬指为“暴徒”的遇害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出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体现了由爱到憎的逻辑思路。
板书:思路顺序
爱逻

憎辑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1分析第二部分(三、四、五节)的思路
指名3位同学分别朗读三、四、五节,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第二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怎样理解三、四、五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作者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她遇难的经过。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第三节侧重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即她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出色表现。鲁迅先生写与刘和珍的关系,谦虚地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在写向刘和珍致哀时,又用了“奉献”一词,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高度赞颂和深切的悼念之情。接着作者写刘和珍在学生运动中和平时的表现,反复写到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为下文刘和珍惨遭枪杀作了铺垫。正因为刘和珍君的出色表现,刘和珍君的“温和”“微笑”使鲁迅先生“不料”“也不信”,“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会“无端在府门前喋血”。但面对血淋淋的残杀,无耻的诬蔑和卑鄙恶劣的流言蜚语,鲁迅先生不能不感到:“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极度的愤怒使鲁迅先生发出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呼喊。由此,鲁迅先生在第五小节中怀着悲愤的心情追叙了刘和珍等无端遇害的具体经过,赞扬烈士临难沉着、勇敢和互相救助的精神,进一步声讨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
板书:
追述生前事迹生前时
详写遇难经过遇害间
2分析第三部分(六、七节)的思路
(学生齐读两遍)
提问:这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痛心地指出爱国青年的牺牲没有解决什么问题。非人的世界“依旧太平”。并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然后将笔锋一转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她们“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肯定了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鼓励“真的猛士”要奋然而前行。可见这部分是按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板书:
教训意义
3课堂小结
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部分。因为一、二小节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三、四、五小节记叙刘和珍君的生前事迹和遇难经过,六、七小节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2.两次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主要是突出表明写这篇文章的动机。第一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淇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在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这两个“必要”的含义不完全相同。3.“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则是鲁迅先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凶残的枪杀,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悲愤得说不出话来。然而,作者还是要说话的,要揭露反动派的罪恶行径!这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4.鲁迅先生把对斗争方式的理性反思放在前面,最后一节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颠倒过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二、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同时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独到。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体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
1.学生选择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进行朗读。
2.议论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发者。
学生甲: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就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极度黑暗,作者处于极度的悲痛和愤怒中。
学生乙:作者写了这篇纪念文章,“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作为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牺牲者的尊敬,踏着牺牲者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军阀和所谓学者文人的无比轻蔑(明知道这些东西会“快意于我的苦痛”而偏偏将最大的哀痛显示出来,这正是作者对于这些东西的严峻的示威)。
学生丙:作者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有作者的自谦,也有对死者的最大尊敬。
……
3.学生讨论:文章是如何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境地的?然后举例说明。
明确:如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是议论。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
(1)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出自《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出自《淡淡的血痕中》)
(2)学生分析后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
(1)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绝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一一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出自《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举行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在强调爆发。
3.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
明确: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
(1)
①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②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③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出自《空谈》)
(2)明确:“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
明确: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全文总结
《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布置作业:熟练背诵文章的二、四小节。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设计:讲读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大家已十分熟悉了,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后我们还将学习他的杂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纪念刘和珍君》。
背景介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1)
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第二层面:
关于写作缘起:思路分两步走
第一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
问: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达缘起的相关语句。(见教材)
问:第一部分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悲哀--悲愤--出离愤怒)
第二步: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问:请学生们阅读第一部分,划出能表达缘由的相关句子。(见教材)
如:“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关于烈士事迹,思路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平时到遇害。
问:请同学们概括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三: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
四:“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的刘和珍君遇害,而且被反诬。
五: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
问:请学生们概括思路。(见前面)
关于惨案的意义:
问: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示肯定,而鲁迅则不是一味地肯定,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划出表示肯定和不赞同的语句。(见教材)
问: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概括思路: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
小结:全文的思路是:
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的意义
布置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背诵二、四部分。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文章的总体思路:
理清局部思路:
第一步:把握句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从思路上说,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B、“淋漓的鲜血”是“四十个青年的血”。
C、“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上的飞跃。
D、“哀痛者”指他们要承受起超乎寻常的哀痛。
E、“幸福者”,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含义: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抹杀了。”
含义:A、“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
B、“从容辗转”是对当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即她们相互救助的情况。
C、“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青,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
D、“八国联军”指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
E、“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苟活”意为苟且偷生,贬意。“苟活者”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
B、“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
第二步:分析局部思路:
问:请同学们思考各部分的局部思路。
明确:(略)
小结:
处理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教学目的(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
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
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
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点: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着生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文句,
进而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设计一: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
设计二:忘不掉那南斯拉夫大大使馆被炸的硝烟;忘不掉那打着“民主”旗号的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更忘不掉我们的三位记者不幸以身殉职。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就看看鲁迅先生为了“记念刘和珍君”是如何布局全文思路的。
二、背景资料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政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游行。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
刘和珍等到就是此时遇难的。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三、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问题设计: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至此形成板书)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训练重点:理清思路
一、写作缘起(1-2)
记念二、记念主体(3-5
三、教训、意义(6-7)

