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空间定位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12

2空间定位。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空间定位”,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地理基础强化小专题2:空间定位

一基本点:

1空间定位的依据:经纬网、相对位置(如海陆位置)、轮廓形状(含剖面图)、自然与人文景观、区域特征、特定地物、题干信息等。一般以经纬网定位为主,其它为辅,综合定位。

2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①多看图,多描图填图绘图,建立自己的"心理地图"②熟悉重要的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③重点关注热点地区、常考地区④熟悉重要地物(含景观)的分布、轮廓形状特征及其空间联系⑤熟悉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分布。

3建立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年轻的褶皱山脉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等;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成网络,点线带面,来思索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

二实际应用:

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

延伸阅读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教学目的:
了解GPS原理
了解GPS在各个部门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GPS应用
教学过程:
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包括:GPS、RS、GIS,三者的结合即为数字地球。
[问题]你对GPS了解多少?
GPS定位原理是什么呢?[阅读]探索活动。
实际上三颗卫星即可实现定位,但为了提高精度,减少误差,一般要求四颗,用于定位的四颗卫星即为定位星座。
一、全球定位系统
1、介绍:GPS,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目前的全球覆盖率为98%,它能够实时测量“四度”:经度、纬度、高度、速度。
2、组成:
(1)空间部分:使用24颗高度约2.02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21+3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小时58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55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2)地面监控部分包括四个监控间、一个上行注入站和一个主控站。监控站设有GPS用户接收机、原子钟、收集当地气象数据的传感器和进行数据初步处理的计算机。监控站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卫星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主控站。主控站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主控站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监控站对GPS卫星的全部观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每颗GPS卫星的轨道和时钟改正值。上行注入站也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它的任务主要是在每颗卫星运行至上空时把这类导航数据及主控站的指令注入到卫星。这种注入对每颗GPS卫星每天进行一次。
(3)用户设备:GPS接收机。
P78和P80图。

二、GPS应用:
1、特点:全天候、高精度(民用码:利用差分技术,可以得到小于5米的精度)、自动测量、实时性。
2、功能:
(1)定位:
(2)导航:是一个技术门类的总称,它是引导飞机、船舶、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的一种手段。
导航的基本功能是回答三个问题:
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去哪里?如何去?
3、具体应用:定位与导航。
[问题]你了解哪些应用?或者根据其定位与导航功能你能想到有哪些应用?
军事: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大量使用。
后方司令部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时刻掌握在前线的特种部队的位置。队员一旦面临危险,立刻派出救援部队,在空中待命的导弹输入数据,就可对敌方进行精度达10M的轰炸。
测绘: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具体应用领域?
交通:关键是导航
救援:关键是定位
农业:精准农业耕作:什么是精准农业耕作?其优势在哪里?
娱乐:
案例研究:问题:反映了哪些用途?为什么能够粗准地飞行?

巩固练习
3.1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ARSBGDPCGISDGPS
2下列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的是()
A精确度较小B高精度C自动测量D全天候
3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卫星。卫星轨道均为近圆形,运行周期约为()
A24小时B23小时56分4秒C11小时58分D12小时
4卫星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其共同点是卫星都围绕()作周期性运动。
A恒星B行星C星云D星座
5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获得某点的经纬度B可以判断两点间的方位
C能够获得某点的海拔D不能用于飞机导航
6关于GPS,叙述错误的是()
A6个轨道面上有24颗卫星
B接收机收到3颗卫星的信息,就可以确定接收机所在地点的位置
C接收到4颗或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以计算出运动中的接收机的运动速度
D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观测到其中的3颗卫星
7关于GPS,叙述错误的是()
AGPS是利用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会受到太阳活动、天气、地形的影响
BGPS包括三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第用户设备部分
CGPS卫星星座是由工作中的21颗卫星组成
D野外旅行时,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可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
8某同学迷路了,于是手持GPS接收机,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读数发生如下变化,移动前(36°58′27.8″N,116°18′50″E),移动后(36°58′27.9″N,116°18′50″E),他移动的方向是()
A东B西C南D北
9利用GPS可以()
A进行自然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
B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
C预报自然灾害,对农作物估产
D处理和管理地理数据,方便用户查询检索
10下列工程或项目的开展,以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为主的是()
(1)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监测(2)香港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4)大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航行
(5)海底油气资源勘探(6)在逃犯驾驶汽车逃窜的监控
A(1)(2)(3)B(3)(4)(6)C(3)(4)(5)D(1)(3)(6)
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一架MH-60C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面前,而后安全返回基地。据此回答11—12题。
11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是()
AGIS系统信号BGPS系统信号CRS系统信号D电视信号
12北约轰炸科索沃地区时,可利用如下哪种技术系统对目标准确进行轰炸()
AGIS系统信号BGPS系统信号CRS系统信号D电视信号
二、综合题
13、在野外如果迷失了方向,你有哪些方法辨向?(列举几例)其中最简单、最精确的方法是什么?

