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5

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
3.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_____;生活位置:_____流域;使用___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和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____;生活位置:__流域__村;使用工具---_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_;地点____;出现___陶和____陶;
在后期,出现了_____和,原因是:_______的发展。
[合作探究】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1、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2、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
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一、选择题:
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B②C①②D③④
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D.水稻、粟
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
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
二、材料分析题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⑷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2D3C4C5B6B7A
二材料分析题:(1)半坡(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⑷没有文字记载。
JAB88.CoM

扩展阅读

七上《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上《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始农耕生活》导学案

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一、半坡遗址:

1.生活时代:距今约年;生活地点:;位于流域。

2.生活状况:(1)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

(2)种植;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

生活用具是________,还制造骨器、角器等;

(3)建造_________房子。

二、河姆渡遗址:

1.生活时代:距今约年左右;生活地点:在今村;位于流域。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还发现了__________水井;

3.生活状况:(1)农业工具:以_______最为典型。

(2)种植;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1)时间:①水稻:在中国_______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②粟:_________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兴起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域。

(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__________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选择题

1.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将不会遇到的情况是()

A.用骨耜耕地

B.种植粮食作物粟

C.用陶器装食物

D.住在木结构房屋里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主要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半地穴式的房屋,冬天人住在里面可以避风避寒。建造这种有特色的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原始居民

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出现

C.建造房屋

D.制作陶器

6.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玉米的种植

D.小麦的种植

7.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8.小红家有仿制的鱼纹彩色陶盆,如果是真品最早可能出现于()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参考答案

一、1.6000;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黄河;

2.(2)粟;磨制石器;

(3)半地穴式

二、1.7000;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

2.干栏式建筑;木结构;

3.(1)骨耜;(2)水稻;

三、1.(1)①南方;②黄河流域;

(2)中国黄河;长江;淮河;

(3)耒耜

2.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3.原始农业

探究:(1)相同点:①都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②都使用磨制工具。③都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④都已经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2)不同点:①生活的年代及地点不同,河姆渡人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而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的粮食作物不同,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③制作的陶器不同,河姆渡人制造黑陶,半坡人制造的是色彩艳丽的彩陶。④房屋居住的样式不同,河姆渡人住的是干栏式房子,半坡人则是半地穴式房子。

1—8BDADABB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课时

总第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月日

执行时间:

年月日

课程目标: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识与能力

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及其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其中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在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批注: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图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入新课

复习导入:学生描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师指出:北京人主要以打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其低下,生存问题一直是人类诞生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到了距今五六千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指导学生阅读7-8页正文并“动脑筋”:

1、学生观看第7页的骨耜图,讨论回答: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猎等)?怎样操作才会省力?(脚踩横棒)

2、学生先观看第11页的“自由阅读卡”,再观看第10页的“活动与探究1,看图分析”,讨论回答:你能说出这种陶器的用途吗?(蒸食物)

3、指导学生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耒耜、稻、干栏式住房、水井、饲养、制陶和玉器、乐器)

4、指导学生观看8页遗址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遗址?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江河之旁?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红山、半坡、大汶口、河姆渡,辽河、黄河、长江,农耕对于沃土和水源的需要。)

5、过渡:黄河旁的遗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遗留下来的。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指导学生阅读7-8页,讨论回答:

1、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类似于河姆渡原始居民?

(磨制石器和耒耜、种粮食、饲养动物、住房、制陶等)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哪些地方不同于河姆渡原始居民?

(木和石制工具、粟、半地穴式住房、骨制箭头和鱼叉钩、彩陶、纺织制衣等)

3、对比8页《干栏式房屋》图和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讨论:这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或半地穴的土木合筑)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近海湿热或内陆干寒)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各自是怎样考虑的?(通风防潮防兽或抵御风雨保暖)接着读第7页“文献资料栏.《白虎通》摘句”,启发学生引申:人类应设法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协调兼顾。

4、第11页“活动与探究2,看图分析”,讨论回答出:鱼和鹿,说明半坡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食物种类丰富。

5、第11页“活动与探究3,找一找”,讨论回答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和蔬菜。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指导阅读9—10页有关的“阅读文字”,组织学生活动。

1、提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不一样——南方是干栏式、北方是半地穴式,因为地域不同,自然条件不同,人类必须适应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

2、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的分工: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等。

3、按第9页“动脑筋”,讨论回答出当时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

第一,人们想让死去的亲人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便把死者的私有财产作为随葬品。第二,农耕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财富增多。(社会生产力进步了)

第三,死者在氏族里的地位不同,有了贵贱之分;权力不同,所占有的财富也有了多寡之别,贫富分化随之出现。

如时间许可,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1、《原始的农耕生活》讲到了三种代表。其中,原始居民的遗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原始居民的遗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很早种植的国家。(半坡、河姆渡、蔬菜)

2、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分别是、、。其中,半坡原始居民是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约七千年、约五六千年、约四五千年、黄河)

教学(后记)反思:

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特征,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概况,从工具制造使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居住等多方面了解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概况并比较两者,找出异同。了解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理解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开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发掘出的原始农耕时代具有典型代表的考古文物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增强从历史遗迹、遗物中分析出历史事实的能力,并会简单的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对河姆渡、半坡文化的特征分析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河姆渡、半坡遗址特征的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进而激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农耕文化的特征

难点:从考古发现中得出有关信息的能力,以及怎样理解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历史读图法、讨论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境内早期的人类,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原始居民?

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师:对,这三个原始人群的典型代表都处于旧石器时代,所谓的旧石器时代主要是指使用打制石器。在长达上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通过自身的不断劳动一点点地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蜕变,一步步地走向文明社会。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旧石器时代会经历上百万年的时间?

