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小学综合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3

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wwW.JAB88.CoM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伏尔泰(1694—1778年)
诗人、剧作家、作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法国启蒙运动的导师和精神领袖,是思想解放的使者,在反封建专制和同教会势力的斗争中度过了一生。
以英国人的口吻说英国
谁相信从这个可怕的深渊里,从这个不睦、残酷、愚昧、狂信纠缠不清的混沌里,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之权。
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由于一种稀奇的命运,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我们这儿,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公共幸福才统治着我国。当大家争论莫明其妙的事情时,一切就糟糕了;相反地,只须大家轻视这些事情,一切就会有秩序;我们胜利的舰队把我们的光荣带至四海,而法律保障了我们的财富;从来没有一个法官可以主观地解释这些法律;从来没有人能毫无根据地做出判决!,倘使有些法官胆敢把一个未经控诉、未经法律制裁的公民判处死刑的话,我们就要把这些法官当作杀人犯采惩罚。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护国家和自由的紧要关头,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个醋气熏天的情夫在争献殷勤地侍奉同一个情妇。
——《巴比伦公主》
以法国人的口吻说英国
所有的公民不能同样地有势力,却能同样地自由,这便是英国人由于有恒而获得的结果。享有自由,那就是只受法律支配勺所以英国人爱护法律,有如父亲爱护小孩,因为法律是他们制定的,或者他们相信是他们制定的:
……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你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也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一梦初醒,你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讲了鬼话,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们。
我敢于说:倘使我们召集人类制定法律的话,人类必然为了自己的安全,订这样的法律,那么,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可以回答:在瑞典曾经学样试种过,却有成功;可以回答:你可以从别的省份运椰子来,例如运到波斯尼亚或塞尔维亚。所以,试种一下吧!
——《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解读:请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并说说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思考:1.第一段论述中所描写的是什么政治体制?这种政体在历史上对于英国有何意义?
政体:君主立宪制
意义: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2.在第二段论述中,伏尔泰描述的是什么权利?这种权利是以什么为保障的?
自由权利。
以法律为保障。
3.伏尔泰为什么运用这种风格写作?为什么写这样的内容?
这种写法容易被民众所接受,通俗易懂,比喻生动,政体的优越性也全部被表达出来。
英国人说英国,与过去相比较,实际就是与君主专制、封建特权相比较,说明其进步性。英国人有一种自豪感、满足感。法国人说英国人暗含着羡慕,比较自身的状况提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伏尔泰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号召“试种一下吧!”
引申:美国、法国、德国建立的政体与英国政体有何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1)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2)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3)政府(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美国总统共和制
(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
(2)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3)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而在于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
法国总统共和制
(1)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2)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率
(3)总统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德国君主立宪制
(1)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2)皇帝是国家元首,有权任命首相和其他官员,统率军队
(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议会行使立法权,但权力有限,不能监督政府,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
作业
模仿伏尔泰的文体,写一篇短文。(供选题目:论自由、论法律、论权利、论监督、论民主。)
预习第四单元