14(05年上海)
(1)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有4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卫星的定位精确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__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2)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GPS技术的有(多项选择)__________。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拉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和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附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
答案DACBDD
题号789101112
答案CDBBBB
13
太阳北极星手表指南针树轮GPS
14
(1)运动
(2)AB

空间角


题目第九章(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角
高考要求
1掌握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
2会求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
知识点归纳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作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的选择无关,把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夹角).为了简便,点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1)几何法;(2)向量法
3.直线和平面所成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一直线垂直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
一直线平行于平面或在平面内,所成角为0角
直线和平面所成角范围:0,
(2)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
4.公式:平面的斜线a与内一直线b相交成θ角,且a与相交成1角,a在上的射影c与b相交成2角,则有
5二面角: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若棱为,两个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为;
6.二面角的平面角:
(1)过二面角的棱上的一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两条垂线,则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一个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且与两半平面交线分别为为垂足,则也是的平面角
说明:①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是;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时,则称为直二面角,组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7.二面角的求法:⑴几何法;⑵向量法
8求二面角的射影公式:,
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是:是二面角的一个面内图形F的面积,是图形F在二面角的另一个面内的射影,是二面角的大小
9.三种空间角的向量法计算公式:
⑴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⑵直线与平面(法向量)所成的角:;
⑶锐二面角:,其中为两个面的法向量
题型讲解
例1直三棱柱A1B1C1—ABC,∠BCA=90°,点D1、F1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BC=CA=CC1,则BD1与A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B.C.D.
解法一:(几何法)如图,连结D1F1,
则D1F1
BC∴D1F1
设点E为BC中点
∴D1F1BEEF1
∴∠EF1A或补角即为所求
由余弦定理可求得cos∠EF1A=.
解法二:(向量法)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BC=1
则A(-1,0,0),F1(-,0,1),
B(0,-1,0),D1(-,-,1)
即=(,0,1),=(-,,1)
∴cos,=
点评:解法一与解法二从两个不同角度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解法一体现传统方法作—证—算;解法二把角的求解转化为向量运算,应注意体会两种方法的特点.
例2在正四面体ABCD中,E为AD的中点,求直线CE与平面BCD成的角.
分析:求线面角的关键在于找出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即找垂面,有了垂面即可在垂面内作交线的垂线,线面角即可作出,然后转化到三角形中求解.
解法一:取BC的中点F,连结AF、DF
∵正四面体ABCD
∴BC⊥AF,BC⊥DF
∴BC⊥面AFD,
而BC平面BCD
∴面AFD⊥面BCD
过E作EH⊥DF于H,
而DF平面BCD,则EH⊥面BCD
则∠ECH为CE与面BCD所成的角.
在Rt△CEH中,sin∠ECH=.
即CE与平面BCD成的角为arcsin.
解法二:如图建立以三角形BCD的中心O为原点,,OD,OA依次为y轴,z轴X轴平行于BC
设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