四、分析局部思路
关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的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
(一)结合课后练习一的第2小题来分析第一部分的思路。问: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明确:第一个“必要”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形成板书)
悼念遇害者爱
一、写作缘起必要控诉政府暴行逻辑
(一、二)痛斥走狗文人顺序
必要唤醒庸人憎
(二)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一部分则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叙写烈士生前事迹,再详细叙述遇难经过,整个部分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
(三)第三部分关于惨案的意义,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何以体现?
明确:先否定了这种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也是明晰的逻辑顺序。
(形成板书)
二、记念主体生前事迹时间
(三、四、五)遇难经过顺序
三、教训、意义否定逻辑
(六、七)肯定顺序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和把握第二节的语段的思路
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之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二、背诵第二节
三、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四、齐读第四节
五、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结合练习二)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举几个例子。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指什么人呢?
第一节中,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六、小结
本节课学习重点为: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思路?理思路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怎样理清思路呢?
明确:思路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思考的线索。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考的线索,即从什么地方了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理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怎样理清,(1)把握主旨;(2)理清脉络;(3)弄清顺序;(4)列出纲目。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理解了全文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就自然地探究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了作者深刻的思想,达到了化旧为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纪念刘和珍君》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纪念刘和珍君》学案

纪念刘和珍君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二.作者介绍
方法:学生介绍——师生补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三.写作背景
方法:学生介绍——师生补充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四.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方法:大声朗读——学生感知——学生补充——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交代写作缘由
(一.说明写作的原因和目的
二、进一步说明写作的目的)
第二部分:烈士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
(三、追叙认识经过,赞扬斗争精神。
四、遇害概况
五、遇难经过)
第三部分:教训和意义
(六、总结教训
七、热情讴歌赞颂)
五.精读文本,深入探究
方法: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结果展示——教师明确
(一)一二章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有哪些?有何作用?
明确:
缘由:1.悼念死难烈士,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2.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
3.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4.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的教训。
作用:
1.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庸人)——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愤怒。
2.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二)阅读前五章,概括刘和珍的事迹,并进一步分析刘和珍的品格及鲁迅对刘和珍的情感和评价。
事迹:1.预定《莽原》全年
2.反对广有羽翼的校长;
3.虑及母校前途;
4.府门前喋血;
5.难中救助。
品质:1.思想进步、追求真理
2.敢于反抗
3.有正义感、有远见、有革命使命感
4.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5.临难从容、善良勇毅
作者对刘和珍的情感和评价:“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殒身不恤”“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六.语言揣摩
方法:学生讨论——学生分析——教师点拨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深味:深深地体味
非人间:充满血腥和暴力的黑暗统治
浓黑的悲凉:浓黑是可视化形象化的词,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悲凉可感可触可视,显出极度的悲惨和冰凉(通感)
最大哀痛:为烈士的死难感到极度哀痛
菲薄:微薄
奉献: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表达四层意思:
(1)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
(2)表示更深入的体会着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
(3)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
