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祖逖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小学探究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30

祖逖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祖逖同步学习探究训练”,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祖逖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少有大志shào蹴琨觉cù司州主簿bù

B.军咨祭酒zī司马睿ruì纠合骁健xiāo

C.遂屯淮阳suí千人廪lǐn戎狄乘隙róng

D.击楫而誓jí非恶声è起冶铸兵zhì

3.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俱:都。

B.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使:派。

C.遂屯淮阳,起冶铸兵。

兵:士兵。

D.给千人廪,布千匹。

廪:米仓,这里指军饷。

4.把下列短语译成现代汉语。

⑴纠合骁健――

⑵望风响应――

⑶自相鱼肉――

⑷起冶铸兵――

5.用文中原句填空。

表明祖逖少有大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明他北伐决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训练

6.祖逖北伐之志实现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是如何做的?这给你哪些启示?

7.结合课文谈谈哪些地方表现祖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9.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________;________;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10.请写出一句古代有关待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课内外皆可)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1—16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揖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纠合骁健

(2)自相鱼肉

(3)遂屯淮阴

12.句子中加点词注音释义正确的一项是()A.少有大志:shǎo

此非恶声也:讨厌的声音

B.蹴琨觉:cù

遂使戎狄乘隙:于是,就

C.千人廪:lǐng

睿素无北伐之志:平素、向来

D.不给铠仗:kuǐ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让

1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因起舞:于是起来跳舞

B.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C.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派像我祖逖这样的人出使中原,以恢复中原的统一。

D.起冶铸兵:起炉炼铁,招募兵马。

14.文段中包含了不少的成语,至少找出两个,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15.文段的主要内容是“祖逖北伐”,但开篇却写的是“少有大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16.“及渡江”,司马睿让祖逖做军谘祭酒,这是军事顾问一类的官,但祖逖却“纠合骁健”,向司马睿直言要收复中原。面对祖逖义正词严的请求,司马睿是怎么做的?他的这种做法和他的哪种心态是吻合的(原文)?面对司马睿的这种做法,祖逖采取了什么行动?从中,你认为祖逖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17—23题。

(一)司马光好学

《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患记问不若人

(2)迨能倍诵乃止

(3)咏其文

18.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9.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二)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1.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2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2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D

解析:“冶”应读作“yě”。

3.C

解析:“兵”这里是兵器的意思。

4.⑴纠合骁健――聚集骁勇强健的人。

⑵望风响应――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

⑶自相鱼肉――自相残害。

⑷起冶铸兵――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

5.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语言表达训练

6.统治者的支持力度不大。做艰苦的努力,精心准备。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冷静地审时度势,寻找有利条件,坚韧不拔。

7.祖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即使不被重用,他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做准备。

8.秋色人似画中游

9.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10.举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满招损,谦受益。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等等。

课内同步阅读

11.(1)集合(2)比喻残杀、残害(3)军队驻扎

12.B

解析:A.少有大志:shào;C.千人廪:lǐn;D.不给铠仗:kǎi,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率领。13.B

解析:A.于是起来舞剑;C.派像我这样的人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D.起炉炼铁、铸造兵器。14.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自相鱼肉:自己人之间相互残害。望风响应:听到消息就立刻起来响应。击楫中流:在水流的中间击桨发誓。

15.“少有大志”“闻鸡起舞”是后文的一个铺垫,它说明祖逖在晋王朝偏安一隅时,所表现的坚定的信念和意志都是有一定基础的。

16.司马睿给他名号、军饷,但不提供铠甲兵器和人马,让他自行招募。他的这种做法和他“素无北伐之志”的心理是吻合的。面对司马睿的这种做法,祖逖率领自己的部下渡江,而且在江中击桨发誓要收复失地。从祖逖的种种行为,可见他是一个忧国忧民,胸怀大志,遇事果断,能身体力行的人。

课外拓展阅读

(一)17.①担心 ②等到 ③才 ④吟咏

18.C

19.韦编三绝

(二)20.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1.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22.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扩展阅读

渔夫的故事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渔夫的故事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的诡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不仅jǐn拉拢lǒng铺鱼bǔ塞满sāi

B.应付yìng解救jiě压制yā挪近ná

C.庞大páng啰嗦luō堡垒lěi锡封xī

D.弥漫mí一缕lǚ诡计guǐ撬去qiào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笑逐______喜出_________头___发

______不作______富贵___将___报 

下流______摇身______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

A.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

弥漫:充满、布满。

B.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作对:作对头,跟人为难。

C.他是个魔鬼,我是堂堂的人。

堂堂: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D.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5.选词填空。

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的面前。魔鬼头像___,手像___,腿像___,口像___,牙齿像___,鼻孔像___,眼睛像___,样子非常凶恶。

(桅杆铁叉喇叭山洞灯笼白石块堡垒)

语言表达训练

6.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分别是怎样的?