∵E为AD的中点,∴

又因为平面BCD的法向量为,
∴即CE与平面BCD成的角满足:
点评:求线面角的两种方法
例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C=BB1=1,E为D1C1的中点,求二面角E—BD—C的正切值.
解法一:∵ABCD—A1B1C1D1是长方体,
∴作EF⊥面BCD,而E为的中点,则F为CD的中点,过F作FM⊥BD交BD于M,连EM,由三垂线定理知EM⊥BD,
∴∠EMF就是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又∵AB=2,BB1=BC=1,EF=1,
FM=1×=
∴tan∠EMF=.
解法二:∵S△BDF=S△EBDcosθ
而S△BDF=BDFM==,
又BD=,ED=,BE=
∴ED2+BE2=BD2
∴DE⊥EB故S△EBD=EDEB=
∴cosθ=;tanθ=.
解法三:过E作棱BD的垂线EM交BD于M,过C点作棱BD的垂线CN交BD于N,E、C是异面直线EM、CN上两点,CE=.EM=,
而FM⊥BD,CN⊥BD,F为CD中点,
∴MN=DM=
∴2=cosθ
cosθ=,tanθ=.
解法四:如图,建立坐标系,则D(0,0,0),B(1,2,0),E(0,1,1)
设平面DBE的方程为:(过原点D=0)

∴平面DBE的一个法向量为
又因为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为
二面角E—BD—C的余弦值为:

点评:选此题意在通过此题使学生掌握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及求法.即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法,投影法,利用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法.
例4正方体ABCD-EFGH的棱长为a,点P在AC上,Q在BG上,且AP=BQ=a,
⑴求直线PQ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⑵求直线PQ与AD所成的角
分析:(1)先作出PQ在面ABCD内的射影,由于面BFGC⊥面ABCD,作QM⊥BC于M,则MP就是QP在面ABCD内的射影,∠QPM就是要求的角,也可以先求出面ABCD的法向量与的角,然后再求它的余角即得
(2)(向量法)解:建立坐标系后,求出
可由cos求解,
解(1)作QM⊥BC于M,连MP,则∠QMP就是直线PQ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则易得:QM=,MP=(1-
tan∠QPM=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Q(0,P(
A(a,0,0),D(a,a,0),
,=(0,a,0)
QP与AD所成的角为90°
例5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BC=90°,SA⊥平面ABCD,SA=AB=BC=1,AD=,求面SCD与面SBA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分析:此题中二面角的棱没有画出,按常规解可延长BA,CD相交于E,则SE是二面角的棱,因为DA⊥面ABS,过点A作SE的垂线交SE于F,连结DF,则∠ADF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若用向量法求解,就是要求两个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或补角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依题意可知D(,C(1,1,0),
S(0,0,1),可知是面SAB的法向量
设平面SCD的法向量=(x,y,z)
=0,
可推出令x=2,则有y=-1,z=1,=(2,-1,1)
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
cosθ==
,tan
例6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C1CB=∠C1CD=∠BCD
(1)证明:C1C⊥BD;
