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种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6

“种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种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种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种子的结构”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植物”一节的重要内容。教材以观察种子结构的实验为主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种子的结构,为下一章学习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莲花(或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目标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培养学生团结与互助的精神,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玉米种子和莲花(或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玉米种子的结构、胚的结构。

课前准备

教师浸泡过的玉米、花生、莲子和菜豆以及煮熟的玉米、碘液、解剖针、解剖刀、放大镜、硬纸板、多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自己收集的种子和果实。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一粒小小的种子竟能长成参天大树,它有如此神奇的本领的秘密在那里呢?

猜想

悬疑调动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

实物展示

交流合作

1.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

2.展示自己准备的果实和种子及图片,引导思考:a.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成一株幼苗的,种子能萌发成幼苗可能和种子内部的什么结构有关呢C.怎样知道种子里有什么?

拿出并观察自己收集的种子和果实并交流,发现认同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具特色。。

观察后思考,带着疑问进入后面的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感知种子在外形上的千差万别,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

开展实验

1.先阐明:尽管各植物种子的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相似。

2.1引导观察莲子(或菜豆种子)的结构:先学习观察的方法(按由表及里的顺序,先观察形态后观察结构,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观察)。再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剥皮-分开子叶-显微镜观察)。

2.2引导观察思考:莲子或菜豆的种皮有什么作用?它的子叶有几片?为什么特别肥厚?莲子或菜豆种子的胚由哪几部分组成?

2.3播放多媒体课件,重点展示胚的结构。解剖时提醒注意:可以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之间的关系;使用放大镜时要注意规范操作。

2.4引导大家总结莲子(或菜豆种子)的结构。课件演示。

3.认识了莲子(或菜豆种子)结构,再看看玉米种子:“我们知道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也能萌发成幼苗,那它应该包含哪些与(或菜豆种子)相似的结构呢?”

3.1先引导大家思考,激发探究欲望。然后指导观察,实验。

3.2先指导观察煮熟的玉米。

指出小东西是胚,剩下的是胚乳。

3.3.再指导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重点指导剖向及安全使用双面刀(切时垫硬纸板,刀片一面封口)

3.4播放多媒体课件,重点展示玉米的胚。并组织大家讨论:玉米的外面为什么有果皮?哪一部分被染成蓝色?能变蓝说明里面有什么?玉米的胚由哪几部分构成?它和莲子相比有何不同?最后引导大家总结出玉米种子结构。

1.明确怎样进行简单的观察,熟悉方法和操作。

取出一粒浸软的莲子(或菜豆种子),观察外形后再剥去种皮,然后轻轻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各部分后思考、发现。

结合多媒体课件介绍,谈谈自己的所见所想及发现并在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总结交流

思考后

取出一粒煮熟的嫩玉米,观察外形,再剥去种子外面的果皮和种皮,用手指轻轻挤一下,会有一个白色船形的小东西分离出来,用放大镜观察。

再取浸软的玉米种子,用刀片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注意染色部分和非染色部分。

思考,讨论,总结并交流。

在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利用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剖、交流、逐步深入进行探究,重点认识胚的结构。

在指导工程玉米种子的结构时,一方面强调玉米实际是果实,另一方面把它同莲子的结构相比,注意了两者的区别。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细心观察、对比思考等,使他们从机械接受知识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课堂小结

认识了玉米种子和莲子(或菜豆种子)的结构,再让大家回过头来观察分析自己收集的种子,看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种子?指导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请两位同

学分别扮演玉米种子和莲子(或菜豆种子),谈一谈各自有什么特点,并比一比谁的家族里成员多。最后给大家发准备好的表格,引导对照大屏幕上的结构图找出玉米种子和莲子(或菜豆种子)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后引导归纳总结。

小组内讨论、交流。再两位同学表演,然后填表,再以组为单位汇报。

在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比较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表演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知识

种子的结构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重点是种子的结构,而在种子的结构中种皮(包括种孔、种脐)和胚乳可以一般讲述,只要讲清其功能即可,而胚的结构则需详细说明。由于胚是将来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雏型,是一个没有完全分化的幼小植物体,而种皮及胚乳只是帮助胚完成生长发育的辅助结构。在胚萌发成幼苗的时候,种皮有胚乳就完成使命而脱落和消失了。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和说出胚在种子中的位置以及胚自身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同时了解这些结构在种子萌发后将形成幼苗的哪些部分。

2、由于要对种子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就必须要进行种子的解剖。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种子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所以,让学生了解胚的结构时可结合挂图、投影或利用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在观察玉米种子时,为了更全面地进行了解,可以先选一粒吸涨后的玉米种子,去掉种皮,用针将种子一侧中央的白色船形结构剥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个结构的全貌,它就是胚。然后再按照教材指导学生将玉米种子沿胚的纵轴方向切开,然后向切面上滴加碘液进行观察。使学生从形态到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对胚的认识。

