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大班幼儿园的故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6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课时第1(共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演讲稿的基本特点

2、把握作者成长故事背后的特殊含义,从中获取教益

3、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梦想并拥有去实现梦想的勇气与毅力;正确看待中美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提取文中关键信息,探究文本背后的特殊含义,教师引导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梦想并拥有去实现梦想的勇气与毅力;正确看待中美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成长故事背后的特殊含义,从中获取教益

教学难点建立梦想,实现梦想;了解“中国梦”的内涵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教学过程:

一、走近名人,引入新课

央视四大名嘴之一的“白岩松”给人不苟言笑的严肃感,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他的主持节目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与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之一

白岩松朴实的外表,内心深处则是一身正气决不哗众取宠,他的座右铭是“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二、我阅读我了解(分组讨论发言)

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我们先了解一下演讲稿的相关知识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是演讲者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的听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

演讲稿的特点:

1、针对性(提出的问题是公众关心的问题;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2、可讲性

3、鼓动性(如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在于使演讲稿生动形象;以及文中和现场听众交流的文字)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本文是节选,演讲稿的结尾被删除了)

三、整体阅读,提取信息

1、本篇演讲稿给我们提供了什么能吸引人的话题,你从哪儿获取这个信息的?

——课文第二段,“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个主题,或许要起个题目的话应该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2、那么课文的第一段,也就是演讲稿的开头说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说了中国和美国打交道,实际是和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在打交道

作用是:提出耶鲁大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关注,拉近距离

【相关信息介绍】:

在学风开放的耶鲁,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学者、政要以及各界精英的演讲但耶鲁校方显然对这次演讲给予了“精心”的安排,把演讲的地点定在以耶鲁毕业生亨利8226;卢斯(HenryLuce)名字命名的卢斯礼堂(LuceHall)亨利8226;卢斯是《时代》周刊创始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新闻人之一,而卢斯礼堂也第一次迎来了中国的新闻人演讲现场的火爆超乎摄制组的想象,不仅过道上挤满了师生,还有一些人因为晚到而被校园主办方婉拒在门外因为耶鲁学生向来以个性和尖锐著称,甚至有时还会有些“傲慢”,岩松显然事先就做好了“挨砖”的准备,他还和学生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欢迎大家扔鞋,但最好是两只,请记得我的鞋号是43号”

(演讲稿的开头,通常有以下几种: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如宋庆龄《在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仪式上的讲话》的开头:我为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感到荣幸2)说明情况,介绍背景;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三月十四日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

3、快速阅读课文的主体部分,根据作者所讲的5个年份,提取相关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

我的故事中国梦的崛起中美关系

1968年出生

我不知道有梦想没有梦想世界非常乱;“我有一个梦想”在美国站起来了

1978年依然生活在小村庄,爷爷去世,生活艰苦,对于“梦想”,“我从来不会去想它”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

1988年来到北京,成为大学生,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的价格,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当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它变得很具体,第一次地尝试过可口可乐,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

1998年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成为一个一岁孩子的父亲;直播主持克林顿访华活动;我开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辆车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而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中国人有一天也可以开自己的车克林顿“访华”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直播间度过自己40岁的生日“中国梦”盛开很多美国人在讲“我有一个梦想

四、思考探究(分组讨论发言)

1、白岩松的成长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他依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的发展也给这些没有梦想的边城孩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个人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国的进步

2、中国的梦想是什么,实现这一梦想的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中国梦: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变得繁荣、富强、团结、和平

(这道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如第二段:“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第三段:“历史,两个伟大的国家,一个非常可怜的家庭,就如此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还是大的国家,其实当时谁都没有把握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第五段:“那一年中国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的价格这在你们觉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迈进,因为过去的价格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第七段:““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让人觉得极其有价值一样,更多的中国人也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最后一段:“因为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四十岁,让我意识到了我的故事背后的中国梦”)

总结: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为开始,讲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个年份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并以个人命运为线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样,使“中国梦”的盛开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在形象可感,轻松可近的气氛感染听众

五、我阅读我领悟(课后交流)

你是怎么看待中美关系的这些微妙变化的,请你课后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和感受(可以写在课外练笔上)

六、我阅读我积累(学后笔记知识积累)

相关知识

2.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课前自主
[走近作者]
王海桐,北京大学学生,2001年四川省高考状元。
[识记积累]
1.正音
拙劣浑浑噩噩樯橹金戈铁马
诠释干瘪丑陋逡巡懵懂世事
尴尬世事尘嚣呓语刻骨铭心
2.辨音
呜咽人才济济
咽喉无济于事
3.辨形
苛刻啼笑皆非恬静灰心丧气
坎坷流言蜚语概括法网恢恢
呵护
4.词语理解: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玉树临风:形容英俊潇洒的样子。
释然:放松。
诠释:解释。
攥住:用手握住。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啼笑皆非: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
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
尴尬: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呓语:梦话。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跟随在后面。
呵护:保护,爱护。