(2)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1C⊥平面C1BD请给出证明
证明:如设∠C1CB=θ,由题设,∠C1CD=∠BCD=θ令=,=,=,||=1,||=x,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1,
(1)∵-
∴=(-)=-
=1xcosθ-1xcosθ=0
∴C1C⊥BD
(2)假设A1C⊥平面C1BD成立
则A1C⊥C1D,从而=0
由于=-,=++
因此
=(++)(-)
=2++-c--2
=2++-2=1+11cosθ-1xcosθ-x2
=(1-x)(1+x+cosθ)
从而(1-x)(1+x+cosθ)=0
由于1+x+cosθ>0,因此,x=1
也就是说时,A1C⊥平面C1BD成立
点评:平行六面体的12条棱共分三组,每组四条棱两两平行,故可取共顶点的三条棱作为空间向量的基底,此题中,,三个共点向量为基底,其余向量可由此三个向量生成
小结:
空间角的求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几何法,另一种是向量法.
1.几何法一般要有三个步骤.
(1)作图:如上例中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及题中涉及的有关图形等;
(2)证明:证明所给图形是符合题设要求的;
(3)计算:在证明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结果.
2.向量法是把求角的问题转化为求两向量的夹角.这里平面的法向量常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平面的法向量是关键.
学生练习
1.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为50°,P为空间一点,则过P点且与a、b所成的角都是30°的直线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解析:将a、b平移到点P,则过P与a、b所成的角都是30°的直线为2条.
答案:B
2.平面α的斜线与α所成的角为30°,则此斜线和α内所有不过斜足的直线中所成的角的最大值为()
A.30°B.60°C.90°D.150°
解析:本题易误选D,因斜线和α内所有不过斜足的直线为异面直线,故最大角为90°.
答案:C
3.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中,AD⊥BC于D,沿AD折成二面角B—AD—C后,BC=a,这时二面角B—AD—C的大小为()
A.30°B.45°C.60°D.90°
解析:折起后△BCD为正三角形.
答案:C
4.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CD=2AB,EF⊥AB,则EF与CD所成的角等于()
A.30°B.45°C.60°D.90°
解析:取AD中点G,连结EG、GF,则GECD,GE=AB
∵CD=2AB∴GE=2GF,∵EF⊥AB,∴EF⊥GF.
∴∠GEF=30°
答案:A
5.在正方体A—C1中,E、F分别为D1C1与AB的中点,则A1B1与截面A1ECF所成的角为()
A.arctanB.arccosC.arcsinD.都不对
解:(向量法)建立以D为原点,DA,DC,DD1分别为x,y,z轴的坐标系,设棱长为1
设平面A1FCE的法向量=(x,y,z),则=0,=0
∵=(-1,,0),=(0,-,1)
∴,令y=2,∴=(1,2,1)
又∵=(0,1,0)∴cos,=
∴A1B1与平面A1FCE成的角为arcsin答案:A
6.一条直线与直二面角的两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和β,则α+β的范围是_____.
解:设A、B分别为平面M、N内任一点,过A、B分别作AC⊥,BD⊥垂足为C、D.则∠BAD=α,∠ABC=β,α+β≤α+∠ABD=90°
又∵α+β≥0°,∴α+β∈[0°,90°]
答案:[0°,90°]
7.在平面角为锐角的二面角α—EF—β中,A∈EF,AGα,∠GAE=45°,若AG与β所成角为30°,则二面角α—EF—β的平面角为______.
答案:45°
8.二面角α——β的平面角为120°,A、B∈,ACα,BDβ,AC⊥,BD⊥,若AB=AC=BD=,则CD的长为.
解析:∵,AC⊥,BD⊥.AB∈.
∴,

