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4.2《水的组成》表格教案

水的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4.2《水的组成》表格教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2《水的组成》表格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4.2水的组成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水对于生命及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2.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能分析推导出水的元素组成和水分子的原子构成,记住水的化学式。
3.加深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

1.水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2)在压强为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3)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1gcm-3)最大。水能凝结成冰,冰的密度比水小。
水的特性:①水有反膨胀现象——水在4℃时密度最大,从4℃降温或升温,水的密度都会降低;②水的比热容大(4.2×103J/kg℃),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热量而温变不大,故水有“自然空调”之称。水能以三态(水、冰和水蒸气)在自然状态下共存,冰浮在水面保证水下生物安全过冬。
【例1】水是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B.水的凝固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D.水的密度是1gcm-3
解析:在描述物质性质的时候,必须注意它的前提条件,否则就会出现错误。B、C选项必须指明在压强为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而在D选项中,必须说明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为1gcm-3。故A正确。
答案:A
2.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水究竟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水分子是由什么原子构成的?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怎样证实?
活动探究:水的电解实验来推断水的组成。
(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往水电解器里注满水(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②通入直流电(连接蓄电池、干电池、直流电源等)。
③观察电极上和刻度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④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的刻度管内的气体。
⑤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的刻度管内的气体。
(3)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可以发现,两个电极表面都有无色气体产生;
②两个刻度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③与正极连接的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④与负极连接的刻度管内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有水珠产生,说明是氢气。
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1∶2。可用下列一个典故记忆:
“郑和下西洋”
“正极生成氧气”
或者:“负氢正氧,氢二氧一”。
“氢二氧一”既指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也指其分子个数之比为2∶1,也指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不是指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你知道吗!
①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是为了增加导电性,它们不是催化剂;
②电解水时,发生反应的条件是“通电”而不是“电解”。
【例2—1】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生成氢气
B.正极生成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D.接通的电源为直流电
解析:
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
B×正极生成的氧气有助燃性,不能燃烧。
C×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水的电解必须使用直流电。
答案:D
(4)实验结论
①宏观变化: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微观变化:在水电解的化学变化中(如下图所示),水分子能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却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氢分子聚集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氧分子聚集构成氧气。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从宏观上可以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从微观上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各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各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改变。
③水的元素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H)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O)组成的,所以可推测水是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组成的。(由此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④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
水的电解实验中,所得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2∶1,那么所得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也为2∶1。因为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意味着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所以可推测1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也约为2∶1,即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H)和1个氧原子(O)构成的,水的化学式为H2O。
我知道了!
水是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组成的;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H)和1个氧原子(O)构成的;
水的化学式为H2O。
【例2—2】水在通以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了()。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此化学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再分
解析:
A×水的组成中没有氢气和氧气,而是氢元素和氧元素,水发生化学变化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D√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后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因此,该化学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答案:D
(5)实验反思
①电解水的实验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
直流电,保证电子流动方向一定。若是交流电,电源正负极会交替变化,这样会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发生危险。而且两极的电压也是交替规律性变化的。
②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
③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却大于2∶1,为什么?
原因主要有:
在水中,氢气与氧气的溶解能力不同,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电解时产生的氧气会与金属电极发生反应,从而消耗了氧气。
④检验氢气时,为什么只发出爆鸣声,而且看不到淡蓝色火焰?
收集的气体中混入空气,点燃时会发生爆鸣现象,而看不到安静的燃烧现象。
【例2—3】如下图所示是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________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______。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有关“探究水的组成”的电解水实验为考查点,不仅要求学生熟悉电解水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产生什么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还要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有关知识要熟悉。(1)结合图示不难知道,与A量筒内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与B量筒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正极所产生的气体是体积相对较小的氧气。(2)电解的实验结果表明:VA∶VB约等于2∶1。(3)通过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很多,主要从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负氧气(2)2∶1(3)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3.用归纳法记忆电解水实验中有关的知识
气体汇集处:负极正极
产物特征:可燃助燃
气体体积比:2∶1
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例3】如下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使一定量的水分解,当在与电源某一电极相连的试管中得到10mL气体时,同时在与电源另一电极相连的试管中得到气体体积是()。
A.5mL或10mLB.10mL或15mL
C.10mL或5mLD.20mL或5mL
解析: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题中“某一电极”不确定是正极还是负极,分两种可能进行解析。
答案:D
解题时,一定要抓住“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这一关键。
4.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组成,其具体的方法是设计实验,把要探究的物质分解或者跟其他物质进行反应,然后检验和分析生成物的组成情况,进而得出有关物质的组成。
探究水的组成,可采用水分解,鉴定分解产物的方法,也可采用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成水的方法。
利用水的电解,探究水的组成:
【例4】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气,B管收集到______气体。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该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比较两图可知,甲装置比乙装置简单,但乙装置多了检验产物的尖嘴管。从甲、乙两图可看出,A、B、C、D四管都有一段气体,说明已电解一段时间了。又根据“正氧负氢”电解水的结论,知道A、C管中是氧气,B、D管中是氢气。实验结论是开放性的,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到不同的结论。
答案:(1)甲的装置简单(2)乙装置检验产物方便(3)增强水的导电性(4)已进行一段时间(5)氧氢气(6)用燃烧着的木条(7)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等
①要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看清甲、乙两图,找出它们在装置上有哪些区别,并比较其优点。
②通过实验除了探究物质的组成外,还可以从宏观、微观、反应物、生成物、结构、性质、变化和分类等角度进行探究,得出不同的结论。jaB88.cOM