【课文初探】
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3、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
A.绚烂询问嶙峋恂恂而起
B.呜咽咽喉哽咽吃糠咽菜
C.攥住编纂篡夺算术
D.稚嫩秩序铁椎困难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
A.重叠叠加跌价跌跌撞撞
B.彷徨仿佛羞涩差错
C.巴恬静怡然懵懂坑蒙拐骗
D.糟蹋拖塌踏步一沓糊涂

【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2.作者说:“不如做黑夜里的烟火,在刹那,用一生的热情幻化绚烂的景致,照亮我们苍白的灵魂。”此话意在强调什么?

3.如何理解“生活是在偶然雨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

【文段精析】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习惯!多么可怕又强有力的力量!我无法否认,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虽然最开始我并没有觉察到。这种压力,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强大,以至于因我在高考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父母再三强调“不给我压力”时,我苦笑——这份压力来自十几年前的那次惩罚,那次训斥,甚至那次奖赏。这是不是应了佛家人说的“因果”?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习惯”带来了另一个负面效应:我害怕出错,我变得和我母亲一样追求完美,唯一不同的是——我清楚明白地知道:“完美”永远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心理障碍和十三四岁特有的偏执与不驯,“成就”了我初中三年灰色的心理历程。
1.文中开头说:“习惯!多么可怕又强有力的力量!”请你说说文段中“习惯”的“可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联系全段内容,解释“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一句在文段中的具体含意。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岱宗(dài)温馨(xīn}隽永(juàn)游目骋怀(chěng)
B、伫立(zhù)糟粕(bó)租赁(lìn)舐犊情深(shì)
C、和煦(xù)箴言(jiān)揣摩(chuǎi)长篇累牍(dú)
D、慰藉(jiè)肄业(sì)驾驭(yù)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思忖赋予人才倍出食不裹腹
B、装潢向往原形毕露以逸代劳
C、幅射谜团欲盖迩彰察言观色
O、臆测奥秘剑拔弩张以德报怨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有关人士指出,司法公正要在实体,程序以及保证实体、程序公正的法律设施等方面。
②美方强调美国政府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立场没有改变。
③我国政府规定,自3月20日起,在国内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
A、体现奉行标示B、表现执行标识
C、表现执行标示D、体现奉行标识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似乎有一种不可理喻的力量,将我一分为二,又将我合而为一。
B、正当他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的时候,突发脑溢血,九死一生。
C、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D、穿上时装的妹妹,容光焕发,趾高气扬,愈发让人喜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公民因私出国和从事出入境中介服务的机构逐年增多。
B、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实质,是日方能否真正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侵略历史。
C、国际局势处在最为深刻的变化,需要各国人民冷静思考、认真对付。
D、只有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农业发展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6、填入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他生病住院也不好好休息,在床边、桌于上堆了不少书、信和文稿,,而仅仅换了一个地方办公。
A.简直使人怀疑他是病人。
B.谁也不会把他看作病人
C.简直使人以为他不是病人
D.他决不会被人着作病人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答: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

3..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
答:

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语言表达】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2.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