(4)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的杀人而高兴的太早,血债一定要以血来偿还的。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真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
直面:直接面对,不回避
正视:直接面对,不回避
哀痛者: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的人
幸福者: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感到幸福的人
庸人:有是非观,但容易忘记烈士鲜血的民众
3.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问:此处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体现了鲁迅的什么精神?为什么加引号?
明确:对比(我苟活,她为中国而死
从本人来看:自谦之词
以谦恭的态度对烈士表达由衷的敬意
从句子结构看:避免歧义
从内容来看:强化情感
4.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但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问题:此段大量运用虚词,分析其作用
明确:20虚词,表意丰富
表达了:
鲁迅消息闭塞
噩耗传来神速
卫队惨无人道
刘遇害出人意料
事实之确凿
凶残+无耻惨象+流言
两个“但”字段为何并列?
明确:独立成段,非常醒目,强调
不但凶残,而且下劣;不但阴险,而且无耻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问题:(1)对第一句的理解。
(2)“默无声息的缘由“有几点。
(3)如何理解最后一句?
明确:(1)屠刀+钳口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即白色恐怖
此句用递进关系突出了流言更使作者愤慨。因为流言更有欺骗性,它为杀人者掩盖罪行开脱罪责,它混淆视听,使杀人者逍遥法外,使爱国青年遭到诬陷。
(2)▲执政府的枪弹镇压残酷屠杀
▲流言家的阴险无耻诬陷
▲国民的沉默劣根性
(3)此句用选择关系,看似客观,实则号召人们在沉默中爆发。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于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
理清此节思路:惊闻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流言—号召爆发
6.“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精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反语的修辞手法。总体上,这句话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时的从容和伟大,深刻地讽刺了中外杀人者的沾沾自喜与他们的暴力和丑恶嘴险。下文的“中外的杀人者却居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说明了鲁迅对“中外杀人者”无耻的嘴脸充满了极度的痛恨。
7.“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但是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对徒手请愿吃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鲁迅用“煤”作比喻,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鲁迅并不赞成徒手的请愿,但他指出了死者流血的意义,想让人们在血的教训之下,改变战斗的方法,即是先保全自己,保存实力,要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后面强调“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指出了“流血”之后的影响是会不断扩大的。
8.问:引用陶潜诗作用?
明确:引用陶潜的诗,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他们,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白流了。
9.理解: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不仅指反动派,也包括愚昧﹑落后﹑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用最坏的恶意,都还没有料到执政府会向请愿学生开枪,但居然开了,说明执政府比鲁迅推测的“恶”还要“恶”.
10.“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更将奋然而前行。”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鲁迅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民族性终于没有消亡而从中看到了希望,中国女性的从容将激励“猛士”奋然前行,鲁迅说过“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一件事的开头”,说明了后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
七.问题探究:
方法:分组讨论——代表陈述——教师明确
1.鲁迅的笔触为什么涉及“无恶意的闲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历史悠久,群体庞大,鲁迅对这类人有过深刻体验。47位青年的死,能否唤醒国人?无恶意的闲人不过以此为“饭后的谈资”,而时光流逝,没有希望的人没有“战斗力”,“遗忘力”却特别强。鲁迅极其敏锐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只要想一想《药》中茶馆里的茶客,想一想《孔乙己》中鲁镇酒店的酒客,想一想鲁镇上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就能知道,三一八惨案47个人,将会给酒楼茶馆中无聊的人们增加多少谈资!
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他担心的是“在沉默中灭亡”,而并不怕“在沉默中爆发”。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
2.本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在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势力和反动文人的同时,鲁迅特别提到了“庸人”,这三者有没有关系?鲁迅为什么很注意“庸人”的存在?
(1)“惨象”是段政府制造的,“流言”是反动文人制造的,庸人只不过以这些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其间的关系,就能发现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深刻,他对中国社会状况的洞察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2)政府是凶手,反动文人是帮凶,那么庸人呢?表面上看,不过是看看杀头,以烈士的鲜血作为谈资,但是这中间有深层的内涵。
专制制度除了有既得利益者的自觉维护,还有不觉醒的人民的不自觉的维护。保守落后,冷漠麻木的群众是不可能投入急风暴雨的革命运动中去的。他们不一定没有爱国心,但是害怕官府;他们可能同情革命者,但是不敢冒死;他们不满现实,但是苟且偷安;他们从皇民变国民,只不过少了一根辫子,一样的都是奴隶;他们谈论英雄的被杀,却丝毫不明白英雄是为大众而死;他们有时会有五分钟热度,但是短暂的狂热过去,他们很快把一切遗忘……鲁迅对反动派不抱任何希望,他曾寄希望于民众的觉醒,然而他一次次地失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八.情感探微(悲——愤——激励)

