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大班对小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9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五章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并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解释人的视觉形成的过程。
3.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了解其矫正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认同视觉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眼球的结构及视觉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
学习内容及方法:
1、感受器是人体内的结构。
2、感受器官是指带有感受器,专门感受。
3、眼是人的器官。其主要结构是,此外还有、、、、等附属结构。
(上述内容的学习注意结合图示中的功能予以分析,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
▲5、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的折射,在上形成一个的物像。上的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然后通过传到大脑的,从而形成视觉。
6、近视眼的成因是过度变凸,或者眼球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的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方法是配戴镜。
7、检查视力的方法:被检者位于对数视力表前米处,眼与视力表第行视标同高。能看清第行()即为正常视力。
学习疑问:

视野拓展:
1.先天性近视是怎么回事?它与后天性近视有何区别?

2.最新调查显示,学生中视力不良率7岁时为7.92%,18岁时增高至53.28%,可见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之高。你认为要预防近视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达标检测:
1.视觉形成过程中,视神经的作用是()
A.形成清晰的物像B.传导倒立缩小的物像
C.传导神经冲动D.形成视觉
2.瞳孔是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瞳孔位于什么中央()
A.巩膜B.角膜C.虹膜D.视网膜
3.我们平时所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珠”分别是指()
A.虹膜和角膜B.虹膜和巩膜C.脉络膜和角膜D.巩膜和视网膜
4.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
①角膜②房水③晶状体④玻璃体⑤瞳孔⑥视网膜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⑤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5.能够使眼球内部成为一个“暗室”的是()
A.脉络膜B.虹膜
C.角膜D.视网膜
6.在“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中,白纸板和双凸透镜分别相当于眼球的()
A.视网膜、角膜B.视网膜、虹膜C.视网膜、晶状体D.视网膜、玻璃体
7.守门员在密切注视足球从远处飞向身前过程中,其眼球内晶状体的变化应是()

A.B.C.D.

8.读书写字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可以预防近视,原理是使()的肌肉得以休息。
A.睫状体B.视网膜C.视网膜D.虹膜、
9.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非常相似,试将眼球和照相机功能相当的结构连线:

9.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的折射,在上形成一个的物像。上的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然后通过传到大脑的,从而形成视觉。
10.能使我们的眼球左顾右盼、灵活转动的结构是。
我的收获

