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的发现教案
发表时间:2022-01-293.22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教学理念
1、"以全面育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
高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需要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高分低能"的学生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2、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并且提高其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之情。
二、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掌握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3、完成对本地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实践、洞悉、观察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社会实践,团结协作能力。
(三)、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相关阅读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设计方案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设计方案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2、从生活出发,运用身边的事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以了解身边的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制作相关的研究成果(Powepoint),向身边的人阐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你的解决方法或建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通过学习学会关注身边的地理,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学会学习;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5803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德清三中 杨立泳 邮编31320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2.学生认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环境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
2.通过学习,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建立正确的城市观、人口观、环境观。
3.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和美化环境的意识;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教学重点】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实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有关文字或图表资料,综合分析某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某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键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难点: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和运用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差异?
学生回顾:
国家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发展中国家
晚
快
低
承转过渡: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多媒体投影:图6.20、6.21、图6.22-6.23和表格。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学生阅读教材并填写表格。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
人们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人们休息、工作和人体健康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多媒体投影:图6.24和图6.25。
启发思考:城市化的发展还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车的增加;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浪费、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启发思考:除了以上问题外,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3.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
学生阅读教材: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启发质疑:城市化产生了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解决?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投影:图6.27“上海交通的改善”、图6.28、图6.29。
分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如下: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继续启发质疑:除了以上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思考回答:如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治理污染力度;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和加强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
课堂练习:
1.上海市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所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卫星城B.开发浦东新区C.提高房租水平D.拓宽交通干道
2.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多,主要有
A.失业问题、治安问题 B.交通问题、环境问题 C.住宅问题、资源问题D.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
3.下列措施有违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是
A.在市中心修建起大型停车场B.禁止过境货车驶进市区
C.鼓励市民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D.工厂安排不同的时间上下班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利措施
A.阻止乡村人口流入城市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丢弃旧城,建立新城市
5.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水平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___________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____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海市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6.读“按经济水平划分的城市人口增长图”,分析回答:
(1)图中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曲线,请判断:
曲线A是,曲线B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全世界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或者说标志)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不利影响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因城市化过快而造成不良后果,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我国则从国情出发,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城市发展方针。
板书设计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2.2城市化及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城市化及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知识梳理
一、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
(1)含义:一般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转变为城区的过程。
(2)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化进程
(1)18世纪中叶以前,低水平缓慢增长。(2)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加速发展。(3)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空前发展。
思考讨论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进入20世纪后,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2.城市人口增长与农村人口的增长有何不同?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从1920年到2000年,总人口和城市人口增长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