痛惜赞颂爱国青年
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
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不说
悲愤至极
不欲敌人快意
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
九.思考小结,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文章总共七个部分,可只有三个部分讲述了有关刘和珍的事迹。联系文章题目,思考: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记念刘和珍君》的内容,是述评”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借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反动势力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在对三者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爱国青年——悼念庸人——唤醒反动势力——控诉
十.作业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范例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师导入:鲁迅先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他豁达果敢,机智诚朴,如戟似剑,纵横文坛,天下无敌手!今天,让我们沿着巨人的足迹,重温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感受先生的悲痛和愤怒,来一起记念刘和珍君!(出示投影1)

师:记念刘和珍君?文章中记述了刘和珍哪些事件?反映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跳读,找一下主要在文章中的哪个部分?(3分钟左右)(如果学生找到第一部分预定全年《莽原》,就直接出示投影2;如果学生找不到,可以给他们提醒:鲁迅先生是如何认识她的,这样学生就能迅速找到第三部分,分析完第三部分,再出示投影2进行分析。下面是第一种情况)

师: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文章,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我们课下还要多读,下面我们一起来揣摩研习这篇文章。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生1:文章第一部分中说她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师:《莽原》是谁主编的?它内容如何?(文章下面有注释)

生1:鲁迅主编,是进步刊物。

师:刘的生活如何?

生1:艰难。

师:然而她却“毅然”定了“全年”的,能反映出刘追求什么?

生1:进步,真理。

师:他们相识的经过在文章中的哪个部分?鲁迅先生是如何认识她的?通过什么事件认识的?

生2:第三部分。起初不认识。她被校长强行开除后,有个学生告诉鲁迅的。

师:校长的势力如何?在校长面前她退缩了吗?反映刘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2:“一广有羽翼”,势力很大,然而她并没有屈服,面对迫害,而是奋力反抗,表现了她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精神。

师:鲁迅先生本以为这样的人应该是“桀骜锋利”的,有河东狮吼,孙二娘式的人物。是这样的吗?能表现刘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3:不是。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出她是一个温柔和善的女子。

师:她只是笑吗?好象后文写到了她的哭泣,为什么哭?

生4:“虑及母校前途”。

师:母校曾经对她如何?

生4;开除。

师:虽然这样,她一想到母校的前途就“黯然至于泣下”,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台湾的一位学者把顾炎武的思想又向前推了一步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反映刘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4:热爱母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母校的发展应该有我的一份责任。(出示投影2进行总结)

师:然而1926年3月18日,始终微笑着的温和的刘和珍君,死掉了!然而1926年3月18日,有强烈责任感的刘和珍君,死掉了!然而1926年3月18日,追求进步、渴求真理的刘和珍君,死掉了!(语速放慢,有感情)(出示投影4)这是游行请愿的人群,刘就在队伍的最前面。下面我给大家朗诵一下文章的第四部分,同学们注意,反动政府及流言家对死难者是什么认识?(师有感情的朗诵)

师:反动政府及流言家对死难者是什么认识?

生5:反动政府称她们是“暴徒”,流言家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出示投影5)

师:如果是暴徒的话,她们还是好公民吗?那么政府开枪打死她们还有责任吗?

生6:政府不仅没有责任,而且做得非常对,她们死有余辜!

师:什么样的人才“受人利用”?

生6:愚蠢的人或不明事理的人

师:回答的很好。她们是愚蠢的人或不明事理的人,她们的请愿就是无理取闹,她们被打死是活该!鲁迅先生对反动政府的凶残以及流言家的下劣心情怎样?(出示投影5)(学生齐读一遍,注意红颜色的字)惨象是如何造成的?流言又能说明什么?

生7:惨象代表着武力的镇压,流言说明思想上的控制。

师:回答的很好。武力伤害的是人民的身体,流言钳制的是人民的心灵,比武力还要可怕千百倍!先生对此怒不可遏,吼出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同学们看这几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生8:短小,工整,读起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

师:我觉得之所以给我们这样的感觉,除了句式的特点外,还运用了修辞?“沉默呵,沉默呵!”在这里重复吗?(生沉默。师反复读,读出感情的变化)感情有变化吗?