相关推荐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5.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
2.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二、教学重点
1.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视觉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1.眼球和耳的结构。
2.近视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讨论观察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近视的成因等CAI课件;眼球及耳的结构模型。
2.学生准备:调查本年级近视人数及其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植物、动物一样,人也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利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感知环境的变化,通过我们的大脑和激素来调节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人究竟如何感知环境变化,如何调节自己来适应环境的呢?好,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们人类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奥妙吧!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大家能不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举一些人体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变化时,你是如何作出相应的反应的。
学生甲: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天气突变,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这是我们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
学生乙:如我们观看精彩的相声、小品或滑稽的节目时,会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还有我们看到山楂、酸梅时,口里会流口水。
教师:大家举的例子都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第一个例子,你是靠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
学生:眼睛、耳朵。
教师: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
学生:眼睛看到了电闪,耳朵听到了雷鸣,神经把这些信息传到了大脑,大脑经过分析作出了天要下雨的判断。
教师:你对天气骤变的一系列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做出的?
学生:神经系统和有关的肌肉。
[讲授新课]
教师: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大家讨论一下,我们人是通过哪些感觉器官来感知这些变化的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甲:眼是视觉器官,可以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产生视觉。
耳朵是听觉器官,可以听到周围环境物体发出的声音,产生听觉。
学生乙:还有舌是味觉器官,可以尝到食物的酸、辣、苦、甜、咸,产生味觉。
鼻是嗅觉器官,可以闻到周围的香、臭及各种气味,产生嗅觉。
学生丙:我们皮肤也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
教师:太好了,同学们概括得相当好,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人有这么多的高级的、完善的感觉器官,不断地、广泛地、及时地收集外界传来的各方面信息,然后通过我们的大脑进行汇总,综合分析,然后做出适宜的,有利于保护我们自己的反应来不断地调整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视觉使我们能够读书、看报、看电视等,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首先看看眼球的结构。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用照相机可以照出很美丽的照片。大家看,我这儿有一台照相机,你们都照过相,那你们能否说出照相机由几部分组成?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什么?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甲:照相机主要由镜头、机身(光圈、暗箱)构成。拍照时放入胶卷,调节光圈,使光线进入量达到最适,调节焦距使成像最清晰,按快门后,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在胶片上成像。使一个人的某一瞬间定格在胶片纸上。
学生乙: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教师:可适当引导、补充。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对照这一页的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彩图,结合自己来认识一下自己的眼球是由几部分构成的,从外到内由几层组成,每一层的名称分别叫什么?有什么功能?
学生:对照彩图、阅读教材。
教师: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眼球的基本结构。指导学生边观看边说出结构名称及作用。教师同时用鼠标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点击每部分结构。每指到一处,即出现这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的文字描述。
学生:按老师要求,边观察多媒体课件,边说出眼球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教师:下边大家自己将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笔记。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都很不错。那么,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大家阅读P90第一、二自然段。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件学习视觉的形成过程),并思考在视觉忝的过程中,哪些情况的出现能够导致失明?
学生甲: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学生乙: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如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巩膜、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神经受到损伤,人就会失明。
教师:引导补充,视觉中枢受到损伤也会引起失明。
教师: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看电影迟到了,刚进电影院时伸手不见五指,过一会儿,你才能看见周围的人和座位。当你刚走出电影院时,你会感到外面太亮了,不由地眯起双眼。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这是因为瞳孔的调节,在正常情况下,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形成视觉。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透彻。
[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大家应该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作为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谈看法
教师: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相关的网站。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使用照相机照相有时需要拍摄近处的物体,有时需要拍摄远处的物体,此时我们需要调节镜头从而可以拍摄到清晰的物像。而我们看物体时我们也需要看清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我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学生:我们的眼睛也可以调节。
教师:怎样调节呢?
学生:不清楚。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
教师:眼睛是怎样调节的呢?
学生甲:晶状体通过自动改变凸度而改变焦距使物像变得清晰。
学生乙: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光敏感细胞兴奋→视觉神经→大脑,产生视觉。
教师:同学们理解也很透彻,经过晶状体的调节我们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了,可是我们的很多同学却对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了,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得了近视,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各年龄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表》)。注意分析一下这张表。这张表是1985年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统计表,从中分析发现问题。
附:各年龄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表
年龄视力不良率(%)年龄视力不良率(%)
77.921331.02
87.911434.80
99.241541.04
1012.691647.78
1116.461752.49
1220.481853.28
学生甲:从表中可以看出,左边7~12岁为小学生,右边13~18为中学生。
学生乙:从表中可看出,随年龄增长或随学龄增长,青少年视力不良率呈大幅上升趋势,至18岁时,视力不良率达到入学前的7倍多,视力不良率触目惊心,非常值得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大家再分析一下,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哪些?根据你的切身体会,也可以参阅课本P91页。
学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教师:对。从刚才分析的表中可知:7~8岁年龄段的视力不良基本上是天生的,属于遗传因素造成。学生视力不良率从7.9%快速升至53.28%,这部分学生视力不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从生活、学习经验来看,哪些环境因素可以造成学生的视力不良,特别是造成近视眼?
学生:1.看书时间过长;
2.看电视时间过长;
3.玩电脑、上网时间过长;
4.光线不好;
5.课桌椅不合适等;
6.不注意用眼卫生;
7.不对眼睛进行自我保健等。
教师:对。这些不良的、不科学的用眼习惯导致了近视眼的形成。近视眼顾名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那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要从成像原理说起。