生:讨论

师:因为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并且原始人的生存环境相当恶劣,因此进化很慢。那么人类是从什么时候起加速了进化过程?这一过程又得益于什么因素呢?下面我们一起从本节课中来寻找答案。

师:PPT展示标题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会种植农作物了,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有伏羲教民熟食、结网捕鱼以及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我们来看一下相关史书的记载。PPT

师:……说的就是伏羲、神农教民结网捕鱼、播种五谷的故事。

师:神话传说只是人类对于自己最初状态的一种美好想象,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然而这些神话传说并非对我们研究历史没有帮助,但从传说当中我们也能看到原始农业产生的一些迹象。

师:例如神农氏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当中,原始人在采集植物果实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有些植物的种子落在地上,是可以发芽结果的,于是,原始人开始尝试将植物的种子种在地里,这就是原始农业的开始。

师:在大约距今1万年的时候,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山顶洞人就是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我们知道,山顶洞人时期,氏族已经产生了,但是人们的食物来源还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农耕定居的生活了呢?据史学家的研究,我国原始的农耕时代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我们的课本中就选取了这一时期我们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距今约7000年产生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的农耕文明。

师:(板书)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找出与河姆渡农耕文化有关的信息。

生: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磨制石器,耒耜,种植水稻。

师:对。从课本中我们得知了河姆渡农耕文化出现的时间、地域、工具的使用以及种植的农作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河姆渡的原始居民所使用的主要耕作工具——耒耜。

师:PPT

师:首先来看一下工具的外形,是什么形状?

生:讨论

师:从正面看成梯形,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铁铲的形状,下宽上窄,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从外形上看便于翻整土地,大家再看它的材质是什么的?

生:骨制的。

师:对,是用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

师:大家再来看加了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是怎样制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其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即来),再用藤条捆绑固定。这样,一件骨耜就制造出来了。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是不是很像我们今天用的铁锹啊?骨耜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很适宜在江南的水田里使用。

骨耜的制造和使用,充分地显示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

师:除了骨耜,河姆渡人还会自己搭建房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河姆渡人的房子。

师:PPT

师: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被称为干栏式房屋。我们从这幅复原图中可以看出,房子底部是用一根根的木桩做支撑,上面搭上板材,建造房屋,人住在上面,下面还可以养牲畜,这样的房子由于距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所以,能够通风防潮,并且还能防止一些蛇虫鼠蚁的困扰。很具有科学性。适合南方湿热的天气。

师:河姆渡人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生:讨论。

师:看完了河姆渡人的食物、住房外,我们来看看河姆渡人生活当中的副业。除了种植水稻,河姆渡人还饲养家畜,当时饲养的家畜种类也很多,有猪、狗、鸡、牛、羊等,以养猪最为发达,这些饲养的家畜,可以作为原始人食物的补充,用以取代原先狩猎获得的食物。

师:此外,河姆渡人还会制造陶器。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原始的陶器。原始人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还分离出了玉器的制造。

师:看完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我们再看一下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半坡遗址,看看半坡居民的生活与河姆渡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PPT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师:大家快速阅读这一目下的第一自然段,找出半坡居民生活的相关信息。

生:阅读

师: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附件半坡村,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种植粟。饲养动物,捕鱼,还种植蔬菜。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是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生活状况的对比。我们首先来看她们所使用的工具,河姆渡人使用用动物的骨头制成的骨耜多一些,而半坡人使用的是石器和木制的耒耜。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在畜牧业方面,基本相同,都饲养家畜,特别是养猪最发达,在手工业方面,河姆渡人会制造陶器和玉器,半坡人比河姆渡人更进一步,他们会制造彩陶,我们来看一下半坡人制造的彩陶。PPT

师:在居住方面,半坡人的房屋也很有特色。PPT这是半坡人制造的房屋及其剖面图。可以看出,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这与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有很大的不同,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

生:南北方气候环境不同。南方湿热,而北方干冷,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师:(总结)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原始氏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农业畜牧业的发达,使人的寿命也延长了,并且人的体制增强,部落人口逐渐增多,社会上出现了剩余的产品,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原始人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这样,一部分的氏族部落首领就利用手中的特权成为了最早的有产阶级。下面要讲到的距今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就逐渐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

师:(板书)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师:(简要介绍大汶口文化成就,黑陶白陶)

师:这是大汶口晚期的墓葬群,考古学家从墓葬当中发现:墓中的陪葬品出现了多寡的区别,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讨论

师:PPT总结

原始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农耕

原始家畜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大家主要掌握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包括他们使用的工具、种植的农作物、居住的房子以及原始的畜牧业和手工业,最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师:好了,最后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巩固一下今天所学。

师:1.(2008年,宜昌市)元谋人、长阳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由历史知识可知: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河姆渡遗址发现于浙江余姚,都位于长江流域,长阳人虽然没有学习过,但判断出元谋人、河姆渡人生活的长江流域后,根据题意,可以断定长阳人也生活在长江流域,做此题时要注意排除“长阳人”这一干扰项。

答案:B

2.(2008年,福州市)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D

3.(2008年,苏州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右图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解析:此题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时,首先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干栏式房屋。

答案:C

4.(2008年,盐城市)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生活在该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B.玉米

C.粟D.占城稻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分析各项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地区气候干燥,不适宜稻类作物生长,故首先排除A、D两项;依据其他学科知识,玉米原产于美洲,也可以排除。

答案:C

5.(2008年,山东省)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解析:本题由现实生活创设情景,来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彩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