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关于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1500字集锦9篇

新课改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2-12-15

关于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1500字集锦9篇。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充分激发,作为教师需要早早地准备上课需要的教案。教案可以合理的帮助老师选择正确,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编辑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1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个人的知识体系,要时刻做好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取得的进步有:

1、教师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2、教材的合理应用

3、学生能自主学习

课堂中人人平等参与,主动思考学习。这样不但会使一堂课动起来,实现趣学求知的目标,而且还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当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改变以往“只要管好纪律就行”的态度,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四人一组的讨论、俩俩对话、全班游戏、即兴演讲、个人才华展现等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针对学生问题做出合理、公正的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

1、走课改之路,迎当头一棒

2、急于求成,事倍功半

所以,面对新课改后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应从容面对,切勿急于求成,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情景,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把自己融入课堂在,走进学生的心中,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调整结构,树立形象。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这是相当可喜的。但是,认真审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还要不要“接受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没有“探究”就不是教学吗?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第二,“探究式”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学生个性不同,“探究式”也好,“接受式”也罢,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另外,“探究式”学习有优势,也有弱点;“接受式”学习有弱点,但也有优势。机械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之妙。如果不顾实际,对于明明是简单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事实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取中、平衡、按本国传统来整合”,“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之’,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顾泠沅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探究式”与“接受式”关系的最好诠释。

2、教学注重“过程”,还要不要“结果”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实质上是“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学“重在过程”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随之而来,有一种声音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知识真的不重要了吗?真变成第二位了吗?不!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何谈方法与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追求形式上的“过程”,而不论“结果”,甚至不论“是非”,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什么?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我们的长处,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过去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现象,不仅使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再现”知识,而且使学生弄清知识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结果”与“过程”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3、突出学生的“主体”,还要不要教师的“主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处于主体地位了。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 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

其实,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都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过程的发展、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效果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所能预设的,而是呈现出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的特性。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做什么、怎样做,也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广大教师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教育经验,产生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4、追求“民主”、“开放”,还要不要“秩序”、“规则”

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我们注意到,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民主、开放,一些如上课要发言先举手、不许随便下位子、两手平放坐姿端正等旧的课堂规则被打破了,这是令人欣慰的。民主教学氛围的创设,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精神的前提,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放松、敢于质疑的空间,使学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自由与快乐。

但是,追求“民主”、“开放”,有些教师又走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一旦兴奋起来,争着发言,几乎吵做一团,不少学生为了凑热闹,只顾自我表现,根本不管他人(老师或同伴)的意见。这时,教师如果板起面孔“管”一下,就会压制这样热烈的气氛,甚至会戴上教学“不民主”、“违背新课程的精神”的“帽子”;如果听之任之,不予组织,教室里就会乱成“一锅粥”,秩序混乱,效率低下,有时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怎么办?首先对“纪律”与“规则”要有全新的认识。我们反对专制、惩罚等手段,但教学的“民主”、“开放”是以课堂的“秩序”、“规则”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没有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要在“民主”、“开放”与“秩序”、“规则”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朋友,还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规则,养成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开展。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3

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面对突如其来的课改,我们的载体——学生或如鱼得水,或有些盲从,而那些本来就性格内向,不愿表现自己的“不合作”的一群,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对教师来说更是严峻的挑战。那么,教师应如何迎战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表现心理障碍进行诊断,然后对症下药,激活表现欲,更好地适应新课改。

首先谈谈学生表现心理障碍问题。

学生的表现心理障碍,是指在某种环境下,心里通道受到某种阻碍,相应的表现欲受到抑制,从而使内在的心理意向不能及时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方式。表现在学生身上可以分解为以下四种:WwW.JaB88.Com

1、缺乏自信,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的形象,从而产生自卑,因而少说为佳,宁可沉默。

2、怕因己误人。俗语说,别占着茅坑不拉屎。自己可能不能充分表现自己,若争强好胜,不但不能很好表现自己,反而因此而耽误别人表现的机会和学习研讨的时间。

3、“枪打出头鸟”思想严重。有些学生误认为表现是出风头,不敢轻率发表意见。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麻木思想。认为自己的地位无足轻重,表现与否无关紧要,不在其境,自然不会关注“政事”,所以也就不爱表现自己。

那么,教师应如何激活学生表现欲呢?

首先,目标激励,激活自信心

大家都知道曹操“望梅止渴”取得胜利的典故,我们也不妨引为借鉴。每个官兵都很渴,每个学生也都很想表现自己。前面有梅,大家会抱定希望,把“渴”与“梅”两个意向结合起来,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而学生把“希望表现”与“现实表现”结合在一起,也会产生“望梅止渴”效应---------为了表现而表现。当然,教师不能完全学习曹操,要真正给学生“梅”,即给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得到的“梅”,学生尝到了目标的奖励,会大大增强自信心。

其次,心里测试,激活激动感

我们也不妨用典故来分析。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之论断包含着心理战术。教师也可摆几次“背水阵”,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若完成可以给学生强烈的震撼,他会激动不已,这是心理测试大关,它的表现欲会大有进展。