教师:如果一个人的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由于光线照明等条件不好,总把书本放得离眼很近,眼球中的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这就造成假性近视。中小学生的近视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引起调节紧张的因素,视力可以好转或恢复到正常。否则,如果不加重视,则睫状肌的痉挛就不能消除,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正常,再进一步发展,眼轴会变长,成为不可恢复的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没有明显界限,其变化是逐渐进行的。那究竟什么是近视眼。同学们在书中找出概念。
学生:看书找出近视眼的概念。
教师:演示多媒体——近视眼的成像和近视眼补救措施。并强调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可是戴上眼镜后给我们的运动带来许多不方便,如踢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那么我们能不能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如何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大家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并订出措施)
预防方法: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是:1.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2.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3.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是: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教师:好,近视的道理我们搞清了,那么大家能不能根据近视的原理,推测一下远视是怎么回事。
学生:远视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致使近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后方,这种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做远视眼。
教师:那么要矫正远视眼,应配戴什么眼镜?
学生:配戴凸透镜。
教师:对。无论是近视,还是远视,尽管看不清物体,但仍能看得见,如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和视神经等部位受损,都可能导致失明。据调查,我国因各类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就多达400多万人,其中,青壮年约占70%,儿童约占15%。这些患者,一旦把损坏的角膜切除,换上一个健康的角膜,他们就会重见光明。然而,我国角膜材料来源十分匮乏,每年只能给约700位患者实施角膜移植手术。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在他去世时,留下了捐赠角膜的遗言,使他对盲人的一片爱心得以延续,为我们做出了关爱残疾人的榜样。
[课堂小结]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总结复习本节课内容。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当人们打开音响,尽情地享受着美妙的音乐的时候,当人们在教室专注地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课时,当人们在大自然静静地倾听小鸟对话时,你是否想过这些美妙的声音是通过哪种结构而被我们感知的?
学生:耳朵。
[讲授新课]
教师:对,人体从外界获取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80年代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收音机获得国内外新闻的,80年代后,电视进入了每一个家庭,人们依然是从电视的音响中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耳接受了声音的刺激,人们通过耳而获得听觉。那么,耳是如何接受声音的刺激?又是如何产生听觉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耳与听觉”的秘密吧。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3页,观察图IV-51,(同时传看耳的模型)并思考回答几个问题:
(1)耳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
(2)从外到内的结构依次叫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学生生:阅读教材,传看模型,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并回答问题。多媒体画面:点击画面出现耳的基本结构图像,点击图的各部分结构即出现相应结构的名称并显示其功能的文字描述,学生每回答一个结构,教师就点击相应部位,相应部位就闪烁发亮,并出现文字描述框。
学生甲:耳可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教师:外耳又有哪些结构?各有何作用?
学生乙: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呈漏斗状,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传导声波的途径。
教师:中耳由几部分结构,各结构有何作用?
学生丙:中耳由鼓膜、鼓室、听小骨三部分构成,鼓膜很薄,可接受声波的振动,鼓膜振动又可引起三块听小骨振动,传入鼓室。
教师:很好,那内耳由谁来介绍?
学生丁:内耳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构成,半规管与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能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一种声音信号,通过神经传至大脑的听觉中枢。
教师:答得相当精彩,很好。下面同学们将刚才的内容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师:想一想,耳的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学生: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结构损伤,都可能导致耳聋。
师:好,那究竟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家看大屏幕。(教师演示听觉的形成过程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教师:好,大家根据刚才所观察的情形,结合课本94页内容,总结一下听觉的形成过程。
学生: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神经冲动耳蜗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教师:耳是用来接受声音刺激的感觉器官,由于耳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使人们能尽情地享受音乐艺术之美。但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声音反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这样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噪音。如刺耳的鞭炮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耳的卫生保健呢?
学生: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5.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教师:很好,大家要做好以上几点,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人除了眼、耳等感觉器官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它们又各能感受何种刺激呢?大家阅读教材94页最后一段,然后回答。
学生: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能产生嗅觉。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产生味觉。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产生触觉。
教师:好,至此为止,我们就是凭这些感觉器官来全面地、准确地、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同时作出判断和反应,来更好地、更安全地适应环境。
[课堂小结]
演示多媒体课件,总结回忆本节内容。
八、巩固练习
1.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角膜B.巩膜
C.脉络膜D.视网膜
答案:D
2.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B.视觉中枢
C.视神经D.感光细胞
答案:B
3.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镜
C.不持续长时间用眼,注意休息
D.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
答案:B
4.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以下哪个结构有关()
A.鼓膜B.耳蜗
C.前庭与半规管D.听小骨和鼓室
答案:C
5.请把以下耳的基本结构的名称,按照它的位置进行分类。
鼓膜、半规管、听小骨、鼓室、外耳道、前庭、耳蜗、耳廓
位于外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中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内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6.患近视眼的人看不清__________(请选择:远处、近处)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线所形成的物像,落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__________透镜加以校正。
答案:远处视网膜的前方凹
7.你和小组同学讨论问题时,你是怎样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的?参看下图,描述产生听觉的过程。
同学发出的声波,经耳廓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__________→内耳的__________→刺激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声音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答案: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8.人体除了听觉、视觉,还有哪些感觉?请你举例(至少两种)。
答案:略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一)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物像→光敏感细胞→视神经→大脑,产生视觉。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二、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
2.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
(2)矫正方法:
3.预防近视眼的措施
(1)三要:
(2)四不看: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三、耳的保护
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
4.避免中耳炎;
5.避免外耳道感染。
四、其他感觉器官
嗅觉——鼻
味觉——舌
触、冷、热、压、痛觉——皮肤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学案苏科版

