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记念刘和珍君

高中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6

记念刘和珍君。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究赏析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后,让学生掌握文本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数:总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需从古典回到现代,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而鉴赏应该注意:1、掌握文章的思路,以“我”为主;2、把握作者所赋予的情感,因“实”出“虚”;3、深入品味语言,理解“情致”与“文”的联系。我们走近鲁迅,学习他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
然而,鲁迅这个“朋友”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他创造的文学是“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且有独特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鲁迅,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以犀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与尊重。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永远都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钢铁战士。毛泽东评价他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鲁迅,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鲁迅的作品,逐渐地认识鲁迅。
二、写作背景
(以上说了那么多,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军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航使入天津大沽口,制造了大沽口事件。之后,日本联合英美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并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种种无理条件,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声讨日英美等国的罪行。
会后,到段政府前请愿。当游行队伍来到段政府国务院门前时,遭到军警的排枪射击和大刀破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即在遇害者之列。4月1日,鲁迅写作了《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并以此文来深切哀掉刘和珍等遇难者,借此对“三一八”惨案进行评述。当然,还在《空谈》、《可惨与可笑》、《无花的蕃薇之二》等文章中也有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
就在3月18日当天,鲁迅正在写作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下午得知惨案发生后,鲁迅愤慨地说:
①如此残虐险恶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②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最后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而在当前,世界局势不断地动荡,美日等发达国家借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牢记历史。
三、分析文章
前面,我讲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正式看课文的内容,我们先来学习全文的第一二小节,请大家先看到第1小节的第1段。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文章开头就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含有揭露的意味,这里强调这个重大历史时刻,对人心起到一种提示和警醒。而“二十五日”就是女师大为在段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一天,鲁迅在这一天,却独自徘徊在礼堂外,表明了鲁迅无法承受烈士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在徘徊中沉思。遇到程君,问起为刘和珍写了点什么没有时,鲁迅还在沉思中,一下子就愣住了,只说“没有”,程君就“正告”鲁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因为她生前很爱看鲁迅的文章。从整体来看,这一段总写在北京女子师大追悼会上“我”被“正告”有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的缘由。
(接下来,请大家看到第2段)
“这是我所知道的……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生活艰难的同时,刘和珍毅然预订《莽原》全年,指出刘和珍是一个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青年。“毅然”一词又体现出她的勇气和果断。后面,“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大抵却只能如此而已”,反复强调“却只能如此而已”,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表达出鲁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来悼念死者,深表歉意。
在这一段中,我们如何来理解“安慰”一词的含义呢?请大家思考。
明确:如果存在“在天之灵”,则对遇难者和作者自身都可以得到安慰。
(我们了解了前两段的内容之后,请大家继续看到下一段)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里,为什么无话可说呢?请思考。
明确:“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这“并非人间”说明黑暗的社会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连呼吸都有困难,又怎能说出话?这里,暗含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愤怒与控诉,只能在“痛定之后”,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里,作者对“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更加觉得悲哀并愤怒到了极点,他将“深味”悲凉,以“最大哀痛”作为“祭品”奉献给逝者,让哀痛“快意”于苦痛,说明作者对死者也哀痛到了极点。
这段中提到三个“非人间”,反复的强调这“非人间”,可以看出,鲁迅“已经出高愤怒”了,并含有对段政府有严历的控诉之意。
(上面,我们对第一节作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请大家齐读一遍这节的内容)这里,我们采取整体感知的方式来解读。
“真的猛士,敢于……敢于……”指出猛士敢于直面和正视反对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社会现实,“猛士”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作为“真的猛士”是不可以更不可能回避的,而这就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和以“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感到“哀痛和幸福的人”。
接着指出,“庸人”随着时间的流驶,惨案仅使他们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庸人”却在“微漠的悲哀”中,“暂得偷生”,并且“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说明“庸人”太多。否则怎么能够“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呢?但是“庸人”也曾被惨案影响过,给他们留下的是“微漠的悲哀”,对他们麻木的灵魂只存在轻微的触动。鲁迅正是看到了“痛人”太多,提出了“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的疑问。
所以,鲁迅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就必须写点东西,以提醒太多的“庸人”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血债。因为鲁迅担心“庸人”麻木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历史。这就说明鲁迅正是看到多数“庸人”的愚弱之处,觉得“正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以此来疗救“庸人”麻木的精神世界,他就是这样一个负责任的人。
学生活动:(通过对这两节内容的分析,请大家思考如下问题)
鲁迅在这两部分的内容中,给我们明确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这两节结构严整,并构成一个整体,为我们交待的写作的意图是提醒“庸人”们牢记历史,牢记血债。表达出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对反动统治者的厌恶和控诉,为全文奠定了深厚的抒情基础。
四、板书设计
正有为“遇难者”写点东西的必要
第2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主体,理解重点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前两节,接下来,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后面几节,请同学们看到第三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在学习这里的内容之前呢,请大家先朗读一遍第二节要求背诵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看到第三节第1段我们从总体上来分析)这段指出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鲁迅回忆刘和珍的身前事迹。对自己的学生,鲁迅先生奉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并强调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认为自己是“苟话”的,这就表达了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良好品质,并把这次遇难者的事迹上升到历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下面一段叙述了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和鲁迅认识刘和珍君的细节,特别提到像刘和珍这样追求进步的青年,在学校中,被杨荫榆、刘百昭等的残酷迫害。鲁迅在《空谈》一文中说:“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预想不到的”。说明反动派迫害学生,是鲁迅根本预想不到的,在鲁迅看来,缘杨荫榆、刘百昭等人是不可能有“人气”的,所以,他对待反动派,则是“横眉冷对”,“千夫所指”。