树根谦和地回答: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3.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当躺在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论据: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课文初探]
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
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3、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导语部分:
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
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肉的。”
——《奶奶拂袖而去》:
困惑:“真可惜,我只是个他人口中‘无用’的女孩,既不美丽,也不灵巧。”
思考:“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梧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
——《我比想象的灵巧》:
困惑:“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
思考:“态度是成功的标准,对于自我生存的态度,可能是启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是锁头。”
--《习惯是一种力量》:
困惑:“在在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中,我慢慢变得很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总期望能做得更好,一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
思考:“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
——《享受青春的美丽》:
困惑:“而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小姑的不幸英年早逝这一意外又沉重的打击了我。”
思考:“所以没有永远,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困惑:“什么时候我不再需要他们的鼓励,我会真正坚定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道路?”
思考:“这些呵护使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答案:C
2.答案:D
【疑难探究】
1、如何理解“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提示:要成功,必须得付出。
2.生命没有永恒,要把握住现在。
3.作者的梦想美丽而羞涩,是源自于她的时而自信时而自卑,自卑之时,她以为生活要靠偶然的机遇;自信之时,她相信生活是必然的结果,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困惑。
【文段精析】
1.答案:一是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高考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二是造就了自己初中三年的灰色心理历程——追求完美但又觉得完美可遇不可求。
2.答案:习惯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促进,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A(B粕pòC箴zhēn。D肄yì)
2、D(A人才辈出B以逸待劳C辐射欲盖弥彰)
3、D(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显现出来。
奉行:遵照实行。执行:贯彻施行;实际履行。标识: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标示:显示。)
4、B(不可理喻: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愚昧。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终于脱险。比喻多历艰险而大难不死。风声鹤唳:形容非常慌张,到了自惊自扰的程度。趾高气扬:脚抬得高高,得意扬扬,形容骄傲自大、自命不凡的样子。)
5、B(A搭配不当,“因私出国”后加“人数”;C成分残缺,“变化”后加“时期”;D词序不当,应为“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
6、C
【诗歌鉴赏】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阅读提升】
1、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2.(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是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是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
3.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4.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
1.②①③⑤④
2.示例:流水: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
树根: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3.示例:论点:信心能创造奇迹。论据:四川大地震中,乐刘会被埋在废墟中72个小时。她坚信会有人来救援,并一直坚持到获救。
【写作训练】
【构思提示】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一、日本
1.明治维新
2..中国日安全困境及其出路?
3.简述民族性格对日本兴衰历史命运的影响。
①日本民族具有矛盾的性格,
②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所著《菊与刀》所言:“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③日本民族的岛国心态使近代的日本民众比较保守和自卑,武士道精神又容易使之刚勇偏激,文化的缺失又使之习惯于丛林原则,塑造了其只有强弱没有善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种特征集表现在武士道精神和近代“脱亚入欧”的外交战略中。
④日本的国民性是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从而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自强,战争侵略周边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也为日本走向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4.日本的耻感文化和德国的罪感文化有何不同?
一、世界格局
1.冷战:“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阵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的核心是遏制苏联,是美国由战前的局部扩张转变为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开始。表现为经济制裁、贸易禁运、军事封锁和文化渗透。
2.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针对美国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这次危机持续了13天,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夺霸权、进行核讹诈和玩弄战争边缘政策所造成的。同时也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危险的对抗。
3.马歇尔计划
4.杜鲁门主义
5.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协定,从而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1945年底,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即世界银行WB)。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战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体系于1973年终结。
6.雅尔塔体系(答案略)
7.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阵营对抗;
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③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霸走向关系缓和;
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
⑤“冷战”后出现“一超多强”
⑥未来走向:多极化
二、朝鲜问题
1.名词解释:朝核问题(背景、过程及现状)
2.中国政府的立场: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3.为何中国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
三、苏联问题
1.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教训
2.匈牙利事件
3.欧亚经济联盟
4.休克疗法
四、中东问题
1.犹太复国主义(答案略)
2.茉莉花革命
3.伊朗人质危机
4.巴以冲突的原因?
5.颜色革命
6.为什么耶路撒冷被称为三大宗教的“圣城”?
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曾先后长期统治该城,其中犹太教500多年,基督教400多年,伊斯兰教1200多年。①传说耶稣受难地,基督教的圣墓教堂所在地;②犹太教圣殿唯一的残迹哭墙;③传说穆罕默德曾在此拴过马,阿克萨清真寺所在地。
五、中国外交
1.三个世界:毛泽东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第一世界:经济和国防很发达的国家,具体就是指美国和前苏联。第二世界:经济和国防比较发达的国家,以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等。第三世界:经济和国防相对落后的国家,毛泽东给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发展中国家”,以非洲国家为主的落后国家。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另起炉灶”
5.邓小平对全球的“东西南北”战略判断
6.为何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7.简述习近平提出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七、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
1..简述恐怖主义概念、产生的根源和中国政府的反恐立场?
有预谋、有政治目的、伤害平民以及非国家行为或者地下组织这四个要素是国际社会就恐怖主义定义问题进行磋商的重要基础,这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恐怖主义的本质。
恐怖主义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根源,既有历史的根源,也有现实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恐怖主义是一国之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范围内南北发展不平衡两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不公、政治纷争、局势动荡则是恐怖主义盛行的温床。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贫穷和不公正的国家政治经济旧秩序。
恐怖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
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真实战略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世界政治秩序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实质上仍然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中国对此持反对态度。
2..非传统安全是什么?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答案略。
3.试比较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对国际关系、世界格局和世界安全产生的影响?
八、判断
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中美的共识。(╳)
2.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资本主义的胜利。(╳)
3.“一带一路”中的“五通”最关键的是民心相通。(∨)
4.冷战后,非传统安全问题呈上升趋势。(∨)
5.美国在中东的大民主计划是成功的。(╳)
6.亚洲"四小龙"是指新加坡、韩国、台湾、日本。(╳)
7.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8.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雅尔塔体系。(∨)
10.随着美国的衰退,中国已经是全球化的领导者。(╳)

第三课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第三课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王海桐

