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2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能力目标:

1.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明确地认识到: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科学推测不仅需要有严密的逻辑,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2.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一种过程。

二、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生命起源的过程。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方案一:

1.在上课的两个星期之前,教师可与部分学生一起,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

2.由学生代表在课堂上介绍肉汤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请解释肉汤腐败和未腐败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客观事实的能力。
3.教师补充说明肉汤实验的来历,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课题。

4.组织学生观看《宇宙与人》等与地球上生命起源有关的科教专题片片段,从而激发其探索的兴趣。

5.让学生根据平常积累的有关生命起源的知识和科教片中的内以及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2)专题片是怎样演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与教材中的哪种学说相同或接近?

(3)教材中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4)你还了解到哪些观点?

教师在学生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归纳和适时评价。

教学方案二:

1.导入新课: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生殖产生新的个体。

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2.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

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

3.按照教材50页的技能训练,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和逻辑推测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

4.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或看教材资料分析1。

提出问题:

(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2)你认为原地球上存在生命吗?

5.介绍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

(1)提出问题: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2)提出问题: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6.教师小结原始生命的形成,并指出这过程是科学家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猜测有可能是对的。另外,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亿年前,而原始生命发生在35年前。所以,我们说生命是通过化学进化诞生的。

相关推荐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八下生物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一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投影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原始地球表面的变化;化学进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能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提出问题:最早的生物从哪儿来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来的?生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二)新课讲解

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引出问题,女娲、上帝是谁创造的呢?若不接受传说和“神创论”,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呢?提问:看到过蛆吗?蛆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指出这是古代人们提出的一种“自然发生”的说法。放雷地实验的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蛆是苍蝇产在肉上的卵孵化出来的,这说明较大的动物是不能自然形成的。提问:很小的微生物能否自然形成呢?让学生各发表自己的见解。放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大小生命都不能自然发生的结论。设问: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那里来的?放原始地球状况投影片。指出这是科学家对原始地球的猜想。科学家关于地球还有不少猜测,请同学看教材104页最后一自然段至105页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讲述原始地球的特点及变化。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后讲述原始地球为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提供的条件。接着放米勒实验投影片,并作一些说明。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实验产生了构成生物的所必须的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学生讨论归纳出在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讲授:小分子有机物随着雨水,最后汇聚在原始海洋中。在原始海洋中小分子有机物经过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自然合成了较大分子的有机物出蛋白质、核酸。原始海洋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和相互作用,凝聚成具有原始界膜的小滴。小滴在原始海洋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化学进化,最终形成原始生命。提问: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进化到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原始生命,即生命的诞生,主要通过什么变化?所以,我们说生命是通过化学进化诞生的。

指出这过程是科学家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猜测有可能是对的。另外,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38亿年前,而原始生命发生在35年前。

(三)小结

可对照板书由学生来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生命的历史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人类的探索

生物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产生,目前的生物只能通过繁殖产生。

(二)原始地球

1.高温、地壳薄、有原始大气,后来才有水。

2.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无氧气和臭氧层。

(三)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1.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较大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界膜原始生命

2.生命诞生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四)几个主要年份

46亿年前形成原始地球

38亿年前形成原始海洋

35亿年前形成原始生命。

六、习题与解释

1.随堂练习

(1)第一个用实验证明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的人是()

(A)米勒(B)雷地(C)巴斯德(D)达尔文

(2)原始地球上的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生成小分子有机物直至产生生命物质所需的条件有()

(A)高温(B)闪电(C)紫外线(D)以上都是

(3)非生命物质演化为生命的场所是在()

(A)原始海洋(B)原始土壤

(C)原始大(D)原始陆地

2.课后练习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

(5)米勒的实验及后来许多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来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实验用来证明

(6)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有、、、

等气体,没有、和。

(7)原始生命起源于物质,原始生命在形成的。是进化的结果。

(8)科学家推测,地球形成于年前,原始海洋形成于后前,原始生命形成于年前。

(9)你认为在现在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3.参考答案

(1)B(2)D(3)A(4)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5)天然蛋白质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基本上都能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方法合成(6)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臭氧氮气功(7)非生命海洋化学(8)483835

