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9-30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一、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教学难点:

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Www.JaB88.coM

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例如: 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 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若 表示正数时, 是负数;当 表示0时, 就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当 表示负数时, 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这些下节将进一步研究。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四、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

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

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如圆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数。

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外)都是有理数。

编辑推荐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海拔等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知道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的分界点。

3、会举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4、认识正数,负数,知道正号用“+”来表示,可以省略不写,负号用符号“-”来表示

5、会读写正数与负数。

6、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难点: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能简便计算就简便计算:

120×0.4×0.9×0.25 9.36×6.4+4.6×9.36-10×0.936

一. 导入阶段

开门见山:生活中有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 结合实例,认识相反意义的量

1、出示实例:出示实例: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

(1)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温度计,它们分别显示了海口和哈尔滨冬季某一天的最低温度.

(2) 提问: 你能读出这两个城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吗?

(从温度计上可以看出,海口的最低气温是零上12℃,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5℃.)

(3) 补充说明: ℃读作摄氏度.

(4) 进一步理解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含义:零上12℃比0℃高12℃,零下25℃比0℃低25℃.

(零上温度就是比0℃高,零下温度就是比0℃低.)

(5)总结:“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出示实例: “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

(1)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2)学生互相交流: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地表的最低点在北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据目前测到的深度,比海平面低11034米.

(3) 归纳: 海平面以上高度和海平面以下深度也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举例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 支出)(运进 运出 )(上升 下降 )(向左 向右)

4、尝试练习

用相反意义的量填空

1.小明骑车向东行200米,后来( )行200米,正好回到原来的出发地点。

2. 小王先向正北走80米,接着向正西走20米,然后向正南走80米,最后向( )走( )米,正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三、认识正、负数

1、师:为了方便简洁地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区分,我们常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例:课本 P9图

如人们规定在零上温度前添上“+”号,而在零下温度前添上“-”号。

这天海口的最低气温是零上12℃,就记作+12℃;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5℃,就记作-25℃。这样表示很方便。

正数前面的“+”号可以省略不写,如:+2,+10,可以写作2,10。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一个分界点。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册P4/2

2、填空

(1)零上21℃记作( ),零下14℃记作( )。

+18℃表示( ),-7℃表示( )。

(2)如果将高出地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那么,金茂大厦高出地面340.1米,记作( )米;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低于地面8米,记作( )米。

(3)如果将温度上升用正数表示,那么,温度上升6℃,记作( ),那么温度上升-6℃,表示( )。

(4)小明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相西走30米,就记作( );如果他向正南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正南走-10米,表示( )。

四、实践阶段

1、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吗?(课本 P10 b)

2、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位置。(课本 P10 c)

五、总结

六、作业布置:练习册P8

板书设计

相反意义的量。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方向为上,海平面以下的高度为下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一个分界点。

教学反思: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行程问题》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行程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中“同时”、“相对而行”、“相向而行”、“相遇时间”和“速度和”的概念。

掌握解答求相遇路程和求相遇时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答的能力。

在解题训练中加强动手操作和画图(线段图)能力的培养,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的重点词语:“同时”、“相对而行”、“相向而行”、“相遇时间”和“速度和”,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

教学难点:

建立“相遇时间与共同行驶路程”的关系求相遇时间。

教学过程:

一、只列式不解答:

1.一列客车从天津开往北京,共用3小时,每小时行116千米。从广州到北京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从天津到北京的铁路长348千米。一列客车从天津出发3小时后到达北京,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从天津到北京的铁路长348千米。一列客车从广州出发,每小时行116千米,一共要行驶多少小时?

对以上三题的要求:独立审题,借助手势分析后,试画出线段图。

线段图:(略)

二、只列式不解答:

1.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小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4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对这两题的要求:独立审题,依然是先借助手势分析后再试着画出线段图,在途中的表示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同时”、“相对而行”、“相遇”

线段图:(略)

三、总结第二题中相遇问题的三量之间的关系:

速度和╳相遇时间=共同行驶路程

四、练习:

1.甲乙二人分别学校和县城两地相向行走,甲每小时走4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甲从县城出发走了8千米后,乙才从学校动身,两人2小时后相遇,学校与县城相距多少千米?

独立审题分析。

引导学生独立画图分析理解“相遇时间与共同行驶的路程”间的关系。

线段图: 2小时相遇

甲 8千米 4千米/时 5千米/时乙

县城 学校

?千米

2.两个同学同时从相距21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张华每小时行3千米,李平每小时行4千米。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

独立审题分析。

(2)学生画图展示交流,说理:

3.甲乙两组工人要铺设11200米光缆,他们同时从两端铺线,甲组平均每天铺设840米,乙组每天铺设760米。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4.王师傅每小时做70个零件,李师傅每小时做50个零件。两人同时开工合做840个零件,经过几小时完成?完成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5.学校与县城相距26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相向行走,甲每小时走4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甲从县城出发走了8千米后,乙才从学校动身。乙出发几小时后二人相遇?

