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诗词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5

诗词三首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诗词三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www.jAb88.COM

18.诗词三首教案
1.文本全解
虞美人
(明杨慎《升庵词话》)
(清田同之《西圃词说》)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启—一个国君,习称李后主,在位15年。
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他被俘北上,囚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三年,
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毒死。
李煜工书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是唐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词大多表现伤今怀旧之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抒情率真自然,语言明净优美,凄婉动人,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虞美人》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的前夕,是他的代表作。由君主沦落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
(2)基本解读。
“春花秋月几时了?”词作一开始,便是对人生厌倦的慨叹:春花秋月,本是良辰美景,但作为阶下囚的作者,苦难悲愁,度日如年,对此根本就没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反而怨问何时何日才是了结。
“往事知多少!”这一句是自问。作为一个显赫的君主,沦落到如此不堪,究竟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知”是知道明白之意,含有反省的味道。李煜在位时,日日纵情声色,欢歌宴舞,不理朝政,大臣潘佑、李平曾直言进谏,竟被杀害。因朝政荒废,国势日衰,以致国破家亡,身陷囹圄。回过头来看这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历程,虽有自悔之意,但已经回天乏力,只能徒添悲愁。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两句是写他囚居小楼,深夜难眠,东风吹进小楼,更引起他的故国之思。“又”表明多次,“东风”是指春风,春风又吹,一是说又一个春天到来,囚徒的生活已经多年;二是说在这小楼上,他常常在春风的吹拂中彻夜难寝,思念故国。故国在明月之下,恐怕已经残破得不堪回首,怎不教人悲愁万分呢!
过片之后的“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就是具体写不堪回首的“故国”:那些华丽高大的宫殿大概还在,但它的颜色想必已经陈旧,当年那些年轻漂亮的宫女,也已经容貌憔悴,老了红颜。物是人非,朱颜不再,既有江山易主的哀痛,也有时光流逝的忧伤,这种哀痛忧伤,凝成了最后两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扛春水向东流!”词以一问一答结束。“君”是自指,“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喻,以滔滔不绝的江水比喻无穷无尽的忧愁,非常贴切、含蓄,是一个千古名句。
(3)精华鉴赏。
①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既有作者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帝王之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有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虽然情调感伤低沉,但直抒胸臆,情感非常真诚,感触真切,读采令人顿生唏嘘。前人说李煜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本词堪称代表。
②比喻贴切生动,也是本词艺术上的一大成功。末两句以“一江春水”为喻,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而且高度概括,取得极好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之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书愤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振的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都不忘复国大业。
陆游是一位高产作家,平生作诗近万首,‘大多数是抒发他的爱国思想和感情的。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故乡期间。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5年,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但他积愤难乎,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七律。前两联叙事,追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举,刻画了一个横刀跃马、浩气如山的奇男子形象。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上一句是说自己早年不知世事的艰辛,其实主要是指他料想不到抗金复国的历程竟是如此的艰难。这种艰难不仅是来自侵略者的凶残,更是缘于统治者的妥协和投降派的阻挠、破坏。正因为他不知道“世事艰”,所以那时候的他,雄心勃勃,豪情满怀,“北望中原气如山”,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两句既含有自己不谙世事、爱国之志被亵渎的辛酸不平,也隐讽妥协投降的宋王朝。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扬州市南长江滨,与镇江斜相对峙,是江防要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曾一度占领了瓜洲,准备由此渡江,宋将虞允文率部和当地人民共同抗击,完颜亮溃败,后被部下所杀。上句即是写此。下句是写作者人四川宣抚使王炎军幕,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并在大散关一带与金兵激战的经历。这两句通过追述早年抗金杀敌的英雄事迹,有力地烘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同时也是对自己年迈之际杀敌报国情怀的一种激励,表现了一种高昂的战斗情绪。
后四句感慨当前的处境和时局,昂扬的情调转入深沉的忧愤。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两句意思是说,年轻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来期待自己,如今鬓发斑白,愿望竟然落空。“空自许”三个字很沉痛,既感叹自己壮志未酬,年华已老,又对统治者无心救亡,使广大人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企盼一再落空无比愤慨!年轻时以“塞上长城”自许的豪气,和现今虽然年老而壮志犹存的爱国情怀,都归结为一个“空”字,即一切成空,是多么令人无奈和悲痛!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两句是说,诸葛亮以他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表明他矢志北伐、义无反顾的决心,这种意志和豪气,千百年来谁能与之相比呢!言下之意,是说当今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矢志北伐的人了,一代的爱国者都被埋没沉沦了。作者借用历史典故,暗讽宋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如此,北伐复国自然是一句空话。诗句含蓄、委婉而又见悲愤和不满。
(3)精华鉴赏。
这首诗从立志报国的早岁写到衰鬓先斑的暮年,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感慨,前四句慷慨奋发,后四句幽愤哀伤,情绪有起有伏,充满苍凉沉郁的情调,很有感人的力量。
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很突出,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诸葛亮的积极进取与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表现作者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这也使诗人的情感起伏跌宕,形成波澜,冲击读者的心田,很容易引起共鸣。
扬州慢
(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
夔少年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一生从未做官,最后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在西子湖畔。
