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00字精选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2-12-15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00字精选。

教师是人类社会最神圣职业之一,想使一堂课高效完美,必须准备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么怎么写教案才不会死板呢?下面是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1、师生谈话

(1)、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

(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日晷计时的道理,能制作简易的日晷模型。

三、教学准备

手电筒、纸板、剪刀、牙签、图片、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1.步认识太阳钟

a.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c.学生回答

d.教师小结

2.探究日晷原理

a.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b.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c.究原理

(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3.认识手掌日晷

⑴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⑵生回答

⑶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生回答。

8.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组请代表汇报

4.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生汇报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意合作与交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3.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愿意合作与交流,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需要材料:胶带、剪刀、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活动引入

方法一:谈话:同学们,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阳计时间,并且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同学们能不能也来做个计时工具呢?

学生汇报想法,导入新课。

方法二:教师展示精美的沙漏或水钟等计时工具,让学生欣赏,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以此引入制作活动之中。

设计制作方案

1.组讨论,设想制作方案,互相启发,开拓思路。

2.师展示几种典型个例,主要侧重创新性进行评价。

3.生设想各自的方案,理清制作思路。

4.流方案,互相提出建议。

5.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

开展制作活动

1.师提出制作要求,如安全使用剪刀,互助合作,进行制作提示等。

2.小组为单位或独立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点播。

3.游戏,也可写10个漂亮的字,或读一篇四句诗等,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计时,掌握自己的计时工具计时的规律。

4.作品进行改进,如调整计时时间(控制流量),使作品更美观等。

展示与交流

1.自己的作品摆到展示台上,互相欣赏、评价。

2.选出部分作品进行重要评价,可从创意、美观、实用三方面选择典型作品。

3.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提出改进方法。

拓展延伸

建议用自己制作的计时工具记录写家庭作业的时间,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并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改进,或创造发明更好的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猫和兔的外形、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小动物吃奶是重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是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观察猫的走、跑、蹿,以及上树时的运动状态。

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小猫、小兔各一只(或猫和兔的标本若干个)。猫和兔的挂图、幻灯片。

学生准备:有关猫和兔的图片或照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青蛙的身体分几部分?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鸽子的身体分几部分?

2.讲述:在以前的自然课里,我们学习了金鱼、青蛙、蚂蚁、蟋蟀、鸽子、鹰等动物的一些知识。在这节课里,我们再来观察两种动物猫和兔。(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观察猫的外形

(1)讲述观察目的:我们来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讨论观察方法:

①讨论:根据我们以前观察金鱼、青蛙、蚂蚁和蟋蟀等动物的经验说一说,要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观察?)

②教师小结:在观察猫的时候,也应该像观察青蛙、蚂蚁等动物那样,先看一看猫的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各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结果:猫的身体分几部分?猫的全身长有什么?

(5)教师小结:

(出示标有猫的身体各部分名称的挂图,或者用观察时使用的小猫。)

猫的身上长有毛,毛的颜色各种各样,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6)学生复述:猫身体的外形特征(要求能从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表述)。

(7)指导学生观察猫身体的各个部分

①讲解观察重点:我们已经知道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下面就按顺序观察这五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长短大小如何,上面长有什么等等。

②小组观察、讨论。

③汇报观察结果。

④教师小结:

(重点总结猫的牙、舌和足的特征)猫的嘴里有尖锐的牙齿,有长倒刺的舌。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缩,在脚掌上长有肉垫。

2.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

(1)观察猫的行走

①讲解观察目的和要求: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猫是怎样走路的?(观察活猫走路有困难,也可以观察图片或幻灯片等)

②学生观察、讨论。

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口述,也可以让学生边表述,边表演。)

④教师小结:

猫在走路的时候,主要是靠腿和脚。猫在行走时,脚的移动规律是:如果右前脚先向前迈步,左后脚就会跟着往前走,接着是左前脚向前迈步,右后脚就会跟着向前走。

(2)观察猫的奔跑

①讲解观察目的要求: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猫是怎样奔跑的?

②学生观察、讨论。

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④教师小结

奔跑是猫最快的一种运动方法。奔跑时,猫的四只脚常常是只有一只与地面接触,甚至是四只脚一起离地。猫在奔跑时,四只脚抬起的次序是:右前、左前、右后、左后,或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接上述步骤研究猫怎样蹿(往高处跳)?猫怎样爬树?

研究猫的运动,不要求学生记住猫的运动规律,只是给儿童打开一个思路,引起他们以后随时注意观察各种动物运动规律的兴趣。

3.指导学生观察猫的食性

(1)谈话:猫吃什么?怎么吃?