教学反思:

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中“同时”、“相对而行”、“相向而行”、“相遇时间”和“速度和”的概念,掌握很好的掌握了解答求相遇路程和求相遇时间方法,学生分析解答的能力得到发展,在解题训练中加强动手操作和画图(线段图)能力的培养,促进思维的发展。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我安排四个环节:谜语导入,认识“间隔”;引导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扩展延伸;总结回顾,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意在体现在以下两个意图:

一、将愉快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我用谜语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是在泡沫条上模拟种树,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次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式,通过摆手势,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

整个教学环节,始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117—118页的例1和例2。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植树问题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树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路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演示模拟栽树来发现栽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章节,主要是介绍一些数学思想,让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藏在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的的植树问题的过程,发现间隔数和种植棵树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植树问题”模型,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理解“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棵树”的关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塑料小树若干、泡沫条若干、作业单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认识“间隔”

(1)猜谜语

哥儿十个分两家,干起活来要请它。开机器,种庄稼,越干越巧劲越大。(猜一人体部位)

(2)找找手上的数学知识,引出“间隔”

(3)认识“间隔”

【设计意图:我用谜语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环境。从情境中产生了问题,从问题中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1、在全长20米的花坛一侧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植树方案。师引导学生从小的数据入手,通过模拟演示栽树,探讨规律。

①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请同学们在模拟的泡沫条上植树,并把植树方案摆出来。

【学情预设:通过设计植树的模拟练习,让学生在泡沫条上演练,由于考虑到让学生将三种植树方案都想出来,难度还是很大。所以我在学具方面准备得充足,泡沫条上每隔5米标出,泡沫的一端有房子也标出,通过生的模拟,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尝试独立的解决问题。】

②交流,探讨。得出有三种的植树方案。“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棵数”

③怎样求间隔数?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模拟种植,初步体会种植中蕴含的规律,引导种植与棵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规律:

学习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那这道题数字很大可以像上一道题一样在泡沫上模拟演示吗?那可以怎么办呢?

课件演示:画线段图来帮助我们列式解答。

板书: 两端都种:棵树=间隔数+1

(师生共同解决例1)

【学情预设:学生在掌握了之前出示的三种情况,对于这道题,学生会轻松解决这一道题。】

3、应用规律

出示例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1、)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和我们共享一下吗?

(2、)师: 重点引导:因为小路的两端分别是大象馆和猩猩馆,所以两端都不能栽树。

(3)课件演示:

板书: 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

(学生独自解答)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还要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创设模拟植树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植树的三种类型。教学新课时,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在遇到教复杂的问题时,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探索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2000÷50=40(个)

40+1=41(座)

41×2=82(座)

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5—1 =4(段)

4×8=32(分)

3、一个圆形花圃周长36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6÷3=12(盆)

(4)判断:

(1)操场上插8跟标杆,间距10米,从第1根到第8根间距离是80米。( × )

(2)在一条长40米的河畔一侧两头都种树,每两棵树间隔5米,一共需要种9棵树。(√)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同学们的收获也是老师的收获,感谢同学们为我带来的40分钟幸福时光,接下来我送你们一首儿歌,来结束这节课。

小树苗,栽一栽,

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数多1是棵数。

两端不植多少棵?

间数减1是棵数。

只植一端多少棵?

棵数等于间隔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

全长除以间长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时,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思想,既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提升的过程,又是激发探索兴趣的过程。】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会画平行线,知道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两直线间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对于平行线你有哪些了解?

二、发现数学问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平行线吗?

指导:拓展思路:铁轨,电车,算盘,直尺。

抽象出平行线。

2.想一想:平行线的样子。

3.将生活实例抽象出直线。

4.指导看书

5.(异面直线)

(1)观察这两条能相交吗?延长后能相交吗?

(2)是不是一组平行线呢?为什么?

(3)试着摆一摆这组不相交的直线为什么无法摆出?并说明理由。

6.小练:哪组是平行线?哪组不是?为什么?

7.学画平行线

(1)自学画法,独立试画。

(2)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试用最佳方法画一画。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3)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4)线平行无论怎么延长也不相交。

(5)相邻的两边是平行的。

2.游戏:找出图中藏着的平行线。

四、作业:

画平行线;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线?

