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高中光合作用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7

第一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一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详细介绍: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上)中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共1课时。

教学目标: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重点、难点)

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

课前准备:各实验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实验用植物进行必要处理。

查询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资料,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植被,爱护森林的意识。

教师准备:

根据课本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材料用具。特点是:准备两株不同处理的天竺葵(洋绣球)。一株是与书中实验要求一致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选取一个叶片让它全部被遮光纸遮住。另一株是提前一天结束暗处理的植株,注意在这株植物上要选取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在叶片的处理上同样要形成部分遮光和全部遮光的区别。

准备课本P121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方案。

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生物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自己提出问题:植物体的自养的营养方式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行的?植物体由小长大的过程中自身营养物资的积累从何而来?植物体内有机无制造的条件、场所和过程是怎样的?等等。以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联想小学自然课的内容,自己找出答案:植物体内有机物来源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二、探究过程

方案:学生6----8人一组。

按照书中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在操作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针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也可针对实验步骤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归纳结论。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提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力争将问题形成结论。组织讨论,通过小组间提问解答的方式,鼓励与同学合作共同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实质。要提的问题有: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我们吃的大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了什么?生物圈中,动物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谁制造的产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食物为我们提供了物质来源的同时还提供了什么来源?通过上述问题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吗?

教师在此基础上演示此实验的过程并根据对植物不同的实验处理引导学生做出判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前后知识形成连贯性。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光合作用的本质光合作用的产物的运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与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四、作业

请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谈一谈绿色植物对自然界及人类的意义,并能够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一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相关推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学案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学案
五、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步骤:暗处理→遮光和照光→脱色→漂冼→染色→观察现象→实验结论

(二)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叶绿体,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六、:(每题1分,共11分)小测得分:()

1、生物实验举小组要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应该遮住()

A.一整片叶的上、下两面B.一整片叶的上面

C.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面D.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

2、小明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了一种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的植物,经过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却未变成蓝色。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A.叶绿体B.二氧化碳C.水D.光

3、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

A.叶片B.叶柄C.叶肉细胞D.叶脉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

A.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B.动植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C.动植物和人类所需氧气的来源

D.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5、右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叶片健康与否B.有无叶绿体C.有光或无光D.无机物

7、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A.肉类B.植物的有机物C.光合作用D.无机物

8、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脉B.细胞核C.线粒体D.叶绿体

9、大葱埋在土里的部分为白色,而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会变成绿色,这可以作为下列哪句话的实例()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叶绿体在光下可以合成有机物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D.叶呈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

10、我们用木材烧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并能将水烧开,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A.太阳光能B.电灯的光能

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D.土壤中的能量

11、将马铃薯长时间放在有光的地方,其表皮下会出现一小薄层绿色,这是因为()

A.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B.呼吸作用产生叶绿素

C.光促使了叶绿素的形成D.光促使了马铃薯的发芽

一、

1、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每空1分,共3分)小测得分:()

1、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增加。

三、阅读P119-122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四、(每空1分,共8分)