“我平素想,……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三句话中,指出了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并猜想她“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是,鲁迅用“总该”一词,强调出乎意料。“她却常常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两次写到“微笑”与“态度温和”,这样,到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1、深入刻画刘和珍的性格和形象,与反动派的阴险毒辣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突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再次指出刘和珍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不为势利所屈,勇于反抗和斗争。“微笑”和“态度温和”则透出了她的善良与纯真,她的“虑及”说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里阐明出刘和珍的形象之后与反动派的险毒构成艺术上的反差,是对反动派的强烈批判。
总的来说,第三节叙述了刘和珍的生前事迹,并赞扬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对爱国青年是“受人利用”的论调的反驳。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节,请大家齐读一下这一节的内容)
这节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逐渐展开,可分为四个层次:
得到噩耗→颇为怀疑→以尸骸为证,同时听到诬蔑→悲愤号召
以上明确了思路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内容。
“居然”一词说明:一是对卫队开枪出乎意料;一是突出敌人如是凶残。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鲁迅是“颇为怀疑”的,不敢相信,也无法相信,事实则是以刘和珍自己的尸骸为证。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请诸位思考,我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鲁迅在《空谈》中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我只知道他们(指反动派)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是把敌人想得太好。请愿不以为然,事实则出乎意料,总是“梦想不到”。被骗去的四十七个青年的生命却震撼了鲁迅,使他不得不相信反动派的行为“下劣凶残”确为事实。第二段则直接点明反动派对爱国青年是纯粹的虐杀。
在第3、4段中,“政令”说她们是“暴徒”,“流言”又说她们“受人利用”。这纯粹是对刘和珍等青年的诬蔑,而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温和”则是对诬蔑的反驳。事实也说明,他们是“徒手请愿”。鲁迅说过“假如当局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表明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虐杀、诬蔑等没有“天良”的行径深表痛恨和谴责。
第五段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中,“无话可说”是因为什么呢?这里的“无话可说”和第一部分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了什么关系?表达效果是否相同?“缘由”一词又作何解?(请思考,然后作答)。
明确:这里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对敌人的暴力和无耻谰言使人震惊,愤怒得说不出话。这与前文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对应,递进的关系。前文中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和所住的并非人间”使鲁迅“艰于呼吸视听”,找不到更锋利的言语来控诉段政府的罪行却只能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以此来哀悼死难者。所以,“无话可说”。同样都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
“缘由”一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2、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这里暗含了既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最后,号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由此,鲁迅发出沉重的呐喊。
(讲究第四节,我们再看第五节)。
开头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内心的愤怒不得不说,不说就阐述不清反动派屠杀青年学生的惨象,自己只能把心中愤怒的话说出来,才能使内心的歉疚得以减轻。
接下来,“我没有亲见……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请大家参看注释。其中,“欣然”一词说明刘和珍是自愿前往请愿,并非“流言”所称的“受人利用”,这里即是对流言家强烈的驳斥与批判。鲁迅说:“这罗网之所以布成,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但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部分主要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遇害时的细节。其中,“背部中弹”说明学生不是在正面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又说明了是有军官指挥着进行杀害青年学生。“攒射”是排枪射击的佐证,手枪是指挥官才配得有,一般士兵扛的都是长枪。则更说明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这就暗示“三一八”惨案是段执政府设下的“罗网”,这就深入揭露段政府的下劣与凶残,让事实真相更加地明晰。
然后,这部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精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中,“伟绩”和“武功”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总体上,这句话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时的从容和伟大,深刻地讽刺了中外杀人者的沾沾自喜与他们的暴力和丑恶嘴险。而“中外的杀人者却居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说明了鲁迅对“中外杀人者”充满了极度的痛恨。
总体来讲,这三个节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前的事迹和遇害的详细经过,极度讽刺反动派的残虐与揭露他们的罪恶行径,高度赞扬了三个女子从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在遇难过程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说完了《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三、四、五小节,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回顾完上面的内容之后,我们来看第六节第1段)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布依旧太平……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形象地反映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煤”作比喻,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说:“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未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由此,在对血流过后的激励作用给予肯定,同时,指出“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的哀伤”,而对于“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的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并不赞成徒手的请愿,但他指出了死者流血的意义,想让人们在血的教训之下,改变战斗的方法,即是先保全自己,保存实力,要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强调“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指出了“流血”之后的影响是会不断扩大的。
下面,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的是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徒手请愿是不值得提倡的,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尽管影响不是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鲁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纪念的最终目的所在。
(讲完了这个小节之后,我们来看文章的最后一节)
“我已经说过:……”这两段中,前一段“向来”,“不惮”,“最坏”等词再次出现,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同时,指出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的从容。后一段,特别肯定了中国女性对于革命的意义,就是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互助团结、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毅然的民族性虽被压抑至数千年,但最终被唤醒,没有消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更将奋然而前行”。这段中,鲁迅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民族性终于没有消亡而从中看到了希望,中国女性的从容将激励“猛士”奋然前行,鲁迅说过“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一件事的开头”,说明了后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
最后,“我说不出话来”,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意。
(好,我们把全部内容讲完以后,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2、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3、鲁迅在此文中涉及了哪三类人,对他们各持怎样的态度?
①反动势力(学者文人)
②爱国青年
③“庸人”
三、板书设计:

相关知识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鲁迅

教学目标
1、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态度。
3、理解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后,让学生掌握文本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数:总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而鉴赏应该注意:1、掌握文章的思路,以“我”为主;2、把握作者所赋予的情感,因“实”出“虚”;3、深入品味语言,理解“情致”与“文”的联系。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5页,我们就来再次走近鲁迅,学习他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
然而,鲁迅这个“朋友”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他创造的文学是“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且有独特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鲁迅,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以犀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与尊重。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永远都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钢铁战士。毛泽东评价他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鲁迅,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鲁迅的作品,逐渐地认识鲁迅。
二、写作背景
(以上说了那么多,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军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航使入天津大沽口,制造了大沽口事件。之后,日本联合英美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并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种种无理条件,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声讨日英美等国的罪行。
会后,到段政府前请愿。当游行队伍来到段政府国务院门前时,遭到军警的排枪射击和大刀破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即在遇害者之列。4月1日,鲁迅写作了《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并以此文来深切哀掉刘和珍等遇难者,借此对“三一八”惨案进行评述。当然,还在《空谈》、《可惨与可笑》、《无花的蕃薇之二》等文章中也有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
就在3月18日当天,鲁迅正在写作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下午得知惨案发生后,鲁迅愤慨地说:
①如此残虐险恶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②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最后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而在当前,世界局势不断地动荡,美日等发达国家借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牢记历史。
三、分析文章
前面,我讲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正式看课文的内容,我们先来学习全文的第一二小节,请大家先看到第1小节的第1段。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文章开头就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含有揭露的意味,这里强调这个重大历史时刻,对人心起到一种提示和警醒。而“二十五日”就是女师大为在段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一天,鲁迅在这一天,却独自徘徊在礼堂外,表明了鲁迅无法承受烈士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在徘徊中沉思。遇到程君,问起为刘和珍写了点什么没有时,鲁迅还在沉思中,一下子就愣住了,只说“没有”,程君就“正告”鲁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因为她生前很爱看鲁迅的文章。从整体来看,这一段总写在北京女子师大追悼会上“我”被“正告”有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的缘由。
(接下来,请大家看到第2段)
“这是我所知道的……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生活艰难的同时,刘和珍毅然预订《莽原》全年,指出刘和珍是一个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青年。“毅然”一词又体现出她的勇气和果断。后面,“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大抵却只能如此而已”,反复强调“却只能如此而已”,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表达出鲁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来悼念死者,深表歉意。
在这一段中,我们如何来理解“安慰”一词的含义呢?请大家思考。
明确:如果存在“在天之灵”,则对遇难者和作者自身都可以得到安慰。
(我们了解了前两段的内容之后,请大家继续看到下一段)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里,为什么无话可说呢?请思考。
明确:“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这“并非人间”说明黑暗的社会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连呼吸都有困难,又怎能说出话?这里,暗含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愤怒与控诉,只能在“痛定之后”,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里,作者对“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更加觉得悲哀并愤怒到了极点,他将“深味”悲凉,以“最大哀痛”作为“祭品”奉献给逝者,让哀痛“快意”于苦痛,说明作者对死者也哀痛到了极点。
这段中提到三个“非人间”,反复的强调这“非人间”,可以看出,鲁迅“已经出高愤怒”了,并含有对段政府有严历的控诉之意。
(上面,我们对第一节作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请大家齐读一遍这节的内容)这里,我们采取整体感知的方式来解读。
“真的猛士,敢于……敢于……”指出猛士敢于直面和正视反对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社会现实,“猛士”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作为“真的猛士”是不可以更不可能回避的,而这就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和以“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感到“哀痛和幸福的人”。