扩展阅读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钦定宪法大纲》颁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容;“皇族内阁”的形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宋教仁为民主宪政而死。
过程与方法:
阅读史料,归纳各种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主线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约法》。
学会历史的观察,从清末民国初期的宪政实践发现近代政体的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有宪法比没有宪法进步;但有宪法未必有宪政;依法治国,才能建设法治国家,推动政治文明。
宋教仁为宪政流血事迹感人,但说明中国民主宪政道路曲折;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当代有志青年还要有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民国时期的宪政
教学难点:比较“君民共主”与君主立宪制的差异;比较《钦定宪法大纲》的《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约法》的不同。
导入新课:
1840年以后的大约100年间,强敌叩关,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怎样才能救民于水火?面对生存危机,先贤们苦苦探求,进行了不懈的抗争,终于赶走了皇帝,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讲授新课: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对西方物质文明的认识
时间: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冯桂芬、洋务派
结果:未能找到解救危机之道
2、改良思潮的发展
时间:19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王韬、薜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主张:(课本P68)
课本68页引用的三条材料都主张在中国实行什么制度?(君民共主制)
19世纪70年代的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
西方立宪政治所具有的某些优点,恰恰是中国专制传统政体最为缺乏
中国传统专制政治在应付西方挑战时暴露出来的严重弊端,是由于中国传统政体使君主与民众上下相隔。议会政治的意义,并不是西方原生意义上的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与约束,而是这种制度能够“集思广益”,“固结民心”。
长期处于闭锁状态的中国人在当时还不可能认识到这种西方政治制度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制度表面的东西(如法律的作用)他们也没完全看清楚
从69页的《请定立宪开国会折》的材料中可看出维新派开始的主张是什么?
立宪法、开国会、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
在政治运动中,他们的主张有了什么变化?梁启超如何解析变化的原因?
开明君主制
立宪政体“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
3、戊戌变法运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主张(见课本P69)
实践:19世纪末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到学习西政治文明的转变?这些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
转变原因:西学日益传播使人们的认识逐渐加深;学习物质文明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成长。理解: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制”,并效仿西方设议院。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康梁维新派:开始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在政治运动中,他们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他们觉得中国适合何种政体?为什么?
他们觉得中国适合实行君民共主政体,这种政体最适合解决中国当时内有君主专制、外有外族入侵的状况。
维新派前后两种主张有什么不同?这是政治上的倒退吗?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
前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者政治主张有所缓和,不再提这些内容,转而主张尊崇君权,以君权变法。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具体形势和维新派的阶级局限性决定的。是。主要是为了换取光绪帝支持。
二、理论与实践:清政府怎样走宪政之路
1、清政府实行宪政的原因:迫于国内外压力
2、过程:
(1)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2)1906年发布“预备仿行立宪”(3)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4)1911年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
清政府是怎样理解宪政的?请以50字加以概括。
中国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先行预备立宪,然后根据进步的迟速,再确定立宪。预备立宪应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
什么是宪政?
所谓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用宪法限制政府行为。
你如何评价清政府的立宪举措?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又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但削弱了自己的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三、理论与实践:民国政府如何理解宪政?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颁布:1912年3月(2)内容(略见课本P69)
2、《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实施结果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使总统权力无限扩大
(2)段琪瑞统治时期:恢复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的宪政有什么不同?
民国时期的宪政是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其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清政府的宪政并非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其主要目的是借宪政之名,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异:(1)从目的上看,《钦定宪法大纲》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于限制即将掌权的袁世凯(2)从内容上看,前者主要是君主专权,为其制造法律依据,后者主要是强调主权在民,实行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以保证民主的实行,是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制。
同:从实施的结果来看,两者均没有很好地实行,没有发挥其作用。
三、理论与实践:人们是怎样实践宪政的?
1、宋教仁的努力2、刺杀宋教仁案
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
因为宋教仁是要实践宪政中的权力制衡原则。竞选成功则组阁,竞选失败也要监督政府,他把宪政诉诸实践,令企图专政独裁的袁世凯生畏。
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文明并付诸实践,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谁是国家的主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君主,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所谓朕即国家。到了近代,王韬、郑观应等倡导“君民共主”,他们虽然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但揭开了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序幕。康梁、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倡导君主立宪(后改开明专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因种种原因,昙花一现,光绪泣血瀛台、六君子魂归西天。1908年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以实行宪政的名义强化君主制,结果把自己推上了革命的祭坛。中华民国诞生后,《临时约法》成了纸上谈兵,袁世凯行专制独裁,宋教仁喋血宪政路上,共和国徒具虚名。
所谓宪政,是指政府的一切行为是以被授予的权力为范围,即在法治下行有限政府。
历史表明,有宪法,未必有宪政。
历史的进步总要遭遇曲折。后继者们又将如何走宪政之路呢,同学们请继续关注第五单元的学习。
学习近代政体变化的启示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无法走宪政之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都先后失败,但有宪法比没有宪法进步,现在我国推行以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大家应学法、知法、遵法、守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政治文明,当代青年还要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中国的民主政治而努力学习。

第四单元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教案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教案

一、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人物组、概念组和事件组。

人物组:X人,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制作《第19课历史人物简介表》。

人物

生卒年代

简介(每个人物50-100字)

搜集整理者

林则徐

魏源

冯桂芬

王韬

薛福成

马建忠

郑观应

陈炽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光绪

载泽

孙中山

袁世凯

宋教仁

黄兴

于右任

廖仲恺

杨度

概念组:X人,要求该组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并求得政治老师的协助,完成《第19课重要政治概念简释表》。

概念

简释

提供者

政体

民主

共和

改良

革命

议院

民权

宪法

宪政

责任内阁

元首

总统事件组:X人,要求该组结合先前所学知识,并利用其他信息渠道,完成《1911——1923年中国宪政历程大事记》一表。

年代

大事记

合作成员

设计意图

本课提及的历史人物有20人之多,不少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扩宽历史视野。同时,课前准备由人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理解教材内容也有帮助作用。概念组面对的是若干个抽象概念,可以说都是政治概念,学生先前大都接触过,但未必能精确理解,所以特别要求他们必须求得政治老师的协助。从教材内容特点出发,事件组只要列出几件大事即可,语言要力求精炼。教师可指导学生参考课本后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三个组的任务最好提前一个星期告诉学生,使之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完成后,教师审阅,并在课前将他们的这些成果印发至全班,让所有学生共同分享。每张表的最后一列署上完成该项任务的小组成员的姓名,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尝到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二)导入设计

教学导语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一大批志士仁人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牺牲奋斗。

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自诞生起,一管就管了200多年,从未废止。

而亚洲地区最早建立起“共和国”的国家——中国,从上个世纪初至今天,共产生过13部宪法草案和宪法,时至今日,却为什么依旧在宪政之路上艰难跋涉?

