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1课饮食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4

第11课饮食。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11课饮食”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11课饮食
[教学目标]
1.掌握饮食的发展阶段、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方式、世界各地不同的餐器、随地域而区分的饮食结构;理解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方式的历史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制约、创造饮食的能力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部分、社会历史文化赋予饮食以丰富的内涵、文明交流加强了饮食的多样化。
2.通过对自然环境等文明要素在历史中对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等方面影响的讨论,初步掌握利用文明史观点分析文明要素与文明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与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学归纳方法。
3.理解饮食的历史同样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变迁中求生存、求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理解历史、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并通过对中国饮食传统中丰富灿烂的文化与中国饮食对世界的贡献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
难点: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
说明:
分餐制多与等级制度有关,如中国先秦时期的“列鼎而食”;聚餐制则源自于魏晋之后家族观念的加强,因为在动乱不安的年代中,只有通过加强血缘家族的联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个人的生活,所以聚餐也就成为体现安危与共的家族观念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的文明交流与撞击中,分餐制成为一部分中国人的选择,从聚餐到分餐的转变,一方面固然有讲求卫生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在传统文化与观念上的突破。所以,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2.饮食与文明。

1.小结练习

[资料附录]
材料一:饮食与自然环境。——教科书55页末小字部分。
材料二:饮食与文明交流。——教科书56页小字部分。
材料三: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中,作为主角的竟然是原产自中国的茶叶,这实在耐人寻味,堪称中国饮食文化代表的茶叶在传至西方后,到18世纪已经完全融入西方社会,成为大众饮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欧洲殖民者又将这一饮食习惯带到了美洲。英国限制美洲殖民地经济发展也就自然从这与大众生活最为相关的茶叶着手,通过法令强行在美洲倾销东印度公司经营的茶叶,而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也自然地从这与大众生活最为相关的茶叶开始被点燃。
材料四:饮食的发展历程。——教科书54——55页。
材料五:用餐形式与历史文化。——教科书56页。
[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
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饮食结构、方式
生产力饮食文明交流
(生食火熟食陶器烹饪)
筷子
刀叉、手抓
茶中国:聚餐,欧洲:分餐
社会历史文化
[训练设计]
在北京出土的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的遗迹中,发现有50多种动物的骨骸、淡水鱼鱼骨与海蚶壳,由此可以说明:()
①山顶洞人仍停留在生食的饮食阶段
②山顶洞人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大至海边
③山顶洞人的活动区域应有相当丰富的动物资源
④山顶洞人已经发展起丰富多彩的烹饪饮食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教学反思]
《社会生活》这一单元的设计构想是:精讲《服饰》这一课,在第一课中给出比较完整的文明史分析方法及框架,而后在其他三课中,要求学生根据《服饰》,对饮食、居住、交通等文明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但三课中各有侧重,不要求泛泛之谈。
社会生活在文明史框架下解释的方法是探讨文明以下几种要素与文明现象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生产力、历史文化、文明交流。
《饮食》作为学生实践的第一课,从实际操作来看,在课前应当对学生有一定提醒,并有顺序的规定,要求学生按照自然环境、文明交流、生产力、历史文化的顺序来谈,这样才不会在课堂上出现相对混乱的局面,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定其他的顺序,但是不能完全放任。
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准备至少一个文明要素与饮食间关系作为主讲话题,并且各自最独立准备,不要分组,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形成讨论。在课前应当就每个话题各随机抽选二名学生检查准备情况,以确保学生准备工作充分。
总之,本课是学生在本单元自主实践的开始,课前的要求与准备必须充分,之后的两课才能比较有效地进行。