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词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多是咏物、写景、言情之作,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由于精通音律,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新词调),共有自度曲17首,本篇《扬州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2)基本解读。
小序:交代写作背景和缘由,写作的主旨。姜夔的词作多有小序,本篇小序也写得精炼优美,很值得一读。
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词人路经扬州时的所见所闻。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首句点明扬州的地位是淮左地区的重要都会,次句又点明竹西在扬州的地位是扬州的著名古迹,第三句表明作者是初次到扬州。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过去的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名城都会,而扬州城中的竹西亭,又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好去处,这么令人神往的地方,使初到扬州的作者,不得不在这里少作停留。作者一开始就指出扬州、竹西的繁华和幽美,是为文写她的破落荒凉作衬托,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膏。”这两句说,当我走在当年车水马龙、酣歌醉舞的十里长街时,看到的竟是一片野生的荠麦,一点也没有当年的繁华盛况。“春风十里”是借用了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意,与上文的“竹西佳处”相呼应,铺叙当年扬州的繁华,又反衬眼下的荒凉。
“荠麦青青”的情景与{诗经,黍离}中的“彼黍离离”相吻合,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这几句是说,自从金兵南侵,洗劫扬州(这里指第二次),继而撤走以后,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场侵略战争。废池乔木对于当年敌寇的烧杀掳掠,尚且如此憎厌,人们的憎厌和沉痛,就可想而知了。这里作者把废池乔木拟人化,表明侵略者的暴行,天怒人怨,草木共恨。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几句说,边走边看,黄昏不知不觉慢慢地来临,只听见凄清的号角声,随着凛冽的寒风吹来,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上空。作者把“黄昏”、“清角吹寒”、“空城”等几个具有特征的景象组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也衬托出作者此刻的心境。
下阕写词人在扬州的心情和感慨。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扬州任职两年,对扬州的歌舞繁华十分赞赏,留下了许多赞美扬州、歌颂扬州的诗篇。可是,如果今日他重到扬州的话,一定会为眼前破败荒凉的
景象大吃一惊:劫后的扬州,哪有一点昔日“春风十里”、“歌舞升平”的繁华影子!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的《赠别》、《遣怀》诗是题咏扬州的名作,曾经轰动一时,为封建土大夫们所称颂,扬州也因诗更加声名远扬。作者借用这一典故,感慨扬州面目全非,繁华不再:即使能写出“豆蔻”、“青楼”那样工巧精美、情深意浓诗作的杜牧,面对这满目疮痍的景象,怕也难以表达他那风流旖旎的情怀了。此处还有更深一层意思:纵有杜牧那样的才情和风流,置身今时今日的扬州,我还能说什么呢!心中的疼痛无法表达,“黍离之悲”更加深化。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里与上阕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相呼应,对今日的扬州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当年杜牧描写过的二十四桥还在,但只见桥下流水冷清,微波之中摇荡着孤零零的月影,寂然无“玉人吹箫”之声。这几句写故景虽在,但面目全非,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默无声中,倾诉着对往昔的怀念,对今夕的伤感。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句仍然以委婉的手法抒情,感慨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想那桥边的红芍药花年年开放,可曾知道为谁开放为谁生!言下之意是,芍药花虽好,如今却已无人欣赏,或无心欣赏了。这里用昔日繁华的痕迹,来增强物是人非,山河变异的悲伤感情。唐代诗人岑参有诗云:“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此处表达的是同样的感慨。
(3)精华鉴赏。
①本词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侧重于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黍离之悲,今昔之感。这种情感主要用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加以表现。上阕的“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等景物,呈现出劫后扬州的残破荒凉,从而表现出作者面对被蹂躏、被摧残的祖国山河时的伤感。竹西亭、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二十四桥”、“红芍药花”等景物,是当年扬州繁华兴盛的象征,但在这里却衬托当今扬州的衰败,表现作者怀念往昔,伤痛今日的感慨。这些景物都很好地烘托出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②化用前人诗境人词境,也是本词的一大特色。唐代诗人杜牧与扬州有密切的关系,有许多题咏扬州的名篇,此词中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用杜诗中的意象所蕴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扬州的现实见闻、感受形成比衬关系,丰富了词境意蕴。词作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达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抒发了内心的郁愤,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情调过于低沉,缺乏鼓舞人心的力量。同时,化用杜牧的诗句,又多与杜牧的风流韵事有关,这不能不说是词作的局限。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佳句,堪称李煜《虞美人》中的“篇(词)眼”。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篇眼”在表现思想、意境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参考该词的“精华鉴赏”第②段。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准确把握该诗的主要艺术特征,并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创作意图和这种手法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参考该诗的“精华鉴赏”。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典诗词使用典故的现象和特点,并把握该词的主要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此词中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用杜诗中的意象所蕴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扬州的现实见闻、感受形成比衬关系,很好地抒发了作者的“黍离之悲”。如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是说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但面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此刻难言的忧伤;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化用这些诗句,借用它的意境,起到了以昔衬今、今昔对照的作用,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得以曲折、深度的表达。
3.相关资料
(1)《虞美人》相关资料。
①后主归宋后,与故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每怀故国,词调愈工。……其赋《虞美人》有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旧臣闻之,有泣下者。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更得其词,故赐牵机药之事。(《历代诗余词话》引《乐府纪闻》)
②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
(2)《扬州慢》相关资料。
①杜牧题咏扬州的几首诗全文。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落拓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②写兵燹(x晒n)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宇,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精选阅读