4、在"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观察种孔时,只要轻轻挤一挤,就可以从种孔中流出少量水,以证实种孔的存在与功能;
(2)使用放大镜要注意规范操作;
(3)观察胚的结构时,可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间的联系。
(4)用刀片纵切玉米种子时,玉米粒一定要泡软,若使用双刃刀片时,应用胶带将一个刃粘封,防止把手切破,切时要垫纸板,防止切破桌面。

三、教法建议
这是本章的重点节。这节课可以采用在课堂上边讲解边观察的方法进行。
1、通过"实验七"观察并认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通过列表的形式比较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胚是植物的幼体,是种子中的重要结构。在实验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在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时,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
(2)在观察玉米种子时,要强调什么是横切面,什么是纵切面,这对以后的生物课教学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还要说明玉米种子只是习惯上的名称。
(3)教师讲清楚解剖方法,并指导学生对照课文插图或挂图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
(4)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结构的同时,了解其相应的功能。如:"胚根、胚轴,胚芽与子叶的关系?"、"胚根、胚轴、胚芽中的哪一部分与子叶相连?"为以后讲解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5)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总结出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点,进而提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名称和概念。要注意,单、双子叶植物的区别不宜讲得绝对。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误认为胚乳是胚的结构之一,却不认为子叶是胚的结构之一。因此,教师在比较种子结构时,应该特别强调胚的结构是包括子叶而不包括胚乳的。

3、联系实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当地常见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使学生的认识不只局限在菜豆种子和玉米籽粒上。

--方案

重点:
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难点:
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手段:以学生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课最好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各个学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放大镜前面已经介绍了自制的方法,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种子(此活动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1)首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如:颜色、形状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很娇嫩,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避免损伤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仔细观察。

2、由于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能对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完成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观察完整的胚。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4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2)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5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3)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比较: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二者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可与学生共同通过列表进行总结)

三、总结;
出示多种植物的种子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总结:判断植物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依据,不是有无胚乳,而是子叶的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如慈姑);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如蓖麻)。

板书设计: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
一、实验: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探究活动

蓖麻种子的观察

步骤:
1、观察蓖麻种子的外部形态。
用手捏一捏蓖麻种子的外壳,它很坚硬,光泽而有花纹,这是种皮。种皮的阔面中央有一条纵线叫做种脊(图示)。种脊底部有浅色的海状突起,叫做种阜。它是种子在果实上着生的部位。

2、观察蓖麻种子的内部结构。
(1)剥开种皮,可以见到它分两层,外面一层是坚硬的外种皮,里面一层白色的薄膜是内种皮。
(2)种皮里面占有大部分空间的是胚乳。蓖麻种子是有胚乳的种子。
(3)沿种脊纵切种子,可见胚乳中央有一条裂缝。在裂缝两旁,贴近胚乳的是两片子叶,很薄,嫩黄色。在靠近种阜的一端可以找到胚芽、胚轴和胚根。蓖麻属双子叶植物。
种子的结构

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方法
谈话法、实验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用谈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细胞,及其与生物的关系。具体活动如下:
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从基本结构上说则大体上是一样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一切活动,比如:生物的长大、繁殖等都是靠细胞来实现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我们这一单元的内容就是专门来研究一下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的。可是,细胞的体积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位荷兰眼镜商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它的结构简单,放大倍数不高,只有10~30倍,可以观察一些小昆虫,如跳蚤等,因而有人称它为“跳蚤镜”。这种显微镜是用光线照明的,属于光学显微镜。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把显微镜的制造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到20世纪30年代诞生了电子显微镜。它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来代替光线进行观察,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几十万倍。电子显微镜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到了细胞更细微的结构。它的应用领域已经不止局限于生物学,在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现在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种显微镜。
在学习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进行取镜和安放。取镜和安放可概括为几步: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距边缘7厘米左右,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下面,大家就按照这一步骤先来练习一下。安放好以后请大家对照教材上的图,认识一下各结构名称。
学生活动:对照彩图认识各结构名称。教师作适当指导。
教师活动:认识了各结构以后,更重要的是会使用它来进行观察物像。现在每一小组都有四种观察玻片:写上“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首先以号片为例观察。观察前要先对光,对好以后才能观察。(演示、对光、观察的步骤说明多媒体)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对照练习。
教师活动:在对光和观察时要注意1.先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3.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观察完②号片后再依次观察其他玻片,在观察时要仔细,考虑一下,这每个装片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其他玻片,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这四种玻片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甲:物像是倒像,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学生乙: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学生丙: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好,看来,大家对这些问题考虑比较全面,回答完全正确。下面我们针对③号片再做一次观察,但不同的是我们换一下目镜,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换目镜、观察、讨论。
教师活动:发现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体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体数越多。很好,看来大家都认真观察比较过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明白的同学再观察比较一次。观察完后,把显微镜擦干净,如需擦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和操作步骤及其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使用当中一定要养成规范使用、爱镜护镜的良好习惯,不要忽视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做一些课堂练习。
四、板书设计略