教学反思:

学生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完善平行线的概念,会画平行线,实际测量平行线间距离相等,教师在测量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操作。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

2、通过改写,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相互改写的算理,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这部分内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学生非常容易出错,因此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名数的变换,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数,或者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请大家想想:30分米是多少米? 3500克是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得出:

30分米=3米,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3500克=3千克500克,除以进率得到的商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仍是低级单位的数.

刚才复习的2个题都是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今天继续学习小数与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分米是多少米? 350克是多少千克?

启发学生类推改写方法:

(1)这是什么样的运算?

(2)用什么方法汁算?

(3)怎样移动小数点就可以了?

从而让学生明确:把分米数变换成米数,要除以进率1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行了.3分米=0.3米(板书).350克变换成千克数,要除以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就可以了.350克=0.350千克=0.35千克.

启发学生总结出改写方法.

(1)上面两个小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应该怎么改写?

概括出: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就可以了.

反馈:完成109页“做一做”1.

订正时要指名说出改写的方法.

2.教学例2.

(1)口答,说出改写方法.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70克是多少千克?

(2)3平方米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启发学生观察,这二题与口答题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样的换算?应该怎样改写?

首先学生独立试算,然后二人互说改写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从而明确:要求改写成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原来3平方米不用改,就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只把40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数就可以了,从而得到3.4平方米.

同理,要求改写成千克数,原来的千克数不用改,就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只把70克改写成千克数就可以了,从而得出4.07千克.

3.启发学生总结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原来高级单位的数不变,就是改写后的整数部分,只将原来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是高级单位的小数部分,再与整数部分合并就可以了.

反馈:完成109页“做一做”第2题.

订正时说明思路.

三、巩固反馈

1.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练习二十三第1题.

2.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投影)

3米8厘米=( )米

5千克60克=( )千克

1吨800千克=( )吨

12千米60米=( )千米

3.判断正误.(投影)

3平方米20平方分米=3.20平方米

5吨40千克=5.4吨

80米=0.8千米

20千克=0.02吨

4.把下面几个数由大到小排列.

3.2米,3米8厘米 ,310厘米

(提示: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2,3题.

板书设计:

30分米=3米

3500克=3千克500克

例1 3分米是多少米? 350克是多少千克?

3分米=0.3米

350克=0.350千克=0.35千克

例2 3平方米4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3平方米40平方分米=3.4平方米

4千克70克=4.07千克

3.2米 3米8厘米 3米10厘米

从大到小排列

3米8厘米=3.08米

3米10厘米=3.1米

3.2米>3米10厘米>3米8厘米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两位小数;通过具体形象材料为依托让学生建立起活灵活现的小数形象,加深对小数的理解,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2.通过小数的产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小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产生。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小数的应用。

师:一个大练习本多少钱?一支钢笔呢?在标签上它们都是怎样写的?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数吗?看书第2、3页,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还记得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通过回顾探究,研究两位、三位小数意义。

(一)通过把一条一米长的线段看做“整体1”认识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小数。

1.十分之一的小数

(1)投影显示:把一条一米长的线段看成“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板书:十分之一)

师:十分之一也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0.1)

0.1就是一个小数,它的计数单位也就是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小数里的点叫小数点。

说说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分之一表示什么?0.1表示什么?

师总结:十分之一和0.1的意思相同,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

追问:十分之四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0.1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2)阴影部分显示3份。

问:现在阴影部分表示几份? 是几个“十分之一”? 是几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 0.3表示什么?

(3)阴影部分显示7份。

师:阴影部分用小数、分数各怎么表示?

0.7和十分之七都表示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是几份中的几份?

0.7里面有几个0.1?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师小结:象这些都是特殊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4)通过练习巩固十分之几的数。

①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个正方形代表“整数1”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并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②师投影出示2份用小数表示0.2,问:0.2是几个0.1?

投影显示6份用小数表示0.6。问:0.6是几个0.1?(0.6里面包含0.2)

师:你发现了什么?

把0.6平移开,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通过生活认识百分之几的小数。

(1)百分之几的小数。

①把一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把正方形再继续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百分之一)

—也可以写成0.01。(板书:0.01)

问:0.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和0.0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②认识百分之几的小数

投影显示8份问:现在是几份? 是几个百分之一? 是百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0.08)

0.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有几个0.01? 8个0.01是多少?