7.课文题目为什么不改为“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8.请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9.《渔夫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10.“假如渔夫在第三个世纪救了魔鬼”,请设计一段话。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1-14题。

隔一会儿,瓶里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地不知如何应付。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

魔鬼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我犯了什么罪?”渔夫问道,“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

魔鬼答道:“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说吧,”渔夫说,“简单些。”

“你要知道,”魔鬼说,“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他派人把我捉去,装在这个胆瓶里,用锡封严了,又盖上印,投到海里。我在海里呆着,在第一个世纪里,我常常想:‘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100年过去了,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三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满足他的三种愿望。’可是整整过了400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于是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准许他选择怎样死。’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

渔夫叫道:“好倒霉啊,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

“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

“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这真是‘恩将仇报’了!”

“别罗唆了,”魔鬼说道,“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于是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不错。”

“凭着神的名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可以,”魔鬼说,“问吧,要简短些。”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可是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你不相信我住在这个胆瓶里吗?”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学着魔鬼的口吻大声说:“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海里去。”

魔鬼听了渔夫的话,就说:“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说谎呀!”渔夫一边把胆瓶挪近岸边,准备扔到海里去,一边说,“我要把你投到海里,你说你在海里已经住过1800年,这一回我非叫你在海里住一辈子不可。我知道你是坏透了的。我不仅要把你投到海里,还要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叫大家当心,捞着你就立刻把你投回海里去,让你永远留在海里!”

11.魔鬼从瓶中出来时的形态是怎样的?

12.魔鬼刚出来时害怕什么?

13.魔鬼的逻辑是什么?

14.渔夫的教训是什么?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5-18题。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这一次很顺利。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去了。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人常说岔道多了连驯服的羊也会走失。而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况一只不驯的狼呢?”赵简子听了这话,调转车头就走了。

当人唤马嘶的声音远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说:“多谢先生救了我。请放我出来,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却改口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东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对狼说:“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你吃。”狼高兴地答应了。但前面没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问杏树。老杏树说:“种树人只费一颗杏核种我,20年来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实、卖我的果实,享够了财利。尽管我贡献很大,到老了,却要被他卖到木匠铺换钱。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扑向东郭先生,这时正好又看见了一头母牛,于是又逼东郭先生去问牛。那牛说:“当初我被老农用一把刀换回。他用我拉车帮套、犁田耕地,养活了全家人。现在我老了,他却想杀我,从我的皮肉筋骨中获利。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听了又嚣张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老人。东郭先生急忙请老人主持公道。老人听了事情的经过,叹息地用藜杖敲着狼说:“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讲父子之情吗?为什么还背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辩地说:“他用绳子捆绑我的手脚,用诗书压住我的身躯,分明是想把我闷死在不透气的口袋里,我为什么不吃掉这种人呢?”老人说:“你们各说各有理,我难以裁决。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你能让东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装一次,我就可以依据他谋害你的事实为你作证,这样你岂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兴地听从了老人的劝说,然而却没有想到在束手就缚,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东郭先生的利剑。

15.东郭先生为什么救狼?

16.当狼脱险后是如何对待东郭先生的?

17.东郭先生是怎样和忘恩负义的狼周旋的?

18.读完了本文和《渔夫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D

解析:“挪”应读作“nuó”。

3.颜开望外披散无恶荣华恩仇无耻一变

4.C

解析:“堂堂”这里形容有志气,有气魄。

5.堡垒铁叉桅杆山洞白石块喇叭灯笼

语言表达训练

6.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7.因为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

8.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第二部分(从“隔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9.寓意: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10.略

课内同步阅读

11.瓶里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

12.所罗门杀他。

13.因为救他太晚了,所以要把救他的人杀掉。

14.对待像魔鬼一样的恶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课外拓展阅读

15.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他见死不救。

16.“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

17.“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你吃。”

18.略

晏子使楚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同步学习探究训练”,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习辞cí赐酒cì酒酣hān缚者fùB.坐盗dào曷为hé诣王zhǐ避席bìC.淮南huái相似sì寡人guǎ得无déD.尴尬gà狡狯kuài渲染xuàn佩服pèi