最后,仍要排名,激活竞争心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乃至教师,在新的课改理念下都摒弃了“排名”,但笔者不愿苟同。俗话说的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学生评价仍要排名,它可以激发学生斗志,培养学生竞争心,只不过排名要有方法。河北电视台《激情久久》给了我们启示:“今天我最红”栏目排了名,“我”红在了某一方面;“超级宝宝秀”栏目排名出了“漂亮宝宝”、“可爱宝宝”、“爱哭宝宝”、“超级宝宝”……我们教学中,也应学习这一排名方法,如“爱动脑状元”、“作业工整冠军”、“善辩将军”、“”等等,这样的排名有何不好?对学生表现有有什么不利吗?所以笔者认为,排名仍可去,他会使学生表现更有激情,扩展开来,更会“激情久久”。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4

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评价课改后学生的变化:“课改后,课堂的气氛活了,学生们的思维活了,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课堂上老师们说的少了,学生们讲得多了。”因此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讲的也不敢讲,惟恐别人说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伴随着课改一路走来的我认为,课堂上教师该讲的教师必须要讲,而且必须要讲清、讲透。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太重要了。

今天我与学生共同解决《回顾整理》中的内容,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让孩子们根据条件、猜年龄的思考题。通过两个孩子的对话:

“我比你大。”

“我们两人的年龄都超过6岁,和是17岁。”的信息,推算出两个小朋友的年龄。课堂上我没给孩子们任何的讲解,而是让学生根据题中给我们提供的条件,自己进行分析。原打算,让他们互相讨论,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想,这是一道包含简单推理的问题,需要学生静静反复地思考方能解决的问题,如果采用合作,大家七嘴八舌,反而会影响孩子们思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自己解决的方式。一会儿,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举起了小手,我找了两个小手举的非常高的学生,他们俩的答案都是:女孩是8岁,男孩是7岁。原因一是女孩的年龄比男孩大;二是他俩的年龄都超过了6岁。三是从图中看,他俩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所以女孩8岁,男孩是7岁。问了一下其他同学的意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同意他们的意见。这时我又问了一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一个小女孩说:老师,我不同意,因为题里告诉我们:我们两人的和是17岁,而8+7=15不等于17,所以他们的答案是错的。我猜小女孩是9岁,小男孩是8岁。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的话刚说完,刚才还对自己答案深信不疑的孩子们,一下子动摇了。我笑着问:你们觉得她说得有没有道理,现在咱们来研究一下,到底谁说的正确?

谁来说说我们解决问题前首先应该干什么?孩子们迅速回答发现信息,寻找已知条件。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学生们很快找到题中的三个条件。接下来我们应该分析一下这三个条件的作用,题中的条件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最后根据条件我们再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还要学会验证一下,你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正确。必须要符合每个条件才行。咱们看前两个同学,答案与题中的两个条件相符。但是与第三个条件:我们俩的和是17岁不相符。因此说明什么问题: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猜错了。而另一同学的不仅前两个条件与题中的条件相符,而且第三个条件也与题中的条件相符,因此说她猜对了。在数学上我们把分析的过程叫推理,把解决问题过后再依据条件进行逐个分析的过程叫做验证。我的话刚讲完,我班调皮的徐扬同学高高举起小手,“老师我猜这个小女孩是10岁,小男孩是7岁。”“那咱们互相合作,就用刚才老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检验一下他说得对不对。”孩子们忙活开了,一边说,一边指,一边点着头,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大家一致同意他的意见。你再看看这个小家伙,此时脸上的表情正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般。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这个问题按理说,应该是结束了。

可我一看,还有一个女孩的小手在举着,我让她站起来,她说:老师,我还有一种答案,我猜这个小女孩是11岁,小男孩是6岁。话音刚落,还没等我说什么孩子们就争论起来,这个说:不对,不对;那个说,错了,错了。此时此刻,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孩子们都积极地投身于学习中去。我问孩子们:她猜得对不对,我们可得想办法验证一下,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思考。记住要说清你根据什么说明她猜对了?错要说出错在什么地方?此时的孩子们完全与刚上课时的表情绝然不同,刚上课时,问题一经提出,有的孩子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就把小手举起来了。而此时,孩子们显得非常安静,静静地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接下来,他们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此时我很惊讶,他们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之处。

以下是我班的马秋实同学的分析问题的小片段:题中告诉我们两个小朋友的年龄都超过6岁,而徐青扬猜的其中那个男孩的年龄只有6岁。和题中我们两人的年龄都超过6岁这个条件不符,所以我认为她猜错了。我认为这道题只有两个答案,一种是小女孩9岁,小男孩8岁;另一个答案是小女孩10岁,小男孩7岁。没有第三种答案。说得多好哇!不仅会分析问题,而且说得言简意赅。我带头为他鼓了掌。接下来我又请徐青扬他谈她错在哪里?她意识到自己没有逐个条件进行分析、验证,因此出现了错误。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虽然在解决“猜年龄”这个问题上花的时间有点长,但我想:教给学生一种数学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最终就能达到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结果。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5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对于刚刚步入高一物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往往望而却步,认为“物理难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我们这些新老师来说,更要认真总结和分析,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引导,其次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教师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对教材的把握上入手,有意识地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将学生引入物理世界的大门,这就要以对每一节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反思。