《诗三首》教案


《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并鉴赏《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二、整体感知

《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是汉乐府涛歌里常见的主题,可见当时这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由人生有限,引发出人们的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汉乐府诗歌里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将这种主张发挥到了极致。也有劝导人们努力进取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浑,气度非凡,又完全是他自己的风貌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2.学习鉴赏《短歌行》

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能有两个难点:一是对诗中引用的《诗经》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一是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不易把握。“青青子衿”两句、“呦呦鹿鸣”四句出自《诗经》,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即可。至于如何把握这首诗中情绪的断续、起伏、变化,我们可以从人的情绪在某个时候变化无端、不必强寻线索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它原本是配乐的,首先要和音乐旋律相应和的角度来理解。从这首诗本身来看,它创作于宴飨宾客时。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譬如朝露”的比喻,可能和汉乐府《薤上露》有关联:“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至“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到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接下来“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自我排解,自我振作;随后“明明如月……不可断绝”却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清冷的月亮又无端触发了他的愁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接续前面的对人才渴慕的情思;最后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实景,体察人才的心理,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从以上简要分析来看,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写忧思,自然随意,反反复复,将它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人产生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完全是豪杰气象,又非他人所能比,结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有气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的1、3两问。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真正理解《归园田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二、整体感知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家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都是对他十分不利的。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当他仕途不得志时,便怀恋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39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归园田居》共5首,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42岁。课文是第一首。《归园田居》写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诗歌,疏通诗句。

补充注释

(1)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一样,使人不得自由。

(2)故渊:鱼儿原来生活的深水潭。

(3)方:傍。

(4)罗:排列。

(5)尘杂:尘俗杂事,主要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一类的琐事。

(6)虚室:虚空闲静的居室,比喻没有人事滋扰明净洞澈的心境。

2.简析诗歌的内容结构。

第一层:表作者个性思想,渴望归田。

第二层:绘作者情趣盎然的田园生活。

第三层:写田园乐之因。

3.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社会的黑暗污浊,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诗歌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统领全篇。接着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第二层作者由近及远着力描绘了田园风光: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以下四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诗中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然,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这时儒家的“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的地位。从他放弃了实现济苍生的理想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领悟陶诗平淡质朴语言中所蕴含的浓郁诗意。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总结、扩展

通过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诗歌鉴赏应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它是读者阅读诗歌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诗句的媒介,获得对诗歌塑造的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歌的主旨。诗歌鉴赏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无固定顺序,为了帮助同学们较快地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暂分三个步骤:诵读、涵咏——解题(知人论世)——释句披文——人境(进入意境)——会意(领会主旨)——评价(评定优劣高下)。希望学生们能循着这步骤,鉴赏《归园田居》的其他四首诗及《其他古诗背诵篇章》中的诗歌,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

布置作业

1.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2.鉴赏《归园田居其二》,体会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附:板书设计

爱田园—个性、思想

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美—虚淡、静穆超俗不羁的品质

平和、淳朴闲适愉悦的心境

《诗经》三首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诗经》三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成书经过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影响。
2、把握课文基本内容,把握古代诗歌语言式样。3、理解并基本掌握诗经的表现技巧及其作用.
4、正确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
2、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
3、对生疏字、词的音和义的掌握。
【课时安排】
3课时高考资源网.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及检测预习
预习要点
1、查字典并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这三首诗。
2、初步了解《卫风氓》故事发生的关键要素。是怎样一个爱情故事。
检测预习
将学生分成研究小组,互相交流预习结果。
二、简单介绍《诗经》高考资源网.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类。它们都得名于音乐。《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风:即15国风,意思就是声调,大多为民间歌谣。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它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高考资源网.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三、音读课文卫风氓高考资源网.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要求将文下单字的注解和注音注到文中相应的字词下面
(2)正音朗读:学生朗读,教师范读.注意诗经以四言为主,停顿的节奏是XX/XX
(3)理清情节,把握基调
A《氓》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单概括。
点拨:粉色的初恋(第一小节);红色的热恋(第二小节),平淡的婚后生活(第三小节),黑色的离弃和灰色的归家生活(四、五小节),冷静的蓝色就是第六小节的清醒和刚烈。
B《氓》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氓”和女主人公的性格?
点拨:采用了比兴手法。三四小节都以描写桑叶开头,联系两个小节的内容,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比----以此喻彼,兴------因此及彼.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高考资源网.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C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什么最痛楚的认识?
(请用原诗句回答)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四、内容鉴赏:高考资源网.