精选阅读

合理选择饮食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合理选择饮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知识要点: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人体体重的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不相同,他是指食物的_________或_________,是按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分类的。例如,由C、N、S、P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____:C变成________,N变成________,S变成________,P变成________,这些最终产物是_________,使体液呈________。又如某些蔬菜、水果多含K、Na、Ca、Mg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_________,使体液呈______。而人体血液的pH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物的___、___和___,或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根据______和______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4、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期采用的防腐剂主要是_____、___及___等,现在常用的防腐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品中加入营养强化剂是为了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化为汽油
2.有关水在人体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B.水在人体内没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C.饮用水越纯净越好D.没有污染的水就是纯净水
3.关于食物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中PH小于7,则为成酸性食物
B.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成酸性食物
C.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习惯称为酸性食物
D.柠檬酸是酸性食物
4.保健医生提示: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那么苹果汁的pH()
A.大于7B.等于7C.小于7D.无法判断
5.对食物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A.西瓜是酸性食物B.猪肉、牛肉是碱性食物
C.巧克力、奶油是酸性食物D.大米、面粉是碱性食物
6.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醋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B.亚硝酸钠可以用作防腐剂,但不宜过量
C.我国应禁止使用味精D.苯钾酸钠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7.由碳、氮、磷、硫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对应的酸不正确的是()
A.碳→碳酸B.硫→硫酸C.氮→硝酸D.磷→磷酸
8.下列哪种物质常用于保护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而腐败()
A.MgCl2B.NaClC.CH3COOHD.KNO3
9.人体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铁B.钾C.钙D.钠
10.右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
了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钾、钠是指()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二、问答题:
11.谈谈饮水与健康?(提示:日常生活饮用的水有哪
些?你认为饮用什么有益健康,为什么?)
12.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的不同。(第10题)
13.吃饭时,为什么要注意食物的酸碱性?
14.食盐、醋作为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

答案
1C2A3B4C5C6C7C8B9C10D

11.略12食物的酸碱性是指消化后的产物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其本身的酸碱性。

13营养平衡问题很重用14略

第11课圣雄甘地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1课圣雄甘地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11课圣雄甘地教案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

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

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

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

的主要原因。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

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

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

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

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

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

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

的尊敬。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

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1、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

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评价甘地其人。

1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

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

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

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

(二)讲授新课

一、青年甘地

1、生平简介:

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尔土邦(现古吉

拉特邦)。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奉行仁爱、不杀生与素食,提倡

“苦行”。甘地家族在印度处于种姓制度的第三等吠舍,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曾弃商

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和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

邦王公的首相,这使得甘地家族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甘地的父亲忠勇侠义,慷慨大方,

热爱宗教,母亲是—位虔诚的宗教信徒,虽是文盲却熟谙事理,广交显贵。优越的家庭

环境,使甘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2、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3、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生(第一次受到种族歧视的滋

味)

4、成立印度人大会:1894年,甘地发起成立印度人大会,组织领导了一些反对种族歧视

的斗争。

5、在实践中总结出“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斗争形式。

二、非暴力不合作

(提出问题)甘地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哪些斗争手段?

(学生活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①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③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④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

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评价:(1)甘地的巨大声望使他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袖,他的思想也成为印度民

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2)甘地领导的几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都遭到了镇压,

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3)二战后初期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三、圣雄的悲剧

(提出问题):结合P52认识甘地主义(核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下的印

度民族解放运动。

(学生活动)

1、进步性:

①随着甘地成为国大党的领袖,甘地主义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

想。

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遭镇压,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

③二战后初期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2、局限性:给民族解放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①多次用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殖民者抗争。

②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众的暴力斗争,导致运动几度

中止。

③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3、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1948年被印度教

的狂热分子刺杀。

第11课圣雄甘地

一、青年甘地

1、生平简介

2、英国求学

3、南非工作

4、成立印度人大会

二、非暴力不合作

1、运动背景:

2、运动内容:

3、运动特点

4、主要形式

三、圣雄的悲剧

1、进步性:

2、局限性

[解析与探究]

1、“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的是既能发动群众争取独立又能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群

众掀起激烈的革命运动和号召力。

2、请对甘地、甘地主义以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评价。

提示:1、语文甘地: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

由民族独立运动,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印度人民的政治

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但他具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的局限性,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评价甘地主义。甘地主义是印度国大党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指导思想。甘地主义包括哲

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想等方面。主要内容有:坚持“真理”和非

暴力的原则是甘地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争取印度自

治是其社会政治主张;提倡手工编织,反对西方物质文明,努力建立共同繁荣的平等社

会,是其经济思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甘地主义有利于团结不同种姓、不同民族和不

同宗教信仰的人共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但另一方面甘地主义

用“非暴力”限制,防范群众斗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体现了印度民

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其经济思想并未将英国的殖民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分辨清

楚,虽使英国经济收入锐减,但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3、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