一、三维目标的把握

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能力的提高。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须全面落实。首先,对基础知识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致,否则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并给以后学生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例如:在讲解“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不透彻,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经常出现摩擦力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尽量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能在课堂上一味地增加课堂的容量,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我认为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近感,从内心乐意去接受新的知识,使知识变得更易识记,更易掌握。例如: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以往的教学过程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板演推导运动规律,接着讲解例题,最后总结解题规律结束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整堂课讲解了例题,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实则不能,很多学生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也不能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与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记下来,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没有得到情感的体验,很难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最后,要关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让学生感觉物理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提高对物理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视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等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这一点我在对“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体现得很充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要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对重、难点要把握正确,它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意义,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选择教法的依据和方向,我认为,尽可能选择各种的参考资料,有利于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以“胡克定律”的教学为例,这一节中我更注重学习的探究性,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去产生情感,建构知识,再通过数学工具,进行描点绘图,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弹力跟伸长量(或压缩量)的关系:F=Kx。课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其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认真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所选取的教法必须符合广大学生的认知过程,能让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对此我认为应体现在: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要能顾到绝对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要特别注意,不能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其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时间,教师要注意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板书精当,书写

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成主次,便于学生掌握重、难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层次清楚,避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最后,教具的使用要规范,实验操作要熟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上课所用的教具及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了如指掌,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由于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反思,以新课改理念为思想,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的自我调节性思考,使自己不断成长,促进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6

自20xx年以来,我一向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科任。这些年我在同事们个性是在丘广辉教师工作室的指导帮忙下,用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实践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高中政治教学水平。我在教学实践中将以往的政治课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后的政治课的资料与教学模式的比较中有了新的认识,总结以下几点:

一、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完美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主角,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构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就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根据课堂教学的资料确定适宜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理解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齐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取?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潜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决定的同时,为学生带给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二、搞好教学的调整与优化。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在教学中我透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透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透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到达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如在讲述《文化的多样性》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民族的各种文化,让学生充分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到达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三、实践导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长期以来,政治教学都陷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热情低,课堂效率低下,考试成绩差。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减轻学生课后补课的负担,提高考试成绩,我们备课组大胆在高一政治课中实践导学案教学的方法,寻找适合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模式。透过学案导学教学实践,我欣喜地看到课堂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学生能看见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到达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几个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例如:在导学案设计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潜力。但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这是我在导学案上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四、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时候,学生更是有一中主人公的感觉,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用心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去设计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与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结合自己的体验,我们客家人有哪些传统文化?可否用一两个事例加以说明?”那里,由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老师将这些例子归纳为几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参与教育科研,促进反思的超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潜力;有助于教师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提升对教学的理论性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中发现新的问题、新的现象,并主动去探讨,构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任教以来我认真用心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潜力。我认为只有在学术上严谨,才能够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师知识积累多了、深了,学生才能信任老师,愿意理解老师教导。

会反思是一种智慧,也是完美人格的表现,作为优秀的教师务必是一位善于质疑,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7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在我半年的杜郎口的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主动参与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思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从所教学生来看,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按老师要求进行作业后的反思,而这部分学生95%的数学能力很低、成绩差,他们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以获得对问题的答案为目标,不会提问,这部分学生中,没有一个会对命题进行推广,而坚持写反思的学生情况就大不一样,因此,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课改的具体实施,我发现也真正体会到,许多曾经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都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使我真正体会到只要你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学生便会还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8

电子计算机作为人类计算与思维的通用智力工具,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电脑作为人类总体指挥的结晶,作为新的现代化,谁不重视它的普及教育,谁就会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落伍,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决定因素是其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现在“科教兴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民族的腾飞大有希望。“计算机普及从娃娃做”正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的一环。

一、优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情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大家都怀有一种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干什么,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接着我再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各有道理。”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这实际上包含有协作学习的意思。在带领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我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首先分组,将几个同学分为一组,并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开展小组竞赛的活动,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只有合作愉快,才能获胜。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困难,互相指正错误。共同进步,这样掌握知识又快又好。又如,学生借助互联网的功能,查找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三、加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的重任。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操作系统知识、打字基本功的操作、画图工具箱的应用、图块的操作等,都是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的计算机学科应当担起这个重任。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还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直觉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计算机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也才能为培养21世纪实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完成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发挥能力。,新课改下计算机教学反思

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 篇9

作为一名课改实验的数学教师,我切实体会到新课改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组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尝试着将问题变形、引申和推广,反思解题思路,从而认识到数学问题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对于学生形成综合解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学中还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过程。其次,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智慧,根据学生认知程度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体现自己个性的案例,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经过教学具体实施和不断的反思,我发现也真正体会到: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是自己可以学会的。

以上就是《关于新课改教学反思范文1500字集锦9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新课改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