一:学习目标:
1:眼球附属物的结构和功能;
2:眼球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3:掌握视觉的形成;
4:耳的基本结构及各自的功能;
5:听觉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概述眼球的结构以及与视觉形成的关系;
2:描述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和矫正的方法,举例说出用眼卫生的重要性;
3:描述耳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听觉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教学难点:
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三、资料准备:
课本,双色笔四、学习过程:环节一:导入:切入主题;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男同学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在足球场上,通过观察判断足球的飞行路线,进行巧妙合理的传接与配合。而场外的教练员则通过大声的呼叫,指挥球员跑动换位,以保持球队合理的攻防阵型。那么,同学们想一想,球场上的运动员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获取信息的?

设计意图:点入主题,点出通过哪些器官获取信息的?从而提出眼和耳朵!

环节二:眼是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那么眼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呢?

眼球的结构示意图
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一、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1、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两者移行处为角巩膜缘。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前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面约6.8mm,屈光率相当于+43D的镜片。
角膜分为:
a、上皮细胞层:此层再生能力强,破损修复后不遗留痕迹;
b、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c、实质层:在光学系统上具有重要意义;
d、后弹力层:损伤后可迅速再生;
e、内皮细胞层:具角膜-房水屏障功能,受损不能再生。
角膜无血管,由泪液、房水、周围血管以及神经支提供营养;角膜表面从大气得氧;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
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
 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前面与角膜,后面与视神经硬膜相连。
巩膜包括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和棕黑层。

人耳结构可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在声音从自然环境中传送至人类大脑的过程中,人耳的三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一)?外耳  ? ?外耳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耳廓对称地位于头两侧,主要结构为软骨。耳廓具有两种主要功能,它即能排御外来物体以保护外耳道和鼓膜,还能起到从自然环境中收集声音并导入外耳道的作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很容易理解耳廓的作用效果,因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所以这时你听所到的声音会感觉更响。当声音向鼓膜传送时,外耳道能使声音增强,此外,外耳道具有保护鼓膜的作用,耳道的弯曲形状使异物很难直入鼓膜,耳毛和耳道分泌的耵聍也能阻止进入耳道的小物体触及鼓膜。外耳道的平均长度2.5cm,可控制鼓膜及中耳的环境,保持耳道温暖湿润,能使外部环境不影响和失策以中耳和鼓膜。外耳道外部的2∕3是由软骨组成。
(二)?中耳
?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听骨链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悬于中耳腔。中耳的基本功能是把声波传送到内耳。声音以声波方式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斜位于外耳道的末端呈凹型,正常为珍珠白色,振动的空气粒子产生的压力变化使鼓膜振动,从而使声能通过中耳结构转换成机械能。由于鼓膜前后振动使听骨链作活塞状移动,鼓膜表面积比镫骨足板大好几倍,声能在此处放大并传输到中耳。由于表面积的差异,鼓膜接收到的声波就集中到较小的空间,声波在从鼓膜传到前庭窗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听小骨使得声音的强度增加了30分贝。为了使鼓膜有效地传输声音,必须使鼓幕布人外两侧的压力一致。当中耳腔内的压力与体外大气压的变化相同时,鼓膜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耳咽管连通了中耳腔与口腔,这种自然的生理结构起到平衡内外压力的作用。 ? (三)?内耳
?内耳的结构不容易分离出来,它是位于颞骨岩部内的一系列管道腔,我们可以把内耳看成三个独立的结构: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是卵圆窗内微小的、不规则开关的空腔,是半规管、镫骨足板、耳蜗的汇合处。半规管可以感知各个方向的运动,起到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耳蜗是被颅骨所包围的象蜗牛一样的结构,内耳在此将中耳传来的机械能转换成神经电冲动传送到大脑。为了便于理解耳蜗的功能,我们用来显示镫骨足板与耳蜗的前庭窗的连接。耳蜗内充满着液体并被基底膜所隔开,位于基底膜上方的是螺旋器,这是收集神经电脉冲的结构,耳蜗横断面显示了螺旋器的构造。当镫骨足板在前庭窗处前后运动时,耳蜗内的液体也随着移动。耳蜗液体的来回运动导致基底膜发生位移,基底膜的运动使包埋在覆膜内的毛细胞纤毛弯曲,而毛细胞与听神经纤维末梢相连接,当毛细胞弯曲时神经纤维就向听觉中枢传送电脉冲,大脑接收到这种电脉冲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六、反馈达标: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期末复习知识点苏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期末复习知识点苏教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期末复习知识点苏教版

知识点

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眼球的附属结构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预防沙眼和急性结膜炎应该做到:不要用手揉眼、不与别人合用毛巾和脸盆。

2、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外界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的内部,在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由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如果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耳廓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关。耳蜗与形成听觉有关。

5、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课后练习

(1)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

A、眼睑B、睫毛C、泪器D、玻璃体

答案:D

解析:

A、眼睑是眼球的附属结构.A错误;

B、睫毛是眼球的附属结构.B错误;

C、泪器是眼球的附属结构.C错误;

D、玻璃体是眼球的内容物,不是附属结构.D正确.

(2)当你从暗室中走出来的时候,瞳孔的变化是()

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由暗室到阳光下,瞳孔缩小,这是因为虹膜内有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平滑肌.

(3)下列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A、角膜B、巩膜C、视网膜D、脉络膜

答案:D

解析:

人体视觉的形成是这样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眼球的结构中对光线敏感,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