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植物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9我国的珍稀植物。
生物:2.4《我国的珍稀植物》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我国的珍稀植物的种类、分布、保护现状及保护意义等,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珍稀植物相关资料的搜集较为困难,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学生分析
我国珍稀植物多分布在南方,北方地区学生对珍稀植物了解较少,认识起来比较困难。考虑到多数学生已基本掌握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技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为好,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提早安排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书刊、杂志等,让学生亲自查阅并获取资料。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有关我国珍稀植物的资料,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说出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及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我国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
阐明我国珍稀植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2.技能性目标
尝试从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上收集资料,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文字、图片表达自己的成果。
3.情感性目标
关注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查好相关网站网址,如:
“中国稀有植物”
//kqz.xj.cninfo.net/creature/live-botany/zxplants/zq.htm
“中国稀有植物名录”
///iso14000/hjfagui/hifg131.htm
“科技之光”
//.cn/hjbh/index_plants1.htm
提供各种有关珍稀植物的书籍、报刊、杂志等资料;[
最好安排在微机室上课,条件不具备的可到阅览室、图书馆查阅相关书刊、杂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在本章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的植物种类,其实,我国还有一类稀有的珍贵植物,例如水杉、鹅掌楸等。1978年,邓小平同志到尼泊尔王国访问时,把中国的水杉树种植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对北美鹅掌楸与我国鹅掌楸的研究则揭开了北美洲与亚洲大陆原来是相连接的这个谜底。
设问:同学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珍稀植物吗?本节课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3-5人为一组,各组选定一名学生负责查找资料,一名学生负责做记录,分组进行上网查找,并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查找和完成表格的情
况。选取填写较好的由该组代表宣读给大家,并提学生未查到的珍稀植物种类资料:
教师:从以上获得的资料中,同学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珍稀植物种类较多,而且研究价值很高,那么,这些珍稀植物的保护现状如何?某些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和归纳:
保护现状:我国历来就对珍稀植物的保护非常重视。第一部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于1997年7月1日起执行,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我过对野生植物保护的政策,对擅自破坏的及采集、出售、收购、进出口等违法活动的处罚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使我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1984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珍惜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金花茶等八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后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又有60多种植物被列入一级保护对象。
濒危和灭绝原因:我国有许多地区由于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严重影响,使得保存下来的许多植物成为珍稀植物,如水杉、银杉、银杏等;也有一部分植物是由于人为因素(乱砍、乱伐、乱采、乱挖)造成的,如人参、沙椤等;还有的是因为植物本身(发芽率低、生长缓慢)的原因造成的,如银杉等。
教师提问:你认为应当如何保护我国的珍稀植物?并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言。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请其他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教师评价和设问:对!保护珍稀植物对人类生存和生活有很大意义,那么,珍稀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评价并举例:珍稀植物中的水杉、银杉、银杏、鹅掌楸等属于“活化石植物”;珙桐、银杏、鹅掌楸等是著名的绿化树种;台湾杉、水杉、金钱松、望天树等不仅是优质的木材,还是良好的绿化树种;银杏叶对高血压、冠心病有很高的医用价值。
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密切,保护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植物资源宝贵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遗产,成为我们新一代义不容辞的重任。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做些什么呢?
教师:课下由本班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负责举办一次“保护我国珍稀植物”作品展,可以是图画、小说、诗歌、散文、幽默笑话等,并展开比赛,评出优秀作品。
学生回答:略
学生参照教师给出的网址上网查找,同时填写课本上的46页表格。
各组对本组表格进行表达交流,并补充、修改;
学生依据课本上给出的和自己查到的资料,各组展开讨论:分析我国珍稀植物保护现状及某些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各组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表达:
保护现状: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乱砍伐、乱采挖,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某些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人类对珍稀植物的破坏活动,比如说乱砍、乱伐、乱采、乱挖等;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说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还有的是因为植物本身生命力弱;
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保护法;搞宣传活动等,坚决禁止砍伐、采挖珍稀植物;利用现代科技(如组织培养、建立种子库)手段加快人工繁殖育苗工作,使珍稀植物得到快速发展。
学生发言:坚决禁止利用,那人类保护它们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觉得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开发利用。
学生发言:第一,珍稀植物中的话化石植物,对研究植物的进化和探讨自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植物的形态优美,可做观赏植物,用来美化环境。第三,植物的植株直立挺拔的,可做优质的木材或作化树种。第四,部分树种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等。[
学生发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宣传保护珍稀植物的活动中来!
