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

高中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0

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尝试解剖识别鸡翅中的主要组织,能描述出人体和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2)能力:合作完成观察、实验活动、尝试和体验与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器官、系统两个重要概念。教学重点一是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是如何构成器官的;二是以人体为例,说明器官是如何进一步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以及植物的六大器官如何构成植物体等内容。教学的难点是组织好解剖观察实验,解剖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组织是如何形成器官的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2.手段:观察和实验相结合。
〖学法指导〗JAB88.Com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来达到学习目标。
2.教学生以“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供同学进行解剖实验用的新鲜鸡翅,与解剖有关的实验设备,橘子、番茄等植物果实。
2.人体消化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结构层次示意图。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以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细胞)细胞那么小,它又是如何构成生物体的呢?这是我们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细胞经过不断的分裂生长形成很多不同的细胞群叫什么?(组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人和动物体内的组织有哪几种?植物体内的组织又有哪几种?(学生回答)这些不同的组织,又是如何进一步构成生物体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这堂课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
2.课堂指导
师:请同学们检查你面前的材料器具:鸡翅、解剖盘、剪刀、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吸水纸。
生:检查齐全。
师:同学们知道鸡属于鸟类,它的翅就是鸟的前翼,翼是鸟类比较重要的飞行器官,现在同学们就可以通过自己动手解剖观察来验证一下这个器官是如何构成的?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来做:先辨认出鸡翅中有哪些结构,然后小组同学归纳总结出这些结构分别属于什么组织?讨论回答报告后面的问题。(老师巡视检查)
解剖观察鸡翅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二、材料用具
剪刀、解剖刀、解剖盘、解剖针、新鲜鸡翅、吸水纸。
三、方法步骤
1.将鸡翅放在解剖盘中;
2.用剪刀小心剥去鸡翅上的皮肤,吸去多余水分;
3.找出附在皮肤下面呈微黄色的脂肪,呈小块状;
4.用解剖刀或解剖针小心将肌肉分开,可找出白色的像铅笔芯粗细差不多的神经;
5.找到肌肉两端白色的肌腱,可以看到它将肌肉与骨骼连在一起;
6.在两骨连接处再找出包绕在外侧的韧带;
7.除此之外,你在解剖中还发现了什么?
讨论:
1.鸡翅中有哪些结构,分属什么组织?
2.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几种?
3.在几种组织中,哪一种组织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组织又是什么?
4.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生:学生解剖、观察、讨论。
老师巡视、观察、检查、评价(约20分钟)
师:鸡翅是鸡的飞行器官,通过你的观察和实验,你能给器官下个定义吗?
生甲: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
生乙:构成器官的组织排列有一定的顺序。
生丙:器官能行使一定的功能。
师:对,综合你们的观点,器官就是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同样道理,动物体内的心脏、眼、耳、肺、胃等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顺序形成的器官,它们在机体内完成各自的功能。
那么植物体内的器官又是怎样构成的呢?
在小学自然常识中我们认识了植物中最高等的类群是绿色开花植物。哪位同学说说它有几大器官构成?
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师:摆在你面前的橘子是植物体的果实,谁能试着说出橘子都包含了哪几种组织?
生:边剥橘子边说,其他学生观察补充。
师: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植物体,人与高等动物是不是也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呢?(不是)高等动物与人的器官种类太多,结构功能太复杂,下面我们来看看人体内这几个器官构成了什么?
(展示消化系统模式图。)
师:消化系统在你的身体内起什么作用?
生:消化、吸收、排出残渣。
师: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除了消化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几个系统(请学生看书),人体器官进一步形成系统,那么你们试着说出系统的概念。
生甲:由多个器官组成。
生乙:能行使几种生理功能。
师: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正是由于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或动物完成了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今天我们探讨了植物体、高等动物体的层次结构,谁能说出它们由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
生甲: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生乙:动物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学生说,老师板书。
师:很好,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身体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呢
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师:如果我们反过来想,谁能说一说由宏观到微观的结构层次?