生8:有变化,愤怒一次次膨胀,好像要爆炸一样。

师:很好。既然能表现愤怒之情不断加深,那么看起来就不重复,那么它在修辞上叫什么?

生8:反复。

师:还用了其他修辞吗?

生8:反问和对偶。

师:哪里是对偶?

生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师:对偶的特征是字数相同、句法结构相同或相尽。这里前后两句自数不相同,但结构是相同的。因此,我们能够把它看成不是很严格的对偶。如果从记叙、抒情和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来看,这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生9:抒情和议论。

师:你能帮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9: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已”“尤”程度副词的运用,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愤怒;“目不忍视”“耳不忍闻”说明了作者对死者的无限哀伤和深深的惋惜之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表明了作者对当时中国发展前途的观点,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师:分析的很精彩。抒情的比重多的话,可能要影响议论,反之亦然。我们这里是不是有比重失调的毛病呢?

生9:没有。这里抒情和议论结合的很完美。充分的抒情更有利深刻的议论且水到渠成。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我们这个部分(第四部分)除了抒情和议论,有没有记述?

生10:有。开头就叙述了三一八惨案的经过。

师:叙述的时候是面面具到,浓笔重彩,不惜笔墨吗?

生10:不是。只是概括叙述。

师:叙述中,先生用了这样几个词语,“噩耗”“居然”“数百人”“竟”“颇”“不料”等词语,这些词语是为了简单的说清楚一件事吗?能表达先生的情感吗?表达什么情感?

生10:表达了先生的震惊和愤怒。

师:回答的很好。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记述和抒情也是融合一起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部分是记叙、抒情和议论三者的融合。记述不是面面具到,而是高度概括,为了下面的抒情,充分的抒情又是为了深刻的议论。我们今后要学习这种写作技巧。鲁迅先生不是只用了概括的记述,他在细节的刻画上也是顶尖高手。下面我们一起来研习文章的第五部分,下面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找出先生记叙刘及其同伴遇害经过的句子。(学生朗读约三分钟)

师:生11你给我们读一下你找的句子。(生11读)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的壮烈牺牲的图画吗?

生11:子弹从刘背部入,斜穿心肺,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襟,她倒在了地上,鲜血染红了她深爱的土地,她挣扎着,呻吟着,一次次要站起来,一次次又倒了下去。张静淑君想去扶起她,结果身中四弹,张一下子倒在了地上。而杨德群君又想去扶张静淑君,结果也中弹,杨挣扎着坐了起来,这时一个兵冲了过来,在她的头部和胸部狠狠的击了两棍,结果她死掉了。

师:非常精彩。(出示投影6)这是壮烈牺牲后的刘的照片,她静静地躺在礼堂中,表情是端庄的,也是坦然的,因为她为了中国用尽了生命!从生11的描述中,我们看出她们并没有被反动政府的凶残所吓倒,用文章中的词语来说她们当时是怎样的?

生:沉勇而友爱的。

师:很好。那么,由第四部分的分析我们知道,记述完了紧跟着的就应该是抒情和议论了。哪个同学找到了?(生12第五部分第三节的第二、三两句。)其中的“文明人”真的文明吗?那么这是什么修辞?

生12:不文明,他们是凶残的。这里运用了反语,使讽刺更有力,更能表达先生的愤怒。

师:很好。于此,先生的愤怒之情如一团烈火在胸中熊熊燃烧。中外杀人者的凶残,掩盖不住猛士们的鲜血,她们渴求民族独立、追求真理、希冀幸福的鲜血,直冲霄汉,宇宙洪荒一片红茫茫!(稍顿)先生给刘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出示投影7记念刘和珍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记念她的原因。“君”这个字眼在中国被男性霸占了数千年,然而在1926年3月18日却放到了几个柔弱女子名字的后面!(稍顿)先生对刘是尊敬的,而先生对请愿这个事件持什么态度?(出示投影8:第六部分第一节第三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13:比喻

师: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生13:“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比喻成“煤的形成”。

师:煤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人类前行的历史有什么特点?