暴力不使用运动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下争取印度的独立,在印度民族解放斗争中起

了积极的作用,它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其经济收入锐减;它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符合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要求,使民族独立

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为1947年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甘地的思想以

及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明显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

性,当群众运动高涨时,甘地马上做出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定,使印度民族反帝斗争一

度走向低潮

[自我测评]

1、列举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几项具体内容。

提示: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

殖民机构任职;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等。

2、评价甘地主义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提示:参见“解析与探究”的提示。

1、在课堂中,虽然已经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看,学生讲,学生讨论,但教师讲得好象还是有

些多,不太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但这同时也是个两难的选择,如教师讲得过少,毕竟

华盛顿离我们比较遥远)

2、课堂预设的意图太浓,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老师的设计在转,就好象老

师设下了一个个圈套让学生装进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对课堂的自然生成重

视不够甚至扼杀。

3、课堂气氛有些沉闷,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已经上过多次,没有新鲜感等客观原因外,可

能还跟教师的语言缺乏诙谐、幽默有关,看来以后要在这样方面下一些功夫了。

第11课牲畜林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11课牲畜林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11.牲畜林
进 退
进同退,是江湖秘诀,所谓敌退我进,敌进我退,都要练熟练妥。否则,不知进退,不晓得知难而退,都会沦为丑生,万劫不复。
人家的脸色变了,笑容涩了,声音冷了,立刻要站起来告辞,青山绿水,后会有期。
真正聪明的人,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在这种情形没有发生之前,已经抱拳拱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只有笨人,懵然不觉,犹自纠缠不清、恋恋风尘、振振有词,没完没了,直至收到更直接的侮辱,滚下台来。
照说人若犯了众怒,应该是晓得的,感觉得到的。
俗云一叶知秋、闻弦歌而知雅意,就是这个意思。但太多太多当事人偏偏自闭心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勇往直前,一意孤行。真是怪现象中的怪现象。
相关链接
一、作者介绍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当代新闻工作者、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他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因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主要作品有《通向蜘蛛巢的小路》《阿根廷蚂蚁》《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命运交叉的城堡》《帕洛马尔》等。他收集编写的民间故事集《意大利童话》是再现意大利“民族记忆”之深厚积淀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二、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意大利那段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意大利人民不屈不挠,浴血抗击,表现出的英勇的革命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战斗风貌,为后来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民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此时,卡尔维诺一直摸索着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反思战争。这就有了《牲畜林》的诞生。
自主学习
一、字音辨识
1.生难字
苔藓() 马厩() 骡子()
毡帽()圆锥()皮靴()
山脊()荆棘()篱笆()()
答案 xiǎn jiù luó zhān zhuī xuē jǐ jí lí bɑ
2.多音字
扛()扛着()力能扛鼎吁()气喘吁吁()呼吁
铛()铃铛()饼铛绰()绰号()绰起
答案 kánɡ/ɡānɡ xū/yù dɑnɡ/chēnɡ chuò/chāo
二、词语辨析
1.手忙脚乱 束手无策
都指面对复杂或紧急情况而慌张。“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指对遇到的麻烦没有办法解决,一筹莫展。
(1)于是她乘姑姑站起来想看礼物时,故意碰倒香槟酒瓶,香槟酒顿时洒了一桌,众人________地收拾残局。
(2)那个时候,村庄里的农民听到禽流感就像听到恶魔施咒一样,对其特别恐惧。乡村的土医疗方法对这样一个疾病也是________。
答案 (1)手忙脚乱 (2)束手无策
2.比比皆是 俯拾即是
都用来形容多。意义不同:“比比皆是”形容很多,意思是“到处都是”;“俯拾即是”形容多而易得,意思是“只要低头便能够捡到”。一般用于地上的东西、文中的错别字或某类例证。
(1)一直到二十世纪的《骆驼祥子》《春明外史》等小说戏剧,以及周作人、萧乾、邓云乡关于北京的散文随笔,乃至八十年代后重新崛起的京派文学,关于北京的文学表述几乎________。
(2)名人名言被冒充,要么被移花接木,要么被断章取义的现象,更是________,众多名人都有屡屡“躺枪”的经历。
答案 (1)俯拾即是 (2)比比皆是
三、成语积累
1.膘肥体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寒而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聊以自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嘶力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2.指不寒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
3.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4.指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主旨归纳
全文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叙写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士兵抗争的全过程。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是一个桃花源,那里宁静安详,没有血腥,没有杀戮,没有恐惧,充满生机,是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逃难的地方,也是涤荡罪恶的地方。作者借此表现了在战争面前的百姓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文本探究
