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图形的平移(1)(总第4课时)教案

小学总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9

图形的平移(1)(总第4课时)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图形的平移(1)(总第4课时)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课题:7.3图形的平移(1)(总第4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平移的概念及平移的不变性.
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作出已知图形的平移后图形.
学习重点: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作出已知图形的平移后图形.
学习难点: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作出已知图形的平移后图形.
导学过程:
【预习交流】
1.预习课本P14到P16,有哪些疑惑?
2.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
3.下列五幅图案中,⑵、⑶、⑷、⑸中的哪个图案可以由(1)图案平移得到?()
A.⑵B.⑶C.⑷D.⑸
3题图4题图
4.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0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耕地的面积为()
A.600m2B.551m2C.550m2D.500m2
【点评释疑】
1.课本P14做一做.
在平面内,我们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的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2.课本P15议一议.
3.应用探究
(1)如图,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把小船ABCD通过平移后到的位置,画出平移后的小船位置.

(2)如图,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使点A平移到处,画出放大一倍后的图形.(所画的图形用阴影表示)
4.练习巩固:课堂练习:课本P16练习1、2.
【达标检测】
1.在平面内,将线段AB沿某个方向平移距离为a㎝,那么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此方向移动了㎝.
2.如图是一块电脑主板的示意图,每一转角处都是直角,数据如图所示,则该主板的周长是()
A.88mmB.96mmC.80mmD.84mm

2题图3题图
3.如图,六边形ABCDEF由6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组成,下列图形中可由ΔOBC平移得到的是()A.ΔOCDB.ΔOABC.ΔOAF和ΔODED.ΔOEF
4.把一个正方形绕它的一个顶点最少旋转°,所得正方形可由原正方形平移而得到.
5.有没有一种图形,绕任意一点旋转任意一个角度,所得图形都可由原图形平移而得到.
6.(1)如图所示,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将此点记为Aˋ.
(2)连结AAˋ.
(3)将线段AAˋ向右平移三格,将所得的新线段记为BBˋ.

【总结评价】
1.平移的定义.
2.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3.把一个基本图形平移,可以增添图形的魅力,使图形世界更丰富多彩.
【课后作业】课本P18到P19习题7.31、2、3、4.

