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足球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案教


标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③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研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学会辨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
情景1.展示:多媒体地球图片
讲述:地球的大部分表面都被蓝色的海洋覆盖着。
2.提问:海水是纯净物吗?清澈的海水中并没有看到其它的杂质,你们为什么认为它不是纯净物呢?1、观看、感知
2、结合经验讨论
说明海水是混合
物的理由(海水
有咸味)由生活问题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溶液的
形成1.演示(实验9-1):将蔗糖溶于水中
2.提问:现在还能看见蔗糖吗?为什么蔗糖会消失呢?这杯糖水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一样的甜吗?外界条件不改变时,蔗糖与水会分离吗?
3.图片及动画模拟蔗糖晶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讲述:同样如果食盐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食盐表面的氯离子和钠离子会不断地脱落下来,被水分子包围均一地分散到水里,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板书:溶液的定义1.观察、现象。
2.小组讨论:认识糖
水水的组成,特
征。通过动画模拟突破难点,理解溶解的微观过程。溶液的组成及特征1.多媒体小结:溶液的形成
2.提问:溶液是由什么组成?
溶液有哪些特征?1.根据定义,结合上
述糖水实际情况,
讨论,得出溶液的
特征,均一性、稳
定性。
2.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通过对溶液形成的理解得出溶液的组成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溶液的
应用1.讲述溶液在生产和科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想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大家相互讨论,谈谈溶液的用途。
2.展示图片:溶液的应用
讲解:溶液对生命活动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动物新陈代谢也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现代农业的无土裁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同样提供植物所需养料;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3.出示一瓶汽水和一瓶营养快线提问:它们是溶液吗?汽水中有哪些溶质?营养快线为什么不是溶液?1.学生讨论。
2.观看图片,理解溶
液的应用。
3.理解为什么化学
反应在溶液中进
行速率较快?
4.结合实际,分析、
讨论:
汽水中含有的溶
质:二氧化碳(打
开瓶盖会冒气
泡)、柠檬酸(有
酸味)、蔗糖(有
甜味)
营养快线不是溶
液的原因:标签说
明:喝前摇一摇。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溶质与溶剂的关系1.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2.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其它物质能不能作为溶剂呢?
3.归纳:溶质对溶剂是有选择性的汽油,乙醇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提问:酒精与水能够互溶吗?
5.演示(实验93)
6.归纳小结:①一般: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②液体溶于液体时(没有水),量少的溶质,量多的是溶剂。③水是常用的溶剂。只要有水的溶液,水为溶剂,如70%的医用酒精。④不指明溶剂时,水为溶剂,如稀盐酸。⑤酒精、汽油也是常用的溶剂。1.活动与探究一
溶质与溶剂的关
系(实验92)
2.观察现象并讨论
归纳:
①汽油能像水一样溶解其他物质。
②不同的物质在
同一溶剂中的溶
解能力是不一样
的;同一物质在不
同的溶剂中的溶
解能力也是不一
样的,这说明水不
是万能溶剂。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得信
息,并及时归纳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乳浊液及乳化作用1.情景提问:修车师傅的双手沾满了黑古隆冬的润滑油,他该用什么东西去洗手上的这些润滑油呢?
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沾有油渍的餐具如何将油污除去,请大家讨论。
3.板书:乳浊液
4.展示去污原理的图片及动画模拟,说明:乳化不是溶解。
5.分析:冲洗后的两支试管不一样干净的原因,洗涤剂主要成分的分子一端亲油,另一端亲水。当遇到油污时,亲油的一端溶于油污中,亲水的一端则留在水里,在油和水之前排列得整整齐齐,将油污团团围住。随着揉搓,冲刷,油污被分散成液滴并脱离附着的表面而被除掉。1.讨论、理解汽油可溶解润滑油。
2.活动探究二:
实验(94)
3.讨论生活中的乳
化现象。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乳化现象的应用设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讨论加深学生对乳浊液在实际中应用价值的体会。小结与
思考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习题。讨论与反思,归纳出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板书设计: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溶质、溶剂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二、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现象JAB88.coM>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

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感知固态NaCl、NH4NO3、NaOH溶解时的热效应。

三、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植物油、洗涤剂、水、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广口瓶、橡胶塞、玻璃管、橡胶管、U形管、气球、蜡烛、小木块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NaOH等药品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3分钟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就能可以溶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水吗?我这有两块沾有油污的手帕,你能帮我洗干净吗?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见解。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新课讲授25分钟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探究活动1如何去油污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

[提问]: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否和上节课配制得到的溶液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

[提问]:沾有油污的手帕该怎么清洗呢?现在实验桌上有洗涤剂、肥皂水、汽油、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把手帕上的油污洗干净。

[提问]:汽油和洗涤剂去油污的道理一样吗?