1、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2、《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3、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五、拓展:联系你所知道的中外古今的爱情悲剧,分析产生悲剧的原因.(社会性格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

第二三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中的移情入物,物轻意深
2重章复沓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步骤】:
导语:
卫风.氓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今天我们去分享古代劳动人民的幸福和甜蜜.
一.学习邶风.静女
1、理解体悟
A学生朗读
B将这首小诗改写成短文,要求:加上合理的想象.
C学生朗读改写的文章,师生评议
D教师朗读名家的改写译文,加深印象
2、把握形象
A女子形象:天真、活泼、美丽和纯洁
B男子形象:忠厚,淳朴对爱情真挚专一------
教师点拨:彤管,荑草都是极普通的事物,而对前者男子是悦怿女美,对后者是询美且异,为什么会这样?物微而意深,女子的情意都灌注在这普通的东西上面,正如千里送鹅毛,不在物件的价值,而在情意.
板书设计:
青年之急---------------搔手踟躇
青年之恋---------------贻我彤管诚挚专一
青年之诚---------------爱屋及乌
3、巧用重章手法
第一章以士兵的口吻说:谁说我们没有军衣呢!和你共穿一件战袍。周王就要兴师出兵了,修好我们的武器矛戈吧,与你一起共同对敌。
第二章、第三章与第一章的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地变换了少数字词。由于反复咏唱,使得士卒们激昂热烈的爱国情感得以尽情地抒发;又由于少数字数的变换,使得各章的意思也不相同。
4、背诵邶风.静女

二.学习秦风.无衣
1、朗读,联系诗歌下面的注解.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2、创设矛盾:我认为这首诗歌是三首诗歌中质量最下的,原因在于:诗歌语言要求简洁凝炼,而无衣语句拖沓罗嗦,全诗只需要五句即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同行,你的看法呢?
点拨:联系诗歌的思想主旨讨论.(两诗的区别)
a表达的气势b表达的语气c表达的情感d表达的层次
句式相同--------有气势,情感表达强烈
同中有变--------内容的深化,层次的深入
音韵语势--------和谐整齐,铿锵有力
这就叫做重章复沓,是诗经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形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在这首爱国主义诗歌里用这种方式更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战士积极昂扬的爱国热情,面对外敌同仇敌忾.
3、朗读体会重章复沓对情感抒发,音韵调和的重要作用.

三、小结:诗经的价值,影响和成就.
四、作业:背诵全文.