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吏二缚一人诣王。诣:拜见。B.缚者曷为者也?曷:何,什么。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实际。D.寡人反取病焉。病:这里是无趣,难堪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表明楚王一开始就不怀好意的句子是_____,__,__?当楚王突然提出质问时,晏子回答:婴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然者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表达训练6.晏子和楚王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7.晏子回击楚人侮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8.想一想,生活中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故意欺辱人的人,该怎样处理他的无理?9.请你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写出相应的内容。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1—16题。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齐之习辞者也()(2)今方来()12.解释下面的句子。(1)吏二缚一人诣王。(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14.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15.结尾处写“王笑曰”,你觉得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16.如果是你,你还有更好的回答方法吗?如果没有,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7—20题。曾子不欺子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④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⑤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②“女”同“汝”,你。③彘:zhī猪。④适:到……去。⑤特:只不过。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曾子之妻之市()(2)顾反为女杀彘()(3)曾子欲捕彘杀之()(4)妻止之曰()18.解释下面的句子。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19.曾子之妻曾经答应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回来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对于妻子的态度,曾子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0.这则故事中,曾子在为人处世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语言基础知识1.略2.B解析:“诣”应读作“yì”。3.C解析:“其实”是“它的果实”的意思。4.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了⑵道德高尚的人是不该跟他开玩笑的,我是自讨没趣啊。5.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也?语言表达训练6.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不辱使命;楚王趾高气扬、傲慢自大、聪明反被聪明误。7.晏子为了维护国家尊严8.略9.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10.示例一: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示例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课内同步阅读11.⑴熟练⑵将要12.①两个官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那儿去。②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③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爱偷盗吗?13.想羞辱晏子,从而想羞辱整个齐国。14.善意或恶意都可。例:善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的原因只是看看晏子是不是“齐之习辞者”,且最后晏子反驳后并没有恼羞成怒;恶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是经过周密布署的,且目的是想借羞辱晏子羞辱整个齐国。15.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16.略解析:能自圆其说即可。课外拓展阅读17.⑴集市⑵同“返”,回来⑶想要⑷阻止18.现在,你欺骗他(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啊。19.顾反为女杀彘特与婴儿戏耳现在欺骗孩子,是在教孩子欺骗,那样以后孩子就难教育了。20.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贝多芬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厌恶wù重荷hè纽扣niǔ凝重níng

B.熔岩róng模仿fǎng巴望bà引申shēn

C.沉郁yù喧嚣xiāo深邃suì磐石bán

D.严肃sù踌躇chú徒劳tú门槛kǎn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下列短语。

______注目______无章_______不堪

默不_____________无比自___自___

小心_______密不_______

4.下列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A.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

逼视:向前靠近目标,紧紧盯着。

B.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色彩,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含蓄:包含。

C.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踌躇:犹豫。

D.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它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5.给下列语句加上恰当的标点。

贝多芬神往地说①②一个人到田野去③有时候我想④一株树也比人好⑤他接着说⑥⑦你可能想到我⑧一座已倒落的火山⑨头颅在熔岩内燃烧⑩拼命巴望挣扎出来⑾

语言表达训练

6.你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7.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8.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9.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10.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那几点?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11—14题。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1)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2)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3)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12.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说明了什么?

1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心声?

14.根据这几个段落,归纳贝多芬的形象。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海伦·凯勒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人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

④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⑤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呆滞()熟视无睹()

健康无恙()惦念()

16.第①段中加点的“事事”二字,前一个“事”的意思是,后一个“事”的意思是。

17.第②、③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18.作者在第②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请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回答)

19.在第④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C

解析:“磐”应读作“pán”。

3.惹人杂乱凌乱作声坚忍言语翼翼通风

4.B

解析:“含蓄”在这里是含而不露地积聚的意思。

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语言表达训练

6.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7.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8.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9.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10.要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人物,外貌描写要写出与众不同之处,以形传神,忌脸谱化;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

课内同步阅读

11.(1)“不见天日的囚室”指不幸的命运,即“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2)“永恒”指由于耳聋而带带的与人世喧嚣相隔绝的安静。(3)“大河”意指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历程,它大都取自贝多芬本人的真实经历。

12.贝多芬太爱音乐了,他多么愿意永远在指挥台上为人们演奏,人们也太爱这位音乐家了,为他的精神鼓掌。

13.耳聋可以使“我”听不到声音,限制了“我”的创作,但“我”的心中永远流淌着希望的音乐之声。

14.这是一位遭受命运沉重打击、内心十分孤独痛苦但仍坚忍无比、对音乐充满激情的音乐巨人。

课外拓展阅读

15.zhìdǔyànɡdiàn

16.做事情事情

17.“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18.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19.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注意“要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