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2 气压带和风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2-01-10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2 气压带和风带”,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东亚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教【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相关推荐

2.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1)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1)”,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季节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①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②________状态。
(2)成因:③_______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④________,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1)三圈环流
成因:高低纬度间的⑤________和⑥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组成:a⑦________、b⑧________、c⑨________。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A⑩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风带E带,风向为风?F带,风向为风?G带,风向为风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________而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偏南。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探究材料 教材P33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教材P34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
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的热力环流会怎样?
 
2.如果地球自转,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形成的?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各有什么特征?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量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C与D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压带是________原因形成的。
探究点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探究材料 教材P35图2.1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读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规律?
 
 
2.若黄赤交角变为0°,气压带、风带还会移动吗?
 

 
 7月份主要分布在北半球,1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巧学速记]
1.图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可以分为四步来看:
第一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不自转——单圈闭合环流,是在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如图1所示:
第二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三圈环流,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图2所示:
图2
第三步:气压带与风带的纬度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注:上述风均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第四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运动——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的移动,如图4所示:
图4
特别提醒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近地面形成的低、高气压,称为热力型气压。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气压称为动力型气压。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是以太阳直射赤道为前提的。实际上,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由此产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现象。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考查的重点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常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结合起来出考题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全球性的有规律 ②平均 ③太阳辐射 ④热量差异 ⑤受热不均 ⑥地转偏向力 ⑦低纬环流 ⑧中纬环流 ⑨高纬环流 ⑩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东北 盛行西风 西南 G极地东风 东北 季节变化 偏北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环流。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差异,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②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原动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促成了“三圈环流”的形成。
(2)形成
3.(1)气压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
(2)风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
考例探究1 (1)冬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2)多 A地盛行西风,降水较多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轻于D气流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应是冬季。A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较多。B地是东北信风带,干燥少雨。C是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自极地的冷重气流D时向上爬升。C与D之间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属动力原因形成的。
探究点二
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不移动。
考例探究2 C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气压带只有赤道低气压带。]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它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生:输送和交换热量。

师: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三圈环流。

(板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师: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

下面我们一起先做一个活动。

(活动)P36活动1

看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师:(强调)假设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也就没有了地转偏向。由于高低纬度获得太阳辐射不同,在赤道和极地间就会产生热量差异,那么在赤道和极地间会形成怎样的大气运动?

生:热力环流。就半球而言,是单圈环流。

师:在教材第36页图2.9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生:(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使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所以,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

(投影)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师:(在学生回答后分别显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高低气压的位置)

想一想,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大气一有水平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过渡)

师:很好。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全球大气到底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逐步投影)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立体图(北半球)

师:(讲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1.低纬环流

①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

②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成自西向东的方向,在北纬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信风。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①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中纬西风。

(参照讲授情况补充历史故事:在航海路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常选择稳定的信风带航线,而不走多风暴的西风航线,故称信风带为“贸易风”。第二次世界大战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日本海军就是大胆地选择了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出乎意料之外偷袭成功的)

②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偏转成极地东风。

③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后,暖轻的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北纬60°附近高空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北两方分流,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南半球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因此相反。

(投影)“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示意图”

师: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共形成了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请大家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七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六个风带。

生:(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指认并画出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

有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而且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师:很好。(引导学生思考)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生: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过渡)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这是怎么回事呢?

(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师: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有规律的移动呢?

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春秋分时,所有风带、气压带的位置关于赤道对称。北半球夏半年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各个风带、气压带的位置都比春秋分日向北偏;北半球冬半年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各个风带、气压带的位置都比春秋分日向南偏。从夏至日开始,各个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从冬至日开始,各个风带、气压带向北移动。

师: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投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

生:(观察气压带和风带各个季节时所在的位置)

师: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吗?

生:不会。因为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就一直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性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就没有了季节移动。

(过渡)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板书)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师: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呢?

生: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师:那么,冬季,大陆与海洋相比较,哪里的气温低?哪里的气温高?夏季呢?

生: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温度夏季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

(投影)教材第39页活动3图示(引导学生按步骤分析)

师: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那么,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

生: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

师:为什么?

生: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师:夏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

生: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

师:为什么?

