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地理教案:《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2-18

高三地理教案:《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三地理教案:《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

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

进行极地考察或作穿过极地的航行,都需要事先知道极圈内某一纬度上一年中有多少天极昼、多少天极夜,以及极昼极夜开始于什么时间、结束于什么时间。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借助于《活动星图》教具,这是《活动星图》的又一种新用途。

稍有天球常识的人都知道,(l)大阳赤纬是每天变化的,它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完全一致,即说,“太阳赤纬是多少度,直射点的纬度就是多少度”。赤纬为“+”,直射点在北半球,赤纬为“-”,直射点在南半球。(2)直射点与切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切点)总是处在同一经线圈上而且总是相差90个纬度,即说,“直射点的纬度是多少度,离开极点多少度的范国内就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直射点所在半球极点周围出现极昼,另一半球出现极夜。上述两点是用《活动星图》教具求极昼极夜开始、结束、持续日期的理论基础。

一般较正规的《活动星图》背面都印有《使用方法》,而且无不介绍如何用《活动星图》求一年中某一天太阳赤纬的方法,反过来,若知道了太阳赤纬,当然也可以用《活动星图》来查这一天是几月几日。用《活动星图》求极围内任一纬度上极昼极夜开始、结束、持续日期正是基于上述想法设计出来的,其过程大致分两大步:第一步是求极圈内所求纬度上出现极昼极夜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当时太阳的赤纬,第二步是用《活动星图》查出与该赤纬值相对应的日期。

极圈内所求纬度上出现极昼极夜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赤纬)可据本文开始就提出的两条理论基础来求。如:求75°N地区开始出现极夜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依据两条理论基础可以不加思索的算出,75°N地区开始出现极夜时,太阳直射15°S即太阳赤纬为-15°,同理80°S地区开始出现极昼时,太阳直射10°即太阳赤纬为-10°。

用《活动星图》查对应日期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只用《活动星图》)

转动星盘使子午线经过黄道上的某一点----此点的赤纬与所求纬度上出现极昼极夜时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理纬度相同)相同,计数从子午线指示月日至“二分点”(求北极极昼南极极夜时计数到夏至点,求北极极夜南极极昼时计数到冬至点)所在赤经线指示月日之间的天数,以“二至日”为中(皆指北半球二至日,求北极极昼南极极夜时以夏至日为中,求北极极夜南极极昼时以冬至日为中)向前减去这个天数即开始日期,向后加上这个天数即结束日期两个日期之间间隔的天数即所求纬度上极昼极夜的持续日期。例如,求80°N地区极昼极夜开始、结束、持续日期:(1)已知80°N极昼起止时太阳赤纬为+10°,故先转动星盘使子午线经过黄道上赤纬为+10°的一点,然后计数从子午线指示月日(9月23日)至夏至点赤经线指示月日(11月30日或7月16日)之间的天数约67天,即80°N地区极昼开始于夏至日前67天(4月16日前后),结束于夏至日后67天(8月29日前后),极昼持续日期是4月16日至8月29日约134天。(2)已知80°N极夜起止时太阳赤纬为-10°,故先转动星盘使子午线经过黄道上赤纬为-10°的一点,然后计数从子午线指示月日(9月23日)至冬至点所在赤经线指示月日(11月30日或7月16日)之间的天数约67天,即80°N地区极夜开始于冬至日前67天(10月16日前后),结束于冬至日后67天(2月27日前后),极夜持续日期是10月16日至次年2月27日约134天。

第二种方法(《活动星图》加附尺)

准各工作:找一片直边硬纸片作附尺,把《活动星图》子午线上的“地平高度”刻划在附尺上,转动星盘使二至日与二至点赤经线重合,将附尺一端固定在北天极并使之能自由转动。

方法:转动附尺使之经过黄遂上某一点──该点赤纬与所求纬度上出现极昼极夜时的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理纬度相同)相同,此时附尺下端指示月日便是所求纬度上极昼极夜开始或结束的日期,据这个日期可再求出另一组日期,两个日期间隔的日数即所求纬度上极昼极夜持续的日期。例如:求70°S极昼极夜开始、结束、持续日期,(1)巳知70°S极昼起止时的太阳赤纬为-20°,故先转动附尺使之经过黄道上太阳赤纬为-20°的一点,此时,附尺下端指示月日为11月21日,这是开始日期,它踞冬至日31天,结束日期是冬至日后31天即1月月22日,持续日期是11月21日到次年1月22日计约62天。(2)已知70°S极夜起止时太阳赤纬为+20°,故先转动附尺使之经过黄道上太阳赤纬为+20°的一点,此时,附尺下端指示月日为7月23日,这是结束日期,它踞夏至日约31天,从夏至日前推31天即5月22日为开始日期,持续日期是5月22日到7月23日计约62天。

用《活动星图》求极圈内任一纬度上极昼极夜开始、结束、持续日期的方法简单、方便、易行,只要手中有一页《话动星图》随时都可推算。但由于受器具、观测等误差因素的影响,所求得的数只能是一个大约数,要想得到准确数据,除必须选用精度较高的《活动星图》外,还要求使用者有较商、较熟练的观测理技术。上述方法尚未见于报刊杂志,同志们不妨一试。