3.认识千分之几的小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 1千克=1000克

根据刚才学习的方法,你能说一说1克用千克表示成小数是多少?(讨论)

1克 =( )千克(用小数表示)

练习: 3 克 =( )千克

11克 =( )千克

108克 =( )千克

4.小结:

(1)刚才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数,到底什么是小数?归纳小数的意义。上面的0.1,0.4表示十分之几,0.01,0.18表示百分之几,0.001,0.284表示千分之几。这种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说一说你对小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度过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能上好这堂课?真棒!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信心和热情跟老师一起有进数学广角。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PPT投影展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条脚。鸡和兔各有几只?)(PPT展示今意。)

2、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好呢?(“鸡兔同笼”问题。)板书。其实,鸡兔同笼问题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古人在研究它,我们现代人还在研究它,而且还有很多外国人也在研究它。那么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使得那么多的人乐此不疲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们就会揭开这个秘密。老师再问一次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探究用猜测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好吗?出示例1

1、师:请大家读题。思考: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所求问题是什么?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列表法

(1)猜想

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猜一猜,好吗?(学生猜)

(2)验证:

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解决问题要有理有据,不能随意猜。我们应该抓住什么样的条件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首先要知道鸡和兔一共有8只,其次鸡的腿和兔的腿一共有26只,所以我们必须要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看等不等于26。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是正确答案。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表格把你们的猜测的数据按顺序填到表格中并找到正确答案。

鸡8765

兔01

脚1618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之后交流完成情况,出示大屏幕的表格中。

(像这样把我们的猜测按一定的顺序列成表格,这种方法叫列表法)。观察这个表格,你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怎样的。

活动二:探究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列表的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但是如果数据很大,会发生什么情况?(繁琐)。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

设全都是鸡,每只鸡有两只脚

2×8=16(条)8只鸡共长几条脚?

26-16=10(条)表示什么?所有兔子少的脚

4-2=2(条)2表示什么?每只兔子少的脚

10÷2=5(只)兔表示10条脚,每只鸡上添2只脚变成兔子,所以共有5只鸡变成了兔子,因此兔子有5只8-5=3(只)鸡表示总数减兔数等于鸡数

可能还有些同学有点迷糊,我们先做个小游戏。请8位同学上来假设全是鸡,一共有16只脚,多出来了10只脚,每只鸡再加两只脚变成兔子,共有5只鸡变成5只兔子。最后剩下的3只就是鸡。现在大家清楚了吗?在引导学生回顾一遍。先怎么想?假设全是鸡,用总脚数减去鸡的脚数求出它们的相差数是10,再用相差的数除以每只鸡相差的2只脚,就得到了兔的只数,最后用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实际鸡的只数。这种方法好吗?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假设法。

②:如果假设全是兔,你们会解吗?好这个方法就留给你们课后完成。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3、发散思考、加深理解。

现在我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解决古人流传下来的问题了吗?

出示: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4、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数目比较大时,列表法计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较麻烦,最好用假设法比较好。用假设法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假设是鸡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设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鸡,两者相反。

三、巩固练习

课本105页“做一做”的1、2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106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列表法

假设法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调查学习用品的价格 获取学习的材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你所用书的价格,老师已经将其中三本列在上面,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师将表格补充完整

书名 单价(元)

语文书 6.63

数学书 6.09

《亲近母语》 10.9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多少元? 语文书和《亲近母语》共多少元?

生2:亲近母语比语文书贵多少元? 语文书比数学书贵多少元?

生3:三本书共多少元?

生4:两书总价比第三本书贵多少? ……

师:刚才大家提了许多可以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两个问题。

① 一本数学书和一本语文书一共多少元?

② 亲近母语比语文书贵多少元? 师:根据问题,怎样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09+6.63= 10.9-6.63=

师:这2个算式是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自主探索 构建新知

1、师:怎样计算6.09+6.63=的和与10.9-6.63=的差呢?

① 独立研究: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完成后可和组内伙伴讨论研究。

(学 生练习,师巡视参与)

② 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怎样列竖式和你的想法(实物投影演示算法)

生:列竖式时9分和3分对齐相加满十进一,进上去的1和6角对齐相加,然后6元和6元相加……

师:对刚才同学的算法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谁还能照着**的说法再来说说小数加法该怎样来计算?) (生讲师板书竖式)

生:百分位的9和百分位的3对齐相加,得十二进一,百分位上写2;十分位的0和6相加,再加进上来的1,得7,个位6加6……

师:(讲算理)9和3相加得12,这个12表示多少?……

师:你能说清楚这个过程了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笔算小数加法,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④出示减法的对错2种竖式,(先错后对)请生评价,说明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点对齐(板书)就可以了。

对的学生说过程,师板书竖式,并问算理(如:百分位上的7是怎么得来的?)