生: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师: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位于哪个气压带上?

生: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

师: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

生:不会,图中的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

师: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会被切成块状分布于大陆和海洋上。

师:很好。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投影)图示和表格(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

夏季

冬季

气温

气压

气温

气压

原因

陆地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洋

(投影)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生:(在老师引导下探究分析归纳)

(投影)表格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

生:(回答填表)

A

亚洲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7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师: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冬季的亚洲高压(也叫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也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就很大。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又学习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知道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

布置作业:

教材第38页活动2:制作三圈环流模型。(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

利用硬纸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目标定位
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3.简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分析一个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及根据气候资料来判断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

核心点一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如下图所示:

气压带和风带的气流状况如下表所示:
气压带和风带的特征气流成因性质
下沉热力原因干冷
流向低纬干冷
上升动力原因暖温
流向高纬暖湿
下沉动力原因干热
流向低纬
干热
上升热力原因暖湿

核心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气压中心的成因及分布
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2.季风环流的形成
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方法技巧
(1)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的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主要原因,
(3)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显著的地区,这是由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核心点三主要气候类型与风带、气压带的关系

类型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
(2)在图上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3)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
(4)图中①表示 环流,②表示环流,
③表示环流。
答案 (1)略。 (2)(自上而下)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3)略。 (4)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解析 本题考查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形成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回答此题应明确三圈环流高空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同时要熟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名称及分布。
变式练习1 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答案 D
解析 该题侧重考查风带的分布及每个风带的风向情况。确定位置和掌握风向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由题干可知该基地处于极地东风的控制范围内。南极地区的极地东风的风向为东南风向。
类型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在分布特点上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3)A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
(4)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____风,D地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气候以______为主要特征。
答案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呈带状。海陆面积及分布差异大。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3)冬季大陆气温低 副极地低气压带
(4)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
解析 由题目图示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②A为亚欧大陆,B为太平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正确判断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上的气压分布差异。第(1)题,南北半球由于海陆分布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致使气压带的分布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海陆因素影响的结果。第(2)题,1月份亚欧大陆上由于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形成高压区,为亚洲高压。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为低压,即阿留申低压。第(3)题,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迅速降温,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成为寒冷中心,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强冷高压,将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第(4)题,图中C点位于东亚,形成西北风;D为南亚,此时受东北季风控制。我国在寒冷的冬季风影响下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
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
东亚
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
利亚、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
南亚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东北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
变式练习2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压,又称 压。
(2)B为 季风,C为季风。
(3)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D.东亚东侧的海洋最深
(4)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亚洲地形状况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地面反射率不同
答案 (1)亚洲低 印度低 (2)东南 西南 (3)B (4)A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夏季风的风向和成因。分析风向应明确各地在气压场中的位置,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影响。
类型3气候类型的判断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
(2)下列气候类型与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答案 (1)B(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意大利,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第(2)题,A最冷月气温在0~15℃,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为地中海气候。B最冷月气温在0~15℃,降水分配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变式练习3 如图,某地气候要素图中各点的数字代号表示月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2)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太平洋沿岸的气候中,气候状况与该图接近的两个美国著名城市是 。
答案 (1)地中海气候 (2)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旧金山、洛杉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可获得以下主要信息:①各月的气温和降水情况,②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解题关键点在于得出雨热不同期的结论。这种气候类型为
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1.节日里,人们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放飞,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放飞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
A.向西北方向B.向东北方向C.向西南方向D.向东南方向
答案 B
解析 北半球的中纬西风为西南风,气球应向东北方向运动。
2.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
D.同一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答案 D
解析 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极地高气压带气温较低。气压带的形成既有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也有动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都吹东北风,在南半球都吹东南风。
3.下图表示地球上的三圈环流。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极地东风带,④为中纬信风带
B.①⑤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较多;③⑥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
C.一般情况下,①②③控制的地区降水少,④⑤⑥控制的地区降水多
D.③为亚洲高压,⑤是亚洲低压,④为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②所在环流圈,气流上升最高,为低纬环流;④所在环流圈为中纬环流;⑥所在环流圈为高纬环流。气流上升容易形成降水,气流下沉降水则较少。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圈”,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4~5题。