参考资料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
周道宝
示标:
1、了解《诗经》
2、赏析《氓》
一、导入:
请一生背诵《沁园春雪》
北月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风,望长城内外,唯条茫茫,大江上下,顿头滔滔,心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往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思考:“稍逊风骚”何意?
“风骚”何意?为什么特别点“风骚”?
明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风的源头
二、了解《诗经》
学习《诗经》三首,是305篇的零头,但通过三首,了解《诗经》的大概
1、理解并背诵注释①
2、补充《诗经》六义,一般以首句的第一个词为标题,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三、赏析《卫风氓》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明确: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
2、我们现在是21世纪的中学生,能理解距今2600年前的爱情?挑战。背诵诗歌,思考:
(1)词歌中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句?
(2)歌写“氓和我”如何恋爱?如何结婚?
(3)概括婚恋双方的举动,反映什么情感或性格。
明确:恋爱:自由恋爱,私定婚期;
结婚:举行仪式,嫁给情郎
氓:骗—怒—娶“我”:送—劝—望—泪
占有对方痴情幸福
喜怒无常纯真热情
3、3-5章没有一字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婚后“氓”的变心,我的痛苦。
思考:①“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印证第一章哪些词句?
“桑之落奚,其黄而陨”,年老我衰,没有当初美貌,导致第三、四、五者插足。
②“我”有没有过错?
真情不改,坚守妇道,辛勤劳作,操持家务
③“氓”有没有责任心?
不能富足,遮风挡雨
④“我”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笑贫,亲人娘家人都笑话我!
⑤“我”的痛苦生活得出什么教训?擦亮双眼,决不能让“氓”这样的男子“骗、花”到手。
4、阅读最后一章
思考:①我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何处可以看出?反映她性格另一面?
散伙:决绝,清醒、刚烈
②“我”与丈夫离异后会不会有幸福生活?
悲剧一生,“女子耽矣,不可说矣”
小结:该诗叙写了爱情悲剧,也是“我”的人生悲剧,可以看作是“我的”追忆,也可以看作是散伙前哭诉和痛诉,诗中主人公“我”是值得同情。
思考:“我”的形象相当感人,靠那些艺术手法?比兴、对比、描述。
秦风无衣
示标:1、思想感情
2、重章叠句
一、导入:欣赏《志愿军军队》
雄纠纠,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祖国,为和平,
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
奋勇向前进,
打倒美国帝国主义狗强盗!
思考:战歌的特点?
短小精悍,鼓舞斗志
如此义勇军进行曲
今天欣赏2500年前的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战歌。词句答疑
二、欣赏内容
1、齐背秦风天衣:概括该词的思想内容。
明确:三章内容大致相同,概括出一章内容也便概括出全词内容。前两句:同甘共苦;后两句:同仇敌忾。(不畏艰苦,厉兵徕马)
2、“凯曰天衣”是反问对方提出问题,还是泛泛反问,提出生活艰苦?
3、诗歌语意是并列的,还是层层深入的?
同仇——偕作——偕行
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慷慨雄壮
4、用什么语调表达思想感情?
5、背诵体会
三、抒情特点:
重章叠句,又叫五章复唱,“赋”的手法,铺陈
抒情
板书:秦风无衣
团结互助
同仇敌忾慷慨雄壮赋(铺陈)
北风静女
示标:1、思想感情
2、描写
一、背诵该诗,字词释疑
二、内容上看什么诗,第几人称?
三、1、整首诗反映出什么内容?
热恋,美好的爱情和恋爱中“我”的甜蜜
2、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一会:一次约会不见
两馈赠:两次赠我信物
3、一次约会,静女为什么“爱而不见”?答案不是唯一的,“谈”我“我”的举动怎样?反映什么心情,背后隐含什么情感?
“搔首踟蹰”,焦急;钟情是一种忧愁,是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4、到底“见”没“见”,诗歌没说,…
5、没有写静女的语言,为什么单一甜蜜,沉醉
6、静女的形象
7、与“氓”两位恋人作比较
四、如何表达
多种描写,几个细节
音乐美,细徽曲折的思想
“赋”
“氓”一言蔽之,哀怨
天衣:振奋
静女:甜蜜