让我们一同来沉思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争吧……

设计意图

语言色彩浑厚凝重,为通篇课文的学习奠下了情感基调。运用数字,中美对比,反差强烈,并以问题导入,这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思考兴趣会产生明显效果。

(三)教学结构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2、从“君民共主”、“君主立宪”到开明君主制

二、清末的宪政举措

1、“预备仿行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

2、“皇族内阁”

三、民国初期的宪政努力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约法》

3、宋教仁之死

(四)师生互动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2、从“君民共主”、“君主立宪”到开明君主制

情境营造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多年闭关自守的“大清帝国”被鸦片战争的枪炮轰开了国门,在与西方列强的“对话”中,泱泱“中华大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这,究竟是为什么?

课堂设问

问题1:林则徐、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何在?并由此提出了什么主张?

参考:认为原因在于“技不如人”,由此提出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

问题2:有人说:林、魏二人对西方的认识非常肤浅,向西方学习的东西只是皮毛,而且其主张没有付诸实践,不值一提。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先学生讨论,后教师启发诱导,得出正确认识。)

参考:主张学西方“长技”,虽学的是皮毛,但是,他们揭开了中国近代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后来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可以看作是从不同方面传承其“师夷长技”的思想(器物--制度--思想)。

问题3:王韬、薛福成等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由学生讨论,并启发他们回忆17——19世纪英法美三国确立三权分立政体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参考:王韬、薛福成等都属于士大夫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中国专制政治使君主与民众上下相隔,而议会制在他们看来能够“能上下为一心”,“同甘共苦”。而西方议会政治的原生意义是对君主、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显然,他们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更不可能认识到这种制度背后的文化与历史。

问题4:他们觉得中国适合何种政体?为什么?

参考:他们主张“君民共主制”,但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他们还不能摆脱旧的传统信念的影响。从中可看出,他们依然认为君主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君主权威的合法性不容置疑。

情境营造

当一些先贤在技术层面上改革中国的时候,他们发现光有一些单纯的技术并不能真正地解决民族存亡问题,技术离开了制度的鼓励和保障依然只是“淫巧小技”,不足为恃。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整整刺激了一代人,有识之士发现中国之失败决非偶然也非军事力量的薄弱,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的腐朽所致,因此他们从西方的制度文明中找到了君主立宪这一药方,试图改变中国。

课堂设问

问题5:康梁维新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要求学生从《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中得出。)

参考:立宪法、开国会、三权分立。这显然比“君民共主”的主张前进了一步。

问题6:康梁在后来的变法实践中,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改为主张搞开明君主制,政治主张明显缓和,可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学生自由组合式讨论,教师要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去探究发现。)

参考:宪政有几种形式,如果实行英国那样的宪政制度,君权旁落,清廷实在心有不甘;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之间的力量对比;顽固派以“维护祖制”为名,利用慈禧太后不甘失去权力的心理,鼓动其掣肘皇帝,阻挠变法;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维新派求变心切,权力虚弱的光绪帝与维新派采取“快变”方式;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对改革前途充满了简单的、不成熟的判断;等等。

二、清末的宪政举措

1、“预备仿行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

2、“皇族内阁”

情境营造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仅仅两年,即1901年初,被八国联军炮火赶到西安“西狩”途中的慈禧太后,于1月29日发布了第一道变法上谕,其中道:“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在内外压力之下,连慈禧本人也意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为挽救王朝危亡,化解内外危机,两年前血腥镇压“百日维新”的慈禧太后,不得不推行“新政”。在清政府推行“新政”同时,朝野掀起了一场“立宪运动”。

课堂设问

问题1:清政府是怎样理解宪政的?(限定时间,要求学生马上写在作业本上,50字内概括。教师巡堂,抽几位学生的作答在课堂上朗读,并简要点评。)

参考:中国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先行预备立宪,然后根据进步的迟速,再确定立宪。预备立宪应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

问题2:《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你怎样评价它?(学生讨论,教师启发。)

