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高中电阻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04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7.3电阻的测量

【导学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堂导学】
1、课前热身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如果想知道某一定阻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该怎么办呢?
2、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1
2
3
(8)待测电阻的平均值:=Ω
【课堂练习】
1、根据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定律推导出公式计算出RX的阻值的。
(2)这个实验应测的物理量有。
(3)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接通电路前将它的阻值调到。
2、以下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B、计算出每次测量得的电阻值。
C、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E、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F、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G、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
H、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I、断开开关。

【课后练习】
1、为了测定小灯泡电阻值,某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如果马上闭合开关做实验,指出该电路连接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2)该实验原理是
(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4)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5)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6)该同学作出了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
的(选填“变化”或“恒定不变”),其原因是。

延伸阅读

初三物理第十七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17.3电阻的测量

【导学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堂导学】
1、课前热身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如果想知道某一定阻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该怎么办呢?
2、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1
2
3
(8)待测电阻的平均值:=Ω
【课堂练习】
1、根据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定律推导出公式计算出RX的阻值的。
(2)这个实验应测的物理量有。
(3)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接通电路前将它的阻值调到。
2、以下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B、计算出每次测量得的电阻值。
C、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E、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F、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G、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
H、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I、断开开关。

【课后练习】
1、为了测定小灯泡电阻值,某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1)如果马上闭合开关做实验,指出该电路连接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2)该实验原理是
(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4)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5)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6)该同学作出了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
的(选填“变化”或“恒定不变”),其原因是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2、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3、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学会一种测导体电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电路图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流程
内容
方法
生成
独学
3分钟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是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复习回顾,练习使用欧姆定律来解题。
解:
合学
20分钟
对学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
2、实验方法:
3、完成该实验时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4、实验设计:请自行设计电路图,画在右边框内。
5、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序号

提示:(齐读)
(1)设计电路图时要考虑所要测量的物理量。
(2)注意所选器材的正确使用及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连接该电路的技巧。
(4)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多次改变所测物理量的数值大小,记下两电表对应的示数。
(5)重复以上实验,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6)会正确处理实验中的异常情况。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
2、伏安法测电阻
3、
4、
5、测量结果:
电阻的平均值R/Ω
R=(R1+R2+R3)/3=Ω
群学
展示
15分钟
1、通过这个实验你认为测量定值电阻时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2、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的多次实验目的是否相同?
小组内交流讨论,给出正确合理的回答。
(拓展)如果不同,请你分别说出这两次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1、
2、
【课堂反馈】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为已知,当通过闭合或断开电路中的不同开关时,能测算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3、如下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端闭合开关,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小/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变小/不变)。
4、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特,R1=R2=30欧姆,当开关K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安培;当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安培。
第3题第4题第5题
5、如上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1与L2串联,当开关闭合时,一盏灯亮,一盏灯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
课后拓展:
1、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7
发光情况
明亮
不很亮
不亮
较暗
微光
熄灭
熄灭
电压U/V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
0.28
0.26
0.24
0.21
0.19
0.16
0.05
算出的电阻R/Ω
8.9

(1)根据表中数据,算出每次的小灯泡的电阻值;
(2)从你计算出的小灯泡的电阻值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3)如果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后,还能不能多次计算在取平均值?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讨论:
在上述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如果少一只电流表或者少一只电压表时,实验还能不能测出未知电阻?说说你的思路。

初三物理第16章电压电阻导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物理第16章电压电阻导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6.1电压序号:01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课前导学
1、电压就是使电路中有的条件,电源的作用就是;
2、电压的符号:;电压的单位:;简称:;符号:。
3、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
4、电压表是测量的仪表,有个接线柱,个量程,大量程是
V,小量程是V;电压表必须跟被测用电器联。
课堂导学
一、电压
演示课本6.1-2实验,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现象是:两个灯泡的亮度,
1、电压:是的原因;电源就是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有、、
换算关系1V=KV1mV=V1mV=KV
3、1.5KV=V3.6V=Mv10KV=V
二、电压表
拿出实验室用的电压表,回顾以前学过的电流表,学生说出看到了哪些内容?
1、实验室电压表有个接线柱,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的极相连;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的相连。
2、电压表有个量程,大量程为V,分度值是V;小量程为V,分度值是。
3、电压表必须跟被测用电器联;如右图所示。
4、在不知道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先用量程试触,若示数,则改用量程,若电压,则用。
5、回顾电流表的知识,归纳在电压表上的读数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学生喜爱的便携式单放机通常需要的电压为6V,它需要___节干电池___联使用,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__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V.
2.下列有关电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B.某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自然界中,有的动物本身就可以产生电压,用来自卫
D.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一定是不相同的
3.在图6-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两端电压为零B.电灯两端电压为零
C.开关两端电压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小红在有关资料中查找出了几种电压值,你认为其中最大的是()
A.人体的安全电压B.洗衣机正常工作的电压
C.手持移动电话电池的电压D.发生闪电时,云层间的电压
6.图6-3是装有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正确的是()

课后练习
1.下列关于电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都是1.5V
C.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
D.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步骤
A.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B.正确读出所测量的电压数据,并记录;
C.了解电压表的量程,弄清每大格和每小格代表的电压值;
D.根据记录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以上步骤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
3.如图6-1所示,在烧杯中加人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干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V,_____片是它的正极