答案:2
9.在直角坐标系中,设A(-2,3),B(3,-2),沿x轴把直角坐标平面折成大小为θ的二面角后,|AB|=4,则θ的值为.
答案:60°

课前后备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单元活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最新发展,在当今社会日益普及,例如在许多学生的家庭用车中就有定位仪的使用。本节课要让学生明确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与优点;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学会使用“GPS手持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构成、定位导航原理、优越性及其应用领域。
(2)了解GPS手持机的使用。
2.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GPS手持机,看懂其显示的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利用高科技成果激发学科学、用科学和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2、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两方面的应用。
3、学会使用GPS手持机。
四、学情分析
对于文科普通班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和文科小班是有相当差距的,但本节课的知识是比较独立的,所以,在学习本节课的要求上,应该全体文科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本节课的重点任务就是明确构成、知道应用领域、学会手持机GPS的使用。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讨论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教师要准备好与本节课相关的所用的图片、电脑设备;学生做好预习学案,对全球定位系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要达到预习学案的基本要求。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了学生的预习学案,明确了学生对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全球定位系统的维护、数据注入等疑惑的问题。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今天我们来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与交通运输的关系。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科技的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不断发射,利用卫星定位测量已成为现实。
定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多普勒测量到现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在美国,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与“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升空,共同给列为20世纪“三大航天工程”。
介绍完GPS的由来及时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1]将课本上GPS系统的组成转换成纲要形式。
教师讲解:GPS的全称是“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system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
它主要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
(1)我们来逐一介绍:空间卫星系统作为空间部分,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各轨道平面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55,轨道平面间距60。在每一轨道平面内,各卫星升交角距差90,任一轨道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事实上,空间卫星系统的卫星数量要超过24颗,以便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卫星,保障系统正常工作。该卫星系统能够保证在地球的任一地点向使用者提供4颗以上可视卫星。GPS工作卫星组网保障全球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都可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观测(最多可达11颗),实现连续、实时地导航和定位。
看GPS卫星图4-4-2,它的两侧有两块双叶太阳能板,能自动双向定位,以保证卫星正常工作用电。
完成探究学案空间卫星系统部分
观察下图并讨论,教师提问,让学生说出地面监控系统,教师补充。
(2)地面监控部分,由均匀分布在美国本土和三大洋的美军基地上的一个主控站、五个监测站和三个信息注入站构成。
主控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的斯平士(ColoradoSpr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CSOC),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三个美国军事基地上,即大西洋的阿松森(Ascension)岛、印度洋的狄哥伽西亚(DiegoGarcia)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Kwajalein),五个监测站设在主控站和三个注入站以及夏威夷岛。
①主控站是根据各监控站提供的GPS卫星观测数据、卫星工作状态数据、各监测站和注入站自身的工作状态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完成各项工作:如及时编算每颗卫星的导航电文并传送给注入站;控制和协调监测站间、注入站间的工作,检验注入卫星的导航电文是否正确以及卫星是否将导航电文发给了GPS用户系统;诊断卫星工作状态,改变偏离轨道的卫星位置及姿态,调整备用卫星取代失效卫星。
②监测站是用GPS接收系统测量每颗卫星的伪距和距离差,采集气象数据,并将观测数据传送给主控点,5个监控站均为无人守值的数据采集中心。
③信息注入站接受主控站送达的各卫星导航电文并将之注入飞越其上空的每颗卫星。
完成探究学案地面监控系统部分
关于用户设备系统的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探究学案。
[探究活动2]学习本课“GPS的应用领域”,完成下列纲要,并思考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救援。
教师介绍:GPS现在主要是用来定位、导航和测量。
在军事上GPS的应用:军事是GPS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为各种军事活动提供定位导航.在现代战争中,不仅陆、海、空三军,而且许多高科技武器弹药等,也都开始采用GPS技术进行定位导航.
还扩展到成为目前精确制导武器复合制导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例如:未配置GPS制导系统之前,美军的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的圆概论误差约为9米;在其“惯性+地形匹配”制导系统中加入GPS后,其误差降至3米,制导精度大大提高。
后来,GPS又开始发展到民用上。民用的GPS主要用于交通车辆导航管理、航空器的定位以及导航,以及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求援、旅游探险、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方面。
下面同学们完成探究学案的第二部分。(教师当堂检查完成情况)