参考: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一个在君权问题上矛盾态度的文件,它离宪政的要求还很远。但是,无论清政府如何抓权不放,总还算是给臣民设定了一些权利,也限制了部分君权。比如它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准其自由”;“臣民非按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规定将司法权划归“审判衙门”,实际上是取消了皇帝的最高审判权。其在中国宪政历史上毕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萧瀚在《百年宪政的历史省思》中的一段评述教师可作参考:“由于立宪派出于策略的考虑而将宪政实质上限制皇权的核心思想隐而不发,致使清廷是在被连哄带蒙的状态下,步入宪政的险地。等到它一旦开始按照宪政模式进行运作时,便发现自己的权力处处受制,最终由于其认清了立宪的目的而屡屡违‘宪’去达到不放权的目的,致使这场运动变成了结果上的欺骗,从而把自己送上革命的祭坛。”

三、民国初期的宪政努力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约法》

3、宋教仁之死

情境营造

慈禧死后,清廷不仅未逐步开明化,反而在失去权力的恐慌中加速走向保守和偏执,把维护朝廷视为头等大事,无视社会人心的变化。民间与朝廷南辕北辙,两股相反方向的力量在撕裂中国。人民终于失去耐心。
1911年10月10日,随着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延续了260余年的清王朝走向灭亡,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课堂设问

问题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新约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参考:前者以民主共和制否定君主专制,后者以总统制否定责任内阁制;前者以三权分立为原则建构国家组织,后者是为独裁提供法律依据。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崇尚英美民主政体,所以原汁原味照搬西方宪政。行内阁制目的在于将大总统袁世凯置于虚尊地位,将之纳入资产阶级的政治体系。“因人立法,盖有不得已之苦衷在也。”“临时约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抛弃总统制而采取内阁制,用心是很好的也是很苦的。”“与其谓为制度上之选择,无宁认为基于人事之考虑。”

袁世凯试图通过独裁政治而确立个人权威,于是一步步破坏民主共和政体,制定《新约法》,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的工具。

问题2:《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披着“宪政”外衣恢复独裁统治,这说明了什么?他的结局揭示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

参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新约法》保留了“中华民国”国号,规定总统要“对国民全体负责”,说明在辛亥革命后“朕即国家”、“皇权至上”等不再是神圣的天条,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的宪政有根本区别,国家观念正从传统向近代转变。

袁世凯在一片讨伐声中,病重而亡。它揭示了,在近代中国,任何新权威的建立,如果偏离了挽救民族危亡与实行民主宪政的轨道,仅仅依靠赤裸裸的武力建立威权政治,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身亡事小,误国罪大。

情境营造

殉道者的血迹早已干了。今天我们回首历史,看见的仿佛只有尘埃,只有权势的喧嚣和赞美。但历史会永远铭记1913年3月的那一刻,宋教仁以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追求的民主理想,也染红了整个沧桑百年史。年轻的宋教仁被罪恶的专制子弹击中,他永远年轻,他的生命定格在32岁,定格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

课堂设问

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

因为宋教仁一贯主张责任内阁制,要实践宪政中的权力制衡准则,竞选成功则组阁,竞选失败也要监督政府。他把宪政诉诸实践,令袁生畏。

问题4:一分钟即兴演讲——“想起宋教仁”

参考:我们未必都认同他当年的思想,但他对自己所追求的思想的执著,他为自己的理想不惜献出生命的崇高精神,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政治责任感,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人格,这一切即使过了多少年都有他不可磨灭的价值,他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了20世纪中国政治史的黑暗夜空。

设计意图

总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更多更好地扮演“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前三个组的安排、小组讨论、自主思维,以及一分钟即兴演讲等形式,既有手动,又有脑动,既有群体协作,又有个人独立思考,既有学生间的交流,又有师生间的互动,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探究活动中来了。精心编写的“情境营造”和一个个由浅入深、力度大的问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强化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内在动机。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定义为参考,这是为了不给学生唯一的答案,更是为了防止学生形成绝对化即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许多问题上,教师也不应该有唯一的答案。课堂是不是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设计的问题是不是开放式的。

教学总结

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文明并付诸实践,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谁是国家的主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君主,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所谓朕即国家。到了近代,王韬、郑观应等倡导君民共主,他们虽然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但揭开了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序幕。康梁、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倡导君主立宪(后改开明专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因种种原因,昙花一现,光绪泣血瀛台、六君子魂归西天。1908年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以实行宪政的名义强化君主制,结果把自己推上了革命的祭坛。中华民国诞生后,《临时约法》成纸上谈兵,袁世凯行专制独裁,宋教仁喋血宪政路上,共和国徒具虚名。

所谓宪政,是指政府的一切行为是以被授予的权力为范围,即在法治下行有限政府。

历史表明,有宪法,未必有宪政。尽管每一次改革与尝试都带来了些微的进步。

历史的进步总要遭遇曲折。但我们注定要前进,也正在前进。

第17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7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17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一、基本概念

1、“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于西方呢?