16.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序号:02
导学目标知识点:
1、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练习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3、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题。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
课前导学: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
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
课堂导学:
1、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实验设计:把两个灯泡L1和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分三次接入电压表,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画在下面。

测量AB两点间的电路图测量BC两点间的电路图测量AC两点间的电路图
(2)实验记录
AB间的电压U1/VBC间的电压U2/VAC间的电压U3/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2、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实验设计:把两个灯泡L1和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L1两端的电压、L2两端的电压、总电压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分三次接入电压表,测出这三个电压:
(2)实验记录
L1两端的电压U1/VL2两端的电压U2/V总电压U/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课堂练习: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是各节电池的电压的,小明的一玩具电动火车要9V的电压才能起动,他要买节干电池并将它们联使用才行。
2.四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而正常发光,用电压表测出一只灯两端电压为3.8V,则该电源电压约为;如果将四只灯泡并联在该电源两端,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3.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由3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S闭合后则电压表V的示数为V,电压表V1的示数为V,电压表V2的示数为V,用电流表测得A处电流为0.5A,B处电流为0.2A,则通过L1的电流是A,通过L2的电流是A。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则此时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A.3V和7.5VB.1.5V和4.5VC.3V和1.5VD.1.5V和3V
课后练习: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
A.两端的电压为3VB.两端的电压为6V
C.两端的电压为3VD.两端的电压为9V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的示数为6V,则电源电压为()
A.3VB.6VC.9VD.12V
7.毛刚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
A1示数(A)A2示数(A)V1示数(V)V2示数(V)V示数(V)
0.5O.57.54.512
(1)由图可知L1、L2连接方式是;
(2)由表中的实验数据中A1、A2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3)由表中的实验数据V1、V2、V3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8.某同学在用电压表研究LI和L2并联各支路的电压关系时,所接电路如图所示。
(1)指出该图的错误。
(2)现改为L1、L2串联,电压表测串联的总电压,只允许变动原图中一根导线的一个端点的接线位置,请在图中用虚线标出。
课后反思
16.3电阻序号:03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
课前导学
1、电阻是表示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比较大的单位还有,,符号分别为,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课堂导学
1、演示课本上的小实验6.3—1,引入电阻的概念
(1)电阻是,符号;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有、、;符号分别为、、
单位换算:1KΩ=Ω1MΩ=KΩ=Ω
2、师生共同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实验的方法:
(1)、探究电阻的大小跟材料的关系
所选器材
需要控制的变量
得到的结论
(2)、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所选器材
需要控制的变量
得到的结论
(3)、电阻的大小跟导体长短的关系
所选器材
需要控制的变量
得到的结论
3、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与导体的、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A、B是两根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体,如果A导体的横截面积是0.5cm2,B导体的横截面积是5mm2,则导体A的电阻导体B的电阻。
2.有三根相同材料制成的导体A、B、C,在相同的温度下,A比B长,粗细相同;C与B长度一样,C粗些.这三根导体的电阻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有电流,导体才能有电阻
B.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
C.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的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两根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横截面积较小的电阻一定大
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
D.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也相同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电阻都一样大
5.a是长1m,粗0.1mm2的康铜线;b是长1m,粗0.2mm2的康铜线;c是长0.5m,粗0.2mm2的康铜线;d是长1m,粗0.1m2的镍铬线,要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取做实验的金属线是()
A.a和bB.b和cC.a和cD.a和d
课后练习
9.在如图6-20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6A,当缓慢地给线圈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看到电流表的示数将()
A.小于0.6AB.等于0.6AC.大于0.6AD.无法判断
10.如图6-21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IAB<IBCB.IAB=IBC
C.IAB>IBCD.无法确定
11.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被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80.5
B锰铜0.81
C锰铜0.80.5
D锰铜1.20.5
她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并按要求正确地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
(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和;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和;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和;
(4)这种物理研究方法,通常叫做。
16.4变阻器序号:04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
课前导学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才能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课堂导学
1、演示课本上的6.4—1,引入到滑动变阻器。
2、学生观察实际滑动变阻器,认识它的结构。
3、实验探究:分别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和并联,看哪种接法能改变灯泡的亮度
实验的结论是:联时能改变灯的亮度。
4、实验探究以下的问题:
(1)分别将这几种接法接入电路,探究出可行的正确接法,填写好下表:
接法调节滑片时灯泡的亮度是否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是否改变接法是否有效
M接C,N接D
M接C,N接A
M接C,N接B
M接A,N接C
M接A,N接D
M接A,N接B
(2)通过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a.要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接入电路。
b.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定值电阻。。
c.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一根导线。
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e.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f.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5、让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面标的“200Ω2A”的物理意义分别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M、N是两个接线柱,准备连接滑动变阻器,
(1)当A接M,D接N时,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将。
(2)当A接M,C接N时,滑片向左移,电流表示数将。
(3)当A接M,B接N时,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将。
(4)当B接M,D接N时,滑片向左移,电流表示数将。
2.将图6—45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A)A和D(D)B和C(C)B和D(D)C和D
3、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图6-24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4.如图所示,向同一方向移动滑片,电阻的变化效果相同的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甲和乙
5、按要求连接电路:能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会变亮,在图中画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如果一个同学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怎么样移动滑片P,都不能改变灯的亮度,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6、如右上图中所示,要想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并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灯变亮,应该接哪二个接线柱。

7.由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使用,如图,如果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滑片P1、P2的位置是()
A.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B.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
C.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D.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