承转:大家完成的学案情况较好,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知识窗的内容。看一看GPS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它具体的例证了以上几个功能,如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车配备合理,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等功能。
GPS在旅游探险中的应用,GPS接收机是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确定的前往目的地的最优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则可以快捷的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出现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求得快捷的救援行动。
思考: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救援。
讲述实例引起学生思考:余纯顺在罗布泊探险遇难时离最近的补给站仅几百米。风沙淹埋了前人走过的足迹。在茫茫荒漠中又渴又饿的他终于倒下了。如果当时他有一台中文显示GPS接收机,这种惨剧又何以发生?。在地广人稀没有任何参照物可用以辨别方向的情况下,危险无时无刻不存在,手持GPS接收机沿着机中记录的安全轨迹小心行进,从而可以安全返航。目前,许多休闲俱乐部围绕GPS功能相继推出"穿越"、"寻宝"、"野外拓展"等都市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周末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深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欢迎。
从我国著名科学家余纯顺在罗布泊探险遇难个事件可见GPS的重要用途。
转承: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下面我们来了解了一下GPS手持机,了解GPS手持机的使用,即如何利用GPS手持机来定位和导航。
[探究活动3]学习用GPS手持机定位和导航
总体介绍:GPS接收机是用于接受GPS卫星定位信息的用户设备,其有两大主要用途:定位和导航。GPS12是美国GARMIN公司于1998年推出的全中文接收机,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一款主流机型。如预习学案图1所示,它的功能键:最上的是内置天线,左边从上到下有导航键、开机键和退出键;右边则是翻页键、定位键和输入键;中间是光标键;下面则是显示屏。GPS的主要用途是定位和导航。(学生同时复习预习学案最后的填图部分)
首先我们来学习如何用GPS来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有特定的经度、纬度和高度。用GPS接收机定位,详细步骤如下:
1、开机接收卫星信号,显示〈收星画面〉如探究学案图1所示
收星画面是开机后的第一个画面,表示卫星的分布与接收状态。接收到的卫星不能低于3颗,要选屋外无障碍物的地区接收。
卫星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卫星仰角:中心相当于所处位置正上方,大圆代表地平线,中间圆为45度仰角
卫星编号:图中数字表示地平线上方的卫星,数字反白表示卫星未收到
黑框条图:表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强弱,黑条越高,代表信号越强;如果是白框条,表示该颗卫星正处于跟踪状态;如果黑条和白框条都没有,表示还未收到卫星信号。一般来说,圆圈中卫星越靠近中心,则表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越强。如图1-2中接收到10颗卫星,而且信号比较强。
下面完成图1的填图任务
2、连续按[翻页]键或[退出]键,切换至数据查询画面,如图1示,其上表示了接收点的信息,有:
航向:运动时的方向,它的角度是以正北为0°,顺时针逐渐增加,正东为90°,正西为270°,因此运动时可以据此来判断北的方向。
航速:为固定显示数据不能更改,当接收卫星后卫星会自动根据你的运动情况测定该值。
航程:相当于里程表,记录航行过的实际路程。
高度:显示你所处点的海拔高度。图2中高度是17m
坐标:接收点的经纬度。图2中坐标是N32°36′53.9″E120°54′19.2″。
时间:采用卫星钟授时。
这就是定位,它不仅可以为你定位,而且可以为你导航,这样不管你是身处浩瀚的沙漠之中,还是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都不会为迷失方向而发愁。
下面完成图2的填图任务
通过完成探究学案然保护区户外探险的探究活动并观察电脑展示的GPS手持接收机的画面,学生叙述利用GPS导航的两种方法(视课堂实际情况教师补充学生的叙述将此方法补充完整)。
导航方法是:
使用GPS接收机导航,首先要建立航路点,然后才能进行导航。
建立航路点
第一种方法:按[定位]键记录各个位置,建立航路点。
第二种方法:直接输入经纬度建立航路点
A、开机接收卫星信号,显示〈收星画面〉如图1示
B、连续按[翻页]键或[退出]键,直到显示〈功能设定画面〉
C、移动[光标]键选中[航点],按[输入]键确定,显示〈航点画面〉
D、移动[光标]键选中航点编号,按[输入]键确定,用[光标]键选择所要的航点编号,按[输入]键确定。
E、移动[光标]键选中经纬度,进行经纬度编辑,输入航路点的经纬度,方法同上,按[输入]键确定
F、最后移动[光标]键选中画面下部的[完成],按[输入]键确定,录入完成,回到〈功能设定画面〉
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进行导航。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由于条件所限,学校没有GPS手持机和其他相关设备,只有通过在微机上的演示和老师介绍,学生才能学习此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本节课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随着本节课的结束,我们的关于必修二的课程也随之结束了,下一节课我们将进入课程的复习,希望大家认真做一做今天下发的总复习的预习学案。
九、板书设计
GPS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一、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GPS的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
GPS的优点。
二、GPS的应用领域
GPS在军事上的应用。
GPS在交通中的应用(车辆管理,空中导航)。
GPS在旅游探险中的应用。
三、学用GPS手持机定位
十、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介绍了GPS的原理和组成系统,同时也了解了GPS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了解GPS手持机的使用,在没有手持GPS接收机的情况下,借助了计算机系统的帮助。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课前预习学案,对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应用、GPS手持接收机的功能面板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使学生初步会使用GPS手持接收机。在学习怎样使用GPS手持接收机时,除了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之外,运用形象的语言讲解也是非常重要。若使用模型,让学生在模型上,用铅笔写一写、画一画各种界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水平所限,本节课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自己。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初步明确GPS的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了解GPS接收机面板以及功能键。
二、预习内容
(一)、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1、概况
(1).全球定位系统的全称是。
英文缩写是
(2).在美国,被列为20世纪“三大航天工程”的有、和。
(3).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综合了、和三大学科的技术。
2、构成