(9)答: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为再产生原始生命。因为,原始生命的形成条件已不存在,现在的大气成分不同于原始大气,其主要成分为氧气氮气等,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没有持续不断的雷电。另外,现在海洋成分也改变了。

小资料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生物发生说(生源论):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源。

2.宇宙发生说(宇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达到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能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求新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生命起源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们认为地球以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地外生命的存在是否需要生命呢?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
1、能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求新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阅读书50——54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勾画出来.
1.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是什么?
2.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有何特点?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不同?
2.米勒的模拟实验产生了什么,由此说明了什么?
3.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启逊镇陨石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4.简述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
认真阅读,找出问题答案。
科学方法:推测
1地球上、甚至地球外要存在生命,需要哪些条件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关于生命的起源,必须通过有关研究进行科学推测。
科学方法:推测有哪些要求?
1、要求:
(1)有确凿的证据
(2)有严密的逻辑
(3)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生命的起源过程
1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学说。最早的是神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地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大家听说过腐草生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的说法吗?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但随后巴斯德利用鹅颈烧瓶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打破了自然发生论。
2关于生命的起源,除了这些学说外,你们还知道其他哪些学说?
资料分析
资料一
(1)、原始大气的成分是怎样的?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2)、根据原始地球的环境推测,原始地球有生命吗?为什么?
资料二米勒的模拟实验
实验问题: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吗?
实验假设: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
(3)、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米勒的模拟实验: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
氨、氢、甲烷、水蒸气等

有机酸、氨基酸、单糖、脂类、
嘌呤、嘧啶、核苷酸等等
关于人类的起源出现了化学起源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资料三
(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因此,关于人类的起源又衍生出宇生说: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
3总结: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没有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4通过这些科学实验,科学家推测出生命起源的过程,请一位同学进行概述。1鹅颈瓶实验说明肉汤变质是由于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2(1)原始大气成分是水蒸气、甲烷、氢气、氨、二氧化碳等,其中没有氧气。
(2)没有生命。因为
(3)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物质可能来自于星际空间。
4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简
高温、紫外线、雷电
单的有机物——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技能训练:
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练习全效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总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哪些知识?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在生物界的地位和特征,2、了解从原始灵长类到猿和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3、理解文化发展与人类进化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投影图片和播放影片,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人类与类人猿存在的亲缘关系和从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等方面的事实,让学生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类起源观点。2、通过介绍我们人类同属于智人种,让学生知道不同种族的人是同一个大家庭的人,不能有种族歧视和隔离,地球上人人平等。3、通过我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文明古国。

课型新知识传授课

教学重点古猿到人的进化

教学难点文化发展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谈话观察和讨论

课前准备以表格等形式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对上课内容有一个基本认识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师:投影现代四种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名字。然后问人类为什么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这么样的相似?

生思考:略

师问:人与类人猿在进化上是怎样的关系呢?人类是不是同猿进化而来的呢?是怎样进化的呢?

师:投影这节课的主要板书,并介绍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的特征和在生物界的地位

2、从猿到人

3、文化发展与人类进化

学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知识点1:人的主要特征

师问:人区别于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投影两张人和动物的图片比较

生思考分析讨论和发言:略

师归纳:投影答案

学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分析讨论能力和思维能力

知识点2:人在生物界的地位

师问:人在生物界是属于动物,那么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是怎样的呢?

生思考分析讨论发言:略

师归纳:投影答案

学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讨论能力和思维能力

知识点3:从猿到人

师问:达尔文进化理论告诉人们,人与现在地球上生存的其它物种一样也是由以前的生物进化而来的,那我们人类的祖先是谁呢?

生答:猿

师明确:是古猿,她是现代猿类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师问:那么古猿又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呢?投影板书:猿从哪里来?并投影相关的学习单上的内容。(学习单课前已发下去,学习单的内容请附录于--说明等附页中)

师要求学生:从最早的哺乳动物中去找到祖先。要求阅读课本P87页第三自然小段(引导阅读:注意年代和生物种类的名称),两个同学一组分析讨论,并在学习单上填写上正确答案。

生:阅书,分析讨论,填写学习单,发言。

师归纳:原始灵长类型---原猴类---人猿类---原始人(古猿),然后由原始人进化成现代的猩猩等类人猿和人。

师明确:500万年前的原始人就是人类的最近的祖先,现在同学们理解了现代类人猿为什么与人类那么相似呢?