[提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以下表格: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振荡现象

倒掉液体

后的试是

否干净。

静置

水和植物油

水、植油

和洗涤剂

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比较哪一种方法使油污手帕洗得更干净。

学生倾听讲解

各抒己见,介绍自己生活中见过的乳化现象。

亲手实验,学生积累了一些感性知识,讨论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的理解溶解和乳化的区别,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

[提问]:用洗衣粉洗衣服时有时会感到烧手,那是怎么回事?

[提问]: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呢?并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

探究活动2

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药品:固态NaCl、NH4NO3、NaOH等

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提问]:为什么在溶解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

[讲解]:在溶解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微观过程。

[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可供选择的用品有: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U型管、玻璃片,NaCl、NH4NO3、NaOH

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是洗衣粉溶解过程放热。

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的简图,组与组之间进行充分地交流并讨论,一致通过后再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课本29页表格中。

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可能是……

理解扩散和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微观过程。

小组讨论,然后组与组之间对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老师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补充和肯定。答案可能有七、八种,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还会想到更多实验方案。

再次让学生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设计这个拓展实验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与物理学科的联系;与中考题型接轨。

课外作业;

1.家庭小实验

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继续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调查研究

围绕洗涤用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在家里开展小实验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讨论的形式在班上交流,也可以将撰写的小论文贴在班上展示,还可以到人教网教育论坛上交流。

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小结2分钟

一、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1.放热;2.吸热。

小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根据溶质和溶剂质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3.能计算配制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质量。

4.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果珍溶液,根据颜色认识溶液的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和稀释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相关计算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认识到严格控制浓度在生产、科研中的作用,通过配制16%的溶液和稀释溶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

三、教学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水、药匙、果珍、氯化钠、玻璃棒、100ml烧杯、50ml量筒、托盘天平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2分钟

实验引入: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g、2g、3g果汁,搅拌,得到的溶液哪个最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的浓稀。但在科研、医药、工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含量。溶液的组成的方法有多种,今天我们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第三杯溶液最浓,判断依据是颜色最深,或者说溶剂的质量相等,而第三杯溶质质量最多。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例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植物营养液等这些溶液都标有一定的浓度。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讲授25分钟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计算式为:

请同学们计算刚才配制的果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老师巡视、检查学生计算情况。

追问:你从溶质质量分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以10%的氯化钠溶液为例说明。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然后计算果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讨论从10%氯化钠溶液中获得的信息。(1)每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2)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10;(3)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9等信息。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追问:将以上公式变形可以得到哪些式子?

讲解:根据推导出的公式,我们可以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可以根据一定量的溶质,求出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质量。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请同学们填写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追问,在20℃时,能配制40%的氯化钠溶液吗?

学生推导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学生计算,填写表格中空白。请三名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印象。

学生讨论,得出不能配制40%氯化钠溶液。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和运算。

通过讨论理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布置试验: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请同学们利用所给仪器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注意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并用相机拍下一些错误的操作,实验完毕,将所拍照片投影出来,和学生分析可能产生的误差。

学生动手实验。

交流错误操作产生的误差。

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配制溶液浓度会对偏小或偏大。

烧杯中有水,结果会偏小。

培养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利用到生活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课堂小结3分钟

1.溶质质量分数含义和有关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配制溶液

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误差分析:称量固体药品时,量取液体时都会产生误差。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第2课时)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第2课时)”,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九单元复习课(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第九单元复习课(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2、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3、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重点1、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课型复习课
教具硫酸铜溶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和解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聆听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引入]一杯50克20%的硫酸铜溶液,溶质是什么?溶质多少克?将此溶液稀释成10%的稀溶液需水多少克?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问题研究〕溶液用水稀释前后什么物质的质量不变
巡视、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溶质的质量不变
学生完成例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归纳学生归纳学案中的【知识归纳1】,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巡视、指导
[讲解]用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减去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就是所需水的质量学生完成练习1小组交流讨
学生板演在黑板
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引入〕练习1的操作步骤如何?请同学们完成例2,教师重点点评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学生板演在黑板
复习和巩固溶液的配制
若以固体来配制溶液,步骤又如何?
学生、教师共同点评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归纳学案中的【知识归纳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巡视、指导
学生、教师共同点评学生完成例3学生板演在黑板
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巡视、指导
学生、教师共同点评
学生完成练习1小组交流讨
学生板演在黑板
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巡视学生独立完成随堂检测(共20分)时间:7分钟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巡视小组同学互相批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
师:小结:
1、学会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溶液的稀释
(1)原理: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
(2)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分数
需水的质量=_______的质量-_________的质量
2、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完成下表)
步骤①②③④装贴
所需仪器

3、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代入方程式的量必需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的课后作业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