精选阅读
我国的珍稀动物
我国的珍稀动物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以及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2.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我国珍稀的动物。学生准备每人搜集一两种珍稀动物的图片或资料。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搜集的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或图片,对搜集资料多的同学予以表扬。
2.讲述:我国动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物。(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物
(1)认识大熊猫①出示大熊猫的挂图。②谈话:这是什么动物?③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④谈话: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事?⑤讲述:大熊猫又叫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它熊猫。大熊猫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某些小动物为食。大熊猫生长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熊猫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0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专门对熊猫进行观察和研究。
(2)认识朱鹮①出示朱鹮的挂图或投影片。②谈话:你认识这种鸟吗?③观察:朱鹮是什么样的?④谈话:关于朱鹮,你知道哪些事?⑤讲述: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鸟之一。雄鸟体长80厘米,雌鸟稍小些。全身羽毛白色,飞羽粉红色。头顶、额、眼周、下嘴、脚部有朱红色,故叫朱鹮。生活在沼泽、山区溪流旁,栖息于树上。以蟹、蛙、小鱼、田螺为食。在1981年5月以前,全世界仅发现有5只这种鸟,号称“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7只朱鹮。后来,又孵出了6只小朱鹮,使朱鹮的总数上升到18只。朱鹮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现在我国已在陕西建立了“朱鹮群体观察站”,观察和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
(3)按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动物——扬子鳄、金丝猴、白头叶猴、羚牛、白鳍豚、黑颈鹤等。(这几种动物的形态详见参考资料。)
(4)提问:①现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②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的动物?(有的数量极少,有的仅在我国有。)
2.指导学生认识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
(1)谈话:你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吗?
(2)讲解:这些动物所以这样稀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由于温度、湿度等变化,大片竹林死亡,熊猫的食物没有了,就会造成熊猫大量的死亡。另一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胡乱砍伐。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亡。
(3)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1)讨论:怎样保护珍稀动物呢?
(2)讲述: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颁布了法律,对捕杀珍稀动物,要进行法律制裁。为了保护珍稀的动物,国家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自然环境,使珍稀动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的珍稀动物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有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破坏珍稀动物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使每个人都懂得并认真做到。
(3)讨论:假如我们这个地方飞来一只受伤的珍稀鸟,应该怎么办?
布置作业调查:1.当地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2.当地有没有自然保护区?3.当地重点保护的是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四、参考资料
1.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例如: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稀动物,如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
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认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滥捕乱杀而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白头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象等20种野生动物也正处在绝灭的边缘野生生物的灭绝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据近两千年来记录的统计,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2.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1)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蹠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我国特产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7)黑颈鹤:鸟类。大型涉禽,体长约1.4米。头、颈及飞羽均黑色,尾羽亦黑色,体羽灰白色,外观黑白分明,易于识别。主要栖息在生长较高水草的沼泽地,以鱼、蛙、螺、虾等为食,在青海、四川西部3500米~5000米的高山沼泽繁殖,迁徙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越冬。鹤类中唯一的高山种,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8)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色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指,有蹼。穴居池塘、沼泽底部,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冬季蛰居穴中。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我国特有,一类保护动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我国的珍稀植物》学案冀教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生物上册《我国的珍稀植物》学案冀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七年级生物上册《我国的珍稀植物》学案冀教版
3.7我国的珍稀植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及多样性的原因;
2、分析我国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
阐明我国珍稀植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
技能性目标
1、尝试从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上收集资料,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文字、图片表达自己的成果。
情感性目标
关注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确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出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我国珍稀植物濒危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我国珍稀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我国植物濒危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水杉和鹅掌揪的图片。讲解:1978年,邓小平同志到尼泊尔王国访问时,把中国的水杉树种植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对北美鹅掌楸与我国鹅掌楸的研究则揭开了北美洲与亚洲大陆原来是相连接的这个谜底。
学生:观察图片。倾听讲解。
(二)新授过程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珍稀植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轮流介绍本组收集的资料。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学生没有介绍到的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教师: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它们数目稀少的原因。
学生::依据课本上给出的和自己查到的资料,各组展开讨论:分析我国珍稀植物保护现状及某些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师提问:你认为应当如何保护我国的珍稀植物?并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发言。
三、珍稀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课下作业
课下由本班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负责举办一次“保护我国珍稀植物”作品展,可以是图画、小说、诗歌、散文、幽默笑话等,并展开比赛,评出优秀作品。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认识了许多我国珍稀植物,并且了解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研究价值等问题。通过交流调查结果,学生会认识到我国的这些珍稀植物数量都很稀少,进而引出珍稀植物数量减少的原因。针对数量减少原因,学生讨论保护的措施。自学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珍稀植物存在对人类的意义。最后的珍稀植物欣赏,让学生体会珍稀植物的优美姿态,激发学生爱护珍稀植物的情感。
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启发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会是怎样的。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
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内容以一个课时完成,主要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课前,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思考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我国的植物资源”的资料。在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然后在全班交流,其间有教师的引导补充。
1.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互补课后拓展
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2.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拔、调节,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此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通过自评、组评、师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成功之处
通过上述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都完成了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课上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表达交流等能力。通过图表数据的转换、计算、分析,不仅训练其解读数据的能力,还拓展学生的技能。注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都表现出对环境破坏、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遗憾和憎恨。
2.本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对学生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分配上把握不好,往往造成一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学生在分析“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时,思维不够开阔,总是局限在几个点上。因此,教学中需教师多引导、启发,尽量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考虑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点评〗
本节课通过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查阅收集资料、表达交流等环节,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畅所欲言地讨论、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发表见解,在学习中感悟、反思,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设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的相关地方生物资源知识,有效地整合应用地方教材,综合地理学科中相关的植物资源知识,紧密联系数学学科中有关数据分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通过“五国森林分布数据表”的计算、分析及图表数据转换进行技能训练,这些是本节课的优点之一。重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也是本节课的特色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