生: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其实,生物体不仅存在着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到生物个体的结构层次,在更宏观的领域和更微观的细胞内部有着更进一步的结构层次。详细情况,请同学们看课本的课外读。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安排2课时,这是第1课时,目的让学生先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过自己的探究,理解器官、系统两个基本概念。下一课时再重点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原理,教给学生画出概念图,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这样安排,我认为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足之处是第1课时的时间有些紧张。课堂练习不好安排。
〖教学点评〗

采用本案例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的活动多;师生单向的交流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多;简单机械的重点劳动少,学生探索知识、讨论方法的时间多。特别是老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相关推荐

生物体的器官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生物体的器官”,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2节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验指导,解剖识别鸡翅中的主要组织,认识组织如何构成器官;
2、能以人或高等植物为例,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细胞是怎样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
教学重点
1、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是如何构成器官的;
2、能以人或高等植物为例,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解剖观察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观察、讨论、思考
板书设计
第2节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一、不同组织构成器官——活动“解剖观察鸡翅”
二、器官构成人和动物体的系统
三、器官构成完整的植物体
学生学校情况
学生来自农村,家禽家畜没少见,因此让学生在家做解剖观察鸡翅的实验,完全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
预习并动手做解剖观察鸡翅的实验,填写下表;
标题解剖观察鸡翅62
目的要求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讨论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皮肤在鸡翅的最外面;结缔组织组成的骨位于鸡翅的中央;肌肉组织组成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将肌肉和骨骼连接在一起;皮肤、骨骼、肌肉等结构之间充填的都是结缔组织。
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振翅运动,主要靠肌肉的收缩,牵引骨骼运动。家鸡由于适应家居环境,不善于飞行,鸡翅的飞行能力退化。
归纳总结器官的概念。我们知道翅膀是鸟类飞翔的重要器官,那官到底是指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鸡翅的结构组成以及我们所讨论的来给器官下一个定义。(回答:略。)
那么胃是不是一个器官?(屏幕上显示胃的示意图)为什么说胃是器官呢?
讲述:胃能蠕动说明胃壁内有肌肉组织;胃里面是一个空腔,胃内表面是上皮组织。我们常说肚子饿了,肚子饿了是指胃排空了,没有食物。那我们怎么知道胃已经排空了?我们又看不到。这是因为胃壁上有神经组织,这些神经组织将胃排空的信息传给大脑,我们就知道肚子饿了,该吃东西了。除了这三种组织外,胃壁中还有血液等结缔组织。这些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结合起来,执行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所以胃属于消化器官。那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单靠胃这个器官就可以了吗?那还需要哪些器官的参与?
牙、舌、食道、胃、肠、肝、胰等都属于器官,它们的结构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人体内以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在人体中共同承担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的重要功能。像这样,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就是系统。
人体内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器官?高等动物和人体都是由多种不同的系统构成的。除了要吃东西吸收营养外,还要进行呼吸、运动等等一系列生命活动。除了消化系统外,还有哪些相应的系统呢?(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或动物体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屏幕显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层次示意图
现在,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么植物体是不是也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再构成植物体呢?我们继续学习植物体的结构组成。自学P64,器官构成完整的植物体。
课堂作业(讲评)P65思考与练习1、2、3题(略)
布置作业《伴你学生物》
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解剖观察鸡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组织如何构成器官的,并由此得出器官的概念。学生有了实践为基础,容易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知识体系上来讲,本课前面的内容是使学生从宏观的水平认识生物界,而从本节内容起是引导学生从微观水平认识生物的结构。作为初中生,这是第一次从细胞水平学习生物体的结构,也是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显然,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的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例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组织和器官的概念等知识无一不是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作为学习的基础的。因此,从知识的衔接上来讲,本节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从学生认知角度的变换上来讲,本节课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必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从微观角度认识生物体,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本课便于实验的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教学内容上讲,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加之,学生不能亲自将各部分的功能一一加以验证,以及受所掌握知识的局限,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的理解又构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教师要凭借生动的语言及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从生物技能上看,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尽管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的,但却是今后制作切片和其他生物玻片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因此,使学生学会模仿制作装片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分析
第一课时:由于实验的安排,学生兴趣会很浓厚,积极性会很高,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大胆实验的兴趣及鼓励其表现出来的创新及探索行为。但由于刚刚接触玻片的制作及显微镜的使用,学生操作及观察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不规范、识别错误(如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气泡当作是细胞等)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上错误。