接着指出,“庸人”随着时间的流驶,惨案仅使他们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庸人”却在“微漠的悲哀”中,“暂得偷生”,并且“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说明“庸人”太多。否则怎么能够“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呢?但是“庸人”也曾被惨案影响过,给他们留下的是“微漠的悲哀”,对他们麻木的灵魂只存在轻微的触动。鲁迅正是看到了“痛人”太多,提出了“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的疑问。
所以,鲁迅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就必须写点东西,以提醒太多的“庸人”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血债。因为鲁迅担心“庸人”麻木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历史。这就说明鲁迅正是看到多数“庸人”的愚弱之处,觉得“正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以此来疗救“庸人”麻木的精神世界,他就是这样一个负责任的人。
(通过对这两节内容的分析,请大家思考如下问题)
鲁迅在这两部分的内容中,给我们明确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这两节结构严整,并构成一个整体,为我们交待的写作的意图是提醒“庸人”们牢记历史,牢记血债。表达出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对反动统治者的厌恶和控诉,为全文奠定了深厚的抒情基础。
(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讲得有误的地方请大家批评和指证,Thankyou,everyone!seeyou!)。
四、板书设计
正有为“遇难者”写点东西的必要
第2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主体,理解重点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前两节,接下来,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后面几节,请同学们看到第三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在学习这里的内容之前呢,请大家先朗读一遍第二节要求背诵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看到第三节第1段我们从总体上来分析)这段指出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鲁迅回忆刘和珍的身前事迹。对自己的学生,鲁迅先生奉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并强调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认为自己是“苟话”的,这就表达了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良好品质,并把这次遇难者的事迹上升到历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下面一段叙述了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和鲁迅认识刘和珍君的细节,特别提到像刘和珍这样追求进步的青年,在学校中,被杨荫榆、刘百昭等的残酷迫害。鲁迅在《空谈》一文中说:“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预想不到的”。说明反动派迫害学生,是鲁迅根本预想不到的,在鲁迅看来,缘杨荫榆、刘百昭等人是不可能有“人气”的,所以,他对待反动派,则是“横眉冷对”,“千夫所指”。
“我平素想,……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三句话中,指出了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并猜想她“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是,鲁迅用“总该”一词,强调出乎意料。“她却常常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两次写到“微笑”与“态度温和”,这样,到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1、深入刻画刘和珍的性格和形象,与反动派的阴险毒辣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突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再次指出刘和珍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不为势利所屈,勇于反抗和斗争。“微笑”和“态度温和”则透出了她的善良与纯真,她的“虑及”说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里阐明出刘和珍的形象之后与反动派的险毒构成艺术上的反差,是对反动派的强烈批判。
总的来说,第三节叙述了刘和珍的生前事迹,并赞扬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对爱国青年是“受人利用”的论调的反驳。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节,请大家齐读一下这一节的内容)
这节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逐渐展开,可分为四个层次:
得到噩耗→颇为怀疑→以尸骸为证,同时听到诬蔑→悲愤号召
以上明确了思路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内容。
“居然”一词说明:一是对卫队开枪出乎意料;一是突出敌人如是凶残。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鲁迅是“颇为怀疑”的,不敢相信,也无法相信,事实则是以刘和珍自己的尸骸为证。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请诸位思考,我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鲁迅在《空谈》中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我只知道他们(指反动派)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是把敌人想得太好。请愿不以为然,事实则出乎意料,总是“梦想不到”。被骗去的四十七个青年的生命却震撼了鲁迅,使他不得不相信反动派的行为“下劣凶残”确为事实。第二段则直接点明反动派对爱国青年是纯粹的虐杀。
在第3、4段中,“政令”说她们是“暴徒”,“流言”又说她们“受人利用”。这纯粹是对刘和珍等青年的诬蔑,而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温和”则是对诬蔑的反驳。事实也说明,他们是“徒手请愿”。鲁迅说过“假如当局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表明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虐杀、诬蔑等没有“天良”的行径深表痛恨和谴责。
第五段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中,“无话可说”是因为什么呢?这里的“无话可说”和第一部分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了什么关系?表达效果是否相同?“缘由”一词又作何解?(请思考,然后作答)。