杜牧诗三首教案


8.杜牧诗三首

课文剖析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八月秋半的边地,胡人拉满了弓弦,惊散了雁群,哀哀飞向云天外。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秋半:八月。]
首联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时的无序之状和凄惨叫声。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仙掌:西汉武帝时,长安建章宫内有承露盘,下有铜铸仙人伸掌捧托。长门:西汉宫名,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幽居于此。此处以二者代指长安宫阙。]
颔联想象雁失群后南飞途中情形。当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时,景象凄凉,令人心碎:在清凉的月色下,汉宫中当年汉武帝所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地高高耸立,形单影只;当年陈皇后幽居的长门冷宫里,灯光黯淡,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要知道北方正当烽烟遍地,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纷纷在:到处都是。岂:难道,意为不能。胡骑:回纥的军队。逐:随着。一一:全部。]
颈联是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既已到了南方,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要忙于回去。据《资治通鉴》载,回纥南侵时,唐朝廷“诏发陈、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纥”。这里的“春风”含有对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微讽。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那里水草丰美,水边的菰米、莓苔可免受饥寒。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菰米: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籽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莫厌:不要嫌弃。〕
尾联告知雁儿们,不要厌恶南方人迹稀少的地方,因为这里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潇湘,潇水、湘水,均在湖南。相传深秋北雁南飞到衡山回雁峰就不再南飞,潇湘一带是大雁过冬的地方。
名家赏评“仙掌”一联,语在景中,神游象外,真名句也。(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咏雁诗多矣,终无见逾者。(清周咏棠辑《唐贤小三味集续集》,清抄本)
《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游国恩、萧涤非等编著《中国文学史》第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过华清官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次第:依次。“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又暗含赞美骊山景色美不胜收之意,有双关意味。]
起句写华清官所处的骊山秀丽景色。长安离临潼已远,事实上是看不到此二岭的,所以此句应为想象之词。次句写华清宫的景象。用特写镜头:平时紧闭的宫门一道道开启,给人感觉似有军国要事发生了。“山顶千门”用张衡《西京赋》“门千户万,重闺幽闼,转相逾延”句意。“次第开”,山顶千门依次打开,可见守门者早就奉命等候,显出皇帝对送荔枝一事的极端重视,表现唐玄宗的荒唐和杨贵妃的恃宠而骄。由此一词可见全诗主旨,实为枢纽之词。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一骑红尘:是说一个骑马的人在日光下奔驰,扬起一阵阵红色的灰土。荔枝:水果名,外皮有疙瘩,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是一种稀有的美食。]
最后两句一气呵成,答案出来,原来只是杨贵妃要吃的荔枝紧急送到了。帝王贵妃们的骄奢淫逸,平民百姓哪里会知道啊!诗人感慨中含深深的嘲讽。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胜败本是兵家常事,无法事先预料,好男儿应包羞忍耻,从长计议,等待时机,再图发展。不期:难以预料。包羞忍耻:能忍受失败、挫折等羞辱。]
首句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认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作者在这里对项羽的评价虽然不免带有主观色彩,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项羽最终失败的一部分原因。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江东子弟英勇善战,人才济济,只要渡过江去,卷土重来,逐鹿中原,政权失而复得也是有可能的。江东:指江南,项羽起兵的地方。]
第三句是对亭长之语“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的概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第四句呼应第一、二句,意谓假如能“包羞忍耻”的话,胜负还是难料的。此句气势如虹,令人想象“江东子弟”真的有一天“卷土重来”的情形。
结构巧解
《早雁》
首联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颔联想象雁失群后南飞途中情形。颈联,是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尾联告知雁儿们,不要厌恶南方人迹稀少的地方,因为这里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起句写华清宫所处的骊山秀丽景色。次句写华清宫的景象。后两句感慨嘲讽帝王贵妃们的骄奢淫逸。
《题乌江亭》
首句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一旦失败便自刎身亡的项羽难当“男儿”二字。第三句是对亭长之语“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的概括。第四句意谓假如能“包羞忍耻”的话,胜负还是难料的。
写作特色
《早雁》
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以早雁象征边地难民,通过写他们受胡人惊扰南飞的情景,表达诗人对西北民族进犯中原,给边地居民造成灾难的深深的忧虑,形象传神,充分表现了灾民的惊恐、离散及思归。这使全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全诗通过写雁来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亦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表达含蓄,用语精警
此诗表达含蓄,用语精警,讽刺之意见于其中。“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吴乔《围炉诗话》)这首诗含蓄而精深,诗人不说玄宗荒淫好色,杨贵妃恃宠而骄,而是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作对比,含意深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的背后,正是封建统治者不恤民力,逞一己之私欲而置民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写照,而这不由使人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无人知”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一骑”知,“妃子”知,皇帝更知。这更点出了皇帝为讨妃子欢心而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
《题乌江亭》
借古抒怀
此诗借古抒怀,诗人重评历史,暗含诗人以英雄自诩的气质风范。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惋惜、批判之意,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主旨探究
关于这几首诗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早雁》
1.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饱受胡人欺压的边地人民的体贴和同情。
3.这首诗以惊飞四散的早雁,比喻在回纥侵略者蹂躏下被迫流离的边地人民,表现了对难民的深切体贴和同情,也谴责了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1.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
2.这首诗通过运送鲜荔枝这一典型事件,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生活。
3.此诗以叙事、抒情、议论来揭露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作者借题发挥,把自己的感触表达得淋漓尽致。
《题乌江亭》
1.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讽刺。
2.这首诗中,作者也以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待项羽的垓下之败。从军事家的角度来看,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打个败仗就彻底认输罢了。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对这几首诗的主旨你是怎么看的呢?