一、作者:王海桐,北京大学学生,2001年四川省高考状元。
二、词语:
木然浑浑噩è噩凭依逡qūn巡沙砾lì干瘪丑陋拙zhuō劣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释shì然诠释枷锁希冀jì攥zuàn住豁huò然啼笑皆非云淡风清懵měng懂世事小心翼翼yì尴gān尬gà呓yì语如影随形呵hē护
补充词解: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玉树临风:形容英俊潇洒的样子。
释然:放松。
诠释:解释。
攥住:用手握住。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啼笑皆非:哭笑都不是,形容处境尴尬或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状态
懵懂世事:糊涂,不明白事理。
尴尬:处境窘困,不易处理。
呓语:梦话。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跟随在后面。
呵护:保护,爱护。

三、熟读课文
四、思考探究
1、导语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介绍写作的缘由和主线(文眼)。
2、主线(文眼)是文中的哪句话,找出来。
——“我愿意写我的困惑和思考,而不仅仅是‘状元成长录’。”
3、细读课文,找出各部分的“困惑和思考”,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句。
——导语部分:
困惑:“在无数人眼里,我是一个‘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这让我不舒服。”
思考:“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肉的。”
——《奶奶拂袖而去》:
困惑:“真可惜,我只是个他人口中‘无用’的女孩,既不美丽,也不灵巧。”
思考:“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梧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
——《我比想象的灵巧》:
困惑:“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
思考:“态度是成功的标准,对于自我生存的态度,可能是启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是锁头。”
--《习惯是一种力量》:
困惑:“在在有意无意的暗示、训言中,我慢慢变得很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总期望能做得更好,一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猛然惊觉这成了一种习惯。”
思考:“这种习惯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可它同时也带给我巨大的压力。”
——《享受青春的美丽》:
困惑:“而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小姑的不幸英年早逝这一意外又沉重的打击了我。”
思考:“所以没有永远,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困惑:“什么时候我不再需要他们的鼓励,我会真正坚定而自信地走上自己的道路?”
思考:“这些呵护使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4、课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坚定、乐观、迷惘的语句或段落,找出一两个能引起你共鸣的例子,谈谈你的感受,并加以仿写。
5、如何理解“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天下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提示:要成功,必须得付出。
五、联系自己思考:
1、作者说:“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么713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情感信息?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
——不愿别人把自己看成只是“很会考试,考得很棒的人”。
2、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3、在青春的校园里你也可能与作者当年一样,正孕育着美丽的梦想。请把你梦想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日记中或与同学交流。六、练习
1、抄写生字词和佳句。
2、结合第三页第三题,参看第22页《讲述自己的故事》,做第五页布置的大作文《我是谁》。
3、本单元学习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收获给自己写一句座右铭或一句勉励性的话。

在梦的远方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在梦的远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在梦的远方
林清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感悟母爱,赞美母爱,从而打开自己真实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清丽,理解母亲的感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梦的远方”是什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清楚大胆地陈述自己的理解,才是教学中的难点,更是重点。
教学设想:
1、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和交流。
2、运用“读——悟——赏”语文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这是一个简单而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和抚慰。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悲伤时,她是慰藉;沮丧时,她是希望;软弱时,她是力量……那么,台湾作家林清玄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传达了一份怎样的母爱呢?在本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在梦的远方》。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温故知新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文章以什么为顺序?(时间)以什么为线索?(回忆)回忆了母亲对“我”关爱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那么,文章回忆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哪些故事?
(请大家翻开课本,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误喝香仔油,母亲救我一命。
②撞缝纫机脚险送命,母亲为我流泪。
③体弱大补得疝气,为我奔走两年。
④照顾无微不至,奇迹般健康起来。
⑤成绩好性格古怪,为我烦恼伤心。
⑥算命求得心安。
⑦离家在外求学远,担忧牵挂、惦念。
⑧讲述求梦故事,从中受益匪浅。
四、自主感悟
1、你认为文中所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精神上的支持)
怎样理解“这一世我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回到课本,在哪一段出现,联系上下文,揣摩理解)
感谢和怀念。
2.既然写母亲,为什么还要详尽地转述母亲将的“我”的日本童话呢?
阿土和阿呆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迪?(接着感悟)
明确:梦想、坚持。
3.母亲说“有很多梦是谣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以实现”那么文题“梦的远方”到底指什么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理解文题含义)
明确:理想亦或母爱都可。
追问: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想怎样实现它。
小结:本文中林清玄正是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
五、延伸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令你感动的母爱故事?
既然母亲如此伟大,那么你如何报答自己的母亲呢?
2.下面请倾听一位风烛残年的老母亲的心里话:
配乐诗朗诵:《当我老了》
谈听读感受,进行母爱教育。
六、作业:
小练笔:当你老了
——写给我的母亲
结束语: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请珍爱这份情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满怀信心地去描绘人生绚丽的图画。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