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物理《电阻》学案新版人教版

高中电阻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4-02

九年级物理《电阻》学案新版人教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级物理《电阻》学案新版人教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九年级物理《电阻》学案新版人教版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电阻
认识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能画出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知道电阻大小的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演示如图的实验,当用镍铬合金线替换电路中的铜导线后,灯泡亮度明显变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概括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还与导体自身有关。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阻
活动1:让学生根据实验器材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线、铁线和镍铬合金线的导电情况。自己设计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2:再让学生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同时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接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灯泡亮,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灯泡亮;接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电流大,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电流大。小灯泡亮时电流大,小灯泡暗时电流小。
归纳总结: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活动3:让学生自学课本63页到6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电阻的符号和元件符号如何表示?
(2)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电阻器呢?
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教师到各个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
归纳总结:(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2)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3)电阻的符号是R,电路图中的符号“”。
(4)电阻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换算关系:1kΩ=103Ω,1MΩ=106Ω。
(5)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器:电视机、收音机和耳麦的调音旋钮,各种家用电器的电路板上有各种各样电阻器。

探究点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活动1:对于电阻这一物理量?你还有哪些质疑?还想知道有关电阻的哪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质疑:由课本上“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可发现“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还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活动2:由学生的质疑,进一步的提出,那么电阻的大小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如何来验证?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根据每个小组的发言和交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出示课件,展示内容: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
活动3:自主探究,搜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器具:1.5V电池(1节);电流表(1只);导线若干;待研究导体4根,规格如下: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镍铬
10
0.16

镍铬
20
0.16

康铜
10
0.16

康铜
20
0.16
学生按照自己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活动4:得出结论,分析交流
实验结束后,学生上讲台,将实验报告投影出来,并重点就结论、电路图、实验步骤、实验设计思想进行交流,生生、师生互问、互辩。
归纳总结: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和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系: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越细,电阻越大。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活动5:学生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一下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描述出实验现象,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导体的电阻受温度影响,一般来说,当导体的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变大。
知识拓宽:播放视频“超导的诱惑”,师生共同观看。体验超导的诱惑。

板书设计
第3节电阻
教学反思
本新课标中指出:“物理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这节课利用不同导体(铜线和镍镉合金线)接入电路,导致小灯泡亮度不同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导体(铜线和镍镉合金线)接入电路,灯亮不同?”从而指导wWw.Jab88.cOM

延伸阅读

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新版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新版人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新版人教版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不断变化的原因
eqo(sup11(),sdo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爷爷的收音机坏了,小聪和小明决定把它修好,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标注模糊的电阻引线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值呢?这时小明犯了愁?聪明的你能够替小明想一想办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设计实验:从情景导入中让学生讨论、探究如何测量出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需要哪些测量工具?电路图如何设计?
学生总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分别测量出未知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电阻的阻值。电路图为:
归纳总结:为了减小误差,采用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来获取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得出电阻的阻值。故电路图如下:
2.进行实验:
活动1:让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在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适当的整理。
学生总结:(1)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该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最大值。(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正确,两表的连接方式、接线柱接法要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要正确。

活动2:小组之间交流分析需要测量的数据和记录的数据,划片移动的次数。设计出实验表格,并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的平均值/Ω
1
2
3
3.分析与论证
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哪些?
归纳总结:(1)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2)同时证明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4.交流与评估
实验完成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估自己组的实验过程。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连接实物图时,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且滑到最大值。
(3)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护电路,另一个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4)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法是否正确。
(5)是否是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
探究点二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活动1:学生根据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一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设计出数据表格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2
3
活动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交流讨论,分析小灯泡的阻值的大小,与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当灯丝的温度升高时,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
板书设计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

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二新版人教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二新版人教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二新版人教版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伏阻法测量电阻
会设计电路,利用安阻法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
2.安阻法测量电阻
会设计电路,利用安阻法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小红准备测一只未知电阻(Rx=5~10Ω)的阻值,手边有以下器材: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开关、R0=15Ω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和几根导线.当她准备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电流表替代,小红顿时犯了愁,不知所措?怎么办?从学生的迷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伏阻法测量电阻
活动1:针对导课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没有电流表的条件下,如何测量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设计出电路图?
展示课件提示:
(1)如何获取到未知电阻的电流?
(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未知电阻的电流,这两个电阻如何连接比较好?
学生总结:
(1)当给我们一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时,可把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串联起来,分别用电压表测量出两者的电压U1、U2,再根据公式,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电路图如图所示。

(2)首先将开关S、S0闭合,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断开开关S0,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x,则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Ux,则通过R0的电流为,所以Rx的电阻为:
Rx=.

探究点二安阻法测量电阻
活动1:有了伏阻法的测量,师再进一步的拓宽延伸,在情景导课的问题中,如何损坏的不是电流表,而是电压表,又如何测量?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出电路图,并分析出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展示课件提示:
(1)如何获取到未知电阻的电压?
(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未知电阻的电压,这两个电阻如何连接比较好?

学生总结:
电路图
表达式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归纳总结:(1)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无法直接测出待测电阻的大小,只能通过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通过间接计算才能得出导体的电阻大小,这就是间接测量法。
(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缺少一只电流表或缺少一只电压表,可用定值电阻犚来代替,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典例剖析
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若定值电阻R的阻值已知,则在不拆卸元件的情况下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点拨】测电阻阻值应该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U,流过电阻的电流I,逐一分析各选项看能不能求出U、I,然后做出选择。
【自主解答】

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一新版人教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一新版人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九年级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学案一新版人教版

第1课时伏安法测电阻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不断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爷爷的收音机坏了,小聪和小明决定把它修好,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标注模糊的电阻引线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值呢?这时小明犯了愁?聪明的你能够替小明想一想办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设计实验:从情景导入中让学生讨论、探究如何测量出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需要哪些测量工具?电路图如何设计?
学生总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分别测量出未知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电阻的阻值。电路图为:
归纳总结:为了减小误差,采用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来获取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得出电阻的阻值。故电路图如下:
2.进行实验:
活动1:让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在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适当的整理。
学生总结:(1)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该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最大值。(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正确,两表的连接方式、接线柱接法要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要正确。

活动2:小组之间交流分析需要测量的数据和记录的数据,划片移动的次数。设计出实验表格,并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的平均值/Ω
1
2
3
3.分析与论证
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哪些?
归纳总结:(1)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2)同时证明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4.交流与评估
实验完成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估自己组的实验过程。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连接实物图时,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且滑到最大值。
(3)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护电路,另一个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4)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法是否正确。
(5)是否是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
探究点二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活动1:学生根据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一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设计出数据表格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2
3
活动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交流讨论,分析小灯泡的阻值的大小,与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当灯丝的温度升高时,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