精选阅读

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认识图形的旋转
出示目标
1.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
2.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4.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预习导学1
知识准备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他的吗?
(是;是;等腰梯形、长方形、正多边形等.)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有哪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自学指导
自学教材第59页内容,思考和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观察:让学生看转动的钟表和风车等.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指针、风车叶片分别绕中间轴旋转)
(2)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
问题:
①从3时到5时,时针转动了多少度?(60°)
②风车每片叶轮转到与下一片原来的位置重合时,风车旋转了多少度?(90°)
③以上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物体绕固定点旋转)
思考: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
知识探究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自学反馈
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C)
A.坐在摩天轮里的小朋友B.正在走动的时针
C.骑自行车的人D.正在转动的风车叶片
2.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4个.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盘的转动;水龙头的转动;钟摆的运动;荡秋千运动.
3.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成四边形AOBC,它绕着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O,旋转角是∠AOD(∠BOE),经过旋转,点A转到D,点C转到F,点B转到E,线段OA、OB、BC、AC分别转到OD、OE、EF、DF,∠A、∠B、∠C分别与∠D、∠E、∠F是对应角.
旋转角指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
合作探究1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1)可以看做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
这个旋转中心是固定的,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但旋转角和对应点都是不唯一的.
例2如图,△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和∠AED都是直角,点E在AB上,如果△ABC经旋转后能与△ADE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A;旋转的度数是45°.
活动2跟踪训练
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让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与另一个正方形中心重合,不难知道重合部分的面积为,现把其中一个正方形固定不动,另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问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设任转一角度,如图中的虚线部分,要说明旋转后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不变,只要说明S△OEE′=S△ODD′,那么只要说明△OEE′≌△ODD′.
预习导学2
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60页内容,并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请看我手里拿着的硬纸板,我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
(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
1.线段OA与OA′、OB与OB′、OC与OC′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与△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1.OA=OA′,OB=OB′,OC=OC′,也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
2.∠AOA′=∠BOB′=∠COC′,我们把这三个相等的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称为旋转角.
3.△ABC和△A′B′C′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即全等.
知识探究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合作探究2
活动1小组讨论
例3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的对应点的位置.
例4已知线段AB和点O,画出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后的图形.
作法:1.连接OA;2.在逆时针方向作∠AOC=100°在OC上截取OA′=OA;3.连接OB;4.在逆时针方向作∠BOD=100°在OD上截取OB′=OB;5.连接A′B′.
线段A′B′就是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对应线段.
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活动2跟踪训练
1.如图,AD=DC=BC,∠ADC=∠DCB=90°,BP=BQ,∠PBQ=90°.
①此图能否旋转某一部分得到一个正方形?
②若能,指出由哪一部分旋转而得到的?并说明理由.
③它的旋转角多大?并指出它们的对应点.
解:①能.②由△BCQ绕B点旋转得到.理由:连结AB,易证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再证△ABP≌△CBQ.可知△QCB可绕B点旋转与△ABP重合,从而得到正方形ABCD.
③90°.点C对应点A,点Q对应点P.
2.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解:(1)连接CD,
(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结DB′,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
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
3.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
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AKLM是正方形,
∴AB=AD,AK=AM,且∠BAD=∠KAM为旋转角且为90°.
∴△ADM是以A为旋转中心,∠BAD为旋转角由△ABK旋转而成的.∴BK=DM.
要用旋转的思想说明就是要用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的知识来说明.
活动3课堂小结
1.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
2.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
3.本节课要掌握:
(1)旋转的基本性质.
(2)旋转变换与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同底数幂的除法(1)(总第14课时)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同底数幂的除法(1)(总第14课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8.3同底数幂的除法(1)(总第14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
2.会正确的运用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能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会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会正确的运用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能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
1.预习课本P47到P48,有哪些疑惑?
2.已知n是大于1的自然数,则等于()
A.B.C.D.
3.若xm=2,xn=5,则xm+n=,xm-n=.
4.已知:Ax2n+1=x3n(x≠0),那么A=.
【点评释疑】
1.课本P47情境创设和做一做.
2.公式推导:am÷an=am-n(a≠0,m、n是正整数,且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课本P47例1.
4.应用探究
(1)计算:①②③

(2)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做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有六个同学A、B、C、D、E、F分别藏在六张大纸牌的后面,如图所示,A、B、C、D、E、F所持的纸牌的前面分别写有六个算式:.游戏规定:所持算式的值相等的两个人是朋友.如果现在由同学A来找他的朋友,他可以找谁呢?说说你的看法.

5.巩固练习课本P48练习1、2、3.
【达标检测】
1.计算:26÷22=,(-3)6÷(-3)3=,()7÷()4=,
a3m÷a2m-1(m是正整数)=,.
2.(a3a2)3÷(-a2)2÷a=.(x4)2÷(x4)2(x2)2x2=.(ab)12÷[(ab)4÷(ab)3]2=.
3.填上适当的指数:a5÷a()=a4,
4.下列4个算式:(1)(2)(3)
(4)其中,计算错误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
5.在下列四个算式:,,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6.4m8m-1÷2m=512,则m=.
7.aman=a4,且am÷an=a6,则mn=.
8.若,则=.
9.阅读下列一段话,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观察下面一列数:1,2,4,8,…我们发现,这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都是2.我们把这样的一列数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共同的比值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1)等比数列5,-15,45,…的第4项是;
(2)如果一列数a1,a2,a3,…是等比数列,且公比是q,那么根据上述规定有,所以
则an=(用a1与q的代数式表示)
(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的第1项和第4项.
【总结评价】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课后作业】课本P50习题8.31、2.