第二课时:学生刚刚接触细胞的有关知识,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分析中可能会显得吃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本质上找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第三课时:本小节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授课中应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及协调一致性。
第四课时:有以上生物学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其意义,但对于细胞是否可以无限长大的理解可能会有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恰当的实例解释细胞不可能无限长大这种现象产生的机理。
设计理念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教学有其特殊性,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开展以实验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动力,达到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之目的。这也符合心理学家的发现:学生接受知识时,看到的比听到时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对实验过程的结果的分析、比较无疑都是对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的训练。
因此,将分组实验穿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和动口讲,全面地受到基本的科学训练。从而使教学活动变成以“发现”“探究”为基础的双边活动,体现基本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自豪。”这也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表现出的能动性的体现。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独立、积极地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在今后走出校门后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是消极的“接受”知识,应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基于对以上理论的认识,本节内容的设计便是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积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去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主要异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能力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模仿制作各种生物细胞临时装片;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的科学素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胆大心细态度;通过对现代生物学有关的前沿科技的认识,明确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和充满乐趣的。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
第一课时:几种不同的适于做临时装片的植物(青菜、西红柿)及制作植物装片及人体口腔上皮装片所需的用具。
第二课时: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示意图或者是其结构特点的CAI课件;
第三课时: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课件或示意图及克隆羊“多莉”诞生过程的CAI课件(或示意图)。
第四课时: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所需的各种器具及细胞分裂的课件或示意图;大球和小球各一个。
学生: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自己想要观察的实验对象。
第二课时:制作细胞结构模型所需的材料。
第四课时:测量球体表面积和体积所需的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几分钟
教师:巡视、查询学生们的课前准备,适当的交流。
学生: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跃跃欲试探究它们的结构组成,表现出强探究欲望,气氛活跃。
教师引言:通过我们对周围生物的观察和调查,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生物界是何等的丰富和奇妙。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借助一只特殊的眼睛——显微镜,看看奇妙的生物界又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态度: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情绪。
教师提问:能不能将材料(手中的黄瓜或西红柿)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呢?这样能看到其内部结构吗?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提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决定了什么特点的观察对象才能放在镜下观察呢?
学生回答:薄而透明。
教师讲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就是意味着我们把所带的材料经过处理才可以观察。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玻片的制作”。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录像,学会这种玻片的制作方法。
教师活动:播放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录像。教师引导: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玻片,争取将大家带来的材料都看个究竟,怎么样?不过,先请同学们认一认实验台上的器具?
学生回答:请一组同学来答。众生聆听,评价。
教师提问:有没有大家不太了解的用具?
学生提问:高锰酸及碘酒是做什么用的?
教师讲解:一种染色剂,有时为了清楚地观察到观察对象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同学在实验中可以探究一下是不是所有的观察对象都适于采用染色的方法。
老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以一名科学工作者的身份投入到你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去。要明确目标:模仿录像用科学而规范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然后观察你手中的实验材料的内部结构。同时也不要别忘记尝试进行小改革,用略有变动的方法处理不同的材料。
学生活动:开始分组实验。
教师引导:非常高兴地看到同学们都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谨慎和万倍合作精神投入到实验中。请同学们参看“知识链”中的内容,看一看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玻片属于哪一种玻片?
学生回答:临时装片。
教师版书: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师提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种类的玻片?
学生回答:切片、涂片。或者从保留时间的长短及处理方法
(教师也可亲自进行规范的示范,但要注意使全体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此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很关键,学生的不规范的操作应及时给予纠正。)
教师提问:我发现各小组的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所要观察的清晰物像时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可我知道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探讨、创新甚至还有小小的失败后才得来的。我想我们应该一同分享各组的成功经验。
学生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指出以下几点:
(1)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用一种方法来取材?(洋葱及青菜适于用撕取;番茄果肉适于用挑取;而人体口腔上皮适于刮取。)
(2)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于染色?(略)
(3)如何避免在装片制作中产生气泡?(略)
教师板书:制作过程(擦、滴、取、放、展、盖)
教师引导:通过以上成功的实验,不同的实验材料所看到的图像一样吗?