5.根据微观模型获得多种结论
表示化学变化的图解、模型等直观、形象,既能给我们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又能引起我们理性思考。所含信息丰富,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出不同的结论。电解水的化学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解题时,要熟悉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分类规律,并用规范、科学、准确的化学术语表达出来。对于开放性试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
(2)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各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各物质的分子由原子构成等;
(3)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宏观变化的过程,微观变化的实质等;
(4)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等;
(5)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各物质所属物质类别。
【例5】如下图所示是水的电解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分析图解,试从下列不同的角度回答你能得到的结论:
(1)物质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元素、物质、分子、原子之间存在的关系:
水、氢气、氧气都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它们的分子都由原子构成;水电解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体现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既可以从宏观上来描述水的变化和化学性质,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
答案:(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合理均可)
(2)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均可)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合理均可)
(4)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合理均可)
(5)水属于纯净物(或水属于化合物、水属于氧化物等)

相关推荐

水的组成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的组成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知识技能: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3.科学品质: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扒论的理解。
实验准备
课本第48页[实验3-1][实验3-2]
教学用品
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
(提问)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
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氢、氧无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题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小结)(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
(实验)课本[实验3-1]
(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实验)课本[实验3-2]
(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小结)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氢氧氧气。
(3)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可进一步扒导水的化学式是H2O。
根据实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
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0.0899):(1×1.429)=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
所以,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
根据实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
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
(1)通电分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证明()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无素和氧无素组成的
C.通电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
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①B、C②H%=11.1%O%=88.9%)
五、典例分析
例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所得氢所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8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数据扒断物质组成的计算方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根据实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
(2)根据各种无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确定它的各无素的碑子个数比;
(3)根据各种无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后小结中第(3)点。)
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
(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
(2)与正极相练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____气,与负极相练的试管内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气,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分子个数比_______。
(分析)由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得知:
(1)负极产生的气体为H2,正极产生的气体为O2
(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2:1.所以分子个数比也是2:1,因此根据氧气、氢气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为:mH2:mO2=2×0.0899g/L:1×1.429g/L=1:8
六、归纳小结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组成,水分子的构成。会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的水的反应。
3.通过电解水生成了氢气的和氧气的事实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2。
2.课时作业设计:第一大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见课文第47页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
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根据实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水氢气氧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H2↑O2