1.文章开始一段(在那扫荡的日子里……有人连逃难的时候还带着家兔)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段话暗含深意,“扫荡”交代了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背景;在平淡的叙述中使人感到战争的残酷:人们流离失所。百姓逃难的“树林”理应凄惨不堪,却“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既写出了牲畜林的独特所在,也让文章充满悬念。后面的描写写出百姓对牲畜的珍视的同时,也印证了首句的“热闹非凡”。
2.文中第二段描写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第二段作者用很轻松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动物世界,在这片小林子里充满了和谐的气息,生活着自由自在的动物。而这一片和睦,也是当地村民的生活反映,他们也渴望这种平淡自由的生活。但侵略者的战争将这一切碾得粉碎,不仅人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连牲畜们的一切也被搅乱。第二段的描写既回应了题目,又为后文故事设置了一个背景,参加反侵略战斗的不仅仅是受害的人,连动物们也加入了这场斗争,幽默含蓄地表现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3.朱阿在文中进行了六次射击准备,其中五次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形成情节延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写出朱阿因担心射中“花大姐”而不敢贸然开枪;第二次因为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的嘱托,为了不使“两个可爱孩子”担心而使猎枪跳起了“塔兰泰拉舞”;第三次因为“白胡子的老牧羊人”托起了他的枪;第四次因为“年轻的、戴红头巾的胖姑娘来到他身边”对他威逼利诱而使“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第五次只写了朱阿被满脸雀斑的小姑娘恳求。
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写朱阿没有扣动扳机,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4.简要概括朱阿的形象特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朱阿是小说的主人公,他身上的特征:如矮胖子,圆鼓鼓的肚子,黑里透红的圆脸,农民式的衣着,爱喝酒,手颤等是一个典型的小农民。为了一头花母牛冒险回村体现了他惜财如命的特征,长时间跟着那个傻气的德国兵不敢开枪又不舍离去则进一步体现了他的胆小多虑。这个形象成为抗击纳粹侵略者的典型代表,最后受到欢迎,预示着抗战的美好前景。
5.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作者的安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开枪射击之后。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
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没弄脏,这大约也寄托了作者的某种理想。
写作特色
1.情节上成功设置危机
全文一直围绕着危机运转,德国鬼子进村了,农民们都赶着牲畜走进山林里,朱阿因为在树林深处砍柴,对村子里的事情毫不知晓。这就出现了第一个危机:他在世上的唯一财产——奶牛“花大姐”还在家里呢!是冒险回村把“花大姐”救出来,还是安全地躲在树林里?小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中获得了结构的力量。
2.“延迟”手法让文章跌宕起伏
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本文就是这样安排的:每当朱阿举起猎枪要向德国兵射击的时候,就会被阻止,而阻止的理由也在情在理。
3.语言平坦但又不乏幽默
(1)本文语言叙述沉稳,不蔓不枝,干净利落。这在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反映出作者沉稳的心态和对战争的独特认识。同时,语言又具有调侃意味,幽默风趣,把紧张激烈的战争情节置于近乎生活剧的节奏之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一位年轻的、戴红头巾的胖姑娘来到他身边:‘朱阿’,她说,‘你听我说,如果你打死德国人,我就嫁给你。要是打死了我的火鸡,我就割断你的脖子。’”
(2)“没人愿和他一起去打猎,因为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他想对准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朱阿一直跟着德国兵,像他一样,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鹪鹩被惊得四处乱飞。”……对如此重大的战争题材,作家在叙述中却十分活泼,不乏幽默,在故事的发展中洋溢着一种生活情趣,大大降低了战争的血腥和残忍的程度,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笔法,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感受战争中的精神风貌和心态。
黑 羊
伊塔洛卡尔维诺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那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政府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地定居。到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却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
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人做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任何东西可吃。但这不能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问题是他的行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的一切却不从别人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更糟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互相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因此,在那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唯一诚实的只有开头的那个人,但他不久便死了,饿死的。
【品读】卡尔维诺的寓言小说《黑羊》透露着这样一种雄心:就像巴尔扎克当年用笔征服欧洲一样,他似乎也在雄心勃勃地用笔征服我们这个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事实上他的雄心不仅在他最初的写作中初露端倪,而且在他的身后变成了现实。如今,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与阿根廷的博尔赫斯被世界文坛公认为“作家中的作家”。阅读他们的作品,已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这篇仅有千余字的小说充满了悲怆和无奈的情绪。大师的高超笔法所营造出的阅读快感很快便被我们的尴尬和苦涩取代了。从来没有人达到这样的写作高度,在一千多字的文章里能够完美地展现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荒诞、冷酷、凶残、粗暴、专制、掠夺等属性。卡尔维诺轻而易举地卡住了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卑劣人性最敏感的神经,使人类的隐痛变成血淋淋的伤口。我们甚至可以设想,文明的进程从来都是以牺牲那些不应该牺牲的人的生命和利益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牺牲是公众共谋的结果。