2、近代科学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3、传统科学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16至19世纪中叶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06年高考文综题答案)

1、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2、政治: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

3、思想文化: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三、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2、固守农耕经济藩篱,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3、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限制了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削弱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4、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丧失了吸取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

5、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不仅窒息了学术与思想空气,还严重排斥自然科技;

6、重人伦、轻自然、重文轻技的文化传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7、中国古代科技本身过分强调实用性,缺少理论探究和实验,没形成严密系统的理论和逻辑体系,科技的发展和传统具有封闭性,常以“祖传秘方”形式存在。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教案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探讨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出现科学技术革命和没有产生出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并结合生活实际指出这些原因在生活中的表现。
3、对比西方科学技术重分析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重综合的研究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探寻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如何发挥这两种方式的优点,培养自己在国家富强与发展中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知识探究延伸
1、推荐著作:
《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王钱国忠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大突破:20世纪重要科技发明与发现》,王一川主编,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科学技术史新编》,施若谷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黄理稳、李学荣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推荐文章:
江晓原,听李约瑟说说心理话--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16日
徐凌,中国欧洲和近代科学的起源:李约瑟的‘大滴定’,中国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2002年4月,137-160
徐凌,郑和谜题和李约瑟难题的比较研究及其启迪,海交史研究,2003,1,30-45
李建军,关于“李约瑟问题”与“诺贝尔现象”的思考,科技导报,2003,4,23-25
刘爱玲,从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李约瑟难题”再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2002,2(1),30-32
3、推荐专题片:
CCTV专题片百年科技启示录
4、推荐网站:
▲探究方法点拨
1.结合教材中提供的表格并查阅资料,整理17世纪中国与欧洲在科学技术上出现的伟大成果,制作成对照表。表格内容包括著作名、作者、主要成就简介、历史地位概述、社会效益概述等栏目。
2.选取其中自己感兴趣的著作进行分析,比较著作出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著作流传的情况、著作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等。
3、由于“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因此在探究该课题时可分解成多个子课题以降低探究的难度。如:
“举例说明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区别”
“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为什么西方中世纪前期,不具备科技进步的基础与动力,而处于停滞落后状态?”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通过探究“李约瑟难题”,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等等
4、在选题的基础上,搜集有关中国古代科技以及西方近代科技有关文字或图像资料,可从图书馆、书店或上网查找。
5、汇总处理资料,研究与所选项目的资料,确定论点及论据。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撰写历史小论文形成自己的观点。
▲自我思考提示
1、举例说明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区别
提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而后来的托勒密地心说则包含了定量认识和用数学方法揭示天体运动规律的合理内核。
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模总结的程度,但是近代科技却没有发展;同时代的西方近代科技却得到迅速发展,把中国远远的抛在于后面。
2.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原因: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近代科技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推动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科技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
提示: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时传统的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引发了个新工艺技术的需要;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推动明朝中后期科技的发展;同时明朝中后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
4.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提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对近代科技发展需求较小,使近代科技缺乏发展的动力;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文化专制的大肆横虐,直接阻碍了近代科技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又人为地阻断了中外科技的交流。
5.请思考:在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农耕经济,大大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情况下,近代科技能否发展起来?
提示:不能,因为它缺乏近代科技发展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6、西方的一些平民,甚至小修道士十几年如一日探求自然的奥秘,成为大科学家。试想,中国如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学技术会呈现出一种什么状况?
提示: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极大地控制了士人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如果明清时期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技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大科技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经济、民主制度、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因此仅有奖励机制而缺少相应得配套措施,中国近代的科技也不会发展太快。
7.你同意哪一种解释?你能简要概述各种因素是怎么发生影响的吗?
提示:我认为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明清时代,政治专制,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专制实行,使得中国缺乏发展近代科技的基本条件,而科技的落伍又使得经济的发展缺少最根本的动力。
8.什么原因使西方能够把中国传人的三大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提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科技人才的需要为科技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9.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提示:因为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政治思想文化专制,外交上闭关锁国,缺乏实践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
10.为什么西方中世纪前期,不具备科技进步的基础与动力,而处于停滞落后状态?
提示:因为当时也是政治上处于封建专制统治时代,思想上宗教神学笼罩一切,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发展起来,缺乏实践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
11.通过探究“李约瑟难题”,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要想发展科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