明确:这里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对敌人的暴力和无耻谰言使人震惊,愤怒得说不出话。这与前文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对应,递进的关系。前文中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和所住的并非人间”使鲁迅“艰于呼吸视听”,找不到更锋利的言语来控诉段政府的罪行却只能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以此来哀悼死难者。所以,“无话可说”。同样都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
“缘由”一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2、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这里暗含了既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最后,号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由此,鲁迅发出沉重的呐喊。
(讲究第四节,我们再看第五节)。
开头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内心的愤怒不得不说,不说就阐述不清反动派屠杀青年学生的惨象,自己只能把心中愤怒的话说出来,才能使内心的歉疚得以减轻。
接下来,“我没有亲见……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请大家参看注释。其中,“欣然”一词说明刘和珍是自愿前往请愿,并非“流言”所称的“受人利用”,这里即是对流言家强烈的驳斥与批判。鲁迅说:“这罗网之所以布成,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但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部分主要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遇害时的细节。其中,“背部中弹”说明学生不是在正面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又说明了是有军官指挥着进行杀害青年学生。“攒射”是排枪射击的佐证,手枪是指挥官才配得有,一般士兵扛的都是长枪。则更说明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这就暗示“三一八”惨案是段执政府设下的“罗网”,这就深入揭露段政府的下劣与凶残,让事实真相更加地明晰。
然后,这部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精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中,“伟绩”和“武功”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总体上,这句话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时的从容和伟大,深刻地讽刺了中外杀人者的沾沾自喜与他们的暴力和丑恶嘴险。而“中外的杀人者却居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说明了鲁迅对“中外杀人者”充满了极度的痛恨。
总体来讲,这三个节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前的事迹和遇害的详细经过,极度讽刺反动派的残虐与揭露他们的罪恶行径,高度赞扬了三个女子从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在遇难过程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说完了《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三、四、五小节,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回顾完上面的内容之后,我们来看第六节第1段)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布依旧太平……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形象地反映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煤”作比喻,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说:“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未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由此,在对血流过后的激励作用给予肯定,同时,指出“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的哀伤”,而对于“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的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并不赞成徒手的请愿,但他指出了死者流血的意义,想让人们在血的教训之下,改变战斗的方法,即是先保全自己,保存实力,要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强调“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指出了“流血”之后的影响是会不断扩大的。
下面,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的是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徒手请愿是不值得提倡的,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尽管影响不是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鲁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纪念的最终目的所在。
(讲完了这个小节之后,我们来看文章的最后一节)
“我已经说过:……”这两段中,前一段“向来”,“不惮”,“最坏”等词再次出现,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同时,指出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的从容。后一段,特别肯定了中国女性对于革命的意义,就是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互助团结、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毅然的民族性虽被压抑至数千年,但最终被唤醒,没有消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更将奋然而前行”。这段中,鲁迅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民族性终于没有消亡而从中看到了希望,中国女性的从容将激励“猛士”奋然前行,鲁迅说过“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一件事的开头”,说明了后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
最后,“我说不出话来”,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意。
(好,我们把全部内容讲完以后,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2、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3、鲁迅在此文中涉及了哪三类人,对他们各持怎样的态度?
①反动势力(学者文人)
②爱国青年
③“庸人”
三、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苏教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 (苏教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的】