⑤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笔算小数减法,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巩固练习 师:你会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 独立完成: 语文书和《亲近母语》共多少元? 语文书比数学书贵多少元? 6.63+10.9= 6.63-6.09=

3、 师:(归纳算法)谁能来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其实也就做到了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一起把这个方法来读一遍

三、加强训练 巩固算理算法

1. 师:知道小数加减的方法后,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列竖式计算:

0.87+5.68= 14-0.014= 25.09+0.524= 3.15-2.851=

每2大组做一组,请4名学生板演 反馈 学生的练习,在评价中巩固算法。

2. 师:大多数同学都掌握得不错,现在要求大家直接写出得数,有没有信心写对?

生:有

师:好,仔细看题,快速算出得数

0.7+0.3= 2.6+0.8= 5 +0.5= 0+6.3= 15.6+7= 5-1.6= 4.5-0.5= 2.61-1.31=

集体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3. 改错

师:这两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你们帮忙看看他们算的对吗?错的请改正。

四、应用新知 展示算法 培养个性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可大了。

这是菁菁校园“迎六一歌咏比赛”时, 4位评委给3个年级打的分。

(课件显示)

三年级 9.9 10 10 9.2

四年级 10 9.8 9.9 9.9

五年级 9.8 9.9 9.8 10

师:请你当当小评委,要颁这个奖,得先知道什么呀?

生:要算总分,看看谁第一名就是一等奖

师:好,小组合作,拿出草稿本,分别算出三个年级的总分。

生交流算法,师及时展示学生中的不同算法:

如计算四年级的总分: 10+9.8+9.9+9.9=39.6

10×4-0.2-0.1-0.1=39.6

9×4+1+0.8+0.9×2=39.6

师:你们有结果了吗?(将结果填在领奖台上) 师:想一想,五年级的分数至少再多几分可争得第一名?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经历实验、观察、猜想、论述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做个人热身运动,我们进行一个抢答比赛好吗?老师一个数,你报一个,使两个数加起来是100,看谁抢得快,好吗?

师报:47(53)、69(31)、25(75)

问: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 师:热身运动第二节,出示下题,你会用简便计算下面各题吗?

47+87+53= 67+47+153+35= 200-76-24=

指名同学扮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问: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指名回答,依次板书。

a+b=b+a (加法交换律)

a+b+c=a+(b+c) (加法结合律)

a-b-c=a-(b+c)

(3) 师:上面三题都是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1. 出示:水彩笔9.62元,笔记本9.47元,钢笔9.38元

师:运动会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奖品,你们看,老师都买了什么?每件文具老师都买了一个,那么老师一共花了多少元钱?你能列出算式吗?

指名列式:9.62+9.47+9.38

(可能会有学生列式的时候就考虑了简便的问题。指出:列式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按照给出条件的顺序,这样可以不遗漏不重复。)

师:题目中只含有加法,按照什么顺序?你能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吗?

请1名同学黑板上板演。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指名板演,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探究练习。实物投影下学生筛选那个是最容易的算法。(学生自主尝试并及时反馈)

(1)交流算法。

(2)动手算一算。

(3)比比谁的算好了。

9.62+9.47+9.38= (元)

实物投影展示:

9 . 62 9. 6 2 9.62+9.47+9.38

+ 9 . 4 7 + 9. 4 7 =9.47+(9.62+9.38)

19. 0 9 9. 3 8 =9.47+19

+ 9. 3 8 28. 4 7 =28.47(元)

28. 4 7 追问:比较三种算法,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里要用“( )”,说说说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巩固练习

复习加法运算律:找找例题中哪里运用了加法交换律?那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验证猜想,判断下列式子左右相等吗?

3.4+0.7( )0.7+3.4

1.6+0.25+0.75( )1.6+(0.25+0.75)

2.7+0.63+0.3 ( )0.63+(2.7+0.3)

学生计算,指名回答。问: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师:通过上面几道题目的验证,看来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师:那种计算简便计算一般是要把加数凑成整百千数,而小数加法一遍只要凑成整数就可以了。

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4.47+0.25+3.75+9.53

0.28+1.4+2.1+0.72+0.56

探究二

一根绳子长25.2米,先减去8.8米,再减去5.2米,还剩多少米?请同学们自己在验稿纸上试着自己算一算。

(演示剪绳子,让学生更直观地算出。)

(1)交流算法。(学生自主尝试并及时反馈)

25.2-8.8-5.2

25.2-8.8-5.2 25.2-8.8-5.2

= 25.2-5.2-8.8 =25.2-(8.8+5.2)

= 20-8.8 =25.2-10

= 11.2(米) =11.2(米) 师生小结:看来整数减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减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六、巩固总结知识,并针对性练习。

今天有什么收获?(学生讨论)

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寻找简便算法的方法是:

1. 观察。

2.(找、拆) 凑

板书: 观察

(找、拆) 凑

练习:

1.用简算方法计算:

0.38+4.28+9.62+5.72 24.17-3.47-6.53

2.巩固练习:判断说说理由并改正。

13.7+2.3-4.9+5.1 13.7+2.3-4.9+5.1

=16-10 =16-4.9+5.1

=6 ( ) =11.1+5.1

=16.2 ( )

七、拓展延伸。

10-0.1-0.2-0.3-0.4-0.5-0.6-0.7-0.8-0.9

0.01+0.03+0.05+0.07+0.09+0.11+0.11+0.13+0.15+0.17+0.19+0.21+0.23+0.25+0.27+0.29+0.31+0.33+0.35+0.37+0.39

八、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a+b=b+a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a+b+c=a+(b+c)

a-b-c=a-(b+c)

观察

(找、拆) 凑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小组探索归纳概括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数学概括能力。

3、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得出小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的算理

教学突破:

借助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和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用图形表示小数,通过比较和归纳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铺垫旧知,导入新课。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6589和589 123和213 12345和12354

教师:根据上面几组数说出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几类情况?每一类怎样比较?

学生1: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两类: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

学生2:位数不同的两个整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相同位数的数相比较,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

2、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2 0.4 0.40 0.11

二、探索新知

1.小数大小比较

师:读出课本55页的情景图中的内容

板书:11.85与24.3 11.84与11.68

师:根据你的经验知识,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全班交流:

学生:11.85整数部分是11,24.3整数部分是24,从整数部分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因为24>11,所以24.3>11.85.

师:怎样比较11.84和11.68的大小?

学生: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部分,一个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6,另一个小数部分十分位是8,因为8>6,所以11.84>11.68

师:根据两组数的特点,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组内先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小数大不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知识应用反馈

(1)课本自主练习1,让学生轮流回答,发现问题当场纠正。

(2)课本自主练习2,学生先做再说结果,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小数的性质

猜想0.4与0.40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猜想是相等的关系,在此猜想基础上,让学生用生活和课本中的有关例子,来解释说明它们的等量关系.

小组内先交流各自的例子,选出认为最合适的例子汇报.

学生1:4角=4/10元=0.4元 ;40分= 40/100元=0.40元,

因为4角=40分;所以0.4元=0.40元

学生2: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选出其中的4份,为4/10=0.4,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挑出其中的40份,为40/100=0.40,选出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3:两个一样的蛋糕,一个平均切成10份,拿出其中的4份,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拿出其中的40份,它们分别占整个蛋糕的4/10和40/100,即0.4和0.40,拿出的蛋糕数量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4:……

师:从生活中知道了0.4=0.40,那0.4与0.400的关系呢?猜想结果并举例子。

学生:可以把以上的例子中的100份改成1000份就可以验正0.4=0.400。

师:从两个等式0.4=0.40, 0.4=0.400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读一读

性质应用:

(1)例题: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

引导学生理解化简的意思,强调不能改变小数的大小,引出化简的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1:0.500=0.5

学生2:13.040=13.04

师:13.040=13.4对吗?

让学生指出错误,同是强调小数的末尾的位置添0或去0,小数不变,加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掌握。

(2)出示例题: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0.67和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1:0.9=0.900, 0.67= 0.670,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讨论5的改写方法,并统一答案,5=5.000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58页5、6两题,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59页第7题,集体订正时提问几个较深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

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课: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

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2、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数学)四下第70-71的例题以及72页“想想做做”的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桌准各12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学号的卡片。

设计理念:通过竟猜、操作、比一比谁写得多,找朋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文流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智力竞猜 引入新课

1、让学生进行“智力竞猜”——春暖花香的季节,公园里许多人在划船,一条船上有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但总共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部分学生能猜出三个人分别是孙子、爸爸、和爷爷)

2、孙子、爸爸、爷爷的名字分别是韩韩,韩有才、韩广发。请学生以韩有才为中心介绍—下三个人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出“韩有才.是爸爸”,“韩有才是儿子”的语句,这时引导学生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准的儿子”。

3、上述“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表述时一定要完整。并向学生说明自然数中某两个数之间也有这种类似的依存关系——倍数和因数。

设计说明:“智力竞猜”走学生喜欢的形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之心,“竞猜”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此引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

二、操作发现 理解概念

1、师:“‘智慧从手指问流出’,通过操作我们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桌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试一试能摆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思考一下其中蕴涵着哪些不同的乘除法算式。”