生13:时间漫长,要大量的木材才能形成一小块。人类前行的历史即历史文明的进程,时间也很漫长,很多的推动才能进步一小步。

师:“其”指什么?

生13:人类前行的历史。

师:这句话的意思?

生13:否定了请愿,认为请愿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出示投影8总结)

师:不仅鲁迅先生不赞同请愿,思想的先行者胡适先生也不主张请愿。有一个人叫姜高琦,在这次请愿中也牺牲了,他是胡适先生的同乡。因此,胡适先生写了一首诗悼念他。(出示投影9)同学们请朗诵一遍。注意黑体字,思考胡适先生表达哪几层意思?

附投影9:

他身上受了七处刀伤,

他微微地一笑,

什么都完了!那曾经沸过的少年血,

再也不会起波澜了!我们脱下帽子恭敬

这第一个死的。

但我们不要忘记:

请愿而死,究竟是可耻的!我们后死的人,

尽可以革命而死!尽可以力战而死!但我们希望将来

永远没有第二人请愿而死!我们低下头来,

哀悼这第一个死的——

但我们不要忘记

请愿而死,究竟是可耻的!

生14:胡适先生对烈士表达了他的“哀悼”,我们要“恭敬”他,但是先生强烈反对请愿,说是“可耻的”,如果要流血的话,要“革命而死”“力战而死”。

师: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都不主张请愿,为什么不能请愿呢?

生14:请愿的群众对政府还有幻想,而两位先生却看清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本质,它不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向反动政府请愿只能白白的牺牲。

师:分析的很好。刘牺牲了,走完了她人生的22年,那么,她的牺牲有什么意义呢?

生15: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至少他们能永记。

师:意义仅局限于亲人们的记念吗?对历史,对未来的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生16:(沉默)

师:文章第七部分第二节最后一句:“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此”指代什么?

生16: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师:很好。命运把这群女子抛在了浓黑的悲伤的1926年3月18日,然而她们没有逃避和退缩,而是直面人生,始终微笑着,用她们稚嫩的肩膀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稍顿)对未来的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生17:苟活者会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奋然而前行。

师:你领读,然后我们一起跟你读这一段。(引导学生反复读,读出气势和希望)北大教授孔庆东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从书中读到我们自己。我们与刘相比是幸运的,我们所处的不是战争的岁月而是和平的时代。也许,我们没有刘和珍君的从容和无畏,但是,我们要记住她,要记念她,要在她的精神激励下,奋然前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示投影11:记念刘和珍君……)

师:刘和珍君是真的猛士,我们要记念她,那么,我们记念她的什么呢?什么才是真正的记念?我们讨论一下。

生18:我们要学习她高度的责任感,敢于反抗、勇于斗争、追求进步、渴求真理的精神,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脚下的土地,在和平的今天要为祖国的建设奋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师:谈的很好。我们要把它当作我们的作业,写一篇四五百字的小文章,把你的思考梳理成文。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呜呼,我说不出话”。这里的“我说不出话”表达了先生的悲痛之情。我们文章的第一部分有没有类似的话呢?

生19:有。在第一部分第一节的开头“我实在无话可说”。

师:文章的开始与结尾都有,这在结构上叫什么?

生19:前后的呼应。

师:很好,看来我们文章的第一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要呼应文章的结尾。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文章的第三部分提到第一部分之前,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呢?

生20:(沉默)

师:第一部分有一句话“我独在礼堂外徘徊”。别人都在礼堂里悼念刘,我没什么在礼堂外?并且是“独”“徘徊”,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20:悲痛的。

师:不仅这里表现了先生的悲痛之情,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都能表达先生的悲伤!我们刚才研读的第三、四、五部分表达了先生对段琪瑞执政府及反动文人的感情?

生20:愤怒。

师:那么,这两种情感呈怎样的变化趋势?

生20:由浅入深。

师:那么,文章的第六、七部分呢?

生20:主要写了刘牺牲的意义,激励我们奋然前行!

师:那么,你来总结一下。

生20:文章的结构是以情感为线索安排的,由悲到愤最后是对后来者的激励。

师:我们在学习刘的真猛士精神外,还要学习先生安排文章结构的技巧,掌握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