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主要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3.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可爱;“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4.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

桀骜赁屋屠戮浸渍

A.jiànglènchuōzìB.jiélìnlùzì

C.jièlènlùzéD.jiélìnchuō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A.《二心集》B.《华盖集》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4.写一则“三?一八”事件的简讯。

附1.参考答案:书后“思考与练习”参见课文分析。

课堂作业:1.B2.D3.A: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B.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事实、为、明证。

〔附]板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内容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善良和蔼有事业心

第二教时

1.煤(喻)(历史进程)请愿(不值得)。

2陶诗(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3纵观全文:悲、愤、激励。

(板书:刘和珍)

(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多媒体投影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为主题展开。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现代白话散文,也是同学们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本文主要通过记述“三·一八”惨案,悼念刘和珍,控诉了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并激励继续战斗者。“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本课可分三课时完成。这是第二课时,在了解了《记念刘和珍君》的作者和本文的创作背景,突破了字词关,还理清了文章的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三大部分的具体思路、刘和珍的形象、作者对于刘和珍这一类青年所抱有的情感,并重点分析课文中需要背诵的第2、第4两个部分;在第三课时,我将展开对文章重点、难点句子的分析,并将课堂还给同学们,充分开发课上资源,由同学们提问,由同学们作答,教师点拨,最后总结全文的主旨和艺术手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们。《新课标》指出“高中同学们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同学们对白话现代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时即学过鲁迅的《故乡》等同样的文体,对这种文体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因此对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这种熟悉很大程度上仅限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同学们对文本阅读的把握,既要让同学们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同学们学会鉴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存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三、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对课文中需要背诵的段落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能够达到意义识记。
2、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关于行文思路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获得作者关于刘和珍这一类青年所抱有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高中以来第一篇现代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理解文章具体思路。
3.认识到刘和珍的形象。
2.对课文中需要背诵的段落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能够达到意义识记。
因为同学们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欠准确完整,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1.分析刘和珍形象的方法。
2.获得作者关于刘和珍这一类青年所抱有的情感。
五、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新课标》强调“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同学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新课标》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这一堂课,我采用了读书指导法、开放式问答法、讨论法,主要运用开放式的问答法进行教学。
2、学习方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同学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同学们”,根据高一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同学们学法指导,包括:领悟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法和矫正式指导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记念刘和珍君》,了解了本文的作者鲁迅和本文的创作背景;我们了解了“三·一八”惨案和刘和珍的生平;我们突破了字词关,读了两遍课文,还理清了文章的总体思路,将文章分成了三个部分。现在,我们来深入地分析这篇文章。
首先检查一下作业,我们昨天要求大家背诵课文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不知道大家背下来了没有?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同学们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同学们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们的阅读实践。”
分析三大部分的具体思路,用多媒体依次出示下列一组问题,请同学们先默读再分组讨论。
1.第一大部分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2.第二大部分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3.第三大部分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明确:
1.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思考后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三)、深入研读
分析刘和珍的形象及作者对刘和珍这一类青年所抱有的情感,教师用多媒体依次出示下列一组问题,教师请同学们先默读再分组讨论。
1.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2.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通读全文,看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第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个问题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
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明确:
1.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2.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3.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伤者,再扩大就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他们的勇毅,告诫她们要注意斗争的方工,激励她们“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当局者”),几个“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对于他们,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第三类是那些“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以及这种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四)、拓展延伸
理清局部思路,教师用多媒体依次出示下列一组问题,请同学们先默读再分组讨论。
1.第2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2.第4部分文字记述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明确:
1.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首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前的
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本部分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2.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可见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五)、小结作业: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所以我会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
对于这篇课文的写法,最主要的是把记叙、议论、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关于作业,要求学生课下搜集中国革命期间的女战士还有哪些?自己整理一下,下节课分享。

