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今日教案: 《数的奇偶性》的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发表时间:2022-11-09

今日教案: 《数的奇偶性》的说课稿。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今日教案: 《数的奇偶性》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你能从我们天天翻看的数学书里发现有关数的奇偶性的问题吗?

a、独立思考。

b、集体交流。

打开和闭合书分别对应着翻的次数;奇数页在正面,偶数页在背面……

2、开关的秘密

一天晚上,淘气在家做作业时停电了,(此开关为一开一关)淘气按了12次开关,等到来电时,灯亮着还是不亮?假若按了201次开关呢?

(1)独立思考,同桌讨论。

(2)集体交流。

四、畅谈收获

你学到了什么?

五、实践作业的布置

判断结果的奇偶性,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07-13

207-13-11

207-13-11-43

207-13-11-43-25

207-13-11-43-25-49

板书设计:

列表法画图法

上面

五、说课后反思

我的感受是:

1、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上课时创设一种学生探索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学生对游戏更感兴趣的特点。我设计了翻手掌的游戏活动,从课堂的效果看学生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但在翻100次后,学生试过几十次之后,停下了,同学们的学习情绪逐步高涨,要急于发现规律。这时学教师适时抓住学生好奇的时机,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的问题,这一提问适时地把学生引入到探究的问题中。

2、重视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用“经历尝试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解决奇数、偶数相加减的规律,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3、本节课,教材上仅有两个活动和两个“试一试”,练习几乎没有,两个活动的探索过程也非常简单,学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课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翻杯子游戏”和“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进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练习,使内容更加丰满,但是练习的典型性、层次性仍然不够,还需要改进。

4、对于数的奇偶性的运用的举例有些不恰当。我应该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练习。

5、数学课上的板书必须要能诠释重点,疏通难点。我的板书太简单了。

6、我能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用我的态度影响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乐中玩,玩中思,充分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7、对学生适时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这堂课,我觉得应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可以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练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资源。还应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处理好课堂随机生成的随机情境,加强对学生及时准确恰当的评价。

其他人在看

今日教案: 《0》的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今日教案: 《0》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几?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平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

3、计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通过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0做除数是没有意义的。

二、教学例2 (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例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 210÷7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谁会列?

3 0

7 2 1 0

2 1

————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末尾的0只要对齐数位直接写上去,这样简便。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1、书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 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在书上。

2、想想做做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第6题,(余下的布不足3米,就不够再做一套校 服,所以求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要用去尾法求近似值。)

五、回家作业

1、练习与测试P7

2、数学日记。

教学后记:在计算时,有些同学十位上有余数,个位上的零也不落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估算的意识要强调。

学生讨论后自己小结,练习后自己学习讲评,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今日课件: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教学教案写的越优秀,所呈现出来教学情况也会更好。那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经过我们精心整理,推出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只可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你能结合分数的意义说说理由吗?(学生回答)

2.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不过今天学习的内容与以往学习的有所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1,指名读题,并说说自己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提问: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为什么这样列式?

谈话:这道分数加法算式,和我们刚才的分数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分母不同的分数叫作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学习计算方法。

谈话: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应该怎样计算呢?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2.完成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再计算。指名回答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验算上面的两道题目?还有别的验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可以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也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来验证。

3.总结计算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各自涂色、写得数,同桌互相检查。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法除应用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分组讨论,观察分析和比较,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过师生交流总结,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方程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设计思路:

教学这类应用题,要紧密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先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用分数除法来解答,这样不但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同时也加强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特别是判断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量,分析它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另外,还加强了方程解法与用除法解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掌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切实学会用除法来解,

依据理论: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程标准: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分钟)

单位1和数量之间相等关系

激趣,指导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20分钟)

例1,例2

引导,点拨

学会分析解答分数法除应用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三、练习(10分钟)

诱思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流程图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⑵会列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一步应用题。

⑶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兴趣平,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5.

(2)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3/8.

(3)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1/3.

(4)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1/5.

2、找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2/5.

(2)甲数正好是乙数的3/8.