《元曲三首》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元曲三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元曲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最基本知识,初步体会元曲的特点;
2.了解三首元曲的作者
3.体会曲中描写的对象,了解元曲的语言特色,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元曲的语言特色;
2.领悟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双调】蟾宫曲叹世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元曲的语言特色;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明白本曲大量用典的旨意及创作上的技巧;
2.了解本曲语言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4?),号东篱,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虽热衷过进取功名,但仕途并不显达。一生忧愤。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著有杂剧15种,今存6种,以《汉宫秋》为最著名。散曲现存120多首。他的杂剧和散曲都享有盛名。杂剧“宜列群英之上”(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散曲可为元代之冠,明人贾仲明称他为“曲状元”,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套数《夜行船秋思》、小令《天净沙秋思》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兴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妆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穰穰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老师结合典故讲解课文,正义
三.明白本曲大量用典的旨意及创作上的技巧
“叹世”本是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曲却无一字言及当世,而是通过“咏史”来达到“叹世”的目的,“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本是历史上极为壮丽的一页,却被说成是瞬息幻无的南柯一梦;韩信虽屡建奇功却不能因世而立身,蒯通劝韩信之言亦近似疯话。看来功业无用,世道无常,人生如梦,其牢骚之态跃然纸上,这种借古吟今的曲笔,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四.本曲语言特色
元曲语言的一大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本曲体现了这一点。
【南吕】四块玉别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家
2.鉴赏本曲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家
关汉卿(约1234-1300),大都人,一说祈州(河北安国一带)人。在元不愿为官,多接近下层民众,一生以创作并演出杂剧为业,是杰出的戏曲家。所作杂剧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8种,散曲作品现存小令50多首,套路十几套。
二.基本解读
这首小令可分为两个层次,两层的写法完全不同,前三句为第一层,写离别相思之苦,用直抒胸臆的方法,第二层是以景托情,言尽而意不尽。本曲语言浅近如话,通俗浅白,自然朴实,但又婉曲柔媚,读来韵味悠长。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教学重点
1.赏析这篇套曲新奇的构思、幽默的语言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面描写等艺术特色。
2.体会散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睢景臣(生卒年不详),一作舜臣,字景贤,扬州(今属江苏)人。仕途不得意,嗜音律。今存套数3篇。
二.结合以下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1.这组套曲写的是汉高祖还乡,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这个事件的?这样表现有什么长处?
分析:作者既没有把汉高祖作为一个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英雄来歌颂,也没有从一国之主荣归故里的角度纯客观地描述那种热烈壮观的场景,而是通过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农民的眼睛,勾勒了天子返乡的一幅幅画面。作者构思尤为巧妙的是,他所塑造的这个农民不仅熟悉刘邦的底细,并且在刘邦没有发迹以前,和刘邦还有过一些瓜葛。这样通过他的嘴,对汉高祖嘻笑怒骂,揭露了最高统治者五色锦袍下所藏着的丑恶东西,就显得合情合理了。由于使用了大量符合农民身份的语言,使整组套曲生动活泼,笔锋所至,妙趣横生。
2.皇帝外出的车驾是非常威武壮观的,可我们在读描写这种场面的曲子时,却感觉到异常滑稽可笑,这是为什么?
分析:作者通过旁观者的眼睛,层次井然地描写了皇帝出巡那种威严盛大的场面。你看当瞎五留引着一帮不务正业的家伙,胡乱地吹笛擂鼓奏起乐来,宣告皇帝车驾到达时。先来的是一彪仪仗队,引头的是彩旗队,许多面旗帜迎风舒展,有月旗、日旗、飞虎旗、凤凰旗,还有蟋龙戏珠旗,各种图案,五颜六色,真让人目不暇接。紧接着是一队兵器,有叉,有斧,有金瓜锤,光彩耀眼,威势逼人。再下来的是引道的鹅毛宫扇。最后是皇帝乘坐的车子到了,驾车的一色都是壮马,车上用黄色丝绸做成圆盖,车前八个大官导驾,车后跟着一群捧着皇帝用物的内侍,还随着一群嫔妃宫女,真是好大的气派。然而,这个旁观者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也许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根本没看到过这些人物和东西,他是用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来观察和理解这一切的,所以就像通过哈哈镜观察世界一样,一切都走了形。那些有着吉祥意义的皇室旗帜,在他看来只是白环套住个兔子,红圈打住个乌鸦;凤凰,他以为不过是只在跳舞的鸡;飞虎,他看了还觉得可笑;狗干吗要插上翅膀;而那象征帝皇的龙,他觉得和蛇也没啥区别。那些光闪锃亮的武器,有些他是从来没看见过,只能拿自己所熟知的事物去猜想,于是金瓜锤成了甜瓜苦瓜,朝天蹬成了倒放的马鞍,显得那么不伦不类。东西怪,人也怪,穿了些稀奇古怪的衣服,一个个板起面孔,没有一点表情,就像是庙里的菩萨装模作样。经他这么一“理解”,这支威风凛凛的皇家仪仗队,就变成了耍把戏的队伍了。使人读来,感到忍俊不禁。但是掩卷深思,又感到合乎情理。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扭歪了的形象,表现了人民对封建统治者嘲讽和鞭挞。