3.2水的组成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3.2水的组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节水的组成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

3.疑点: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

4.解决办法:由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与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再由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结论:

1.正极产生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负极产生氢气。通电

方程式:水——→氢气+氧气

[讲述]:通过刚才我们电解水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到此为止我们还不能确定水的化学式。在科学研究中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需要通过精密的实验和准确的计算的。下面我们就通过计算来确定水的化学式。

[板书]: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氢气的密度为O.0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0.089):(1×1.429)=1:8

则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

:

8

=1:2

1

16

总结: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水的化学式为H2O。

[讲解]:水在通电条件下.一个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于再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同样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气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成氧气。

[副板书]: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通电

H2O——→H2↑+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49页习题第2、3题。

探究水的组成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探究水的组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1.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色、____________气味的透明的液体。在压强为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沸点是____________,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
2.水的分解
(1)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产生_______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大,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2)气体的检验:体积较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
体积较大的气体接近火焰时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
3.水的合成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____________。
(2)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难突破
怎样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剖析:电解水的实验我们需要掌握:(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可知:通电以后在电源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它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它可以支持燃烧。我们了解了这两种气体的检验方法,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为今后理论推导水的化学式提供了实验基础。由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一化学反应实例,我们可知: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要发生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我们要学会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即水通电后,水中的每两个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气分子,水中的每两个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气。
问题探究
问题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根据此规律图44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水的组成的简易装置图:
(1)C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
(2)C、D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多少。
图4-4
探究:本题为实验分析题,主要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知识。解题的突破口是C、D试管中气体的体积,由D试管中收集气体的体积大约是C试管中的2倍,可推知: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中是氧气。因C、D试管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即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也为1∶2。
结论:(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的木条;(2)1∶2。
典题精讲
例1图4-5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4-5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构成和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水分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不可在分。所以A、B、D都正确,而水是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分子的种类只有一种,所以水中只有水分子而没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C是错的。
答案:C
例2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将下列探究报告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探究方法现象结论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
思路解析本题是实验探究题,在明确探究问题之后,思索和寻求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的结论,叙述要准确。
答案:
用氢气吹肥皂泡肥皂泡在空气中上升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能燃烧,烧杯内壁上有水珠氢气具有可燃性,生成物是水
知识导学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
(1)水在通电后,产生了两种物质,即氧气和氢气,在反应中消耗了电能,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变化。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先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水通电后得到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氢气燃烧后产生了水,从而完成了对水的合成。实验时的现象要掌握两点:一是淡蓝色火焰,二是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的课题,作为理想的能源,氢能有着以下特点:燃烧放热多;来源广泛,以水做原料可以制取大量氢气;最大的优点是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不污染环境。
疑难导析
要明确水通电以后得到了什么气体,我们不仅要记住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去认识水的组成,进而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去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实验的目的,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注重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当我们观察到宏观的实验现象时,就要想着从微观上进行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这一客观事实,首先建立起一种宏观联系微观的模式,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是氧元素组成的。进而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一化学变化事实的微观解释中认识到在一切的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都要先分裂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也为我们今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定量地研究化学打下基础。
问题导思
科学实验是探究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加以知识整合,不难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实验探究又是验证课本知识的重要手段,当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相符合时,要认真思考,重新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
首先掌握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氢气和氧气的检验方法、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等。同时理解本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阿伏加德罗定律,只有在充分理解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应用该定律去解决下面的问题。对于此类型题目的解答技巧是首先要认真读题,充分领悟所给信息,吃透题意,然后再运用新知识,围绕题意去展开。
典题导考
绿色通道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总结、归纳有关的信息。解题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宏观上可以讨论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可以讨论分子的构成。
典题变式图4-6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根据下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图4-6
答案:①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②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③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组成了氢气和氧气,④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⑤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等。
绿色通道科学探究是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应积极思索和寻求探究问题的方法,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再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为自己的假设收集证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才能得出探究的结论。
典题变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点燃氢气时,火焰是淡蓝色的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