4.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A.M—赤道低气压带B.M—副热带高气压带
C.P—副极地低气压带D.N—极地高气压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B.MN之间为东南风
C.MN之间为西北风D.NP之间为东北风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图中所标注的数字为纬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N为副极地低气压带、P为极地高气压带。第5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为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示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MN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NP之间为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6~8题。

6.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下列地区与②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A.上海B.圣地亚哥(智利首都)
C.伦敦D.新加坡
8.下列关于⑤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
B.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C.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所致
D.该种气候典型的分布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各国
答案 6.A 7.B 8.C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特征。由题目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6题,降水最均匀的应为①温带海洋性气候。第7题,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圣地亚哥为地中海气候。第8题,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是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气候特点是终年少雨,冬冷夏热。
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北京举行,上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希腊的雅典。下图为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9~10题。

9.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A.落叶阔叶树B.针叶树C.常绿阔叶树D.灌木
10.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A.香蕉B.荔枝C.椰子D.柑橘
答案 9.C 10.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中两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雅典为地中海气候,适宜生长亚热带水果,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常绿阔叶树。
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
由是 。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原因是 。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C气流与D气流
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该气压带是 原因形成的。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
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移向南半球,北半球应是冬季。A地是盛行西风带,风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B地是东北信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难以成云致雨。C是来自30°附近副热带高压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自极地的冷重气流D
时向上爬升。C与D之间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属动力原因形成的。

下图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2.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巴拉那河B.刚果河C.湄公河D.莱茵河
3.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
4.图中南极到南极圈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A.1290千米B.2580千米C.3330千米D.1665千米
答案 1.A 2.C 3.C 4.B
解析 本组题目以课本中“三圈环流图”中的局部图(有季节移动)为切入点,考查了识读原理图的能力及相关的知识。从图中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位置可推理出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极地高气压带;从图中各气压带的位置可读出,此图显示了气压带南移,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是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分明,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识记一个纬度对应的经线长为110千米是解答第4题的关键。
下面是“某地气压变化状况图”,读图判断5~7题。
5.该图可能在()
A.亚速尔群岛B.蒙古高原C.夏威夷群岛D.东非高原
6.形成该地年气压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人类活动D.洋流
7.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优势农业产品是()
A.种植业B.园林业C.畜牧业D.企业化种植园
答案 5.B 6.B 7.C
解析 图示地区的气压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7月份时为低气压区,说明此时该地温度较高,为夏季,故应是北半球某地。这样就排除了D选项。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该地冬夏季节的气压差值较大,冬季时气压值高达1036百帕左右,说明一年中气温变化的幅度也比较大,应是受大陆气候影响较大的地区,故B选项最符合条件。判断出地区后,第6题也就好做了。冬夏季节陆地上气压中心的变化,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冬夏季节陆地上气压中心的变化,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蒙古高原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年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等,而适宜发展畜牧业。
8.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④地降水状况的分别可能是图和 
 图。

(2)比较①地与②地气候的差异(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明显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4)结合④和⑥两地的纬度位置,判断两地气压带和风带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答案 (1)丁 丙
(2)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且受秘鲁寒流的影响;特点:全年炎热干燥。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3)④地位于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地处安第斯山脉迎风坡,所以,全年降水丰富,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⑤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4)④地位于40°S~60°S之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⑥地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及推理判断的能力。图中①~⑥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与③地中海气候相对应的降水量图应为丁图(南半球),与④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对应的降水量图应为丙图。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上分析。④位于南纬40°~60°之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⑥处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1.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 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1.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 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了解到大气环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推进新课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

师请大家在图上标出全部的风带和气压带

生(一学生指投影回答,其他学生在事先发下的空白图上填图)

(在绘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情况描述清楚。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样”来描述。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描述。

(板书)(一)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即南北纬10°之间的广大地区,气温会有这么样的特征?

生受太阳辐射强,终年高温。

师赤道地区受哪一个环流控制?

生受单一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师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的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盛行上升气流。

师多什么样的天气?

生多对流雨。

师那么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特征怎么描述?

生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师很好,这种气候就是热带雨林气候。

(投影)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师读出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值。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