学生回答:形状不一样。
教师引导:那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回答:每一种观察对象都由细胞所组成,并且都有细胞核。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这个最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它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完成的。让我们认识一下细胞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板书:生物体由细胞构成(大标题)及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教师引导:同学们有理有据的回答说明了同学们的实验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是成功的。可作为科学工作者有时还有必要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图像绘制下来以便作科学研究,所以绘图的技能也很重要,下面那就请同学们参看“技能卡”将你所看到的图像绘制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展示学生作品,并小结注意事项,同时建议学生保留自己的作品。
本课结语:同学们,我们今天之所以发现了生物体的这个奇
妙的结构特点,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你们想知道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
教师活动:展示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及细胞学说的有关资料。
(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恰当的赞扬及鼓励。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以便于学生记忆。保留作品是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够做到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教师介绍:细胞的发现过程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展示电镜的示意图及相关资料。
教师介绍:伴随着相关学科的进步,我们的生物学才能不断发展,现在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我们对细胞的研究更为深入,才有了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产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学们,我期待着你们将来在科学这块神奇的领域里大有作为,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布置作业:预习个下节课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的材料。
第二课时
教师引言:请同学们拿出上节课所绘制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教师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放在投影仪上展示(一幅为青菜细胞结构示意图;第二幅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教师引导:细胞中显示的结构是同学们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如果我们在放大倍数更大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看到在光镜下所见不到的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结胞的结构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观察下面所放映的动物细胞结构的动画,看看动物细胞中还有哪些特殊的结构,试着用语言来描述它的特点。
教师活动:放映细胞结构的课件。
学生讨论:识别各部分的结构,并请代表一一指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线粒体这些结构的特点。
教师讲授:针对于学生描述的特点一一作出讲解;细胞膜是极薄的一层薄壁;细胞质是细胞核外、细胞膜内的透明的粘稠物质;细胞核近似球形;线粒体为棒状结构小体。
教师板书: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及细胞核。
教师引导:这就是作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那么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参看植物细胞结构的示意图,看看植物细胞又有哪些特殊的结构?
学生讨论:请学生代表一一描述细胞壁、液泡及叶绿体的结特点。
教师讲授:针对于学生的描述,一一讲解;细胞壁是紧紧贴在细胞膜的薄壁;叶绿体的结构要强调其呈现绿色的特点;液泡的结构特点是内部具有细胞液,不同的植物细胞液中溶解着不同的物质。
(这部分内容不宜讲得过深,只是使学生对此领域有所了解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激发其热爱科学的热情。如果受条件限制,也可展示细胞结构的示意图,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
教师板书: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教师引导:同学们了解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那么请比较一下二者有什么异同?
学生小结:相同点及不同点。
教师板书:相同点——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大的液泡及叶绿体。
教师设疑:在了解了细胞内部的更细微结构的特点后,请同学们比较自己上节课所绘制的示意图,看看他们还缺少哪些结构,请把所学的内容补画进去。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请一位绘制番茄果肉细胞示意图的同学展示其作品,他没有绘制叶绿体,请同学们对此作出正误判断。
学生议论:发表观点。
教师小结:这幅示意图绘制的非常好,我要表扬同学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首先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其实作为一种植物体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这个结构,番茄的果肉细胞里就没有这种结构,而番茄的叶片细胞中就具有这个结构,想一想用什么实例可以证明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植物的叶片呈绿色,说明有叶绿体,而在不见光的根部呈白色,没有叶绿体,因此番茄的果肉细胞里也没有叶绿体。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很善于思考和总结问题。
教师设疑:同学们都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吧,一想到梅子,我们知道它是酸味的,还有我们常食用的桔子、柿子、甘蔗,说说他们的味道有何不同?
学生发言:桔子酸;柿子涩;甘蔗甜。
教师设疑:同样是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味道呢?
请同学们参看教材中“实际用”,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学生小结:细胞液中的成份不同造成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于细胞的认识越来越丰富了。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在生物体内细胞是平面结构的还是立体的呢?
请各小组用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制作一个细胞结构的模型来证明你们的想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小结:展示各组的模型并说明其想法。其它组同学给予评判。
(另外,也可通过学生对植物的叶片或花瓣的色彩引出不同植物细胞液中物质不同这一知识点。)
教师提示:评判的标准(材料的选择,制作的科学性及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等各个方面)
教师小结:对有创意的设计要给予鼓励;教师最好也能展示自己设计的模型(比如用果冻的塑料包装代表细胞壁和细胞膜,用果肉代表细胞质,用一颗豆粒代表细胞核,用一颗长粒状花生代表线粒体)
本课小结:请学生自己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又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第三课时
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动植物细胞结构何特点?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绘制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评价:指出对错。
教师设疑:同学们,对于细胞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学生回答:可能有很多疑问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知识面很广,也很善于思考问题。同学们所提的问题都和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细胞各部分的功能”这个知识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于“工厂”一定不陌生,你能说说一家工厂要想有秩序的开展工作,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要具备哪些条件吗?