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

和。)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

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

素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

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

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7、实验结论:(1)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过程与方法演示和分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植树造林的环保观念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重点1.使学生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
教学策略教法选择学生活动、分析、学生发现、实验联想、推导实验结论
学法引导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一、引入: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
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
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以上问题穿插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隔水加热、酒精脱色这一步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老师可在等待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①~⑤,在叶片脱色之后按步骤进行问题⑥~⑧的讨论。
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提示注意酒精灯的安全。
三、推导实验结论
老师组织学生经过了设计实验的讨论,以及对教材中实验步骤的理解,学生已经对实验验证的原理和逻辑关系非常清楚,通过实验结果不难推导出结论
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推导:“加碘后,叶片部分变蓝,这说明叶片中含有什么?”“而遮光部分叶片没变蓝,这说明叶片中的淀粉是从何而来?”由此推出:叶片中的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老师再问:“造成叶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没有淀粉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这与我们的实验假设相符吗?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最后老师紧扣实验标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总结实验结论。同时,老师应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为什么必须要有光?”教师可进一步追问学生,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中“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能够说出光是一种能量,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可以增加彩叶草或银边天竺葵的实验。由于彩叶草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中有一部分不含叶绿体,所以按照教材实验步骤4~6进行处理后,叶片也会出现部分变蓝的现象。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是哪部分变蓝了,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老师进一步指出:叶绿体不仅仅存在于叶片中,植物体其他的绿色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不仅仅人类,所有其他生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每年能够合成大约5000亿吨有机物,是整个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六、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教学后记: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实录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
(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实验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的分析设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2.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即对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理解。
教学难点: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教师准备: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脚架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疑
师: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三岁的孩子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让小草吃面包。我对她说:小草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同学们,你们能从老师讲的这个小故事中提出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吗?
生:小草通过什么方法获取有机物呢?
总结:动物和人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植物不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需要的有机物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植物自己制造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是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应该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吗?
师:探究实验的第二步是作出假设,应该做出什么假设呢?
生: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
生:绿叶在光下不能制造有机物。
师:假设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次实验针对假设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吗?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生: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光。
师:假设给你一株植物,你怎样处理叶片设计对照实验?你设计的思路是什么?
生:将叶片设计成见光和遮光两种不同的条件,进行观察。
师:依据光所做的对照实验中,以下哪一种方案更能体现实验的严谨性?从变量的多少来考虑。
(1)两盆植物上分别选一片叶子进行对照。
(2)一盆植物上选两片叶子进行对照。
(3)一盆植物上选一片叶子的两部分进行对照。
生:选择第三种方案。第三种方案中一片叶子的两个部分变量最少。
师:对。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除了光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第三种方案中一片叶子的两个部分是变量最少的,所以选择第三个方案。
师:我们来看实验要求和材料用具。(出示实验要求和材料用具)
结合材料用具,展示盆栽的天竺葵。提问:黑纸片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生:遮光。
师:(引导学生产生疑惑)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使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见光,就可以实验了吗?这样能保证光照之前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一定没有有机物吗?(大屏幕打出: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学生讨论回答。)
师:叶片遮光部分不能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原来可能贮存了有机物,使得遮光、见光部分都有有机物存在,对实验现象有干扰。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才能保证在光照之前叶片中没有有机物?)
生:将植物放到暗处一段时间。
师:对。暗处的叶片不能产生有机物,反而会消耗有机物。可以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大屏幕打出: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师: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什么?
生:让叶片内原来贮存的有机物运走耗尽,使叶片重新制造有机物。
(大屏幕打出: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大屏幕打出: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师:为什么要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有叶绿素。酒精可以脱去叶片中的色素,使叶片不再呈现绿色,加热烧杯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为止。
师:酒精为什么需要隔水加热?为什么不能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出示装置图。)
生:因为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
师:同学们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
老师已经做完了前两步,已对叶片进行了处理,下面同学们从第③步开始做实验,先做③④步。
师:(待学生做好了第④步后)由于加热脱色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一边加热,一边继续分析。
(大屏幕打出: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师: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叶片?
生:用清水洗去叶片上的酒精。
师:如果没有这一步,可能会产生什么误解?
生:产生酒精是否能与碘液发生反应的误解。
(大屏幕打出: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稍停片刻,使碘液渗进叶片,然后冲掉碘液,避免碘液的颜色干扰观察。然后,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同学们,你预测一下会有什么实验现象?
生:积极发言。
师: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请学生们继续完成实验。(出示实验过程图)实验过程中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
师: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各小组交流一下实验现象。(实验中你观察到叶片出现什么颜色变化?)
生: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遮光部分没有变蓝。
师:同学们考虑一下,这个现象与你的预测一致吗?
生:点头。
师: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了,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一种有机物,是什么?
生:淀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
师: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见光部分变蓝了,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什么?
生: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教师总结: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发言。)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屏幕显示)分析实验:
取一片银边吊兰叶按照上述实验步骤操作。待脱去叶片的叶绿素后,取出来滴加碘液。发现银边部分不变蓝,绿色部分变成蓝色。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展示银边吊兰让学生认识并观察:叶片周边部分是银白色,中间部分是绿色。
师:中间部分为什么是绿色的?细胞中含有什么结构?
生: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师:叶片周边部分为什么是银白色的?
生: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师:银边部分不变蓝说明什么?绿色部分变蓝说明什么?
生:银边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产生淀粉,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说明产生了淀粉。
师: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生:有叶绿体的部分产生了淀粉。
师:对。说明制造淀粉的功能,只能在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也就是说,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
师: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那么蛋白质以及脂肪是怎样形成的?
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一部分糖类在植物体内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类等其他物质。
师:现在我再来说开头讲的小故事。小草为什么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
生:小草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
师:人为什么不吃饭,喝点水、晒晒太阳不行呢?
生:人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师:刚才我们用实验证明了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只能在叶片中制造吗?我们平时见到一些幼嫩植物的茎,特别是一些草本植物的茎,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色的。
师:这些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生:能。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师:对。绿色植物并不是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事实上,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够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师: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对其他生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生:光合作用能释放出氧气,如藻类植物提供了地球上90%的的氧气,提供了氧气来源。
生: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提供能量来源。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提供氧气和能量来源。
师:(出示小资料)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每年全球光合作用估计产生大约16亿吨糖类。养活着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假如绿色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同学们结合光合作用的意义想象一下。
生:生物缺乏食物,无法生存。
生:生物缺乏氧气,会窒息死亡。
生:缺乏能量来源,将无法生存。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离开了光合作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光合作用的意义重大。
(六)谈谈你的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在知识方面的你学到了什么?在能力方面你学会了什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
生:我学会了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方法。
生: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重大,我们应该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园”。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
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无机盐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A.水分B.空气C.光D.温度
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液泡D.细胞壁
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D.便于用碘液检验
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淀粉B.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
C.将淀粉煮熟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⑥④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