师:投影图片--原始人,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略)

投影课本图11-22,介绍人类进化的年代

学生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讨论能力和思维能力

师问:那么原始人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

投影板书:从猿到人

请看一段影片,人们从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提几点观看要求:注意年代变化,注意进化上的重要特征的变化。

生:观看影片(约十分钟)

师:先投影片子中的几个简单小问题,让学生回答。

1、人类最早进化发生于什么地方?有何证据?2、最早从古猿中进化出来的人类的远祖叫什么?3、区别于古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生答:略

师问:(投影问题)从猿进化到人大致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在哪些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化特点?

提出要求:先阅读课本88页及观察图11—23,再根据影片中内容,前后四人一组,分析讨论上述问题,并把相应的学习单填写好。

投影学习单上相应的内容

生:阅书,分析讨论,填写学习单,发言。

师归纳:略

师问:在人类生物进化过程中,你认为身体哪分的进化最为重要?有何证据?

生:思考,分析讨论

师归纳:脑,头骨或头骨化石

学生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讨论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知识4文化发展与人类进化

师介绍:文化的概念

师问: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人类进化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请阅书89和90页,根据学习单上有关提示,四人一组分析讨论,找到答案。

生:阅书,分析讨论,填写学习单,发言。

师归纳: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讨论能力、和合作能力

师课堂总结:这节课我和大家在课堂上一起经历了我们人类进化的历程,目睹了用高科技模拟的几百万年前我们的远祖的生活情景。我们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清楚的知道了我们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而不是神或其它什么创造的。那么现代人是否还在进化呢?未来的人类将变得怎样呢?在这里,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教学流程


主要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课题投影图片,从类人猿与观察思考

人的亲缘关系引出人类起源课题


人类的特征谈话思考发言


人类的分类地位投影图片、谈话讨论发言


从原始灵长类到猿的进化投影图片引导自学自学讨论发言


从古猿到人进化播放影片观察分组讨论

发言


文化发展与人类进化引导自学分组讨论发言

归纳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反思

反思一、教学公开课并非一定要精心挑选上课的内容(即选课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课本上最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非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这节课上得不好,可能象历史课。由于开课日期的限制,所以选择这部分内容开课。开始在选这节课题时,心中很担心这节课的教学很难进行,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象一节历史课,可以由教师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从头到尾的描述一遍,其中再展示几张图片就可以了。然而从教学的效果看,这节课是成功的。

反思二、充分挖掘教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这节课教学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时充分分考虑三维目标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教学顺序都是安照课本上教学知识点的顺序进行设计的。这样上课老师讲起来很顺畅,象讲上历史课似的。但这样是以老师讲为主了,忽视学生的活动了。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以下一些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讨论能力,合作能力。其中比较突出培养观察能力。从开始用图片观察导入课题,到观察影片,然后针对课本有关内知识点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讨论和小组合作能力。其中影片非常精彩,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人类起和发展有关知识的求知欲望。可以说影片的观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针对课本知识点难易程度和相关图片,有两个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分析讨论,回答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学习到从猿到人的进化时,阅读课本88页这一段,并观察图11-23,分析讨论,回答人类从犯规到人的进化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在进化上有哪些主要特点?学生活动的效果非常好,都能很好的解答以上的问题。从教学次果看,这节的教学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三维目标。

反思二、课前可以作适当的准备,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课前提早一天发给学生一张学习单,根据课本主要内容,列出了涉及这节课的几个简单问题,有的以问题形式,较难折知识点以填空形式和表格形式,以降低难度。在七个平行教学班中试上过两个平行班不用这张学习单教学,而是直接在课上提出相应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了这张工作单后,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已对这些问题有了思考,或者在上课分析分析讨论时,问题明确,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