学生发言:各抒已见,气氛活跃。
教师引导:其实细胞就像一座“工厂”,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各司其责,分工合作,使这个工厂具有很高的效率。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这座特殊的工厂,看看细胞各部分的结构都在发挥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教师提问:首先看看细胞壁,它位于植物细胞最外面,它可能执行着什么功能呢?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
学生回答:保护与支持。
教师板书:支持与保护(在学生所绘制的板图基础上板书)
教师设疑:下面仔细观察播放的动画,看看其它结构又执行看什么功能?
学生讨论:逐一进行描述。(如:学生可以容易地看出细胞膜好像是细胞的卫士一样,对于出入细胞的物质要进行检查)
教师讲授:描述的非常准确,请同学们分析这样一种生物现象:一种淡水藻的细胞,体内钾的含量比周围水中的含钾量高达1000万倍,可它仍能从水中吸收钾而对于水中其它物质的吸收量却没有表现出这相样的特点,这说明细胞膜对于物质的控制作用具有什么特点呢?
(小结不可忽视,一是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归纳和总结,二是使每一个同学都体会到成就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科学训练。如果受条件所限,也可展示细胞结构示意图。)
学生回答: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对细胞不利的物质则不允许进入,它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
教师板书:控制物质的出入(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仍然在板图上板书)
教师设疑:线粒体及时绿体的功能又如何呢?
学生回答:描述其各自的功能。
教师点拨:线粒体是“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物质转变工厂”
教师板书:提供能量;物质转化的场所;(在板图上板书)
教师设疑:那么细胞质又是如何工作的呢?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装片,看看细胞质有何特点?
教师活动:将课前准备好的黑藻细胞质流动装片放在讲台上,请学生轮流观察。
学生回答:细胞质是流动的。
教师提问:这种流动有什么用处呢?
学生回答:加快物质交换。
教师设疑:同学们的回答很准确。那么细胞这座“工厂”里什么结构承担着“总指挥”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细胞核。
教师引导:细胞核如何控制这座大工厂?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吧。同学们一定知道,克隆羊“多莉”吧
你一定想知道它的身世吧。请同学们观看影片“小多莉的诞
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多莉像哪一只羊呢?帮它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母亲”及生它的“母亲”。
学生讨论:兴趣很浓。
教师设疑:“多莉”像那只提供细胞核的母羊,这个现象说明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呢?
教师讲授:细胞核中具有遗传物质,上面携带着遗传信息,细胞核以它特有的方式把这个信息传达到细胞质中,就像是它发出的命令,使得细胞中其它的结构能够按照它的指令去工作,从而使细胞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教师板书: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知道科学家们在搞清了一项科学时,总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人类服务,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雷达的发明是受了什么启发,超声波的运用又是受了启发呢?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到每一小组的同学都能观察到装片。课件也可由示意图替代。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如果你是一们科学家,你知道了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后,有了造福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目标,这部分知识对你有何启发呢?
学生发言:气氛热烈。
教师小结:展示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克隆牛等相关的图文并茂的资料。
本课结语:细胞各部分的结构的功能是十分复杂的,本节课我们只是对他们的功能做了初步的了解,还有很多的奥妙等着我们去探索。本课的“试试看”就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题目,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及小组成员的协作共同完成这个课题的研究。
第四课时
教师引言: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你知道这描述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吗?
学生回答:生物体为由小到大的生长现象。
教师设疑:那么生物为什么会由小变大吗?先让我们做一组实验。取洋葱鳞片叶上生长状态不同的三处表皮,制作一个组合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三处细胞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学生回答:大小不同,细胞内部液泡体积和数目不同。
教师提问: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细胞可以由小到大显示着生长。
教师板书:细胞生长(液泡由多而小变化到一个大的中央液泡)
教师提问:细胞的生长需要条件吗?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自身从小长到大,需要什么外在的条件?
学生回答:最重要的是食量的增加,因为需要营养物质。
教师引导:是的,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摄取养料,而物质进出细胞要通过细胞膜,所以细胞的表面积的大小对于细胞在生长过程吸取养料就显得很重要了。下面请我共同们做一个简单的测量工作。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大球和小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比有何特点?