(让儿童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来叙述,教师根据情况再加以补充。)

(2)讲述:小猫刚生下来时,还不会吃食物,是靠吃猫**的奶长大的。猫长大后能吃鱼和老鼠。猫吃食物时,用爪子帮助,用牙咬肉,用舌头舔骨头。猫捉老鼠时,先用耳朵听,再用眼睛看,然后轻轻走近老鼠,突然一扑,就用爪子把老鼠抓住了。真是个捕鼠能手!

(3)讨论:猫为什么能成为捕鼠能手?它的身体有哪些适于捕鼠的特点?

(4)讲述:老鼠常常晚上出来寻找食物。猫的眼睛到了晚上可以变得又大又圆,能看清出来寻食的老鼠。猫的耳壳能转动,能随时转向声音的来处,可以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猫的牙齿锐利,便于吃肉,舌头上长有倒刺,能把骨头上的肉舔光。猫的爪子很尖锐,可以伸缩,脚掌上有肉垫,猫走路时把爪子缩回,走路没有声音。猫有这些特点,所以能成为捕鼠能手,我们要爱护它。

4.指导学生观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兔的标本或挂图,也可以看课本第24页插图。)

(1)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看见过兔吗?

(2)小组讨论:兔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吃食方面有什么特征?

(3)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结: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兔全身长毛。兔的运动方式是:跳着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时候吃奶,长大了吃青草、蔬菜。

5.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如要时间允许,学生能够接受,可以组织学生对猫和兔进行比较。

(1)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①讲解比较重点:我们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外形上的不同,运动方式上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

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④教师小结:猫的尾巴长,兔的尾巴短。猫的四肢长短相似,兔的四肢是前腿短,后腿长。猫和兔身体表面的主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猫的耳朵短,兔的耳朵长。猫的嘴唇没有裂开,犬齿和臼齿发达,舌上有倒刺,兔的上嘴唇中间裂开,门齿发达,舌上没有倒刺。猫的爪锐利,兔的爪不锐利。猫吃鱼和肉,免吃青草、青菜。猫走路时,四只脚先后着地,兔是跳着行走的。

(2)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讲解比较重点。

按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所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④教师小结:猫和兔全身表面长毛;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猫和兔都用奶喂小动物。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鸟的特征

1.学生观察鸟:

教师:你认识那些鸟?它们有什么特征?鸟有什么特征?

2.布置探究任务:

我们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组探究.

教师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进行交流:

你观察了那些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将课本的观察记录表填写好.

学生进行比较归纳.

4.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我们观察的这些鸟有哪些相同之处?

5.学生交流:

6.总结:象鸡、鸽子、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

7.教师出示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是鸟?

活动二:保护我们的朋友-----鸟

1.讨论: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交流.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鸟呢?

4.交流:保护鸟巢,留住我们的朋友,不打鸟.

自由活动:

教师:我们来组织一个鸟类展示会吧.

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其他展示作品.

2.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准备,

3.展示作品.

拓展活动

教师:我们来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吧.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爱鸟护鸟活动.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6】

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对蚕的观察发现。

2、 探讨对观察现象的思考。

3、 与其他小动物进行比较学习。

二、 教学重难点

对蚕的生活习性及其生长特点进行观察,并能说出自己的认识、见解。

三、 教学难点

认识蚕的“变态”发育过程,进而理解生物的“变态”发育过程。

四、 材料准备

A、蚕若干、桑叶若干、同学们做好的观察记录、放大镜若干、有关蚕一生的一些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B、蚕宝宝的身体颜色是怎样变化的(颜色的变化)?

C、蚕体色的主要照片,让学生排列顺序(颜色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1、 蚕宝宝每次能吃多少桑叶?它是怎么吃桑叶的(小组合作完成)?

2、蚕的蜕皮过程是怎样的呢(小组合作完成)?

A. 你发现蚕蜕了几次皮(小组合作完成)?

B. 蜕一次皮用了多少时间(小组合作完成)?

C. 蜕皮前蚕有什么反常的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D. 蜕皮前和蜕皮后的蚕有什么不一样(小组合作完成)?

E. 你认为你的蚕还会蜕皮吗?

3、吐丝前的蚕宝宝

A.许多同学都认为毛毛虫与蚕很相象,那蚕也会变成像“蝴蝶”一样的动物吗?

B.蚕宝宝什么时候变成“蝴蝶”一样的动物呢?

C.蚕什么时候结茧呢?你有什么根据?

(观察蚕,学生发现蚕的胸部变透明了,嘴中有少些丝吐出推测出蚕就要结茧了。)

D.面对快要结茧的蚕宝宝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

(1) 蚕宝宝的肚子里本来就有丝吗(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想象力)?

(2) 吐丝后的蚕宝宝在茧子里做什么呢(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想象力)?

六、拓展延伸

将蚕与你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比较。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00字精选》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