第11课冷战的结束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11课冷战的结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1课冷战的结束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进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知道德国的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知道苏联解体进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知道冷战结束后,美国及其控制的北约推行“单边主义”引发地区冲突的主要历史事件。理解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理解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与美国及其控制的“北约”推行“单边主义”之间的矛盾,以此对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2、技能:
巩固梳理知识,编制年表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编制19世纪以来德意志国家变迁的大事年表,使学生巩固对于梳理知识、编制年表方法的掌握。
通过引导学生从世界整体化进程的角度来思考冷战终结的必然性与单边主义的不合理性,使学生初步掌握将史实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归纳、概括的能力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带给人类的教训以及国际政治单边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发展之间的矛盾,增强学生对于当今世界发展主题“和平与发展”以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价值观的切实认同,并增强人类文明在曲折中前进发展的信念。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20世纪80年代以后,雅尔塔体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终结的?
答:雅尔塔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终结经历了:(1)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方针,宣布不干涉东欧各国事务;(2)东欧各国在苏联“新思维外交”方针的影响下,发生政权更迭和脱离苏联集团的事件,就是“东欧剧变”;(3)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走向瓦解;(4)以苏联为中心的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相继于1991年解散,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使雅尔塔体制最终走向终结。
2、请你制作一张19世纪以来德意志国家变迁的大事年表。
答:
1815年,德意志邦联成立,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强大。
1862年,俾斯麦出任首相,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开始。
1871年,经过三次王朝战争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意志帝国成立。
1918年,一战中失败的德意志帝国覆灭,德皇退位,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饱受经济危机摧残的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获得选举胜利,上台执政。
1945年5月,德国战败,纳粹德国覆亡,美、英、法、苏对德国实施分区占领。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两德正式分裂。
1990年10月,德国实现统一。
3、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表现是强化北约组织,打击现实或潜在的挑战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地区冲突和战争中:(1)1990年利用海湾危机,组织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2)1999年利用前南科索沃冲突,发动科索沃战争;(3)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发动阿富汗战争;(4)2003年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二)探索与争鸣
对于两德统一,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陈乐民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价:德意志人民终于完遂了统一的民族夙愿,既不是俾斯麦式的统一,更不是希特勒式的统一;而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
俾斯麦式的和希特勒式的统一指的是怎样的统一?为什么说两德统一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
教师引导建议:
俾斯麦式的统一:铁血政策,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获得统一;
希特勒式的统一:对外侵略扩张,吞并他国领土,建立所有日耳曼人的国家的所谓“统一”。
关于两德统一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这一命题,要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视角,提供学生思维的阶梯,这些视角包括:
1、思考两德分裂是纳粹德国战败及冷战格局形成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它的统一依赖于美、苏对该地区控制的逐渐减弱,依赖于德国自身对于战争的反省,以求得统一得到欧洲各国的认同。
2、思考联邦德国在促进欧洲统一进程中的作用,这一作用促使西欧经济复苏、崛起,在两极格局中求发展,求得自己的独立自主。
3、思考联邦德国在促进欧洲统一进程中的作用,让欧洲看到一个经过战争浴火后反思的和平发展的德国,为德国统一铺平了道路。
4、也不能忽视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新思维外交方针”对于两德统一的外部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