(二)、应用
1.GPS应用最早的领域是。
2.目前,GPS在导航方面应用最广的部门是。
3.GPS接收机在旅游探险中的作用有哪些?
4.此外,GPS还广泛应用于、、、和等方面。
(三)、学用GPS手持机
GPS手持机的两大用途是和。
1。在使用GPS定位时,最好选择在位置,原因是。

2.填写出GPS接收机各功能键地名称
图1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2、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方面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民用方面的应用。
2、学会使用GPS手持机。
3、GPS系统构成。
二、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1]将课本上GPS系统的组成转换成纲要形式。
[探究活动2]学习本课“GPS的应用领域”,完成下列纲要,并思考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救援。

[探究活动3]学习用GPS手持机定位和导航
(1)分别在图1、图2中填写出地平线、卫星编号、卫星信号和坐标

三、反思总结
1、GPS定位原理是什么?
2、为何携带GPS手持机的人员遇险时能得到及时的救援?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1—2题。
1.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根据下面时刻表,乘坐表中哪一次车的旅客到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动车组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开车时间终到时间
D21北京长春07:1513:31
D201南昌长沙08:0011:15
D584宝鸡西安11:1112:23
D776深圳广州11:1812:28
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3′E)
A.D21B.D201C.D584D.D776
读图,完成3—4题。
3.巴黎计划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下图D区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
A.河流的流向B.地形的起伏C.人们的审美观念D.主体风向
4.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技术B.GIS技术C.无线电呼叫技术D.GIS与GPS技术
(二)、综合题
5、(2005年上海卷)联系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RSB.GISC.RS和GPS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4-4-1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_(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课后练习与提高
1.2005年山东夏蝗发生面积达到450万亩左右,占全国发生面积的一半。针对往年飞机灭蝗时定位不准,有时误将农药撤入池塘等问题,2005年山东省在蝗虫发生的高密度区域采用现代地理技术,精确掌握防治区域,收到很好的灭蝗效果。上述治蝗实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A.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B.“数字地球”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
2.2006年初,国家测绘局开展对明长城的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在对明代万里长城的精确长度和准确走向的测量中,GPS的主要功能在于()
A.可提供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B.可提供用户随时查阅的地理信息
C.可提供飞机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D.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和海拔高度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精准农业耕作”。回答7—8题。
3.GPS在“精准农业耕作”的作用是()
A.农田信息定位获取B.管理措施决策C.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D.估算农业产量
4.“精准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
A.忽视农田内农作物的差异B.对同一农田内的作物统一施肥
C.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成本D.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手段监测板块的运动。下图中T0、T1、T2表示加利福尼亚海湾两侧的三个监测点,结合观测资料,回答5-6题。
5.监测加利福尼亚海湾两侧板块运动的手段最可能是
A.GPS技术B.RS技术C.GRS技术D.GIS技术
6.据显示信息可知,T0T1和T0T2的距离在加大,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运动方位是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二、综合题
7、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许多废弃的古城遗址。新疆某旅行社准备向游客推出一条新的大漠观光和古城遗址旅游探险路线。
(1)如果你是该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将会添置些什么新设备,又如何确定这条路线?

(2)导游服务人员在迷路时怎样使用新设备才能回到先前的路线上来?
2.D解析:GPS主要为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3-4.AD解析:GP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精准农业”有利于精确分析不同地块在肥力、病虫害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合理施肥和除虫,从而有利于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6.AD解析:GPS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对于监测地壳变化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运动方位。
二、综合题
7、(1)购置GPS手持机,先请专门人员踏勘出两三条较合适的路线,并且在每条路线上的若干标志点按GPS手持机的定位键,以便记录下这些标志点的数据信息,从而自动建立起这些路线上的一个个航点(2)打开GPS手持机,依次激活踏勘过的那些线路,GPS手持机自动告诉你,往什么方向走多远就可走到某条线路上的最近一个航点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
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1949至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结构:

教学思路:

学时建议:2学时
教学资源建议
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
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相关网站:
5.生活经验: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
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
教法与学法策略
1.人口的迁移
(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
(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迁移的因素:
(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
(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评价建议:
1.调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区(县)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2.根据视频资料讨论:“民工潮”讨论:民工流动的方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