师生活动:测量篮球和皮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得出结论:体积越大,表面积相对越小。
(观察是个难点,指导学生找到三处表皮细胞的根本差别。)
教师点拨:这个测量的结果对同学们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细胞不能无限生长,因为到一定程度其养料供应不足以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教师设疑:既然细胞不能无限生长,而生物体又能不断的显示着生长,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回答:细胞数目的增多也会引起生长。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这个生理过程我们称之为细胞分裂。
教师板书:细胞的分裂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参看大屏幕上的“探究提纲”阅读教材“探究竟”中的第一部分及“知识链”中的内容,回答提纲中的有关问题。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探究提纲,同时提出学习要求。提纲如下:
1、你能试着边绘图边描述出细胞分裂的过程吗?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如何?
3、小结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
教师指导:看学生基本预习完之后,与学生一起探讨。
教师提问:提纲中的几个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
学生回答: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一个细胞变成二个细胞。
教师讲授: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在分裂前后保持数目的稳定。这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数目稳定才能保证生物体不发生改变,因为它的上面携带着遗传物质。
教师板书: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教师讲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细胞分裂的动画。回答“经过细胞分裂后细胞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小了?
学生回答:不会,因为细胞还有生长的现象。
教师提问:现在你能总结一下,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吗?
学生回答:因为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能生长和分裂。
教师评价:好极了,同学考虑问题越来越全面了。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开眼界”部分,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回答:各抒己见。
教师小议:有关癌细胞的特点及癌症治疗和预防的有关知识。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用集体的智慧来完成目标。同时指导学生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重点解决。最好制作有动画效果的课件,以利于学生理解分裂的动态过程,连续播放二至三遍,增强感性认识过程。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本课结语:细胞生物学前景广阔,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同学们在此领域内有所建树。

生物体的组成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章 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内容精讲
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怎样?
剖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过程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平均分配。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由于细胞体积小,我们使用显微镜又不是很熟练,在显微镜下很难清楚地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在初步观察后,要观察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4人一组,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永久玻片标本,查找在课件中出现的细胞分裂的几个关键时期,真实感受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过程。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看到的是各个时期的分裂图,缺乏连续性,所以在观察分析后再观察用多媒体音像资料演示的细胞分裂的连续图和真实的细胞分裂图。
2.奶奶给小民家一筐番茄,3天后,当小民打开筐的时候,发现被挤破皮的番茄都腐败了,而表皮完好的却很新鲜。
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你帮小民探究原因。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题要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这几步进行探究。
探究:表皮破了微生物易侵入导致腐败。
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将去皮和完好的番茄两个放在同一个无菌环境里,3天后都未腐败。将表皮完好和表皮有破损的番茄若干对分别放在常温环境、较高温度环境、冰箱中进行观察,表皮破损的总是先腐败。
得出结论:表皮破了微生物易侵入导致腐败,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典题精讲
例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D.细胞营养状况的好坏
思路解析:本题在知识上考查对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理解。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我们在生活中的直观感知很多。一粒种子萌发长出幼苗,幼苗继续生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一个男婴从幼儿逐渐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一只蝌蚪长成青蛙等等。这些生长现象的奥秘何在?原来,细胞能够分裂,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同时,分裂形成的新细胞能不断生长,表现为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体就逐渐长大了。
答案:A
例2下列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的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思路解析:人体中的多种组织中只有结缔组织具有题干中所提的四种功能,其他组织只具有特定的某种功能,如上皮组织具保护功能;肌肉组织具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
答案:B

第二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内容精讲
1.有人说人体的八大系统各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各管各行,各司其职,彼此间不需要配合。你同意此观点吗?