相关阅读

高三地理时间问题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地理时间问题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时间的问题

高考要求:1.掌握地方时的计算。

2.掌握区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3.掌握日界线及两侧日期的变更。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大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该类题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

【概念比较】1.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

2.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

3.日界线:①人文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高三地理教案:《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设计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教案:《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六品、家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 主导经济:轻工业(生活)、重工业(再生产)

4. 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河流沿岸;沿海地区。

5. 辽中南工业区(最早)、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珠三角工业区

6.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与传统工业比,高新技术关系到为有以下主要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7. 我国高新技术关系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密切关系的产业。

附加

秦岭——淮河分界:

1. 0℃等温线

2.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 南方和北方

4. 暧温带和亚热带

5. 结冰区玫非结冰区

6. 旱田和水田

7.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海与洋》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三地理《地球上的海与洋》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地理《地球上的海与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与洋的区别与分类
2、了解世界的四大洋范围、特征以及分界线
教学重难点
四大洋范围、特征以及分界线
教学过程:
投影:七大洲和四大洋
填图:七大洲和四大洋
动动手:两笔画世界
一、海和洋的区分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东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之一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被欧、亚、非大陆包围的地中海
对比项目


占海洋面积比重
89%
11%
水深
一般在3000米以上
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
影响较小
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
不大
比较大
海流系统
有独立的系统
无独立的系统
二、世界四大洋
地球上的陆地广布四方、彼此隔开,而海水则是四通八达、连成一体,这一连片不断的水体便构成了世界海洋。世界海洋是以大洋为主体,与围绕它所附属的大海共同组成。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主要的大海共有54个之多,如地中海、加勒比海、波罗的海、红海、南海等等。现在,就让我们对世界的四大洋作一番巡视吧!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一27℃。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体积1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300米,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温度最低的寒带洋,终年积雪,千里冰封,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4米厚。每当这里的海水向南流进大西洋时,随时随处可见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随波飘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庞然怪物,给人类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且,北冰洋还有两大奇观。第一大奇观:就是那里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连续暗无天日,恰如漫漫长夜难见阳光;而另一半日子,则多为阳光普照,只有白昼而无黑夜。由于这样,北冰洋上的一昼一夜,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见北极天空的极光现象,飘忽不定、变幻无穷、五彩缤纷,甚是艳丽。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观。
三、海、海峡、海湾
1.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2.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
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
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
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
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
黑海---地中海
举例分析曼德海峡
全称巴布-埃尔-曼德。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海峡宽约26~32公里,平均深150米,其间分散着一些火山岛,丕林岛最大,面积13平方公里,扼红海南端的门户。1875~1936年间曾是重要的加煤站。岛北部有机场。该岛将海峡分成小峡和大峡,小峡在亚洲一侧宽约3.2公里,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峡中主要航道;大峡在非洲一侧宽约25.8公里,水深32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岛。靠近非洲海岸还有索瓦比群岛,也叫七兄弟群岛。由于海峡内暗礁和浅滩众多,风力强大,给古代航行船只带来很大的危险和困难,使来往的旅客不禁畏惧而泪下,故阿拉伯语意为泪之门。
(2) 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点:区域的含义、中国省级行政区划

【重点与难点】

◆区域的含义

◆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位置的记忆

【考点梳理与拓展】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 。

(2)区域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界线,具有明确的

__________,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区域划分:划分指标有______指标或______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指标或______要素指标。区域划分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3、区域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特征

含义

实践意义

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________、

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资源利用要综合考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差异性

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

域内部也有差异

必须遵循________的原则,扬长避短,促进区域发展。

开放性

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

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必须加强区域______,实现________,协调发展。

【经典例题1】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图1中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经典例题2】

读图2,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经典例题3】

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图3表示甲、乙两个不同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我国目前的农村、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初级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4、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我国共有____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直辖市有____个,特别行政区有____个。

【经典例题4】

图4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2中省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位于第二级阶梯,属于北方地区

B.丙、丁两省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气候区

C.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2.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 B.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C.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D.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常常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地理环境整体性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指标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不同

2.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显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一个区域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区域

图5为“某区域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按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划分,图5中属于半湿润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图5所示区域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致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

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降水量逐渐递减

C.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图6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差异大

6.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读图7,回答7—8题。

7.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

B.自然带景观为温带荒漠,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8.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的纬度相当,但气候相差很大,其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水汽来源不同 C.人类活动不同 D.海拔不同

10.关于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植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 B.对外联系是拓展外向型经济的保证

C.优质青稞、细毛羊等是特色产品 D.为加快资源开发,可以大量接受移民

二、综合题

11.图8中的四个不同的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四地农业生产共同的自然条件。

(2)简要分析四地在农业生产中各自的优势。

①A地在土地资源上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地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地在灌溉条件上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地所建的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1】A

【经典例题2】1.B 2.C

【经典例题3】1.B 2.A

【经典例题4】1.AB 2.AD

【课后巩固】

1.D 2.D 3.C 4.A 5.D 6.D 7.B 8.D 9.D 10.B

11.(1)四地均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灌溉便利。 (2)①肥沃的黑土,土地后备资源充足 ②实行基塘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③河湖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④都江堰

12.(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