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学案

测量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学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一单元: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知道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会进行长度及体积的单位换算。
5.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会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
【知识结构】
(一)长度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常用的还有、
、、、和_等。它们之间的
换算关系为:1m=_______km=_______dm=_______cm=______mm
=______μm=__________nm。
2.工具: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使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做到:
齐:
靠:
正:
准:
3.常见物体长度
①普通纸张厚度约几十;②壹元硬币的厚度约2;
③成人食指宽度约1.5;④成人手掌宽度约1;
⑤成人走一步的距离约8;⑥成人的身高约1.6~1.8;
⑦新铅笔长约17;⑧教室高约3;
(二)体积测量:
1.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来测物体的体积。
2.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凹形液面的___________部或凸形液面的
____________部相平(即平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误差,它是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完全避免的。
(三)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___。
2.1h=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s
一、热身训练:
1.单位换算(要求写出换算过程)
⑴0.56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厘米;
⑵35毫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⑶500厘米2=__________分米2=__________米2;
2.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⑴某同学身高为1.64________;
⑵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____;
二、典型例题:
1.单位换算(要求写出换算过程)
⑴1.53×106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毫米;
⑵4.76×104微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⑶0.5纳米=_________米=_________毫米=________微米(不写过程)。
2.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⑴窗玻璃的厚度为2.5_______;
⑵一号干电池的长度约为6_____。
3.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ABCD
4.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位换算:
⑴1.5米3=________升=_________厘米3=__________毫升;
⑵360毫升=_______升=___________米3=___________厘米3。
6.如图:是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金属块体积的示意图,水的体积为:_____
厘米3,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_____厘米3,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厘米3。这只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可以精确到___________。
第4题图第6题图
三、课堂巩固: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______________。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⑴小王的身高17.8_____;
⑵圆珠笔管的直径约为0.8_____;
3.无线电波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千米,合_____厘米=_____毫米。
4.地球半径约6370千米=_____________米=___________厘米。

5.如图: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
6.一般正常人心脏跳动70次约为1/60;(6)课本的厚度大约是6.
7.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32厘米=32×=0.32米B.32厘米=32厘米×米=0.32米
C.32厘米=32×米=0.32米D.32厘米=32厘米×=0.32厘米
8.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A、偏小B、偏大C、无影响D、无法判断
9.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L1=3.51厘米、
L2=3.52厘米、L3=3.52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A.3.51厘米B.3.52厘米C.3.517厘米
四、课后提升:
1、完成单位换算:
(1)125cm=m=mm=nm.(2)0.25km=m=um
(3)1.25h=min=s(4)9000s=min=h
2、下列物体中,长度约为1.73×102cm的物体是()
A一个乒乓球的直径B一支钢笔的长度
C一位同学的身高D一幢楼房的高度
3、“25寸”彩色电视机,其25寸是指()
A彩电屏幕的宽度是64cmB彩电屏幕的面积是25cm2
C彩电屏幕对角线长是64cmD彩电屏幕的高是25cm
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其中有三幅是错误的:()图视线没有垂直尺面,C图没有()近被测物。
5、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现在比赛中所用乒乓球的直径为40(请填写合适的单位),质量为2.7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小明跑1000m时停表
从0走到如图6所示位置,他千米跑的成绩
是mins。

6、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7、测量时关于尺的用法和眼在A处的观察方法,属于正确的是()
8、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际测量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B.实际测量时用软尺比用硬尺更方便
C.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D.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也可
10..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A.速度单位B.时间单位C.长度单位D.质量单位
11.某学生为了测量物理课本内的纸张厚度,采用了如下的措施: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
d.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一张纸的厚度D.
⑴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应改为;
⑵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为(填字母).
12.某同学测一木板长度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4.51dm、14.53dm、14.54dm.,木板长度的测量值应是多少?
13..一盘细铜丝,如何测出它的长度?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
14.一列火车早晨8时从北京出发前往广州,于第二天21时30分到达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该火车运行了h.

精选阅读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1—3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教学前分析:
课本图11.3—1介绍了几种测量时间的工具,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工具测量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教学后反思: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整体设计
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使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例如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
刚开始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1节首先给出了两幅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测量,认识到人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从而引出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在明确测量的必要性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研究性学习来总结长度和时间的知识,达到能够规范地使用测量仪器和进行正确测量的目的。本节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两次分组实验,一次是用刻度尺测长度,另一次是用停表测量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有效地突出了重点。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和例题分析实现难点突破。
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难点
1.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
问题导入
用眼观察甲、乙、丙三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上下两根线段一样长吗?在图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回答:
(1)目测的结果是怎样的?
(2)用尺子量一量再比较,看看有何发现?
古诗导入
多媒体播放配画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描述长度(距离)、时间。
推进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
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
讨论交流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
归纳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跟踪例题
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1)5.2m=5.2m×100cm=520cm
(2)6.5×106μm=6.5×106×10-6=6.5m
(3)36μm=36μm×1000=36000nm
解析: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答案:三个算式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中间的格式都不对。(1)式中用“100cm”代换了前面的“m”,所以中间的“m”就不应该有了;(2)式中中间没写单位;(3)式中前面的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正确的算式应为:
(1)5.2m=5.2×100cm=520cm
(2)6.5×106μm=6.5×106×10-6m=6.5m
(3)36μm=36×1000nm=36000nm
知识拓展
阅读课本第11页“小资料”,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阅读课本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活动二观察下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cm。
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长度时间测量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初三物理第12章学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3节长度时间测量
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学习目标: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通过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
长度的测量
学习难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误差
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
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应知道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
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生举例说明)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2)单位及换算
1Km=m
1m=dm
1m=cm
1m=mm
1m=um
1m=nm
3、实验探究:刻度尺的使用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4、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和长度。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5.、特殊测量方法
(1)如何测硬币直径。

(2)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时间单位还有、
1h=min1min=S
2、秒表的使用
(三)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减小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随堂检测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一、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二、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