新课标Unit4第1课时


课题

Myname’sGina(SectionA1a-1c)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词汇:Mary,Gina,Jim,Jenny,your,her,his,name,nice,toyou,meet,you,Sentences:What’syourname?Mynameis/name’s/I’m…,Hello.I’mMary.Hi,Mary,I’m….Nicetomeetyou.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听力,运用What’syourname?询问别人的名字,用Mynameis…向别人介绍自己。

3.情意目标:

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话,在交际中,克服害怕出错,或害羞的心里,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自学提纲

StepOneRevision

1.Greetwiththestudentsbyusing“Goodmorning/Good

afternoon/Hello/Hi…”

Revise“What’sthisinEnglish?Whatcolorisit?”by

showingsomelovelytoys.

StepTwoLeadin

师生问答:T:What’syourname?

S1:MynameisLiXunyang.

T:Nicetomeetyou.

S1:Nicetomeetyou,too.将这些句子板书

StepThreePairwork

Getthestudentstoaskandanswerinpairs.Teachergivesthemhelpindeed.

StepFour1a

1.Dividetheclassintogroupsoffour.Askthemtolookatthepicturein1aforabouttwoorthreeminutes,firstlistthewordsasmanyaspossibleandthensharewithgroupmembers.

2.MemoryChallenge.Asksomegroupstomakeareporttoseewhichgrouphasthemostwords.Meanwhiletheteacherwritessomeeasyandimportantwordsontheblackboard.

3.Givethestudentsafewminutestocopythewordsonthebooks.

3.Showsomepicturesofboysandgirlsandteachthenewwordsoftheboy’sname:Alan,Jim;thegirls’names:Mary,Jenny,Gina.

StepFiveListenandnumber

1.Lookat1bandasksomepairstoreadtheconversations.

2.Playtherecordingforthefirsttime.Studentsonlylisten.

3.Playtherecordingasecondtime.Studentsnumbertheconversations.

4.Checktheanswers.

5.Getthestudentsreadtheconversationsand

recitethem.

StepSixPairwork

1.Saytheconversationsin1b,substitutingthenamesofstudentsintheclass.Havestudentsrepeat.

2.Askthestudentstopracticetheconversationsin1bwithapartner.Tellthemtousetheirownnames.

1.任务一:结识新朋友。老师首先向学生做一个自我介绍,将名字写在黑板上:Mynameis…,Myfirstnameis…,Mylastnameis…同时介绍一下名字的意义,然后学生就近组成若干小组,进行自我介绍。

2.制作姓名卡。制作姓名卡,由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姓名卡的设计与制作,姓名卡中要求包括学生的汉语名字(拼音书写)和英文名字,其他的内容由各组自行设计,但要求每个人的姓名卡的设计要有创意、体现小组的共性、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语言准确。因此,该任务既体现个性,又体现共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自学提纲

Homework

1.抄写本节课的新词汇每个三遍。

2.Recite1b

3.Homework

为自己、父母、亲朋好友找一个有意义的英文名字,同时将他们介绍给你的同学们。

达标测试

一.词汇

cl___ckn__cey__r

二.完成句子。

1.你姓什么?What’s____name?

2.我叫Mary。____Mary./My____Mary.Myname___Mary

3.见到你很高兴。___to____you.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同时整个任务链的设计均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由易至难,逐层递进,逐步完成各个任务,使学生在愉快的完成每一个任务的同时,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并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都有所提高。
本节课由于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在教学中,本着“新学期、新起点、新观念、新
认识”的观点设计了四个快乐的任务,同时这几个任务相互连接,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任务链。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始终很浓。尤其是“找朋友”这个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说出了很多精彩的句子,。而在制作姓名卡时,各小组通力合作,氛围和谐,作品各具特色,体现了任务型教学中共同合作与个性张扬的优势。在解释自己名字的任务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们的名言经整理后被保留下来,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各国礼仪表演中学生既学到了英文知识,又了解了其他各国各地的风俗,将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这节课中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本节课的德育目标,使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本节课中也存在几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一、师生均是初次接触任务型教学,对其仅是好奇及尝试,尚未能领会其主旨。
二、活动中课堂秩序稍有些乱,在以后课堂中应加以指导。
教师本身也需要提高对新课标和任务型教学的认识,以完善今后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