记念刘和珍君(3)


第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由检查作业导入。
二、推进新课
(一)学习第六节第1段
由学生读第六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教师明确归结: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愿意义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形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不过“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
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二)学习第六节第2段
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
教师点拨:第2段指出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第2段开头的“然而”是承接上一段徒手请愿意义寥寥而言的。“血痕”,是爱国青年流血牺牲的形象化的说法,更是爱国青年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形象化的说法,说它“不觉要扩大”,是指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不觉”是指这影响是阻挡不了的。这影响有多大呢?文章用了一个词:“至少”。这是和上一段的“至多”对应的,“至多”极言徒手请愿意义之寥寥,“至少”,指影响远不止此。“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实际上,“庸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不都受“血痕”的影响吗?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驶,“血痕”在不同人的心中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在“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中,“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洗成绯红”,这里的“绯红”,是和第2节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淡红的血色”对应的,突出了“亲族,师友,爱人”会永远记住烈士的崇高精神,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要求敌人用同物偿还的意思。下面引用陶潜的诗,表达了鲁迅发生自己的感情,并以此作结。
由学生回答第6节段意: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影响。
(三)学习第七节第1段
学生读第七节第1段,并回答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教师明确指出,从“我已经说过……流言家竟是至如此之下劣”,这几句话是第4节、第5节的照应和总结,“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是如是之从容”,这一句既照应了第5节的第2自然段,又开启了下文的议论。这一段作者写了三种人,分别用“凶残”“下劣”“从容”给以形容,用“这样”“如此”“如是”分别指出其坏或好的程度,用三个“竟”表示坏或好的程度都出乎作者之意料。这三个句子句式整齐,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强调地指出:敌人的残虐凶险,即使在“禽兽中”也“未曾见”,所以超出了作者的想象,而中国女子的优秀与崇高也使作者感到惊心动魄。
(四)学习第七节第2段
学生朗读第7节第2段。
提示: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特别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结构,意思就清楚了。这第二句的内容既照应了第5节第2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下面由学生归纳此段段意:歌颂中国女子的伟大,指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第3自然段,把这个意义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底”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最后一段回应开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再次点明写作意图。
可见第7节的意思是:总结全文,指出烈士牺牲的意义,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那么第6、7节的意思应该是: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
(五)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六)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以此问激起学生讨论,教师来引导。
提示:这特点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无论是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二、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三、作业设计
通过欣赏《记念刘和珍君》,我们了解了刘和珍等革命烈士的事迹和崇高人格,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鲁迅先生灼热的爱与恨。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资料,以“我心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