3.套曲写的是高祖还乡,为什么主角不很快出场,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写支差迎驾,銮舆仪仗之类的面?是否有点走题?
分析:这是一种反复铺陈欲抑故扬的手法,目的是为了造成戏剧性的效果。车驾来到以前,全村男女老少,不管是穷人还是富户,都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这个农民还搞不清“车驾”和“銮舆”是怎么回事,但看这忙乱的劲,猜想一定是个了不得的人要来了。接下去连着用三支曲子写仪仗车队,虽然描写的是威武盛大的场面,但作者着意是写那个至此还未出场的人物,这样豪华威严的气派,来的肯定是个非凡的人物。然而当读者按这个思路去推想时,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第五支曲子,主角上场了,但这时作者还未点出他的身份。一方面是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场景来看,这样写也合情合理。皇帝驾到,百姓都得下跪恭迎,来不及仔细辨认,所以最初给人的印象只是外形:一个大汉,(这是农民的口语,但是很真实,一年四季从事农耕的老百姓判断一个人,第一眼是看他长得壮实不壮实。)而且架子极大,“觑得人如无物”。待到跪拜之后,抬起头来仔细瞧,“觑多时认得”,这才认出那大汉是谁。可是到这时作者还不点破究竟是谁,只用一句包含着许多问号的话“险气破我胸脯”收尾。这句词好像奇峰突起,带起了无穷悬念,激起读者急切要求了解其中原委的欲望。
三.整体把握课文
1.人物形象。这套曲子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这在元散曲中还是不多见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具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呢?
分析: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用的是近乎漫画化的笔法,粗粗勾勒几笔,就显示出了这个人物的主要特征,虽然近乎夸张,但又是真实的,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最成功的当然数“我”,作者对他的外形完全没有作任何描绘,但读了这套散曲,几乎就有一个真实的人在眼前活动。第一首曲子从他对支应苦差的抱怨,和对富户的嘲讽,就可以判定他的身份是普通农民。以后的三支曲子可以看出他的见闻实在有限,没见过世面,一辈子是在村里劳动。同时他的性格是风趣开朗的。再往下几支曲子,则又可以判断他和刘邦的关系,估摸出他的年岁来。同时又可以看出他那种直率认真,不怕天、不怕地,敢说敢为的性格。这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典型,通过他的嘴,作者说出了广大百姓想说又不好说的话。其次是刘三。作者几乎只用一支曲子,抓住了他的几个细节,就画出一个好酒闲散无赖的画像。除此之外,如王乡老、赵忙郎等,虽然只用了一两句话,也活脱脱画出了那种得意洋洋,又要强装惶恐恭敬,装模作样的小丑式的脸谱。
2.构思特点:构思新奇、嬉笑怒骂。
分析:构思新奇是这篇套曲的最大长处,也是该曲传诵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新奇处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选取了一个新奇的视角。这一视角给作者的描写和叙述带来许多方便,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和讽刺效果。假如由作者直接叙述,那么“飞虎旗”怎么能说成“狗生双翅”呢?而改为由乡民这一观察认识角度叙述就可以了。作者以乡民的“无知”为手段,将皇帝的仪仗、銮驾、导驾官等被认为是神圣威严的东西及大人物变成了滑稽可笑的嘲讽对象。二是作者大胆想象,采用童话式的处理方法,将乡民见皇帝时,当众揭皇帝的老底,数说皇帝的种种丑事,并逼皇帝还债这种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写在曲中,借助童话式的夸张性和荒诞性扫尽皇帝的威风,把他的劣迹一一抖搂出来。使读者明白,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汉高祖刘邦原本不过是个村夫酒徒和流氓无赖。以上两个方面是该曲构思的新奇独特之处。
3.语言特色:通俗易懂、趣味横生
分析:语言的主要特色有两点,一是通俗性。通俗性是元曲的“本色”特征。凌蒙初在《谭曲杂剳》中说:“自成一家言谓之‘本鱼’,使上而御前,下而愚民,取其一听而无不了然快意。”这里强调的是通俗,要求人人都听得懂。该曲这一特点是很鲜明的。全曲俗语、口语用得很多。二是趣味性。语言的趣味性表现在用语很形象、描摹生动风趣。如“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常言俗字,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本篇曲用常言俗字达到了点铁成金的水平,增添了曲子的民间性、通俗性,给读者以诙谐感和轻松感。
四.元曲常识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一般只有一支曲子,而套曲则由多支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散曲中的套曲有两个特点,一是必须由同一宫调的几支曲子连贯而成,如本篇就是由同属“般涉调”的8支曲子组成。8支曲子分属于“哨遍”、“耍孩儿”、“煞”、“尾”4个曲牌。二是无论有多少支曲子,都必须是一韵到底。本篇也是如此。从语言风格上看,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一般的说法是诗庄、词媚、曲俗。明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诗之限于律与绝也,即不尽于意,欲为一字之益不可得也。词之限于调也,即不尽于韵,欲为一语之益,不可得也。若曲,则调可累用,字可衬增。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而无不可也。”曲之所以要求通俗,原因是“须奏之场上,不论士人闺妇,以及村童野老无不通晓”。这是从总的方面说的,至于不同的作者又有不同的风格,“庄”、“媚”、“俗”也不可一概而论。宫调名,“哨遍”为曲牌名,“高祖还乡”为套曲的题目。“宫调”,是乐调调式的统称。乐音有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声。以“宫”声为主的乐调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六声为主的调式称为“调”,统称“宫调”。“曲牌”,曲调的名称,有一定的调子和唱法。按曲调填的曲词,字数、句法、用韵和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每一个曲牌部分属一定的宫调。如“叨叨令”属“正宫”,“醉花阴”属“黄钟宫”,“墙头花”属“般涉调”;也有分属几个宫调的,如“哨遍”属“般涉调”,又可入“中吕宫”。题目是作者根据所写的内容或创作曲词的目的动机自己加的。有的曲词有题目,有的没有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