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声学部分)

初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04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声学部分)。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声学部分)”,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声学部分)

第一部分:声学部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发生的条件: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生也就停止。
2.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播。
3.传播的速度: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V=340m/s(V固V液V气)
4.声音的反射——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才可分开.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三要素)(乐音:和谐悦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3.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

三、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等级及危害:等级用分贝(dB)来划分
3.减弱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四、声音的应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医用听诊器、回声定位(测距)、医用“B超”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眼镜;用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相关知识

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声学部分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声学部分”,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声学部分

第一部分:声学部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发生的条件: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生也就停止。

2.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播。

3.传播的速度: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V=340m/s(V固V液V气)

4.声音的反射——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才可分开.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三要素)(乐音:和谐悦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3.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

三、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等级及危害:等级用分贝(dB)来划分

3.减弱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四、声音的应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医用听诊器、回声定位(测距)、医用“B超”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眼镜;用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光学部分)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光学部分)

第二部分:光学部分
一、光的传播规律:光直、光反、光折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2.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物理研究方法:模型法);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3×105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5.应用:激光引直挖掘隧道;“三点一线”射击瞄准;把队伍站直等。
三、光的反射:
1.条件: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反射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的种类:(1)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后想同一方向。(2)漫反射:表面粗糙,反射后向各个方向。
5.应用:平面镜成像(1)原理:利用光的反射定律(2)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等距、虚像、垂直(3)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路(4)应用:潜望镜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如筷子在水中变弯;疑水浅等)。
2.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中的角大于其它介质中的角。
3.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五、透镜(透镜是光的折射的利用)
1.种类: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如远视镜片)有实焦点、焦距(2个)、主光轴;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如近视镜片)有虚焦点(2个)。
2.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
物距
u
像的
正倒
像的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距
v
像与物
的位置
像距与物距
的关系
照相机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异侧
uv
投影仪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异侧
uv
放大镜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4.其他应用:显微镜、望远镜
六、光的色散: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声学部分人教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八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声学部分人教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声学部分人教版)

第一章声学部分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类比法:水波——声波
3.声速:声音每秒钟内传播的距离;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1个标准大气压下,15℃时的声速为34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钢铁中声速为5200m/s
4.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应用:回声定位
5.声速公式:v=;s——路程,v——速度,t——时间
6.人感知声音的两种方式:耳听、骨传导
7.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a、要有声源(发声体);b、要有传播的介质;c、不能离声源太远;
8.双耳效应:人耳根据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强弱不同等确定声源的方位
9.耳聋的分类:神经性耳聋(不易治疗)、传导性耳聋(可以治疗,可以借助骨传导)
10.声音分类:乐音、噪声
11.乐音三要素:音调——频率——赫兹;
响度——振幅——米
响度——距声源的距离
音色——材料种类、结构
12.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13.噪声的等级:
0分贝(dB)——人的听觉下限(不是没有声音)
70分贝(dB)——干扰谈话
90分贝(dB)——可以造成危害
150分贝(dB)——瞬间使人鼓膜出血,完全丧失听力
14.噪声的减弱:a、声源处减弱;b、传播途中减弱;c、人耳处(接收处)减弱
15.声的作用:a、传递信息;b、传递能量
16.人耳的听觉特性:方位感、响度感、音色感、聚焦效应
17.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用于探测)、能量高、穿透能力强(用于检测等)、破碎能力强(用于空化、雾化、杀菌等);
声波方向性特点:频率越高,方向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