五、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目标
导入新课

新课题教学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操作

归纳总结背景知识的介绍:(课件展示)由介绍电子显微镜发明的背景:“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说明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从而引出显微镜,简述显微分类,目前研制状况

通过课件与实物的对照,介绍显微镜结构和各结构相应功能,得出其工作原理
①课件中展示教师示范操作过程,并将各步注意点进一步领会
②学生按要求自主尝试操作

③由学生自主探究,亲自操作显微镜,教师在教室中巡回,对有因难的同学作指导,并将学生易范的错误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进行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难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出使用显微镜的科学使用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获得显微镜感性认识,为下一步作准备
明确操作步骤及各步注意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规范操作作比较,分析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学生能力得提高
进一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操作的熟练度

巩固新知识
六、[巩固练习]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__________握住镜臂,__________托住镜座,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_______,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右手 左手 左 目镜 物镜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_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__对准__________。用__________眼朝__________里注视,______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答案:通光孔 光圈 通光孔 左 目镜 右
3.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物镜为__________。
答案:600倍 50倍 15× 10×
4.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物镜——10×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0×,物镜——40×
答案:D
5.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bB.dC.qD.p
答案:D
6.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B.换高倍目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准焦螺旋
答案:C
7.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答案:C
8.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清晰度
答案:B
9.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__________。
A取镜 B对光 C装目镜 D降镜筒 E观察
答案:ADCBE
七、作业布置:一课三练
八、课后反思
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课,学生兴奋、跃跃欲试,而必须交待的注意事项又非常多,难免出现教师细细交待,学生亦步亦趋,在严格要求下,学生放不开。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进行了两次实际操作,时间上的把握对教师要求较高。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技能目标:

分析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情感目标: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二、教学重点:

重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浸软的大豆(或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FLASH:(1)植物种子的结构;(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3、视频文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3段)。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集体朗读]: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

通过朗读了解第3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并对绿色开花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初步地认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结构

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讲述]: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它们在完成自己生命历程的同时,又对其他生物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绿色植物的一生吧!

[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种子在湿润的土壤中萌发,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讲述并提出问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多数是由种子萌发形成的。那么,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后为什么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种子萌发时需要什么条件?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观察实验]:大豆(或蚕豆)种子的结构。

分发给每张桌子两位同学一粒浸软的大豆种子和一粒玉米种子。

[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解剖]:解剖大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结合书上插图,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想一想]:

1.大豆种子有哪些结构?

2.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

3.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播放视频]:植物种子的结构。

[出示]:大豆种子的填图,让学生轮流说出其结构。

观看种子发芽,感受生命的奇妙,同时提出问题:种子是怎样萌发的?

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探究的欲望。

分组观察、实验,对照书上插图认识大豆种子的结构。之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4个思考题。

1.略。

2.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3.种子的胚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

观看,对大豆种子的结构与功能有全面的认识。

进一步巩固,对胚的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出示]:玉米种子的结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能找出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小结]:

大豆

种子

玉米

种子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

不同点

子叶两片,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子叶一片,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提出问题]:你认为被埋在土壤中的种子什么时候才能发芽?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设计实验]: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实验设计。

[推荐器材]:培养皿、吸水纸、标签、清水、小麦种子。

[播放FLASH]: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实验记录]:连续进行实验一周,每天定时观察,并且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讨论]:水、空气、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其他植物种子

念强化。

观察后发现:玉米种子有胚乳,而大豆种子没有。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而大豆种子有两片子叶。

各抒己见:雨水,温暖,春天,空气,土壤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设计出本小组的实验方案,与全班同学交流。

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观看,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实验装置在课堂上准备好,实验观察在课后进行。要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种子的生长发育

的萌发有没有影响?

[解释]:因为种子中含有的淀粉和蛋白质等复杂物质,只有在水和空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才能转变为能够被胚吸收和利用的简单营养物质。

[播放视频]: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观看思考题]:

1.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2.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

3.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堂小结]:理清本节课的思路:

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的结构、功能和发育

结构

主要

功能

发育时的变化

种皮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一致认为有影响。但不知道为什么?

从种子萌发过程的动画中,对种子萌发的过程有形象、直观的了解:

1.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2.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子叶逐渐消失。

通过完成图表理清本节课的思路,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第3单元第1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的结构

1.大豆种子有哪些结构?

2.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

3.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三、种子的生长发育六、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1.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大多是由__________________萌发形成的。2.一粒种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3.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是新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胚轴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胚芽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4.种子萌发的结构基础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胚。5.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二、选择题1.将大米或高梁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 )A.胚已被破坏B.除掉了种皮C.胚乳被损坏D.除去了谷壳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分别贮藏在( )①胚②子叶③种皮④胚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三、简答题1.完全放入水中的种子会萌发吗?为什么?2.为什么播种在盐碱地里的种子不发芽?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为什么?
探究报告

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1.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针对提出的某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得到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可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