2、请学生汇报不同的摆法,以及相应的乘除法算式。(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分开写)再向学生说明:如果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和另一个图形一样,我们就认为这两个图形是一样的,让学生特重复的图形和算式去掉。(板书三十乘法算式,和几十相应的除法算式)

设计说明;让学生写出蕴涵的乘除法算式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有的可能用乘法表示,也有的可能用除法表示;让学生将旋转后相同的去掉,这是一次简化,很多学生并不知道,需要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3、让学生一起看乘法算式4×3=12,向学生指出: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4、先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然后同桌的同学再互相说一说。

5、让学生仿照说出6×2=12和12×1=12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6、学生相互出一道乘法算式,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可能会出现0×( )=0的情况,借此向学生说明我们研究因敷和倍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设计说明:倍数和因数是全新的概念,需要教师的“传授、讲解”,需要学生的适当“记忆”——重复、仿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还必须举一反三,通过互相举例可以逐步完善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明确倍数和因数的研究范围。

7、以4×3=12与12÷3=4为例,向学生说明后面的除法算式是由前面的乘法算式得到的,根据这个除法算式可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说好后再让学生试一试其他几个除法算式中的关系。

8、练习: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5×4=20 35÷7=5 3+4=7

(1)学生回答后引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说20是倍数,4是因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因数也同样如此。

(2)通过3+4=7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和因数都是建立在乘法或除法的基础之上的。

设计说明:乘法和除法是一种互逆的关系,在学习中应该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三道练习可以巩固刚刚获得的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将融会贯通落到实处。

三、探索方法 发现特征

1、找一个数的因数。

(1)联系板书的乘除法算式观察思考12的因数有哪些,井想办法找出15的所有因数。

(2)学生独立思考,明白根据一个乘法(除法)算式可以找出15的两个因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条理的“一对一对”说出15的因数。

(3)用“一对一对”的方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可能有的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找的,也有的学生是根据除法算式找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4)引导学生观察12、15、36的因数,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都是1,最大的都是它本身。

设计说明: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使学生利用操作得到的算式进行,观察,这样比较自然,而且为于找一个数的因数指明了方向。学生交流时突出了方法的多样性,既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想,也可以根据除法算式想,交流后引导学生“一对一对”的找是必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

2、找一个数的倍数。

(1)让学生找3的倍数,比一比谁找得多。

(2)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得出3的倍数可以用3乘连续的自然数1、2、3……,3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写3的倍数时要借助省略号表示结果。

(3)找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观察3、2、5的倍数情况,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说明:让学生比一比谁找的倍数多,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在学生汇报后同样需要引导学生的有序思考,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并且探索了求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想不想检查一下自己掌握得如何?

1、“想想做做”的第l题。学生表述后强调哪个是哪个的倍数(或因数)。

2、“想想做做”的第2题。学生填好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表中的“应付元数”其实都是什么?表格中为什么用省略号?

3、“想想做做”的第3题。学生填好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表格中所有数都是什么?这个表格中为什么没有省略号?

4、游戏——“找朋友”。让学生拿出各自的学号卡片,找出自己学号数的所有因数,使学生发现每个学号数的因数都在全班的学号数以内;再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学号数的倍数,井说一说能不能在全班学号数内部找到一个,还有其他的吗?

设计说明:第l题是基础练习.可以巩固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2、3两题联系实际,使学生感悟到其中蕴藏着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以及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第4题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综合应用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再次认识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五、自我梳理 探索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向你的同伴介绍一下。

2、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我们学习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有关,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探索一下“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通过探索使学生明白由于60的因数是两位数中最多的,可以方便计算。

设计说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收获”可以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同时通过探索“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可以巩固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梯形》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梯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

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

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智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高涨的情绪中渗透对比、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教具、学具:

小棒、直尺、三角板、方格纸、七巧板、平行四边形纸、梯形纸、剪刀、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闯关激趣。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李老师邀请同学们去数学王国遨游,你们想不想去呀?师:去数学王国遨游之前,先要闯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呢?

2、复习旧知识,闯关激趣。

同学们,现在闯第一关,【分别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指名说说它们的特征。

你们真的太厉害了!恭喜你们,已经成功闯了第一关!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温故而知新,根据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复习旧知识而自然的引入新知,同时激发学生的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闯第二关:认识梯形。

1、你们已经顺利闯了第一关,现在有没有信心闯第二关?

出示一个普通梯形 ,问:谁告诉我这个是什么图形呢?它有哪些特征呢?