(3)男生人数的1/3恰好和女生同样多。

3、一个儿童体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水分占体重的4/5,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解答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即: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35=28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又如何解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一个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4/5.这个儿童体重有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共同画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分析数量关系式

提问:根据水份占体重的4/5,可以得到什么数量关系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例1和复习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相同,因此单位1相同,数量关系式也相同,都是把体重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进一步完善。

提问:根据题目的条件,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一题的数量关系式: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现在已知体内水分的重量,要求儿童体重有多少千克,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引导学生说出用方程解答。)

让学生试列方程,并说出方程表示的意义。X=28

让学生把方程解完,并写上答案。

出示教材的检验,提问:要检验儿童关键字

儿童体重是不是正确,应该怎样做?(用求出的体重乘4/5,看看是不是等于水分的千克数。)2、比较。

提问:我们再把例1与复习题比较,看看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整理出

(1)看作单位1的数量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

(2)复习题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例1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相同,所以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确定是用乘法解还是方程解。

三、巩固练习

1、做书P34做一做

要求学生先按照题目中的想说出想的过程,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订正时要说一说是按照什么来列方程的。

2、做练习九第1题。

先让学生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单位1已知用什么方法解答?未知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2题

教后反思:略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页~66页的例题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10个半块月饼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名回答)

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设问

*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怎样列式?

*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两块半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个算式山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算式呢?

*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个算式是类似的?

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不一样吗?(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自己读题、做题,做完后要问学生是怎样应用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来填写除法算式的?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⑴出示例1:把6/7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是多少米?师:根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再提问: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米是几个米?应该怎样计算?试试看。

⑵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引导学生讨论:⑴把6/7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求?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计算。

⑵就这道题来说,肆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可行?为什么?(第一种方法不行,因为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

师小结: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但不是总能得到整数的商,所以通常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在分数除法中,是不是所有整数都可以作除数?边想边阅读教科书第66页上关于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

4、课堂练习,做课本第66页中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产生错误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把错误的做法说一说,找出原因。

估计可能出现的错误:⑴把除号改为乘号后,没有把除数相应地改成它的倒数。

⑵把除数改成它的倒数后,没有把除号改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提醒学生要按照法则来做题,能够口算的,要用口算。巡视时,要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作业:练习十七第3、4、5题。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指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4、掌握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3、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新知探究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该怎样列式。

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

3、100g=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二)分数除以整数

1、小组学习活动

问题⑴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问题⑵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活动要求]

①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

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学习结果

3、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4、归纳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与提高

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17?

②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1/a3等于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四、课后作业

练习八第1、2、3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例1.1003=300(ɡ)1/103=3/10(㎏)

3003=100(ɡ)3/103=1/10(㎏)

300100=3(盒)3/101/10=3(盒)

例2.4/52=42/5=2/54/52=4/51/2=2/5

4/53=4/51/3=4/15

今日教案: 《神奇的魔术师》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今日教案: 《神奇的魔术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活动名称:

神奇的魔术师

二、活动目标:

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三、活动准备:

魔术师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种图形卡片各一张、14个图形卡通挂饰、三种图形宝宝的家。

四、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转一圈,从帽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你们认识吗?

幼儿自由回答(2)那请你们说说它的特征。

幼儿自由回答(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

幼儿自由回答

2、用同样方法,从帽子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

3请小朋友到魔术帽里变出图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子们。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一个,就自己取一个挂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2、图形宝宝累了,我们带宝宝回家吧!介绍游戏规则,先来看看咱们的家在哪呢?(带幼儿找和自己形状相同的标志牌)介绍规则:孩子们听音乐跳舞,自己随意表现,音乐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个宝宝找得又快又准。

3、进行游戏,游戏时可随意变换标志牌的位置,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随时结束。

(三)、课堂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且还把图形宝宝送回了家,大家高不高兴?好啦!下次老师再带你们认识更多的图形宝宝。

五、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以上就是《今日教案: 《数的奇偶性》的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分数的意义说课稿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