剖析:人体通过运动系统获取食物,在消化系统经过物理和化学的消化,要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送给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完成,人体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要通过循环系统送到泌尿系统后才能排出体外,而这一切又都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完成。因此,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系统必须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有机整体。
我们可结合实例分析。比如,人在剧烈跑步时,会有什么感觉?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人在跑步时,主要靠运动系统来完成,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呢?说明运动系统在完成跑步这项活动时还和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人在跑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人体内能量的供应主要是在有氧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氧气来自于呼吸作用,所以为了提供更多的氧气,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呼吸次数就会增多。同时,由于从外界吸进的氧需要通过循环系统才能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细胞,因此,心跳加快,输送更多的氧到细胞。
2.问题:
有同学认为:胃壁主要由肌肉构成,因此胃壁属于肌肉组织。你认为他说得对吗?请结合胃壁结构图,说明胃壁的组成。
人体是由多个细胞先形成组织,再由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由功能相近的器官形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都能完成相应的生理功能。对于胃来说,它属于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器官。
在分析一个结构是组织还是器官的时候,要从概念上加以把握。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所构成的细胞群。在一个组织内所有的细胞形态应该相同。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构成胃壁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因此,它不属于组织。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会,比如胃出血,说明胃内有血管,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等等。
探究:胃壁的主要结构是肌肉。除了肌肉组织以外,在表面还有上皮组织起保护作用,内表皮还能分泌胃液。流动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胃不适有感觉,说明有神经组织,因此,胃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顺序组合在一起,并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因此,某同学的说法是不对的。胃属于器官,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成。
典题精讲
例1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人体具有()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思路解析:生物一般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基础是细胞,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直接构成者是器官,而人体的直接构成者是系统。
答案:D
例2仙人掌上长的刺,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思路解析: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为适应干旱环境,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答案:C

第三节 单细胞生物

内容精讲
1.在“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时,如何采集草履虫并培养它们?
剖析:采集草履虫:在市郊的鱼塘、污水沟采集可以采到多种草履虫,如短小的草履虫、跳跃式的粗毛的草履虫和尾草履虫。经过多次的采集,发现以浸有较多的烂草或浸着牛粪的塘边池水中含草履虫最多。采集草履虫用的容器,最好是透明度较好的白玻璃瓶。这样较容易观察到所采集的池水中是否有草履虫和数量有多少。如果看见瓶里的池水中有一些小白点在移动,这可能是草履虫。
草履虫培养方法有多种。可将剪碎的稻草,浸泡在提纯的含草履虫的池水中。所提纯的池水和干稻草里,存在供草履虫食用的细菌和藻类较多。有了稻草浸出营养物质,细菌和单细胞藻类就能迅速繁殖。
观察草履虫是中学动物学的第一个实验。通过实验,不但能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启发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能力。但要做好这个实验,必须解决实验材料问题。
由于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里,所以在采集之前首先要选好采集的地点。在含有机质丰富且不太流动的污水、河沟或池塘里,用广口瓶从表层取一些水,向光观察,如果发现其中有针尖大小的小白点,一般就是草履虫。
采集到的材料,还不能直接用于实验。因为池水中草履虫的数量还很少,用滴管滴一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一定能找到草履虫,并且虫体太小,难以观察内部构造,所以必须经过培养。
2.为了观察草履虫,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双休时间,去野外采集草履虫。他们带好采集器材,在路边看到一个小池塘,于是高高兴兴地汲取了两大瓶池水。可是,等他们回校后,镜检才发现取回的水中没有草履虫。
问题:你能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吗?
在采集草履虫之前,取一瓶装有丰富有机质的河水。用肉眼观察试管中有一定浓度的草履虫培养液,对草履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些个体微小、能够移动的小白点就是草履虫,它们喜欢聚集在培养液的上方。
草履虫习性喜光,体长约0.15~0.30毫米,一般生活在湖泊、坑塘里,在腐殖质丰富的场所及干草浸出液中繁殖尤为旺盛,适宜温度为22~28摄氏度,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飘动或回荡,又称为“洄水”。取“洄水”一滴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每一个白色小点便是个草履虫。
探究:草履虫属于动物,草履虫常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或污水沟中。但并不是这样的环境中一定就会有草履虫。在采集时,可以先取一部分水装入透明的瓶子中,对着光线,如果能看到一些移动的小白点,就是草履虫。另外,通常在水中,草履虫数量并不是很多,采集回来以后,要先进行培养,当数量较多时,再进行观察。
典题精讲
例1取含有草履虫的池塘水于烧杯中,不久就会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上层,原因是草履虫需要()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养料
思路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通过表膜从水中吸收氧气。当水中氧气不足的时候,草履虫就会浮到水面上,吸收氧气进行呼吸。
答案:C
例2某同学在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中,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
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实验组是____,对照组是____,这个实验说明草履虫____。
思路解析:在本实验中,设计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其中一组不作任何实验处理即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比如上图(一)中,在培养液中不放入其他物质,而在(二)中,放入食盐粒作为实验组。
答案:盐粒 (二) (一) 趋向有利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