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去”“期”“舍”“顾”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对故事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有所臧否。
3、学习守信、识礼、明理的传统美德。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一个七八九岁的孩子,说出来的话都是很幼稚的吧?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古代的孩子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水平。
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同学们,被这孩子的话震撼了吧,真是人小鬼大,语出惊人啊。
一个古代小孩子的说的话,居然流传自今,到底是谁记载的呢?
二、作家作品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刘义庆的文学家,他曾组织一批文人一起编写了一本书,叫《世说新语》,这是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分为政事、文学、方正、德行、言语、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富有趣味性。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阅读。
三、读读想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陈太丘与友期》里又记载了一个语出惊人的孩童,他说了什么话,如何惊人呢?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老师指出语音错误)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老师提问:
解释下面的字词。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

古今异义
1.去古意:离开;今意:往、到。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
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
4儿女古意:子侄辈今意:儿子女儿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再次把课文看一遍,理顺一下思路。

同学们应该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了吧?谁能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四、明辨是非
故事一共有三个人物,分别是陈太丘、友人以及陈太丘的孩子元方。我们围绕他们的言行,做一个探究活动(分小组讨论)。)
1、假如你是陈太丘,过了约定好的时候,你会选择离开(离开去哪里?)还是会继续等(等待有没有条件,如约定去哪里?迟到多久等等),为什么?
2、元方共指出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
4、友人是个怎样的人?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元方:机智勇敢、聪敏过人,知礼明理,有正义感,心直口快,对客人的无礼无信的行为敢于直面批评;友人:没有时间观念、不讲信用。客人先失信,又当面口出不逊,缺乏教养,但在元方提出批评后能主动承认错误,还是可取的。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听了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里的一个小故事,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三个人物身上的优点缺点,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堂课到此结束,同学们下课!

精选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陈太丘与友期》集体备课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陈太丘与友期》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2.能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3.通过朗读、讨论等说出文中儿童所具有的品质。
4.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1.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请一位学生讲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课本翻开至《陈太丘与友期》。
二、整体感知
1.范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2.请学生自己找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e)不(fou)
3.学生自由朗读
4.齐读
三、疏通文意
1.刚才同学们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但是对于有的语句的停顿,可能同学们还有疑问,为什么在这里要断句呢?这就需要对文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下面,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2.质疑(关于字词句)
【明确】期日中: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区分古今异义);过中不至:到;去后乃至:才;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
君、家君、尊君
3.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学,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4.这句话只是一个例子,文中还有几处省略的地方,请同学们拿起笔,将本文中你认为是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屏幕显示答案)
5.关于文章字、词、句的难点我们大体已经梳理了一遍,有没有同学可以给我们把这篇文章大意的大意概述出来。
6.文章的意思理解了,我相信同学们的朗读肯定会有所进步,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
四、讨论探究:
1.在前面,同学们就文章的语句理解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我们文章已经理解了,现在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呢?比方说,在人物刻画、语言处理、主题思想、材料安排上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呢?
2.那么,我这里有几个问题,希望大家动动脑筋。文章一共提到几个人?(3个)主要人物有几个?(2个)陈太丘既然不是主要人物,那么文章第一句能否省略?(不能,是起因)
3.对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语言、神态)
同学们应该知道人物语言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一起把这段对话朗读一遍,看看谁最先把这段话背下来。
(读背这段对话)
4.通过这段描写,你认为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看法)?
友人:“无信”“无礼”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孝顺;伸张正义;落落大方;
5.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
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友人
知错能改
事情本身:启示我们做人就要有有诚信,讲礼仪。
6.(题目合适吗?)
五、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努力的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
六、作业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背诵全文

七年级《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七年级《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部分实词,了解古今异义词。

2.通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引导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引导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翻译课文,讨论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领悟讲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

阅读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法:交流读时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要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

由中国古代英雄少年引出元方。

简介《世说新语》

学生举出孔融、司马光等古代少年。

学生扩充文化积累,了解《世说新语》。

通过话题表达,激发学生学习此文的热情。

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要学生注意读音准确。

2.请学生齐读,读出说话者的语气语调,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个别学生朗读。

1.学生轻声模仿跟读。2.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纠错。

通过朗读,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研读词句

理解大意

1.请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提出难译、难懂的句子。

2.重点字句的理解抽查:“期、舍、乃、委、引、顾。”关键字。“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待君久不至,已去。”

3.归纳翻译技巧:增、删、调、替。

1.学生自行默读并翻译,提出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注释和古代汉语字典,区分“去、戏”的古今异义。掌握“期、舍、乃、委、引、顾。”等词的含义。“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待君久不至,已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能流畅翻译。

2.掌握基本实词。3.熟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分析探究

能力拓展

1.讲述故事情节,找出矛盾冲突所在。

2.学生分组研讨人物性格。

3.总结提炼文章主旨。

4.发散思维,提出妥善化解冲突的设想。

1.学生复述课文并概括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分组合作,热烈探讨人物性格。

元方:明礼刚正,针锋相对,义正词严。

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太丘:守时爽约,率性而为。

3.学生积极踊跃,提出妥善化解冲突的各种设想。

1.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布置作业

巩固知识

1.背诵默写课文。

2.以和谐人际关系为主旨,续写本故事,做到合情合理。

完成作业,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1.巩固课堂知识,培养阅读和鉴赏能力。

2.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主动解除误会的技巧,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达到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友人:问——怒——引之: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答——曰——不顾:明理刚正,义正言辞

《陈太丘与友期》人教七上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太丘与友期》人教七上”,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七年级上第20课《〈世说新语〉两则》之《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2、过程与方法

以读课文为线,采用点读、译读、问读、背读、演读等版块,分层推进,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读出情味,读出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孔融让梨、曹丕称象、曹植七岁做诗、司马光砸缸、王冕画画)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就是第20课《〈世说新语〉两则》之《陈太丘与友期》中的人物,他是谁呢?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2、指名读,让学生点评,字音强调“不、惭”的读音,节奏强调“陈太丘/与友/期行”“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3、再指名读,齐读。

三、疏通文义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给重点词语加点,疑难句子画横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

圈点勾画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

约定


2、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期行舍去君尊君家君)

3、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进行抢答赛。

4、分角色朗读,一读叙述者、一当元方、一当客人。要求读出的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5、分角色译文,一读叙述者、一当元方、一当客人。要求保持原文意思,把省略的补充上去。

四、研读探究

1、对于字词,大家掌握的很好了。大家也应该知道本文所讲的机智聪慧少年是谁了吧?(元方)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谁?(客人)请同学们以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说说这两个人的思想性格。

客人: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说明他言而无信;B、“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说明他粗野无理,不讲礼节,缺乏教养;C、“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他诚恳认错,知错勇改。

元方:A、对客人的一番义正严词可以看出,他很有教养,懂礼识义,同时也维护了家父的尊严,可见父子亲情浓厚。B、“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他的童贞童稚。

2、“元方入门不顾”,值得大家探讨,有人说他这样做,也是失礼,你是怎么看的?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五、创编表演

1、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思想感情,尽量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以艺术创编的方式,通过合理想象,对原故事人物、事件作合乎逻辑的丰富和补充,甚至改编

3、学生自由组合,演员人数自定,不准带书,可用现代语言,也可用文言。

六、背读全文

全班齐背全文,不会的可以开着书本。

七、总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憾!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