预设(1):如果没有同学回答出来就马上引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梯形有哪些特征。

(师把梯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梯形的认识。

预设(2):如果有同学回答出来就马上设疑引出课题。

同学们真是他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梯形有哪些特征就知道了。

(师把梯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梯形的认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梯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设闯关,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梯形,从而揭示课题。

三、闯第三关:生活化知识再现。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又顺利闯了第二关,下来我们闯第三关:认识生活中的梯形。

1、说说生活中一些梯形的物体。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梯形。(指名学生说说)

2、课件欣赏生活中的梯形物体。

课件显示(自动播放):屋顶、袋子、水渠的横截面、大坝的横截面、梯子等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的画面,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活感悟,加深了对梯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感悟梯形的特征。(闯第四关:做一个梯形)

(1)、认识已有材料。(闯第四关:做一个梯形)

(2)、活动要求:(显示师讲解。)

①、组长先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打算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做一个梯形?

②、商量好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梯形。

③、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所做的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④ 、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作品。

(3)、学生制作梯形【播放音乐】

【师巡视了解】。

(4)学生汇报做法,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给予学生一个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五、闯第五关:考考你的眼力。

1、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

【方法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所做的梯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谁愿意说说?

那么怎样的图形是梯形?

【方法二】在做与画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梯形有哪些特征呢?谁来说?那么怎样的图形是梯形?

(生有可能这样汇报):

①、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处对边不平行。

②、梯形也是四条线段围成的,有四个角等等。

2、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别之处,呈现出梯形的概念。

(1)【课件出示】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相同的地方? 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桌互说)

(3)学生回报结果(指名学生说)

预设生有可能回报:

相同点:①有四条边,有四个角,都是四边形。

②都有对边平行。

不同点:①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②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验证梯形的特征。

①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与不同指出,那么谁能完整的说出梯形有什么特征吗?

生可能:有一组对边平行。(师根据当时学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整说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②师集体小结梯形的特征,强调:“只有”这个词语。

总结梯形特征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全班齐读一次。)

3、练习:以下的图形是梯形吗?

请学生判断,并让学生说说理由。【只要能用以上的特征老师不要重复学生的说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经历尝试、探索、观察、比较、分析与验证的过程,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满足学生的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六、闯第六关: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认识上、下底和腰。

(1)师指着梯形问:梯形中平行的这组对边叫做什么?不平行的这组对边又叫做什么?梯形的高又指什么?想知道吗?生:想。师:请打开书第47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就能找到答案。

(2)学生汇报。

2、小结:无论梯形怎样放着,位置有了怎样的变化,上底和下底、腰会变吗?平行的这组对边永远都是它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这组对边永远都是它的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索,从而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七、闯第七关:给梯形作高。

数学王国小精灵说你们太棒了,恭喜你们顺利闯过了第六关。你们有信心闯第七关吗?

1、认识高

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画吗?指名说。

请同学们把练习纸上的梯形画出它的高。

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梯形的一条高。

展示一生:你能说你是怎样画高的,谁能说得更完整。

〖板书:从梯形的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梯形的高。〗

问:“有谁画的高与他的不同,请拿来展示。”

使学生体会到高可以这样画(标准的画法),体会到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同学们,高能画在腰上吗?(突出:高只在平行的一组对边上画)

2、对应练习:(想想做做)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引发思维共振,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通过整体的认知,使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感知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很自然的通过练习(截取两种梯形)过渡引出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为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作铺垫)

3、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认识直角梯形。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师: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生:直角梯形。

师说:为什么?生:因为有直角,且有一组对边平行。(学生答不出来时,师适当给一些提示)。

〖贴出图并板书:直角梯形〗

同学们,你知道直角梯形的高在哪里呢?谁来说说?

(2)认识等腰梯形。

同学们的眼睛真明亮!你们再来看看这个梯形的边,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书上也有一个这样的梯形,我们现在一起打开书本第47页,来验证一下你们的发现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个梯形的两条腰的长度,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动手量梯形的腰。

②、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两腰的长度是相等的。

引出:等腰梯形。

〖贴出图并板书:等腰梯形〗

(3)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进一步探索了梯形的知识,知道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梯形,认识了梯形各部分名称并会画梯形的高。还会根据梯形的角和边的特点认识上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经历了尝试、交流、探讨及验证,使学生认识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并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征。

八、闯第八关:巧手专家。

【显示题目】

1、动手做一做:你能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

九、闯第九关:当小医生。

1、小小医生。(面的每个梯形的高作对了吗?)

师:请同学认真看。

2、上面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小船图。在这个图形中,你能找到梯形吗?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出几块拼出不同的梯形吗?先拼一拼,再在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从而深化知识,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不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的认识,而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智的愉悦,整个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师生在互动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激情求知欲望,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生活。

十、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个环节是你学得最开心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归纳中获得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提高了课外知识学习数学的欲望。

十一、板书设计(略)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